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9 10:54
HolySinoE
[原创]博山先生搜略
汉文化论坛
“自宋入元百年间,无一个出头地人。号为贤者,不过依傍程朱皮毛者,居为道学先生,以自位置。至于华夷君臣之辩,一切置之不论,尚便言圣人《春秋》大义,真令人齿冷!”
————————————————傅青主
傅山先生,字青竹,号真山、石道人、松侨老人等,阳曲人氏,爱国忠汉之正统卫道者是也。明亡后傅山先生改字青主,拜寿阳五峰山道土郭静中为师,道号“真山”,着朱色衣,居土穴中,自号朱衣道人,暗含穿朱明华夏之衣冠,不肯降清胡服披身之志。先生又别号“石道人”,石道者,意坚如石,即意决不向满清屈服。
先生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先生少时,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15岁补博士弟子员,2O岁试高等廪饩。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傅山先生曾多次参与过实际的军事斗争,但因对满清行动多能探测,转移及时,直到宋谦起义失败一案才被牵连入狱。《隐侠传》说他在狱中“饱受折磨,生死间来来回回而不降”。后来,狱卒见他即不肯偷漏义军丝毫消息,又不肯归降便放松了警惕;傅山先生便找准时机,连声大骂“窃国狗贼,还我中华;化外胡狗,真恶心杀。”等得狱卒靠近,先生口呼“大明,中华”等字样,撞墙欲死。不料事后竟给清狗救活,严加看管;不得以,又以绝食而欲死。据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说:“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以有奇计救者得免”。
先生出狱后,反清之心不改。多次南下江淮察看形势。后来大约是感到满清日趋巩固,复国无望,遂返回太原,隐居于城郊僻壤,自谓侨公,那些“松乔”、“侨黄”的别号就取之于此后,寓意满清窃国之后,自己已是家破国亡,在清国做客罢了。南明政权的昆山顾炎武先生到处寻访英雄豪杰,爱国志士时来到太原,得见傅山先生,两人志趣相投,结为同志,血誓“一同复国,救民与胡贼”。自此过从甚密。他们商定组织票号,作为反清的经济机构。以后先生又与申涵光,孙奇逢,李因笃,屈大筠,王显祚,阎若璩等爱国人士名人交往。尤其是曾在山东领导起义的阎尔梅也来太原与傅山会晤,并与傅山结为“岁寒之盟”。王显祚见先生常住土窑,特为他买了一所房院,即今太原傅家巷四号院。
先生又是书法家、学者、医学家。《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流传至今。《隐侠传》
载“传其精于金针渡穴,换血化疡,人称‘金针渡世’,活人无数”;近代被武侠小说家梁公羽生写进小说中传。但其医科作品多被满清所毁,今人不得知其真假。先生书法甚好,《清史稿,本传》说他“赵执信推山为国朝第一”。
(有关先生作品被毁,举几个例子:
1狗贼康熙在殿讲学之后,他说移民头子康熙是“以尧舜之冠加于狗头之上,既可以为尧舜乎!”,满清凡能得见之作品,“无分类别,尽数全毁”。
2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动触违忌,不便邮寄”。
3先生在读山海经的时候,因为有一种动物,没有口,不可杀,便感慨道:“可以杀者,职有口也。无口则无死地……”)
先生又是个有见地的人,他看穿了科举之弊端,说:“仔细想来,便此计到绝顶,要他何用?文事武备,暗暗底吃了他没影子亏。要将此事算接孔孟之脉,真恶心杀,真恶心杀。”
先生能画山水,风格古拙奇特;善书法,工篆、隶、楷、行、草诸体,尤精于草书。著有《霜红龛集》。傅山学董其昌。后复学颜真卿,并上溯魏、晋、秦、汉,并提出著名的“四宁四毋”主张。表明了他的书法美学观点,同时也是当时时局动荡和他忠于中华正朔,反对满清移民思想情绪的反映。傅山的楷书,笔法缓稳沉着,笔笔到家;结字从容不迫,宽博而不疏散;体势趋圆、趋转,融有篆籀遗法。他的行草书纵逸跌宕,生动自然,最能表现出宏逸、浑脱的艺术风格。他的篆隶书,笔法淳古,多见于他古文字研究的批语中。《清史稿,本传》说他“赵执信推山为国朝第一。”
移民头子康熙设博学鸿词科来招揽民间饱学之士,七十二岁的先生不肯应试,竟在病重被强行抬入北京。午门时,先生泪如雨下;当时的宰相,汉奸冯博强拉他磕头谢恩,先生经不住便掉到地上;汉奸说连忙说“止,止,是即谢了”。移民头子康熙见到他后,先生一字未言;恬不知耻的移民头子康熙却因为没有挨骂而高兴,特授先生内阁中书,放还故乡。先生回到家中,吐血而亡,高呼:“死而不甘,抛灰入海,远离。”便死。他的门生猜测是要将尸体焚烧,扔到海里,远离胡戎。所以,,先生之坟,是否为空,便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