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19 20:18
无双吕布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2005-6-19 21:17
吳下阿蒙
向来不看清朝历史,越看越气愤越看越伤心
2005-6-20 00:55
秋月枫舞
那要看你看的是哪段清史,十二帝的前5帝历史还是挺辉煌的说。嘉庆还勉强,后面就觉得一代不如一代了。
2005-6-20 15:18
反清复明
不齐呵.某也转一个.
=====================
清朝官职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朝官职表列举出清朝官职,分为文官及武官,而清朝官位大小也可由品等来区分。
文官
正一品
太师 太傅 太保 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总督 侍郎 内务府总管
从二品
内阁学士 翰林院掌管学士 巡抚 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顺天府尹 奉天府尹 按察使 外务部左右丞
从三品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 大理寺少卿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鸿胪寺卿 顺天府丞 奉天府丞 道员 外务部左右参议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 翰林院侍讲学士 内阁侍读学士 国子监祭酒 都转运运盐使司同知 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通政使司参议 光禄寺少卿 六科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 郎中 顺天府治中 奉天府治中 钦天监监正 太医院院使 同知 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 翰林院侍讲 司经局洗马 鸿胪寺少卿 监察御史 员外郎 知州 运盐司运副 盐课司提举
正六品
内阁侍读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国子监司业 部院主事 宗人府主事 寺衙门主事 起居注主事 都察院都事 都察院经历 大理寺左右丞 钦天监左右监副 太医院院判 京府通判 京县知县 兵马司指挥 钦天监春夏秋冬中五官正 太常寺丞 神乐署署正 府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 翰林院修撰 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五官正 钦天监秋冬官正 布政司经历 布政司理问 运盐司运判 直隶州州同 州同 僧录司左右阐教 道录司左右演法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 通政使司知事 通政使司经历 大理寺左右评事 太常寺博士 太常寺满洲读祝官 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 京县县丞 兵马司副指挥 知县 太常寺典簿 按察司经历 皇史宬尉 太仆寺满主簿 部院寺内务府司库 京府儒学满汉教授京府儒学训导 外府教授 七品笔帖式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 銮仪卫经历 中书科掌印中书 内阁中书 办事中书 詹事府主簿 光禄寺典簿 京府经历 钦天监官五官灵台郎 祠祭署奉祀 布政司都事 运盐司经历 直隶州州判 州判 国子监博士 国子监助教 唐古忒学助教 古忒学中书
正八品
国子监学正 国子监学录 钦天监主簿 太医院御医 五经博士 八品笔帖式 四氏学学录 太常寺协律郎 布政司司库大使 运盐使库大使 道库大使 按察司知事 外府经历 外县县丞 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 州学正 县教谕 僧录司左右讲经 道录司左右至灵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 国子监典簿 鸿胪寺主簿 钦天监五官司挈壶正 太医院吏目 祠祭署祀丞 神乐署署正 布政司照磨 运盐司知事 府州县训导 僧录司左右觉义 道录司左右至义
正九品
钦天监五官监侯 钦天监五官司书 太常寺赞礼郎 九品笔帖式 按察司照磨 府知事 同知知事 通判知事 县主簿 和声署奉銮
从九品
翰林院待诏 工部制造库司匠 国子监典籍 钦天监博士 鸿胪寺鸣赞 鸿胪寺序班 会同馆序班 刑部司狱 府照磨 通判照磨 钦天监漏刻博士 太医院吏目 太常寺司乐 宣课司大使 州吏目 道库使 府税课司大使 按察使司狱 府司狱 同知司狱 巡检布政司仓大使 府库大使 同知仓大使 土司副巡检 都纲 都纪 正科 正术
未入流
翰林院孔目 礼部铸印局大使 县典史 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关大使 府检校 长官司吏目 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 同知库大使 州库大使 税课司分司大使 州税课使大使 县税课使大使 驿丞 河泊所所管各闸闸官 道仓大使州仓大使 典科 训科 典术 训术 副都纲 僧正 僧会 副都纪 道正 道会
武官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一二三等子 太尉
从一品
内大臣 八旗都统 外省驻防将军 乌鲁木齐热河察哈尔都统 提督
正二品
左右翼前锋统领 八旗护军统领 八旗副都统 左右翼总兵 外省驻防副都统 銮仪使 一二三等男 总兵
从二品
散秩大臣 副将
正三品
一等侍卫 冠军使 火器营翼长 步军翼尉 包衣护军统领 乌枪营总 圆明园总管 前锋参领 护军参领 乌枪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 城守尉 陵寝总管 圆场总管 黑龙江船驳水手总管 察哈尔总管 王府长史 参将 一二三等轻车都尉 指挥使
从三品
圆明园包衣营总 包衣护军参领 吉林参领 黑龙江参领 指挥同知 察哈尔参领 驻防协领 一等护卫 游击 宣慰使司宣慰使
正四品
二等侍卫 云麾使 前锋侍卫 副护军参领 乌枪护军参领 副前锋参领 副骁骑参领 佐领 步军协尉 信驳总管 南苑总管 陵寝副总管 陵寝司工匠 圆场翼长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 上都达布逊诺尔 达里岗爱总管 防守尉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四品官司仪长 骑都尉 都司 宣慰使司同知 指挥佥事
从四品
城门领 包衣副骁骑参领 包衣佐领 察哈尔副参领 察哈尔佐领 四品典仪 二等护卫 宣慰使司副使 宣慰使司宣抚使
正五品
三等侍卫 治仪正 步军副将 步军校 监守信驳官 南苑门章京 陵寝防御 陵寝管理烧造砖瓦官 分管佐领 盖州牛庄满洲掌印防御 关口守御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五品官 云骑尉 守备 宣慰使司佥事 宣抚使司同知 正千户
从五品
四等侍卫 委署前锋参领 委署护军参领 委署乌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 下五旗包衣参领 五品典仪 三等护卫 守御所千总 河营协办守备 宣抚使司副使 安抚使司安抚使 招讨使司招讨使 副千户
正六品
蓝翎侍卫 整仪尉 亲军使 前锋校 护军校 乌枪护军校 骁骑校 监造火药官 陵寝祭祀供应官 太仆寺马厂驼厂翼长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六品官 门千总 营千总 宣抚使司佥事 安抚使司同知 招讨使司副招讨使 长官司长官 百户
从六品
委署步军校 内务府六品翎长 六品典仪 卫千总 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城门使 盛京游牧正尉 太仆寺马厂驼厂固山达 七品廕监生 恩骑尉 把总 安抚使司佥事 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七品典仪
正八品
盛京养息尉左右翼长 八品廕监生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八品典仪 委署亲军校 委署前锋校 委署护军校 委署骁骑校 圆明园副护军校
正九品
各营蓝翎长 外委把总
从九品
太仆寺委署固山达 额外外委
2005-6-20 17:21
碧落赋
呵呵,楼上的是比楼主的要详细些
问题是这些官名,却有一大半看不懂,哎!
2005-6-20 23:20
瑶姬小公主
[quote]原帖由[i]吳下阿蒙[/i]于2005-06-19, 21:17:38发表
向来不看清朝历史,越看越气愤越看越伤心 [/quote]
阁下所指的是嘉庆年间到宣统年间的近代历史吧
其实,清朝初期和清朝盛世时,是很有学习研究价值的
2005-6-20 23:25
圆点
还是不太全,最好再详细一点,再把顶带等加法也弄上就更好了。
2005-6-21 00:42
吕布貂蝉
还复杂~~好复杂啊~~
2005-6-21 08:22
小菠萝
子爵为正一品武官,那公侯伯爵呢?
2005-6-21 09:40
飛雲
好像還有一個叫“逢官大三品”
2005-6-21 10:02
狼一
什么辉煌,没有辉煌可言
打下天下,说是以骑射为本
却忘了发展火器
从康熙朝一直到宣统,都是一个德行
不要告诉我,多么英明神武
封建社会走到尽头
也没见这么因循守旧的
2005-6-21 11:47
反清复明
[quote]原帖由[i]小菠萝[/i]于2005-06-21, 8:22:20发表
子爵为正一品武官,那公侯伯爵呢? [/quote]
"超品".
在鹿鼎记中就有记载啦
2005-6-21 12:04
反清复明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6-21, 10:02:03发表
什么辉煌,没有辉煌可言
打下天下,说是以骑射为本
却忘了发展火器
从康熙朝一直到宣统,都是一个德行
不要告诉我,多么英明神武
封建社会走到尽头
也没见这么因循守旧的 [/quote]
那是由当时火器发展水平局限的.
在乾隆中期以前,
隧发式火枪实战效果比不上弓箭也是事实.
此外,鸟统也是正规军半制式装备(多用于中军护军)
事实上,如抬枪(Jingall、Gingall、WallGun)鸦片战争时清军就已大量装备,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其结构原理与同类的步、马枪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装药量、威力、后坐力等比步、马枪为大。
至于说到因循守旧,
这恐怕是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局限性、儒家思想与民族关系的共同影响。
当科技的探索被称为奇技淫巧,
内圣外王就能臣服天下时,
败得无话可说(更不要提及思想与制度的约束)。
2005-6-23 10:29
yanhy
楼主总督到底是从一品还是正二品?
2005-6-23 10:33
yanhy
[quote]原帖由[i]金蛇郎君[/i]于2005-06-20, 0:55:16发表
那要看你看的是哪段清史,十二帝的前5帝历史还是挺辉煌的说。嘉庆还勉强,后面就觉得一代不如一代了。 [/quote]
深有同感,但这句话要在春秋里讲可是要被愤青们骂为满遗的,哈哈!!
2005-6-23 10:35
三杯倒
[quote]原帖由[i]反清复明[/i]于2005-06-21, 11:47:08发表
"超品".
在鹿鼎记中就有记载啦 [/quote]
不会吧
王公侯伯子中最小的子就一品了?
2005-6-23 10:35
御剑
总督应该是有2品也有1品的,林则徐晚期还做过太子太保署云贵总督,不知道是几品的?
2005-6-23 10:37
yanhy
杭州将军,浙江提督的官难道要比浙江巡抚大吗?
2005-6-26 11:30
秋月枫舞
看了无双吕布在炎黄春秋写的《清朝一到九品官员的称谓》后,觉得没有图示甚是缺憾,手
头正好有一套清朝官服前标志1~~9品,特贴出供大家观赏
这类飞禽走兽是织绣于一方形或圆形的补子上,而后缝在外褂上,作为朝服。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0.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1.jpg[/img]
2005-6-26 11:34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2.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3.jpg[/img]
2005-6-26 11:35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4.jpg[/img]
2005-6-26 11:36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5.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6.jpg[/img]
2005-6-26 11:37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7.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8.jpg[/img]
2005-6-26 11:38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39.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40.jpg[/img]
2005-6-26 11:39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42.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43.jpg[/img]
2005-6-26 11:41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44.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45.jpg[/img]
2005-6-26 11:50
秋月枫舞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46.jpg[/img]
[img]http://bbs.winsong.org/attachment/Mon_0506/143_178647.jpg[/img]
至此一到九品全部完成,这些是一般官员的方形补,而亲王和郡王都是圆形的,大家以后看
清朝戏时可以留心一下。
另附上各品级官帽顶子用材,可惜无图
一品:红宝石
二品:红珊瑚
三品:亮蓝宝石
四品:暗蓝宝石
五品:水晶石
六品:白砗磲
七品:金顶
八品:花金
九品:花银
皇帝:红丝顶
2005-6-27 13:20
三皇☆尧
不都是满人的错吧?封建制度下,哪个族都一个味,明朝不一样腐败吗?挺到1840年说不定,明朝败的更丢人!
2006-2-26 08:06
小陆伯言
略看了几个,好象不太对呀?总督是正二品.只不过是照例加兵部尚书衔才成为从一品.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