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讨论】《汉武帝及其时代的各色人等》及《汉武大帝》讨论?


2005-1-26 11:05 change
[quote]原帖由[i]changboboT_T[/i]于2005-01-24, 22:18:11发表
<孙子兵法>?这个提法在汉朝就有了吗?请各位指教 [/quote]
不知道古时叫什么。也许叫战争的艺术。

2005-1-26 18:00 周泰
昨天汉武帝表扬霍去病时说他“初出茅庐”就建奇功  
“初出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怎么会在西汉就被用呢

2005-1-26 18:57 〖凤凰〗大帅
昨天我看了,好像不是这样说了吧。
是汉武帝要求卫青谈看法,卫青说晚辈,不敢谈。
论资历本来是韩安国领兵出战,汉武帝让卫青去,卫青说自己初出茅庐,未建功。汉武帝说就是没有建功,才让他去了。

2005-1-26 18:59 周泰
[quote]原帖由[i]〖凤凰〗大帅[/i]于2005-01-26, 18:57:19发表
昨天我看了,好像不是这样说了吧。
是汉武帝要求卫青谈看法,卫青说晚辈,不敢谈。
论资历本来是韩安国领兵出战,汉武帝让卫青去,卫青说自己初出茅庐,未建功。汉武帝说就是没有建功,才让他去了。 [/quote]
不是啊,是昨天那集啊,再说就算是照你这样说,也和历史有出入啊

2005-1-26 19:01 水户洋平
错误太多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千年以后才有的话
更夸张的在粟娘娘和窦婴说话的时候还出现“占着茅坑不拉屎”
晕死

2005-1-26 19:06 吕布貂蝉
还有占领了山东半岛???

2005-1-26 19:11 〖凤凰〗大帅
[quote]原帖由[i]周泰[/i]于2005-01-26, 18:59:57发表
[quote]原帖由[i]〖凤凰〗大帅[/i]于2005-01-26, 18:57:19发表
昨天我看了,好像不是这样说了吧。
是汉武帝要求卫青谈看法,卫青说晚辈,不敢谈。
论资历本来是韩安国领兵出战,汉武帝让卫青去,卫青说自己初出茅庐,未建功。汉武帝说就是没有建功,才让他去了。 [/quote]
不是啊,是昨天那集啊,再说就算是照你这样说,也和历史有出入啊 [/quote]
我有这全套专集,我刚才重看一下,没错,是这样了啊。
不信,你去买,再看一下。

2005-1-26 19:56 兴汉讨虏大将军
汉武大帝让偶大失所望,导演是不是拍辫子戏拍多了,《汉武大帝》处处都有清宫戏的影子,对汉朝典章制度历史文化等的浅薄理解所在皆是,低级错误不胜枚举,看了十集就看不下去了。

2005-1-26 20:52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梁王安在[/i]于2005-01-26, 19:56:37发表
汉武大帝让偶大失所望,导演是不是拍辫子戏拍多了,《汉武大帝》处处都有清宫戏的影子,对汉朝典章制度历史文化等的浅薄理解所在皆是,低级错误不胜枚举,看了十集就看不下去了。 [/quote]
你这种人没资格看这么经典的片子 三国演义那种垃圾片很适合你

2005-1-26 21:29 关毛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6, 20:52:56发表
你这种人没资格看这么经典的片子 三国演义那种垃圾片很适合你 [/quote]
请问,《三国演义》为什么是垃圾片子?   

《汉武大帝》现在不看了,虽然不能说是垃圾,可是也太缺点多了

2005-1-26 21:4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5-01-26, 21:29:10发表
请问,《三国演义》为什么是垃圾片子?   

《汉武大帝》现在不看了,虽然不能说是垃圾,可是也太缺点多了 [/quote]
硬伤太多

2005-1-27 12:50 大树将军
《汉武大帝》我已经看完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大体上是尊重历史的,《汉武大帝》是拍给现代人看的,不是给刘彻看的,语言上的出入是可以容忍的。拍电视剧不是拍纪录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拍摄的《春秋》可为前车之鉴。

2005-1-27 13:48 浅草沉钟
作者:袖手野色 提交日期:2005-1-27 11:42:00
  
  ??昨晚看到霍去病的重头戏,其中不乏与汉武帝缠绵撒娇之态,而汉武帝也一反常态对其亲爱纵容之及,让我发现了导演真正的目的!其实导演想表现的就是:汉武帝有断袖之癖也!
     众所周之,霍去病乃汉时一年轻有为之青年将领,迅速窜起得武帝之隆恩,年纪青青便名垂千古,这除了他过人的军事能力外肯定与汉武帝的恩宠是分不开的!闲话少说,且来分析。
     镜头一:汉武帝检验去病同志亲自挑选的军团,边走边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忘记了),去病同志完全不给皇帝的面子,马上反驳到“那也未必……”武帝皱眉转身正要发作(还没有人敢如此忤逆)却看到了去病同志那英俊略带柔媚的脸,马上呆了一呆,随即笑道:“呵呵,也只有你霍去病敢这么说,好!”然后心情愉悦的走掉,跟在其后的去病同志很俏皮柔媚的头一歪,象个顽皮捣蛋的小女生一样施施然的跟了过去(注:此时导演特地安排了慢镜头,将去病的歪头,嫣然一笑,飘然而去拍的很是抒情写意)。与卫青一句话没说对武帝就对这个军功盖世的大将军摔东西发脾气成强烈的反比呀。
     镜头二:武帝与卫青等人吃饭,去病特意给武帝来了一段剑舞,跳的是翩翩然,身段扭的是施施然。那眼睛里是英气不足柔媚有余,武帝更是看的心旷神怡目不转睛,全然忘记了身边的群臣,只不断的叫好!结果卫青黯然离场。
     镜头三:汉武帝与几位将军们围坐篝火旁吃烤全羊,几位豪爽的汉子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只有去病同志穿着白袍抄手扭扭捏捏的坐在一边傲然不动,大伙叫他吃,他很不屑并看不惯的说:“我从来都是随身苞厨做饭的。”武帝即刻宠爱有加的说:“那朕就送你几个御用厨子,你带着用吧。”去病同志望着武帝巧笑涟漪,说:“那我就等着您的厨子啦”其娇态毕露。周围主张与士兵同甘苦的将军们一脸的无奈。
     镜头四:去病同志统兵深入敌后,深夜,武帝一手举着油灯,一手查找地图,对身边太监略带抱怨的说:“这个去病呀,只有他从来不报军情,朕都不知道他在那里,真是让人担心啊!”脸上的担忧关心还有牵挂表露的一览无余啊。身旁的太监只有默然无语。
     镜头五:……
     唉,记不得这许多了,反正我是很少时间看“汉武大帝”的,但就昨天这两集就看的我大跌眼镜了!怪不得汉武帝喜欢重用年轻英俊有为的大好青年,让老将们郁闷不得志呢。那片尾的结束曲,什么“我的梦里有你的梦啊”“我们奔向共同的春天”啊什么的我记不是很清楚,但看了汉武帝和去病同志的缠绵后,感觉这歌都别有深意了啊!
  
  

2005-1-27 16:11 关毛
[quote]原帖由[i]浅草沉钟[/i]于2005-01-27, 13:48:16发表
作者:袖手野色 提交日期:2005-1-27 11:42:00
  
  ??昨晚看到霍去病的重头戏,其中不乏与汉武帝缠绵撒娇之态,而汉武帝也一反常态对其亲爱纵容之及,让我发现了导演真正的目的!其实导演想表现的就是:汉武帝有断袖之癖也!
     众所周之,霍去病乃汉时一年轻有为之青年将领,迅速窜起得武帝之隆恩,年纪青青便名垂千古,这除了他过人的军事能力外肯定与汉武帝的恩宠是分不开的!闲话少说,且来分析。
     镜头一:汉武帝检验去病同志亲自挑选的军团,边走边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忘记了),去病同志完全不给皇帝的面子,马上反驳到“那也未必……”武帝皱眉转身正要发作(还没有人敢如此忤逆)却看到了去病同志那英俊略带柔媚的脸,马上呆了一呆,随即笑道:“呵呵,也只有你霍去病敢这么说,好!”然后心情愉悦的走掉,跟在其后的去病同志很俏皮柔媚的头一歪,象个顽皮捣蛋的小女生一样施施然的跟了过去(注:此时导演特地安排了慢镜头,将去病的歪头,嫣然一笑,飘然而去拍的很是抒情写意)。与卫青一句话没说对武帝就对这个军功盖世的大将军摔东西发脾气成强烈的反比呀。
     镜头二:武帝与卫青等人吃饭,去病特意给武帝来了一段剑舞,跳的是翩翩然,身段扭的是施施然。那眼睛里是英气不足柔媚有余,武帝更是看的心旷神怡目不转睛,全然忘记了身边的群臣,只不断的叫好!结果卫青黯然离场。
     镜头三:汉武帝与几位将军们围坐篝火旁吃烤全羊,几位豪爽的汉子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只有去病同志穿着白袍抄手扭扭捏捏的坐在一边傲然不动,大伙叫他吃,他很不屑并看不惯的说:“我从来都是随身苞厨做饭的。”武帝即刻宠爱有加的说:“那朕就送你几个御用厨子,你带着用吧。”去病同志望着武帝巧笑涟漪,说:“那我就等着您的厨子啦”其娇态毕露。周围主张与士兵同甘苦的将军们一脸的无奈。
     镜头四:去病同志统兵深入敌后,深夜,武帝一手举着油灯,一手查找地图,对身边太监略带抱怨的说:“这个去病呀,只有他从来不报军情,朕都不知道他在那里,真是让人担心啊!”脸上的担忧关心还有牵挂表露的一览无余啊。身旁的太监只有默然无语。
     镜头五:……
     唉,记不得这许多了,反正我是很少时间看“汉武大帝”的,但就昨天这两集就看的我大跌眼镜了!怪不得汉武帝喜欢重用年轻英俊有为的大好青年,让老将们郁闷不得志呢。那片尾的结束曲,什么“我的梦里有你的梦啊”“我们奔向共同的春天”啊什么的我记不是很清楚,但看了汉武帝和去病同志的缠绵后,感觉这歌都别有深意了啊!
  
   [/quote]
难怪李广难封~!

2005-1-27 17:40 change
李广他姐不是皇后,他爹又不是列侯,他当然也不能有好果子吃。

2005-1-27 17:52 sukerwl
李广以有才力,力战闻名。做了太守也是一样。关于他的事迹,全是格斗,并没有什么大略。李广治军极为简易,不被突袭,实在是运气。带大部队出击时从来没有大的胜利,他只是以能斗得到士兵崇敬。独立带兵从没有超过五千,一遇战事,急欲求战。只能说是一个很好的战士,不能说是好将军。

2005-1-27 18:44 change
李广和张飞那一个是好战士,张飞可是车骑将军。

2005-1-27 19:1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change[/i]于2005-01-27, 18:44:23发表
李广和张飞那一个是好战士,张飞可是车骑将军。 [/quote]
张飞没有屡战屡败

2005-1-27 19:26 宇文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7, 17:52:47发表
李广治军极为简易,不被突袭,实在是运气。带大部队出击时从来没有大的胜利,他只是以能斗得到士兵崇敬。独立带兵从没有超过五千,一遇战事,急欲求战。只能说是一个很好的战士,不能说是好将军。 [/quote]
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韂,莫府④省约文书籍事,然亦[color=blue]远斥候[/color],未尝遇害。
这才是不被突袭的原因

至于带兵不超过5000,要看汉军制,二千石能贷多少兵了。不过元朔六年,为后将军;元狩四年,为前将军,大将军将兵十余万,作为一军主将,兵力不会太少吧

李广的将略嘛,是当不得方面之任,实在不敢恭维

2005-1-28 09:21 change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7, 19:11:01发表
张飞没有屡战屡败 [/quote]
张飞人多,李广人少。打败仗不一定是为将者不能,这里原因众多。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2005-1-28 10:03 chenwj
joke 一把《汉武》,汉武大帝中的面包车,呵呵

第五十集里边九分三十二秒左右

2005-1-28 12:3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change[/i]于2005-01-28, 9:21:01发表
张飞人多,李广人少。打败仗不一定是为将者不能,这里原因众多。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quote]
是屡战屡败 不是偶尔败一两回

2005-1-28 15:10 桓大司马
汉武大帝经典名句集成:
相煎何太急(曹植)
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
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
江崖有声,断岸千尺(苏轼)
撼山易,撼李广将军难

欢迎补充

2005-1-28 15:15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5:10:24发表
汉武大帝经典名句集成:
相煎何太急(曹植)
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
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
江崖有声,断岸千尺(苏轼)
撼山易,撼李广将军难

欢迎补充  [/quote]
有什么问题?

2005-1-28 15:19 桓大司马
把后人的诗句一字不变的拿到汉朝,岂非甚是滑稽么

2005-1-28 15:2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5:19:39发表
把后人的诗句一字不变的拿到汉朝,岂非甚是滑稽么 [/quote]
有什么好滑稽的?

2005-1-28 15:35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8, 15:20:38发表
有什么好滑稽的? [/quote]
这是严谨的历史剧应该有的做法吗?

要使用后代的意思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总要换几个字来表达同一个意境,不然岂不是搞笑?那样的话置曹苏辛冯于何地?

2005-1-28 15:37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5:35:26发表
这是严谨的历史剧应该有的做法吗?

要使用后代的意思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总要换几个字来表达同一个意境,不然岂不是搞笑?那样的话置曹苏辛冯于何地? [/quote]
胡导能用上这些句子已经很给那些人面子了

2005-1-28 15:39 桓大司马
你老兄是在搞笑吧?
那不如叫汉武帝登高唱一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何,岂不是更能表现他的霸气?
苏辛百代文宗,他们的面子,“胡导”之流似乎还给不了

2005-1-28 15:48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5:39:15发表
你老兄是在搞笑吧?
那不如叫汉武帝登高唱一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何,岂不是更能表现他的霸气?
苏辛百代文宗,他们的面子,“胡导”之流似乎还给不了 [/quote]
可惜没有 加上也不错 更能彰显武帝霸气!

2005-1-28 15:52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8, 15:48:22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5:39:15发表
你老兄是在搞笑吧?
那不如叫汉武帝登高唱一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何,岂不是更能表现他的霸气?
苏辛百代文宗,他们的面子,“胡导”之流似乎还给不了 [/quote]
可惜没有 加上也不错 更能彰显武帝霸气! [/quote]
片子开头既然敢讲根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来拍,这些就不应该有。这样滥用后代的字句,改名《戏说汉武》好了

2005-1-28 15:53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5:52:05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8, 15:48:22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5:39:15发表
你老兄是在搞笑吧?
那不如叫汉武帝登高唱一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何,岂不是更能表现他的霸气?
苏辛百代文宗,他们的面子,“胡导”之流似乎还给不了 [/quote]
可惜没有 加上也不错 更能彰显武帝霸气! [/quote]
片子开头既然敢讲根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来拍,这些就不应该有。这样滥用后代的字句,改名《戏说汉武》好了 [/quote]
难道不是根据汉书、史记改编的 是根据三国志改编的? 你懂不懂什么叫改编 什么叫照搬?

2005-1-28 16:16 桓大司马
改编能这么离谱吗?
把后代大诗人的名句提前拿到这个时代,不是搞笑是什么?

2005-1-28 16:3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16:46发表
改编能这么离谱吗?
把后代大诗人的名句提前拿到这个时代,不是搞笑是什么? [/quote]
汉武帝根本不可能跟陈宝国长的一模一样 你认为该找谁演?

2005-1-28 16:35 桓大司马
不要玩逻辑游戏,演员与古人长相不合是拍电视剧不可避免的,而文字与后代相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既然这样都可以,那让汉武帝站在观星台上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来表现他感情细腻的一面好不好?

2005-1-28 16:37 桓大司马
想化用后人佳句的意思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照抄,得换成别的句子来表达。所谓胡导做不到,就不要胡来

2005-1-28 16:38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35:42发表
不要玩逻辑游戏,演员与古人长相不合是拍电视剧不可避免的,而文字与后代相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既然这样都可以,那让汉武帝站在观星台上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来表现他感情细腻的一面好不好? [/quote]
不妥 观星台上是表达汉武帝五星出东方 利中国的豪情壮志 昨天胡导 表现的很好 你那个建议太垃圾

2005-1-28 16:3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37:04发表
想化用后人佳句的意思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照抄,得换成别的句子来表达。所谓胡导做不到,就不要胡来 [/quote]
不用换 换了就俗套了

2005-1-28 16:40 桓大司马
不换就不是历史,是假历史。

2005-1-28 16:40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8, 16:38:17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35:42发表
不要玩逻辑游戏,演员与古人长相不合是拍电视剧不可避免的,而文字与后代相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既然这样都可以,那让汉武帝站在观星台上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来表现他感情细腻的一面好不好? [/quote]
不妥 观星台上是表达汉武帝五星出东方 利中国的豪情壮志 昨天胡导 表现的很好 你那个建议太垃圾 [/quote]
我这个只是针对你的谬论开的一个玩笑

2005-1-28 16:42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40:51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8, 16:38:17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35:42发表
不要玩逻辑游戏,演员与古人长相不合是拍电视剧不可避免的,而文字与后代相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既然这样都可以,那让汉武帝站在观星台上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来表现他感情细腻的一面好不好? [/quote]
不妥 观星台上是表达汉武帝五星出东方 利中国的豪情壮志 昨天胡导 表现的很好 你那个建议太垃圾 [/quote]
我这个只是针对你的谬论开的一个玩笑 [/quote]
所以胡导没照着你的拍 而是现在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经典之做汉武大帝!

2005-1-28 16:43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40:27发表
不换就不是历史,是假历史。 [/quote]
该剧是根据史记、汉书改编创作的正剧 本来就不是历史

2005-1-28 16:44 桓大司马
不要转移话题。按你的论点推导下去,如果胡乱在汉朝使用唐宋以降的名句都可以的话,那么自然也可以使用现代的名句,那么自然也可以使用现代的兵器,那么出现坦克和飞机也是可以原谅的

2005-1-28 16:46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44:38发表
不要转移话题。按你的论点推导下去,如果胡乱在汉朝使用唐宋以降的名句都可以的话,那么自然也可以使用现代的名句,那么自然也可以使用现代的兵器,那么出现坦克和飞机也是可以原谅的 [/quote]
不妥 当时的科技还达不到造飞机的地步 你的建议太垃圾

2005-1-28 16:48 桓大司马
哈哈,原来你也知道当时的科技没有达到那个地步,那你知道当时的文学也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吗?

2005-1-28 16:4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48:49发表
哈哈,原来你也知道当时的科技没有达到那个地步,那你知道当时的文学也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吗? [/quote]
何以见得?

2005-1-28 16:53 桓大司马
你又转移话题了。不过还是先说说这个,西汉文学,文则质朴,赋则绮靡,无后世清丽奇特之句
我们是在讨论能不能出现后人原封不动的诗句的问题,不是讨论因为西汉达到了这个文学水准就可以使用后人诗句的问题

2005-1-28 16:55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6:53:28发表
你又转移话题了。不过还是先说说这个,西汉文学,文则质朴,赋则绮靡,无后世清丽奇特之句
我们是在讨论能不能出现后人原封不动的诗句的问题,不是讨论因为西汉达到了这个文学水准就可以使用后人诗句的问题 [/quote]
是你先提出飞机大炮的谬论 谁在转移话题?我的回答是能出现后人诗句

2005-1-28 17:09 桓大司马
把苏辛的诗句移到汉武身上,一时不尊重汉朝的历史,二是不尊重宋朝的历史人物
飞机大炮那个按你的说法可以推导出来嘛

2005-1-28 17:29 巴西马忠
呵呵,桓大司马,有些人其实无须理会,让他献宝岂不是更好。君不见金庸武侠小说里总有几个装疯卖傻的,这样才活跃气氛嘛!~

2005-1-28 18:45 〖凤凰〗大帅
总体来说,汉武大帝拍得还是不错啊。总比港片拍的乾隆大帝强。

2005-1-28 21:27 changboboT_T
把后人的诗句搬到前朝,要看情况,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有些用了能让人感到确实美观顺耳,而且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来表达,用了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能太多
到是一些剧情方面的问题,着实严重的多,编剧的问题啊,这个才是中国出不了好电视剧的原因

2005-1-28 22:4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7:09:56发表
把苏辛的诗句移到汉武身上,一时不尊重汉朝的历史,二是不尊重宋朝的历史人物
飞机大炮那个按你的说法可以推导出来嘛 [/quote]
给你说了 把那些诗用在该剧中 就是改编创作 这是胡导高明的地方 燕鹊安知鸿鹄之志 哈哈

2005-1-28 23:12 changboboT_T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8, 22:49:33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7:09:56发表
把苏辛的诗句移到汉武身上,一时不尊重汉朝的历史,二是不尊重宋朝的历史人物
飞机大炮那个按你的说法可以推导出来嘛 [/quote]
给你说了 把那些诗用在该剧中 就是改编创作 这是胡导高明的地方 燕鹊安知鸿鹄之志 哈哈 [/quote]
这个,夸张了哟, 

2005-1-28 23:20 金庾信
[quote]原帖由[i]chenwj[/i]于2005-01-28, 10:03:04发表
joke 一把《汉武》,汉武大帝中的面包车,呵呵

第五十集里边九分三十二秒左右 [/quote]
机械化部队啊!王道!

2005-1-28 23:21 金庾信
[quote]原帖由[i]changboboT_T[/i]于2005-01-28, 23:12:23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1-28, 22:49:33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1-28, 17:09:56发表
把苏辛的诗句移到汉武身上,一时不尊重汉朝的历史,二是不尊重宋朝的历史人物
飞机大炮那个按你的说法可以推导出来嘛 [/quote]
给你说了 把那些诗用在该剧中 就是改编创作 这是胡导高明的地方 燕鹊安知鸿鹄之志 哈哈 [/quote]
这个,夸张了哟,  [/quote]
他不是夸张,他已经陶醉了,拜倒在胡导的石榴裙下

2005-1-28 23:33 liuyu_sums
这个不应该在这里讨论吧。
好像讨论历史的少,影视评论多,
转区吧。

2005-1-29 00:06 sukerwl
胡玫姨、纪中叔是央视最好的两名导演!年年有佳作

2005-1-29 00:24 任复之
晕,这都讨论到哪去了。。。。

2005-1-30 15:10 change
按史记写的拍,用不了两集就完事了。人物多数没有对话,战争没有细节,还不如让单老出一反史记念一便,起不更快。

页: 1 2 3 4 5 6 7 [8] 9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