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关于隋唐英雄的各种排名及讨论


2005-4-27 15:10 三十六烦恼风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5-03-16, 20:08:00发表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03-15, 22:34:25发表
[quote]原帖由[i]粗犷一猛男[/i]于2005-03-15, 20:09:43发表
[quote]原帖由[i]二炮手[/i]于2005-03-15, 19:45:37发表
隋唐好汉排名如下,不过个人认为单雄信排名应靠前.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800斤紫金锤)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500斤镏金)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300斤的银锤)
[/quote]
呵呵,排名前三的都使锤~~这要在金庸或古龙的小说里一准是最菜的菜鸟~~ [/quote]
胡扯!!襄阳大战,郭靖、黄蓉、老黄、老顽童、杨过龙女等合起来还打不走蒙古大军,郭靖最后还战死了。要是李元霸,一个人早把蒙古砸死光了。 [/quote]
据说李元霸在夺玉玺的时候一个人杀了十八路反王的一百多万人马  [/quote]
不是100万吧?
好象是八十多万给他杀了一半,其他的都怕了。怪兽啊!

2005-4-27 19:55 b00095120
他和尉迟恭加在一起才排13位

2005-4-28 00:59 boris622
[quote]原帖由[i]三十六烦恼风[/i]于2005-04-27, 15:10:14发表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5-03-16, 20:08:00发表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03-15, 22:34:25发表
[quote]原帖由[i]粗犷一猛男[/i]于2005-03-15, 20:09:43发表
[quote]原帖由[i]二炮手[/i]于2005-03-15, 19:45:37发表
隋唐好汉排名如下,不过个人认为单雄信排名应靠前.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800斤紫金锤)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500斤镏金)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300斤的银锤)
[/quote]
呵呵,排名前三的都使锤~~这要在金庸或古龙的小说里一准是最菜的菜鸟~~ [/quote]
胡扯!!襄阳大战,郭靖、黄蓉、老黄、老顽童、杨过龙女等合起来还打不走蒙古大军,郭靖最后还战死了。要是李元霸,一个人早把蒙古砸死光了。 [/quote]
据说李元霸在夺玉玺的时候一个人杀了十八路反王的一百多万人马  [/quote]
不是100万吧?
好象是八十多万给他杀了一半,其他的都怕了。怪兽啊!  [/quote]
杀了几个,其他的怕了,结果逃走,人挤人,马挤马,踩死的,掉坑里的,不小心碰别人枪上了,自己人杀死的,呵呵,100万没了!

2005-5-23 00:18 孤狼在途
[color=red]隋唐英雄榜
十八杰[/color]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为隋唐头一条好汉,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胯下一骑万里云,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重800斤;遭到天谴,被雷电劈死。绝招:锁骨分筋追命锤。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是大隋朝的第一条好汉,身高一丈,腰大十围,虎目龙眉,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重二百斤。被李元霸撕成两半。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后中隋将新文礼之计被炸死在庆坠山。绝招:野马分鬃绝户锤。
第四杰:铁面天王雄阔海。身高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虬须,虎头环眼,声若巨雷,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两臂有万斤力气。死在扬州千斤闸下。曾和伍天锡、伍云召三人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身高一丈,腰大十围,红脸黄须,有万夫不当之勇,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混金镗重二百多斤。被李元霸撕成两半。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身长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声如铜钟,力能举鼎,万夫莫敌。胯下追风千里马,使得一条亮银枪。死在高丽国左雄的没尾驹马尾下。
第七杰:少保罗成。面如敷粉,目若朗星,牙排碎玉,唇似丹朱,头顶束发金冠,身披大红绣金团龙袍,腰扎金带,足登虎头靴。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绝招:回马枪。中苏定方之计,死于淤泥河乱箭之下。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面如敷粉,两道黄眉,身长九尺,腰大十围,有万夫不当之勇,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水火囚龙双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面貌似关公,跨下赤兔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被王伯当箭射,秦叔宝杀之。
第十杰:四宝大将尚师徒。临潼关总兵,邱瑞的徒弟,头戴夜明盔、身穿狻猊铠、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举剑自刎。
第十一杰:红泥关总兵新文礼。身长丈二,使一条铁方槊。被叔宝纵马一锏,打倒在地,众将一齐上前,把他剁为肉酱。
第十二杰:齐国公韩擒虎。隋朝大将。
第十三杰:小孟尝秦琼秦叔宝。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性情豪爽,济困扶危,有夫莫敌之威风,胯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一百三十斤的镀金熟铜锏,擅使一把八十二斤虎头造金枪,绝招:撒手锏。皂袍大将尉迟恭。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面如锅底,好似烟熏太岁,火烧金刚,一双虎眼,两道粗眉,腮边一排虎须。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竹节鞭,擅使丈八蛇矛枪。后为救薛仁贵撞死在朝门。
第十四杰:赤发灵官单雄信。身长一丈,面如蓝靛,发似朱砂,性同烈火,声若巨雷,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瓦岗五虎上将之一。
第十五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罗成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六杰:银枪谢映登。
第十七杰:大刀王君可。瓦岗寨的先锋官,外号“赛关公”,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
第十八杰: “混世魔王” 程咬金。身长八尺,虎体龙腰,面如青泥,发似朱砂,勇力过人。手使八卦宣花斧,胯下铁脚枣骝马,可以说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将。
[color=red]四猛[/color]第一猛:河间府傻小子罗士信。为人头脑简单,但极重情意。手使二百四十六斤镔铁枪,连李元霸也畏惧三分。掉进陷阱之内,被隋军乱箭射死。
第二猛:铁枪将来护儿。镇台唐壁手下的中军官,手使镔铁枪。被罗士信杀死。
第三猛:秦琼的干儿子秦用。手使人面赤铜锤,胯下赤炭火龙驹。被毒箭射死。
第四猛:扁锤将梁师泰。李元霸开路将军,生得金脸红须,手使—双扁式镔铁大锤,十分猛勇.被伍天锡击中头顶,死于非命
[color=red]四绝[/color]
第一绝:姜松姜永年的花枪,四平山下,一枪解开李元霸与罗士信的生死扣,一绝一猛战一杰完成了唯一一次亲密接触。
第二绝:老将定彦平的双枪,罗成干爹,后被罗成用其所授的连环锁喉一点绝命枪击败,被逼自杀。
第三绝:小白猿侯君集的轻功,高来高去、陆地飞腾,大破长蛇阵、大破铜旗阵,侯君集立下大功。
第四绝:勇三郎王伯当的神射,胯下黄斑马,掌中画戟神出鬼没,箭法百发百中;对李密忠心耿耿,一直伴其左右,最后和李密一起被唐军射死于断密涧。
[color=red]隋唐八大锤[/color]
李元霸:擂鼓瓮金锤  裴元庆:八棱梅花亮银锤
秦  用:人面铜锤    梁师泰:镔铁压油锤  
      [color=red]瓦岗五虎将[/color]
飞虎将军:秦琼    猛虎将军:邱瑞    雄虎将军:王伯当
螭虎将军:程咬金                    烈虎将军:单雄信
[color=blue]备注:以上排名主要参考《说唐》、单田芳《隋唐演义》、《瓦岗英雄》、《兴唐传》、苏州评弹、陈青远《响马传》第一卷《秦琼卖马》综合而成。[/color]

2005-5-23 03:00 寻梦的猎人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3, 0:18:43发表
[color=red]瓦岗五虎将[/color]
飞虎将军:秦琼   [color=red][size=3] 猛虎将军:邱瑞[/size][/color]    雄虎将军:王伯当
螭虎将军:程咬金                    烈虎将军:单雄信
[/quote]
邱瑞死后为罗成~!

2005-5-23 07:55 孤狼在途
啊?

2005-5-23 08:28 Yuneunhea
有名头的人太多~~似乎就掉价了~~

2005-5-23 10:55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Yuneunhea[/i]于2005-05-23, 8:28:26发表
有名头的人太多~~似乎就掉价了~~ [/quote]
三国时代、隋唐之际都是乱世行将统一的年代,乱世出英雄,有名头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有空看一下《说唐》挺有意思的,作者本身自己有个排名系统,大约就是18人。
当然话说回来《说唐》的文学艺术性赶不上散国、水浒,跟它们比倒是有点掉价。

2005-5-24 18:42 裴元庆
虽然有些不是很赞同,不过也难为楼主了。顶一下好了。

2005-5-24 18:44 裴元庆
还有程咬金是有名的蓝靛脸,单雄信是青瓜皮。搂住是不是写反了?

2005-5-24 18:49 yunhezi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2005-5-24 18:53 裴元庆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2, 22:55:51发表
三国时代、隋唐之际都是乱世行将统一的年代,乱世出英雄,有名头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有空看一下《说唐》挺有意思的,作者本身自己有个排名系统,大约就是18人。
当然话说回来《说唐》的文学艺术性赶不上散国、水浒,跟它们比倒是有点掉价。 [/quote]
《说唐》神话得有点过分了。

2005-5-24 20:34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裴元庆[/i]于2005-05-24, 18:44:45发表
还有程咬金是有名的蓝靛脸,单雄信是青瓜皮。搂住是不是写反了? [/quote]
请参考《说唐》第五回“秦叔宝穷途卖俊马,单雄信交臂失知音”,和第二十回“韩擒虎收兵复旨,程咬金逢赦回家”。另老兄是不是爱看京剧,记得京剧里单、程二人的形象就如兄之所言。
愿继续交流。

2005-5-24 20:38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i]yunhezi[/i]于2005-05-24, 18:49:08发表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quote]
因为每次成都和裴元庆打都吃了老亏!第一次成都先和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进行车轮大战,打了有近一天.裴元庆这只生力军才上去的.两锤一架.成都吐血.第二次记不太清楚,总之成都也是不在最佳状态.
隋唐这部书有的人有名有实如李元霸、罗成、宇文成都等等。有的有名无实如秦叔宝(武功)外号一长串,但只能排十三!有的无名有实如新文礼 他那杆枪不弱 可以挨了冷箭。至于无名无实的那就多了去了
只是为罗艺报不平 他能和杨林大战三天三夜 榜上居然没他 估计是不太伸手的缘故!

2005-5-24 20:4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yunhezi[/i]于2005-05-24, 18:49:08发表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quote]
请参考《说唐》第三十四回“众王盟会四明山,三杰围攻无敌将”。宇文成都与第四杰雄阔海、第五杰伍天锡、第六杰伍云召恶战一日,银锤太保裴元庆此时上来当然是捡了个大便宜,另一次请自行参看单田芳《隋唐演义》或《兴唐传》。

2005-5-24 20:48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邓仲华[/i]于2005-05-24, 20:38:57发表
[quote]原帖由[i]yunhezi[/i]于2005-05-24, 18:49:08发表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quote]
因为每次成都和裴元庆打都吃了老亏!第一次成都先和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进行车轮大战,打了有近一天.裴元庆这只生力军才上去的.两锤一架.成都吐血.第二次记不太清楚,总之成都也是不在最佳状态.
隋唐这部书有的人有名有实如李元霸、罗成、宇文成都等等。有的有名无实如秦叔宝(武功)外号一长串,但只能排十三!有的无名有实如新文礼 他那杆枪不弱 可以挨了冷箭。至于无名无实的那就多了去了
只是为罗艺报不平 他能和杨林大战三天三夜 榜上居然没他 估计是不太伸手的缘故! [/quote]
兄之所言甚是。

2005-5-24 21:03 邓仲华
近十年前CCTV的今日书场曾经播过一位已故(播的时候就已经故去了)评书表演艺术家(名字忘了 似乎也姓罗)表演的罗家将 不知有朋友听过没有 还有无什么印象?

2005-5-24 21:1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邓仲华[/i]于2005-05-24, 21:03:17发表
近十年前CCTV的今日书场曾经播过一位已故(播的时候就已经故去了)评书表演艺术家(名字忘了 似乎也姓罗)表演的罗家将 不知有朋友听过没有 还有无什么印象? [/quote]
我只看过几部小说清)佚名所著: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罗通扫北,里面有提到罗家将。

2005-5-24 21:28 寻梦的猎人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4, 20:34:48发表
请参考《说唐》第五回“秦叔宝穷途卖俊马,单雄信交臂失知音”,和第二十回“韩擒虎收兵复旨,程咬金逢赦回家”。另老兄是不是爱看京剧,记得京剧里单、程二人的形象就如兄之所言。
愿继续交流。 [/quote]
应该是单田芳说的《隋唐演义》中描写的

2005-5-25 11:25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寻梦的猎人[/i]于2005-05-24, 21:28:01发表
应该是单田芳说的《隋唐演义》中描写的 [/quote]
单田芳是个京剧迷。

2005-5-25 11:35 Linkham
[quote]原帖由[i]裴元庆[/i]于2005-05-24, 18:53:06发表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2, 22:55:51发表
三国时代、隋唐之际都是乱世行将统一的年代,乱世出英雄,有名头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有空看一下《说唐》挺有意思的,作者本身自己有个排名系统,大约就是18人。
当然话说回来《说唐》的文学艺术性赶不上散国、水浒,跟它们比倒是有点掉价。 [/quote]
《说唐》神话得有点过分了。 [/quote]
的确,说唐把所有军师级的人物都写成了半仙甚至全仙级的道士,徐茂公李靖等的对任何事都能为仆先知,使得故事在很多地方失去了悬念,也使得这两位历史上真正的名人在书里失去了特色和魅力。
只有武将的如火厮杀,而没有智将的运筹帷幄,是《说唐》和《三国演义》相比最大的差距!

2005-5-25 11:44 江东甘兴霸
《说唐》的功底与《三国》相差甚远,所以以《三国》的要求来对照它无疑是有些苛求了,但这也不妨碍其一些脍炙人口的桥段在人民之间的流传。
狼兄武评精湛,但对于这一篇隋唐人物的评论,只是系统的列举,我倒更想看看狼兄对《水浒》《封神》《西游》等书的武力或神通的比较!

2005-5-25 11:53 Linkham
其实我一直想看对西游记里妖怪的排名,一定非常有趣,可惜自己对西游记没有熟读,没这本事,阿神如能来一帖一定效果不错!

2005-5-25 12:00 萧香剑雨
所以《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而《说唐》就。。。。。

2005-5-25 12:09 江东甘兴霸
[quote]原帖由[i]linkham[/i]于2005-05-25, 11:53:16发表
其实我一直想看对西游记里妖怪的排名,一定非常有趣,可惜自己对西游记没有熟读,没这本事,阿神如能来一帖一定效果不错! [/quote]
以前神见愁兄弟倒也转了或写了几篇,就在古典小说里,不知还在不在,还有另一位仁兄的,名字一时记不起了,也写了《西游》妖魔神通的排行榜,也很不错,林兄不如到古典小说的老帖里找找。

2005-5-25 12:18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江东甘兴霸[/i]于2005-05-25, 11:44:43发表
《说唐》的功底与《三国》相差甚远,所以以《三国》的要求来对照它无疑是有些苛求了,但这也不妨碍其一些脍炙人口的桥段在人民之间的流传。
狼兄武评精湛,但对于这一篇隋唐人物的评论,只是系统的列举,我倒更想看看狼兄对《水浒》《封神》《西游》等书的武力或神通的比较!  [/quote]
《说唐》基本上是尊重作者的排名,故“只是系统的列举”,没有采用论坛惯用的武评形式,以向作者致敬!《三国》的孤狼版武评早已出来,只是在不断修定中,[color=red]先发个简略版以示同好[/color];《水浒》武评写了一半;《封神》、《西游》武力或神通排行榜也早已写好,但最近读了一本专著,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才知(汗!)《封神、《西游》是两部典型的证道书,在下现正恶补道家、佛家的知识,不求一鸣惊人,但求完善、无大误。

2005-5-25 12:26 江东甘兴霸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5, 12:18:36发表
[quote]原帖由[i]江东甘兴霸[/i]于2005-05-25, 11:44:43发表
《说唐》的功底与《三国》相差甚远,所以以《三国》的要求来对照它无疑是有些苛求了,但这也不妨碍其一些脍炙人口的桥段在人民之间的流传。
狼兄武评精湛,但对于这一篇隋唐人物的评论,只是系统的列举,我倒更想看看狼兄对《水浒》《封神》《西游》等书的武力或神通的比较!  [/quote]
《说唐》基本上是尊重作者的排名,故“只是系统的列举”,没有采用论坛惯用的武评形式,以向作者致敬!《三国》的孤狼版武评早已出来,只是在不断修定中,[color=red]先发个简略版以示同好[/color];《水浒》武评写了一半;《封神》、《西游》武力或神通排行榜也早已写好,但最近读了一本专著,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才知(汗!)《封神、《西游》是两部典型的证道书,在下现正恶补道家、佛家的知识,不求一鸣惊人,但求完善、无大误。 [/quote]
啊哈,原来狼兄在精益求精啊!无限期待中。不知那个三国武评的简略版何时能让我等一观?

2005-5-25 12:38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江东甘兴霸[/i]于2005-05-25, 12:26:12发表
不知那个三国武评的简略版何时能让我等一观? [/quote]
已经贴出,请兄注意了.

2005-5-26 14:02 我自横刀向天笑
隋唐故事一直是民间流传的,没有象四大名著那样被某个人统一编写过。当然在艺术性上不及后者

2005-5-26 14:14 萧香剑雨
历史中的秦叔宝是个能征善战的猛将,对计谋和策略不是很熟。”关公战秦。”要不怎么不是关公战李元霸啊。
而《说唐》里把秦叔爆描绘成了智谋型的人物了

2005-5-27 02:03 裴元庆
问一句,楼主主要是依照哪本书排名的?前十一人,除了伍云昭和伍天锡又出入外,其他都一样。后面的出入非常大,而且加在一起是19个人对吧。按《
说唐》的话,秦琼16,单雄信18,按兴唐的话力气排名,16个人差的太多不作参考。单田方的瓦岗英雄14个人,也没的参考。响马传,出场的只有几位。《大隋唐》算是最老的,跟原味的排名比较相近。
所以,请楼主说一下排名的依据。只是大家讨论一下,因为鄙人吃的就是古典小说这碗饭。

2005-5-27 09:0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裴元庆[/i]于2005-05-27, 2:03:39发表
问一句,楼主主要是依照哪本书排名的?前十一人,除了伍云昭和伍天锡又出入外,其他都一样。后面的出入非常大,而且加在一起是19个人对吧。按《
说唐》的话,秦琼16,单雄信18,按兴唐的话力气排名,16个人差的太多不作参考。单田方的瓦岗英雄14个人,也没的参考。响马传,出场的只有几位。《大隋唐》算是最老的,跟原味的排名比较相近。
所以,请楼主说一下排名的依据。只是大家讨论一下,因为鄙人吃的就是古典小说这碗饭。 [/quote]
文中已交代“备注:以上排名主要参考《说唐》、单田芳《隋唐演义》、《瓦岗英雄》、《兴唐传》、苏州评弹、陈青远《响马传》第一卷《秦琼卖马》[color=red]综合[/color]而成。 ”
《说唐》基本上是尊重作者的排名,故没有采用论坛惯用的武评形式,以向作者致敬!
附:说唐的各种排名,望对你有帮助:


一、《兴唐传》排名:
(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陈荫荣口述,戴宏森整理)
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帅高颖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国韩擒虎 8、双枪将定彦平 9、越王杨素
十六杰:
1、李元霸  2、裴元庆  3、宇文成都  4、雄阔海
5、伍天锡  6、程咬金  7、翟    让  8、罗成
9、秦琼   10、单雄信  11、王君可  12、魏文通
13、伍云召 14、王伯当 15、尚师徒  16、左天成
四猛: 1、罗士信 2、新文理 3、秦用 4、来护儿
二、《说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  成  8、杨  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王伯当 14、秦 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
三、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
十三杰:
1、 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  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四、苏州评弹排名:
老辈排名:
1.成都王张显图 2.淮西王焦本忠 3.铜山王姚子林4.双枪将定彦平
5.皇城总兵史万宝 6.燕山王罗艺7.靠山王杨林8.屈突通
9.东昌王杨义臣 10.昌平王邱瑞 11.大元帅韩擒虎
12.定国公长孙晟 13.沙陀国王始罗失毕可汗
野辈十三条好汉:
1. 银地国太子朗司马 2.琉球国太子鳌鱼 3.北汉王铁木耳
4.铁木金 5.红袍大力士蓝天毕 6.孽世雄
7.王九龙 8.盖世雄 9.洪天英 10.华公义
11.知世王王薄    12.定阳王刘武周    13.大梁王萧铣
五、流行的说法: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理 12、韩擒虎 13、秦琼/尉迟恭
六、其他排法1:
1、 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途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谢映登
14、王伯当 15、史太奈 16、秦琼 17、尉迟恭 18、单雄信

其他排法2: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其他排法3:
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山。被炸死。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条熟铜棍,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七条: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
第八条:老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
第十条: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
第十二条: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龟背托龙枪。
第十八条: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槊
七、陈青远《响马传》第一卷《秦琼卖马》排名:
第一猛是河间府罗士信,出身放牛娃,他手使镔铁枪;
第二猛是秦琼的干儿子秦用,手使人面赤铜锤,胯下骑挠头狮子黑,
第三猛是瓦岗寨的名将,人称扁锤将梁世太,手使—双扁式镔铁大锤,
第四猛是镇台唐壁手下的中军官来护儿,手使镔铁枪,人称铁枪将,胯下骑卧槽大黑马。

第一杰 是山西太原府李渊的儿子李元霸,手使一对擂鼓嗡金锤,胯下骑—匹赖麒麟,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二杰 是宇文化及的长子宇文成都。手使风翅榴金镗,胯下骑万里烟云兽,
第三杰 是刀马关总兵裴仁基的三儿子裴元庆,手使—对西瓜亮银锤,胯下骑挠头狮子雪,
第四杰 是山东金顶太行山公道大王雄阔海,手使齐眉乌金棍,胯下乌骓马;
第五杰 是威震南阳关的南阳侯伍云召,手使五勾神飞枪,胯下骑千里银河一点白,
第六杰 是河北大王伍天锡、手使熟甲棍,胯下骑诨红兽;
第七杰 是北平王罗艺的儿子,燕山公罗成,手使亮银枪,胯下骑金线白龙驹,
第八杰 是铁臂靠山王杨林,掌中一对球龙棒,胯下骑花云豹,
第九杰 是威震潼关的总兵魏文通,手使青龙偃月刀,胯下骑艾叶青龙兽,
第十杰 是总领官三江大帅杨成,手使折铁点钢枪,胯下骑青云兽,
第十一杰 是虹霓关的总兵新文理,手使混铁点钢槊,胯下骑一丈青;
第十二杰 是威震虎牢关的总兵尚师徒,手使提龙枪,胯下骑虎类豹,
第十三杰 是两个人凑了一杰,有山东半杰、山西半杰。
山东半杰:历城县县衙里快班班头马快,姓秦名琼字叔宝,手使一双熟铜锏,胯下骑黄骠透骨龙。
山西半杰:山西潞州天堂县城南八里二贤庄赤发灵官,姓单名通字雄信,手使金顶枣阳槊,胯下骑闪电乌龙驹。

2005-5-27 10:20 裴元庆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6, 21:03:57发表


二、《说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  成  8、杨  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王伯当 14、秦 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
三、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
十三杰:
1、 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  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quote]
先谢谢楼住费力写的这些排名,不过,除了《说唐》和单田芳的有不一样的,其他的几种拍法都是不才在下,以前在一些文学论坛还有时报上总结的。我主要的疑惑就是楼主的《说唐》排名,原书中未提到12,13,14,15的名字,而且秦琼也是16。所以我不知道楼主在《说唐》整部书哪里找到的13、王伯当 14、秦 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另外单老的排名上那个是武王 杨芳杨义臣

2005-5-27 10:26 裴元庆
说唐主要人物表

--------------------------------------------------------------------------------

    宇文泰   北周主。
    杨 忠   北周护卫大将军,封隋公。
    杨 林   杨忠胞弟,靠山王。隋朝第八条好汉。
    杨 坚   杨忠之子,夺周皇位,称隋文帝。
    杨 勇   杨坚长子,立为太子。
    杨 广   杨坚次子,封晋王,篡位称隋炀帝。
    秦 彝   北齐武卫大将军。
    秦 旭   北齐亲军护卫,秦彝之父。
    秦 琼   字叔宝,秦彝之子,降唐后封为护国并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帅。隋朝第十
                六条好汉。
    罗 艺   北齐勋爵燕公,隋封为靖边侯,秦琼之姑夫。
    罗 成   罗艺之子,降唐后封为越国公。隋朝第七条好汉。
    高阿左   北齐国丞相。
    程咬金   字知节,瓦岗寨之主,混世魔王。降唐后封为总管、鲁国公,
    李 渊   隋将,叛隋后称唐王,后称唐高祖。
    李建成   李渊长子。封殷王,立为太子。
    李世民   李渊次子,被炀帝封为秦王,即帝位称唐太宗。
    李元吉   李渊之三子。封为齐王。
    李元霸   李渊之四子,被炀帝封为赵王,隋朝第一条好汉。
    柴 绍   李渊之女婿。
    宇文述   隋护卫。
    宇文化及  宇文述之长子,始官拜御史,后篡位称许王。
    宇文士及  宇文述之次子,官拜驸马都尉。
    宇文成都  宇文化及长子,隋朝第二条好汉。
    伍建章   隋文帝时右仆射(太师)。
    伍云召   伍建章之子,隋时官封侯爵,后自称忠孝王。隋朝第五条好汉。
    韩擒虎   隋朝大将,齐国公。
    罗〖   杨林继子,大太保。
    薛 亮   杨林继子,二太保:
    邱 瑞   隋炀帝时为兵部尚书,长平王,后降瓦岗寨。
    魏文通   隋潼关总兵,隋朝第九条好汉。
    裴仁基   隋朝山马关总兵。
    裴元庆   裴仁基三子,隋朝第三条好汉。后降瓦岗寨。
    张大宾   隋炀帝时国丈。
    王世充   隋洛阳守将,被炀帝封琼花太守。
    尚师徒   隋临潼关总兵,隋朝第十条好汉。
    新文礼   隋红泥关总兵,隋朝第十一条好汉。
    窦建德   隋将,后称夏明王。
    刘黑闼   窦建德帐下先锋,后自称后汉王。
    朱 灿   隋将,后为南阳王。
    苏定方   隋将,降唐后封为锡国公。
    杨 素   隋将,突厥人,因有武功,御赐杨姓,称越公。
    杨 约   隋大理寺卿,杨素之弟。
    李 密   隋将,在瓦岗寨被拥为西魏王,后降唐。
    徐茂公   瓦岗寨军师,降唐后封为镇国军师英国公。
    魏 征   瓦岗寨军师,唐时授兵部尚书。
    尤俊达   绿林人物,后投瓦岗寨。
    尉迟恭   字敬德,先为刘武周帐下先锋,降唐后封为鄂国公。
    刘武周   十八家反王之一,称定阳王。
    雄阔海   绿林人物,隋朝第四条好汉。
    伍天锡   绿林人物,伍云绍之族弟。隋朝第六条好汉。
    齐国远   绿林人物,少华山头领。
    李如珪   绿林人物,少华山头领。
    单雄信   绿林人物,王世充处为驸马。隋朝第十八条好汉。
    乔公山   隐士,被秦王李世民封为参军。
    李「  々兆三原人,号药师,越公府主簿。唐封魏国公。

2005-5-27 10:33 恣意生活
三公子,楼主写着原创呢,肯定有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
不过,有一点不太赞同,就是楼主自己想的没关系呀,别老拿作者来说事,《说唐》的排名的确和你列的差距太大了。这应该不算尊敬作者吧。

2005-5-27 11:55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恣意生活[/i]于2005-05-27, 10:33:02发表
三公子,楼主写着原创呢,肯定有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
不过,有一点不太赞同,就是楼主自己想的没关系呀,别老拿作者来说事,《说唐》的排名的确和你列的差距太大了。这应该不算尊敬作者吧。 [/quote]
在下的排名中,十八杰有十一人出于尊重作者的意图,与之相同,何谈“《说唐》的排名的确和你列的差距太大了”,“老拿作者来说事”也不知从何说起,如果你不喜欢向作者“致敬”二字,我专为你改为向作者挑战或挑刺何如?可中你意?

2005-5-27 12:26 恣意生活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7, 11:55:01发表
[quote]原帖由[i]恣意生活[/i]于2005-05-27, 10:33:02发表
三公子,楼主写着原创呢,肯定有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
不过,有一点不太赞同,就是楼主自己想的没关系呀,别老拿作者来说事,《说唐》的排名的确和你列的差距太大了。这应该不算尊敬作者吧。 [/quote]
在下的排名中,十八杰有十一人出于尊重作者的意图,与之相同,何谈“《说唐》的排名的确和你列的差距太大了”,“老拿作者来说事”也不知从何说起,如果你不喜欢向作者“致敬”二字,我专为你改为向作者挑战或挑刺何如?可中你意? [/quote]
拜托,我说的是你列出来说唐排名
二、《说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 成 8、杨 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王伯当 14、秦 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
这是你写的吧?
我就问一句,你从哪找的?从12开始是你杜撰的吧。
我又没说你那原创,你急什么?   
东一句依照作者,西一句依照作者,不久为了让人信服你的排名么,一被人发现漏洞就急眼,是不是有点没品了。
再告诉你一句,你真真按照作者排名的是9个。小学一年级教过的,我想你总不能一到十就不会了吧。

2005-5-27 12:36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裴元庆[/i]于2005-05-27, 10:20:49发表
先谢谢楼住费力写的这些排名,不过,除了《说唐》和单田芳的有不一样的,其他的几种拍法都是不才在下,以前在一些文学论坛还有时报上总结的。我主要的疑惑就是楼主的《说唐》排名,原书中未提到12,13,14,15的名字,而且秦琼也是16。所以我不知道楼主在《说唐》整部书哪里找到的13、王伯当 14、秦 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另外单老的排名上那个是武王 杨芳杨义臣 [/quote]
看得出老兄是熟读《说唐》、酷爱《说唐》人物的,不然不会如数家珍、也不会用三公子的名讳,但令在下疑惑的是老兄何以会产生“程咬金是有名的蓝靛脸,单雄信是青瓜皮。”的小错误,莫非老兄所读《说唐》的版本与在下的不一样?
在下的排名依据已经奉上,无非是那些基本书,还要加上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罗通扫北,完全消化后,自然可得出排名,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强求一致,看来《说唐》的作者确有先见之明,在书中故意留了几个空,以娱乐我辈,如果他将18排名写全了,也就了无意趣了。
你我之所以会产生小分歧,正如拙文“客观公允,说岳武力大排名”开篇所言“尊重历史书籍,本文排名的唯一文字依据就是金丰、钱彩的《说岳全传》。曾经上过几个“三国”论武的网战,里面的朋友为三国英雄的排名争得不可开交,仔细一瞧,呵呵,原来大家的依据不一,有的是《三国志》、有的是《三国演义》、有的是历史文献、还有的是干脆兼收并蓄。标准统一、口径一致,才好排名。”

我个人认为在排名、武评中依据统一是很重要的,在下的小文实属综合而成,写成武评是比较勉强的。

2005-5-27 14:15 裴元庆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05-27, 0:36:33发表
看得出老兄是熟读《说唐》、酷爱《说唐》人物的,不然不会如数家珍、也不会用三公子的名讳,但令在下疑惑的是老兄何以会产生“程咬金是有名的蓝靛脸,单雄信是青瓜皮。”的小错误,莫非老兄所读《说唐》的版本与在下的不一样?
在下的排名依据已经奉上,无非是那些基本书,还要加上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罗通扫北,完全消化后,自然可得出排名,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强求一致,看来《说唐》的作者确有先见之明,在书中故意留了几个空,以娱乐我辈,如果他将18排名写全了,也就了无意趣了。
你我之所以会产生小分歧,正如拙文“客观公允,说岳武力大排名”开篇所言“尊重历史书籍,本文排名的唯一文字依据就是金丰、钱彩的《说岳全传》。曾经上过几个“三国”论武的网战,里面的朋友为三国英雄的排名争得不可开交,仔细一瞧,呵呵,原来大家的依据不一,有的是《三国志》、有的是《三国演义》、有的是历史文献、还有的是干脆兼收并蓄。标准统一、口径一致,才好排名。”

我个人认为在排名、武评中依据统一是很重要的,在下的小文实属综合而成,写成武评是比较勉强的。 [/quote]
第五回
叔宝隔溪一望,见雄信身长一丈,面若灵官,青脸红须,衣服齐整。
觉得肉身不像个样,便躲在材后,雄信走过桥来,将马一看,高有八尺,遍体黄毛,如纯金
细卷,并无半点杂色。双手用力向马背一按,雄信膂力最大,这马却分毫不动。看完了马,
方与叔宝见礼道:“这马可是足下要卖的么?”

楼主,说唐中描写单雄信是青龙下凡,这青脸红须是他的标志。至于程咬金,你说我是依照京剧,那你看看《兴唐》,《响马专》,《大隋唐》,《混唐》,即便是单老的评书里
程咬金也是个蓝靛壳。

2005-5-27 14:29 裴元庆
另外,不是18好汉的人名不起,《说唐》只是没有说起18个人,《大隋唐》可以说就是各种隋唐演义的依据蓝本,它成书早在《说唐》之前,后人各自按着意愿改变,所以说,我和楼主你算不上什么意见分歧,只是看到你文章中的漏洞,提个醒罢了。而且这与你自创的排名完全没有关系。至于你列说唐的排名,我想可能是读的时候不够细吧。

2005-5-29 23:19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裴元庆[/i]于2005-05-27, 14:15:37发表
第五回
叔宝隔溪一望,见雄信身长一丈,面若灵官,青脸红须,衣服齐整。
觉得肉身不像个样,便躲在材后,雄信走过桥来,将马一看,高有八尺,遍体黄毛,如纯金
细卷,并无半点杂色。双手用力向马背一按,雄信膂力最大,这马却分毫不动。看完了马,
方与叔宝见礼道:“这马可是足下要卖的么?”

楼主,说唐中描写单雄信是青龙下凡,这青脸红须是他的标志。至于程咬金,你说我是依照京剧,那你看看《兴唐》,《响马专》,《大隋唐》,《混唐》,即便是单老的评书里
程咬金也是个蓝靛壳。 [/quote]
同样是第五回:这庄上主人姓单名通,号雄信,在大隋朝是第十八条好汉。生得面如蓝靛,发似朱砂,性同烈火,声若巨雷。

第二十回:姓程名知节,又叫咬金。身长八尺,虎体龙腰,面如青泥,发似朱砂,勇力过人。
有一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其字面意义,我们知道青蓝实出一个色谱系,在古代青蓝的分界不是很明显,因此叔宝产生误会不足为奇“隔溪一望,见雄信身长一丈,面若灵官,青脸红须,衣服齐整。”,另外我在想叔宝此时是不是饿得头昏眼花,抑或有青光眼外带散光?(开玩笑了,呵呵)  
看得出阁下是一个很认真的人,这一点与我一致,我很欣赏!本着负责的精神,我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P242页,里面对靛的解释是:深蓝色,由蓝和紫混合而成。不出意外的话,我可以肯定,你我联手发现了人们对说唐认识上的一个小误区。
又我手头的说唐版本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华夏出版社,1994年北京第1版,1995年4月第5次印刷。不知可与你相同。
另外“因为鄙人吃的就是古典小说这碗饭”意指为何,方便的话还请告知。
非常愿意与阁下作进一步交流,在下陆续还有数十篇原创作品献丑,还请老兄到时多多赐教。
得一诤友,我心足矣!

2005-5-30 08:16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恣意生活[/i]于2005-05-27, 12:26:26发表
我就问一句,你从哪找的?从12开始是你杜撰的吧。
我又没说你那原创,你急什么?   
东一句依照作者,西一句依照作者,不久为了让人信服你的排名么,一被人发现漏洞就急眼,是不是有点没品了。
再告诉你一句,你真真按照作者排名的是9个。小学一年级教过的,我想你总不能一到十就不会了吧。 [/quote]
我不太喜欢无聊的口水仗,如果你乐于此道,我推荐你一个论坛:游戏人的家——演武堂,其中个别人尤精此道,一定会对你的胃口。如无其他新观点,请你自便!

2005-6-10 11:11 xiaomatu
18杰应该有王伯当,取代谢映登.还有瓦岗五虎将怎能没有裴元庆?

2005-6-10 13:37 沙加1110
[quote]原帖由[i]xiaomatu[/i]于2005-06-10, 11:11:27发表
18杰应该有王伯当,取代谢映登.还有瓦岗五虎将怎能没有裴元庆? [/quote]
根据《兴唐传》的说法,瓦岗五虎是群雄初占瓦岗寨举义旗后就封定了的。

所以后来三打瓦岗寨中加入的邱老王爷、裴氏父子等,都没有入这五虎。

而《兴唐传》的五虎是:赤发灵官单雄信,赛关公王君可,铁叉天王尤俊达,勇三郎(是这个绰号吗?记不清了)王伯当,神箭将军谢映登。

另外一些大将像老程自己是瓦岗寨主、混世魔王,秦琼是三军大帅,翟让是先锋,所以都不入五虎之名。

后来的降将中邱瑞和裴仁基两个老爷子封了个什么长寿王之类的官,去养老了。

而三公子裴元庆好象是接替翟让做了先锋了,也还是不在五虎之列。

2005-6-10 21:56 入侵者
[quote]原帖由[i]yunhezi[/i]于2005-05-24, 18:49:08发表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quote]
被打的吐血吧~~~~~~

2005-6-10 22:13 沙加1110
[quote]原帖由[i]入侵者[/i]于2005-06-10, 21:56:42发表
[quote]原帖由[i]yunhezi[/i]于2005-05-24, 18:49:08发表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quote]
被打的吐血吧~~~~~~

[/quote]
[quote]因为每次成都和裴元庆打都吃了老亏!第一次成都先和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进行车轮大战,打了有近一天.裴元庆这只生力军才上去的.两锤一架.成都吐血.第二次记不太清楚,总之成都也是不在最佳状态. [/quote]

显然前面有人回答过了

2005-6-14 00:18 gcdcps

老程还排18啊??

2005-6-15 08:32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gcdcps[/i]于2005-06-14, 0:18:56发表

老程还排18啊?? [/quote]
程咬金梦中获授神斧,头三板斧可不是盖的。

2005-6-16 01:14 lulu19811101
[quote]原帖由[i]yunhezi[/i]于2005-05-24, 18:49:08发表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quote]
说的是啊,为什么呢。

2005-6-16 01:26 一夜
正版排名中扬林好称演义第二
怎么也太掉价了啊

2005-6-16 02:27 吕布貂蝉
看了好多遍了~~不过好像有个版本没看过哈~~

2005-6-16 13:4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lulu19811101[/i]于2005-06-16, 1:14:45发表
为什么两次把第二打的抱鞍吐血,反而排第三? [/QUOTE]
说的是啊,为什么呢。 [/quote]
前面已经有人回答:因为每次成都和裴元庆打都吃了老亏!第一次成都先和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进行车轮大战,打了有近一天.裴元庆这只生力军才上去的.两锤一架.成都吐血.第二次记不太清楚,总之成都也是不在最佳状态.

2005-6-27 14:59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邓仲华[/i]于2005-05-24, 20:38:57发表
只是为罗艺报不平 他能和杨林大战三天三夜 榜上居然没他 估计是不太伸手的缘故! [/quote]
准备出个武评版的说唐,到时一定要把罗艺考虑进去。

2005-7-20 12:42 双枪老太婆
我记得秦琼是第16杰,不知怎的排到了13。
还有单雄信的排名似乎偏高。单二郎出彩的战绩也不多,有个版本上他是排的18。
咬金武艺的确不咋的,就三斧子能耐,武艺档次高一点的早就瞧科了,不但如此,还被尉迟敬德杀了3次,无论如何也进不了18强。不过这人运气倒不错,是个福将(有点象说岳的牛皋)。

2006-9-19 11:54 rauljing84
历史上的秦琼那可是猛啊!
放眼中国整个历史,也难找出几个人能和他齐肩的

2006-9-19 14:17 KYOKO
秦琼比起李元霸他们当然差远了
但隋唐英雄何止千千万万,已经是靠前的了

2006-9-19 17:04 七闯连营
李世民封的三大将
智将:秦琼
勇将:罗成
福将:程咬金

2006-9-20 00:15 metaldp
人言小"孟尝"
就是说他交友广泛,不计对方身份

从现在比较流行的版本来说

秦琼与尉迟敬德同排隋唐好汉的第13名

当然也有其他版本,与其他略有区别,但都不是特别靠前

2006-9-20 05:46 朱红泪
[quote]原帖由 [i]关毛[/i] 于 2005-3-16 20:08 发表

呵呵,排名前三的都使锤~~这要在金庸或古龙的小说里一准是最菜的菜鸟~~ [/quote]
胡扯!!襄阳大战,郭靖、黄蓉、老黄、老顽童、杨过龙女等合起来还打不走蒙古大军,郭靖最后还战死了。要是李元霸,一个人早把蒙 ... [/quote]
100W。。。可能麽...站在那里给你杀你都要杀上几个月...

2006-9-20 05:49 朱红泪
其实我有个疑问,秦不是得了那匹风雷豹吗....它一叫什么马都腿乱...这样的神器也不见他用...

页: 1 [2] 3 4 5 6 7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