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19 10:38
千秋帝王梦
有个说法是,颜良以为关羽是刘备派来的,时刘备在袁绍营,颜良没作任何防备。就被关羽杀了。
2008-3-19 11:08
酒魔剑仙
回复 #59 tiger1970 的帖子
我並不是反對您說的。目前您所舉證的,可以證明袁軍有可能崩潰,甚至是很有可能崩潰,但是卻不能證明袁軍必定崩潰。而且袁軍崩潰不代表顏良近衛隊一定會崩潰。您所舉證的並不能駁倒我的觀點,所以我也無法認同您的觀點。
2008-3-19 11:18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酒魔剑仙[/i] 于 2008-3-19 11:08 发表
我並不是反對您說的。目前您所舉證的,可以證明袁軍有可能崩潰,甚至是很有可能崩潰,但是卻不能證明袁軍必定崩潰。而且袁軍崩潰不代表顏良近衛隊一定會崩潰。您所舉證的並不能駁倒我的觀點,所以我也無法認同您 ... [/quote]
呵呵,反对也无妨。这本来就是论坛吗。大家都可以说话。而且恕我直言,所有的争论是永远不可能有结果的。只要把话说明,就结啦。
不过记住,以后一旦遇到危险,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赶快逃走,不要争那些血气之勇。如果人家混乱逃走而你在顽强抵抗,受到最大伤害的是你。我的年龄,算你的大哥也好,叔叔也好,总之一定要记住我这句话。
但是,我最希望的,是你永远不要遇到危险,永远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地生活。
2008-3-19 18:55
东倒西歪
打仗和打架区别很大,军法严厉,而厚养亲兵更是做大将的惯例,否则多少条命都不够。所以顏良落马的话,10次里面有9.9次他的亲兵卫队会上前争夺,活着抢人,死了争尸,回去也好有个交代。至于关羽,也是一样,身为大将,除非兵打光(那样的话通常落荒而逃了:P),否则不太可能一个人去冲阵,那等于送个脑袋给人拿去升官发财。
2008-3-19 20:08
可爱小马驹
关羽当时不是啥子大将身份,最多算个新降将
2008-3-20 11:02
tiger1970
“10次里面有9.9次他的亲兵卫队会上前争夺,活着抢人,死了争尸,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一般的治兵方法是:在此情况下,全部卫队统统斩首。就别“交代”啦。
严格一点的治兵方法是:主将战死,部将和士兵还活着的,统统斩首。
去查查兵书吧。写得清楚。
2008-3-20 19:14
东倒西歪
军法不同时期,不同将领,会有所不同,不过通常都很严厉。所以,某人说亲兵不战而走,那是不太可能的,玩命也得上前。
2008-3-20 19:17
东倒西歪
更何况为将的平时厚养亲兵,就是指望关键时刻用得上,能混个名将的,一般亲兵都很强悍。
2008-3-20 19:44
yanguodong
剧历史学家考证,三国时期还没发明刀,关羽的兵器应当是矛,所以用刺没什么不对:titter:
2008-3-20 19:57
fengc89
刀有了..还没有那种大刀而已!
2008-3-21 06:12
酒魔剑仙
回复 #66 tiger1970 的帖子
所以就更要搶了,萬一運氣好,顏良只是被戳傷了,那麽皆大歡喜。運氣不好,顏良已經挂了,想報仇還是想跑路都來得及。
2008-3-21 10:40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酒魔剑仙[/i] 于 2008-3-21 06:12 发表
所以就更要搶了,萬一運氣好,顏良只是被戳傷了,那麽皆大歡喜。運氣不好,顏良已經挂了,想報仇還是想跑路都來得及。 [/quote]
所以你还是在想象。关键是:书生不可能知道真正的战场。纸上谈兵谁都会,真上战场就傻眼啦。
好啦,不多说啦。
2008-3-21 11:08
暂时发言马甲
:titter::titter:
谁说"斩其首还"需要亲自下马斩的?
:titter::titter:
谁说关羽是把颜良的脑袋带回去邀功的?
关羽不过是单骑突入河北军中, 拔配刀劈了颜良脑门就迅速回退. 绍诸将莫能挡而已.
:titter::titter:
单骑冲阵难不可能完成吗? 后三国文大将军都在数千骑兵的追击中单骑数度冲杀. 何况关羽?
2008-3-21 11:18
酒魔剑仙
回复 #73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1.我們假設的是關羽單騎衝陣,那麽他不親自下馬斬首,莫非是袁軍砍了顏良頭獻上來?再説,無論誰下馬,關羽都必須停下來,而失去衝擊力的騎兵比起步兵還不如。
2.策馬刺良玉万衆之中,斬其首還。
可以看出顏良是先落馬,後被砍了腦袋的。
2008-3-21 11:26
慕容燕然
没有任何资料可以确实证明所谓“關羽單騎衝陣”
2008-3-21 11:26
暂时发言马甲
斩其首还, 跟枭其首还是两回事.
比如说. 在马上冲刺挥刀劈中其脑袋也是斩其首还. 不一定是标准行刑动作的"斩首".
策马刺良.
刺可以是实际动作, 也可以做行为描述. 显然关羽如果是实际先刺死了颜良后斩其脑门, 不大合理. 所以应该理解为刺做行为描述解释, 而真正的杀颜良动作则是"斩其首还".
所以, 关羽完成的就是单骑冲阵, 杀敌而还. 南北朝许多名将被比为关羽也没哪几个是刺死敌方大将后下马剁脑袋的.
2008-3-21 11:46
酒魔剑仙
回复 #75 慕容燕然 的帖子
同樣也沒有資料否定這一點,不過跟著關羽衝陣的人不會太多這一點,應該還是沒有異議的吧。
回复 #76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如果真是那樣,那陳壽的語法也太詭異了。明明是砍了腦袋,顏良落馬而亡,變成顏良被殺落馬,被人砍了腦袋。
2008-3-21 11:53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酒魔剑仙[/i] 于 2008-3-21 11:46 发表
回复 #75 慕容燕然 的帖子
同樣也沒有資料否定這一點,不過跟著關羽衝陣的人不會太多這一點,應該還是沒有異議的吧。
[/quote]
应该是可以否定的。历史上对单骑立功的将领都会点明,这种个人用武行为必然要大书特书。
万均、万彻各以百骑行前,卒与虏遇,[color=Red]万均单骑驰突[/color],无敢当者。
宋兵出两山间,围数重,骑皆失色,[color=Red]柔单骑驰突溃围[/color]。
[color=Red]再兴以单骑入其军[/color],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摩诃时年十三,[color=Red]单骑出战[/color],军中莫有当者。
2008-3-21 12:11
酒魔剑仙
回复 #78 慕容燕然 的帖子
有道理,但是並非決定性的證據,而且並不改變我的論點。
2008-3-21 12:20
慕容燕然
所谓決定性的證據恐怕只有照片或录像了,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所以只能用史家惯用的叙述手法来进行分析。
2008-3-21 12:53
tiger1970
这就没劲啦。
我在一个武术论坛中曾提到一个招数,说不能随便乱用,否则会出生命危险,结果现在这些孩子们居然说:拿视频来,要出生命危险的那种。我狂晕......
2008-3-21 13:07
退思
单骑可能不大,应该说身边有多少人难确定可能比较准确。
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先锋如果已经交火了,则是在两军混战中斩杀颜良。
万众应该是大之文势,这“万众”(不论敌我)不可能都围着颜良转的。毕竟除了张辽及羽为先锋外,后面还有曹操军。颜良来逆战的是曹操军,并不是张辽及关羽。
猜想猜想,有错轻砸
[[i] 本帖最后由 退思 于 2008-3-21 13:18 编辑 [/i]]
2008-3-21 13:23
暂时发言马甲
陈寿的语法没颜良被杀落马哦.
闵所乘骏马曰朱龙,日行千里。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馀级。
不知道这是不是单骑呢? 怎么就没单骑二字追随?
2008-3-21 18:15
退思
关于单骑,我不是想抬杠,真的是有点疑问:
南史·薛安都传
孝建元年,除左军将军。及鲁爽反叛,遣安都及沈庆之济江。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倒。左右范双斩爽首。爽世枭猛,咸云万人敌,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反,时人皆云关羽斩顔良不是过也。进爵爲侯。
虽云“单骑直入斩之而反”,却有“左右范双斩爽首”,“单骑”我觉得也未必就靠得住。
2008-3-21 18:26
东倒西歪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3-21 10:40 发表
所以你还是在想象。关键是:书生不可能知道真正的战场。纸上谈兵谁都会,真上战场就傻眼啦。
好啦,不多说啦。 [/quote]
你那才是书生的想象呢:titter:
2008-3-22 01:05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8-3-21 13:23 发表
陈寿的语法没颜良被杀落马哦.
闵所乘骏马曰朱龙,日行千里。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馀级。
不知道这是不是单骑呢? 怎么就没单骑二字追随? [/quote]
闵所乘骏马曰朱龙,日行千里。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馀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color=Red]闵众寡不敌[/color],跃马溃围东走
众寡不敌[
【解释】:少数敌不过多数。
冉闵这个显然不是单骑。
[[i]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3-22 01:07 编辑 [/i]]
2008-3-22 15:31
酒魔剑仙
回复 #83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刺良于馬下,如果不是落馬的話,那就是根本沒騎馬
2008-3-22 19:00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东倒西歪[/i] 于 2008-3-21 18:26 发表
你那才是书生的想象呢:titter: [/quote]
呵呵,我该参加的都参加过(别忘了我的年龄,正好碰上应该碰上的许多事情)。而且,我是个粗人,不是书生。就是要赖我,也只能说是学习吕子明。
2008-3-22 20:13
zc013
[quote]原帖由 [i]酒魔剑仙[/i] 于 2008-3-22 15:31 发表
刺良于馬下,如果不是落馬的話,那就是根本沒騎馬 [/quote]
刺良于马下是演义,
《三国志》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没有说颜良落马。
2008-3-22 22:58
东倒西歪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3-22 19:00 发表
呵呵,我该参加的都参加过(别忘了我的年龄,正好碰上应该碰上的许多事情)。而且,我是个粗人,不是书生。就是要赖我,也只能说是学习吕子明。 [/quote]
别吹了,拿你那种不入流的混混打斗经验,竟然用来推断受到军法约束,训练有素,屡经战阵的士兵状态,可笑之极。群架我打的多了,动手之前顾虑多多,动手之后只剩下移动、出手……这几个简单意识而已,害怕两个字从来没有。哦,还有一个意识,别打死人,打残了都是小事,只要不死人。部队带兵那一套你根本不懂。
2008-3-24 08:46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东倒西歪[/i] 于 2008-3-22 22:58 发表
别吹了,拿你那种不入流的混混打斗经验,竟然用来推断受到军法约束,训练有素,屡经战阵的士兵状态,可笑之极。群架我打的多了,动手之前顾虑多多,动手之后只剩下移动、出手……这几个简单意识而已,害怕两个 ... [/quote]
嘴要干净。讨论问题可以,不许攻击对方:比如“不入流的混混打斗经验”等等。
除非谁参加过千人以上的冷武器作战、指挥过班以上规模或者参加过连以上规模的现代作战,才有资格这样说我。
另外,在单人徒手格斗中,省级第6名以下的,在短兵格斗中,没有实际比赛经验的,就别跳出来啦。
好啦,我也无意摆老资格。我的经历,我不想再提。但我绝对不想再经历和回忆。如果东倒西歪兄还坚持对我自身的事情进行攻击,而不是针对议论的问题进行讨论,我将不再回应啦。
[[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8-3-24 09:24 编辑 [/i]]
2008-5-2 00:57
大风车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3-24 08:46 发表
嘴要干净。讨论问题可以,不许攻击对方:比如“不入流的混混打斗经验”等等。
除非谁参加过千人以上的冷武器作战。指挥过班以上规模或者参加过连以上规模的现代作战,才有资格这样说我。
另外,在单人 ... [/quote]
我没有参加过千人以上的冷武器作战、指挥过班以上规模或者参加过连以上规模的现代作战,但看过关于太平天国的书,发现往往几千个训练有素的湘军可以正面击败数倍的太平军,曾国藩认为太平军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我想各位群殴好手面对防暴警察的盾牌阵时,也只有一哄而散了。
我认为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是很难发挥个人英雄主义的,关羽应该是在混乱过程中得手的。
2008-5-4 05:41
xiah_TOP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7-2-15 14:19 发表
你用佩剑砍一个人的脖子----不用,砍一个羊的脖子试验一下?
很难!
诸位兄弟,剑是刺的,不是用来砍东西的。 [/quote]
正解!因剑的两边比较平,所以它只能刺!但是关羽也可能使大刀啊!逆袭貌似枪和戟是做不到的!
2008-5-4 08:4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大风车[/i] 于 2008-5-2 00:57 发表
我没有参加过千人以上的冷武器作战、指挥过班以上规模或者参加过连以上规模的现代作战,但看过关于太平天国的书,发现往往几千个训练有素的湘军可以正面击败数倍的太平军,曾国藩认为太平军不过是群乌合之众 ... [/quote]
呵呵,老兄,这话是话赶话出来的。
至于老兄的观点,我是同意的。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