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问个问题,邓艾偷渡阴平后到底如何??


2005-5-28 08:16 silverfox
长期不解的问题,邓艾偷渡阴平,疲敝之师,补给不足,为何如此顺利?
江油太守投降,紧紧能够修整军队,但还是得不到补给啊。
绵竹失手,邓艾也有损伤。他的兵源辎重应该比较缺乏,为何蜀国却选择了投降?
成都真的守不住嘛?还是蜀国实在没人可以抗敌,放弃抵抗才是最大的原因?
想不通想不通   
希望达人详细说明一下这事

2005-5-28 11:37 敦煌沙魂
其实守住机会很大的,诸葛瞻太面,不听从黄崇正确建议,能力又远不及邓艾等,一战大败,造成恐慌,故降。

2005-5-28 12:00 arrowblue
邓艾这招成功很大原因是他偷渡阴平以后,

对手都很弱

姜维这时候在剑阁

2005-5-28 12:10 飞雨落花中
后主无能,谯周谏降,不然成都保卫战是有可能坚持到姜维回援的。

2005-5-28 12:24 silverfox
是我想太复杂了?
我也觉得守住并不困难,但是。。。似乎降的太简单了,绵竹一破,就不做任何抵抗,怪哉怪哉

2005-5-28 12:33 洗甲狼河
初到江油时邓艾军确实很困难,但占取江油之后,部队可以充分修整,补给也足够了。还应该收编了相对数量江油守军作为辅助。另外有了江油做根据地,原来沿途留守接应的部队也全部收拢集中了起来。虽然在绵竹经受一定损失,仍是支有独立攻战能力的军队。蜀军在四川的留守部队战力不精,也没什么有经验的将领,绵竹之战就是证明。

当然成都守军数万,粮械充足,也完全可以坚持抵抗的。刘禅和那些文官没经过大场面,慌了手脚,给吓住了。

不过汉中失守后,明眼人也都知道蜀亡只是早晚的事。

2005-5-28 13:40 xk8287
邓艾偷袭其实只是蜀汉灭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就和美国扔日本原子弹一样,的确是造成了一定恐慌,但是并不是投降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虽然姜维当时有重兵屯在剑阁,但是这批所谓的重兵事实上已经是从汉中丢盔卸甲撤退到剑阁防线的残兵。姜维的数度北伐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由于后期的决策失误,蜀汉政权失去了北疆重镇——汉中,而且在汉中退兵后,蜀汉军与追兵在阳平关发生了遭遇战,虽然主力部队得以退到关内,但是负责掩护的数支护军部队悉数被歼,其中还包括蜀汉的精锐军队——无当飞军,张嶷等大将也在这次战斗中阵亡。从此以后,蜀汉军队再无进攻的能力,只能据剑阁而守,在军事上丧失了对敌军的打击能力。姜维把全部蜀军龟缩在剑阁才勉强能抵御钟会主力的进攻,如果姜维回军救援成都,那么钟会的部队就会突破剑阁防线,那样蜀汉还是一样会灭亡。

2005-5-28 14:48 silverfox
蜀汉灭亡是必然的,我的意思是:单凭邓艾的孤军深入,即使整编收降蜀军,战斗力也是有限的,他的主力应该还是本部力量。而且补给应该不会顺利,时间长了肯定出问题。
姜维龟缩剑阁防御钟会问题应该不大,这个时候,如果成都方面采取抵抗,即使姜维不回救,邓艾这支部队应该也会被歼灭。不解的是蜀汉方面采取完全不抵抗,是不是真的守不住?

2005-5-28 21:39 仇雠
当时应该是刘禅的身边只有一群文官,毫无战斗力可言,诸葛瞻又在绵竹战死,朝廷已无可用之人,加上谯周的教唆,成就了邓艾的壮举。

2005-5-29 01:56 悲情史可法
[quote]原帖由[i]xk8287[/i]于2005-05-28, 13:40:15发表
邓艾偷袭其实只是蜀汉灭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就和美国扔日本原子弹一样,的确是造成了一定恐慌,但是并不是投降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虽然姜维当时有重兵屯在剑阁,但是这批所谓的重兵事实上已经是从汉中丢盔卸甲撤退到剑阁防线的残兵。姜维的数度北伐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由于后期的决策失误,蜀汉政权失去了北疆重镇——汉中,而且在汉中退兵后,蜀汉军与追兵在阳平关发生了遭遇战,虽然主力部队得以退到关内,但是负责掩护的数支护军部队悉数被歼,其中还包括蜀汉的精锐军队——无当飞军,张嶷等大将也在这次战斗中阵亡。从此以后,蜀汉军队再无进攻的能力,只能据剑阁而守,在军事上丧失了对敌军的打击能力。姜维把全部蜀军龟缩在剑阁才勉强能抵御钟会主力的进攻,如果姜维回军救援成都,那么钟会的部队就会突破剑阁防线,那样蜀汉还是一样会灭亡。 [/quote]
错误很严重。

张嶷是在早年北伐时死于徐质之手,死了老久了。

2005-5-29 14:03 洗甲狼河
同楼上。

“延熙十七年也。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狄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阵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

silverfox 发帖时间 2005-05-28, 14:48:50   

姜维龟缩剑阁防御钟会问题应该不大,这个时候,如果成都方面采取抵抗,即使姜维不回救,邓艾这支部队应该也会被歼灭。

不同意。姜维对钟会,军力仅可据险防守而已。若回军援成都,剑阁恐怕守住都成问题。
而绵竹之战相当于吴亡之前张悌、沈莹江北覆没,还拿什么去歼灭邓艾的精锐部队。

2005-5-29 20:21 实干司马
姜维大军必须坚守剑阁抵御钟会大军,不可能回防

邓艾在击败诸葛瞻后,成都已无有指挥作战能力的大将(姜维等在剑阁,霍弋在南中,罗宪在永安),面对邓艾的虎狼之师,钟会大军的遥相呼应,加上人心早已有所涣散思降(这个从就谯周一个人而并非一群人提出投降居然没人能反驳,以及马邈等守将投降就可看出),投降是顺势成章的。

2005-5-30 20:04 仇雠
[quote]原帖由[i]曹仁子孝[/i]于2005-05-30, 14:04:39发表
大势所趋啊,啊斗没有抵抗之心,同当年的刘章一样 [/quote]
〈三国志〉刘二牧传: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璋言:。。。。。。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怎么叫没有抵抗之心??

2005-5-30 23:26 superzz_0
这种情况下投降还是比较理性的,继续抵抗就是苟延残喘了啊

2005-5-31 08:03 慕容燕然
荆州—东州派系是想抵抗的,但架不住蜀中人士拆台。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