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评价


2005-4-20 17:00 arrowblue
唐太宗李世民评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2005-4-20 17:18 十年一剑
不会吧!司马军事上差不多与孔明旗鼓相当,政治虽不如孔明,但也不见得是一塌糊涂

2005-4-20 17:31 superzz_0
我同意太宗的观点,各个方面司马都不如诸葛,最多在搞政治斗争方面水平差不多,但是个人品格也是孔明高啊

2005-4-20 18:00 arrowblue
二楼的,我说的是政治品格

2005-4-20 18:29 廖化将军
好象讨论过的,稍后找出来,予以合并。

2005-4-20 18:48 曹仁子孝
那是以综合国力做后盾的,只要不烦大的错误,到最后总可以赢的.
所以司马就是跟孔明耗

2005-4-20 23:39 宇文
比不上诸葛,但也所差有限
起码身体素质比他好。。。。
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2005-4-21 00:57 晨山尚书
跟诸葛相比活得久是他的最大优势,比较同意三楼的观点。

2005-4-21 11:12 飞霞客
[quote]原帖由[i]宇文[/i]于2005-04-20, 23:39:09发表
比不上诸葛,但也所差有限
起码身体素质比他好。。。。
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quote]
但在历史上的地位似乎应该是诸葛亮赢了吧。

2005-4-21 11:15 wishine
司马懿不比孔明差,最终司马懿笑到最后,孔明有点被神化了

2005-4-21 11:41 敦煌沙魂
最终是司马懿防守气死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战果并没有多少

政治品格方面,李世民自己比司马懿好多少,怎么不拿自己跟诸葛亮比

2005-4-21 12:41 青蓝
[quote]原帖由[i]敦煌沙魂[/i]于2005-04-21, 11:41:12发表
最终是司马懿防守气死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战果并没有多少

政治品格方面,李世民自己比司马懿好多少,怎么不拿自己跟诸葛亮比 [/quote]
最终是司马懿防守气死诸葛亮

晋书都没敢说这样D话啊~~```

2005-4-21 13:59 andromache
我觉得李世民说说治国还差不多,说到品格自己也实在不怎么样,即便是治国,身边还不是有个大贤臣像保姆一样跟着?
诸葛首先是名声好,还有就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留下了历史一大悬念,后人也会止不住顺着那条思路想下去:if..., then...
这样的

2005-4-22 14:09 superzz_0
司马的胜利是建立在国力基础上的,又不是他的功劳.就象现在美国强大,你能说布十领导才能一流吗?

2005-4-22 14:24 sincery
[quote]原帖由[i]andromache[/i]于2005-04-21, 13:59:56发表
我觉得李世民说说治国还差不多,说到品格自己也实在不怎么样,即便是治国,身边还不是有个大贤臣像保姆一样跟着?
诸葛首先是名声好,还有就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留下了历史一大悬念,后人也会止不住顺着那条思路想下去:if..., then...
这样的 [/quote]
李世民rp怎么样,当时人自有评价,“天可汗”称号可以部分的说明问题。起码比某些人只知道大喊大汉族万岁之类的要强许多了
如果他rp不好,那魏征之类是不是都是sb250?或者591rmb那种?大贤臣像保姆一样跟着,正能说明他有他的人格魅力
如果你说他玄武兵变是rp问题的表现的话,难道那时候他两个兄弟不想杀他么?

2005-4-22 14:37 chukekm
确实如此,司马懿有强大的魏国作后盾,但在其有生之年却未染指蜀国的一寸土地~使人不得不怀疑他的能力啊~~

2005-4-22 14:41 apolloson
司马懿怎样对待曹家和诸葛亮怎样对待刘家就可以看出政治品格的高低了。

2005-4-23 22:46 andromache
[quote]原帖由[i]sincery[/i]于2005-04-22, 14:24:53发表
[quote]原帖由[i]andromache[/i]于2005-04-21, 13:59:56发表
我觉得李世民说说治国还差不多,说到品格自己也实在不怎么样,即便是治国,身边还不是有个大贤臣像保姆一样跟着?
诸葛首先是名声好,还有就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留下了历史一大悬念,后人也会止不住顺着那条思路想下去:if..., then...
这样的 [/quote]
李世民rp怎么样,当时人自有评价,“天可汗”称号可以部分的说明问题。起码比某些人只知道大喊大汉族万岁之类的要强许多了
如果他rp不好,那魏征之类是不是都是sb250?或者591rmb那种?大贤臣像保姆一样跟着,正能说明他有他的人格魅力
如果你说他玄武兵变是rp问题的表现的话,难道那时候他两个兄弟不想杀他么? [/quote]
某些人……
  
哪些人啊

至于魏徴之所以辅佐李世民,我不觉得一定是因为人格魅力云云
士大夫阶层,固然讲究修身齐家,但何尝不想有机会能够治国平天下?先独善其身,下一步是兼济天下。所以这是士大夫阶层的普遍的终极梦想。
而诸如陶潜等隐遁之名士,很多也是因为他们仕官之途不顺(他们都曾仕官!),欲治国平天下而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求一个独善其身耳
就像我觉得诸葛亮之所以投了刘备而没有投曹操(如果诚如传言说曹操也曾派人求访过诸葛亮),首先是因为刘备能够首先保证他的安身立命,刘备能三顾,至少表示为人谦和,诸葛不必日日为性命担忧。而若仕官于曹操,就像《庄子·列御寇》:“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谁料得到哪天自己就可能性命不保
总之一句话,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思路就是在安生立命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或者叫做self-actualization根据Maslow的说法,至于方式是什么,倒是其次的问题

2005-4-23 23:15 冒险王
[quote]原帖由[i]chukekm[/i]于2005-04-22, 14:37:36发表
确实如此,司马懿有强大的魏国作后盾,但在其有生之年却未染指蜀国的一寸土地~使人不得不怀疑他的能力啊~~ [/quote]
这正是老司马的自知之明
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评价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