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默默无闻的三国名将--王平


2005-3-21 17:16 神见愁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人,三国后期蜀国大将。

王平生年不详,据《三国志·王平传》载,王平从小寄居在外祖父何氏之家,先姓何,因此有的史籍又把王平叫为“何平”。长大后复姓“王”。

建安二十年(216年),他与杜濩、朴胡一起到洛阳投奔曹操部下,当了一名代理校尉,追随曹操转战汉中(参见汉中之战)。后来,乘机投降了刘备。刘备拜他为牙门将、裨将军。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引兵北伐(参见诸葛亮攻魏之战),兵出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而命王平为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也正带魏军从东边开来。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王平只好请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魏将张郃引军到来,见马谡在山上扎营,便率兵将马谡部包围起来,切断山上的水源。 蜀军断水,人心惶乱,张郃纵兵进击,大破之,马谡部下士卒离散。只有王平所率一千人马,稳守营盘。王平见马谡兵败,命令士兵们拼命击鼓,坚守不动。张郃怀疑有伏兵,也不敢逼近。王平乘机整理部队,收容各营散兵,从容撤回。

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同时还斩了与马谡一起推行错误军事布署的张休、李盛,并褫夺黄袭兵权。对王平却特加褒奖,提升他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这在当时,属于越级升迁,但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王平身为汉军之别将,战前力主良谋,后又面对危局,力避损失,化险为夷,升赏亦当。”

建兴九年(231年),蜀军第四次伐魏。诸葛亮包围祁山,命王平负责南围。王平当时任无当监。“无当”,是蜀军一支劲旅,意思是该军精锐勇敢,故无人能当。王平临时护其军,所以官名叫无当监。魏国大将军司马懿与诸葛亮旗鼓相向,而命大将张郃以数万之众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取胜。

建兴十二年(234年),蜀军第五次伐魏。八月,诸葛亮病死在军中。诸葛亮之死,给蜀军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加之军粮将尽,迢使蜀军不得不退兵汉中。蜀将魏延素与杨仪不睦,诸葛亮一死,魏延便借故为乱,但一战就被击败,这是王平的功劳。当时的情况是,魏延不听调度,率部先行南归,烧绝阁道,占据南谷口,派兵迎击杨仪等人。杨仪则命王平居前,抵御魏延。 王平一上战阵,便大声叱责魏延的军士,辞色凛然:“诸葛公刚死,尸骨未寒,你们竟敢如此无礼!”魏延的手下本来就觉得魏延理亏, 经此一喝,心里愈发明白。于是纷纷离散,各奔东西,再没有人留下来给魏延卖命了。 魏延无奈,只好带着儿子和几个亲信逃奔汉中,后来,被马岱所杀。

不久,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壹驻扎汉中,兼任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代替吴壹督汉中。延熙元年(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改任前将军,署理大将军府中事务。 延熙六年(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命王平为前将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延熙七年(244年)春,魏帝命曹爽进攻蜀国。这年三月,曹爽到长安,发兵十余万人,与夏侯玄一起从骆口(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进入汉中。

当时,汉中守军不满三万。诸将听说魏军袭来,都大惊失色。有人提议:“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王平说:“这不然。 汉中去涪垂千里。 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三国志·王平传》)。

将领们对王平的意见持怀疑态度。只有护军刘敏跟王平的看法一致。于是,刘敏就率领自己的部下赶去占据兴势,在那里张起许多旗帜,横亘百里远近。 曹爽兵到兴势,被刘敏部阻住。无法前进。这时,关中及氏羌骚扰,曹军军需给养不能供应,牛马驴骡多死,百姓号泣于道路。而涪县蜀军和费祎的援兵也及时赶来,曹爽只好引军退还。这些,都象王平所预料的那样(参见汉中之战)。

蜀国后期,原有的著名将领先后去世。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这三员蜀将名声都很大,也都建立了不少功劳业绩。

王平一生戎马,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过十个。但是,经他口授、别人录写的公文书函,却都有见地,有条理。据记载,他无论是行军途中,或是驻守营地,总是让人给他念《史记》、《汉书》中的本纪列传给自己听,别人给他念完后,他不但能完全记忆下来,并能刘每一个人物的得失、优点与缺点作出评价,从中吸取教训。

王平遵守法度,说话严正,从不戏谑。从早到晚,正襟危坐,没有一点武将的轻躁之气。不过,有时,他的性情狭隘多疑,为人也偶有自轻之处。这应该是一个遗憾吧!

延熙十一年(248),王平去世,子王训嗣。当年,王平同郡汉昌人句扶,忠勇宽厚,屡立战功,名声爵位略逊于王平,官做到左将军,封宕渠侯。后来,又有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于是,当时的人们便说:“前有王、句,后有张、寥”(《三国志·王平传》)。

2005-3-21 17:33 春山秋水
王平为人严谨
可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盲大将军

2005-3-21 17:35 曹仁子孝
魏延死后,就是他守汉中几十年的,也算蜀国的中流砥柱了

2005-3-21 18:16 superzz_0
北王平,东邓芝,南马忠........

2005-3-22 15:28 中庸
[quote]原帖由[i]酒徒[/i]于2005-03-21, 17:35:12发表
王平过于谨慎,算不上名将。 [/quote]
在你看来谁算是名将那!

2005-3-22 15:55 龙宽九段
寡兵善战的达人

2005-3-22 17:30 小李飞刀
历史上的王平其实很牛的,为人踏实不傲慢,是我喜欢的类型。
他至少在蜀国可以算名将,而且在我心目中排位很靠前
可惜很多三国游戏他的能力都太低了,埋没了一代名将

2005-3-23 13:54 冀州侯
蜀汉后期闻名的大将原来不识字啊 今天我才知道
不过还是很佩服他

2005-3-23 14:04 廖化将军
谁把王平给戴上了默默无闻的帽子?

2005-3-24 18:24 晨山尚书
王平是蜀后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啊怎么能说是默默无闻呢,低调还说得过去,不过文盲太让人遗憾了。

2005-3-25 22:28 ken_sky
[quote]原帖由[i]张靖[/i]于2005-03-25, 19:58:30发表
虽比不上五虎上将,也不及魏延,但在蜀国后期王平也是一个不错了将领了. [/quote]
在正史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而且单凭一个勇字是不可能打天下的。。。魏延就是一个例子。。结果还不就是身败名利,还糟蹋了他一世的功劳。 而王平不见得有哪点比不上那个白痴魏延。。如果真的如你说不及魏延, 那我相信以你的见地许褚这些武痴都可以得天下啦。。

2005-3-25 23:24 口袋妖怪王
王平很尽忠职守,只是有的时候他的正论遭到反驳.帮助马谡守街亭时,王平曾经向马谡提出建议,只是马谡纸上谈兵,不听他的话,结果呢?所以,看得出来王平也很有见解,也能称的上是一为有本领的将士了

2005-3-26 18:43 高木知之
魏延也不就是光勇吧,否则刘备怎么会给他那么大的权利镇守汉中呢?不过王平和他比在统兵打仗方面可能差不了多少,也许就是勇略逊一抽了。

2005-4-8 05:56 一骑讨
武安君白起也是个目不识的将军!前期的吕蒙也不一样受到孙权的重用!

2005-4-8 15:05 sincery
比较喜欢这种发掘"新"人物的文章,老围着赵云诸葛转,骂也好捧也好,都无聊死了。。^^V

2005-4-8 21:28 xk8287
由于蜀国惯例不设史官,所以很多名将被人淡忘。东征时战死的张南、冯习、付彤,后来的张翼、张嶷、马忠、向宠等等,他们的爵位都很高,很多生前就封了侯,这说明他们功勋不小。但是由于没有史官记载,他们的事迹很少被流传下来,于是后人就淡忘了。

2005-4-8 21:46 superzz_0
楼上所举6人,不是全部爵位高的.

2005-4-9 00:32 闻琴解佩
[quote]原帖由[i]张靖[/i]于2005-03-25, 19:58:30发表
虽比不上五虎上将,也不及魏延,但在蜀国后期王平也是一个不错了将领了. [/quote]
靠一夫之勇的武将是最不可取的。王平的低调和沉稳很适合做大将啊。看看关羽是怎么死的吧~~做人不能太拽。五虎上将!?那是吹出来的!

2005-4-11 11:58 郎心如铁
如果王平还留再魏,只不定会是什么样子呢

2005-4-26 22:25 陶心
何止王平。历史上郭淮数次在诸葛亮面前毫不含糊、多次头脑抢姜维一步。是个运动战、遭遇战、破袭战的战术高手。可惜总偏于西隅且升不上去。演义里死得妖。如果蜀国能把他挖过来,那个夏侯霸再谨慎些,我不信姜维左有淮哥、右有霸哥,前有张翼、廖化,侧驻傅莶。如此阵容还斗不过邓艾。

2005-4-26 23:05 李存孝
提到郭淮我顺便说一句,看了三国演义觉得有些人品德有问题
乐琳,父亲乐进魏国名将忠心事主。其子却当权臣司马师兄弟走狗逼害朝中忠良。结果被诸葛诞正法。

还有张虎 许仪 郭淮等身为魏臣不忠其主,反投权臣奸贼魏国的灭亡与他们有一定关系。郭淮更大骂忠心为国的夏侯霸犯上逆贼。。。。。(自己的良心竟然还过得去。。。佩服~)
话说回来当时司马家因西线战功在魏国已经得势,明帝自己也大权旁落。只能怪他老爹的政策,和曹家子弟不争气。

2005-4-27 07:40 haonao
蜀汉后期,孔明死后,主要就靠姜维和王平了,那时候又没什么名将,王平算不错了

2013-2-15 09:59 Jeffray
谢谢分享

2013-2-15 15:11 shps940114
回复 #19 郎心如铁 的帖子

可能就沒這號人物了

2013-2-15 18:56 warmice
似乎是若干年以前的文章了,不过仍然有转载的价值,喜欢王平。

2013-2-15 22:22 KYOKO
蜀国在荆州、夷陵死的可惜了,否则可能多几个像王平这样的

2013-2-15 23:35 naniwa
王平是著名防守型的将领

三次成名作

守街亭

守祁山

守汉中


进攻能力尚缺乏实战验证


姜维 魏延等就属于进攻型的将领

姜维自不必说,魏延曾大破郭淮

2013-2-16 01:18 颍颎
回复 #27 naniwa 的帖子

演义看多了吧? :titter:

2013-2-16 11:23 naniwa
回复 #28 颍颎 的帖子

你说说看 ,我的哪个例证出自演义?


无知去读书:sleep: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2-16 12:05 编辑 [/i]][/color]

2016-6-29 10:01 13983751146
回复 #1 神见愁 的帖子

平凡的名字:hz1007: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