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16 19:23
梦幻军师
第一回 初相见英雄相惜 大祭典帝星乍现
话说秦王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意为其秦王朝千秋万代,继二世、三世……万世不断相传。却说秦王朝传至第六世,秦六世嬴独自继位后天灾不断,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每年正月,乃始皇帝之诞,秦六世召集天下诸侯,欲借始皇帝大祭典稳住秦王朝的统治。
只是始皇帝一统六国后,行郡县,何来诸侯?原来是在秦四世时,各地便有大多数流民起义反抗,秦四世命多员大将带兵征讨,在平定叛乱后,那些大将都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秦四世迫于无奈,只有分封诸侯以保存自己。
秦六世二年,燕信侯燕庆同二子燕东、燕南从蓟城出发,赶赴咸阳参加大祭典。途经晋国,燕庆和晋简侯晋楚是故交,便结伴同去咸阳。路途之上,燕庆二子追逐打猎,燕东一箭射中一只山羊,燕南一箭射中一只大鹰,两人平分秋色,燕庆大喜问晋楚:“兄长,我两员孩儿如何?”
晋楚轻捊胡须道:“待我们两个老家伙过几年都死后,他们肯定是这北方的小霸王!”
燕庆连忙摆手道:“兄长休瞎说。你我虽皆已是年过半百,但至少也还有半个百年的光阴。”
晋楚点头称是,突然道:“说起二位贤侄,愚兄倒是也有一人,依愚兄认为,将来并不逊于二位贤侄。”
“喔,我倒想见见那人,兄长可否引见?”燕庆自以为自己两个儿子已是人中龙凤,不想晋楚道出他人来,好奇心油然而生。
晋楚拍马前进道:“那请贤弟跟上来。”晋楚带着燕庆父子,朝一个小村庄去了。
“唉呀!侯爷来了!侯爷来了!”晋楚一到那村庄,村口的人连忙大叫,村里的人都跑出来参拜晋楚,可见晋楚在这里的声望何等之高。
晋楚让众人起来,问当中一个老者道:“小清在哪?”
老者忙回身大叫:“清儿,快来。”
只见人群中走出一小男孩,年纪大概有十三岁,见了晋楚连声叫:“猴爷爷、猴爷爷。”
老者急上来要打骂,晋楚止住,问道:“为何叫我猴爷爷?”
小孩道:“我们这里向来尊猴为神,晋简侯仁爱,数十年来恩惠广泽领内大大小小几百乡里,若非是神,又何有此恩惠?这般恩惠,除神之外,又有何人?晋简侯对于我来说,是长者;对于大叔来说,也是长者。长者称爷,猴与侯谐音,故我称‘猴爷爷’,实是一语三关,对晋简侯敬之又敬再敬矣!”
“哈哈!好好!”燕庆抚掌大笑,对晋楚道:“不想兄长领内竟有此人物。这小孩与我南儿年纪相仿,才智却胜之十倍。”
燕庆话未说完,“轰隆”一声,天下起大雨来。晋楚被老者请到大厅,说是有要事相议。燕庆命长子燕东带着随从数十骑到村口守卫,自己和燕南随着那小孩到一间偏房避雨。
燕庆问那小孩:“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那小孩答:“我叫孙清,十三岁了。”
燕南插话道:“十三岁,比我小一岁。”
孙清问:“那个叫燕东的,是你兄长?”
“当然是啦。”燕南道。
孙清再问:“那你是燕世子还是他是燕世子?”
燕庆一直很忌讳别人说这事,喝住孙清道:“关你何干。”
孙清倒没有被燕庆吓住,继续问:“到底谁是世子?”
燕南道:“我是世子,又如何?”
孙清笑道:“早就听闻北方燕国,有次子为世子,今日亲见亲闻,果然不虚!”
燕庆正要发火,孙清道:“侯爷可想听小子一言?”
燕庆心里暗想,看你能道出些什么来,于是道:“说吧。”
孙清不放心道:“不过童言无忌,惹有冒犯,还请侯爷见谅。”
燕庆点头同意,孙清摇头晃脑了一阵子,然后道:“自古以来,皆是长幼有底,长子继位天经地义,而今侯爷以次子为继承人,岂不是逆天而行?”
“你……”燕庆大怒,孙清不管他,继续道:“以我刚才所见,侯爷二子皆相亲相爱,兄弟情深。但这只是年幼无知。”
燕南反驳道:“我和兄长两人永远都会那么好……”
孙清轻摇手指:“天下男子所爱者,无非是金银、女人、权而已。小男人重金银、女人,大男人重权。若世子是重钱、女人的小男人,我无话可说。若是重权的大男人,那么还是请听我说完。”
燕庆越听越有理,对孙清道:“你说吧,我们不再插话。”
孙清笑道:“侯位者,大权也!若世子以长子继位,无话可说。可世子是以次子继位,那么便让人有了把柄,将来燕国中阴谋之人必将分裂世子与兄长。”
燕南问:“那我该怎么做?”
孙清道:“世子应该是熟读兵法之人,岂不懂这点小道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战场或政场都永远没有朋友、亲情可言。你不先杀了敌人,敌人就会杀了你。”
燕庆和燕南都沉默,孙清只听屋外有人叫唤,告辞了二人就出去了。
燕庆对燕南道:“你和东儿的事,暂时不要去想,但爹有一个忠告,你要记住!”
燕南首次见到燕庆神情如此凝重,道:“爹爹说吧。”
燕庆冷冷道:“那个孙清,将来如果不能收为己用,一定要在他未腾飞前把他杀了。不然的话,将来他必定是你最大、最危险的敌人。”
次日,晋楚和燕庆离开村庄继续上路,燕南回头看了看村庄,他努力地在视线范围内寻找着孙清,却一直看不到。谁知他这一回首后,两人再次相见会是在五年后……
咸阳,大秦王朝的首都,东面有“天下第一关”函谷关,而咸阳城本身就是一座超级大城,这座乃是当今集军事、政治、商业等多方面为一体的唯一一座城池。尤其是在始皇帝迁天下富商到咸阳居住后,咸阳城更成了奢侈的代名词。
大祭典在新筑的大坛星夜举行,秦六世领着诸侯步入大坛,两边军队严阵以待,气势逼人。只道主持大祭典的国师甲阳正要烧火,突然手中链珠断开,天色大变,闪现一道紫光,接着雷声轰鸣不绝。
秦六世问甲阳:“国师,此象是否不吉?”
甲阳点头回应道:“陛下,的确不吉!以老臣看,必是有帝星出现了。”
“帝星!”秦六世胸口一阵剧痛,“国师请详细道来与朕听。”
甲阳指着紫光所向的北方解释道:“光朝着北面,帝星必是出现在北方。我大秦兴水德,水数为六。今秦传至陛下,正是六世,依臣认为,我大秦必有一大劫数。”
秦六世自登基以来,祸事就连绵不断,再加上起义军不断增加,早已如惊弓之鸟的秦六世一听有帝星现,只怕帝位不保,急问甲阳:“国师可知帝星所在?朕速命人杀之以绝后患。”
甲阳摇头叹气道:“此是天命也,北方之大,岂能找到?”
秦六世听罢,正是怒火中烧,一举把祭典的祭物捣个粉碎,诸侯在下,却不知秦六世因何事发怒,个个面面相觑,秦六世忽拔出腰间龙泉宝剑,指着诸侯道:“速将北方近月内出生之婴孩通通杀光,违命者处死。”
甲阳在一旁无奈地摇头,秦六世自以为杀光了新生的婴儿就可以除掉帝星,实际上更激起了民愤,秦王朝开始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
燕南在坛下看着发了疯似的秦六世,问燕庆道:“爹真的要听那疯子的话,杀光新生的婴孩?”
燕庆捂住燕南之口,小声责骂道:“休胡言,对陛下不尊可是天大的罪。”
燕南扬头不屑道:“如此之辈安能坐天子之位,他日吾必击之,以祭天下!”
幸好祭典一片混乱,燕氏父子的这段小对话没被人听到,但燕庆却暗暗称快,心想将来燕南必是有一番作为。
在燕庆身边的晋楚装作一付没听见的样子,可却私下想:“吾儿虽有勇略,却无此大器。看来要多加培养清儿,如果我没看错,将来的北方,或许就是我晋国和燕国的天下,而能与燕南相比的,也只有清儿了。”
大祭典在一片混乱中结束,自大祭典创办以来,从没有一次是这样收场的。大祭典是秦王朝的代表,这样的收场是否就已经预示着秦王朝将来的命运也会如此?
2005-6-16 19:24
梦幻军师
第二回 相争侯爵燕南出逃 小智囊计破无敌军
秦六世七年,燕信侯燕庆薨,依燕庆生前所立,二子燕南当袭侯位。但自古以来继位皆长幼有序,燕国诸多大臣都反对燕南继位,反而拥护长子燕东为燕侯。于是燕国分裂成两派,发动了政变和反政变。最终燕南因兵少将弱,被赶出了燕国。
但燕国并不是从此就得安宁!因为无敌军乘燕国内乱,出兵来袭,现今已包围了燕都蓟城,更派出了一队精锐追杀燕南,力求斩草除根。
这无敌军是何方神圣?这要追溯到秦四世时,齐地爆发了空前的大起义,当时的起义军攻城掠地,几乎占领了整个齐郡。虽然朝庭多次派人去劝降,但这起义军誓言决不投降,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武装割据势力。由于这起义军保持着不败的战绩,于是便有了“无敌大军”的称号。而当今的无敌军统帅王承,更是被冠以“无敌统帅”的美称。
却说燕南和随从的数十骑近卫兵,从燕国西下,进入了晋国。此时晋简侯已故,简侯之子晋祁继位。燕南无意找晋祁相助,因为晋祁自继为晋侯后,残暴作风天下闻名,更同燕国断绝了联系。燕南要找的,五年前相识的那个被父亲极为称道的人。
燕南沿着当年的路,往小村庄前进。想起当年跟着父亲在这条路上,如今自己除了身边的数十骑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仅跟兄长为了侯位反了目,国都更是被无敌军包围。想到这里,燕南更是回忆起了当年孙清的那番话,在这些年时,燕庆不时提及孙清,甚至多次派人以高官厚爵想请孙清到燕国出仕,都被他拒绝。
燕南想着想着,已经到了小村庄,只见村口站着一白衣少年,面如冠玉,披着长发在月光下就如天仙一样飘逸,轻摇手中的长剑道:“世子别来无恙。”
跟随燕南的数十骑可能是由于太过疲累,或是真的被孙清的气度威慑住,竟有不少人同时大呼:“有神仙!”连马都被惊得把几个近卫兵从马背上甩下来。燕南认得那白衣少年就是当年的小清,如今已是气度不凡的英俊少年了,竟连跟在燕庆身边久经沙场的近卫兵和战马都被他惊动,可见孙清将来必定正如燕庆所说,非池中物矣。
“小清。”燕南用当年的口吻称呼孙清,孙清没有多大反应,只是把手一指道:“到那屋子里休息休息,坐下来再谈吧。我想你们也赶多日的路了,无敌军暂时追不上你们,今晚你们可以安心地休息。”
孙清带着燕南和随从侍卫进入一间屋子,燕南记得,这屋子就是当年孙清带他们父子来避雨的屋子,燕南回忆起父亲,叹道:“想当年就是和爹在这里……小清,你当年的话今天真的成为现实。”
孙清道:“这局面我想燕侯也有预料,不过燕侯只怕没想到无敌军会乘虚而入。”
燕南痛心道:“如果是兄长继承侯位,我也无话可说。但燕国如果被无敌军夺去,毁在我们兄弟手中,我们还有什么脸将来去见泉下的祖宗啊。”燕南抓住孙清的手,凝视着孙清道:“小清,现在只有你能帮我了。”
孙清拍拍燕南的手道:“我有什么能帮你的?你还是去找晋侯或是陛下吧!”
燕南的侍从剑锋怒道:“我们千里迢迢从燕国来这里,就是为了找你帮忙。你现在一句话就想赶我们走!”
燕南喝退剑锋,对孙清陪礼道:“下人无礼,小清休怪。”
“没关系。”孙清显得无所谓,“只是我的确无法帮你们。我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小亭长,能拥有的权力超不出这个小村庄,能帮得上什么?”
燕南奇怪道:“凭你的本事,在你行冠礼后应该早被晋简侯起用了,为何如今只是个亭长?”
孙清解释道:“我是在这里长大的,在晋国我们这里是最穷的,我想要帮村子做点贡献。而且我大叔身体越来越差,只怕时日不长了,我想在他身边陪他走完最后的日子。”
剑锋继续怒道:“诸多废话,说到底你是想赶我们走,害怕我们连累你。”
孙清点头道:“是,我的确怕你们连累我。或许我是很自私,但这个村子全都是老弱妇孺,如果无敌军一来,他们全都没有抵抗的能力。”
“住口!”一个老者从屋后出来,孙清急忙上去搀扶,料想老者应该是孙清所说的大叔,老者对孙清道:“我们受简侯大恩,百世千世都无以为报,简侯生前最好的朋友就是燕信侯,虽然我只与燕信侯见过一面,但如今燕信侯世子来要我们帮忙,这是天大的荣幸,在情在理都得帮。”
燕南忙领着数十个侍卫跪在老者前道:“老人家大恩,吾等永世不忘。”
老者上前扶起燕南道:“世子休折煞老朽了。”又对孙清道:“你快想想办法,助世子渡过难关。”
孙清呼了一口气,道:“既然大叔说了……好吧,只有孤注一掷了,先打败来追杀的无敌军,保世子安全,再想办法解燕都之围。”
众人都被孙清的话惊呆了,无敌军往来战无不胜,要打败他们谈何容易,孙清注意到众人的表情,轻松道:“月盈必亏,水满则溢,任他怎么无敌,总会有败的一天。而我们,就是他无敌军第一败的创造者,我们将会创造历史。将来的书上,会这么写:秦六世七年,晋境内燕勇士破无敌军不败金身!多威风!”
众人一听,面上愁云尽皆散去,燕南心想:“真是厉害,几句话就重提了士气。怪不得爹对他如此推崇,如果将来他真的成了我的敌人,我要怎样去打败他?”此时也不容燕南多想,随即就问:“仅我们这点兵力,只怕不是无敌军的对手。”
孙清笑道:“这儿附近有一支野军,首领厌鄙素有大志,只是出身卑微,晋侯不肯收录,于是厌鄙便带着那支野军四处流浪,至今已发展到有一千多人。如果世子肯答应将来成为燕侯后,封厌鄙为将军,给他个封号,他肯定愿意来帮世子。”
燕南迅速转忧为喜道:“只要是有能之士,何论出身。那厌鄙现在哪?速请他来。”
于是孙清让人请来了厌鄙,厌鄙和燕南一见如故,当即就发誓终生追随。就这样,一支临时拼凑的野战军挑战无敌军的序幕拉开了。
孙清让燕南把野军和数十骑合编成三支军队,由燕南、厌鄙、剑锋三人各带一支。接着孙清带着这三支军队,来到小村庄外二十里的一个山下,孙清对燕南道:“此处就是破无敌军之地。”
燕南环视了四周,问道:“仅凭这山?又没有什么可以防御,怎么应付无敌军?”
孙清道:“我自有办法,世子听我号令就行了。世子可知这次无敌军的统帅是何人?”
燕南半信半疑,也没再多问,于是道:“是王承之弟王尊。”
“原来是这家伙,无敌军要尝尝失败的滋味了。”孙清一听王尊之名,自信再次提升。
剑锋不满孙清对燕南的无礼,反驳道:“王尊可是无敌军中有名的猛将,无敌军又岂是容小视的。”
孙清满不在意地道:“对付有勇无谋之辈不需多言。现在就开始按我的命令布置,等无敌军来。”众人都不知道孙清葫芦里卖着什么药,只有唯命是从。
天渐渐黑了起来,远方传来了战马奔跑的声音,过了不久,依稀可见一大队兵马,竖着“无敌”大旗朝着孙清埋伏的方向开进。孙清发出号令,让燕南出去引诱敌军。
燕南从山后出来,对着无敌军高呼:“无敌军何必赶尽杀绝!”
无敌军中出来一名大将,大声回应:“无敌军王尊在此,统帅有令,杀燕南。战士们,杀啊!”王尊即刻身先士卒,带领着无敌军杀了上来。
燕南也没多逗留,见无敌军攻上来,就往山后撤退。无敌军的参谋辛剧认为不妥,提示王尊道:“将军小心燕南耍诈。”
无敌军向来崇尚武功,但自从王承成为统帅后,开始注重文治,于是乎很多才学之士得到重用,慢慢形成了武派和文派,而文派日渐得重用,让武派的人都眼红。而辛剧就是文派的代表人物,王尊是武派的重要人物。王尊对辛剧的提议不屑一顾:“如果人人都像你这么胆怯,无敌军的英名何在?”王尊不理辛剧,继续展开追击。
王尊越追越久,但连一个人影都不见,心里想着辛剧的话,越想越是觉得不对头,但碍于面子又不好开口问辛剧,此时,只听军后人马翻腾,一彪军从后军闪出,杀了无敌军的后方一个措手不及。王尊急让辛剧领兵回去。突然燕南又出现在前方,得意地对王尊挑衅道:“哈哈,我毁了王将军的后勤,看王将军如何再追击我。”
王尊大怒,领着身边余下的数百人,快马加鞭朝燕南追上去。辛剧两边为难,拼了命地大叫:“将军毋追。”突然山后又闪出一彪军来,把无敌军切成三截。原来孙清让剑锋埋伏在山后,等厌鄙偷袭无敌军后方得手后出来截断无敌军和王尊,这样就为前方制造了机会。
另一边,王尊被引入了一片树林,身边的士兵不是失散就是被偷袭、陷阱杀死。燕南见王尊的士兵越来越少,下令开始反击,王尊意识到形势不妙,弃了士兵独自逃跑。
正当王尊想加速离开这片树林时,闪出一个人影,王尊惊惶失措,朝着四周连叫了几声:“谁?谁?”
“孙清是也!”孙清忽然出来,快马快刀,王尊还没反应过来,脑中闪现了一个小片段,好象王承曾经说过,晋国有个被晋简侯称为“小智囊”的人,名字叫孙清……但王尊边孙清的影子都没看清楚,脑袋就跟身体分了家。
孙清带着王尊的人头,赶回了山下,提着王尊的人头对无敌军叫道:“无敌军大将王尊人头在此,不想死的就马上给我滚。”无敌军失了主将和糧草,无心恋战,辛剧下令收兵,心中暗暗记住了提着王尊人头的少年。
无敌军不败的神话被打破了!燕南跟创造历史的兵将们聚在一起欢呼、庆祝大胜,但孙清却独自一人跑回了村庄。燕南大惊,小村庄火光冲天,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事?
2005-6-16 19:25
梦幻军师
第三回 智军师语定天下 燕南巧取中山国
且说孙清赶回小村庄,小村庄变成一片火海,孙清从马上摔下来,料想必是逃亡的无敌兵干的,痛骂自己无能、真不该插手这一滩浑水。燕南从后赶来,见孙清失意地坐在地上,赶忙上来安慰几句,欲收揽孙清道:“小清不如跟我一道走,等收复了燕国……”
燕南话未说完,孙清马上拒绝道:“感谢世子美意,我是晋臣,现在村子没了,我也是该回到晋侯的身边了。”
燕南急忙道:“没有你这样的智谋之士,叫我如何复国?晋祁不比简侯,并非明主,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棲,小清又何必执着。”
“一日为主,终生为主!正如大叔所说,晋侯对我的恩德,是百世千世都无法报答的。”孙清想起大叔,心中又是一阵酸,转而对燕南介绍,“若世子想寻访智谋之士,我倒知道邯郸城中住着一人,乃是姜太公的后人,智谋才学胜我千倍,世子乃是人中龙凤,他日必有大作为,相信那人肯定会相助世子。”
燕南追问:“小清所说的,莫非就是有‘智军师’之称的姜旭?”
孙清道:“正是。”
燕南抚掌笑道:“我怎么忘了他,多谢小清提醒。”
孙清听燕南的语气,料想燕南应该是跟姜旭相识:“世子认识姜旭?”
燕南道:“见过数次面,他曾说过,只要将来我当上了燕侯,他就会来投效我。”
“那就好了,事不宜迟,世子还是快离开这里好些。”孙清提醒燕南,无敌军这次战败,必会引起一阵大风波。
燕南也不再拖拉,上马告辞孙清道:“今日一别,又不知要等到何日我俩才能再见。小清保重了!”
孙清淡淡道:“愿世子前途无量。”
燕南想起无敌军,如果到时真正面对,不知该怎么应付,于是问道:“小清可否教我,该如何对付无敌军?”
孙清道:“无敌军没有可以对付的办法,主要是看世子的本事。但是如果世子想复国,那么肯定要打败无敌军一次,仅一次就够了,然后要一定要跟无敌军讲和。世子记住这一项,永远要把策略和武勇联在一起,缺一不可。”
燕南将孙清的话默记在心中,后来更是把“策略”和“武勇”二字挂在了大帐之内,成为座右铭。
燕军一一跟孙清告别,厌鄙更是给孙清下跪感谢他的推荐之恩。剑锋最后一个来到孙清面前,给孙清鞠了一个躬道:“如今我对阁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将来无论是敌是友,你都是我军中最值得尊敬的人物。”
孙清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燕军离去,消失在地平线上。看着成为焦土的村庄,骑上了马,往晋的都城邺去了。
却说燕南让厌鄙暗地里联络旧交,在晋燕边境聚集兵众,又让剑锋去寻找逃亡的燕国百姓和士兵,一个月间就已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军队。而他自己,正赶往邯郸城姜旭的家。
“公子终于来了,我等了公子很久了。”姜旭端坐在大厅里,年纪约近三十,身披一件厚厚的皮衣,听到有脚步声道。
燕南疑问:“先生怎么知道我会来?”
姜旭示意燕南坐下,倒了杯茶道:“听闻公子在打破了无敌军不败的神话,近日又风闻公子在边境上招兵买马,我想公子应该会来我这儿,故人叙叙旧,于是就把下人都谴了。如今这屋中只有你我二人,公子有话大可放心说。”
燕南不想姜旭这么周到,智军师也非浪得虚名,便坐下道:“实不相瞒,我这次来,先生也料到了吧?我是来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复兴大燕的。”
姜旭看了燕南一眼道:“复兴大燕,这可是个重担。在下愿效犬马之劳,但在下想问公子,公子可知当今的天下大势?”
燕南想了想,摇头道:“逃亡数月,哪有空闲了知天下大势。愿闻其详。”
姜旭深深吸了口气道:“首先是关于燕国。无敌军由于苦攻蓟城不下,又被公子破了不败金身,如今正转而攻占燕国的小城。但燕东公子……已经战死了。”
“什么?”虽说燕南和燕东为争侯位兄弟反目,但二十年的兄弟情谊岂是这么容易就散去的,燕南捶胸顿足,连叫了几声,“兄长、兄长啊。”
姜旭安慰了几句道:“公子请毋伤悲,他日打回燕国,当为燕东公子报仇。”
燕南稳住情绪道:“我没事,请先生继续吧。”
姜旭见燕南没事,继续道:“接下来是南方的楚国。楚侯熊铸已经自称楚王,联合晋国合攻秦国了。”
“楚晋联合反秦?这是怎么一回事?”燕南大惊,不想诸侯国也反抗起秦王朝了。
姜旭道:“都是野心的驱使,楚晋见秦国衰弱,都想取而代之了。好了,最后就是晋国。晋与楚联合,晋祁也自称晋王,而且晋国还完胜了由秦国名将苏密率领的讨伐大军。”
“完胜?什么意思?”燕南首次听到这个词,不免好奇了起来。
姜旭解释道:“完胜。即是不费一兵一卒,全歼了秦军。当时晋军有一万人,如果说秦国只有几千人,那么这个完胜倒是有点夸大。但去讨伐晋国的秦国有五万之众,而且还是名将苏密当统帅。以一万人出征,全歼了五万人,又以一万人回城,这个完胜的确是名符其实。”
燕南好奇道:“战况是怎么样的,先生快说说。”
姜旭侃侃而谈:“听说苏密自以为兵贵神速,就走了秦晋的一条近道想要乘晋国不备打晋国个措手不及,不想晋国的清将军先料到了,加上那条近道是一条又长又窄的峡谷,于是清将军下令急速行军,落下的就算逃兵,骑兵的马快不动了,就马上改编成步兵,务必赶在秦兵之前到达峡谷埋伏。于是晋军就以神鬼莫测的速度先到了峡谷。听人家说,光是在峡谷被晋军用箭和石头射死、砸死的秦兵就有几万人,后来晋兵一追歼,秦兵全都万了刀下鬼,最后只剩苏密一个光杆司令,若不是借着有一匹好马,只怕还逃不回秦国。”
“清将军?”燕南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姜旭问道:“公子认识那个清将军?”
燕南道:“他的名字是不是叫孙清?”
姜旭道:“正是!听说他是晋简侯一手培养的小将军,打从小就被简侯称为‘小智囊’,因为在战场上他的军队有一面‘清’字的旗,所以人人都把他称为‘清将军’。”
燕南长叹道:“无敌军其实不是我打败的,打败无敌军的人,正是这位清将军孙清。”
“啊,如此人物公子为何不把他留下。”姜旭问。
燕南无奈道:“他一心忠于晋国,我强留也无益。”
姜旭叹惜道:“将来如果真的在战场上碰到了这清将军,真不知道是该高兴有了对手,还是该可悲好些。”
燕南也不再多说,还是正事要紧,转而道:“这些事以后再谈,我们还是速回大营商议大计。”
燕南和姜旭回到了大营,此时组成的新军队的人数已经有了一万五千,而且在厌鄙的训练下,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众人的商议,新军的第一战,选择了进攻中山国。中山国本是依附燕国的小国,无敌军进入燕国后,反成了无敌的爪牙,助无敌军在燕国杀掠。而且中国山也是燕晋边境的重要地区,屯积了大批的物资,就连无敌军也有一部分的糧草是屯放在这儿的,所以最先攻占中山国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燕南亲自领兵出征,任命姜旭为军师,厌鄙为大将,一万五千燕兵杀奔中山国。
中山侯闻燕南率兵来攻,一面差人去请无敌军来援,一面组织兵力出城应战。两军在城外对垒,燕南出阵大骂:“中山国君,无信无义之鼠辈。”
中山侯座下有一匈奴大将,操大刀出来挑战燕南。燕南毫无惧色,挺枪与之决战,不三合,刺匈奴大将于马下。
“还有何人敢来?”燕南用马踩着匈奴大将的尸首大叫。
中山侯回顾身后诸将道:“能杀此子,吾赏千金。”
虽然中山国众将都知燕南勇猛,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中山侯帐下一小兵,名为贾战,素有勇力,仅提一木棒出来道:“我愿出战。”
中山侯看这贾战衣衫破烂,只拿一支木棒,如果让他出去怕中山国会脸面无光,被燕兵笑中山国无人,于是不理贾战再问:“有何人愿出战?”
另一匈奴大将出去,燕南只是一枪就将其刺于马下。
中山侯大惊,正不知道如何是好,贾战再次出来道:“我愿出战。”中山侯没法子,只有死马当活马医,同意贾战出阵。
燕南见中山军出来一人,骑一匹无鞍马,手中仅拿一根木棒,大笑道:“不想中山国如此落泊,竟让一乞儿出战。”
听到燕军大笑,贾战紧夹马肚,一棒朝燕南劈去。燕南迅速回防,虽是挡住了那一棒,但虎口却被震得发麻,心下暗想:“此人真勇士也。”于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再次挺枪与之交战,两人大战至三十回合,贾战的木棒被击断,燕南舒展猿臂,把贾战擒住,抓回营中。
中山侯见情况不妙,正要收兵,只听城中一片大乱,正是进退两难之时,燕南一个快马上来,一枪直刺中山侯心窝,中山侯大叫一声,坠马而死。中山军见主帅已经,都四散了去。燕南率兵进入中山国。
原来城中的那一阵混乱,是姜旭让剑锋先进入中山国,等战事正激烈时造出来的。
就这样,燕南占据了中山国,宣告天下即日起袭燕侯爵。
2005-6-16 19:26
梦幻军师
第四回 战易水燕军溃败 孙清再破无敌军
且说燕南得了中山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无敌军跟晋国开战,于是燕南派姜旭出使晋国,力求说服晋祁同燕国结盟,一起对付无敌军。
姜旭来到晋国都城邺,晋祁很清楚姜旭的来意,其实晋祁也有意要跟燕南结盟,因为晋国西线跟秦国作战已经非常吃力了,现在东面又有无敌军,只是如果与燕南结盟,燕南他日复兴强大起来,又会在北面威胁到晋国,所以此刻的晋祁是举棋不定。
晋祁故作不知问姜旭:“先生来晋国,有何要事?”
姜旭知道晋祁在装模作样,便直言道:“愿与大王结盟,共同对付无敌军。”
“这个嘛……”晋祁故作犹豫,“现在你们势力孤单……”
姜旭早猜到晋祁要讲条件,道:“如果能打败无敌军,复兴燕国,我主必当重谢大王。”
晋祁心中大喜,表面却问群臣:“寡人同意与燕南结盟,众卿有何意见?”
群臣以陈世、陈右两兄弟为首,齐声道:“吾王英明!”这陈世、陈右乃是晋祁陈王后之族兄,因妹得封王后而高昇,成为晋祁心腹谋臣,权倾晋国。
“属下不赞成同燕南结盟。”一人出列反对。
晋祁看着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孙清,问道:“清将军为何不赞成与燕南结盟?”
陈世乘机道:“素闻清将军同燕侯交厚,如今却反对同燕侯结盟,不会当中有什么玄机吧?”
姜旭一听是孙清,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向来自傲的姜旭只觉得此刻自己在孙清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孙清比燕南更有威慑力。现在他就要跟孙清来一个正面的对决,于是姜旭集中精神道:“清将军不赞成同我国结盟,可否解释一下您的理由?”
孙清道:“理由很简单,就是对我国无利。当然了,如果燕国能提出有利我国的理由,结盟之事我绝对赞成。”
姜旭不知道孙清在搞什么鬼,一会儿说不赞成这下子又说赞成了,便道:“当然了,如果我们合力击败无敌军,我主当将战胜所获物资全数送与贵国,以示敬意。”
“哈哈,智军师果然是智谋十足,玩起了矇人的把戏了。”孙清笑道。
姜旭问:“我玩什么把戏了?”
孙清冷笑道:“贵国出多少兵?我国出多少兵?必然是我国出兵多,自然与无敌军交战损失也多。所获物资,在情在理上都应我国多得。如今智军师玩了个借我国的慷还我国之慨的把戏。说到底,最后还不是你们燕军占利。”
姜旭见计策被识破,便问孙清:“那清将军有何高见?”
孙清对晋祁道:“作战所获物资,哪一国占得就是哪国的,我国也不会在意燕军所得的那点物资。但是,如果燕军能在打败无敌军后,将中山国当成是结盟之礼送与我国,结盟之事自当水到渠成。”
“有理!先生意下如何?”中山国是战略要地,即使燕国将来强大起来,中山国也是晋通往燕的首要据点,这是多少物资都比不上的,晋祁也同意孙清的提议。
姜旭被孙清将了一军,心想如果不用中山国为条件,是不可能同晋结盟的,只有道:“好,我国愿以中山国为结盟的条件。”
姜旭回到中山国,把晋国的事说了一遍,燕南并没有责备姜旭私作主张,而是安抚道:“要是我,也会同意的。”
姜旭想起孙清,狠狠地道:“都是那个孙清从中搅局,不然的话……”
“是小清。”燕南不敢相信孙清竟会同自己对着干,但想想又觉得有理,“小清只忠于晋,在友情和国家间他选择了国家,我也怪不得他,要不小清,我早就死在无敌军手下了。”
姜旭提醒道:“这个人太危险了。我见到他时,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压力。我想,将来他肯定会成为我国的头号大敌。”
燕南想起了当年燕庆的话,叹道:“军师的话,当年我父亲头次见到小清就说过了。可惜我无法将他收于帐下,又没有在他腾飞前把他杀了。”
由于有了晋国的支援,燕南开始了复兴燕国的计划。而首要任务,就是打败包围燕国都城的无敌军。燕南留厌鄙守着中山国,自己领着三万燕兵朝蓟城出发。王承得知燕军出动,也从包围蓟城的无敌军中抽出两万无敌军,命义弟彭生为主将,来到易水之西对付燕军。
燕军和无敌军相遇在易水之西,彭生率帐下两员虎将古滔、须际出阵。姜旭指着彭生道:“那人正是无敌军的第二号人物,王承的义弟彭生。主公要小心行事。”
燕南对姜旭道:“孙清曾告诉过我,一定要打败无敌军一次才有望复国,而且要把勇和谋合在一起用。但如今无敌军精锐,我军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该如何是好?”
姜旭答道:“孙清所说的有理,既然要把勇与谋合在一起,属下倒有一计。”
“快讲。”燕南迫不及待。
姜旭道:“正面进攻我们不占优势,依我看来,无敌军的右侧的步兵较弱,可以先攻击右军,再进攻中军。”
燕南观察了无敌军的右军,在无敌军中只有右军是步兵,在易水西面的平原上,无疑步兵是无敌军最大的软肋,燕南命剑锋带一小部队从正面佯攻,自己乘机进攻无敌军右军。
但燕南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无敌军的步兵攻势非常强劲,见了马就砍腿,战斗力甚至比骑兵还强,而剑锋那边由于兵力太少,早就被击溃了,燕南慢慢地陷入了无敌军的包围。
彭生大笑道:“燕南中计了吧!自以为我的步兵弱,就想先打步兵。不错,在平原上,骑兵是最强的兵种,但在我帐下,步兵才是最强的兵种。我以步兵示弱引你上勾,如今你已经逃不掉了,快快投降,本帅留你个全尸。”
燕南仰天长叹道:“不想我今日有此大败啊。”
须际趁燕南不备,从后上来想要偷袭。此时有一人持大锤一锤将须际击于马下,视之,乃是中山国之战中被燕南擒住的贾战。原来贾战被擒后,燕南以礼义待之,贾战感燕南之恩,投入燕南帐下。贾战对燕南道:“主公别灰心,我们杀出一条血路,他日东山再起定报今日之恨。”
燕南重新振作,组织士兵突围,但连续想突围数次,都被无敌军逼了回来,而且燕兵越来越少,情况非常不妙。
就在此时,出现了一支军队,从无敌军后方杀了上来。彭生视之,竟是一支几百乘的战车队,这倒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战车可是在近两百年来都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的了,到底是谁驱使了这支战车队?而且彭生所为傲的步兵在战车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战车所到之处,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被击溃。
姜旭只是听老人讲过战车,想不到今天真的见到了,兴奋道:“由于战争的演变,战车被淘汰出了战场,但它在平原上的优越性在于,无论在进攻和防守都强于其它兵种。想不到现今还有存在这么强大的战车队,到底是谁人操控的?”
剑锋突然发现在战车队中有一面旗,上面清晰写着一个“清”字,连声叫道:“是清将军、清将军。”
“清将军!?”彭生已经没空去管什么清将军了,眼看着自己的精锐被战车队不断击溃,不得不下令收兵,逃回蓟城外去了。
燕南见无敌军败逃,来到晋军战车前,孙清坐着一辆战车出来道:“侯爷,没有事吧?”
燕南高兴道:“没事没事,刚才真是精彩。”
剑锋此时更是佩服孙清,上来道:“清将军怎么想得出用战车对付无敌军?”
孙清道:“战场上变幻莫测,天底下事物总有相生相克,所以我一直都有注重对各种兵种的训练。战车固然在机动性、灵活性不及骑兵,但就如此被淘汰了,未免太过可惜了。”
剑锋叹服道:“清将军真是厉害,纵使是太公、孙吴再世,只怕也不是将军的对手。”
姜旭是姜太公的后人,听了剑锋这话心里就不舒服,不服气道:“清将军这么迟来,不会是在一旁等我军与无敌军争斗,再收渔翁之利吧。”
孙清知道姜旭是在讽刺自己,也不在乎道:“正是如此,但说是坐收渔翁之利,就太过了。兵者,凶也!如果不观察好情况,了解到敌军最强是哪点、最弱是哪点,又怎么能知己知彼从而百战不殆呢?太过贸然进兵,后果智军师应该清楚了吧?”
孙清反过来的讽刺让姜旭面上无光,的确是他没有分析好无敌军的情况就给燕南出计谋。
燕南出来打圆场道:“小清还是说说下一战该怎么打吧?”
孙清冷冷道:“复兴燕国还是得由侯爷自己来做,我只是从旁协助而已,要怎么打,由侯爷自己决定。”
燕南当场楞住,现在燕兵元气大伤,不靠晋军是无法跟无敌军战斗的,孙清在此时竟一付袖手旁观的样子,看来燕南复兴燕国的希望要破灭了。
2005-6-23 11:47
关内侯
有点意思~
2005-6-23 18:00
韩曦雅
难怪没扔到古典小说区去……
敢情对话风格是如此的现代…………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