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儒学历史发展


2005-1-19 23:15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10:24发表
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我读的时候,把这句理解为有老百姓将“始皇帝死而地分”刻在陨石上.
他查刻字的人,没查出来.
于是有了后事. [/quote]

呵呵~~~~或是可能的意思~~~~~~

因为可能就可以滥杀?我的译文为:可能有百姓在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也和坑儒一样是没凭没据的事啊~

2005-1-19 23:18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15:55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10:24发表
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我读的时候,把这句理解为有老百姓将“始皇帝死而地分”刻在陨石上.
他查刻字的人,没查出来.
于是有了后事. [/quote]

呵呵~~~~或是可能的意思~~~~~~

因为可能就可以滥杀?我的译文为:可能有百姓在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也和坑儒一样是没凭没据的事啊~ [/quote]
或应做“[color=red]有的,有的人[/color]”或“[color=red]又[/color]”解

2005-1-19 23:19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15:55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10:24发表
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我读的时候,把这句理解为有老百姓将“始皇帝死而地分”刻在陨石上.
他查刻字的人,没查出来.
于是有了后事. [/quote]

呵呵~~~~或是可能的意思~~~~~~

因为可能就可以滥杀?我的译文为:可能有百姓在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也和坑儒一样是没凭没据的事啊~ [/quote]
字肯定是人刻的
天上掉下石头来,偏巧就有那么几个字?
概率太小了把

我记得或有"有的"的意思
呵呵
也许是我理解错误,毕竟4年没碰古文了

2005-1-19 23:21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13:56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11:12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04:06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2:57:36发表
坑儒的事情是他觉得自己被骗了了
而且恼恨这种背后议论的行为所致
这种行为比行刺还卑鄙啊


呵呵~~~~~那他大可追杀卢生去吧~~~~~可是为何要做坑儒之事呢?这并不是可以理解的~~~~滥杀无辜,我点你不反对吧? [/quote]
他下令掉查是否还有类似的事情
就是说
他想看看还有多少这样卑鄙的事情然后一并处理
想来那些人也许有无辜被牵连的
但确有那种举动的应该也不少

他本心,一定不是为了杀460人而这样做的.
也许他以为不会有多少,结果查出460这么多,当然更生气了.
也许他以为会更多,如果这样,那么现在材460个,他就不再追查了,说明这460个的确有些问题,他并没有滥杀无辜. [/quote]

可是他是使用了什么方法呢?

互相举报?有这么查的吗?他不想杀这460人?我看就算查出460000他也全杀了~~~~可惜当时全中国的人口才一千余万啊~~~~

还有他没有滥杀无辜?那你的意思是那些儒生是该死咯? [/quote]
这种事不是只有举报这种方法吗?
或者当时的操作与我们理解的不同
史书写的太简略了.


他本心,一定不是为了杀460人而这样做的.
也许他以为不会有多少,结果查出460这么多,当然更生气了.

你注意这两句
他更生气的后果难道反而是将他们都放了吗? [/quote]
令诸生传相告引


把这句话解释一下吧~~~~已经是很清楚的事啦~~~~

他的本心是所有说过他坏话的人都得死!还好只是在咸阳搞,要是在全天下搞,天下儒生该死绝了吧~~~~~要知道当时因为秦尊法家,其他家能没意见吗?恐怕死得不仅仅是茹生吧!

他发起坑儒的原因本来就不是情由可原的事~~~~而是他有点嗜血而已~~~~

2005-1-19 23:24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19, 23:18:34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15:55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10:24发表
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我读的时候,把这句理解为有老百姓将“始皇帝死而地分”刻在陨石上.
他查刻字的人,没查出来.
于是有了后事. [/quote]

呵呵~~~~或是可能的意思~~~~~~

因为可能就可以滥杀?我的译文为:可能有百姓在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也和坑儒一样是没凭没据的事啊~ [/quote]
或应做“[color=red]有的,有的人[/color]”或“[color=red]又[/color]”解 [/quote]

SORRY~~~~刚才想了一下~~~~是我搞错了~~~~呵呵~~~~应该是有人在石头刻字~~

2005-1-19 23:24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2:15:52发表
中国人仍被酱在大黑暗时代,仍继续把精神和生命,浪费在无聊的(如大礼
议)和可哀的(如三年之丧)的争执上。全国二片八股文的吟哦声,诏狱的廷杖声,
和抗暴的呐喊声。
真是感谢朱和尚啊,在同一历史时期,地球上的西方文明开始文艺复兴了,而他确发明了如何能更加的践踏人权。西方的各项文明科技开始大量发展,而朱和尚做了什么?
一个倒行历史方向发展的人,使中国开始落后西方的人,你竟然用他和秦始皇比?

真是怀疑你看书的水平了。看问题的角度的问题了。
一句话,肤浅啊你。


哈哈~~~~~你恐怕连文艺复兴时欧洲处于什么状态都不知道吧?知道巴黎血夜吗?一夜间路德教教死了二万多~~~~~你强啊~~~~~

还有你知道胡惟庸犯了什么事吗?去看看明史吧~~~~是清人修的~~~~蓝玉案我也觉的是矫枉过正了~~~~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不过他那时的态度可是飞扬跋扈的说~~~~你除了看过这本中国人史纲还看过什么啊?

再来我可没说我崇拜朱和尚~~~~偶说的是什么?你知道?我只是说朱和尚至少不会因为一句话而不相干的人~~~~他杀功臣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而始皇帝呢?不用我多说了吧? [/quote]
早告诉你了,拿人物比,要注意每个人物在自己历史的局限性。秦始皇是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难道秦始皇还能想到21世纪有个叫大吴德王的网友?


哈哈~~~~~你恐怕连文艺复兴时欧洲处于什么状态都不知道吧?知道巴黎血夜吗?一夜间路德教教死了二万多~~~~~你强啊~~~~~


OH MY GOD?说你啊说你啊,历史的进步总是要有人流血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导致欧洲文化蓬勃发展,社会经济,大航海时代,这些进步你怎么看不到?他们是也死了许多人,但他们用血反抗了封建的统治,换来了社会的进步。而朱和尚了做了什么?你崇拜的儒生做了什么?


还有你知道胡惟庸犯了什么事吗?去看看明史吧~~~~是清人修的~~~~蓝玉案我也觉的是矫枉过正了~~~~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不过他那时的态度可是飞扬跋扈的说~~~~你除了看过这本中国人史纲还看过什么啊?
               
你不是没看过吗?我教你看看。免得你的鳖脚文言文水平看的不清不楚也好出来显。
                       朱元璋的大屠杀
    明政府统一中国,汉人自然地升起一种愿望,认为蒙古统治的黑暗时代已经过
去,汉民族自己建立的政府,应该跟历史上若干伟大的王朝一样,至少在开创初期,
呈现一片蓬勃祥和的欣欣向荣气氛。
    这种愿望并不奢侈,然而,中国人的命运太坏,他们所遇到的政治领袖,不是
刘邦,不是李世民,而是朱元璋,现实走上一条更黑暗的道路。朱元璋不久就发动
有计划地合法屠杀,完全采用七世纪来俊臣的冤狱手段,但残酷的程度,却使来俊
臣所作的,看起来好像儿戏。
    [color=red]最重要的两次行动,一是胡惟庸冤狱,一是蓝玉冤狱。[/color]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宰相,极有才干。在本质上,自卑感过重的领袖跟有才干的
干部不能并存。一三八○年,“有人”告发胡惟庸谋反,勾结东方大海中的日本,
准备在宴会上杀掉朱元璋([color=blue]参考来俊臣的《罗织经》,就可了解,当权人物决心除
去某人时,自会“有人”告发他谋反[/color])。朱元璋把胡惟庸磔死,屠灭三族。
    过了漫长的十年,到了一三九○年,朱元璋的兽性再度发作,宣称,他又发现
已死的胡惟庸的新阴谋和新同党,于是展开全面逮捕,连朱元璋最尊敬的开国元老,
七十七岁的宰相(太师)李善长,都包括在内,共处决二万余人。朱元璋还编撰一
本书,名《奸党录》,附录李善长的供词,昭告全国。
    三年后,一三九三年,[color=blue]朱元璋发动第二次屠杀。“有人”告发大将蓝玉谋反,
立即逮捕下狱。然后发表蓝玉的供词,蓝玉在供词中承认准备发动兵变。于是蓝玉
被磔死,灭族。[/color]根据口供牵引,被灭族的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一个公爵,十三个
侯爵,二个伯爵。若干人早已死亡,但朱元璋的法律是追溯既往的,所以死者的子
孙仍要抵罪。朱元璋又编撰一本书,名《逆臣录》,昭告全国。


[color=yellow]我在向你解释什么叫诏狱系统,看来你没搞清楚的话,给你说那么多没用。[/color]
[color=green]来俊臣知道吧?他呢不仅是酷狱实行家,还是理论家。他著有《罗织经》一书,是人类有史以来[/color][color=red]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经上指示的程序有七:
    一、先确定对象。
    二、由特务们从四面八方向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发出告密信件或检举信件。
    三、等候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把这些信件,交下调查(事情发展到此,对象的
命运已经确定。也可以说,当酷史在确定对象时,对象的命运就已经确定,因为那
些涉及到谋反叛国巨案的信件,不可能不交下来)。
    四、根据这些交下来的信件,把对象逮捕审讯。
    五、审讯时施用酷刑,取得理想的口供。——注意的是,如果拒绝招认而死于
酷刑之下,就又多了另一个罪名:“畏罪自杀”。被告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
招认,一是死于酷刑之下。事实上并不需要对每一个被告都施酷刑,如宰相狄仁杰
等,就没有受到拷打,只教他知道如果不合作将发生什么,效果相同。[/color]    六、[color=orange]审讯时教被告们在口供中互相牵引,并扩大向会牵引,人数多寡和范围大
小,由当权人物或酷史决定。[/color]
    七、把被告口供整理编撰,使互相吻合,毫无破绽。于是,程序完成,一件谋
反叛国巨案,宣告破获。

看看朱和尚利用诏狱的战果:[color=red]胡惟庸磔死,屠灭三族[/color];十年后,[color=red]朱元璋最尊敬的开国元老,七十七岁的宰相(太师)李善长,都包括在内,共处决二万余人[/color];[color=red]三年后的蓝玉谋反,是蓝玉被磔死,灭族。根据口供牵引,被灭族的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二个伯爵。若干人早已死亡,但朱元璋的法律是追溯既往的,所以死者的子
孙仍要抵罪[/color]

[color=red]再看他的儿子靖难的合法屠杀[/color],大约死一万四千余人,比起朱元璋自然大有逊色。不过有一项要特别提出的,即罪犯的妻子和女儿,除了斩首外,大发配给家奴或奴隶,或发配给妓院卖淫,百般侮辱。生下的孩子,世世在妓院当龟奴。
——“瓜蔓抄”和妻女发配,不起于朱棣,而起于朱元璋,但在朱棣手中建立
成为一种血腥制度。[color=red]朱元璋就是用“瓜蔓抄”的刑事诉讼法,把仅只两个所谓的罪
犯,牵引出五万余人的同党。至于眷属沦为娼妓,以朱元璋的性格,他绝不会放弃
凌辱他人的机会。[/color]

再给你说说为什么法在东西方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color=red]法律的好坏,不在“法条”的本身,而在“诉讼法”的执行。不在如何处罚犯
罪,而在如何确定犯罪。唐王朝的法律,是中国各王朝法律中最完善的一种,但因
中国古政治思想[color=green]缺乏人权观念[/color],所以中国始终不能产生证据主义的诉讼法,《唐律》
自不例外。于是[color=green]酷吏的酷刑就代替诉讼法[/color],法官在侦查报告时,不追求事实,[color=green]只追
求口供[/color]。[color=orange]一个人明知道一旦诬服谋反,即将全族被屠,而仍“坦承不讳”、“自动
招认”,这便是酷吏的功能[/color]。[/color]

还有你知道胡惟庸犯了什么事吗?去看看明史吧~~~~是清人修的~~~~蓝玉案我也觉的是矫枉过正了~~~~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不过他那时的态度可是飞扬跋扈的说

我看史书自然没你看得多了,但贵精不贵多啊,你看那么多,你都没几个理解,或理解了一半,而且最糟糕的是,你不知道什么联系,什么叫透过外表看本质。
现在告诉你了胡惟庸冤狱,蓝玉冤狱,知道怎么会事了吧?知道什么叫《罗织经》什么叫诏狱了吧?????要谋反,这是你能决定的事?????“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
用了什么????不管他用了什么,当皇帝决定他该被除掉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个死人了,唯一的用处就是在口供之下,供出更多人,而这些人就只能由皇帝和酷吏来决定要死多少人。谋反不谋反可不由你来说了。

2005-1-19 23:26 yingzheng
他的本心是所有说过他坏话的人都得死!还好只是在咸阳搞
呵呵
有后面一句前面一句就不成立了

就算他认为所有背后说坏话的人都该死又怎样?
你能认为他就料到能查出460个人!
我觉得他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结果自然更生气
那么那些人有活路反倒奇怪了

2005-1-19 23:29 大吴德王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呵呵~~~~还有~~~~~因为有人泄露行踪,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这也够恨的吧~~~~~

2005-1-19 23:32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29:03发表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呵呵~~~~还有~~~~~因为有人泄露行踪,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这也够恨的吧~~~~~ [/quote]
注意
每次全杀掉的时候,都有"莫服"2字
我认为还是连作所制

2005-1-19 23:36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21:01发表
他的本心是所有说过他坏话的人都得死!还好只是在咸阳搞,要是在全天下搞,天下儒生该死绝了吧~~~~~要知道当时因为秦尊法家,其他家能没意见吗?恐怕死得不仅仅是茹生吧!

他发起坑儒的原因本来就不是情由可原的事~~~~而是他有点嗜血而已~~~~ [/quote]
你得品德好高尚哦,要是在2000多年前,你是坐皇帝那个位置,有人骂你,你会受得了?你可是皇帝啊?有权利啊,你能受得了?

秦始皇死后的1500年后的,清朝,社会都进步了1500年啦,皇帝一听有人批评,搞文字狱不是搞的更厉害了。

而且,注意看。
四百六十人中,依情势判断,[color=red]应该全体都是道家的方士[/color],但鉴于崇古也是一种罪状,[color=red]恐怕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不少儒家学者。[/color]
注意,这460人中,大多数可是方士,而儒家学者看来只是少部分,而且你还不能保证这少部分的儒家学者没说过坏话。而且,互相揭发啊,看来只要是说过一句都会被揭发到的哦。你在把上文联系起来看,

博[color=orange]士淳于越正式上书给赢政大帝说:“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
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阳那
种卖九鼎的日子包括在内,不过八百七十九年,距千年都远得很),主要原因在于
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现在陛下虽富有世界,可是你的儿子们却跟平民一样,
一旦发生危险,便没有人相救。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从没有听说过。”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说:
“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
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
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
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
打击真实。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乱民心。”
    赢政大帝采纳李斯的意见,儒家第一次碰到政治硬汉。赢政大帝的手段是粗暴
的,他下令焚毁那些使鲁国国君被强迫叩头的儒书(诗书)。超过六十天仍不焚毁
的人,处以鲸刑(脸上刺字),罚做苦工。两个人以上谈论儒书的,一律处决。凡
认为古代才是好的,现代都是错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但政府图书
馆收藏,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以及其他学派的著作,跟医药、卜卦、种树的著作,
不在焚毁之列。[/color]

特别是这句,李斯说的好啊。五[color=red]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打击真实。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乱民心。”[/color]
你说说,儒家学者经会做些什么事?说些什么话?互相揭发有没说秦始皇坏话?儒生自然是有说的,而且看来说的还不是少数。以儒生的观点,他们认为他们说的可都是对的,要是你坐皇帝的位子,你会有什么想法?

2005-1-19 23:52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32:40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29:03发表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呵呵~~~~还有~~~~~因为有人泄露行踪,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这也够恨的吧~~~~~ [/quote]
注意
每次全杀掉的时候,都有"莫服"2字
我认为还是连作所制 [/quote]
是连坐,这是比较早的瓜曼藤。
连后来最开明的唐朝都是这样。
法律的好坏,不在“法条”的本身,而在“诉讼法”的执行。不在如何处罚犯
罪,而在如何确定犯罪。[color=green]唐王朝的法律,是中国各王朝法律中最完善的一种[/color],但因
中国古政治思想缺乏人权观念,所以中国始终不能产生证据主义的诉讼法,《唐律》
自不例外。于是酷吏的酷刑就代替诉讼法,法官在侦查报告时,不追求事实,只追
求口供。

唐朝立国八年里后,但法还是没怎么进步,还和秦法一样。
进步的就是连坐使用的手段了,秦时抓人最少有个理由,而且呢确实大家还能看到一定的事实,然后搞连坐。而唐时呢,就惨喽,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谋反,这属于什么?谋反都是别人的脑袋里想的,别人想你要谋反不好意思你就是谋反。被抓后,咱们在慢慢问,你家还有谁要谋反啊?然后酷吏会说出几个名字,问你是不是哪个啊?这个时候,你呢就替这些人想想是不是要谋反吧。

秦是已法立国,讲法。但奇怪了,怎么儒生当道后,法反而成了越来越可怕的工具了。想想中国古代的监狱和酷吏,酷刑更是多的可怕。

2005-1-19 23:53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19, 23:24:28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2:15:52发表
中国人仍被酱在大黑暗时代,仍继续把精神和生命,浪费在无聊的(如大礼
议)和可哀的(如三年之丧)的争执上。全国二片八股文的吟哦声,诏狱的廷杖声,
和抗暴的呐喊声。
真是感谢朱和尚啊,在同一历史时期,地球上的西方文明开始文艺复兴了,而他确发明了如何能更加的践踏人权。西方的各项文明科技开始大量发展,而朱和尚做了什么?
一个倒行历史方向发展的人,使中国开始落后西方的人,你竟然用他和秦始皇比?

真是怀疑你看书的水平了。看问题的角度的问题了。
一句话,肤浅啊你。


哈哈~~~~~你恐怕连文艺复兴时欧洲处于什么状态都不知道吧?知道巴黎血夜吗?一夜间路德教教死了二万多~~~~~你强啊~~~~~

还有你知道胡惟庸犯了什么事吗?去看看明史吧~~~~是清人修的~~~~蓝玉案我也觉的是矫枉过正了~~~~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不过他那时的态度可是飞扬跋扈的说~~~~你除了看过这本中国人史纲还看过什么啊?

再来我可没说我崇拜朱和尚~~~~偶说的是什么?你知道?我只是说朱和尚至少不会因为一句话而不相干的人~~~~他杀功臣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而始皇帝呢?不用我多说了吧? [/quote]
早告诉你了,拿人物比,要注意每个人物在自己历史的局限性。秦始皇是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难道秦始皇还能想到21世纪有个叫大吴德王的网友?


哈哈~~~~~你恐怕连文艺复兴时欧洲处于什么状态都不知道吧?知道巴黎血夜吗?一夜间路德教教死了二万多~~~~~你强啊~~~~~


OH MY GOD?说你啊说你啊,历史的进步总是要有人流血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导致欧洲文化蓬勃发展,社会经济,大航海时代,这些进步你怎么看不到?他们是也死了许多人,但他们用血反抗了封建的统治,换来了社会的进步。而朱和尚了做了什么?你崇拜的儒生做了什么?


还有你知道胡惟庸犯了什么事吗?去看看明史吧~~~~是清人修的~~~~蓝玉案我也觉的是矫枉过正了~~~~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不过他那时的态度可是飞扬跋扈的说~~~~你除了看过这本中国人史纲还看过什么啊?
               
你不是没看过吗?我教你看看。免得你的鳖脚文言文水平看的不清不楚也好出来显。
                       朱元璋的大屠杀
    明政府统一中国,汉人自然地升起一种愿望,认为蒙古统治的黑暗时代已经过
去,汉民族自己建立的政府,应该跟历史上若干伟大的王朝一样,至少在开创初期,
呈现一片蓬勃祥和的欣欣向荣气氛。
    这种愿望并不奢侈,然而,中国人的命运太坏,他们所遇到的政治领袖,不是
刘邦,不是李世民,而是朱元璋,现实走上一条更黑暗的道路。朱元璋不久就发动
有计划地合法屠杀,完全采用七世纪来俊臣的冤狱手段,但残酷的程度,却使来俊
臣所作的,看起来好像儿戏。
    [color=red]最重要的两次行动,一是胡惟庸冤狱,一是蓝玉冤狱。[/color]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宰相,极有才干。在本质上,自卑感过重的领袖跟有才干的
干部不能并存。一三八○年,“有人”告发胡惟庸谋反,勾结东方大海中的日本,
准备在宴会上杀掉朱元璋([color=blue]参考来俊臣的《罗织经》,就可了解,当权人物决心除
去某人时,自会“有人”告发他谋反[/color])。朱元璋把胡惟庸磔死,屠灭三族。
    过了漫长的十年,到了一三九○年,朱元璋的兽性再度发作,宣称,他又发现
已死的胡惟庸的新阴谋和新同党,于是展开全面逮捕,连朱元璋最尊敬的开国元老,
七十七岁的宰相(太师)李善长,都包括在内,共处决二万余人。朱元璋还编撰一
本书,名《奸党录》,附录李善长的供词,昭告全国。
    三年后,一三九三年,[color=blue]朱元璋发动第二次屠杀。“有人”告发大将蓝玉谋反,
立即逮捕下狱。然后发表蓝玉的供词,蓝玉在供词中承认准备发动兵变。于是蓝玉
被磔死,灭族。[/color]根据口供牵引,被灭族的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一个公爵,十三个
侯爵,二个伯爵。若干人早已死亡,但朱元璋的法律是追溯既往的,所以死者的子
孙仍要抵罪。朱元璋又编撰一本书,名《逆臣录》,昭告全国。


[color=yellow]我在向你解释什么叫诏狱系统,看来你没搞清楚的话,给你说那么多没用。[/color]
[color=green]来俊臣知道吧?他呢不仅是酷狱实行家,还是理论家。他著有《罗织经》一书,是人类有史以来[/color][color=red]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经上指示的程序有七:
    一、先确定对象。
    二、由特务们从四面八方向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发出告密信件或检举信件。
    三、等候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把这些信件,交下调查(事情发展到此,对象的
命运已经确定。也可以说,当酷史在确定对象时,对象的命运就已经确定,因为那
些涉及到谋反叛国巨案的信件,不可能不交下来)。
    四、根据这些交下来的信件,把对象逮捕审讯。
    五、审讯时施用酷刑,取得理想的口供。——注意的是,如果拒绝招认而死于
酷刑之下,就又多了另一个罪名:“畏罪自杀”。被告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
招认,一是死于酷刑之下。事实上并不需要对每一个被告都施酷刑,如宰相狄仁杰
等,就没有受到拷打,只教他知道如果不合作将发生什么,效果相同。[/color]    六、[color=orange]审讯时教被告们在口供中互相牵引,并扩大向会牵引,人数多寡和范围大
小,由当权人物或酷史决定。[/color]
    七、把被告口供整理编撰,使互相吻合,毫无破绽。于是,程序完成,一件谋
反叛国巨案,宣告破获。

看看朱和尚利用诏狱的战果:[color=red]胡惟庸磔死,屠灭三族[/color];十年后,[color=red]朱元璋最尊敬的开国元老,七十七岁的宰相(太师)李善长,都包括在内,共处决二万余人[/color];[color=red]三年后的蓝玉谋反,是蓝玉被磔死,灭族。根据口供牵引,被灭族的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二个伯爵。若干人早已死亡,但朱元璋的法律是追溯既往的,所以死者的子
孙仍要抵罪[/color]

[color=red]再看他的儿子靖难的合法屠杀[/color],大约死一万四千余人,比起朱元璋自然大有逊色。不过有一项要特别提出的,即罪犯的妻子和女儿,除了斩首外,大发配给家奴或奴隶,或发配给妓院卖淫,百般侮辱。生下的孩子,世世在妓院当龟奴。
——“瓜蔓抄”和妻女发配,不起于朱棣,而起于朱元璋,但在朱棣手中建立
成为一种血腥制度。[color=red]朱元璋就是用“瓜蔓抄”的刑事诉讼法,把仅只两个所谓的罪
犯,牵引出五万余人的同党。至于眷属沦为娼妓,以朱元璋的性格,他绝不会放弃
凌辱他人的机会。[/color]

再给你说说为什么法在东西方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color=red]法律的好坏,不在“法条”的本身,而在“诉讼法”的执行。不在如何处罚犯
罪,而在如何确定犯罪。唐王朝的法律,是中国各王朝法律中最完善的一种,但因
中国古政治思想[color=green]缺乏人权观念[/color],所以中国始终不能产生证据主义的诉讼法,《唐律》
自不例外。于是[color=green]酷吏的酷刑就代替诉讼法[/color],法官在侦查报告时,不追求事实,[color=green]只追
求口供[/color]。[color=orange]一个人明知道一旦诬服谋反,即将全族被屠,而仍“坦承不讳”、“自动
招认”,这便是酷吏的功能[/color]。[/color]

还有你知道胡惟庸犯了什么事吗?去看看明史吧~~~~是清人修的~~~~蓝玉案我也觉的是矫枉过正了~~~~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不过他那时的态度可是飞扬跋扈的说

我看史书自然没你看得多了,但贵精不贵多啊,你看那么多,你都没几个理解,或理解了一半,而且最糟糕的是,你不知道什么联系,什么叫透过外表看本质。
现在告诉你了胡惟庸冤狱,蓝玉冤狱,知道怎么会事了吧?知道什么叫《罗织经》什么叫诏狱了吧?????要谋反,这是你能决定的事?????“他只是用了自己不该用的东西而已”
用了什么????不管他用了什么,当皇帝决定他该被除掉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个死人了,唯一的用处就是在口供之下,供出更多人,而这些人就只能由皇帝和酷吏来决定要死多少人。谋反不谋反可不由你来说了。  [/quote]
我真是郁闷到家了~~~~你引得从头到尾都是柏杨的东西~~~~~还说什么通过表明看本质~~~~~明史太长了我没办法再去援引了~~~~你不看我也没办法~~~~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胡惟庸是个贤相呢?

感情刘基是自然死亡不是他毒死的啊?敢情不是他和朱元璋说这些老臣带兵太危险了~~~要让他们回家种田的啊?你看过明史吗?柏杨喜欢颠倒黑白~~~~你也跟着上啊?你连胡惟庸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在那叫什么啊?还有他和小日本相互勾结想要当皇帝连书信都被搜出来了~~~~~你说一句是皇帝栽赃的?柏杨那小子不把自己当中国人看,你也一样啊~~~~~至于蓝玉,明初将领我除了徐达就是喜欢他了~~~~别的我不说了~~~~他要造反我不敢说~~~~~不过他用皇家之物是事实~~~~~而且他涉及到党争,想搞掉朱棣~~~~~老朱家的事要你蓝玉管啊?这点上也该死的!

还有大航海是什么时候的事?我记得以1625为标志吧?那时已经是明中后期啦~~~~关朱元璋什么事?人云亦云!

2005-1-20 00:00 大吴德王
对了~~~~~加一点~~~~~巴黎血夜你还是不知道~~~~你还是回家问你历史老师吧~~~~~那个叫用血来反抗封建统治~~~~~郁闷啊~~~~~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哈哈~~~~~肚子好疼啊~~~~~对了你对文艺复兴知道多少?那时候你知道教皇在干嘛?啥叫免罪苻知道吗?呵呵~~~~~就看过柏杨书所以不知道了吧~~~~也对柏杨只骂中国人~~~~哈哈~~~~~

2005-1-20 00:04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02:55发表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19, 22:53:27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2:04:24发表


呵呵~~~~~后世儒生对项羽和嬴政的评价刚好与那位柏杨颠倒了~~~~~看来儒生们是对历史不甚了了咯~~~~~~不错啊~~~~~可惜为始皇帝翻案不是这么翻D~~~~那时哪是什么高级知识份子,只要是儒生就查他有没什么讽刺皇帝的话?要知道当皇帝的面说杀你还情由可原,你叫下面人去查有没说过?为了功劳结果都有说咯~~~~OK~~~~坑了吧~~~~这就是你的理论?文字狱大都是因为筑史而起,也就始皇帝这么一次~~~~叫人去查有没说坏话的~~~~真是英明啊~~~~ [/quote]
柏杨对项羽的评价不高,在《丑陋的中国人》这书里有提到。
[color=red]有人问,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建筑,而外国有呢?那是因为中国的建筑是用木料做的,它会腐烂掉。我认为这不是原因,原因是,一个新的王朝兴起之后,就会用一把火把它烧掉(笑声)。秦王朝留下来那么好的阿房宫,可是项羽认为那是民脂民膏,那是暴政,所以放了一把火。等过几天呢,他自己也盖了一个(笑声)。再过几天呢,又来了另外一批人,又说你这是民脂民膏,是暴政,又把它烧掉。这种不成熟的情绪,就足以造成长期的贫穷,使中国人的自尊心没有办法建立,中国人的心胸没有办法开阔[/color]。

项羽给后面的历代开了一不好的头,认为革命成功的标志就是烧掉以前的房子,就代表自己把以前暴政给推翻了。
项羽烧阿房宫和咸阳,导致很多珍贵的资料文献去没了。这可是存有中国春秋和战国时候文化记录最多的地方,可惜一把火都没了。 [/quote]
丑陋的中国人我看过~~~~

说实话,就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因我很讨厌柏杨,因为他将我们以前的历史大部分都给歪曲了~~~~~而我记得我以前的教授说过一句话~~~~~也就只有中国人会去写丑陋的中国人,没有别的民族去这样迫不及待得推翻自己国家的历史和传统,仿佛要像全世界表明他已经升华了,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所以柏杨的东西我肯定要见一个批一个的~~~~~毕竟我是一个中国人!可我不觉得中国人是丑陋的! [/quote]
寒一个!  


说实话,就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因我很讨厌柏杨,因为他将我们以前的历史大部分都给歪曲了~~~~~而我记得我以前的教授说过一句话~~~~~也就只有中国人会去写丑陋的中国人,没有别的民族去这样迫不及待得推翻自己国家的历史和传统,仿佛要像全世界表明他已经升华了,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你的教授看来是个儒生很地道啊他叫什么名字说来听听?看来中国人有的缺点,你是都没有了。
看来你是没看过《丑陋的中国人》,并未对他提出的问题做出自己的理性思考。
还是看看他的自序吧。
《丑陋的中国人》除了中文本外,还有三种译本,日文、德文、英文。一九八六年,日文译本出版时,我和香华受邀从台北飞到东京。在新书发表会上,一群一口流利中文的日本记者,逼着我问:“以一个中国人的身分,站在我们日本土地上,对你自己的同胞,无情地指责和揭发,使我们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请问你会不会感到羞愧?”我回答说:“我想,以各位流利的华语和各位访问中国时所写出来的报道,我请各位诚实地,用你的专业荣誉保证,诚实地回答我,在看到《丑陋的中国人》之前,难道你就看得起中国人吗?你难道从不耻笑中国人吗?”大家互相看看,尴尬地点点头。我说:“你们事实上根本就看不起中国人,但因为你们是日本人,不便讲出来,如此而已。”忽然间,他们哄堂大笑,是那种有节制的哄堂大笑。“[color=red]我所以敢指出中国人的缺点,正因为我是中国人。长期以来,你们所看到的,多是虚骄的中国人。而现在,二十世纪七○年后,有检讨能力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代中国人诞生,我们需要各位的帮助。”[/color]


仿佛要像全世界表明他已经升华了,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这代表了什么,这话怎么越听越酸哪?儒生要贬低人的时候,就把对方纳入小人系统。

2005-1-20 00:07 大吴德王
偶要去睡了~~~~~不会你还真给我上了一堂颠倒黑白的历史课啊~~~~~呵呵~~~~~顺便告诉你欧洲的刑罚是比中国还要变态的~~~~~知道铜美人吗?呵呵~~~~~这东西放血的功能一流~~~~~没个3、5天死不了的~~~~要死也是痛死的~~~~~还有欧洲在汉唐的时候流行征服一座城市以后就屠杀~~~~然后把女人给**了再卖~~~~~所以他们一般一个国家的民族组成部分不会太多~~~~~因为该死得都死光了~~~~~你柏杨似乎很向往这些日子啊~~~~~~

2005-1-20 00:09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53:51发表
感情刘基是自然死亡不是他毒死的啊?敢情不是他和朱元璋说这些老臣带兵太危险了~~~要让他们回家种田的啊?你看过明史吗?柏杨喜欢颠倒黑白~~~~你也跟着上啊?你连胡惟庸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在那叫什么啊?还有他和小日本相互勾结想要当皇帝连书信都被搜出来了~~~~~你说一句是皇帝栽赃的?柏杨那小子不把自己当中国人看,你也一样啊~~~~~至于蓝玉,明初将领我除了徐达就是喜欢他了~~~~别的我不说了~~~~他要造反我不敢说~~~~~不过他用皇家之物是事实~~~~~而且他涉及到党争,想搞掉朱棣~~~~~老朱家的事要你蓝玉管啊?这点上也该死的!

还有大航海是什么时候的事?我记得以1625为标志吧?那时已经是明中后期啦~~~~关朱元璋什么事?人云亦云! [/quote]
胡惟庸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在那叫什么啊?还有他和小日本相互勾结想要当皇帝连书信都被搜出来了~~~~~你说一句是皇帝栽赃的

《罗织经》看熟了再说话。



感情刘基是自然死亡不是他毒死的啊?
把文章认真看完再说话。

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他的高度智慧使朱元璋如芒刺在背,终于把他毒死,反
而宣称是胡惟庸毒死的,故意向宰相之一的汪广洋询问是否知道。汪广洋不明了朱
元璋的用心,回答说不知道。朱元璋大怒,立即把江广洋贬窜,等他走到中途,再
下令把他绞死。

2005-1-20 00:09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19, 23:52:33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32:40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29:03发表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呵呵~~~~还有~~~~~因为有人泄露行踪,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这也够恨的吧~~~~~ [/quote]
注意
每次全杀掉的时候,都有"莫服"2字
我认为还是连作所制 [/quote]
是连坐,这是比较早的瓜曼藤。
连后来最开明的唐朝都是这样。
法律的好坏,不在“法条”的本身,而在“诉讼法”的执行。不在如何处罚犯
罪,而在如何确定犯罪。[color=green]唐王朝的法律,是中国各王朝法律中最完善的一种[/color],但因
中国古政治思想缺乏人权观念,所以中国始终不能产生证据主义的诉讼法,《唐律》
自不例外。于是酷吏的酷刑就代替诉讼法,法官在侦查报告时,不追求事实,只追
求口供。

唐朝立国八年里后,但法还是没怎么进步,还和秦法一样。
进步的就是连坐使用的手段了,秦时抓人最少有个理由,而且呢确实大家还能看到一定的事实,然后搞连坐。而唐时呢,就惨喽,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谋反,这属于什么?谋反都是别人的脑袋里想的,别人想你要谋反不好意思你就是谋反。被抓后,咱们在慢慢问,你家还有谁要谋反啊?然后酷吏会说出几个名字,问你是不是哪个啊?这个时候,你呢就替这些人想想是不是要谋反吧。

秦是已法立国,讲法。但奇怪了,怎么儒生当道后,法反而成了越来越可怕的工具了。想想中国古代的监狱和酷吏,酷刑更是多的可怕。 [/quote]

是啊

汉武帝时,酷吏和儒家搞到一起,弄什么"春秋决狱"
还发明了"腹诽"之罪
就是说,虽然你嘴上没说,但你心理想了就可以治罪.]
心理想的东西,能有什么证据?
秦的法再严,也没有这么没有道理的法律.
说秦始皇残暴,我看汉武帝比他残暴千倍!!!!!!
"儒以文乱法"
韩非说的真是啊

2005-1-20 00:12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20, 0:04:29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02:55发表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19, 22:53:27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2:04:24发表


呵呵~~~~~后世儒生对项羽和嬴政的评价刚好与那位柏杨颠倒了~~~~~看来儒生们是对历史不甚了了咯~~~~~~不错啊~~~~~可惜为始皇帝翻案不是这么翻D~~~~那时哪是什么高级知识份子,只要是儒生就查他有没什么讽刺皇帝的话?要知道当皇帝的面说杀你还情由可原,你叫下面人去查有没说过?为了功劳结果都有说咯~~~~OK~~~~坑了吧~~~~这就是你的理论?文字狱大都是因为筑史而起,也就始皇帝这么一次~~~~叫人去查有没说坏话的~~~~真是英明啊~~~~ [/quote]
柏杨对项羽的评价不高,在《丑陋的中国人》这书里有提到。
[color=red]有人问,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建筑,而外国有呢?那是因为中国的建筑是用木料做的,它会腐烂掉。我认为这不是原因,原因是,一个新的王朝兴起之后,就会用一把火把它烧掉(笑声)。秦王朝留下来那么好的阿房宫,可是项羽认为那是民脂民膏,那是暴政,所以放了一把火。等过几天呢,他自己也盖了一个(笑声)。再过几天呢,又来了另外一批人,又说你这是民脂民膏,是暴政,又把它烧掉。这种不成熟的情绪,就足以造成长期的贫穷,使中国人的自尊心没有办法建立,中国人的心胸没有办法开阔[/color]。

项羽给后面的历代开了一不好的头,认为革命成功的标志就是烧掉以前的房子,就代表自己把以前暴政给推翻了。
项羽烧阿房宫和咸阳,导致很多珍贵的资料文献去没了。这可是存有中国春秋和战国时候文化记录最多的地方,可惜一把火都没了。 [/quote]
丑陋的中国人我看过~~~~

说实话,就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因我很讨厌柏杨,因为他将我们以前的历史大部分都给歪曲了~~~~~而我记得我以前的教授说过一句话~~~~~也就只有中国人会去写丑陋的中国人,没有别的民族去这样迫不及待得推翻自己国家的历史和传统,仿佛要像全世界表明他已经升华了,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所以柏杨的东西我肯定要见一个批一个的~~~~~毕竟我是一个中国人!可我不觉得中国人是丑陋的! [/quote]
寒一个!  


说实话,就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因我很讨厌柏杨,因为他将我们以前的历史大部分都给歪曲了~~~~~而我记得我以前的教授说过一句话~~~~~也就只有中国人会去写丑陋的中国人,没有别的民族去这样迫不及待得推翻自己国家的历史和传统,仿佛要像全世界表明他已经升华了,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你的教授看来是个儒生很地道啊他叫什么名字说来听听?看来中国人有的缺点,你是都没有了。
看来你是没看过《丑陋的中国人》,并未对他提出的问题做出自己的理性思考。
还是看看他的自序吧。
《丑陋的中国人》除了中文本外,还有三种译本,日文、德文、英文。一九八六年,日文译本出版时,我和香华受邀从台北飞到东京。在新书发表会上,一群一口流利中文的日本记者,逼着我问:“以一个中国人的身分,站在我们日本土地上,对你自己的同胞,无情地指责和揭发,使我们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请问你会不会感到羞愧?”我回答说:“我想,以各位流利的华语和各位访问中国时所写出来的报道,我请各位诚实地,用你的专业荣誉保证,诚实地回答我,在看到《丑陋的中国人》之前,难道你就看得起中国人吗?你难道从不耻笑中国人吗?”大家互相看看,尴尬地点点头。我说:“你们事实上根本就看不起中国人,但因为你们是日本人,不便讲出来,如此而已。”忽然间,他们哄堂大笑,是那种有节制的哄堂大笑。“[color=red]我所以敢指出中国人的缺点,正因为我是中国人。长期以来,你们所看到的,多是虚骄的中国人。而现在,二十世纪七○年后,有检讨能力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代中国人诞生,我们需要各位的帮助。”[/color]


仿佛要像全世界表明他已经升华了,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这代表了什么,这话怎么越听越酸哪?儒生要贬低人的时候,就把对方纳入小人系统。 [/quote]


呵呵~~~~~把中国人的历史歪曲了大半~~~~~然后对日本记者说,偶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偶会思考?郁闷到家~~~~~~他自己说的话~~~~~老兄~~~~~你不指望一个汉奸说自己是汉奸吧?对了~~~~~顺便告诉你,汪精卫在和日本建立伪政府的时候也说:我是为了拯救中国!只有和日本合作,我们中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你不觉得语气很像吗?偶教授他是教中国法制史的~~~~呵呵~~~~~儒生?他更像个法家吧~~~~~

2005-1-20 00:12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20, 0:00:45发表
对了~~~~~加一点~~~~~巴黎血夜你还是不知道~~~~你还是回家问你历史老师吧~~~~~那个叫用血来反抗封建统治~~~~~郁闷啊~~~~~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哈哈~~~~~肚子好疼啊~~~~~对了你对文艺复兴知道多少?那时候你知道教皇在干嘛?啥叫免罪苻知道吗?呵呵~~~~~就看过柏杨书所以不知道了吧~~~~也对柏杨只骂中国人~~~~哈哈~~~~~ [/quote]
我知道,朱和尚一定是你祖宗?要不你怎么会对他那么维护?一个践踏人权的人你都那么维护,莫非你很向往他的做法?

文艺复兴不了解多少,但从那开始,西方各方面开始大踏步的超过了中国。而从朱和尚那开始,中国开始慢慢落后。
你就沉静在你儒生光辉灿烂的文化里吧。

2005-1-20 00:15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0, 0:09:49发表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19, 23:52:33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19, 23:32:40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29:03发表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呵呵~~~~还有~~~~~因为有人泄露行踪,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这也够恨的吧~~~~~ [/quote]
注意
每次全杀掉的时候,都有"莫服"2字
我认为还是连作所制 [/quote]
是连坐,这是比较早的瓜曼藤。
连后来最开明的唐朝都是这样。
法律的好坏,不在“法条”的本身,而在“诉讼法”的执行。不在如何处罚犯
罪,而在如何确定犯罪。[color=green]唐王朝的法律,是中国各王朝法律中最完善的一种[/color],但因
中国古政治思想缺乏人权观念,所以中国始终不能产生证据主义的诉讼法,《唐律》
自不例外。于是酷吏的酷刑就代替诉讼法,法官在侦查报告时,不追求事实,只追
求口供。

唐朝立国八年里后,但法还是没怎么进步,还和秦法一样。
进步的就是连坐使用的手段了,秦时抓人最少有个理由,而且呢确实大家还能看到一定的事实,然后搞连坐。而唐时呢,就惨喽,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谋反,这属于什么?谋反都是别人的脑袋里想的,别人想你要谋反不好意思你就是谋反。被抓后,咱们在慢慢问,你家还有谁要谋反啊?然后酷吏会说出几个名字,问你是不是哪个啊?这个时候,你呢就替这些人想想是不是要谋反吧。

秦是已法立国,讲法。但奇怪了,怎么儒生当道后,法反而成了越来越可怕的工具了。想想中国古代的监狱和酷吏,酷刑更是多的可怕。 [/quote]

是啊

汉武帝时,酷吏和儒家搞到一起,弄什么"春秋决狱"
还发明了"腹诽"之罪
就是说,虽然你嘴上没说,但你心理想了就可以治罪.]
心理想的东西,能有什么证据?
秦的法再严,也没有这么没有道理的法律.
说秦始皇残暴,我看汉武帝比他残暴千倍!!!!!!
"儒以文乱法"
韩非说的真是啊 [/quote]
儒生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孔子,他关于教育这块还是很有用的。
但是思想嘛?唉,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2005-1-20 00:15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20, 0:09:29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19, 23:53:51发表
感情刘基是自然死亡不是他毒死的啊?敢情不是他和朱元璋说这些老臣带兵太危险了~~~要让他们回家种田的啊?你看过明史吗?柏杨喜欢颠倒黑白~~~~你也跟着上啊?你连胡惟庸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在那叫什么啊?还有他和小日本相互勾结想要当皇帝连书信都被搜出来了~~~~~你说一句是皇帝栽赃的?柏杨那小子不把自己当中国人看,你也一样啊~~~~~至于蓝玉,明初将领我除了徐达就是喜欢他了~~~~别的我不说了~~~~他要造反我不敢说~~~~~不过他用皇家之物是事实~~~~~而且他涉及到党争,想搞掉朱棣~~~~~老朱家的事要你蓝玉管啊?这点上也该死的!

还有大航海是什么时候的事?我记得以1625为标志吧?那时已经是明中后期啦~~~~关朱元璋什么事?人云亦云! [/quote]
胡惟庸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在那叫什么啊?还有他和小日本相互勾结想要当皇帝连书信都被搜出来了~~~~~你说一句是皇帝栽赃的

《罗织经》看熟了再说话。



感情刘基是自然死亡不是他毒死的啊?
把文章认真看完再说话。

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他的高度智慧使朱元璋如芒刺在背,终于把他毒死,反
而宣称是胡惟庸毒死的,故意向宰相之一的汪广洋询问是否知道。汪广洋不明了朱
元璋的用心,回答说不知道。朱元璋大怒,立即把江广洋贬窜,等他走到中途,再
下令把他绞死。 [/quote]

哈哈~~~~~明史不去看?去看罗织经?你知道吗?汪广洋最后也是坐胡案玩完的啦~~~~~还有刘基当时已经不问朝政了~~~~可是朱老在胡的面前提的他的才能~~~~~朱杀的动机大?还是胡的大?你啊~~~~~偶以后可以看三国演义来说三国咯~~~~~

2005-1-20 00:21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20, 0:12:30发表
我知道,朱和尚一定是你祖宗?要不你怎么会对他那么维护?一个践踏人权的人你都那么维护,莫非你很向往他的做法?

文艺复兴不了解多少,但从那开始,西方各方面开始大踏步的超过了中国。而从朱和尚那开始,中国开始慢慢落后。
你就沉静在你儒生光辉灿烂的文化里吧。 [/quote]

兄弟~~~~西方真正开始赶上中国是工业革命好不好?文艺复兴?是不是因为你好像这词很熟就开始说啦~~~~~那时候的宗教烂帐多得跟毛一样~~~~~

至于朱元璋?开国皇帝里偶对他印象最差~~~~~还不如嬴政呢~~~~~不过是因为你说得太过分了~~~~~我看得不爽罢了~~~~~

还有中国开始落后是从清开始D`~~~~~确切来说是从我们所谓的康乾盛世开始的~~~~知道不?柏杨他没告诉你吗?

2005-1-20 00:21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20, 0:12:30发表
我知道,朱和尚一定是你祖宗?要不你怎么会对他那么维护?一个践踏人权的人你都那么维护,莫非你很向往他的做法?

文艺复兴不了解多少,但从那开始,西方各方面开始大踏步的超过了中国。而从朱和尚那开始,中国开始慢慢落后。
你就沉静在你儒生光辉灿烂的文化里吧。 [/quote]
体谅以下朱元璋吧
他好歹是真正的农民出身
绝对的白手起家奋斗起来的
而且又生活在元朝
有那么多唳气也是难免的

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就在此了

与朱元璋能比的,只有刘邦了.
但是刘邦生活在秦朝,而且好歹做过亭长.懂法.
再加上个人性格不同
所以刘邦比他仁慈一些

2005-1-20 00:31 大吴德王
儒生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孔子,他关于教育这块还是很有用的。
但是思想嘛?唉,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感情中国二千多年是被人误导啊?照这么说,我们应该和黑非洲一样嘛~~~~~当奴隶去啊~~~~~知道世界上有个儒教研究会吗?里面有50多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儒教啊~~~~~原来他们都是在研究一团糟粕啊?强人啊~~~对了~~~~很少看见你用自己的话来说哦~~~~~原来这么有水平啊?

2005-1-20 00:47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20, 0:21:13发表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1-20, 0:12:30发表
我知道,朱和尚一定是你祖宗?要不你怎么会对他那么维护?一个践踏人权的人你都那么维护,莫非你很向往他的做法?

文艺复兴不了解多少,但从那开始,西方各方面开始大踏步的超过了中国。而从朱和尚那开始,中国开始慢慢落后。
你就沉静在你儒生光辉灿烂的文化里吧。 [/quote]

兄弟~~~~西方真正开始赶上中国是工业革命好不好?文艺复兴?是不是因为你好像这词很熟就开始说啦~~~~~那时候的宗教烂帐多得跟毛一样~~~~~

至于朱元璋?开国皇帝里偶对他印象最差~~~~~还不如嬴政呢~~~~~不过是因为你说得太过分了~~~~~我看得不爽罢了~~~~~

还有中国开始落后是从清开始D`~~~~~确切来说是从我们所谓的康乾盛世开始的~~~~知道不?柏杨他没告诉你吗? [/quote]
再寒一个!!!西方超过东方,难道是你说超过,他就马上超过的?不需要时间的累计。
连文章看完连作者表达的意思你都没理解。
朱和尚开创明朝后,搞个诏狱和廷杖,外带个八股更搞的是僵化到了极点。
中国人的思想开始被朱更加一步禁锢。一直禁锢到清末。
在同一时间,西方开始的历史,他们那个时候还未超过中国,但是他们的思想正逐步开始进步,中国人呢,正被朱搞的在退步。
   一三六九年(明王朝建立第二年),(一)英法百年战争再起,法军进攻英国
在法国的领土,英军节节失利。(二)蒙古帝国所属察合台汗国大将帖木儿,夺取
汗位,建都撒马尔罕(乌孜别克撒马尔罕),史称帖木儿帝国。
    一三九二年(蓝玉案大屠杀前一年),(一)日本南朝并入北朝,南北朝时代
终,历时五十九年。(二)高丽王国政变,国王王瑶让位给他的大将李成桂,高丽
王国亡。明年(一三九三),李成桂改国号为朝鲜(王瑶忽然想起来向中国索取鸭
绿江北岸,在四世纪末,那是被高句丽王国占领的一片土地。动员全国军队,分道
并进。当军队发现是进攻中国时,大为惊恐。大将李成桂遂把王瑶逐下宝座。李成
桂即位后,向中国上奏章谢罪,请求册封,中国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此事使我们
回忆八世纪八十年代,回纥汗国所发生的同样政变,也由反对进攻中国而起)。
    一三九五年(蓝玉案大屠杀后二年),英法百年战争第二次战役终,历时十九
年。英国把在法国的封地,大部分割给法国。但英王娶法王的女儿当皇后。

一四一五年(交趾省官员解缙死于冤狱),英法百年战争第三次战役起,法国
勃艮地公爵跟英王亨利五世联合,进攻法王查理六世。
    一四二○年(明王朝迁都北京前一年),英法百年战争第三次战役终,历时六
年。法国割诺曼底给英国,并同意英王继承法国王位。
    一四二二年(朱棣第三次北征蒙古),法王查理六世逝世。英王亨利六世宣布
即法王王位,法国人拒绝,拥立查理六世的儿子查理七世,与英作战。英法百年战
争第四次战役起。
    一四二九年(交趾省脱离中国独立后第二年),法军屡败,仅争奥尔良一城,
英国围攻。法国十七岁少女贞德自田间起义,号召勤王,士气大振,解奥尔良之围。
贞德引查理七世到教堂,正式加冕为法王。
    一四三○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勃艮地公爵擒贞德,送与英军,法王查理
七世拒绝出钱赎回。明年(一四三一),英军于卢昂组教士法庭,将贞德焚死(我
们发现,无论中国和外国,帝王们最容易忘恩负义)。
    一四五三年(土木堡之役后第四年),(一)英法百年战争第四次战役终,历
时三十二年。全战争也终,历时一百一十七年。英国大败,丧失在法国全部领地。
(二)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君士坦丁堡,历时五十三日,城破,东罗
马帝国亡,立国二千二百零六年。
    一四五五年(也先可汗被刺的明年),英国民怨沸腾,约克世家起兵,佩白玫
瑰为标帜,反对国王亨利六世。亨利六世属兰加斯德世家,佩红攻瑰为标帜,发兵
拒战。史学家称“玫瑰战争”。
    一四八五年(春药宰相万安被免职前二年),玫瑰战争终,历时三十一年。兰
加斯德世家外孙亨利都铎当英国国王,娶约克世家女儿当皇后,两世家和解,称都
择王朝。
    一四八六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结束后五十三年),葡萄牙船长狄亚士,发现
南非洲好望角。
    一四九二年(第三次宦官时代,棉花宰相刘吉当权),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一四九四年(明王朝皇帝不出见政府官员已三十五年),天主教教皇亚历山大
六世颁划界令,沿北美洲东海岸纵划一线,西归西班牙(包括北美洲与南美洲大部),
东归葡萄牙(包括南美洲巴西,跟非洲全部)。
一五○八年(刘瑾大发威风,命中央政府高级官员跪奉天门),西班牙征服古
巴。
    一五一七年(亲王朱宸濠叛变前二年),(一)葡萄牙商人到广州,欧洲跟中
国海上的直接贸易,从此开始。(二)威丁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焚毁教皇李
奥十世纪出售赎罪卷的谕旨,宗教革命爆发。
    一五一九年(亲王朱宸濠叛变,酒肉皇帝朱厚照下诏亲征,乘机游荡江南),
(一)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资助船长麦哲伦作第一次环球航行。(二)西班牙征服
墨西哥。
    一五二○年(朱厚照在江南广索民间妇女,随从的宦官和士兵军官,更为横暴),
麦哲伦船队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
    一五二一年(朱厚照病死,堂弟朱厚囗即位,大礼议事件起),麦哲伦到菲律
宾群岛,被当地居民所杀。
    一五二八年(王守仁讨伐广西民变),蒙古酋长巴卑尔(帖木儿可汗五世孙)
进攻印度,陷德里城,建莫卧儿帝国。
    一五四二年(首席宰相夏言与次席宰相严嵩,斗争正烈),西班牙征服菲律宾
群岛。
    一五四三年(宫女杨金英集团谋杀朱厚囗失败),波兰学人哥白尼逝世,所著
《天体运行论》发表,揭示地球非宇宙中心,太阳乃宇宙中心。
    一五四七年(朱厚囗诬杀夏言前一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恐怖伊凡),
改称沙皇,俄罗斯帝国出现。
    一五五四年(倭寇正扰东南一带),英国女王玛丽(血腥玛丽)迫害新教徒。
    一五七二年(朱诩钧即位,张居正当权),法国皇太后喀德琳下令屠杀新教徒,
史学家称“圣巴托罗缨惨案”。
    一五八八年(张居正死后第六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进攻英国失败,自此西班
牙没落,英国取而代之。
    一五九八年(保卫朝鲜战役结束),日本最高执政官(关白)车臣秀吉逝世,
托孤于部将德川家康、毛利辉元。

一六○○年(明政府平定贵州杨应龙民变),(一)英国设立东印度公司,积
极向东方侵略。是年,远征军攻陷孟买,莫卧儿帝国无法抵抗。(二)日本毛利辉
元攻德川家康,失败。前期武家时代结束。德川家康在江户(东京)设幕府,号令
全国。江户时代及后期武家时代开始。
    一六一五年(明王朝第十四任皇帝朱诩钧召见群臣,大喝“拿下”),日本江
户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攻陷大阪,丰臣秀赖与母亲同时自杀。
    一六一六年(后金汗国建立),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于本年四月二十三日,同一天逝世。
    一六一八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出兵攻明王朝),波希米亚王国拥立腓
特烈五世当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独尔夫,下令讨伐,欧洲三十年战争起。
    一六二八年(陕西大旱,饥民张献忠、李自成聚众起事),英国国会向国王查
理一世提《权利请愿书》,要求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拘捕人民。查理一世被迫签字。
    一六二九年(后金第一次人塞。袁崇焕被诬陷下狱。高迎祥被推为闯王),查
理一世下令解散国会,独裁专制如故。
    一六三五年(后金汗国最后一年,明年即改称清帝国),日本征夷大将军德川
家光,下《锁国令》驱逐所有外国人,也禁止日本人出国,只准少数中国和荷兰商
船,可到长崎。此后二百一十九年间,史学家称为锁国时期。
    一六四○年(中国全国大旱大蝗,人与人相食),英国军队因索欠饷叛变,国
王查理一世无奈,再召集国会筹款。
    一六四一年(清军攻陷锦州),英国国会向查理一世提出《大抗议书》,指责
他种种的不法行为。
    一六四二年(清军第五次入塞),英国革命爆发。
    一六四六年(明王朝第十九任皇帝朱幸键兵败被擒,斩于福州),英王查理一
世兵败被擒。
    一六四九年(清政府正追击明政府的残军,一连攻陷南昌、湘潭),英国国会
法庭判决查理一世死刑,斩于断头台。宣布成立共和国,选举克林威尔担任执政。
    一六五八年(郑成功北伐,围攻南京失败),克林威尔逝世。
    一六六○年(明王朝灭亡前一年),英国迎立故三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当
国王。
    一六八五年(中国攻陷雅克萨城),英王查理二世逝世,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
继位,藐视国会,宣称国王有权干涉国会制定的法律。
    一六八八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前一年),英国发生不流血革命,新教徒秘
密迎接查理二世的女儿玛丽、女婿奥伦治公爵,从荷兰人主英国。詹姆士二世逃亡
法国。
    一六八九年(《尼布楚条约》签订),英国国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专制
政治从本年起,完全消灭,这是英国对世界又一伟大的贡献。

一七三三年(玄烨大帝第四次下江南),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定都圣彼得堡。
    一七四八年(清政府第一次讨伐大小金川),法国学人孟德斯鸠出版《法律的
精神》,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理论。
    一七六二年(弘历第三次下江南),俄国皇后卡德琳二世,杀掉她的沙皇丈夫
彼得三世,自称卡德琳大帝。
    [color=red]一七六九年(中国与缅甸战役结束),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气机,这是一个划时
代的发明,从此西方跟东方,分歧为两个世界[/color]    一七七六年(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结束,改大金川为阿尔古厅,小金川为美诺
厅),美国宣布独立。
    一七八九年(中国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法国大革命爆发七月十四日,攻陷
巴士底监狱,释放政治犯,发表《人权宣言》(距上世纪(十七)英国发表《权利
法案》,恰一百年)。
    一七九二年(中国跟尼泊尔战争结束),法国改建共和国(第一共和),斩国
王路易十六于断头台。
    一七九九年(弘历逝世,和珅在狱中自杀),拿破仑解散执政四,称法国共和
政府第一执政。

自己看看,西方的社会在进步的时候,中国的明朝做了些什么。不是从明朝开始的落后,那是从什么时候?
难道中国就是因为出现了清朝后才全面落后西方的,就是因为清朝皇帝一进山海关,第二天中国就落后的?
清朝全面继承了明朝的体制,还把体制继续往死胡同里走。中国和西方的跑步,从朱和尚开始就慢慢的落后着。从领先,到朱和尚被人超过一毫米,一厘米,直到后来,我们连西方国家的身影都看不到为止。

2005-1-20 00:51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20, 0:31:58发表
儒生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孔子,他关于教育这块还是很有用的。
但是思想嘛?唉,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感情中国二千多年是被人误导啊?照这么说,我们应该和黑非洲一样嘛~~~~~当奴隶去啊~~~~~知道世界上有个儒教研究会吗?里面有50多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儒教啊~~~~~原来他们都是在研究一团糟粕啊?强人啊~~~对了~~~~很少看见你用自己的话来说哦~~~~~原来这么有水平啊? [/quote]
2000多年后世的儒生又真正按孔子说的做了吗?
子贡还是大商人呢
但后世的商人呢?


孔子师古的思想实在是弊端
但是用来修身养性确实不错
那些人研究的是他的教育和修身这块
真有他的方法治国,是不可能成功的.

2005-1-20 00:52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20, 0:31:58发表


感情中国二千多年是被人误导啊?照这么说,我们应该和黑非洲一样嘛~~~~~当奴隶去啊~~~~~知道世界上有个儒教研究会吗?里面有50多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儒教啊~~~~~原来他们都是在研究一团糟粕啊?强人啊~~~对了~~~~很少看见你用自己的话来说哦~~~~~原来这么有水平啊? [/quote]
你要搞清楚,非洲自己还没进化出能达到儒学那种水平文化。  

说了你这个人不会联系的,就会乱扯。比较从来都是按客观事实比。

就好比,拿你现在的知识水平你去和公元前220年的人比,你要到了那个时代,还是天才了。但现在呢?不过是个普通人。

2005-1-20 00:55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0, 0:51:01发表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20, 0:31:58发表
儒生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孔子,他关于教育这块还是很有用的。
但是思想嘛?唉,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感情中国二千多年是被人误导啊?照这么说,我们应该和黑非洲一样嘛~~~~~当奴隶去啊~~~~~知道世界上有个儒教研究会吗?里面有50多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儒教啊~~~~~原来他们都是在研究一团糟粕啊?强人啊~~~对了~~~~很少看见你用自己的话来说哦~~~~~原来这么有水平啊? [/quote]
2000多年后世的儒生又真正按孔子说的做了吗?
子贡还是大商人呢
但后世的商人呢?


孔子师古的思想实在是弊端
但是用来修身养性确实不错
那些人研究的是他的教育和修身这块
真有他的方法治国,是不可能成功的. [/quote]
所以说那个大吴德王,看字看一半,什么都能乱比,都不用脑子想想相互的联系。

早告诉他了,孔子做为教育家还是很不错的。

2005-1-20 01:20 yingzheng
综观我们2000年的历史
解决春秋战国纷争,奠基基本制度问题的是法家
解决汉初民生凋敝,修养声息恢复国力的是道家
儒家,就是解决一下臣子的忠心,调剂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而已
而且,解决汉武帝遗留问题的宣帝也不好儒
至于鼎盛时的唐朝,也没有特别尊儒
到了宋,儒学得到极大发展,但是儒家对宋如何收复失地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不能容忍的是,竟然产生了理学这一怪胎
到了明朝,解决中兴问题,造成万历前十年兴盛状况的张居正好申韩之术,法家.
至于清,雍正解决官场腐败时倚重的是家奴,雍正对读书人(那时都是儒生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虽然清统治者总体来说推崇儒家,但是儒家给清带来了什么下场?


我真不明白,我们历史上强盛的时代都不是儒家造就的
解决各朝代现实问题的也不是儒家
儒家除了缓和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凭什么说1000多年的领先,辉煌是儒家的功劳?
又凭什么说我们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儒家?

2005-1-20 01:29 yingzheng
"百代皆行秦政"
商鞅,李斯等才是的实际塑造我们历史的人
孔子----
哎,徒有虚无的尊名而已

不过,也亏了他的师古,商鞅们的影响才这么大
不然,按法家事易时移的思想
君主专制早就废掉了

所以,如果说传统文化有什么优点
那主要的功劳也不是儒家.

2005-1-20 01:31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0, 1:20:21发表
综观我们2000年的历史
解决春秋战国纷争,奠基基本制度问题的是法家
解决汉初民生凋敝,修养声息恢复国力的是道家
儒家,就是解决一下臣子的忠心,调剂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而已
而且,解决汉武帝遗留问题的宣帝也不好儒
至于鼎盛时的唐朝,也没有特别尊儒
到了宋,儒学得到极大发展,但是儒家对宋如何收复失地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不能容忍的是,竟然产生了理学这一怪胎
到了明朝,解决中兴问题,造成万历前十年兴盛状况的张居正好申韩之术,法家.
至于清,雍正解决官场腐败时倚重的是家奴,雍正对读书人(那时都是儒生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虽然清统治者总体来说推崇儒家,但是儒家给清带来了什么下场?


我真不明白,我们历史上强盛的时代都不是儒家造就的
解决各朝代现实问题的也不是儒家
儒家除了缓和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凭什么说1000多年的领先,辉煌是儒家的功劳?
又凭什么说我们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儒家? [/quote]
儒学带来个八股,这让那些知识分子有了当官的盼头。
儒学对统治阶级是好东西啊,教人不要反抗,不要造反。
才形成了,中国人只要你给他点东西吃,他就不会造反了。奴性就出来了。
看看闯是怎么造反的。
李自成从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他本是一个安份守己的贫苦农夫,
曾向姓艾的乡绅借过钱,限期到时,在大旱成了上述那种情况下,他无力偿还,艾
家通知米脂县政府把李自成逮捕,拷打后戴上重枷,押到市场上,在毒烈的太阳下
示众。艾家更教他的仆人们在一旁监视,不准李自成的家人给他送饭,艾家的意思
是要李自成在刑具下活活饿死或晒死,用以威吓其他那些欠债的穷人。看守李自成
的狱卒于心不忍,把李自成移到有树荫的地方,给他一点饮食,艾家仆人们咆哮着
上前阻止,李自成悲愤地说:“我就是被太阳晒死,也没有关系。”踉跄地仍爬回
到烈日之下,拒绝吃狱卒们的东西。围观的群众不胜愤怒,在呐喊声中拥上去,把
重枷打碎,一齐逃到城外一带的树林中,商议如何善后。一直到这时候,他们仍没
有跟政府对抗的意思。但县政府已出动军队围剿,群众知道一旦被捕后的结果是什
么,于是拿着树枝木棍,从树林中一拥而出,为首的军官大吃一惊,从马背上跌下
来,竟跌死了,军队溃散,弓箭刀枪,全被群众据获。他们有了杀人武器,索性一
不做二不休,就在当天夜间,进攻米脂县城,很顺利地把县城占领,附近饥民们闻
风而至,立即集结一千余人,进军富裕的地区。他们在战争中成长茁壮,又因为怀
着过度的悲痛和愤怒,所以每攻陷一个地方,对官员和乡绅所作的报复,也非常残
酷(我们不能想像那个艾姓乡绅跟他仆人们的命运)。

唉,已经都那样了,还是不肯反抗,说了句:“我就是被太阳晒死,也没有关系。”
真是忠啊,感谢儒学的教诲啊。

2005-1-20 01:35 yingzheng
比起陈胜差远啦
呵呵


秦始皇兰池,博浪沙都遇到人行刺
结果都是大索无获,事情不了了知.
相比,百姓刻石诅咒没有找到祸首,秦始皇下令诛杀旁边住的村民.
同样都是没有找到罪犯
遇刺就可以不了了之
诅咒就不行
秦始皇要是真是杀人随心所欲,那么这两次自己都有直接的生命危险.大范围株连的可能性更大
怎么反倒不了了之了呢?


如果真的期间杀了很多百姓,司马迁肯定会写的明明白白的,包括具体数目.
大索2字,太无力了.

秦始皇脾气是烈的可以,对自己痛恨的东西比如背后诋毁,诅咒这种卑鄙的行为决不手软.
但要说以杀人为乐,喜欢滥杀无辜,残暴无德.
我实在是不能同意.

2005-1-20 17:39 yingzheng
大礼议事件


这件事当初看的我极其不爽
完全站在嘉靖那边了
(想我当时的激奋,恨不得将那些哭谏大臣全杀掉)
嘉靖曾经非常和气的跟这些人商议此事,没有办法.实在不行了的时候,派太监去给当时的领袖人物送礼,其实就是行贿了.
皇帝竟然要向臣子行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啊
结果那些臣子坚持自己的节操
期间还全部辞职做要挟
实在是-------
嘉靖只好暂时妥协
期间风波甚多
我记得解决它花了很多年,断断续续有20多年.
以暴力手段才达到目的对嘉靖产生的影响自然是极坏的

反正我看到这段,想到皇帝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不能理解后面还有人想谋反窜权.

所以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我坚决选择秦朝.
宁累死也不要憋死.

2005-1-21 15:44 大吴德王
很好~~~~~你说始皇帝并非暴虐之人,还说史记上史马迁所记太过于单薄,无法说明始皇帝滥杀无辜。那举两个例子给你看看,始皇帝筑长城,发征夫百余万,事毕能回者十无三四,再来其修阿房宫,发囚徒七十万,死者无数!修秦皇陵,发囚徒数量无法统计,因为事后全部殉葬!看得懂吗?OK~~~~~兰池,博浪沙未追究?只是史记上没写他追究吧?只因为自己行踪暴露,便将側近全部处死,只因为发现一块石头上的刻字,便将附近居户全部杀光,这种人你认为是仁慈之君?历史上在暴行方面能够和他相提并论惟有杨广了吧~~~~~你不会告诉当时他修了条大运河,为以后南方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他就不是昏君吧?难道你要司马迁将他具体所杀的人数一一点出来给你听?坑儒为什么会有具体人数?因为当时他坑杀的几乎都是有点名气的人,造成的影响对于儒生来说很大!还有你不会说陈胜吴广是吃饱了没事做才揭竿而起的吧?失期当死知道吗?一队百余人只因为被大雨给延误了行进的时辰就要全部处死的!而你们说的汉唐律法严苛,可是汉唐的失期之罪都是算在将领头上的知道吗?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检察事情的原因!而秦是不问理由的!好一个明君!他杀人你们看不见?

再来,你们说朱元璋的种种不是,可你们知道朱明存在了多久?而秦朝又存在了多久?历史只有秦朝是在开国以后数年内人民便开始起义的!因为他的政策根本就从来没有得到过人心!还有你们说朱元璋杀人,他杀的是什么人?一群贵族知道吗?杀这群贵族其实并没有伤害到人民的利益,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食君之禄的人,而嬴政呢?他杀什么人?平民!也是天下之本!你们知道秦为什么灭亡了吧?嬴政坑儒,你们知道一句话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什么意思?还有你说到靖难之乱,你知道多少?知道张玉是谁吗?知道铁玄吗?看来你能知道姚广孝和方孝儒就不错了~~~~~朱元璋杀功臣,满打满算杀了五万人!可是嬴政呢?他杀了多少?光筑长城就死了至少六十万!加上别的少说过百万啊!知道吗?当时中国的人口才千余万啊?民能不反?!我实在是感到好笑!

你们说腐儒无用,呵呵~~~~~~我在想一个问题?日本人什么时候会开始批评他们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欧洲人什么时候会开始倒戈说骑士精神都是一堆破烂,什么美国人什么时候会说西部牛仔精神是社会落后的根源!每个民族其实都有自己民族的支柱信念,正如你们说清末有徐桐说“宁可亡国不可改革!”可是你知道当时要改革的维新党是什么人吗?康有为是儒生,谭嗣同是儒生!包括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他们都是儒生!还有就是那个在国内被骂为奸臣,在国外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家的李鸿彰!你歪曲历史能力还真是强啊!当时保守党最大的势力是西太后一党!全都满清的贵戚,以满人为主体的!难道你连这点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吗?

还有对比法儒道三家的先进性的问题上,你们似乎根本就不知所谓!儒家是以一个仁字治天下,法家则是一个法字,道家是无为!你们搞清楚一个问题没有,在中国法制史上也只说到了乱世用重典,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如果刑罚过苛,那就不是法制国家了!而是国家恐怖了!至于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这是道家的主体思想,你们应该知道吧?道家讲究出世而不是入世!也就是说你们希望看到一个天天求仙,日日修道的国家政权?笑话!历史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了,你们却在这里批判中国二千年来的历史轨迹是错误的?与中国同时甚至更早的四大文明古国已经只剩下中国了,你们却觉得中国的发展是错误的?而你们知道吗?儒家文化早已被世界公认为中国文化圈的标志了(包括整个东亚,东南亚的一部分)!

广深研究儒学,去芜存菁,创造转化,发扬光大。  

宏扬儒家学说,建设精神文明,再造社会伦理,促进日用常行。  

强化儒家学者的交流,以“仁”为中心学说,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  

这些才是儒教研究的主体思想!而不是所谓的教育!请你们在不懂的时候不要信口开河!

还有再来说一句,柏杨在铁血上已经被定义在汉奸这一位置了,他并不是用一种讽刺的语气来提醒广大的群众觉醒,而是要我们全面的放弃我们的历史,因为在他看来我们中国是一个野蛮的国家,我们的历史充斥的不是人性!而是一种愚昧!

最后,再和你说一句,连毛主席都承认自己是一个儒生,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本来就是中国传统上的教育!他在斗争是得到了大量文人的支持的!而我们中国人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也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并是先天的!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变质而成的!所以中国人才能成为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民族!而我们的民族也才能从远古时期一直存在到现在,而所有的征服者不是被我们打败了,就是被我们同化了!知道吗?这就是儒家文化的可怕!

2005-1-21 19:44 心湖一笔斋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0, 17:39:21发表
大礼议事件


这件事当初看的我极其不爽
完全站在嘉靖那边了
(想我当时的激奋,恨不得将那些哭谏大臣全杀掉)
嘉靖曾经非常和气的跟这些人商议此事,没有办法.实在不行了的时候,派太监去给当时的领袖人物送礼,其实就是行贿了.
皇帝竟然要向臣子行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啊
结果那些臣子坚持自己的节操
期间还全部辞职做要挟
实在是-------
嘉靖只好暂时妥协
期间风波甚多
我记得解决它花了很多年,断断续续有20多年.
以暴力手段才达到目的对嘉靖产生的影响自然是极坏的

反正我看到这段,想到皇帝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不能理解后面还有人想谋反窜权.

所以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我坚决选择秦朝.
宁累死也不要憋死. [/quote]
42
当秦始皇多快活啊
想杀多少就杀多少 也没有人敢和你叫板

2005-1-22 19:32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21, 15:44:36发表
很好~~~~~你说始皇帝并非暴虐之人,还说史记上史马迁所记太过于单薄,无法说明始皇帝滥杀无辜。那举两个例子给你看看,始皇帝筑长城,发征夫百余万,事毕能回者十无三四,再来其修阿房宫,发囚徒七十万,死者无数!修秦皇陵,发囚徒数量无法统计,因为事后全部殉葬!看得懂吗?OK~~~~~兰池,博浪沙未追究?只是史记上没写他追究吧?只因为自己行踪暴露,便将側近全部处死,只因为发现一块石头上的刻字,便将附近居户全部杀光,这种人你认为是仁慈之君?历史上在暴行方面能够和他相提并论惟有杨广了吧~~~~~你不会告诉当时他修了条大运河,为以后南方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他就不是昏君吧?难道你要司马迁将他具体所杀的人数一一点出来给你听?坑儒为什么会有具体人数?因为当时他坑杀的几乎都是有点名气的人,造成的影响对于儒生来说很大!还有你不会说陈胜吴广是吃饱了没事做才揭竿而起的吧?失期当死知道吗?一队百余人只因为被大雨给延误了行进的时辰就要全部处死的!而你们说的汉唐律法严苛,可是汉唐的失期之罪都是算在将领头上的知道吗?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检察事情的原因!而秦是不问理由的!好一个明君!他杀人你们看不见?

再来,你们说朱元璋的种种不是,可你们知道朱明存在了多久?而秦朝又存在了多久?历史只有秦朝是在开国以后数年内人民便开始起义的!因为他的政策根本就从来没有得到过人心!还有你们说朱元璋杀人,他杀的是什么人?一群贵族知道吗?杀这群贵族其实并没有伤害到人民的利益,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食君之禄的人,而嬴政呢?他杀什么人?平民!也是天下之本!你们知道秦为什么灭亡了吧?嬴政坑儒,你们知道一句话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什么意思?还有你说到靖难之乱,你知道多少?知道张玉是谁吗?知道铁玄吗?看来你能知道姚广孝和方孝儒就不错了~~~~~朱元璋杀功臣,满打满算杀了五万人!可是嬴政呢?他杀了多少?光筑长城就死了至少六十万!加上别的少说过百万啊!知道吗?当时中国的人口才千余万啊?民能不反?!我实在是感到好笑!

你们说腐儒无用,呵呵~~~~~~我在想一个问题?日本人什么时候会开始批评他们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欧洲人什么时候会开始倒戈说骑士精神都是一堆破烂,什么美国人什么时候会说西部牛仔精神是社会落后的根源!每个民族其实都有自己民族的支柱信念,正如你们说清末有徐桐说“宁可亡国不可改革!”可是你知道当时要改革的维新党是什么人吗?康有为是儒生,谭嗣同是儒生!包括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他们都是儒生!还有就是那个在国内被骂为奸臣,在国外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家的李鸿彰!你歪曲历史能力还真是强啊!当时保守党最大的势力是西太后一党!全都满清的贵戚,以满人为主体的!难道你连这点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吗?

还有对比法儒道三家的先进性的问题上,你们似乎根本就不知所谓!儒家是以一个仁字治天下,法家则是一个法字,道家是无为!你们搞清楚一个问题没有,在中国法制史上也只说到了乱世用重典,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如果刑罚过苛,那就不是法制国家了!而是国家恐怖了!至于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这是道家的主体思想,你们应该知道吧?道家讲究出世而不是入世!也就是说你们希望看到一个天天求仙,日日修道的国家政权?笑话!历史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了,你们却在这里批判中国二千年来的历史轨迹是错误的?与中国同时甚至更早的四大文明古国已经只剩下中国了,你们却觉得中国的发展是错误的?而你们知道吗?儒家文化早已被世界公认为中国文化圈的标志了(包括整个东亚,东南亚的一部分)!

广深研究儒学,去芜存菁,创造转化,发扬光大。  

宏扬儒家学说,建设精神文明,再造社会伦理,促进日用常行。  

强化儒家学者的交流,以“仁”为中心学说,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  

这些才是儒教研究的主体思想!而不是所谓的教育!请你们在不懂的时候不要信口开河!

还有再来说一句,柏杨在铁血上已经被定义在汉奸这一位置了,他并不是用一种讽刺的语气来提醒广大的群众觉醒,而是要我们全面的放弃我们的历史,因为在他看来我们中国是一个野蛮的国家,我们的历史充斥的不是人性!而是一种愚昧!

最后,再和你说一句,连毛主席都承认自己是一个儒生,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本来就是中国传统上的教育!他在斗争是得到了大量文人的支持的!而我们中国人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也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并是先天的!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变质而成的!所以中国人才能成为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民族!而我们的民族也才能从远古时期一直存在到现在,而所有的征服者不是被我们打败了,就是被我们同化了!知道吗?这就是儒家文化的可怕! [/quote]
失期,法皆斩这条是2世加的,秦始皇时期没有.可以去看秦竹简,关于失期,怎么处罚说的请清楚楚,不同情况不同处理,陈涉这种情况,好象不必受罚(即使有惩罚,也是很轻的).
秦始皇统一之后做了12年的皇帝,要是有这条的话,大家老早就反了.
你不会跟我说这12年天天都是艳阳高照吧.

修秦皇陵,发囚徒数量无法统计,因为事后全部殉葬!

这是胡亥所为
我觉得秦始皇根本不屑拿活人来殉葬

谁跟你说修长成死了60万?
一共去了才多少?



要说的其实很多
不过今天来不及了
明天全补上.

顺便说下
虽然秦法暴虐的认识很普遍
但事实上
秦的规章制度我们了解的并不多
如果你再多看点有关材料
只要一些
就会认识到以前对秦的认识是多么肤浅
本人不才,决定明天将自己近来关于秦的一些新认识拿来与大家交流分享,到时候大家见仁见智吧.


PS:毛主席好象是最有名的为秦始皇翻案的人吧.
还有鲁迅先生也说过::"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2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
"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


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甭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祖龙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又以扶苏为子,子婴为孙,有子有孙.卒为胡亥,赵高二竖子所败.惜哉!"
秦始皇"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并且,称其废分封为"千古创论",修长城是"万世之利"


章太炎<秦政记>(他在里面比较了秦始皇和汉代的一些帝王)
在他看来,"秦皇微点,独在起阿房,及以童男女3千人资徐福,诸巫食言,乃坑术士,以说百姓.其他无过"
"假令秦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2005-1-22 19:38 yingzheng
[color=blue]转一个其他网友对秦始皇的一些做法的评价(基本可以代表我的看法)[/color]

“如果说亡国是由于秦始皇的贡献,我到很肯定。统一之后,以天下的人力和才力逞一己之欲。阿旁宫,帝陵,大肆修建长城,分阐天下。刑法严酷,为政残暴,焚书坑儒,武功不停。耗尽天下的资材,失尽天下的民心。然后把烂摊子交给更无能的胡亥。有胡苏这样的贤子而不得立,可见是天亡秦。秦朝其实灭亡的火种是始皇帝一手种下的。结果这个黑锅却由他的儿子背。如同一个苹果,已经从里面腐烂了。”

[color=blue]从史学上看,这更是一个不冷静客观的想法。阿房宫,帝陵,不是秦始皇发明的,也不是在秦始皇终止的。而后世修建死人也并不是没有,这个我们可以把他归结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劣根性。可是单单放在一个秦始皇身上本身就有欠公平!而修建长城,这里更是一个妇人之见。长城有否作用,已经经过了两千年的证实,若是你连这个都要否认。那么我能说你什么?你是无知还是间歇性失明?故意看不到或者不说?“刑法严酷,为证残暴”这个虽然有些道理,不过不能过分抨击,为什么?为何同样的刑法,秦朝无事?统一之后说它残暴?无非有二。一,六国就是刑法不明,导致贵族专权。战力下降,所以亡国,而百姓由于不适应这种先进的法治社会。所以会有一些冲突。二,六国刚刚灭亡,六国中人有一种亡国奴的感觉,此时人们会更加自卑,同时自尊也更加强烈。这样稍微和以前不一样的法律,他们就感觉残暴并且觉得自己地位地下。这乃是一种环境突变之后的人性扭曲。可是实际上,刑法是一视同仁的。只是六国原来的百姓不知道或者根本就被扇动而已。这就是为何后来六国之地都有暴动,而秦朝关中没有。当然这里秦始皇并非没有错误。他太轻视舆论的作用了,因为他前面也没有这种先例。不过他这种刚性之人,也不屑于用此种手段。[/color]
[color=blue]至于后来的胡亥问题,嘿嘿,只能说他亡国因为太过无能了。秦朝亡国不在于暴政,不在刑法严酷。而在于没有持续性的政策和持续性的能人领导。(所以这也是现在评选领导人的一个优势。)若是连续出现三个秦始皇一样能力的人物。(当然不能都是刚性的人物。)我可以说从政治,军事各个层面秦朝亡国乃是不可能的。其实秦始皇最后的立嗣就很有眼光。只是阴差阳错,没有实现而已。就扶苏而言,若是继位,相信会是一个巩固的君王。而秦朝最少也能坚持个几百年。说个巧合一点的事情,秦始皇的情况更像雍正,只是,雍正更加幸运,不是开国皇帝。不过要是有一个像乾隆前期的人物再次缓和矛盾,那么就会成为一个长期的王国。所以,说秦始皇没有为后代铺平道路的人乃是看着结果说话的人。因为要是秦始皇用扶苏的仁政,亡国亡的更快!而后来的汉朝恰逢其时,经过二世的秦朝,中国的矛盾已经由刚刚秦朝建立时的国家人民融合的矛盾变成了人民反抗政策的矛盾。(所以我说二世的作用很重要,不幸的是秦朝没有一个好的二世继位。)所以,后来的汉朝会不会有秦朝统一的那种激烈矛盾。而是只要休养生息就可以安抚民意的简单情况。[/color]

“天下血战数百年,好容易得到统一。此人却不知道施行仁政,安抚民心,视天下百姓为虫蚁。狂妄自大,自慰功高三皇,才过五帝。此人给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皇帝和朕这两个字,还有那些皇帝的臭架子。如果说隋炀帝留给后代的大运河造福几百年后世。那么我们的秦始皇了。呵呵。乘起秦朝的大汉一反秦始皇的作为,结果享了四百年的社稷”

[color=blue]至于说到贡献,大运河恐怕没有帝陵与长城造就得财富多吧?嘿嘿,这里就更显你的偏颇立场了。另外说到长城,有了长城才能使得守方伤亡减少,这个可能不会从一两场战役中体现出来。可是当时边塞征战不断地时候,它的作用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体现。打个比方,一次小型战斗起码可以减少一百人的伤亡。那么这种战斗的繁密程度,大家都知道,打十场可能还是没有多少,可是百场,千场,万场呢?谁敢说长城没用?而且说句不好听得,修长城时死了几十万人,不过要是没有长城估计死的可不是几十万人这么少的数字。[/color]

2005-1-22 20:49 大吴德王
失期,法皆斩这条是2世加的,秦始皇时期没有.可以去看秦竹简,关于失期,怎么处罚说的请清楚楚,不同情况不同处理,陈涉这种情况,好象不必受罚(即使有惩罚,也是很轻的).
秦始皇统一之后做了12年的皇帝,要是有这条的话,大家老早就反了.
你不会跟我说这12年天天都是艳阳高照吧.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郁闷~~~~~他说的,死定了~~~~~还有所有赞扬始皇帝的人总是把罪过算到了二世身上,可是我从来没有从任何一部书上看到二世有改制改法的行为?他的政策不过是延续始皇帝的政策罢了~~~~~


修秦皇陵,发囚徒数量无法统计,因为事后全部殉葬!

这是胡亥所为
我觉得秦始皇根本不屑拿活人来殉葬


皇陵是他在位时开始修的~~~~~~到死的时候还没修好,而且我记的在中央台关于兵马踊和始皇陵的记录片里说过,始皇帝为了自己死后,皇陵不被盗墓者所掘,下令将所有知情的工匠全部殉葬的?二世?他有那种孝心?替他老爸杀人?你觉的?历史能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吗?

谁跟你说修长成死了60万?
一共去了才多少?

唉~~~~~~去了100多万啊~~~~~你以为将燕赵秦几国长城相连,并且扩建了一倍有余是个小工程?郁闷~~~~~建个阿房宫都用了七十万人啦!


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甭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祖龙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又以扶苏为子,子婴为孙,有子有孙.卒为胡亥,赵高二竖子所败.惜哉!"
秦始皇"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并且,称其废分封为"千古创论",修长城是"万世之利"

这是站在我们后世的角度上说的,他所做的确实对后世有巨大贡献,但是不代表他就不是个暴君,因为以当时的百姓看来,他的制度已经让人活不下去的地步了~~~

章太炎<秦政记>(他在里面比较了秦始皇和汉代的一些帝王)
在他看来,"秦皇微点,独在起阿房,及以童男女3千人资徐福,诸巫食言,乃坑术士,以说百姓.其他无过"
"假令秦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章太炎是历史上少数对始皇评价很高的历史学家,但是我总觉得那是他的一家之辞,主流的看法应该是史记和资治通鉴里的看法.他们不否认始皇对后代的作用,但是认为对于百姓来说,他不是一个仁君~~~~~

2005-1-22 21:05 大吴德王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2, 19:38:31发表
[color=blue]转一个其他网友对秦始皇的一些做法的评价(基本可以代表我的看法)[/color]

“如果说亡国是由于秦始皇的贡献,我到很肯定。统一之后,以天下的人力和才力逞一己之欲。阿旁宫,帝陵,大肆修建长城,分阐天下。刑法严酷,为政残暴,焚书坑儒,武功不停。耗尽天下的资材,失尽天下的民心。然后把烂摊子交给更无能的胡亥。有胡苏这样的贤子而不得立,可见是天亡秦。秦朝其实灭亡的火种是始皇帝一手种下的。结果这个黑锅却由他的儿子背。如同一个苹果,已经从里面腐烂了。”

[color=blue]从史学上看,这更是一个不冷静客观的想法。阿房宫,帝陵,不是秦始皇发明的,也不是在秦始皇终止的。而后世修建死人也并不是没有,这个我们可以把他归结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劣根性。可是单单放在一个秦始皇身上本身就有欠公平!而修建长城,这里更是一个妇人之见。长城有否作用,已经经过了两千年的证实,若是你连这个都要否认。那么我能说你什么?你是无知还是间歇性失明?故意看不到或者不说?“刑法严酷,为证残暴”这个虽然有些道理,不过不能过分抨击,为什么?为何同样的刑法,秦朝无事?统一之后说它残暴?无非有二。一,六国就是刑法不明,导致贵族专权。战力下降,所以亡国,而百姓由于不适应这种先进的法治社会。所以会有一些冲突。二,六国刚刚灭亡,六国中人有一种亡国奴的感觉,此时人们会更加自卑,同时自尊也更加强烈。这样稍微和以前不一样的法律,他们就感觉残暴并且觉得自己地位地下。这乃是一种环境突变之后的人性扭曲。可是实际上,刑法是一视同仁的。只是六国原来的百姓不知道或者根本就被扇动而已。这就是为何后来六国之地都有暴动,而秦朝关中没有。当然这里秦始皇并非没有错误。他太轻视舆论的作用了,因为他前面也没有这种先例。不过他这种刚性之人,也不屑于用此种手段。[/color]
[color=blue]至于后来的胡亥问题,嘿嘿,只能说他亡国因为太过无能了。秦朝亡国不在于暴政,不在刑法严酷。而在于没有持续性的政策和持续性的能人领导。(所以这也是现在评选领导人的一个优势。)若是连续出现三个秦始皇一样能力的人物。(当然不能都是刚性的人物。)我可以说从政治,军事各个层面秦朝亡国乃是不可能的。其实秦始皇最后的立嗣就很有眼光。只是阴差阳错,没有实现而已。就扶苏而言,若是继位,相信会是一个巩固的君王。而秦朝最少也能坚持个几百年。说个巧合一点的事情,秦始皇的情况更像雍正,只是,雍正更加幸运,不是开国皇帝。不过要是有一个像乾隆前期的人物再次缓和矛盾,那么就会成为一个长期的王国。所以,说秦始皇没有为后代铺平道路的人乃是看着结果说话的人。因为要是秦始皇用扶苏的仁政,亡国亡的更快!而后来的汉朝恰逢其时,经过二世的秦朝,中国的矛盾已经由刚刚秦朝建立时的国家人民融合的矛盾变成了人民反抗政策的矛盾。(所以我说二世的作用很重要,不幸的是秦朝没有一个好的二世继位。)所以,后来的汉朝会不会有秦朝统一的那种激烈矛盾。而是只要休养生息就可以安抚民意的简单情况。[/color]

“天下血战数百年,好容易得到统一。此人却不知道施行仁政,安抚民心,视天下百姓为虫蚁。狂妄自大,自慰功高三皇,才过五帝。此人给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皇帝和朕这两个字,还有那些皇帝的臭架子。如果说隋炀帝留给后代的大运河造福几百年后世。那么我们的秦始皇了。呵呵。乘起秦朝的大汉一反秦始皇的作为,结果享了四百年的社稷”

[color=blue]至于说到贡献,大运河恐怕没有帝陵与长城造就得财富多吧?嘿嘿,这里就更显你的偏颇立场了。另外说到长城,有了长城才能使得守方伤亡减少,这个可能不会从一两场战役中体现出来。可是当时边塞征战不断地时候,它的作用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体现。打个比方,一次小型战斗起码可以减少一百人的伤亡。那么这种战斗的繁密程度,大家都知道,打十场可能还是没有多少,可是百场,千场,万场呢?谁敢说长城没用?而且说句不好听得,修长城时死了几十万人,不过要是没有长城估计死的可不是几十万人这么少的数字。[/color] [/quote]


这些话说的有些偏颇,发七十万人筑阿房宫,死者甚重.始皇陵更是全部殉葬.其实不是在他修不修建上的过错,而是他对待那些工匠囚徒的态度上,特别是皇陵一事上太过份了.至于长城,从来没有人无视它的存在对中国的作用,但是我们只是就事论事,他当时的修筑长城确实给百姓带来的不是安定的生活,而是无数人家的生离死别.

还有你看来对乱世用重典这句话还是不明白,打个比喻原来的秦国就像个军政府,权力高度集中,而且国民有一种危机感,那是六国带来的.到了六国已灭,民众们已经失去这种危机感了,他们希望的是一种新的生活,而始皇帝不仅政策不改,而且更加严苛,自然就会引起百姓的反抗心理咯~~~~~而且从后来的每代开国君主来看,战后都选择了经济发展,民生重建作为第一要务,唯独秦却仍然继续维持残酷的政治体制,这才是他灭亡的根本原因.因为一个帝国的覆灭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他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当人民与政府的矛盾到达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一下子爆发出来,这点上你可以参考后世的任何一个朝代.


长城的问题刚才说了,不能因为他对后世的影响而给他家感情分,说到让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的作用上大运河的作用绝对不是长城可以比拟的~~~~~~

2005-1-23 19:31 yingzheng
[color=blue]郁闷~~~~~他说的,死定了~~~~~还有所有赞扬始皇帝的人总是把罪过算到了二世身上,可是我从来没有从任何一部书上看到二世有改制改法的行为?他的政策不过是延续始皇帝的政策罢了~~~~~[/color]

你怎么看<史记>的?
什么叫"督责之术"?
后果是什么?
还有,陈胜是2世在的时候起义的,他说的话只能表示2世时如此,不能代表秦始皇时的情况.
好象是睡虎地竹简吧,那上面关于秦始皇时期怎么处理误期的劳役写的请清楚楚.
5天如何罚,10天如何罚都是各不相同的,晚的越多处罚越重,哪里是不分轻重就一并处死了?
而且,如果在征发徒中遇到大雨,则免去此次征发.像陈胜这种情况,他本可以自己回家不受任何追究的.
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嘛,我不怪你,现在你清楚了吧.



[color=blue]皇陵是他在位时开始修的~~~~~~到死的时候还没修好,而且我记的在中央台关于兵马踊和始皇陵的记录片里说过,始皇帝为了自己死后,皇陵不被盗墓者所掘,下令将所有知情的工匠全部殉葬的?二世?他有那种孝心?替他老爸杀人?你觉的?历史能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吗?[/color]
<史记>里可没有说这是秦始皇下的命令,书上说是2世下的命令,那就是2世干的事情,跟秦始皇没关.你说是秦始皇的命令才叫主观臆断.那个时候他人都死了,怎么下命令?

秦始皇对待百姓的态度叫残暴吗?
那些修路,筑城的都是罪犯.
对待罪犯如果宽容那叫姑息养奸,不叫仁慈.
秦始皇是怎么对待大富商乌氏,巴寡妇清的?
<货殖列传>上有.
他礼待乌氏,准许其列朝班.
有为寡妇清筑怀清台以表彰她的贞洁.
商人在秦时可是比农民地位还低!
还有,秦始皇多次迁徙人口,发劳役的时候对这些人同时拌有赏赐.
比如拜爵一级,2级,免除赋税,以后的劳役等.
哪里是一味的役使了?

罪犯多那是因为六国的民众一时适应不过来所至.但难道因为他们不适应,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就不推行吗?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价的.不是只要顺应民心就可以得到好结果的.人民需要引导!(我们的历史课本评价农民起义失败的时候不总是说这是由于小农意识的原因吗?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要让工人阶级领导不就是因为农民的短视吗?而那个时候秦始皇所在的阶级想当于民族解放运动时的工人阶级.再说,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哪个人是真正的工人,农民出身?不都是资本家,地主的孩子吗?算人民群众吗?)
商鞅在秦国变法的时候不是也杀了很多人吗?不这样秦国怎样大治?
因此秦始皇统一后,推行秦法造成罪犯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不然的.
秦始皇自己固然有性子过于刚强的弱点,但是也仅此而已.

2005-1-23 19:59 大吴德王
郁闷~~~~~他说的,死定了~~~~~还有所有赞扬始皇帝的人总是把罪过算到了二世身上,可是我从来没有从任何一部书上看到二世有改制改法的行为?他的政策不过是延续始皇帝的政策罢了~~~~~

你怎么看<史记>的?
什么叫"督责之术"?
后果是什么?
还有,陈胜是2世在的时候起义的,他说的话只能表示2世时如此,不能代表秦始皇时的情况.
好象是睡虎地竹简吧,那上面关于秦始皇时期怎么处理误期的劳役写的请清楚楚.
5天如何罚,10天如何罚都是各不相同的,晚的越多处罚越重,哪里是不分轻重就一并处死了?
而且,如果在征发徒中遇到大雨,则免去此次征发.像陈胜这种情况,他本可以自己回家不受任何追究的.
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嘛,我不怪你,现在你清楚了吧.


把那个竹简内容贴出来,还有他们起义时应该是二世即位的第二年~~~~~~你说他来得急改制吗?史记上是说他们死定了~



皇陵是他在位时开始修的~~~~~~到死的时候还没修好,而且我记的在中央台关于兵马踊和始皇陵的记录片里说过,始皇帝为了自己死后,皇陵不被盗墓者所掘,下令将所有知情的工匠全部殉葬的?二世?他有那种孝心?替他老爸杀人?你觉的?历史能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吗?
<史记>里可没有说这是秦始皇下的命令,书上说是2世下的命令,那就是2世干的事情,跟秦始皇没关.你说是秦始皇的命令才叫主观臆断.那个时候他人都死了,怎么下命令?

秦始皇对待百姓的态度叫残暴吗?
那些修路,筑城的都是罪犯.
对待罪犯如果宽容那叫姑息养奸,不叫仁慈.
秦始皇是怎么对待大富商乌氏,巴寡妇清的?
<货殖列传>上有.
他礼待乌氏,准许其列朝班.
有为寡妇清筑怀清台以表彰她的贞洁.
商人在秦时可是比农民地位还低!
还有,秦始皇多次迁徙人口,发劳役的时候对这些人同时拌有赏赐.
比如拜爵一级,2级,免除赋税,以后的劳役等.
哪里是一味的役使了?


我郁闷到死~~~~~~书上说是二世下的?哪部书啊?嘿嘿~~~~~~中央台那个节目好像说是始皇遗诏的~~~~~~~~~天下千多万人口有二百万的囚徒~~~~~~~哈哈~~~~~~天下五份之一的人都该死?还有一个人杀了百多万人,而有恩于一人,那他就是个仁者?你的理论好强啊~~~~~


罪犯多那是因为六国的民众一时适应不过来所至.但难道因为他们不适应,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就不推行吗?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价的.不是只要顺应民心就可以得到好结果的.人民需要引导!(我们的历史课本评价农民起义失败的时候不总是说这是由于小农意识的原因吗?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要让工人阶级领导不就是因为农民的短视吗?而那个时候秦始皇所在的阶级想当于民族解放运动时的工人阶级.再说,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哪个人是真正的工人,农民出身?不都是资本家,地主的孩子吗?算人民群众吗?)


我说你说话之前能不能考虑一下自己在说什么啊?你说的是近代史啊~~~~~和古代史有什么关系啊?你总不能指望当时的商人,作坊主来领导起义吧?后来的农民起义成功的有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等,他们都建立了政权,但是李和张是碰到了一股不可抗力的影响,而最终失败了.这并不是与农民起义的小农思想和局限性有关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是封建社会,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到达近代社会的高度~~~~~~



商鞅在秦国变法的时候不是也杀了很多人吗?不这样秦国怎样大治?
因此秦始皇统一后,推行秦法造成罪犯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不然的.
秦始皇自己固然有性子过于刚强的弱点,但是也仅此而已.


商鞅变法其实更多的是削弱贵族的特权,不要这个混为一谈~~~~~修长城和阿房宫还有秦陵大部分是囚徒~~~~~你自己想想人数是多少,对应的人口比例是多少?这也就是一句罪犯上升可以解释的?20%的人口都会犯罪了,那这个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2005-1-23 20:08 yingzheng
先贴段里耶竹简的内容

[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假)卒史穀、属尉:令曰:“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责(债),急事不可留,乃兴+(徭)。”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当传者多。节(即)传之,必先悉行乘城卒、隶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居赀赎责(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田时?(也),不欲兴黔首,嘉、穀、尉各谨案所部县卒、徒隶、居赀赎责(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簿,有可令传甲兵,县弗令传之而兴黔首,兴黔首可省少弗省少而多兴者,辄劾移县,县亟以律令具论,当坐者言名夬(決)泰守府,嘉、穀、尉在所县上书。嘉、穀、尉令人日夜端行。它如律令


译文:
[color=blue]秦始皇廿七年二月十五日[/color],洞庭守礼通知县啬夫、卒史嘉、假卒史穀、属尉等:令规定:“[color=blue]凡是有传送运输的任务,必须首先派遣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债等身份者。有紧急任务不能耽搁的,才能征发百姓服役。”[/color]今洞庭郡的军械装备调往关中以及巴郡、南郡、苍梧等地,运输军械装备需要的运力很大。[color=blue]如果需要传送运输的话,必须首先派遣乘城卒、隶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居赀赎债、司寇、隐官、县里的践更者。在农忙期间,不得征发百姓服役。卒史嘉、假卒史穀、属尉等,要清点核查各自所负责的县里的乘城卒、徒隶、居赀赎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的名簿,有能够参加传送运输军械装备的人,而县里没有派遣他们,却征发百姓服役,征发百姓服役本来可以尽量少征发一些,却没有尽量少征发一些,而多征发的,要立即向县里举报,县立即按律令治罪论处,应当坐者言将名字报到郡太守府,由太守府决断。[/color]卒史嘉、假卒史穀、属尉等要从各自所在的县里上书报告情况。卒史嘉、假卒史穀、属尉等要告诫各级吏员日日夜夜修身正行,不得有失。


注意这段:"如果需要传送运输的话,必须首先派遣乘城卒、隶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居赀赎债、司寇、隐官、县里的践更者。在农忙期间,不得征发百姓服役。卒史嘉、假卒史穀、属尉等,要清点核查各自所负责的县里的乘城卒、徒隶、居赀赎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的名簿,有能够参加传送运输军械装备的人,而县里没有派遣他们,却征发百姓服役,征发百姓服役本来可以尽量少征发一些,却没有尽量少征发一些,而多征发的,要立即向县里举报,县立即按律令治罪论处,应当坐者言将名字报到郡太守府,由太守府决断"

2005-1-24 04:06 老人七十杰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2, 19:38:31发表
[color=blue]转一个其他网友对秦始皇的一些做法的评价(基本可以代表我的看法)[/color]

[/quote]
这话看着别扭。应该说我的观点基本和这网友相同来的好些

2005-1-24 10:45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心湖一笔斋[/i]于2005-01-21, 19:44:26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0, 17:39:21发表
大礼议事件


这件事当初看的我极其不爽
完全站在嘉靖那边了
(想我当时的激奋,恨不得将那些哭谏大臣全杀掉)
嘉靖曾经非常和气的跟这些人商议此事,没有办法.实在不行了的时候,派太监去给当时的领袖人物送礼,其实就是行贿了.
皇帝竟然要向臣子行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啊
结果那些臣子坚持自己的节操
期间还全部辞职做要挟
实在是-------
嘉靖只好暂时妥协
期间风波甚多
我记得解决它花了很多年,断断续续有20多年.
以暴力手段才达到目的对嘉靖产生的影响自然是极坏的

反正我看到这段,想到皇帝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不能理解后面还有人想谋反窜权.

所以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我坚决选择秦朝.
宁累死也不要憋死. [/quote]
42
当秦始皇多快活啊
想杀多少就杀多少 也没有人敢和你叫板 [/quote]
你以为这些大臣很正确吗?

儒家本来就讲究孝道和君臣父子的
现在,皇帝明明有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而且母亲健在,却逼皇帝认先皇为父,认亲生父母为伯,叔,这是讲孝道,通人伦的做法吗?

孔子认为天下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现在皇帝合理的要求你大臣做不到不说,还顶撞皇帝,用辞职要挟皇帝,逼迫皇帝,哪有半点讲君臣之礼的地方?这不是逼着皇帝动武吗?不过自己也可赢得个忠贞良臣的好名声了,呵呵,算盘打的可真美!!!!!!
这种人就是  

嘉靖看到自己和气商议达不到目的,暴力压制下才达到目的,自然认为只有暴力压制才能做事了,所以以后他的行为也就激烈了很多.所以说,嘉靖后来的严酷好血,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大臣一手造成的.

2005-1-28 15:42 yingzheng
暮春三月,羊欢草长
??天寒地冻,问谁饲狼
??人心怜羊,狼心独怆
??天心难测,世情如霜

2005-2-3 22:47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1-20, 1:29:10发表
"百代皆行秦政"
商鞅,李斯等才是的实际塑造我们历史的人
孔子----
哎,徒有虚无的尊名而已

不过,也亏了他的师古,商鞅们的影响才这么大
不然,按法家事易时移的思想
君主专制早就废掉了

所以,如果说传统文化有什么优点
那主要的功劳也不是儒家. [/quote]
儒家的功劳多大啊,让人知道当皇帝很享受,大家要给你跪啊,还能歌功颂德,外带,要你死就得死。
老外的皇帝比较窝囊。好象连叫臣跪双脐,都不行。更不用说磕头了,真是奇怪了,又说:“男儿漆下有黄金”,但为什么见了皇帝就要当孙子?

2005-2-4 01:45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大吴德王[/i]于2005-01-21, 15:44:36发表
很好~~~~~你说始皇帝并非暴虐之人,还说史记上史马迁所记太过于单薄,无法说明始皇帝滥杀无辜。那举两个例子给你看看,始皇帝筑长城,发征夫百余万,事毕能回者十无三四,再来其修阿房宫,发囚徒七十万,死者无数!修秦皇陵,发囚徒数量无法统计,因为事后全部殉葬!看得懂吗?OK~~~~~兰池,博浪沙未追究?只是史记上没写他追究吧?只因为自己行踪暴露,便将側近全部处死,只因为发现一块石头上的刻字,便将附近居户全部杀光,这种人你认为是仁慈之君?历史上在暴行方面能够和他相提并论惟有杨广了吧~~~~~你不会告诉当时他修了条大运河,为以后南方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他就不是昏君吧?难道你要司马迁将他具体所杀的人数一一点出来给你听?坑儒为什么会有具体人数?因为当时他坑杀的几乎都是有点名气的人,造成的影响对于儒生来说很大!还有你不会说陈胜吴广是吃饱了没事做才揭竿而起的吧?失期当死知道吗?一队百余人只因为被大雨给延误了行进的时辰就要全部处死的!而你们说的汉唐律法严苛,可是汉唐的失期之罪都是算在将领头上的知道吗?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检察事情的原因!而秦是不问理由的!好一个明君!他杀人你们看不见?

再来,你们说朱元璋的种种不是,可你们知道朱明存在了多久?而秦朝又存在了多久?历史只有秦朝是在开国以后数年内人民便开始起义的!因为他的政策根本就从来没有得到过人心!还有你们说朱元璋杀人,他杀的是什么人?一群贵族知道吗?杀这群贵族其实并没有伤害到人民的利益,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食君之禄的人,而嬴政呢?他杀什么人?平民!也是天下之本!你们知道秦为什么灭亡了吧?嬴政坑儒,你们知道一句话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什么意思?还有你说到靖难之乱,你知道多少?知道张玉是谁吗?知道铁玄吗?看来你能知道姚广孝和方孝儒就不错了~~~~~朱元璋杀功臣,满打满算杀了五万人!可是嬴政呢?他杀了多少?光筑长城就死了至少六十万!加上别的少说过百万啊!知道吗?当时中国的人口才千余万啊?民能不反?!我实在是感到好笑!

你们说腐儒无用,呵呵~~~~~~我在想一个问题?日本人什么时候会开始批评他们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欧洲人什么时候会开始倒戈说骑士精神都是一堆破烂,什么美国人什么时候会说西部牛仔精神是社会落后的根源!每个民族其实都有自己民族的支柱信念,正如你们说清末有徐桐说“宁可亡国不可改革!”可是你知道当时要改革的维新党是什么人吗?康有为是儒生,谭嗣同是儒生!包括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他们都是儒生!还有就是那个在国内被骂为奸臣,在国外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家的李鸿彰!你歪曲历史能力还真是强啊!当时保守党最大的势力是西太后一党!全都满清的贵戚,以满人为主体的!难道你连这点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吗?

还有对比法儒道三家的先进性的问题上,你们似乎根本就不知所谓!儒家是以一个仁字治天下,法家则是一个法字,道家是无为!你们搞清楚一个问题没有,在中国法制史上也只说到了乱世用重典,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如果刑罚过苛,那就不是法制国家了!而是国家恐怖了!至于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这是道家的主体思想,你们应该知道吧?道家讲究出世而不是入世!也就是说你们希望看到一个天天求仙,日日修道的国家政权?笑话!历史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了,你们却在这里批判中国二千年来的历史轨迹是错误的?与中国同时甚至更早的四大文明古国已经只剩下中国了,你们却觉得中国的发展是错误的?而你们知道吗?儒家文化早已被世界公认为中国文化圈的标志了(包括整个东亚,东南亚的一部分)!

广深研究儒学,去芜存菁,创造转化,发扬光大。  

宏扬儒家学说,建设精神文明,再造社会伦理,促进日用常行。  

强化儒家学者的交流,以“仁”为中心学说,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  

这些才是儒教研究的主体思想!而不是所谓的教育!请你们在不懂的时候不要信口开河!

还有再来说一句,柏杨在铁血上已经被定义在汉奸这一位置了,他并不是用一种讽刺的语气来提醒广大的群众觉醒,而是要我们全面的放弃我们的历史,因为在他看来我们中国是一个野蛮的国家,我们的历史充斥的不是人性!而是一种愚昧!

最后,再和你说一句,连毛主席都承认自己是一个儒生,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本来就是中国传统上的教育!他在斗争是得到了大量文人的支持的!而我们中国人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也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并是先天的!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变质而成的!所以中国人才能成为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民族!而我们的民族也才能从远古时期一直存在到现在,而所有的征服者不是被我们打败了,就是被我们同化了!知道吗?这就是儒家文化的可怕! [/quote]
本来是不想再回复了,但今天正好没事再来逛逛。但发现有些人真是屡不毁改,叫他看事物要看本质,要联系起来看,还要联系实际情况来看

,可好了,读死书嘛,连这些都不会。真是想说这样的人真是一个字,还是省了。但这样的人还真是  

先说第一段的,公元前200年没错吧,时间,事件修长城,修阿房宫。从工程的规模来看,当时的生产立,不存在卡车,汽车,外带起重机的情

况下,修这样的工程,是应该要这么多人,长城和阿房宫难修,还是金字塔难修?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大建金字塔,那么过了2900年后的

生产力应该比当时更先进了吧?而且工程的复杂度来说,长城还稍微低点,大家没什么意见吧。那么古代埃及的灭亡是在修金字塔后就灭了?

还是换了朝代?
那么金字塔的已经大呢,还是修长城的意义大?当然了阿房宫这个纯属满足自己修的,但是一个多大规模的宫殿修起来总比长城相对来说好修

点吧。那么在那总条件下,修这些玩意,难道不用死人?当然了不修不就不死人了嘛,但怎么后世的皇帝,只要开国都有修啊?也没见人造反

,那就看来是秦始皇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但采用的手段太过猛烈了,这个我又没否认过,在当时情况下,修不好,或者因为危险的工程导致人

死亡自然是很多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点没有,当时中国全国人口算1000万吧,那么秦始皇调用接近200万人,来修12年的长城外带皇宫的话

,那么也就是说,有两百万人,每天不能从事种田这样的劳动,而完全靠国家的粮食来喂养。靠,给皇帝当奴隶,难道连吃的都不给,那TMD都

饿死了,明天谁出工?那么这就说明了,每天不管工程进度多少,200万人的粮食是一定要付出的了,当然了皇帝抠门点,他们不就是奴隶啊,

囚犯啊,给少点不会啊,那算100万人的吧,占用这样纯开销不种田的人,还应该包括秦朝的军队吧,大概100万也有了吧。那么这两拨人的开

销,要比打战要消耗的大喽,而且当时,没开发江南,粮食好象不能一年两熟吧,那么12年中再遇到洪水,蝗灾,粮食收成不好怎么办?始皇

帝那十二年来难道都是风调雨顺?看来这里有漏洞了,我看这修长城和阿房宫的,加一块的人算200万人众吧,12年来修这两样建筑物,当然还

包括了始皇陵,并不是同时有这么多人再修,而应该是,总共调用了200万人次来修,这样比较合理。也就是12年,总共用掉200万人次的劳动

力,并非12年来年年有这么多人同时在完成这些工程。那么再来看死掉的人,如果是按人次来计算,不是按人数计算的话,那么死掉的人,和

利用的民力,最多死掉50万人,要不陈胜打到咸阳,哪来的几十万囚徒,奴工上阵?那这几十万人也死啦,说是全部殉葬,那么好,秦始皇都

死了,殉葬的命令是谁下的?笨啊,秦始皇不会写遗诏啊,也对,但是秦始皇死后,皇帝并不是他指定的人继承,那么这样的诏命有人会遵守

吗?或者是有人伪造的?事后全部殉葬的话,那么这么多几十万人埋哪好呢?一块和秦始皇帝埋了,那这个墓到底给谁修的,给囚徒还是皇帝

,那么另找一地吧,好象长平之战的遗址挖了不少白骨出来,不知道陪秦始皇死的那么几十万人,埋哪了?修这三样建筑,后世皇帝能修的就

两样,陵墓和宫殿,当然基本上开国皇帝就能修好。那么在看这三样建筑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须的,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宫殿和陵墓,可

以不用修嘛,但大家想想再当时,这样的习惯能破掉?到现在都21世纪呢,在中国发达的沿海地区,那个修的活死人墓规模外观也很大呢,看

来这个要求2000年前的始皇免俗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宫殿呢?这个嘛,嘿嘿,没地方办公休息怎么行。那么竟然都有必要修,那么在2000多年

的时代,发几十万人轮流修不就很正常了,外带每年因为各种事故啊,死掉那么几万人。你要司马迁当了皇帝也要修这两样,不会变的啊,历

史局限性在那了。

兰池,博浪沙未追究?只是史记上没写他追究吧?只因为自己行踪暴露,便将側近全部处死,只因为发现一块石头上的刻字,便将附近居户全

部杀光,这种人你认为是仁慈之君?历史上在暴行方面能够和他相提并论惟有杨广了吧

我到现在也没说始皇帝仁慈。好我们在来分析分析,皇帝的行踪曝露,这个问题很严重啊,特别是在六国刚灭,人心未服,想杀秦始皇的未必

是少数吧?那么,你做为一个皇帝,如果你觉的有些事威胁到你生命,而你有掌握的生杀大权的时候,你会做什么?你要求一个2000多年前的

人,用现在21世纪的法制观念来制约他,认真调查,宁可错放一千不可枉杀一人,我看换谁在那个时代觉悟都没那么高吧。以现在人的眼光来

看,自然是不合理的,在当时如果不杀,明天出门,被人伏击而死怎么办?秦始皇有杀和不杀的选择,但是他选了后者。在他看来是合理的。

如果当时车上坐的是刘邦,再或司马迁我看在同样状况下,都是这个选择吧。


再来第二段,这里就要讲到儒学对统治上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皇帝当的也舒服,看《中国人史纲》发现,明那样的年代,皇帝做了无数愚蠢

的事情,民众早该彻底的反了,但竟然都是小规模的被镇压,直到李闯王这个不想反,被硬逼着反的人出来。明朝是什么时候呢?公元1300年

了,历史过了1500年,儒学成为御用统治之术,有1300年了,在这样1300年给中国广大老百姓儒家灌输给所有的老百姓一条最重要的就是忠君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儒学看来很方面统治阶级统治啊。再看看秦汉时期,汉说的是汉武帝止,这个论坛有个《关于国士之风》讨论,什

么叫国士之风, 自己去找了,我就不说了。秦汉后,国士之风逐渐没了,中国人被儒学的思想完全禁锢住了,可以说反抗的意识正慢慢变弱,

当然了除了对外民族外,到最后就是愚忠,愚忠啊,皇帝自然最高兴看到这样的情景,多好统治啊。《丑陋的中国人》有个例子说的好,主人

叫仆人买西瓜的例子,仆人是越是愚忠没自己的思想越是好,主人越高兴啊,这样仆人就不会反抗了嘛。秦统一后,中国已经分裂了很长时间

了,六国的土地上的民众,心理都想着自己的以前国家,不接受新国家,告诉他们有个统一的中国,他们就有抵触心理,而当时国士之风盛行

,那么民众当时可那么容易忠于你秦始皇,稍有一点不满自然暴动。那么再顺着历史的轨迹,当儒学教导中国百姓要忠,无条件的忠于皇帝,

逐渐有了效果,民众暴动推翻一个朝代的历史,慢慢变少了。明是算一个,那么在明之前呢?黄巢,瓦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经典啊,来说什么叫言论自由是吧,那么我这点还真是佩服儒学啊,他们把中国老百姓的脑都洗了遍之后,要老百姓

敢讲话多讲话,可是历史书你看过了吗?如果老百姓提出疑义的话那么他的下场是?????儒学最厉害的也在这里了,老百姓都之会说皇帝

爱听的,愿意听的好话,那么皇帝还需要防民口了吗?李自成到最后了,宁可被晒死,也不愿意造反,皇帝不是最希望看到这样的效果,儒学

真是厉害啊,能让老百姓的思想都被僵化成这样,没自己的思维。那么皇帝还要防什么口啊?说话前都用大脑想,嘴巴说,如果大脑只会说好

听的,或者不会动的死脑的话,还用的着防口?历史不能孤立的看某一事件,而要联系起来,找到本质,而事物又在变化,还会量变质变呢,

这些变化都看不见,孤立的看,你能看得懂吗?

清末有徐桐说“宁可亡国不可改革!”可是你知道当时要改革的维新党是什么人吗?康有为是儒生,谭嗣同是儒生!包括张之洞,左宗棠,曾

国藩他们都是儒生!还有就是那个在国内被骂为奸臣,在国外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家的李鸿彰!你歪曲历史能力还真是强啊!当时

保守党最大的势力是西太后一党!全都满清的贵戚,以满人为主体的!难道你连这点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吗?

哎哟,儒生要改革,你在看看,这些儒生所谓的改革是什么?叫康有为是儒生,谭嗣同是儒生,这没错啊,但你要注意啊,说自己是儒生,可

他们的行为呢?说和做是两码事,标榜谁不会啊。但这些儒生想改革,说明他们有进步的意识,但他们的失败说明他们到最后还是被儒学的思

想束缚到死,你怎么不说说梁启超,最后的嘴脸是什么样的?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他们开展的叫什么运动?“洋务运动”,柏杨这么比喻

的,就是个一个老拳师病的不行了,没力气了,上台打擂,第一次输了,他认为不是因为他已经不行了,而是因为拳击手套没人家的好,所以

买了个新的,戴着新的手套再次上台,结果呢?甲午战争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新的拳击手套并没用。也对,你说的,如果没西太后呢,中国

就改成了,新拳击手套就有用了?连你自己都说[color=red]所有的征服者不是被我们打败了,就是被我们同化了!知道吗?这就是儒家文化的

可怕![/color]。注意喽,最外来征服者的满人,可是全盘吸收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中的儒学可是全被吸收喽,清在慢慢坐稳后可是进取精

神慢慢全没了,这你难道没注意到,清给中国带来了多少的土地,征服了多少土地,但到以后,清有征服过吗?变的只会割地喽。清的统治者

全吸收了汉文化。那么西太后那一票人是?法家?道家?或是杂家?看书看一半,清统治者入关后的政策你又了解多少,定下的政策后来产生

的影响你怎么会分开了看?按你的逻辑,中国没亡国要感谢儒学喽,你是不是特盼望八国联军或日本把中国给灭了,然后全部吸收一次,中国

儒学,然后呢,你现在就可以YY一下,日本也是中国殖民地,英国还是你家的花园了?


腐儒无用有用啊,你就是个腐儒,愚不可及,看书不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判断,就知道唯心主义,靠YY的。武士道精神,牛仔精神,骑士精神

,我们在来看看,这三种精神的含义
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绵延了一千多年,它逐渐积淀在这个民族内心的深处,由此形成了日本民族独特的“耻”文化,所谓“耻”就是不可做出丢

脸的事。新渡户稻造博士在他的著作《武士道》中说:武士道即对自己的良心负得起耻的责任。这就对武士的行为提出了一个道德规范,要求

武士承担起对主人的忠和对家族的孝,哪怕是在无法完成的任务前剖腹自杀,也要保全住自己的名声。这成为日本民族性的要求,如果一个武

士背叛了这样的要求,那么整个社会也会抛弃他。
那么骑士精神呢?骑士精神的8大美德,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
西部牛仔,勇敢、坚毅、不畏艰险、百折不回,这就是真正的牛仔精神。

注意这代表是人的一种精神,而儒学是一门学说是一个思想。别的国家和地区,有用的思想,他们进步的思想,能用来证明,中国的儒学也一

样给中国带来了进步?这些精神和儒学很多都是违背的,背道的,你注意到了?,靠这三种精神,欧洲,美国,日本,现在可成为的是发达国

家,曾经侵略中国人。而中国的儒学带来了什么?同化侵略者?真是厉害啊,看来你是希望中早点被美国侵略,这样,美国以后就是中国的一

个特别行政区了。


毛主席说自己是儒生,这有什么错呢?他受过这教育,但你难道忘了,共产主义思想可是个外来思想啊,毛主席可是很有勇气推翻一切的,这是他学儒家文化后,又接受西方教育,再自己理性的思考后,审视自己以前的儒家文化而难道毛主席接受就代表他崇洋媚外?

代表他不爱国,不爱中国的历史了?你的逻辑真可笑。毛主席说自己是儒生在什么条件下说的呢?可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解放的时候,难道用的是儒家思想?这点你可要搞清楚了?说,谁不会啊,你也可以说自己是皇帝,是总统啊?可是你是吗?文人支持,靠,文人支持他搞儒家文化,用儒家那一套,再来套中国?真怀疑你的理解能力。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注意到,中国国家领导人很多都有去过国外,是西欧,他们的改革精神就特别的大,进去心也很强,这方面嘛,邓小平同志就很厉害,改革啊,这样的眼界出过国的人才有,毕竟吸收了他人文化,感受和见地是不一样。

儒家文化早已被世界公认为中国文化圈的标志了(包括整个东亚,东南亚的一部分)!
你真是笨到家了,儒家文化存在了2千年,被人拿来研究,而东亚,东南亚,从古代开始有多少中国人过去,带去的都是儒家文化,那么儒家文化成个象征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现在哪个国家还用儒家文化来制国啊,你可真是笨死了,带个帽子,换个衣服,给个名分而已。这你都能联想的出来。真是服了你了。中国也用儒家文化在来制国嘛,你到法院,先给法官跪下,见领导又有一跪,你活的真是有尊严,奴性真不是一般的重啊。你妈死了,你守孝,什么事也不做一分钱没有,守三年。我看你喝西北风去吧。真人笨没话说,但出来告诉别人你苯就是你的不对了。

对于柏杨的评价,你在什么铁血,估计是个垃圾的地方。
送你这一斑竹韦孝宽回的一帖说的。
[color=red]今日之爱国儿童,比80年代的爱国青年,只能说是等而下之。自己好好看看,柏杨说的,哪一项不是事实?在网上显示自己爱国的方式,原来仅仅是强调别人不爱国而已,这种爱国,不要也罢。 [/color]

忘了说了你看书真的是爱断章取义,柏杨哪要放弃中国历史了,对中国历史哪做出否定了,要做出否定他也不会写出《中国人史纲》了。注意柏杨痛恨的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中国历史,而是中国历史中的糟粕,而这些被他称做酱缸文化的东西,毒害了不止一带中国人。他从没说中国是一个野蛮的国家,他也赞叹中国老百姓的顽强生命力创造的灿烂文化,只是你书只看一段不认真看,没看到而已。而我们的历史充斥的不少没人性的东西,难道你读历史没发现?愚昧的人?你不觉的你就是一个,都21世纪了还这么愚昧。
柏杨写的书里说过,中国人的优点很多,但老听优点有意义吗?不指出你的缺点你还能进步?
汉奸!靠!这帽子好大啊,柏杨跪在地上去求外国人,出卖了中国人的利益了?
我看你倒像祸国殃民的,注意喽,历史上不少人指责别人卖国的,到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往往是喊别人卖国自己爱国声音最响的人。不知道你知不知道,袁崇焕是怎么死的,而那些自认为自己爱国的老百姓做了些什么?他们表达爱国的方式是什么?看吧这就是1300多年来儒家文化教育的成果,教会民众的就是这些忠奸不分,愚忠。还有其他很多建议你去耐心的认真的读一遍《中国人史纲》,或鲁讯的文章。

2005-2-20 01:46 yingzheng
呵呵

说秦始皇仁慈的是我
不过那也是相对来说
比起太宗,他自然是残酷些
但是若跟汉武帝比,他就仁慈多了

2005-4-22 01:08 yingzheng


顶下好了

2006-3-24 07:16 icebluesky
还有人认为波阳那家伙说的话是对的呀,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面体,他对中国古文化理解有多少,如果是鲁迅那样自小就耳濡目染那样文化反过来骂还无可厚非,实际上他就是一个BANANA而已,54中某些废物的延续,真不知道怎么想的..还言必称它可笑

中国人丑陋如何,难道这个世界的其他民族就不丑陋嘛,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那我们套用这个话,子非外国人难道外国人就不丑陋,什么逻辑,中国文人如果那Y还算的上文人的话,想出名想疯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历史学家,也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举出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代表意义,套用古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还有某人假借法家之名,行X道之实是都知道的....他批某人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要,需要树一个靶子而已,而且某人那套什么辩证法更可笑...你去读读哲学书吧,就发现这东西其实就是唯心,违心也不能说不对,只是现在宣传.....唯物和唯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体现,建议你先读哲学和放屁这文章,在去道家学说,在最后读四书五经在说吧....就发现那个什么阳简直就是放X....而已..

而且楼主也就是中国经典学院教育的产物........原来我也这么想,最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怎么样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儒学历史发展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