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24 11:12
我不是迭戈
在下愚昧,望高手指教~~~~~~
2005-2-24 13:06
天宫公主
權稱尊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
看来孙策男系是绝后了。
2005-2-24 19:5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仙津伏梦[/i]于2005-02-24, 19:04:07发表
孙策死的时候才几岁……
而且宋太祖……(是太祖吧?)
不也传给他弟弟了- -?
他可是有儿子的说……具体原因不要问我……宋朝的历史我不很清楚…… [/quote]
宋太宗不是篡来的皇位么?(还是我看小说太多了?)
2005-2-24 19:51
我不是迭戈
[quote]原帖由[i]lijun820922[/i]于2005-02-24, 19:28:16发表
儿子太小 交给儿子也没用 [/quote]
孙权那小子太差了,只是守国之君,不是打天下的料~~~
2005-2-24 19:55
天宫公主
孙权把孙策的基业扩大了N倍,还不算打江山的料?
2005-2-24 20:01
桠枫
宋太宗不是纂位,应该是宋太祖传位给他的
“……由是大重儒者。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
觉痛,帝亦取艾自灸。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
子,福德吾所不及云。”……”
[《宋史》太祖三]
从这段话中可看出,宋太祖是有意传位于他的
2005-2-24 20:07
天宫公主
那太宗怎么还杀了赵匡胤的儿子?难道说这也是小说里胡编的?(对不起,我的宋史知识基本上仅限于小说)
2005-2-24 20:14
马岱
因为孙策死时,政权还很不稳固,这位置不是用来享福的。孙策更多的是从维护东吴政权的角度出发,当然是选择孙权了。如果交给小婴儿,还怕别人不服,引发内乱,外面其他诸侯就打进来了。
2005-2-24 20:18
廖化将军
桠枫不要在三国谈宋史,即使要谈,烛影斧声也是千古迷案,拿这个来做论据,实在是北极之寒。
孙策有儿子,未立,是个问题,楼主的疑问很有意思的。只是可考资料全无,无法作出一个象样的论述而已。
2005-2-24 21:46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2-24, 20:18:25发表
孙策有儿子,未立,是个问题,楼主的疑问很有意思的。只是可考资料全无,无法作出一个象样的论述而已。 [/quote]
廖兄不要乱说。
[color=red]《三国志——周瑜传》: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color][color=blue]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color]
[color=blue]《江表传》: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color]
孙策死于建安五年,那么孙策的儿子顶多不过两岁(甚至可能是遗腹子)————所以除非孙策想把孙家基业给葬送了,否则孙策不能传位给他儿子(曹操如果知道孙家领导人还是乳臭未干,估计就高兴到跳起来了)。
2005-2-24 21:55
廖化将军
乳臭未干不是什么象样的理由啊,可以由大臣和王摄政的说;
遗腹子也不重要,同期不止一个牛人的血统都有说法啊;
我是没去查资料哦,看上去“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可信
这就够了吧~
2005-2-24 22:01
天宫公主
如果孙策儿子尚在大桥腹中,不立也说的过。
如果儿子已经出生,他完全可以要求孙权效仿周公。
2005-2-24 22:33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2-24, 21:55:25发表
乳臭未干不是什么象样的理由啊,可以由大臣和王摄政的说;
遗腹子也不重要,同期不止一个牛人的血统都有说法啊;
我是没去查资料哦,看上去“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可信
这就够了吧~ [/quote]
孙策当时是只是个区区讨逆将军,哪来的“摄政王”?
孙策兄弟一大筐,有跟曹操关系密切的,有自己能力甚强的————孙策死时周瑜吕范之流又不在身边,要真把一小婴儿立为孙家班头头,估计就是“群起而攻之,江东大混战”的局面了。
只要孙策临死时立的继承人不是那个小婴儿,那么他以后再怎么“牛”,也要靠边站————难不成还有能力去跟孙权争江东?
2005-2-24 22:45
马超将军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2-24, 21:55:25发表
乳臭未干不是什么象样的理由啊,可以由大臣和王摄政的说;
遗腹子也不重要,同期不止一个牛人的血统都有说法啊;
我是没去查资料哦,看上去“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可信
这就够了吧~ [/quote]
三国乱世,家族能否保全尚未可知,孙策估计也不敢奢望吧。儿子年幼、根本不能立业,以孙策之明,怎能不知?
2005-2-24 23:12
雷雨
孙策名义上充其量是江东各地方势力的上司,而并非“君主”,从法律上说,他也没权限指定地方长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推出一个成年人来领导这股割据势力,才能名正言顺。
就好比现在很多贪官安排自己的儿女进政府机关,但他们也要等到孩子成年一样
2005-2-25 00:00
loyani
立了孙权都有那么多的动乱,差点政权不保,如果立个小孩儿,不知道会怎样。应该说孙策有眼光,肚量够大,事实证明孙权做的确实不错。
2005-2-25 13:43
superzz_0
其实孙权当时也是个黄毛小子........还不是要靠重臣们扶持啊.
不过他总比个婴儿强,孙策也知道他儿子基本没希望继承了,就卖个人情.
不过后来有人还是非议孙权,不封孙策之子为王,政治家就是那么冷血.
2005-2-26 04:31
落月猫
不管怎么说,孙策死的都太早了,就算他有儿子,他儿子就算不是大乔生的,是前面丫鬟生的,在他死的时候也不可能已经懂事。那时候的东吴,完全是个烂摊子,除非孙策死前脑子已经烧坏了,否则怎么都不可能立自己儿子的。相比之下,孙权虽然年纪也不大,不过至少已经能处理事情了。
2005-2-26 11:36
天宫公主
但孙策死时,孙权就懂事么?
孙策叔辈也有不少人,可以让他们和张昭等一起扶佐孙绍啊。
我承认,如果是孙绍继位,恐怕江东难过赤壁这一关。可这不是理由,因为孙策安知会有赤壁这种危急发生?
我觉得孙策立孙权还有一个能解释通的理由,就是孙策想在刘表,黄祖死前,他的继承人能擒而手忍之。若立孙权,江东可能五年军队开不动,五年后仇人未必会死。立孙绍,恐怕就是15年,20年孙姓不能亲征了。
2005-2-26 16:31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天公将军[/i]于2005-02-26, 11:36:22发表
但孙策死时,孙权就懂事么?
孙策叔辈也有不少人,可以让他们和张昭等一起扶佐孙绍啊。
我承认,如果是孙绍继位,恐怕江东难过赤壁这一关。可这不是理由,因为孙策安知会有赤壁这种危急发生?
我觉得孙策立孙权还有一个能解释通的理由,就是孙策想在刘表,黄祖死前,他的继承人能擒而手忍之。若立孙权,江东可能五年军队开不动,五年后仇人未必会死。立孙绍,恐怕就是15年,20年孙姓不能亲征了。 [/quote]
天公兄:
谁跟你说孙权不懂事的?
[color=red]《江表传》: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color][color=blue]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color]
孙权何止是“懂事”?连孙策都承认自己在计谋上比不上孙权呢!
请天公兄看看[color=red]当时孙家能管事的人物[/color]中有些什么角色:有不恋仕途的(孙静),有勾结曹操的(孙辅),有残暴不仁的(孙翊),有早死的(孙匡)………………
让这样的一帮人去辅助一个乳臭未干的婴儿(甚至可能没出世)??天公兄在拿孙策开涮?还是在逗大家开心?
孙策的确不会预测到赤壁之战的发生,可是孙策当初计划偷袭许县,可以说已经得罪了曹操。所以孙策肯定会明白曹操迟早要对付孙家班————这就是孙家继承人必须要应对的危难。
别以为孙权还不够资格当继承人,事实上连孙策自己都承认了孙权的资格:
[color=blue]《江表传》:(孙策)每请会宾客,常顾(孙)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color]
另外,天公兄麻烦仔细看书,“若立孙权,江东可能五年军队开不动”这样的话可是不合事实的————因为事实上,孙权自管事不久后就开始出兵镇压山越、攻杀李术。建兴七年更是大破黄祖——————这就是孙权有资格、有能力当继承人的明证。
2005-2-26 21:54
slq321
同意蓝兄,补充一点:
孙策单独在丹徙村打猎,被许贡的门客所包围,情势十分危险。孙权得到消息后连忙整队前往丹徙村,但孙策已遭毒手,临死前,跟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两镇之中,与天正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弟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孙策死后,孙权继位,统领江东。
2005-2-26 22:13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slq321[/i]于2005-02-26, 21:55:59发表
孙策也看出来孙权是守家有方,军事不行的主,呵呵 [/quote]
slq321兄看书不认真啊。
[color=red]《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color][color=blue]卿不如我[/color];[color=red]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color],[color=blue]我不如卿[/color]。”
孙策临死前讲的很清楚:领兵打仗争天下,孙权不如自己;任用人才保江东,自己不如孙权。
孙策不过是用自己跟孙权比较,说明[color=red]自己比孙权优秀的地方[/color]以及[color=red]孙权比自己优秀的地方[/color]——————根本就没有表示孙权“军事不行”。
2005-2-26 22:15
宇文
天下大乱,宜立长君
不过,还是支持遗腹子的说法
2005-2-26 22:44
巴西马忠
典略曰:翊名俨,性似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
2005-3-3 18:45
关内侯
孙策可能早已经看出孙权的本事不是自己的儿子能控制的住的,所以还是干脆把位置直接让给弟弟,免得将来自己的儿子被弟弟干掉~
2005-3-4 01:39
lech
[quote]原帖由[i]雷雨[/i]于2005-02-24, 23:12:24发表
孙策名义上充其量是江东各地方势力的上司,而并非“君主”,从法律上说,他也没权限指定地方长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推出一个成年人来领导这股割据势力,才能名正言顺。
[/quote]
这个说法,虽然是冠冕堂皇,不过确实应该符合当时江东人心 。。。
2005-3-7 09:55
屠戮
孙策临死取印绶与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
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
艰难,善自图之!”
可见孙策比较有见识,知弟莫兄
2005-3-7 16:08
紋刀狩易
連傳位給孫權都有人不服,何況還是小嬰兒的孫绍
而且當時江東基業很不穩固“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孫策將位子傳給善於“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的孫權是很正常的~~~
2005-3-7 21:04
贾图
两个理由:
1、孙策死时周郎不在身边,如果传给婴儿一会导致众心不服,二会使众臣丧失信心四散而去。即使孙权上台后,众臣表现仍然不咋地,幸亏周郎张昭带了个好头。如果真传位给婴儿,要么出乱子,要么可能没过几天就散伙了。
2、孙策看出孙权有举贤任能、力保江东之能。
2005-3-9 12:15
南宫如水
马岱大人说的没错,当时江东未平,诸侯的位置还不是用来享受的。传给幼子让重臣辅佐恐众人不服引起内乱,让胞弟权辅佐恐日后生变,索性不如直接将权力交给孙权。
2005-3-9 12:23
凌云茶
只可惜孙权这个弟弟内心可不够厚道.自己儿子全部封王.传位给自己的哥哥的儿子只封侯.虽然我不认为孙权有义务道德齐天的把位置让回给侄子,可这么薄待,多少反映孙权自己的心病.
2005-3-9 13:03
紋刀狩易
[quote]原帖由[i]凌云茶[/i]于2005-03-09, 12:23:53发表
只可惜孙权这个弟弟内心可不够厚道.自己儿子全部封王.传位给自己的哥哥的儿子只封侯.虽然我不认为孙权有义务道德齐天的把位置让回给侄子,可这么薄待,多少反映孙权自己的心病. [/quote]
孫權的心情可以理解
父子相傳是傳統~~~~
他的位置是兄長給的
當然怕兄長的兒子要回去~~~
打壓一下也屬正常~~~
2005-3-9 19:35
贾图
不仅对侄子很不厚道,还逼死兄长的女婿。
2005-3-9 20:18
南宫如水
那都是后话吧,人老了都有糊涂的时候,何况是国家领导人。
2005-3-24 11:18
plumeater
伯符是我偶像,不得不说
传位孙权,应是情理之中,不幸孙权子孙不肖,竟让我们伯符这一枝给族灭了。
而且孙权只諡其兄为王,也太吝啬了...
所以我一向看不起他...
2005-3-24 12:22
大到暴雨
兄终弟继,自古有之。且孙权英雄年少,岂是孺子可比。
2005-3-25 20:47
斩杀大将
阿策死时对他老弟权权说:"内政靠张昭,外战靠公谨."
再想想阿策是怎么死的~被暗杀啊,被暗杀,这头痛脑热的
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嘛~~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2005-3-26 19:55
贾图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3-25, 22:07:05发表
从孙坚,孙策,孙权的全部人生历程看,他们似乎有着天生而且遗传的躁脾气 [/quote]
是的,主要是“好轻出”,孙坚孙策都是死在这上面的。孙权屡次要亲身突阵,若不是二张苦劝还不知道怎么地呢,后来还亲自杀虎,真是死性不改。
2005-3-26 20:09
superzz_0
即使是孙权也有在逍遥津光辉的战斗经历啊,呵呵
2005-3-27 06:12
廖化将军
最可笑就是孙权,就那么点本事,被张辽吓的爬上小山坡持戟自守,张辽骂:有种下来打过~孙权答:就不下来就不下来~
这么号角色,还在前面不久闹着要亲自冲前,被老张拉住的;后来还杀老虎....
可见孙家的冒失脾气真不是一般的强。
虽说爱上三国MM经常瞎扯(^_^),这次说道“从孙坚,孙策,孙权的全部人生历程看,他们似乎有着天生而且遗传的躁脾气”,可真是太对了,我们全都支持MM~
2005-3-27 11:17
arnoldxie
不同的是他老爸和老哥是以勇武而出名的,他好象都是丢脸的多
2005-3-27 17:52
loyani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3-25, 22:07:05发表
从孙坚,孙策,孙权的全部人生历程看,他们似乎有着天生而且遗传的躁脾气 [/quote]
出身决定的。
菜农世家后天再努力,两代之间也显不出多少效果。
2005-3-29 13:46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我不是迭戈[/i]于2005-03-29, 13:36:17发表
孙权亲自杀虎,是笼子里面的吧 [/quote]
是野外的老虎啊。
[color=blue]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於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卻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color]
2005-3-29 14:27
slq321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3-27, 6:12:12发表
最可笑就是孙权,就那么点本事,被张辽吓的爬上小山坡持戟自守,张辽骂:有种下来打过~孙权答:就不下来就不下来~
这么号角色,还在前面不久闹着要亲自冲前,被老张拉住的;后来还杀老虎....
可见孙家的冒失脾气真不是一般的强。
虽说爱上三国MM经常瞎扯(^_^),这次说道“从孙坚,孙策,孙权的全部人生历程看,他们似乎有着天生而且遗传的躁脾气”,可真是太对了,我们全都支持MM~ [/quote]
同意,呵呵,爱上三国的MM,我们都爱你.
2005-4-1 13:43
慕容血
都说孙权继承了父兄两代基业,那么当时孙权究竟继承了些什么?
以当时孙家的地盘和孙策的身份地位,应该不具备托孤的条件吧?
正值创业期,他让孙权做的,也只是继续创业而已,所以不存在立幼子的问题啊
2005-4-1 21:17
£了无痕
当时正当乱世 就算孙策有子也无能力保全东吴领土更何谈发展 所以他选孙权是明智的 事实上也证明他的选者是正确的
2005-4-3 14:24
长坂追梦
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
1孙策没有看不起这个弟弟,虽然自己很强很有才能。(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孙策都自叹不如,可见孙郎谦虚之心。
2孙策没有因为孙权有才而嫉妒排挤他,反而处处为他的将来着想。(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说这话的,正是孙策。可见孙郎气度不凡啊!
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
这时孙策的儿子孙绍已经可以当继承者了,但是孙策没有因为私心而传于子嗣,反而给了孙权,看来他一心为的都是江东大业,丝毫没有半点私心,真是江东之福也!
从这两个细节就可以知道孙策的为人了!江东英雄,非孙伯符莫属也!
2005-4-4 05:59
为我独尊真英雄
[quote]原帖由[i]雷雨[/i]于2005-02-24, 23:12:24发表
孙策名义上充其量是江东各地方势力的上司,而并非“君主”,从法律上说,他也没权限指定地方长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推出一个成年人来领导这股割据势力,才能名正言顺。
就好比现在很多贪官安排自己的儿女进政府机关,但他们也要等到孩子成年一样 [/quote]
说得有道理。再说,“打死不离亲兄弟”,自己的弟弟有能力、有才干,干嘛不让他接管自己的事业哦,而如果让一个还未戒奶的小baby来当一把手,试问那些手下会有几个服的?肯定会出乱子的!
[quote]原帖由[i]关内候[/i]于2005-03-03, 18:45:20发表
孙策可能早已经看出孙权的本事不是自己的儿子能控制的住的,所以还是干脆把位置直接让给弟弟,免得将来自己的儿子被弟弟干掉~ [/quote]
这位仁兄,把话说得挺直接的哦。 也许孙策有过这种想法,但我想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
[quote]原帖由[i]龙宽九段[/i]于2005-03-07, 13:02:07发表
他有女儿,嫁给伯言了 [/quote]
是啊,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记起来了。伯言也可真有福气呀! 大乔这么漂亮,她的女儿应该也挺漂亮的,再说,伯言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取的老婆当然也是非一般的女子呀!
说实话,我也是挺喜欢伯言的!
[quote]原帖由[i]紋刀狩易[/i]于2005-03-09, 13:03:43发表
孫權的心情可以理解
父子相傳是傳統~~~~
他的位置是兄長給的
當然怕兄長的兒子要回去~~~
打壓一下也屬正常~~~ [/quote]
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私心,这是人的本性,是很自然的事情。
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世上又有几个?
[quote]原帖由[i]贾图[/i]于2005-03-09, 19:35:37发表
不仅对侄子很不厚道,还逼死兄长的女婿。 [/quote]
孙权这小子确实也做得挺过分的! 这么好的一个英才,就被他这样毁了!唉!可怜可怜偶滴伯言啊!5555555555............
[quote]原帖由[i]慕容血[/i]于2005-04-01, 13:43:05发表
都说孙权继承了父兄两代基业,那么当时孙权究竟继承了些什么?
以当时孙家的地盘和孙策的身份地位,应该不具备托孤的条件吧?
正值创业期,他让孙权做的,也只是继续创业而已,所以不存在立幼子的问题啊 [/quote]
说得也是,总不能让一个还不会走路说话的小baby去创业吧。在家被人喂饭还差不多。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