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19 17:49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05-6-30 21:29 发表
赤壁之战。
曹操号称83万、孙刘10多万。 [/quote]
楼主已经说了要实数,而不是虚数的。。。
2008-3-19 17:50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Dusk[/i] 于 2005-6-30 21:45 发表
秦灭楚之战,还有隋伐高丽之战 [/quote]
秦灭楚之战,好像秦是60万,楚是 多少来着?
是40万吗?
2008-3-19 17:55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05-7-1 01:37 发表
中国古代上百万人的大战我觉得没有。
淝水之战更多的时候也只是号称百万而已,具体的兵力数目最多也就50来万吧???
战国时代动辄30、40万的伤亡,我也觉得有些夸大了,战国的总人口才千把万,即使15岁以上的 ... [/quote]
秦的时候总人口好像有2000万,那战国的时候应该比这个多
其实几十万的伤亡还是合理的,而且这几十万的伤亡也确实让那几个国家的国防力量崩溃了,比如赵国的45万
2008-3-19 17:57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xiaomatu[/i] 于 2005-7-1 13:05 发表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40万,陈友谅60万。
淮海战役:共军60万,国军80万 [/quote]
楼主说了是中国古代。。。
至于第一个,我也不了解。。
2008-3-20 12:00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齐王韩信[/i] 于 2008-3-18 18:29 发表
可能的是:
1.五国灭齐之战。齐国“连百万之众,地二千余里,天下莫盛”;当时的齐国,正处于霸业的顶峰,实力上连秦也承认齐为东帝。而是役,齐王“亲将其军,悉众迎于济水西”。齐军悉众,王亲将军,数量当已接近百万,而五国合兵,能一战尽歼齐军精锐,至于尸横遍野的程度,数量上当与齐亦相差不远。这场没有史料记载用兵实数,却可能是华夏古代史上用兵规模最大的一场鏖兵。... [/quote]
这战有无具体的数据引用?
2008-3-20 14:23
碧落赋
又记起一次大规模战役
垓下之战
齐王韩信亲率三十万大军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
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
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
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判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
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多万出固陵东进;
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七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汉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韩信军三十万于刘邦本部军主力则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
2008-3-20 14:29
碧落赋
[quote]原帖由 [i]齐王韩信[/i] 于 2008-3-18 18:29 发表
五国灭齐之战。齐国“连百万之众,地二千余里,天下莫盛”;当时的齐国,正处于霸业的顶峰,实力上连秦也承认齐为东帝。而是役,齐王“亲将其军,悉众迎于济水西”。齐军悉众,王亲将军,数量当已接近百万,而五国合兵,能一战尽歼齐军精锐,至于尸横遍野的程度,数量上当与齐亦相差不远。这场没有史料记载用兵实数,却可能是华夏古代史上用兵规模最大的一场鏖兵。 ... [/quote]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军队 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忘乎所以,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燕军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敌。双方兵力各约20余万在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展开决战。齐军由于连年征战,士气低落。齐湣王为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斗志消沉。结果,当联军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触子逃亡不知下落,副将达子收拾残兵,退保都城临淄。
20万+20万,总共40万
2008-3-20 14:37
碧落赋
秦伐楚战争,不是战役
但是我们可以把这战争拆开成几个战役,进行归纳
城父之战
秦20万 主帅 李信
楚20万 主帅 项燕 赢
蕲南之战
秦 主帅 王翦 60万
楚 主帅 项燕 倾国之兵,据说有40万?
[[i] 本帖最后由 碧落赋 于 2008-3-20 14:59 编辑 [/i]]
2008-3-20 14:45
碧落赋
邯郸之战双方有多少人?
秦国 具体多少?分为两阶段,前期主将王陵,后期主将王龁
初期王陵仅阵亡就0.4万
而最后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被迫投降
赵主力廉颇 ?
平原君 0.3万
信陵君 8万
春申君 ?
2008-3-20 15:15
碧落赋
城濮之战
邲之战
鄢陵之战
这三次分别又多少呢。。。
2008-3-20 15:17
碧落赋
襄樊保卫战
有记载的双方水军,蒙古7万,南宋10万
水军就有17万,那么总兵力呢?
2008-3-20 15:25
定点清除
肥水之战,前秦军近百万,东晋军8万
2008-3-20 15:26
tiger1970
明末左良玉东下南京被击败好像接近百万?我记得左60万,四镇估计有20万。
李自成似乎在武昌与清作战似乎也有60万兵力?这样清兵该有十几万。
太平天国是近代史,不算。
2008-3-22 02:17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碧落赋[/i] 于 2008-3-20 15:15 发表
城濮之战
邲之战
鄢陵之战
这三次分别又多少呢。。。 [/quote]
城濮之战双方人数总共不超过20万
邲之战和鄢陵之战人数记不太清了啊,反正也不会太多
2008-3-22 02:18
文以载道
李自成灭崇祯的时候好像是动用了60万骑兵40万步兵 啊
2008-3-22 11:35
jianzheng0616
谁告一下黄帝和蚩尤大战用了多少兵力:Th
2008-3-22 12:15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jianzheng0616[/i] 于 2008-3-22 11:35 发表
谁告一下黄帝和蚩尤大战用了多少兵力:Th [/quote]
上古战争人数应该不会太多,少康复国才用了几百人。。。
2008-3-22 21:55
xrq
战国时的战争看记载也不可靠的。看看出土的竹签,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了解吧。我看过秦国很多来往信签,大多数是母子.夫妻,从来没看到父子的。并且提到父子兄弟在一起服役的很多。再结合秦当时的兵役制度,就不难了解当时的兵力了。所以秦国的男子是战争工具,女人是生产和繁殖工具。
另外秦和其他六国的制度不同,不要一慨而论。
至于长平之战,秦军不会比赵军少。难道赵军被围几十天是坐等?如果说是突围,45万人不停的冲,就秦军几万人恐怕不够死吧!不要说是依靠什么地型,45万人你不是用麻袋装得完的。这次是两国的倾国之战,不是所谓的遭遇战。如果要说秦军只有5万,那么赵军的数量就有一半水份了。
2008-3-23 01:25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文以载道[/i] 于 2008-3-22 02:18 发表
李自成灭崇祯的时候好像是动用了60万骑兵40万步兵 啊 [/quote]
李自成有60万骑兵????
2008-3-23 05:16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8-3-23 01:25 发表
李自成有60万骑兵???? [/quote]
说了是好像,是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不是没有可能的哦,李自成从西安打到北京,沿途都不停留的,要分兵把守,到了北京估计就带过去20万人左右吧
2008-3-23 13:24
uesegi
鄙人记得
在某朝之前的100万=现在的10万
要真算,只能算大隋VS高勾丽
2008-3-23 13:26
uesegi
[quote]原帖由 [i]文以载道[/i] 于 2008-3-23 05:16 发表
说了是好像,是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不是没有可能的哦,李自成从西安打到北京,沿途都不停留的,要分兵把守,到了北京估计就带过去20万人左右吧 [/quote]
60万骑兵。。。。。。
大汉有60万骑就不会敌不过后金了
2008-3-23 13:43
XM8
[quote]原帖由 [i]文以载道[/i] 于 2008-3-23 05:16 发表
说了是好像,是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不是没有可能的哦,李自成从西安打到北京,沿途都不停留的,要分兵把守,到了北京估计就带过去20万人左右吧 [/quote]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整顿军制,额员百万,其中步兵40万,骑兵60万”类似的说法据说出自某高教教材。不过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根本就是十分夸张的说法,60万骑兵可要3/400万匹马来支持:qDD+
李自成搞大规模正规化是在崇祯15年下半年的事了,《国槯》也好《平寇志》也好都说他主力只有6万人左右,《平寇志》记载的更细一点:骑兵2万5,步兵4万2。另外他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卫戍部队,16年春天时有13个卫帅,一个卫多的4/5000,少的连1000都不到。也就是说这时他所有的部队加起来也不过10万人左右,就算他打败孙传庭能收拢一些,自己再发展一些,到17年初能有20万也就顶天了。
2008-3-23 19:27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08-3-23 13:43 发表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整顿军制,额员百万,其中步兵40万,骑兵60万”类似的说法据说出自某高教教材。不过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根本就是十分夸张的说法,60万骑兵可要3/400万匹马来支持:qDD+
李自成搞大规模正 ... [/quote]
教材都欺骗人了,哎。。。。
2008-3-23 21:30
XM8
[quote]原帖由 [i]文以载道[/i] 于 2008-3-23 19:27 发表
教材都欺骗人了,哎。。。。 [/quote]
也不一定是教材欺骗人,也许就是李自成他们自己吹的,这事他们以前也干过:lol:
2008-3-24 15:45
齐王韩信
[quote]原帖由 [i]碧落赋[/i] 于 2008-3-20 14:29 发表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军队 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忘乎所以,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燕军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 ... [/quote]
此数据是何出处?
2008-3-29 07:41
大秦商邑
我觉得应该没有,
史料记载有一个特点,越久远的战争投入的兵力越多,动辄上百万,几十万,越近的战争一般投入的兵力越少,数字也较精确。而众所周知,中国总人口大趋势是上升的。
那些动辄上百万的估计倾国之民也达不到
2008-3-29 12:27
XM8
[quote]原帖由 [i]大秦商邑[/i] 于 2008-3-29 07:41 发表
我觉得应该没有,
史料记载有一个特点,越久远的战争投入的兵力越多,动辄上百万,几十万,越近的战争一般投入的兵力越少,数字也较精确。而众所周知,中国总人口大趋势是上升的。
那些动辄上百万的估计倾国之 ... [/quote]
这是你的错觉
第一:所谓“越久远的战争投入的兵力越多,动辄上百万,几十万”大多都是号称罢了,史料真正记载投入几十上百万的极少
第二:也不存在越近的战争一般投入的兵力越少,从古至今绝大多数战争投入的兵力都不多,10万以上的随便放到哪个朝代都是不多见的
第三:隋朝少说也有5/6000万人,难道拉不出100万人来?
2008-4-2 17:56
flame
这个帖子好长寿啊!
2008-4-3 19:50
几时
长平之战,赵军的兵力比较明确,前后共45万,秦军则不清楚,不过我估计应该为30万左右。
秦军并不是围住了四十万赵军,只是围住了一半,也就是二十万。秦军战斗力比赵军要强一些,最重要的是两军的主将,名将白起对一仗没打过的赵括,三十万困住他二十万不难。赵括被射死后,四十万赵军无主,皆降。
2008-4-3 20:17
凝望云涛
只知道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投入的兵员比较多
2008-4-3 20:59
伶州鸠
好古老的帖子……这个百万指的是一线战斗部队?还是包括全部动员起来的辅助和后勤人员?
2008-4-5 11:16
flame
谈论投入多少兵力有什么意义,建议大家不要再讨论下去了! 历史上的好多兵力都是夸大的!还是研究以少胜多的有意义!
2008-4-5 15:54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flame[/i] 于 2008-4-5 11:16 发表
谈论投入多少兵力有什么意义,建议大家不要再讨论下去了! 历史上的好多兵力都是夸大的!还是研究以少胜多的有意义! [/quote]
总不能你觉得有意义的对别人的就是有意义的
你觉得没意义的或许对别人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尊重别人的观点OK?
2008-4-6 06:17
巴孤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8-3-20 12:00 发表
这战有无具体的数据引用? [/quote]
你居然为这个主题等待了3年啊
2008-4-16 21:42
chuhun989
[size=2]长平之战,在相持阶段,秦国军队数量至少应当与赵国军队相当。不然,真像某些人想象的十几二十万人,无法想象他们怎么保持攻势,更无法想象他们怎么围住那45万人。以不及对方一半的兵力而能围困对方,只能是千古笑谈,兵力相等都很难做到。要知围住赵兵的那个地方,四周其实只是一些丘陵,没有50万军队,不可能围住。至于为什么断后路和断粮道的两支骑兵只有2.5万和0.5万,这个可以看看中央电视台的记录片《复活的军团》。秦国的骑兵是非常精良的,并且全部是弩兵。首先一条:战马高度一律是133厘米。这样的骑兵队伍,有三万人已经不得了。当秦兵把赵兵诱入包围圈以后,就派机动性最好的三万骑兵断了后路,之所以只派3万人,不是因为兵少,而是因为只有这么多骑兵,用步兵断后速度达不到。据史书来看,当年秦兵其实是在赵兵不知情的情况下用骑兵迅速地合拢了包围圈和截断粮道的。面对45万赵军,如果不用少量骑兵去完成这个任务,而用大规模步兵去断后,估计还没到战斗位置就已经被赵兵发现,如此一来,赵兵就可以及时退回大本营。因此,实在不能用骑兵数量只有3万来推断秦军不过20万。
当秦王得知围困了赵兵之后,就火速赶到战斗前线,尽征河内15以上男丁,加强围困圈,这支部队,数量应当不下十万。因此前后加起来,秦军不少于60万。这个数字基本上是为历史学家所公认的。之所以只征发河内的男丁,是因为那里离长平最近。[/size]
[[i] 本帖最后由 chuhun989 于 2008-4-16 21:48 编辑 [/i]]
2008-5-9 13:53
unnamedsolo
[quote]原帖由 [i]667788[/i] 于 2005-7-2 21:08 发表
第三,秦国是否顷全力了?
这不用我多说,很多人都知道。长平战秦赵双方都已出全力了。如楼上“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战争中“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后来应侯信赵反间说秦昭襄王“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使秦出于休整和补充减员,事实上发动邯郸之役亦推迟一年。
所以秦军在长平遭到重大伤亡。兵力决不可能是区区5万。[/quote]
同意看法,而不是像楼上某兄所说只有5万人。
另~~~元末丞相脱脱攻张士诚高邮也是动用了百万大军(实数),所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
2008-5-10 00:25
飞√雷¢神
我记得好像以前项羽以少胜多来得,数目差得特别多,之后把降兵全部坑杀了。不过把战役忘了,对不起啊楼主:(
2008-5-10 01:28
E世飞将
春秋战国时期,交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00万的有秦赵长平之战
以及秦灭楚之战。
何以认为长平之战中赵军最后被俘40万!?
如果赵军被俘40万,50多万的大秦军伤了多少?
白起后来不是说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近半,即二三十万.
算秦军死10万,伤20万充顶了吧。
以白起之能率秦军以守对攻,以逸待劳,以饱对饥,
以白起的知已知彼,怎么可能赵军以伤亡5万的代价,让秦军死伤二三十万!????
白起的对手可是纸上谈兵的赵括那小子!
看来冯梦龙写的不错,赵军应被俘20多万,这20多万是被秦军杀降的,
其他的二十多万应是战死了。
赵军总计死45万是对的。
赵军45万被斩杀,是廉、赵二人分任主将总和。
后来,赵国也曾派数万大军增援长平,可是,力不从心。
所以,秦赵双方在此役中投入的兵力总和达100万是可信的。
秦灭楚之战,秦军60万。
楚军是三个方面军,项燕率的是其中一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15万。
这45万分成三部,是由那昏相说那昏君分成的三军。
另有几万非正规的部队。
秦以全力欲灭楚,楚国当然不会小视,至少会投入那45万正规军。
所以双方加起来达100万是可信的。
2008-5-10 01:37
E世飞将
战国时的军与民,区分不是很明确。
兵有现役、预备役、后备役之分。
战国时,各官员还在为数不少的私属,
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光士就有3000
一旦国家进入紧急时期,现役、预备役、后备役都会动用。
其它官员的私属也会或多或少的投入到其中去。
冷兵器时代,只要有力,拿起武器就可算兵。
秦赵长平之战,秦灭楚之战,都是双方的战略决战,
倾其全力是很有必要的。
谁会在此成败关口松懈退缩?
2008-5-10 01:57
E世飞将
长平之战后,秦军包围赵国首都邯郸。
如果说长平之战秦军只是象征性的动用一下兵力,
也就是只动用十几二十万的话,
那邯郸之战秦昭王叫白起上阵,
白起就可率秦军这没参加长平之战
的大部队直向赵国首都了。
可是,白起并没有担任统帅了。
这是因为秦军主力50多万,在长平之战中伤亡近半,
即伤亡二三十万。而且,赵国被斩杀45万后,已经重新征了不少兵。白起因而不愿打邯郸之战了。(长平之战一结束,白起就想打下赵国首都,可是秦王却令他退兵,待到白起回军,
向秦王说可以打下赵国首都时,秦王才想让他去打,他就不干了)
白起可不是那种弄虚作假之人。所以,白起之言是可信的。
所以,长平之战,秦军不可能少于20万。
秦军达50万是很正常的。
2008-11-5 23:48
E世飞将
目前,应加上巨鹿之战。
这极有可能是真实的100万的。
汉纪:十有二月。项羽济河。沉船破釜。烧庐舍。令人持三日粮。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九胜。绝甬道。大破秦军。虏王离。当此时诸侯救钜鹿者十余壁。莫敢进。及楚击秦。诸侯皆从壁上望。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又羽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人莫不怖惧。于是既破秦军。羽见诸侯上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羽者。由是为诸侯上将军。兵皆属羽焉。于是羽威权遂振四海。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故也。
另外章邯率20多万运粮供给王离军,然后反秦联军约40万人。
结论:秦军和反秦联军共百万在巨鹿会战。
2008-11-19 15:36
langy8393
昆阳之战,好象是百万,不是号称,不过在古代通信联络手段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兵越多越容易输,把兵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将军能统帅的范围内,才是取胜的关键
2008-11-20 11:04
emony007
回复 #11 关内侯 的帖子
中国古代上百万人的大战我觉得没有。
淝水之战更多的时候也只是号称百万而已,具体的兵力数目最多也就50来万吧???
战国时代动辄30、40万的伤亡,我也觉得有些夸大了,战国的总人口才千把万,即使15岁以上的壮丁全部参加凑上百万也够困难的吧???
——————————————————————————————————————————
瞎扯,光秦国人口就达到600万!不过秦国也比较变态,600万人就养了100万正规军!
2008-11-20 11:20
emony007
我个人所知古代史上的百万大战
[size=5]1、长平之战:秦60万,伤亡约30万;赵50万,被杀(包括被杀俘虏)45万;
总兵力110万,伤亡达75万;
2、秦灭楚之战:秦60万,楚40万;总兵力100万;
2.5、巨鹿大战:秦60万(40万前军+20万援军);联军40万;总兵力100万;
[/size][size=5][color=red][size=6]这场应该不算[/size],实际参战项羽的楚军5万,秦军40万;总参战兵力45万;
[/color]
3、淝水之战:前秦95万,东晋8万,总兵力103万;
4、李自成攻北京灭明之战:大顺军:超过100万,明军:?,总兵力:超过100万。[/size]
[[i] 本帖最后由 emony007 于 2008-12-1 11:03 编辑 [/i]]
2008-11-20 11:35
天下奇才
总觉得历史上上百万的战役水分很大,我觉得要分开来,不要把后勤的和后来不断补充的都算上,比如说解放战争,消灭GMD800万军队,其实一次投入哪会有那么多,三大战役前,GMD一线主力不过200万左右,后来临时征兵,地方武装全算进去了,可能连土匪武装也算在GMD头上了吧
2008-11-20 11:43
闽西少帅
[quote]原帖由 [i]flame[/i] 于 2008-4-5 11:16 发表
谈论投入多少兵力有什么意义,建议大家不要再讨论下去了! 历史上的好多兵力都是夸大的!还是研究以少胜多的有意义! [/quote]
这个也是个研究的视角,兵力大的战争的经验教训也很值得大家的参考!
2008-11-24 11:43
jerry1016
[quote]原帖由 [i]碧落赋[/i] 于 2005-7-1 14:00 发表
有哪位高手肯赐教:
历史上三国中这四大战役的具体人数分析
官渡
赤壁
夷陵
合淝 [/quote]
官渡:前线曹操3.4万,袁绍6.7万,总兵力曹操6.7万,袁绍15万。
赤壁:曹操前线5—8万,总兵力20万,孙刘联军5万。
夷陵:刘备6。7万,陆逊5万
合肥:张辽7,8千,孙权10万,但前线多少就不清楚了。
2008-11-25 10:36
lzy0274
古代似乎没有哪一个战争是真正运用百万的!
1万就号称10万,10万就敢号称百万。
动用几十万已经很多了。
毕竟古代人口是宝贵的。
[[i] 本帖最后由 lzy0274 于 2008-11-25 10:37 编辑 [/i]]
2008-12-1 08:41
爱蓝
秦军就5万? 开玩笑吧
如果秦军就5万 那时候白起又没有当主帅 号称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还用得着固守?
简直就是当廉颇是个白痴!
秦军至少是赵军的一半 廉颇才会固守 否则以5万:45万, 1:9的数量对比,廉颇还去浪费粮草去固守?以至于最后赵王去向齐国借粮?
说这话简直就是侮辱廉颇的战争智慧
2008-12-1 11:09
emony007
[size=5][size=3][quote]原帖由 [i]天下奇才[/i] 于 2008-11-20 11:35 发表
总觉得历史上上百万的战役水分很大,我觉得要分开来,不要把后勤的和后来不断补充的都算上,比如说解放战争,消灭GMD800万军队,其实一次投入哪会有那么多,三大战役前,GMD一线主力不过200万左右,后来临时征兵,地方武武装全算进去了,可能连土匪武装也算在GMD头上了吧[/quote]
[/size]
的确消灭国军800万,是将许多不断补充的部队算上的,老蒋一般是被消灭一个旅没上补充一个,但后来不行了,补充不上了!
地方土匪不在其中,是单算的,后面有一个数据是消灭土匪约250万![/size]
[[i] 本帖最后由 emony007 于 2008-12-1 11:12 编辑 [/i]]
2008-12-20 14:40
shicanhui
依我说没有.这个不用搬书,也不能说书上说的不对或夸张.我们简单的对比一下(仅仅是对比),在中国有着4亿7000万人口的1948年,在决定两大政治集团成败的著名战役淮海战役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才140万,如果说在鼎盛时期只有5240万人口的南北朝时的淝水之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能过百万我觉得不现实.我这么说虽然只是推理,但我感觉合适的推理比相信书本好的多.
2008-12-22 16:36
xlice
[quote]原帖由 [i]shicanhui[/i] 于 2008-12-20 14:40 发表
依我说没有.这个不用搬书,也不能说书上说的不对或夸张.我们简单的对比一下(仅仅是对比),在中国有着4亿7000万人口的1948年,在决定两大政治集团成败的著名战役淮海战役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才140万,如果说在 ... [/quote]
冷兵器时代战争和现在战争无可比性,解放战争时期武装一个士兵的成本远高于战国时期。后勤压力也远高于战国。
2008-12-25 14:20
emony007
回复 #232 shicanhui 的帖子
不能想当然,现代战争中杀伤速度最高的是广岛、长崎两个原子弹!顷刻之间几十万人没了!
但在古代,同样当年匈奴王、天使之鞭阿提拉和罗马帝国大战时,在1天内死亡人数高达30万!!(死亡人数,不是伤亡人数)
2008-12-31 07:55
yf26235276
受限于古代人口,所以战争规模不可能很大。
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规模大抵百万而已。
2009-1-7 02:56
在人间
秦赵长平之战是双方赌国运的一战,人数应该接近百万了。印象中赵国换了赵括之后秦国发动全国征兵令,征兵年龄下调到了15岁还是16岁,赵国更是征召国内13-60岁之间男子入伍。呵呵,本人读书注意力不在这些具体数字上面哈,有高手来给个确切数字。
2009-1-17 22:53
sd5233226
貌似的确不多诶~
2009-1-28 22:58
飞雪连天射
上百万的好像没有吧:q((+:q((+:q((+:q((+不过......别说了
2009-1-29 00:52
冬皇
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数都上百万了
2009-1-29 03:14
jisu33127865
这帖子真老啊```:P
页:
1
2
3
[4]
5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