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诗词歌赋 » 咏史旧作两首


2004-12-11 13:19 花影吹笙
这两首都是一二年前的旧作,当时不通词谱,只知道按字数填,所以后来改了数次,已是面目全非了。

本来刚来轩辕时就想发出来的,可当时桓大司马也发了同样题材的怀古诗,影自叹弗如,为藏拙起见,不敢献丑了。

现在诗词版经历十一月的热闹后,又沉寂了下来,作为斑竹,实在有愧。近几日已无人发新作了,砸无可砸,还是把旧作贴上来供人砸砖之用吧。

李陵和司马迁是我在汉代最欣赏的两个人了,他们为了一件事将两人的命运联系了起来。
对李陵,我欣赏的就是他的力战而降,对史迁,我欣赏的就是他的据理力争。
就是这两点,带给了他们哀痛至极的命运,也正是这两点,带给了我们流传至今的绝唱。

[color=blue]鹧鸪天·哀李陵[/color]

国家有难心如焚,
利刀慷慨向雁门。
若如战罢身先死,
怎落家亡名不存。

谁得见,满腔忱,
千夫俱指汉家臣。
纵然天下皆怜汝,
惟惜知音竟一人。


[color=blue]临江仙·叹史迁[/color]

少小便怀天下志,
奈何事不由人。
借书抒己不平身,
至今青册上,
血泪应留痕。

谁解此生忧国事,
朗朗自有乾坤。
流光细把世俗甄。
庸庸余者也,
惟史永名存。

2004-12-11 14:41 桓大司马
花影姐姐这是以议论入词啊,呵呵

2004-12-11 19:43 陆逊少年时
谁解此生忧国事,
朗朗自有乾坤。
-----------------味道可以,可是好像两句之间扯不上,断了。

2004-12-12 13:40 人在江湖
嘻嘻~~我原来也是只数字数滴~~抱一下花花~~
利刀慷慨向雁门~~~花花原来是不是写滴利刃?~~因为平仄滴缘故改成了刀?~~

2004-12-12 14:37 花影吹笙
JJ真是我的知音啊~~抱抱~~那句除了“向”字没改以外,所有的字都被我改了个遍~~

2005-2-1 17:00 畑鹿惊
厉害~~佩服佩服。

2005-2-1 17:37 慕容秋
好像是不怎么的

2005-2-1 17:39 金刚捣锤
利刀平仄是通了,但听起来毕竟不如利刃舒舒服.

   参考意见:  宝刀,  剑锋,  太阿

2005-2-1 18:06 花影吹笙
好象都感觉不大稳,这两首偶已经服了它的气了,改了N遍,依然漏洞百出,只求不要再顶了,当时是为了活跃气氛滴说,等偶几时有心情了看能不能再改改。现在就想着过年了~~

2005-2-3 15:44 闲云野叟
老叟看法,倒是建议小姑娘跳出目前思考的圈圈,从新换个角度去想去写,很多诗人写到个瓶颈却老犯个毛病[死钻],其实这两首不管情.意.韵都跟我目前看姑娘的作品差很多,可能是早期的作品尚未稳熟,不过思惟不见新意,用词遣句浮而不稳,可感觉出内蕴感情却不见表得妥切完臻,所以小姑娘再换个角度看看如何!

2005-2-3 15:58 花影吹笙
多谢野叟先生指点,这个是很早以前的东西了,当时因为什么都不懂,胡乱按着字数写的,后来知道词谱后就想着怎么把它塞进那个框子里去,结果有些弄巧成拙了~~写的时候可能因为年纪还小,因为看了白居易评李陵的文章,觉得很是不平,全凭着一骨子气写的,修改则是几年后的事了,而修改之后到现在又是一两年的时间,可能有些想法不大一样了。只是我写东西,总觉得是一时兴致所至而为之,现在的心情是盼过年,实在是没有心情去感受千年前的伤悲,等过完年,看能不能从个新的角度去咏一下~~

2005-2-3 19:15 无名13
俗了,咏史要有自己的观点才好,不然不如不写,虚的也太多,不稀饭。。    顶人不顶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咏史旧作两首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