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神秘的盲夏侯


2005-3-3 17:19 唐魂
夏侯惇字元让,曹操手下“特见亲重”,“诸将莫得比也”的第一武将。
    鄙人以为其很神秘,原因在于《三国志》对其的记载似乎让人觉得他似乎称不上曹魏第一武将。而鄙人觉得不论是写志的陈寿还是注解的裴松之都有点忽略甚至贬低他的意思。
    首先是陈寿写的《夏侯惇传》中夏侯惇的记载篇幅没有夏侯渊、曹仁那么长,更重要的是没有象夏侯渊、曹仁等独立率军作战的记载,这对一个是最高地位的武将来说是不可能的。关于夏侯惇的战功仅仅只是曹操初起时的从征,到讨吕布还是从征,其后也没什么特别的战功,值得一提的也只是为打河北的曹操作为后拒。
    在这期间,其本传还详细记载了夏侯惇曾担任留守濮阳的重任,但是这却只是为了歌颂他人(从《荀彧传》可知留镇兖州的是荀彧,夏侯只是辅助)。夏侯惇在守濮阳时不但丢了濮阳,而且还被吕布手下诈降的将领劫为人质,最后靠韩浩才获救。《夏侯惇传》加上其子孙的记载总共也不过六七百字,其中竟然用了将近二百字来描写此事,花这么大篇幅来写传记主角的“丑事”,这在陈寿写的“正面人物”传中是独一无二的(一般来说,只有董卓这样公认的贼子或是袁绍等战败的“反派”人物才会有大篇幅的“败事”、“丑事”记载,而夏侯惇这样的“正面”大将的丑事、败仗在个人传记中应该是能免则免、能简则简的,如曹仁屠宛、张颌败于张飞、郭淮败于魏延等等都忽略不提,即使是如夏侯渊一样是战败身亡的,其经过不能删除,但也是只二十余字就带过了)。
    其次是裴松之的注解,裴松之作注的目的之一就是补充陈寿过于简略的内容,而裴松之对大多数重要人物的传记都作出了详细补充,但是对于这位地位极高的夏侯惇却没有什么功绩事迹补充,只有两段短短的没多大意义的、甚至看来还有点象是贬低夏侯惇的内容:一是夏侯惇厌恶军中称呼他为“盲夏侯”,照镜子时将镜子扔了;二是曹操称魏王时,手下诸将皆封为魏官,独夏侯惇仍为汉官,曹操认为区区魏官身份不如汉官,封夏侯惇魏官是屈了夏侯惇,而夏侯惇却硬要做魏官。
    陈寿、裴松之,鄙人对他们是极为赞赏的,但是这夏侯惇的事迹如此少,鄙人个人以为是他们的过失,现在只能知道夏侯惇功勋卓著,却不知是哪些卓著功勋。
    鄙人到处查找夏侯惇的事迹,只能收集到以下一些,除去初期的从征以及伐河北时的后据外,其本传记载他修水利开荒地(颇有内政之才),而《典韦传》以及《魏书》关于韩浩的记载可得知典、韩二人是夏侯惇发掘的(有识人之明),《荀彧传》记载夏侯惇帮助荀彧诛杀谋乱者稳定军心。而在《先主传》、《吕布传》可得知夏侯惇率军救刘备时被高顺击败;《先主传》可知博望之战又被刘备以伏兵计击败。其他还有可以称道的就只有夏侯惇性清俭,有馀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於官,不治产业。
    总之,鄙人是找不到夏侯惇的战功了,夏侯将军就这样缺乏战功的记载了,让人失望。不少贬低赵云的人都称赵云战功记载颇少,故贬低赵云的能力,但是夏侯惇的战功记载更是少得离谱,鄙人不能置信如此一个曹魏第一武将怎么可能缺乏赫赫战功?不知是陈寿、裴松之等人的玩笑呢?还是夏侯惇的战功果真如此少?
    现在探讨魏将者不少,惟独很少探讨这位第一武将的,鄙人在此抛砖引玉,期盼各位高见,使鄙人能更加了解神秘的盲夏侯。

2005-3-3 18:55 loyani
也就是在曹操刚发家的时候,夏侯惇表现比较突出,后来随着大批优秀的战区指挥官的加入,夏侯惇作为中军将领很难获得什么建立功勋的机会了。

所谓“第一武将”,未必就是军功第一。

2005-3-3 18:57 龙宽九段
他是个总统全局的人,却不适合临阵杀敌

2005-3-3 19:16 唐魂
曹操刚发家的时候,夏侯惇表现比较突出??
何以见得???
所谓“第一武将”,莫非因为是曹操亲戚,可曹孟德不是个任人唯亲的人

2005-3-3 19:44 大便君
曹操怎么不是个任人唯亲的人?

夏侯惇不是没出去打仗,而是每次打仗都是像博望这样的惨败,所以本传根本就没事情可提

2005-3-3 20:03 唐魂
每次打仗都是像博望这样的惨败??有根据吗???
那为什么曹孟德如此喜欢他?????

2005-3-3 20:08 大便君
如果不是惨败本传又怎么不会为之吹嘘?

夏侯姓与曹姓世代通婚,关系铁

而且惇惇才能平庸,危险系数低

2005-3-3 20:10 唐魂
危险系数低 ??
曹操就喜欢就把自己的部队当炮灰四处抛洒??

2005-3-3 20:42 大便君
曹操让他出去打过几仗发现其实在不是打仗的料就把他扔后方搞生产去了

2005-3-3 21:07 实干司马
博望坡盲夏侯输给刘备丢人,但不是惨败,刘备进行伏击后不久即撤退了。

夏侯惇是曹操的亲信,其忠心耿耿,搞内政农业显然远比统军打仗好。

2005-3-3 21:07 晨山尚书
夏侯忠心,在战争中早期眼睛瞎了,有威望,政治能力不错,把他放在后方值得信赖。

2005-3-3 21:09 唐魂
那为何 特见亲重,诸将莫得比也???

2005-3-3 21:14 大便君
关系特别好,其他人比不了

论本事论军功姜维N倍于黄皓,但刘禅是喜欢姜维多些还是喜欢黄皓多些?

2005-3-3 21:24 唐魂
照你这样说曹丞相和刘禅一个货色罗??

2005-3-3 23:23 枭雄孟德
威望极高,两袖清风,忠实可靠
就着三点就够了

2005-3-3 23:26 白虎非虎
[quote]原帖由[i]唐魂[/i]于2005-03-03, 21:24:21发表
照你这样说曹丞相和刘禅一个货色罗?? [/quote]
亲戚永远是亲戚,可靠的废人也是个废人,不可靠的天才有可能是祸害,魏国的大军出征一般都是用亲族作为最高统帅,曹休曹真这些人水平不一定是魏国第一,但统帅还都得是他们。

好比我开个公司,钱九成九是宁可给亲戚管也不愿相信外人,像孔明那样又可靠又出色的人物是很难得的,而即使是这种人物,君王若不和他有长期的接触,依然是不敢信任的。一个国家里有能力的人总是车载斗量,但能得到君王绝对信任的则屈指可数。

所以中国流传的做官秘诀很简单:得到上司的信任,因为这是最困难的。

2005-3-4 01:24 凌云茶
夏侯做汉官多少有点曹操的政治考虑,委屈一下自己亲爱的忠臣了.
至于特见亲重,诸将莫得比.这点去翻翻汉书里边关于刘邦封卢绾燕王的闹剧就清楚这和功劳没什么关系的了.

2005-3-4 11:14 廖化将军
任人唯亲那个唯字是虾米意思啊?前面有些朋友高论,似乎语文没认真学好。
“唯”亲才是坏事情。适度的亲人外人搭配干部班子,是好事情。

2005-3-4 11:50 唐魂
适度的亲人外人搭配干部班子,是好事情。 ??
中国必亡于此

2005-3-4 11:53 廖化将军
唐魂朋友请不要胡乱乌鸦嘴咒我国家。

2005-3-4 11:56 唐魂
鄙人可绝不是乱诅咒国家的人,君说"适度的亲人外人搭配干部班子,是好事情。 " 何以见得啊 有何先例为证啊

2005-3-4 12:03 廖化将军
曹操起家时,用自家亲戚带本乡本土子弟兵,有什么希奇?
此后,军事班子中亲人与外人才干之士兼用,有何不妥?
两大方面军总指挥,夏侯渊和曹仁,是亲戚加有能力者结合的完美代表。
敦哥....不如那两位..所以曹操起初还用他出阵,后来就回家做内务,也算的上因势利导知人善任了。
张辽于禁徐晃张合这些人的存在,曹操头上是无论如何戴不上唯亲这顶帽子的。

最后提醒你一下:于禁如果姓曹,樊城也许不会降。



顺便回答你另个问题:

曹操刚发家的时候,夏侯惇表现比较突出?

这个,请留意对比下官渡前,对吕布作战期间曹操手下诸将当时的官阶和任用情况就知道了。

2005-3-4 12:42 唐魂
于禁如果姓曹,樊城也许不会降。??
为何后来又投降了曹氏
,本性如此,姓氏何罪之有??

2005-3-4 12:46 廖化将军
看你理解问题的能力如此这般,很难相信你能原创出那样的长篇大作。

曹洪曹仁夏侯哥们要是被关羽给逮了,一则他绝不会降,二则他即便想降,关公也不敢收下。

不要说夏侯霸,那是司马开始清洗曹家亲戚以后的事情了。

2005-3-4 12:56 唐魂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3-04, 12:46:33发表
看你理解问题的能力如此这般,很难相信你能原创出那样的长篇大作。

曹洪曹仁夏侯哥们要是被关羽给逮了,一则他绝不会降,二则他即便想降,关公也不敢收下。

不要说夏侯霸,那是司马开始清洗曹家亲戚以后的事情了。 [/quote]
阁下谈论何人??
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
鄙人说于禁,阁下说谁呢???

2005-3-4 12:58 唐魂
于禁死时,司马开始清洗曹家亲戚?????
阁下什么星球的故事啊???

2005-3-4 13:00 廖化将军
神哪,救救我吧~我想买IQ卡

2005-3-4 13:07 唐魂
于禁死时,曹坯尚在,司马如何敢清洗曹家亲戚

2005-3-4 13:24 廖化将军
我投降,放过我吧~

2005-3-4 13:38 唐魂
多说无益  不回了

2005-3-4 16:50 蓝啾啾
[quote]原帖由[i]唐魂[/i]于2005-03-04, 12:58:08发表
于禁死时,司马开始清洗曹家亲戚?????
阁下什么星球的故事啊??? [/quote]
廖化將軍說的是...夏侯霸死時司馬正在清洗曹家...閣下的看帖不太仔細...

2005-6-12 23:46 2881989
大哥我是新手都知道  
不是夏侯霸死后
而是要杀夏侯霸的时候
才去蜀国的

2005-6-13 04:56 昨日梦三国
[quote]原帖由[i]唐魂[/i]于2005-03-04, 11:50:01发表
适度的亲人外人搭配干部班子,是好事情。 ??
中国必亡于此 [/quote]
拿一个封建,动荡乱世,拿现今社会来比。你不觉得有问题吗
支持廖化

2005-6-13 05:28 刘蝉
可能夏侯惇对曹操的忠心最强,夏侯惇手拿多少部队,曹操都放心.

2005-6-13 07:50 萧香剑雨
[quote]原帖由[i]刘蝉[/i]于2005-06-13, 5:28:35发表
可能夏侯惇对曹操的忠心最强,夏侯惇手拿多少部队,曹操都放心. [/quote]
主要是夏候淳战绩太 差,而其内政方面又优于其他人吧

2005-6-13 10:39 kid840714
应该盲夏侯的亲戚身份还是有点关系的,毕竟其他外姓臣子能助曹操取天下,但族内的事就不好插手了,比如后来曹丕继位后,子建、子文不服,就需要一个宗族内的长辈出来说话了。同是族内之人就会有辈分的差别,就算做了皇帝,也要尊敬长辈,而其他外姓臣子由于没有亲戚的辈分关系,再怎么有威望也是君尊臣卑,宗族之事是没有他们说话的份的。
可能曹操就是考虑到将来须要一个可靠且有威信的族中人维护王位正统,所以有心扶植盲夏侯。
而且盲夏侯是最符合要求的人物:
1、威信:盲夏侯在众臣子资历最老,在军中也有威望(至少啖睛之勇可以镇服三军)
2、族中地位:与曹操同族同辈,也就是说将来无论谁继位,他都是长辈,宗族内大事都需要他过问。
3、品格:其忠心就无须论证了吧!另外根据上面各位的讨论,看得出盲夏侯应该属于那种很有原则的人,不是可以被人收买的人。

另外,其内政、军务能力都不是很弱也不是很强,太强太弱的话恐怕曹操还会有所顾虑。
最后可能还有些情感因素,曹操对于盲夏侯啖睛一事还满介怀的,好象有点亏欠了他的意思。

2005-6-13 14:36 乡巴佬
朱德没有在前线立军功,照做总司令;叶剑英也没有在前线打仗,照做参谋长。夏侯大概属于这种。

2005-6-13 15:06 寂寞的烟
就是当一个精神领袖啊

2005-6-13 15:25 luanshengyu
夏侯很可能是曹操的知心人,又是亲戚,所以才待之特别亲厚

2005-6-13 23:42 实干司马
夏侯惇军事能力不怎么样,内政守成还是称职的

2005-6-14 10:01 xiaomatu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3-04, 12:03:38发表
曹操起家时,用自家亲戚带本乡本土子弟兵,有什么希奇?
此后,军事班子中亲人与外人才干之士兼用,有何不妥?
两大方面军总指挥,夏侯渊和曹仁,是亲戚加有能力者结合的完美代表。
敦哥....不如那两位..所以曹操起初还用他出阵,后来就回家做内务,也算的上因势利导知人善任了。
张辽于禁徐晃张合这些人的存在,曹操头上是无论如何戴不上唯亲这顶帽子的。

最后提醒你一下:于禁如果姓曹,樊城也许不会降。 [/quote]
樊城从来没降过呀?

姓曹的估计是降了也免不了死.

2005-6-16 08:46 cloud_fire
看唐魂兄的帖真急啊,将军是在说,于禁之所以降,关羽之所以受其降,关键是他不是曹操的亲族,如果他是,一则他不会降,二则关羽也不敢受其降,提到夏侯霸的意思是说,别拿夏侯霸来反论,因为那个时候真正掌权的已经不是曹家的了.
      夏侯在演义里好象有和吕布打过,而且没死,能和吕布打过不死的,我觉得都很厉害,还吃自己的眼睛,就这好象就够了!

2005-6-17 20:15 高木知之
[quote]原帖由[i]lllls1000[/i]于2005-06-15, 16:44:56发表
为什么是盲夏侯?一只眼睛看不见么 [/quote]
这位兄台(或mm)看来对三国没有什么了解,夏侯惇的有只眼睛被人暗箭射伤了。

2005-6-18 18:28 叶四四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3-04, 13:00:47发表
神哪,救救我吧~我想买IQ卡 [/quote]
呵呵,廖化将军也有糗大的时候。
这种“左”人经常见,不奇怪咯。

其实夏侯被重用的原因觉得各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过我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要让夏侯打刘备?难道让这位德高望重的将军失败之后会激其全军的斗志?还是曹操平定河北后的骄傲之心已起,就随派了一个夏侯去打?

PS:演义内容的请不要混入史实中,不然越谈越乱,越扯约远。

2005-9-6 10:13 伤云
武将,我们觉得夏侯差是因为他是个武将,如果当成文臣看呢?夏侯的政治不是还不错么

2005-9-6 12:29 卫斯理
夏侯渊也被刘备打败,夏侯敦被刘备打败不奇怪。

2005-9-6 12:52 魑魅魍魉魈魃魋
二楼的
夏侯怎么能是“不适合临阵杀敌”呢?
虎牢关一战有记载“夏侯惇出战吕布而不敌”
试问三国武将中有几个能“出战吕布而不死的”?
而且被射伤眼睛直接吃了
更是古今第一人
足以证明他勇武过人
大便君更是让人不能理解
居然那黄皓这种货色与夏侯相比
根本不是能做比较的啊
关于这篇文章我想说
也许夏侯惇这个人过于淡薄
以至于不赞成史官对其战功进行记载
曹操爱之又加上亲戚关系
就会同意他的要求
陈寿等无从考究
自然没什么好写的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
书中记载夏侯年少时因他人侮辱其师而杀人
在外避难
直到曹操举兵才回来
也许夏侯的师傅是位神人
曾提醒他不可过于耀眼
否则会遭天堑?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迷
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吧!

2005-9-6 13:01 魑魅魍魉魈魃魋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06-13, 23:42:32发表
夏侯惇军事能力不怎么样,内政守成还是称职的 [/quote]
实干司马兄
什么叫没什么军事能力?
我且问你
曹营中最可依赖的是什么兵?
青州兵
青州兵是谁训练的?
夏侯惇!

2005-9-6 13:34 大雄GG
青州军战斗力低下,而且也不是独眼负责训练

2005-9-6 18:41 魑魅魍魉魈魃魋
演义里宛城一战于禁镇压扰民的青州兵
曹操对其赞叹不已
并责罚了管制不严的夏侯惇
你没看过?

2005-9-6 18:49 大雄GG
三国演义是小说,这儿似乎不是谈小说的地方

2005-9-6 18:53 卫斯理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9-06, 18:49:46发表
三国演义是小说,这儿似乎不是谈小说的地方 [/quote]
于禁之事《三国志》里有说。

2005-9-6 19:15 天宫公主
具备基本武将能力(包括过人的武功), 但其统率力不能入名将行列... 倒是内政功绩可以让他成为一代贤臣.

2005-11-3 16:47 leo003
还是同意大家称他为贤臣的说法,亲戚能塌实做事的不多。

2008-1-5 20:39 liouzhengxi
他可以随意进入曹操寝宫,深受信任啊

2008-1-5 21:03 索虾王
现在真的很少有看到夏候元让为曹家所做的功绩记载
不过少但是有可能是有的,举个例子吧:明朝的李善长也没立什么功绩,可明朝六公爵中他却排第一,可见有时候未必要有很大的功绩才会居高位的
而且功绩未必要很显山露水才算功绩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而已

[[i] 本帖最后由 索虾王 于 2008-1-5 21:06 编辑 [/i]]

2008-1-6 15:07 小人小小
夏侯最起碼不會反叛

2008-1-6 23:05 愿望化身
55楼这是正宗的挖坟啊……马王堆都挖出来了……

……跟着搅和一个……

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

真名将也……:titter:

在下看来,一段话包含了三国战争史上三大笑话——

笑话之三:留门追贼

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

夏侯惇受命留守濮阳,带兵出城跟吕布打起来了,两个人一通游击,吕布进城,把夏侯惇关外面了……

笑话之二:贼得势诈降。

遣将伪降

这个只能说吕布太有才了……明明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城也进了,东西也抢了,居然能想起来去找夏侯惇诈降……傻子也不会信吧……

笑话之三:信了……

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

·_·

2008-1-7 01:04 凌云茶
吕奉先也是典型的贪心,明明已经抄了夏侯元让的老窝,派人刺杀夏侯都还正常,却派人诈降劫持夏侯,勒索宝货。。。一个是抄光了敌人的家却不自信,一个是相信敌人抄了自己老家还会有将投降。。。。。

2008-1-7 11:51 杜预
有本事歸有本事,領導不用你照樣喝西北風
獨眼龍雖然功績不甚高,但是曹操能放心用他。朱靈本事也不小,但是曹操懷疑他也不見重用,曹操人品本來不咋地,這個人居然還淪落到被曹操討厭的地步,也算這個人的本事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神秘的盲夏侯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