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原创]南行印象


2005-6-5 15:36 camus
南行印象(1)
                                            ---冗长记事

                                                一

                    渴望开始这旅行,从我眼睛到你的心灵,我却已经,无力前行。
                                                   ---《不要告别》 超载乐队

       平时走在路上,从来不会觉得这个城市人多,但是在候车大厅,会有一种被凝聚的感觉,仿佛每个地方的人都被收集到这里来做一种等待。等待的过程总是很无聊的,而人们也就很自然地被分为三种,有耐心的,没耐心的和无所谓的。人很多,整个车站就像一个灯光四射的舞台,每个人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里上演着不同的戏。
       在车站,最没有把握的一件事就是你要等的那列车会不会晚点进站,对于我的那列车是否晚点,我不清楚,但是我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我不喜欢总是呆在人多的地方。我为自己的某些想法感到羞愧,但是我仍然觉得身处这种环境让我非常不快,被人强迫怎么说都是一件很不快的事。在这里,你会被强迫去听一些令人烦躁的声音,被强迫去看那些不愿看到的事情,被强迫置身于不愿接触的人群里。

       手机在这时候响起来,
    “晚上有时间?我下班了。”
    “我在火车站。”
    “今天就走?!”
    “今天就走。”
       短暂的沉默。
    “那你玩得开心点。”
    “你也是,好好放松一下。”
       电话就被挂掉了,离开的时候竟然没有很多话去说,犹如一种本不该有的默契,就像很多事情,不用说出来大家就都默认了。

       随着火车一列列地进站,候车大厅里的人不断地消失在检票口的铁门之后,但是很快就有新的人群补充进来,人人怀揣着车票,看着那道铁门,突然想起电影里逃亡的场面。其实很多时候,逃亡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自己的心。

       终于到了我所候的那班列车,领着包走过检票口的那一霎那,一阵风吹过来,很新鲜的感觉,接下来的旅途,知道终点,对于过程却是一片空白。貌似平时很多难以抉择的事情。
       车厢里被隔板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包间,候车大厅里面原本松散而繁多的人群在这里被卓有成效的体制化。声音小了很多,火车开动的时候,突然才意识到自己告别的不只是眼前这座正急速掠过车窗的城市,傍晚的时候,夕阳很烈地从车窗前打进来,车窗的另一头就成了很抽象的皮影戏。看着窗外,却看不到太阳的所在。这时候会有一种把城市远远甩在后面的感觉,抑或是,这个城市把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然后天就慢慢地黑下来,车厢里总没有什么好做的事情,面对无聊,每个人都要选择去做点什么,我选择在电话本里寻找一个想与之聊天的人。而下铺的三个大学生,二女一男,喋喋不休,谈论的话题无非就是学校里的一点杂事和课业。偶及政治,女生竟然很愤青,那个男生也很没主见地附和着。这就是漫长旅途中最怕遇到的事情,不是一个无趣的邻桌就是一个喋喋不休的邻座。何况现在不是一个,是三个。

       列车里面关了灯,火车行进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是仍然没有能盖过他们的声音,从上铺下来准备找个地方静一静,那三个人就都停下来看着我,我想看看刚才那个愤青的女孩,车厢里太黑,也就没有看清楚了。
      走出来到了吸烟区,点上一枝烟看着窗外的景色,窗外黑得可怕,唯一能认清楚的,就是偶尔划过车窗的灯火,火车的速度很快,这些零星的光点如同划分黑夜的刻度,新的灯光刚刚浮上眼前,一瞬间就成为旧的记忆掠过去。想起一句话,“千帆过尽皆不是。”抽了一口烟,笑了。
       回到车厢里过了好一会儿,那三个学生才停止交谈,夜沉沉地压下来,意识渐渐模糊……


[color=blue]       其实你并不想睡,你努力躺在那里发掘着这片黑暗和安静的寓意,你想成为这广漠夜色的一分子去释放自己,你深知这个时候你又将独自抗争寂寞,即使这些年孤单惯了,但你仍然对这种感觉无计可施。夜色里跳跃着很多莫名的符号,你没有合适的形容词。这种情景让你想到静静的雨幕下无边际的大海,你是唯一一个站在海边的人,夜只有一种颜色,和同样颜色的地平线融为一体。这种时候很难区分夜和海,如同现实境况和心里所想一样难以辨别。你的心犹如不断泛滥的大河,很多种心情不知道从哪里被夜色冲刷上来,又被一个浪打下去,不断地汹涌,像是对你的挑衅。当你每次在电视里看见那样的洪水,你会对自己说,是的,没错,那就是我的心。
    夜就这样很自然地把你包围在其中,你深知你所深爱的夜色,终于在一个毫无把握的时刻,伴随着身下铁轨和车轮有规律的撞击声,一点一点地开始侵蚀着你的神经。你竟然没有任何的惧意。你不知道是由于自己已经麻木了,还是已深知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color]


       再醒来的时候是凌晨三点,就像每一个莫名其妙醒来的夜晚慢慢地张开眼睛,手机上有一条不久前刚发来的消息,振作精神,敲了回复,也许列车正驶过一条很长的隧道,也许正好到了一片没有信号的土地,发送了很多次都是失败。等到再一躺下来,意识就像没电的电池一样逐渐模糊。

       第二天早上睁开眼镜的时候是早上九点多,窗外下着雨,车窗外的夜色就被模糊成几种颜色,单调得在眼前跳跃。对于曾经在乡村生活了三年的我,此刻已经不能再对眼前的东西有丝毫的好奇。而那三个学生又开始喋喋不休。车厢里就像时下很流行的单身公寓,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实在是太少了。
      临近傍晚,终于驶抵广州境内,由于沿途每一站都下了不少人,车厢里安静了很多。不远处的一个窗台边站着一个女人,一言不发地看着窗外,留给我一个侧影,线条很漂亮那种,在这个人人都忙着收拾行装的车厢里,她的眼神给人一种难以言状的宽慰。她转过头,发现我正在看她,似乎并不介意,转过眼去,窗外的景色还是一样单调得令人乏味。

       凌晨一点,终于在广州站下车,出了车站,身边满是粤语,听到的普通话也都是那种台湾腔调。瞬间就和这种城市有了距离感。就像面对一个毫无感觉的人,很未及好好接触,就已经倦了。


                                          后记

                                 -为了七根烟的胜利

       想写这篇游记已经很久了。只是到了今天才开始动笔,平时倒也有空闲的时候,但是一点灵感都没有。好在是五一的事情,倒也不是很陌生。这篇文章是用手写的,很长时间没有用笔写文章了,没想到这种古老的方式竟然是获取灵感的最佳方式。
       超载的这首《不要告别》是个人很喜欢的一首歌,很老的一首曲子了,那个时代的摇滚乐总是有着爆裂的金属乐器,难得超载这个重金属乐队也可以这样抒情,而且曲调毫不媚俗。实在难得,只不过乐队早夭,可惜了。
       题目是冗长记事,就因为准备把这次旅途中的感受一段段很详细彻底地写下来,(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流水帐吧)。对于风光什么的自己不很擅长,想想最能写也就是感受,这方面拿手一些。
       文中间一段蓝色的一段使用的是一种近乎是分析得有些强硬的语气去说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最早看到这样的写法是在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这种写法有一种对于读者心理上的强迫,但是如果写得好就可以使人有一种自身的归属感。我只是笨拙的模仿,和村上差得太远了。
       从《挪威的森林》到《海边的卡夫卡》。村上终于脱离了那种畅销小说的文笔,成了真正的大家。把生活和思想抽象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小说最难得就是抽象和提炼自己的思想,但是村上做到了。看了三遍也没有能够看懂。所以考试的分析文学作品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海边的卡夫卡》,虽然个人很喜欢这部小说,就像Albert Camus的那本没有能够写完的《第一个人》。
       下一段就该到见闻了,从来没有写过,会是什么样子自己也不是太清楚,权当试验了。

Special Thanks To : the one who knows

                                                     Written By Camus
                                                    2005.6.2. 3:30AM

2005-6-8 19:03 晨山尚书
这样的旅途所思所见虽然有些沉闷不过很真实而且有种挥散不去的气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南行印象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