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21 21:30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i]钱尘往事[/i]于2006-02-21, 20:34:25发表
都两月了才姗姗来迟,小邓该罚
小邓给剑圣的各种令人觉得怪异的行为基本都给出了解释,总的看起来,也算是自圆其说了,建议编剧给小邓发奖
“一般而言,做得越多的人,人们对其要求的责任也就会越多”这句话不错,编剧给剑圣赋予了太多的任务了,导致了这个人物的不堪重负。编剧不赋予剑圣预知的能力和干预的企图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们对剑圣的观感就不至于这么差了。也许编剧给剑圣取名“殷若拙”是寓意“弄巧成拙”?呵呵。小邓对剑圣的思想状况分析的倒是不错,这个剑圣受当年事件的影响太深了,以致于主动干涉逍遥三人,可他忘了,这三个人和当年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啊。
小邓最后谈到的和拜月PK的问题,这是编剧给自己找的麻烦,陷入了两难抉择。就算按小邓的解释,这剑圣也未免太自暴自弃了——之前还很关心这些小辈,不希望有人死亡;出了事之后就心灰意冷、放手不管,任由他们几乎是螳臂当车的挑战拜月。这个剑圣,终究还是扭曲了的剑圣啊 [/quote]
发奖干什么?我写这帖子又不是来为唐编剧开脱的,纯粹是我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而已,想到什么就敲什么,然后根据逻辑修改再贴出来,而且我也认为剧本有问题嘛。至于若拙是弄巧成拙的意思,呵呵,编剧自己嘲讽自己啊,从公开信里到看不出有此意思哟 反正都是在臆测啦!
2006-2-21 23:24
快哉风
不好意思,在下跳出来说句话,有些话不吐不快,
大家都对在客栈那几集反响不佳,在下没有玩过游戏,但从这几集后电视剧就开始转型了,从早期的喜剧转入悲剧模式,然后就是剑圣出来一付什么都知到什么都不说的恶心样子,说实话从这19、20集后我基本上就不看了,后来是女朋友看大结局时才看了结尾。我最讨厌这样一定要用悲剧来演式悲剧。
我的观点是客栈和结尾是最出彩的地方,比起后来的拖拉,客栈只少还能让我微笑中带着眼泪看完,不觉得非一定要死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个人孤零零在天地间,才可表现仙剑精神,仙剑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意,难道就不能表现在日常生话中吗,就比如像客栈
没看完全剧,本不想妄加议论,各位准备好砖头的,就请扔吧
2006-2-22 01:10
ADIEU
[quote]原帖由[i]邓仲华[/i]于2005-07-09, 20:16:38发表
我想如果编剧的脑子有问题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这部38集的电视剧了。 [/quote]
我想如果编剧的脑子没问题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这部38集的电视剧了........
2006-2-22 11:46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i]潜水草[/i]于2006-02-22, 1:10:15发表
我想如果编剧的脑子没问题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这部38集的电视剧了........ [/quote]
呵呵,将仙剑改编成电视剧不是编剧自己想拍的。第一贴中我分析了5点,对这部电视剧的出现已经主题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拍成现在这个样子绝对不是编剧一个人造成的。
2006-2-22 12:12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i]快哉风[/i]于2006-02-21, 23:24:14发表
不好意思,在下跳出来说句话,有些话不吐不快,
大家都对在客栈那几集反响不佳,在下没有玩过游戏,但从这几集后电视剧就开始转型了,从早期的喜剧转入悲剧模式,然后就是剑圣出来一付什么都知到什么都不说的恶心样子,说实话从这19、20集后我基本上就不看了,后来是女朋友看大结局时才看了结尾。我最讨厌这样一定要用悲剧来演式悲剧。
我的观点是客栈和结尾是最出彩的地方,比起后来的拖拉,客栈只少还能让我微笑中带着眼泪看完,不觉得非一定要死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个人孤零零在天地间,才可表现仙剑精神,仙剑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意,难道就不能表现在日常生话中吗,就比如像客栈
没看完全剧,本不想妄加议论,各位准备好砖头的,就请扔吧 [/quote]
呵呵,兄台太客气,大家发表观点互相讨论,本是论坛真正的意义嘛
而且剧本有很多不合理,钮先钟先生写书时说其书力求要保证4R原则,其中之一就是Readable——可读性。作为一部电视剧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把剧情交代的比较清楚,不至于使观众糊涂。而仙剧在剑圣这个人物上就做的有些差了。再加上剑圣的世界观与观众的世界观多少有点格格不入,所以大家不喜欢、讨厌他绝对合情合理。
对于仙剑迷来说,恐怕对于灵儿与拜月同归于尽,蛇杖从天降落的那段镜头,是永远难以忘怀。而其悲剧的结局是将其看做经典的重要原因,更是其的标志,即所谓“仙剑模式”。的确仙剑的精神并不一定非要用悲剧来表现,不过不用悲剧来做结尾,所以只能“为悲”去设计剧情。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它是仙剑了。所谓为悲而悲,多少有点情不得已。如果没有游戏告诉大家将是悲剧,恐怕就没有“为悲”的议论了
我之所以不喜欢客栈那段戏,是因为我认为这段戏实在太长,而对于刻画人物形象,以及表现该片主题(主题会有专贴进行分析)的作用和这段的片长实在不成正比,给我感觉和片子本身是脱节的。至于其间的搞笑的情节确实让很多人喜欢,我的同学对于唐钰和阿奴以及这段客栈戏看得是最津津有味的,其原因我已经在剧情篇中进行了分析。
2006-2-22 17:27
快哉风
[quote]原帖由[i]邓仲华[/i]于2006-02-22, 12:12:20发表
呵呵,兄台太客气,大家发表观点互相讨论,本是论坛真正的意义嘛
而且剧本有很多不合理,钮先钟先生写书时说其书力求要保证4R原则,其中之一就是Readable——可读性。作为一部电视剧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把剧情交代的比较清楚,不至于使观众糊涂。而仙剧在剑圣这个人物上就做的有些差了。再加上剑圣的世界观与观众的世界观多少有点格格不入,所以大家不喜欢、讨厌他绝对合情合理。
对于仙剑迷来说,恐怕对于灵儿与拜月同归于尽,蛇杖从天降落的那段镜头,是永远难以忘怀。而其悲剧的结局是将其看做经典的重要原因,更是其的标志,即所谓“仙剑模式”。的确仙剑的精神并不一定非要用悲剧来表现,不过不用悲剧来做结尾,所以只能“为悲”去设计剧情。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它是仙剑了。所谓为悲而悲,多少有点情不得已。如果没有游戏告诉大家将是悲剧,恐怕就没有“为悲”的议论了
我之所以不喜欢客栈那段戏,是因为我认为这段戏实在太长,而对于刻画人物形象,以及表现该片主题(主题会有专贴进行分析)的作用和这段的片长实在不成正比,给我感觉和片子本身是脱节的。至于其间的搞笑的情节确实让很多人喜欢,我的同学对于唐钰和阿奴以及这段客栈戏看得是最津津有味的,其原因我已经在剧情篇中进行了分析。 [/quote]
既然邓兄不见怪,小弟再来多次嘴,昨天偶过本区欣赏了邓兄和钱兄的大作,又兴起了对仙剑的兴趣,匆匆看了这二集,就多说了几句,邓兄说的很对,作为整个连续剧来讲,这个部分拖得太长,造成一定的脱节,但其它部分也有长的,比如说剑圣的回忆和几集讲姜明,给我的感觉如同仙剑在拍前传一般,这个剧本如果减少一半,估计精彩一倍。很多兄弟都是看1-20再加上后而几集,照旧看得懂(我们同事),
在下只是对大家对客桡这段评价过低,感到有一点不开心而已,我觉得编导在这段其实花了很多心思,用很多细节来表现,
比如:每一天夜上,大家各关各的窗。从中表现出之间的感情变化
每天李都要去青楼吃花酒,但每次去的情况都不同,阿七出现,阿奴装成男人,最后
一次灵儿出现,
等等,
灵儿为了不拖累李故意冷落他,
石长老和唐钰的父子之情。
李知道原因后毅然提出和灵儿分手(宁愿自已做恶人)
月如为了李跪着请灵儿离开。
等等,不都是仙剑所要表现和突出的话
不过邓兄说的有理,我个人觉得客栈这段放入整部电续剧确有拖延剧情之嫌,但如果独立出来的话应是一仙剑版的爱情版馒头故事。我个人也反对只对喜剧角度看这一段。
和邓兄一聊只觉得畅快,希邓兄多多指教。
2006-2-22 17:59
邓仲华
呵呵,指教不敢当,大家互相讨论讨论
这部电视剧拍成38集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分析,只看20集加后N集就能看懂,确实是这样的。我在剧情篇中第三点就谈了这个问题,剧本为什么会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后还是会说到的。
对客栈这段戏来说,对于十四与石长老的情分当然是我与钱兄分析人物一定会重点写的地方,这个情节很好没问题,月如下跪也没问题。
问题出在李、赵这两个主角上,用钱兄的话就是“你(编剧)丫的玩够了没有!就会在这些三角关系上做文章。”也就是说玩的过了火。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地方。而关窗、喝花酒等等就是编剧用来玩的手法。
这段确实一爱情版馒头故事,而且是任何三角关系剧都适用的,单拉出来也许真的很出彩,但很遗憾放到整个仙剧中,和整部戏一起看就是问题重重了。所以,我个人就写下了该处使整部电视剧质量有不小的负面作用的评价
我会把钱尘兄找来看看他的高见 呵呵
2006-2-23 00:39
杨怀渊
好辩论,快哉风论证有据,邓兄不失温雅,意见不合不要紧,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么,等我在把钱老大找来,三人共同切磋,那有多好.
2006-2-23 10:38
Linkham
[quote]原帖由[i]快哉风[/i]于2006-02-21, 23:24:14发表
不好意思,在下跳出来说句话,有些话不吐不快,
大家都对在客栈那几集反响不佳,在下没有玩过游戏,但从这几集后电视剧就开始转型了,从早期的喜剧转入悲剧模式,然后就是剑圣出来一付什么都知到什么都不说的恶心样子,说实话从这19、20集后我基本上就不看了,后来是女朋友看大结局时才看了结尾。我最讨厌这样一定要用悲剧来演式悲剧。
我的观点是客栈和结尾是最出彩的地方,比起后来的拖拉,客栈只少还能让我微笑中带着眼泪看完,不觉得非一定要死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个人孤零零在天地间,才可表现仙剑精神,仙剑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意,难道就不能表现在日常生话中吗,就比如像客栈
没看完全剧,本不想妄加议论,各位准备好砖头的,就请扔吧 [/quote]
我还是建议你去玩游戏
2006-2-23 10:45
Linkham
客栈那段实在显得累赘,喝花酒的片段一段足以,其余完全可用跳转的方式来表达。
2006-2-23 19:01
快哉风
引用Linkham:我还是建议你去玩游戏
大汗 ,我不是没有玩过,实在是迷宫太多(兄弟是路盲兼急性子) ,影响了我对整部游戏的欣赏,我估计大家应亥是第二次玩时才能真正静下心的欣赏,第一次都把心思用在迷宫上了吧。特别是女娲台那段一个洞接一个洞,我足足玩了一个多小时,只得罢手,我是03年玩的仙剑只玩了一半。那时我已玩过天之痕,所以从游戏来说,我只能旁听的分,
可能玩过游戏的人不能完全接收仙剑连续剧,应亥那是一个他们的梦想,用任何形式来表现他们的梦想都不会被他们完全接收,梦想就是梦想,有太多现实中不能存在的东西。
就好比有人拍天之痕一样,不管他们如何努力,我还是只停留在那鲸鱼背上,靖仇吹笛,玉儿琵琶,小雪白发的时刻————
[img]http://img002.photo.wangyou.com/2004/10/8/23060/20041097516379.jpg[/img]
我想正应为我没看完整部连续剧,没能游戏通关,所以只能从我自已目光出发,不敢和邓兄钱兄这样的大家辩论什么,只是为了交流一下。
哈哈,
2006-2-23 21:42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i]快哉风[/i]于2006-02-21, 23:24:14发表
不好意思,在下跳出来说句话,有些话不吐不快,
大家都对在客栈那几集反响不佳,在下没有玩过游戏,但从这几集后电视剧就开始转型了,从早期的喜剧转入悲剧模式,然后就是剑圣出来一付什么都知到什么都不说的恶心样子,说实话从这19、20集后我基本上就不看了,后来是女朋友看大结局时才看了结尾。我最讨厌这样一定要用悲剧来演式悲剧。
我的观点是客栈和结尾是最出彩的地方,比起后来的拖拉,客栈只少还能让我微笑中带着眼泪看完,不觉得非一定要死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个人孤零零在天地间,才可表现仙剑精神,仙剑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意,难道就不能表现在日常生话中吗,就比如像客栈
没看完全剧,本不想妄加议论,各位准备好砖头的,就请扔吧 [/quote]
后面的剧情中,百年前的那段公案、剑圣等人的四角恋爱都占去了太长的篇幅,而且与主线剧情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让人感觉拖沓了。
仙剑游戏本就是悲剧结尾,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结尾成就了仙剑的经典。逍遥从一个浪子成长为一代大侠,然而这期间他付出了多少代价呢?由它改编的电视剧再怎么改动也应该不会舍弃这样的结局,不过还是做了一些改变,让大家一个个倒下,让灵儿得而复失,让逍遥形单影只……我更喜欢游戏的结局,不过电视剧的结局我也觉得不差。
客栈那一段是编剧着重打造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小的场景里,把所有人集中在一起,让所有的矛盾集中在这里,然后让我们看着剧中的人物在其中遇到怎样的冲突和煎熬。编剧在这方面的本领倒是不错,让我们看到了逍遥内心的伤痛、月如对逍遥的挚爱、灵儿心底的矛盾、晋元举重若轻的本色以及石长老、唐钰之间的父子情义。人物的内心刻画得很细腻,这是它的优点。
不过它是整部电视剧的一部分,放在整部电视剧中看就有负面作用了,每天相似的情景,进程缓慢,对剧情的推进作用不大。虽然看的时候觉得有趣,但是实在有拖延之嫌。
2006-2-23 21:46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i]快哉风[/i]于2006-02-23, 19:01:21发表
可能玩过游戏的人不能完全接收仙剑连续剧,应亥那是一个他们的梦想,用任何形式来表现他们的梦想都不会被他们完全接收,梦想就是梦想,有太多现实中不能存在的东西。
就好比有人拍天之痕一样,不管他们如何努力,我还是只停留在那鲸鱼背上,靖仇吹笛,玉儿琵琶,小雪白发的时刻————
我想正应为我没看完整部连续剧,没能游戏通关,所以只能从我自已目光出发,不敢和邓兄钱兄这样的大家辩论什么,只是为了交流一下。
哈哈, [/quote]
玩过游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仙剑,因此对编剧和导演展示给我们的仙剑自然有着诸多的挑剔,就像兄台所说的,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是难以表达的。我在这里讨论的,也只是自己对电视剧的看法而已,所以我不是什么大家。欢迎兄台指教
2006-2-23 21:58
邓仲华
大家无论如何都是不敢当的,还是那句话,文章纯粹是我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而已,想到什么就敲什么,然后根据逻辑修改再贴出来。不过在写这篇文章时自己确实有不少收获,还真得谢谢“钱世仁”啊
2006-2-23 23:44
快哉风
能得到二位的回应,兄弟也十分高兴,必竟好象最近聊这个的人少了,本想再说几句,无奈明天早班,7点上班,不能为了兴趣上班迟到,明天再聊好吗,兄弟总觉得还有话说,可一下了也组织不了
2006-2-24 01:57
林家业
先来顶顶贴~
恭喜恭喜~~
本来还想写"道",可惜仙剑过了那么久. 差不多完全忘记了.
看见还是不献丑了.
2006-3-14 22:08
邓仲华
酒剑仙
[color=blue]御剑乘风去,除魔天地间;
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癫。
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
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color]
但凡喜欢仙剑的朋友,对于这首诗都不会陌生。而对于吟诵这首诗的酒剑仙,豪迈的气度,潇洒的举止,十分受仙迷的喜爱。
然而到了仙剧中,他这是大多数仙剑迷不喜欢的人物,主要是和游戏中的酒剑仙进行的对比的结果。这个其实很正常,从审美观来讲人们总是喜欢气度不凡、潇洒飘逸的人,而对于一个整天借酒浇愁并且颓废的人,这当然没有人会喜欢,甚至是瞧不起。
有的网友说酒剑仙被改成了一个俗人。说得没错,剧中的酒剑仙确实是一个俗人,更准确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青儿说的好:“我们是人,活生生的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七情六欲。”如果酒剑仙是一个世外高人,以后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此外评论一部电视剧,尤其是剧中的某个具体人物时绝对要全部知道这个人物的所有故事才能进行,我在酒剑仙身上更明白了这句话。只看了前几集的酒剑仙,不知道他借酒浇愁的原因就把编剧骂个半死,这绝对是错误的。最明显的例子是看到酒剑仙像无赖似的要教逍遥武功时,让人难以接受。等看到后面才明白是在十年前逍遥不让酒剑仙收个叫李逍遥为徒,所以酒剑仙才会硬要收逍遥为徒,因为你不让他做的事他是偏偏要做的。如果不看后面就开骂,那在这件事绝对是冤死编剧了。
有的朋友(例如钱尘兄)不明白酒剑仙想得的道是什么,这些朋友似乎因为剑圣的关系而搞错了,酒剑仙本来就没有想得道,他上蜀山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练成盖世的武功。而且更因为青儿的事情他痛斥剑圣为了道背弃了自己,背弃自己所爱的人,很明显他对得道一定是深恶痛绝的。
改编他们一生的是那个吊坠。也许真的是心诚则灵吧,酒剑仙并不相信那个关于吊坠的传说,所以蠢(他自己说的)到将吊坠转送给剑圣。当他遇到拥有那一半的人时,他又相信了,因为他“感到自己很充实”,他也喜欢上了青儿。听了青儿和剑圣的故事,他甚至迷糊了,忘了自己是谁,把自己当作了殷若拙。但青儿是清醒的,他是莫一兮不是殷若拙,并且因为她的道嫁给了巫王。如果当初酒剑仙就相信那个传说,这一切也许会改变吧,但命运的安排就是这样。他不愿意送青儿回南诏,但他无能为力。
这段经历对于他们三个人来说,青儿和剑圣因为得了道,故而能放得下,如果没有圣姑的出现,时间长了酒剑仙也能放的下。以后酒剑仙能很自然面对青儿,即是最好的明证。然而在青儿的新婚(第二次)之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喝酒只想大醉一场,当时没有什么值得他逃避的。但是和圣姑的那一夜后,他开始借酒来忘记,忘记那一时糊涂,忘记他认为的人生不能原谅的错误。也因此他将吊坠扔了,那是他不愿再见到的东西。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他陷于此中,借酒忘却。实际则如逍遥所言,如果真能忘却,还需要酒干什么。
剑圣说的酒剑仙没有得道是因为有个心结没有打开。剑圣在别的事情上做得不太高明,但对于酒剑仙的看法就高明了许多。酒剑仙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他没有了承担。没有了承担也就没有了责任,所以剑圣只想让师弟有所承担。诚如剑圣所言,有了承担的酒剑仙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这个承担就是他的女儿阿奴。
如果没有阿奴的出现,他也许永远也不敢正视和圣姑的那段感情。但正因为有了这个女儿,他也有了承担,有了责任,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
为了救阿奴,他和圣姑杀入拜月总坛。对圣姑的保护,对圣姑的关心的一个点头示意,这些足以说明他已经不再逃避,他面对了现实。然而当他再次见到女儿时,迎接他的是取命的刀锋。在刚刚相认之后,被自己女儿杀死,这样的残酷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前面我说酒剑仙并没有想得道,但我认为在最后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却得了道,只是与剑圣之道,与青儿之道有很大不同而已。这也是很明白的事情,个人有个人之道,万事万物也皆有其自身之道。酒剑仙的道也就是编剧通过酒剑仙想告诉我们的——要分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这点我第一次看到逍遥对圣姑说这句话时就十分清楚了。也就是编剧在公开信里所说的“庄生梦蝶”。当酒剑仙面对现实的时候,他也就认清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
在为酒剑仙送行的那一幕,那首诗终于被念了出来。御剑乘风去,除魔天地间,这应是酒剑仙在上蜀山前的壮志,可惜没有实现。但对于他,这一生也已经爱过恨过经历过,如果说有遗憾就是没有和圣姑、阿奴更多的在一起,以弥补十几年的错误,多尽一些自己的责任。
总体来说,玩家是不可能完全接受剧中的酒剑仙的,游戏的酒剑仙对于玩家影响是挥之不去的,没玩过游戏的人应能更好的接受剧中的酒剑仙。有的朋友因为讨厌剑圣而喜欢酒剑仙,因为他和姜明是蜀山派中唯一不受世俗、规矩约束大胆的去爱去恨的人。这种想法当然是合乎人的心理的。
2006-3-14 23:26
无心
其实电视剧中的人物和游戏中的人物存在着某种互补,
喜爱灵儿的纯真,脱俗,…
喜欢月如的敢爱敢恨,
相信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总把自己当作逍遥,每每照顾着灵儿,给她最好的装备,替她抵挡敌人的进攻,把她当作受保护的对象,我也是这样的。
但,我们错了!
看了逍遥和灵儿分手的那段,我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灵儿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事事需要保护的娇嫩的温室中的花了。
之后,一直在想,玩游戏的时候,自己这样做是对是错???
当然,现在早已知晓了。
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心态???因为我们太在乎灵儿了,不允许她受到一点点微乎其微的伤害。而这样的心态,反而埋没了灵儿。
其实,放手也是一种爱!
对这部电视剧,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那些搞笑的地方有何做用???
举个例子:林家堡比武,逍遥上台之后,灵儿和那些观众的表现,是一直困饶我的地方。
PS:能激起我内心的也只有仙剑了,我接触仙剑已经很迟了,是在03年上大二 的时候,那个时候22了,但内心的震撼是莫名的,
不说了,没有言语能表达出那时的震撼,现在的…
2006-3-17 11:21
钱尘往事
我不喜欢酒剑仙主要是因为游戏里的酒剑仙形象先入为主了,一位潇洒的世外高人成了一个借酒浇愁的逃情懦夫,这样的反差还真不容易接受。
至于他的“道”,每个人的道应该都是不同的。酒剑仙迷失在两段感情之中,难以自悟。一个是自己爱上的人,一个是自己辜负的人。他不愿去面对,于是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借酒浇愁。可是他也因此执迷其中,所以剑圣才会说他还有一个心结没解开。
到了苗疆,他终于开始有勇气面对这一切,面对自己曾努力逃避的事情。他和圣姑相认,和阿奴系上一线牵,他的心结也终于消逝。他和圣姑杀入拜月总坛救阿奴,他对圣姑的保护、对圣姑的关心已经表明他可以担当责任了。
可惜……阿奴的那一刀让他就此长眠,但是酒剑仙应该是无憾的。我曾经疑惑他究竟有没有得道,现在我觉得,他确实得到了。
只是……对比那个游戏中的酒剑仙的形象,这个酒剑仙我喜欢不起来。
2006-3-17 11:26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 [i]无心[/i] 于 2006-3-14 23:26 发表
其实电视剧中的人物和游戏中的人物存在着某种互补,
喜爱灵儿的纯真,脱俗,…
喜欢月如的敢爱敢恨,
相信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总把自己当作逍遥,每每照顾着灵儿,给她最好的装备,替她抵挡敌人的进攻,把她当作 ... [/quote]
玩游戏的时候,我们是玩家,我们扮演的是李逍遥,我们是“当局者迷”。
看电视的时候,我们是观众,我们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能看得更多吧……
2006-3-18 16:40
蜀中野人
电视剧里的那些长者感觉都缺乏长者风范
没意思
还是游戏比较好
2006-3-20 18:28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无心[/i] 于 2006-3-14 23:26 发表
对这部电视剧,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那些搞笑的地方有何做用???
举个例子:林家堡比武,逍遥上台之后,灵儿和那些观众的表现,是一直困饶我的地方。
[/quote]
关于这个搞笑的问题,我已经在首贴作了说明,搞笑的东西是现在一般观众比较喜欢看的,所以为了吸引观众编剧设计这样的情节是可以理解.至于此情节对于人物塑造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看出灵儿前后性格的转变!
2006-3-20 19:07
林家业
[quote]原帖由 [i]快哉风[/i] 于 2006-2-21 23:24 发表
不好意思,在下跳出来说句话,有些话不吐不快,
大家都对在客栈那几集反响不佳,在下没有玩过游戏,但从这几集后电视剧就开始转型了,从早期的喜剧转入悲剧模式,然后就是剑圣出来一付什么都知到什么都不说的恶心样子,说实话从这19、20集后我基本上就不看了,后来是女朋友看大结局时才看了结尾。我最讨厌这样一定要用悲剧来演式悲剧。
我的观点是客栈和结尾是最出彩的地方,比起后来的拖拉,客栈只少还能让我微笑中带着眼泪看完,不觉得非一定要死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个人孤零零在天地间,才可表现仙剑精神,仙剑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意,难道就不能表现在日常生话中吗,就比如像客栈
没看完全剧,本不想妄加议论,各位准备好砖头的,就请扔吧
[/quote]
确实如此,客栈最为精彩。其实前面还不错的。回到未来、酒剑仙遇上青儿幻想自己是剑圣。看完XX孤儿我几乎都是拉的。
[quote]原帖由 [i]村夫[/i] 于 2006-1-5 02:35 发表
洒家是全剧看完的,尾段实在难以接受,剧情无聊节奏慢,每个人都死得让人难以信服。 [/quote]
村夫算厉害了,我到最后直接用鼠标拉来看的。估计想拍多D赚多D钱。商业社会啊!
2006-3-21 18:05
邓仲华
呵呵 对于从月如死到大结局这段剧情的问题,我以后会再次加以分析说明的,剧情讨论贴中对此问题的看法现在看来并不全面!
2006-6-18 00:39
邓仲华
拜月教主
游戏里的拜月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魔头,为了实现其野心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至于他为什么会这样《仙剑》没有交代,由于他是个大魔头,也没人去追究。在《新仙剑奇侠传》里大宇打了一个补丁,说他姓杨,故而有人推测其为隋朝后裔,这样起码是有了明确的因果关系。如同其他作品一样,大魔头自然是要死的,而且是死在主角的手上。总之,游戏中的这个人物的性格是简单的,除了坏就是坏,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地方。
“仙剧”中的拜月教主就比游戏中复杂的多了,已经不是一个大魔头可以简单概括得了的。
电视剧中的拜月教主绝对是一个毕世奇才(晋元语),光从一个十几岁的没人管的孩子,变成以后法力无边的拜月教主就可以看出来。其间经历的困难、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和承受的。这坚韧的毅力着实让人佩服。
他的毅力来源于什么呢?“我没有死,说明我命不该绝,连天也帮我。这说明我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认定做的一切都是对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最终他要创造一个新世界。另外,他能坚持下来也与石长老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以后的发展却让很多观众有些糊涂了,拜月的计划似乎有些大费周章了。在十年前,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出以巫后的法力,是根本没有能力和拜月相抗衡的。那么他直接创造一个新世界不就行了,为什么他还要陷害巫后呢?这个问题也让我苦恼了很久,费了半天劲才想通要一部电视剧虽然不能全部顾及到,但这么多问题需要观众如此费力的去琢磨,也就无怪乎有这么多人会骂它了。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得到一个前提,那就是单凭拜月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毁灭新世界。
这一点电视剧并没有直接说明,我们只能从细节去推论:一、阿奴对灵儿说拜月想和灵儿合作创造一个美好的新世界,而直到最后他依然诚恳地邀请灵儿加入他那个神圣的工作;二、当逍遥从十年前把风、水领珠取回来的时候,拜月对着天上的星星说谢谢,而最终大决战时他说五颗灵珠就是天上的星星在他的掌握之中。从此两点不难看出拜月的法力不足以改天换地,完成这个计划他需要女娲之力或者五颗灵珠的帮助,两者必有其一才可以。想通这一点就简单了,以拜月的才智自然知道巫后是不会帮助他的,那么陷害巫后就是必须的了,若想要用女娲之力,从七岁的灵儿身上下手就很容易了。让逍遥他们把他收集灵珠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至于他的计划确实不怎么高明)
但是这样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这样是否给自己培养了对手呢?我个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以拜月的法力他是不会惧怕任何人的,至多剑圣能和他打个平手。晋元说过:“拜月的棋盘上的两个皇帝都是假的,真正的关键在于那个吊坠。”也就是说,除非出现了结局中那样有人找到吊坠,没有人能够赢过他。从大决战时的情况看,逍遥和灵儿明显不是拜月的对手,这点拜月很自信,是不用担心的。
现在我们看看拜月的心理,为什么他认为这个世界无可就药需要重新创造一个新世界呢?他玩弄着南诏国的百姓,接受他们的跪拜,但心中不会有丝毫的喜悦。他很清楚那一切都是骗人的,他自己也不相信拜月教,而那帮愚蠢的凡人竟然全部相信,这个世界实在没救了。此外,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人,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没人理解的孤独,而这些心理正是晋元加以利用的。所以有个问题就实在想不通了,他跑到尚书府逼死晋元父母干什么?(可似乎又不是逼,汗)想要书吗?救了晋元绝对也有啊,为什么非要搞一命换一命的等价交换呢?不是!是两命换一命,这导致了晋元的卧底行为,(放到晋元篇论述)他最终会灰飞湮灭这是主因。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爱是困扰拜月另一个大问题。小时侯,他就认为爱是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只希望有人对他说爱他。当时对他最好的人是他的义父,也应该是最爱他的人,但义父竟然要杀了他,这世间还有爱吗?如果石长老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即便如此,拜月还是想知道这世间有没有爱,唐钰和阿奴是他用来找寻答案的“工具”,和阿奴做的一次又一次的游戏是他找寻答案的手段,事实上他也找到答案了。“原来阿奴还是爱着唐钰的。”这句话是拜月亲口说的,世间是有爱的。可为什么拜月还要创造一个新世界呢?以拜月的聪明才智不应会再强行此事的晋元对他的背叛也有一定影响。他认为的唯一了解他的人,居然出卖了他。“为什么?为什么要出卖我?”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有多么的不理解,也多么的伤感。拜月坚信自己是对的,但居然没有一个人理解他,这个世界不该灭亡吗?可以说,晋元对他的背叛使得拜月在心理上丧失了应有的平衡,遂强行了改天换地的举动。
灵儿说拜月做的一切已经罪无可恕。从他做的过程来看的确如此,没有人有权利随便剥夺他人的生命,但从他的目的来看却没有错。灵儿和逍遥说:“为了恢复这个大地(唐钰、阿奴)牺牲了自己。”拜月说:“大地之力回来了。”说明当时的世界是存在问题的。只是他的做法实在太过疯狂了。
拜月之死是我们必然早就料到的,最后他终于感受到了爱的存在,“这些,我也曾拥有过,曾经得到过,只是我放弃了。我自己没有保存着爱,是我自己放弃了它。其实爱一直就在我的身边。”灰飞湮灭之时心中当有喜悦、满足之感,只是可惜对于人们来说来得太迟了一些。
心中有执念,行为就变得可怕,而执念又与少时教育有关(老话题,也是最浅显的道理但能做好却能难),剧中的拜月即是如此。而剧本的问题在这个人物上又一次显现出来了!
2006-6-18 01:04
赵豫 汉青
酒剑仙挂了?这真是:q(+......残念......
2006-6-19 20:46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 [i]邓仲华[/i] 于 2006/6/18 00:39 发表
拜月教主
游戏里的拜月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魔头,为了实现其野心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至于他为什么会这样《仙剑》没有交代,由于他是个大魔头,也没人去追究。在《新仙剑奇侠传》里大宇打了一个补丁,说他姓杨, ... [/quote]
偏执的性格导致了他的错误决定,他有着旷世的才华和罕见的耐心,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接近着自己的目标。但是他是寂寞的,没有人能够明白他、理解他,所以刘晋元的出现使他如获至宝。讽刺的是,正是这个“知音”最终破坏了他的计划。
他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明白他的行动的意义,他坚信自己必须这样做。所以尽管阿奴失却的本性在唐钰的召唤下得到了回归,他仍然不相信爱是存在的。
可怜的人啊……被剧本逼疯了的拜月啊……
PS:小邓子你可真会磨,三个月了才又整出来一篇……
2006-8-22 15:03
吴下小蒙
我认为,对于游戏改成电视剧,不应该用两者间作太严苛的对比.
这样会增加评论的主观性.
我没玩过游戏,但我觉得仙剧的确拍得相当好看.
大部分人也相当满意吧.
至于拜月知道大地是圆的,在拜月第一次出场后,用笔画圈圈时,就已经知道大地是圆了.
不过算了,对于沉迷到入魔的游戏迷,还是别看,找多几次GAME库好
[[i] 本帖最后由 吴下小蒙 于 2006-8-22 15:14 编辑 [/i]]
2006-8-22 15:08
吴下小蒙
[quote]原帖由 [i]钱尘往事[/i] 于 2006-2-23 21:42 发表
后面的剧情中,百年前的那段公案、剑圣等人的四角恋爱都占去了太长的篇幅,而且与主线剧情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让人感觉拖沓了。
仙剑游戏本就是悲剧结尾,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结尾成就了仙剑的经典。逍遥从一 ... [/quote]
站着说话不腰痛.
鸡蛋里挑骨头.客栈的剧情是相当好看,也是交代人物的一个重要地方.
我可看不出有什么拖沓.剧情太快而不交代人物的剧集,我看也不是什么好的剧集
当然,我是没玩过游戏,我的评论可以无视
[[i] 本帖最后由 吴下小蒙 于 2006-8-22 15:13 编辑 [/i]]
2006-9-17 22:24
邓仲华
刘晋元:
在游戏中刘晋元的戏份因为有段蝶恋的缘故,比起唐钰来要多一些,但对于他我没有什么好印象。要娶月如看不出是因为她对月如的爱,到像是要履行婚约。至于他对彩依的态度,让我对他印象更为不好。
剧中的晋元的分量也加重了,他是一个思想第一,智慧第一的人,并且俨然是一个心理学教授。成熟稳重、彬彬有礼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骑马游街时对灵儿的道歉,对灵儿的照顾无不对此有所流露。如果说游戏里晋元是衬托李逍遥形象,那么这段戏李逍遥反而成了反衬晋元形象的了.同样的,逍遥的任务完成的也不错。
在我的印象中晋元要与逍遥比武,不是因为逍遥对他自己以及月如的侮辱,而是逍遥自己的不自重,因吃醋而对灵儿的怀疑。晋元自然能看出灵儿对逍遥的心意,这是晋元不能容忍的。
作为一个“心理学专家”,在客栈,他分别为月如、石长老和唐钰打开心结。为撮合逍遥和灵儿想出一个“缘分”的游戏(不过这不是什么高明的办法吧)。听到月如那一段长长的叙述,他十分明了月如的心情,月如的伟大在他身上所体现着。
虽然晋元智慧第一,而且是“心理学教授”,但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当遇到自己的感情问题的,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他很清楚月如对自己的态度,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意恋落花,然而明知如此还是难以割舍的。
晋元对月如的爱,已经不是游戏那样了,这份爱比起逍遥和灵儿毫不逊色,和月如对逍遥一样伟大。
因为对月如的爱,他不怕丢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仍然上擂台和月如比武;因为对月如的爱,他可以拜逍遥为师学习武功;因为对月如的爱,他在喜堂上拿出了“状元令”,解除了月如和逍遥的婚约。他是看到了月如的不快乐,让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当然多少会有一些私心。因为对月如的爱,他可以在明知是假月如的情况下,不顾危险的跟着假月如进了山洞,并且帮助狐妖。当他发现月如为了和逍遥在一起作出改变后,晋元主动也暂时主动离开了月如,并对逍遥作出一些暗示,对情敌如此的人,自当是很少见的吧。
“相爱,不如相知。与其执着痴念,不如化为祝福……假若真的有缘,就算分隔两地,心仍会在一起。真正爱一个人,必定以他的幸福 ,当作是你的幸福。若然有人,能比你给予他更大的幸福,你就把他送到那里去。”晋元在走前给灵儿留下这样一段话。这也是晋元最终对自己这份感情认真思考后,最终得到的结论。这段话着实让人佩服,但世间有些时做起来的确不易,首先要有如晋元般的胸襟,其次要真正理解其中三昧,选择正确的做法。灵儿以后的做法就是不十分理解这段话所造成的。
而晋元人生中另一段重要的感情——和彩依的感情,编剧进行了改编。晋元从一开始就知道彩依的真实来历,对彩依的冷淡与打骂,是为了赶彩依离开。纵然他如何对彩依,彩依依然要救他。晋元难道会看不出来吗?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要那样做彩依化为彩蝶的那一刻,一滴轻泪从晋元眼中无声滑落,早知一定是这样的结局,那么他是否该对彩依好一些呢?自然他知道彩依大概不会怪他,但是这份内疚将他无法甩去。
当我再看了一遍拜月访晋元这段戏后,终于明白拜月为什么要救晋元了。拜月先救晋元的性命,让晋元欠他一份人情。正人君子并应有所报答,所以拜月也就向晋元询问逍遥的行踪——这是拜月的此行的目的。晋元自然是不会泄露逍遥的去处,拜月以不公平为要挟。结果,刘氏夫妇居然双双自尽。这个估计连拜月都没想到,他面无表情的说:“我没有想要他们的命,他们的命对我一点价值都没有。”而晋元则背负了不孝的罪名。这时的晋元该做些什么?晋元马上作出了决定,用现在话说就是做卧底。
晋元去拜月教做卧底,他有充分的理由,其一,多少有是为父母报仇的成分;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和逍遥等人之间的朋友之义。诚如阿奴所言:“我们的朋友都在为这个世界战斗,我们也应该出一份自己的力。”为了这个原因,晋元去卧底已经足够了。而且卧底也只有晋元才能做到,这种“用间”最重要的是智力的比拼,由以对付拜月这种天才,也需要一个天才才能对付,而对拜月心理的把握是他成功的的关键,并且最终找出吊坠的秘密,找到了打败拜月的方法。 当然,逍遥他们的配合也使他能够事半功倍。他们始终是七个人,不可分割的七个人。
然而还有一点,晋元为什么不为拜月打开心结,化解争端,而只是寻求打败拜月的方法呢?是因为晋元认为无法为拜月打开心结?是因为晋元无法放下仇恨?恐怕都不是,或许编剧不能改动大结局,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晋元弥留之际,他是微笑着离开的,能做得他已经都做了,最终的胜利也是他用生命换来的,虽然他最终没有看见。
剧中的晋元绝对是一个非常出彩的角色,片中有不少主题是从他口中说出的,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我们不应太过分苛求。因为在太阳底下没有任何完美的事物。
2006-9-17 22:39
桠枫
感觉他晋元兄就是太婆婆妈妈了~~~倒胃口~!
2006-9-17 23:49
Z_Artemis
电视版从游戏的角度来说很失败
但不失为另一个角度的经典
无论如何……出于电视这种媒体的本身限制(俗)
它的经典程度总是有限阿……:qDD+
2006-9-18 22:29
KYOKO
游戏的地位太高了
个人觉得不会有中文rpg超越他了
电视拍成那样已经对得起观众了
2006-9-20 18:36
钱尘往事
又是三个月……小凳子在慢慢地挤牙膏啊……
刘晋元是该剧中我最佩服的人,他是剧中两个“聪明人”之一(另一个是拜月教主)。剧中的人多数都曾为情所惑、为情所迷;而他却是那么的超脱,能入能出,还能为他人解开心结。虽然他的心中也难以放下对月如表妹的思念,但是他能够控制自己,不为情所伤。而蝶恋中的他还是那么聪明和善良,他知道彩依的目的,但是却不愿彩依为自己牺牲,只是,造化弄人……
[quote]当我再看了一遍拜月访晋元这段戏后,终于明白拜月为什么要救晋元了。拜月先救晋元的性命,让晋元欠他一份人情。正人君子并应有所报答,所以拜月也就向晋元询问逍遥的行踪——这是拜月的此行的目的。晋元自然是不会泄露逍遥的去处,拜月以不公平为要挟。结果,刘氏夫妇居然双双自尽。这个估计连拜月都没想到,他面无表情的说:“我没有想要他们的命,他们的命对我一点价值都没有。”而晋元则背负了不孝的罪名。这时的晋元该做些什么?晋元马上作出了决定,用现在话说就是做卧底。[/quote]
这一段实在是看得我莫名其妙:一帮人敲敲打打、无人阻拦地开进大唐尚书府[color=Blue]晋元父亲可是当朝重臣,好歹也有守门的吧?[/color],拜月教主的轿子从天而降,刘家的仆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的嚷着“得救了”[color=Blue]这是干啥?难道是要说明拜月教主是仆人们的救星?汗……当我没说[/color];拜月教主举手之间就清除了晋元体内的余毒[color=Blue]拜月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刘晋元知道拜月教主的目的,所以没要求拜月教主给他治病,拜月却不管不顾[/color],然后要晋元答应自己的条件,晋元不允,拜月教主说那你欠我一条命,于是刘尚书夫妻相继自刎以还命[color=Blue]……刘晋元老爹是咋想的?说不上几句话,不再想想别的办法就自杀,拜月教主可还没说要晋元的命呢。刘夫人也是一样,也不问问人家是否同意这种抵命法就急着自杀,要是拜月教主不罢休,二老岂不是白死了么?[/color];拜月教主搬走一堆书,还说晋元感情用事[color=Blue]这评语给刘尚书夫妻倒合适,配角不重要,但也不能这么个死法啊。难道是导演觉得演员过多,急着要开掉几个?[/color]。总之,这一段实在是太诡异了……
[quote]而对拜月心理的把握是他成功的的关键,并且最终找出吊坠的秘密,找到了打败拜月的方法。[/quote]这一段晋元干得不错。不过还是忍不住要腹诽一句:受了伤的刘晋元都能撑着赶去和逍遥和唐钰见面,那他之前放出的鸽子呢?被演员们烤着吃了?
瑕不掩瑜,虽然他那啰里啰唆的称呼让我抓狂,晋元还是光彩照人……
2006-9-20 18:45
桠枫
回复钱尘:
我不喜欢刘晋元,感觉这样的人太伪了,世上有这样的人吗?感觉这个人没有一点真实感,完全就是个虚构的人物。象剧中的逍遥虽然我看他不顺眼,但不得不说世上有这样的人。就如《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刘备,“书玄德之仁而似伪,状诸葛之智而近妖”。什么事太过了就不好了。
2006-12-17 23:07
邓仲华
巫后:
游戏中的巫后是个很让人同情的角色,她和巫王本为恩爱夫妻,但拜月的陷害与毒计使得巫王不相信她,将她打入监牢,但他仍然爱着巫王,只是伤心。夫妻的恩爱还是换不来一个能理解她、爱护她、支持她的人。“妖孽!你我原本都不该存在这世上,与我一同化为尘土吧!”当巫后和水魔兽同归于尽时,她这样喊道。“不该存在这世上”,这实在让人痛心的话,从这话语中可以看到她那已经死去的心。十年后,当她看到逍遥如何对待自己的女儿时,她应该是感到欣慰的,同时多少也应该有一些心酸吧。她也始终身爱着她的子民。
剧中的巫后也多了个新的名字——贝琪,不过我们还是称呼她青儿,这是我们仙剑迷熟悉和喜爱的名字。
在剧中,青儿的出场几乎都是在酒剑仙的讲述之中,第一次出场是她和师姐明渊青(圣女,人家的年纪还不到称姑吧!:qDD+)在为南诏国求雨(依我看那不是求雨,而是直接施法降雨:q(+)。两个人费了不少真气,终于求得甘霖,解救了百姓的苦难。作为一国之君,巫王(编剧也给起了个名字叫赵烨)带着重礼来向青儿和渊青来表示感谢,并请她们做南诏国神圣的象征,而后他向青儿提亲。
而青儿居然答应了。为什么她会答应?难道是因为“只要是好事,只要是为了天下的子民,皇上的要求我们一定做到?”如果真是这样,我只能说无语了,青儿你也太有奉献精神了吧。青儿答应后,她向巫王要求给她三个月时间游历天下,了解世界。但是,出发前有一个细节值得我的注意,青儿拿出吊坠看了一眼,我不禁要问,青儿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相对的剑圣下蜀山又为了什么?
在对剑圣的分析中我说过了是为了求道,拿起些什么,又放下起什么。青儿和剑圣在开始旅途时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个世界真的有矢志不渝的爱吗?天涯海角又在哪里?到了世界尽头,就能找到心之所向,永恒的幸福吗?”可是两人寻求这些问题答案的目的是什么呢?真的只是为了作为人生的一种经历这么简单吗?当你真的追求到的心之所向和矢志不渝,你们还能把他们放下吗?。剑圣没有放下,青儿也没有放下。一个忘记了求道,一个违背了婚约,两人准备拜堂成亲。在新婚之夜,老人家(骑头黄牛,不会是老子吧,你来的真是时候:blink:)出现在剑圣……脑中还是心中?反正是剑圣心神大乱跑回了蜀山。
新婚之夜,新郎临阵脱逃,对新娘的打击不用多说。青儿追上蜀山,她可以原谅剑圣对她做的一切,只想让他给她一个理由。同时,也怀着剑圣能回到她身边的希望。剑圣在得道后帮助她得了她的道。大地万物都有生命,这是青儿的恩赐,因为她是女娲的后人。“人世间的一花一草,人和动物都有生命,都需要爱。”“保护它们,孕育它们,就是你的道。女娲之道是苦的,是难走的。可是只要看到万物因为你而得到欢欣。再多的苦,再重的使命,也是值得的。”这就是女娲后人的宿命。
青儿是否爱巫王?我可以回答,是爱的,但是剑圣所说的大爱,还是儿女私情之爱?只能说大爱是肯定的,是否有儿女私情就不清楚了。巫王对青儿的爱可以说很深,两人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谈话。青儿说出一切,巫王虽然变颜,但是对此毫不介意,反而介意怕以后不能带给青儿幸福,他愿意陪青儿一起走下去。青儿说能做这样的一个决定真好,她能够更好的爱天下的子民。女娲之道的枯涩就是如此吗?
数年后,拜月教主要求处死青儿时,青儿很坦然,“一切已经不能回头了。”似乎这也是她的女娲之道。逍遥和酒剑仙前来救援,青儿不肯走,同时也拒绝消灭拜月教主,而理由却又可笑之极。如果她说出力量不够之类之类的话,或者说怕拜月教徒叛变祸乱南诏,也就算了。不知道是剑圣没有教好啊,还是青儿自己没有领悟好,她居然说:“拜月也是我的子民,我也应该爱他。”:qDD+:qDD+:qDD+真让我苦笑不得。这个时候的青儿只能用愚蠢来形容了,难道拜月犯的错你还能原谅,佩服佩服。看了后面剧情后,我心中还说呢:“幸好灵儿没和你待在一起,幸好灵儿遇到了石长老,让灵儿明白有时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获得和平和幸福,否则灵儿也和你这样想,那拜月岂不是要等到忆如长大才去消灭了吗?”
最后青儿变成石像将水魔兽镇于圣湖之下,这是她为自己的子民做的最后一件事。
关于剧中这个巫后,在剧情设计上多少失败的,编剧似乎想从巫后身上反映两点。第一,宿命;第二,大爱。两者又似乎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她女娲后人的宿命,她需要用她的大爱去包容一切。而又因为大爱成就了她的宿命,也成石像镇于圣湖之上,也决定了逍遥、灵儿、月如等人的宿命。如果说剑圣反映的宿命可以让人接受的话,那么巫后这样的反映就让人难以接受。所谓的大爱没有什么错,本身确实可说是高境界,但是因为巫后大爱过了头,对拜月也枉谈博爱,这实在无法想象。如果说某些毛病还能接受的话,那一句台词可谓是失败到底,使人啼笑皆非,反而让人对这个主题思想无法接受了。
2006-12-18 00:03
KYOKO
应该说电视剧还可以了...
2006-12-18 01:01
快哉风
邓兄的精神还是蛮值得肯定的,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兄弟佩服:^%:^%
2006-12-19 00:01
钱尘往事
也许在青儿的心中,无论是答应巫王的求婚、成婚前的游历天下,还是与剑圣的那段感情,都是她寻求“道”的过程。事情是什么样也许无关宏旨,重要的是在这些事情中她能领悟什么,明白什么。与剑圣的爱也许让她一度迷失于儿女情长之中,所以她才会追上蜀山。但当她在剑圣的帮助下领悟到自己的“道”以后,那些事情已经不再重要。
同小邓子的话,那个理由真是莫名其妙。即使大爱是极具包容性的,但是对于拜月教主这样的危险人物也需要去包容吗?对这种人的爱,也许就是对其他人的残忍。即使青儿牺牲了自己镇压了水魔兽,可是祸首还在,十年后拜月教主举手之间就毁了青儿化成的石像(汗……这拜月也太强悍了),水魔兽依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宿命的沉重不是一般人能背负得起的。电视剧和游戏中,李逍遥和赵灵儿都选择了一起去面对、去抗争。巫后,你对你的“道”是怎样理解的呢?
PS:又是三个月……小邓子你可真有规律
2006-12-19 11:10
中书舍人
:titter:楼主怎么会认为仙剑是唐朝的故事呢?游戏里说得很明白,根据推断,仙剑应该是北宋末或南宋初的故事。不过根据扬州和“京城”的距离看起来,我更倾向于南宋初。
2006-12-19 11:11
中书舍人
再说一下对电视剧的看法:
下载的38集版,看了十多集,删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可以说糟蹋了这款游戏。:mellow:
2006-12-19 16:06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中书舍人[/i] 于 2006-12-19 11:10 发表
:titter:楼主怎么会认为仙剑是唐朝的故事呢?游戏里说得很明白,根据推断,仙剑应该是北宋末或南宋初的故事。不过根据扬州和“京城”的距离看起来,我更倾向于南宋初。 [/quote]
我说是唐朝指的是电视剧,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有南诏国这个国家,该国灭亡于公元902年,怎么着也轮不到宋。若是宋,则应为大理国(937~1253)。此外晋元说要辅佐皇上建立大唐盛世。
至于先生对该剧看法,表示理解和尊重!
2006-12-19 16:09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中书舍人[/i] 于 2006-12-19 11:10 发表
:titter:楼主怎么会认为仙剑是唐朝的故事呢?游戏里说得很明白,根据推断,仙剑应该是北宋末或南宋初的故事。不过根据扬州和“京城”的距离看起来,我更倾向于南宋初。 [/quote]游戏里有明确的时间交代 一处在锁妖塔 一处是在刘晋元剧情时到一处妓院去 有个NPC会说李白前几天来过 并做了一首《静夜思》的诗 还南宋呢
2006-12-19 16:28
中书舍人
:mellow:玩过n久了,不记得原话了,请仁兄好好看看书中仙是如何介绍锁妖塔的年代的。
2006-12-19 16:35
眼儿媚
[quote]原帖由 [i]中书舍人[/i] 于 2006-12-19 11:11 发表
再说一下对电视剧的看法:
下载的38集版,看了十多集,删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可以说糟蹋了这款游戏。:mellow: [/quote]
窃以为没有游戏~这部电视剧还是凑合的...
什么?偶不素仙剑迷...
人家从仙一到仙三外都买着正版收藏呢...:ph34r:
中国最好的RPG啊...期待四可以突破(MS从二代起偶就说类似的话~期待下一代可以突破)
电视剧的缺点? 嗯...估计踩的人够多~不说也罢
反正我渐渐看下去还是能接受的...
结局比原游戏更加恐怖...MM全军覆没!!!~此举恐怕就说明不会再有续集了...(其实开始也足够明显~李灿森的王小虎///这个能续么?)
PS...安以轩饰演我最爱的月如妹子!!!感觉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好!!!之前完全没想过斗鱼的小MM居然穿上古装就成了我们的泼辣大小姐...
用突破去形容完全不为过...导致安MM一死偶就越看越失落鸟:q))+:qok+
2006-12-19 16:40
邓仲华
网上搜索资料很多 就书中仙这个问题查了一下
书中仙∶哈哈~既然圣灵小姐肯给面子,老夫就献宝啦!听我道来...此塔乃五百八十四年前梁武帝遍集天下金刚白玉石召数千名一流工匠耗费二十年而建成..并请无数高僧、法师,于塔内外发下无数的禁咒。历经数百年的变迁,此塔乃由蜀山仙剑派所接管~从学理上来说~此塔只有入口没有出口,而且~四面的墙壁神兵利器不能损,雷击火焚亦不能伤,仙法魔咒更是罔然只有从它建筑结构上的弱点下手,大家才能出去
南朝-梁武帝 萧衍(464~549)若加600余年 南宋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本文时间划定是以电视剧为基础,既然晋元说唐朝,自然划在此处
现在要去赶校车,以后再和诸位讨论
[[i]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6-12-19 16:41 编辑 [/i]]
2006-12-19 22:58
fillppo
关于仙剑的朝代一直有问题,南诏和大理是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的称呼,
仙剑这里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具体看这个帖子[url]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114656-1-4.html[/url]
2007-4-2 00:33
邓仲华
彩依
如果不写她,对仙剑的评论多半会是不完整的。《仙剑》中的经典音乐有很多,而最后填了歌词的,似乎只有《蝶恋》一首。(只说老《仙剑》)这个故事没有必要重复,我想只要是玩过游戏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故事,或许会遗忘某些细节,但带给我们的感动则永远不会被遗忘。
现在说说电视剧里的“蝶恋”,晋元救彩依的情节并没有多少改变,他们的相遇仍然是晋元救了困在蜘蛛网中的蝴蝶,不同的是晋元是听到彩依的救命声去救人的,而这次命运的邂逅也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剧中晋元对彩依的态度,不是游戏里因不知实情而冤枉彩依,恰恰相反正是完全知道彩依的来意才故意打骂彩依想把他撵走。就游戏里的晋元来讲,虽然并不让人喜欢,但他那样做也无可厚非,所谓不知者不怪嘛。而剧中晋元的智慧都能和天下奇才的拜月一较长短,以他心理学的专业特长能不知道彩依可能需要舍命相救?可是,彩依怎会因此离他而去呢?要以晋元的智慧恐怕不会不知道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他依然还是那样做。人往往就是这样,哪怕有一丝机会还是宁愿做着那样的努力。看起来这样似乎很愚蠢,却又让人无法说出任何不是。彩依豁出性命来救晋元,晋元却不能给她一点好的脸色看,两个人都受到无尽的折磨,却又有太多的无奈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晋元是深爱着月如的,虽然知道这份爱不会有结果,但没有丝毫的改变。彩依多半是知道的,她也就能体会到晋元内心的痛苦,她不会奢望能取代晋元心中人的地位,她只希望帮助他减少一点内心的伤痛。
可惜,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晋元的毒还是发作了,彩依只能去求蜘蛛精(彩依的手下把晋元叫主公,这是什么称谓!汗)。她岂不知蜘蛛精在骗她,然而到了那种时刻,看到心爱的人命在旦夕,每个人都会“犯傻”,任何人都会上当,这点永远也不会改变。周围的人不会让朋友犯傻,这一点也永远不会改变。蜘蛛精被酒剑仙所杀,晋元中的毒没法可解了。彩依逼出了自己千年道行的真元内丹,面对酒剑仙的询问,彩依笑着说:“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愿意……不愿意。”
不值得吗?在旁人看来是的,千年功力修来何等不易,如此一朝丧尽,而且不让晋元对她由任何感激之情,这样的买卖以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绝对不值得。值得吗?彩依会毫不犹豫得给出肯定的回答,“没有人能了解我和相公之间的感情”,也就没有人能体会她这样做时的心情。有人会问,彩依没说值得,只说愿意啊?我想当人做出选择时,无论将来后悔与否,无论是在什么条件下,必定在当时会认为那样做是值得的,做决定的必定是你自己,即便受骗时也是如此。用千年道行换自己心爱的人十年寿命,这是值得的,至于别人怎么看又有什么关系呢?
游戏里的月如问逍遥是否愿意为她这样做,逍遥打了“太极拳”。剧中的月如则感慨到:“为什么表哥做了一件好事,最终却只剩下十年的寿命?为什么像嫂子这么好的妖精,却要牺牲自己的道行?难道这就是命运吗?如果表哥没有遇到表嫂,又或是表哥忍心没有救蝴蝶,又或嫂子忍心没有救表哥,也许事情就不会这样了。”逍遥用命运来解释,即使发生一万次也不会有第二种结果。缘分有时真的妙不可言,有时却极尽残酷,给人一切由天定,半点不由人的感觉。这种问题,以我现在的人生经历还是无法说得清的。我只知道,彩依不会后悔,她失却了道行,却拥有了一段回忆。尽管这段回忆是有瑕疵的,但必定她来过,爱过。
就两段蝶恋而言,剧中的容易被接受,悲剧气氛不浓,这是有了游戏的铺垫,都知道结果。而且,这种类型的东西,观众多半看了N次,所以想要达到游戏的高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是影视作品越来越难拍的原因,总体上讲剧中的蝶恋拍的还算不错。至于彩依的回忆,可能确实过长,估计是要表达彩依找到珍爱的人时的喜悦心情吧。
2007-4-9 11:30
amazon02161
永远支持我的月如````轩轩
2008-5-9 07:14
小马828
感觉还是投资不够大,很多地方感觉都特简陋
男主角的性格都改了:funk: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