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廖化也来说说历史上真实的杨修


2005-8-16 05:02 廖化将军
在最初的时候,曹操立曹植又不是没可能的。植比丕有才,只是无君王气派与德行。杨修无非是在一场豪赌中没赢而已。假使历史可以假使,假使丕丕象冲冲一样早夭,植植当政的话,想必不会犯下丕仔的著名错误:该出兵不出兵,不该出时又出了。

这场豪赌,未必是杨修自己下的注。

史无明载,可以推想,在立储方案未定前,曹操给哪个儿子都得配上好用的助手吧。

我们知道答案:曹操最终选择了丕仔,而不是植植。

当时人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曹操本人也未必早有决定。这个前提下,杨修帮植植一点没什么可说的。后来,曹操牺牲植植和修修,也没什么可说的。不想遇上这种事情,就回家躬耕去。出来官场上混,本来就有这个命数的。

说曹操嫉才的,说杨修找死的,恐怕都是事后蒋干(不是事后诸葛),旁观者迷(不是清)。嘿嘿。

再则,修修的才,并不是多大多高。天下10斗才,哪有他的分?植植被操伯抛弃的导火索无非是3件事:考试出老千穿帮;狂妄走马公车门;乱来给老婆僭越穿绸。修修不能把植植帮好,眼看着植植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不能劝导,当然不能算优秀人才。

还有,修修的亲戚有污点,操伯不放心。操伯在世时,自负自己能控制,不怕你反。丕丕是著名的比较庸的君主,刘大伯远在白帝城都知道的说。操伯素有眼光,对自己的儿子斤两当然清楚,当然要帮他清场。这一点,修修也还是算不到,所以修修也不算懂政治。算到的话他该早早辞官走路。丕朝稳定后未必不会再请他出山。

总之,历史上真实的修修一般俗物而已,既不知进退事机,又不能帮植植胜过丕仔,垃圾人物,死不足惜。能博得曹操动点脑筋来除他,致使演义为了刻画曹操的丑角,相应拔高修修,令德千古有名,已经是很给面子的啦。修修在泉下恐怕开心的紧哟。

2005-8-16 12:33 大雄GG
曹植党羽远非只有杨修一人,为什么曹操只杀一个杨修?

2005-8-16 12:45 廖化将军
你怎知道只杀了杨修一个呢?

又:杨修又不是信陵君门下客的身份,我反对称之为曹植党羽。

扬修又不是曹植私自去登用的在野武将,又没藏在筐子里潜入,曹操又不是不认得扬修。

结党在任何朝代都是禁忌,尤其是汉末的背景下。尤其是曹操这种猛男当BOSS的时候。

2005-8-16 12:47 天若·风扬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8-16, 5:02:51发表
还有,修修的亲戚有污点,操伯不放心。操伯在世时,自负自己能控制,不怕你反。丕丕是著名的比较庸的君主,刘大伯远在白帝城都知道的说。操伯素有眼光,对自己的儿子斤两当然清楚,当然要帮他清场。这一点,修修也还是算不到,所以修修也不算懂政治。算到的话他该早早辞官走路。丕朝稳定后未必不会再请他出山。
[/quote]
观点鲜明
好文一篇
杨修才虽高,但不善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杨修也可谓是没多少才干

2005-8-16 13:10 大雄GG
丁氏兄弟可是等曹丕上台后才喀嚓的

2005-8-16 16:01 五散人之福
乱世之时空有经纶满腹而无政治战略眼光是无用的

杨修也算时运不济,卷入自己根本不擅长的政治斗争中,下场就如同汉初的晁错一般.

2005-8-16 21:47 陶心
好文啊,挥洒自如的说。
果然,
政治斗争,杨修是一个牺牲品。刘封不比他可惜?
文艺处理,曹操也是个牺牲品。还有苏定方等等的。
政治这东西,真不是个东西。呵呵。

2005-8-16 23:11 洗甲狼河
杨修捉刀那件事做得实在太不高明,曹植也是有才华的人,互相探讨讲解就行了。授以“鱼”和“渔”的区别。武帝考较司马衷时,都有个不出名的张泓看出作弊的手段有讲究。
杨修确实属于有小聪明没大远见的人。老罗刻画得倒也不偏。可以说他站错了队,不过更大程度是自己没挑起来这份担子。
说魏武为除后患,似难赞同。杨修不象有那本事之人。他连能力、亲宠都占优的曹植都没扶植成功,还能做出什么大事。曹丕唯一的优势是长子,就被贾诩充分利用了。曹植方压根没发挥出己方任何优势。

2005-8-16 23:48 实干司马
廖兄别来无恙乎?

杨修天资应该不错,可用在小聪明方面比踏实做事方面多不少。

2005-8-16 23:55 远舟
小聪明容易迷惑没有深交的人
杨修就是这种

2005-8-18 23:28 唐元清
[quote]原帖由[i]陶心[/i]于2005-08-16, 21:47:31发表
好文啊,挥洒自如的说。
果然,
政治斗争,杨修是一个牺牲品。刘封不比他可惜?
文艺处理,曹操也是个牺牲品。还有苏定方等等的。
政治这东西,真不是个东西。呵呵。 [/quote]
是啊
政治~~~~~
尤其是政治诱导下的虚假历史
总是留下太多遗憾

2005-8-19 14:44 狼一
杨修的聪明总是事后型的
乍一看很了解阿瞒
若是想和‘阿瞒’混
怎么在诸多问题上站不清队,
在立嗣问题上也是过多参与

2005-8-19 21:18 chang8787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16, 12:33:22发表
曹植党羽远非只有杨修一人,为什么曹操只杀一个杨修? [/quote]
杨修还有一点不好,就是太爱猜曹的心思了~~~~猜了就算了,不要说出来啊~~~~一个君主是不希望手下完全了解甚至是掌握他的。自古皇帝总是要让群臣猜不透他,他才能掌握群臣,杨修不应该在曹操面前做得好像他很了解曹操似的——鸡肋之事就是一个典型。

2005-8-20 01:24 大到暴雨
[quote]原帖由[i]chang8787[/i]于2005-08-19, 21:18:06发表
杨修还有一点不好,就是太爱猜曹的心思了~~~~猜了就算了,不要说出来啊~~~~一个君主是不希望手下完全了解甚至是掌握他的。自古皇帝总是要让群臣猜不透他,他才能掌握群臣,杨修不应该在曹操面前做得好像他很了解曹操似的——鸡肋之事就是一个典型。 [/quote]
前面的话都行,怎么最后一句演绎起来了  

从杨修的死想想当今的官场斗争、职场生存,其实状况改变得并不大:当上司抑或是老板无计可施的时候,属下适时的才思妙计最能得到赏识,甚至让上司、老板感激;但是当上司、老板已经谋得良策,就要付诸实施的时候,下属却争其之先而且不托上司之名,下场就快和杨修差不多了。

2005-8-20 21:42 凤雏
评论人物还真够刻薄的。勿侮辱了历史人物,即使失败也不能用"垃圾"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形容词啊!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