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25 19:41
KYOKO
创业难or守业难?
当然,专指古代帝王
咱觉得创业要比守业难的多的多,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让咱现在做红一代,主观客观都不可能嘛;但你让咱做红二代、红三代,so easy嘛!还有,我们知道,朱元璋开创大明公司千难万难,后面的子孙要守住这份基业要简单的多(崇祯除外),君不见谁都想做董事长,要挤破头。想当年,朱八八开创公司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做这一号的??开创基业用了十几二十年,可败完这份基业整整用了近300年,守成还是相对容易的
当然,我们只听过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句话99%是守成者说的,敢问创业者有几个有闲功夫说这句话。人定胜天——这句话只有在电脑前,喝着咖啡才能说;你问问在塌方的煤矿里的工人是这么想的??
ps:s老弟,大忽悠,三红,你们怎么看??
2016-3-25 20:38
乌鹊南飞3
古代创业难,今日守业难。用魏征的话来讲,正是:“善始者实繁,恪终者盖寡。”
2016-3-25 20:41
KYOKO
回复 #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兄弟做个太祖吾皇,咱做从龙之臣
2016-3-25 21:10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5 20:41 发表
兄弟做个太祖吾皇,咱做从龙之臣 [/quote]
嘿,万一破产了呢?
2016-3-25 21:14
KYOKO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16-3-25 21:10 发表
嘿,万一破产了呢? [/quote]
双双人头落地
2016-3-25 21:20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5 21:14 发表
双双人头落地 [/quote]
也未必,形势不利,何不如鲁肃所说:“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2016-3-25 21:33
KYOKO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16-3-25 21:20 发表
也未必,形势不利,何不如鲁肃所说:“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quote]
你是孙权,咱是你的铁杆粉丝,都是属于“首恶必办”
2016-3-25 21:38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5 21:33 发表
你是孙权,咱是你的铁杆粉丝,都是属于“首恶必办” [/quote]
如果别人学刘邦,先封雍齿呢?当然,如果被不上档次的对手击败了,比如刘曜,那估计真的是“首恶必办”了。
2016-3-25 22:38
sos2290
这个不大好比较吧。创业更多的是要比较胸襟胆魄,守业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政策延续,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非要分高下,不妨比时间跨度。只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 创业过程撑死了几十年,守业过程则长久得多。
2016-3-26 08:19
KYOKO
回复 #9 sos2290 的帖子
一窍不通
这么说来,对于短命王朝,那就是“创业难,守业简单”了??因为短短几年就把祖宗基业败光了嘛,岂不是很简单??
咱不这么认为,咱认为创业是为了过“好日子”,守业同样是“过好日子”,把“好日子”过的长久说成“难”,至少咱的汉语里没这个含义
2016-3-26 08:48
sos2290
“短短几年就把祖宗基业败光了”,这是很典型的守业失败的案例啊。如果是创业失败的案例呢?---------------往往没几天就被人家给灭了,岂非更简单?
短短几年就把祖宗基业败光,只能说明败家其实很简单,正好反映了守业的艰难。历史上开创基业的人多不胜数,留下来的又有几个?
创业和守业是为了“过好日子”,这个适合普通民众或者大臣,不适用于帝王,他们干这个事,真不是为了什么过好日子。
除了朱老四这少数几个底层起义者外,很多创业者日子过得其实不错的,放着好日子不过,跑去做提头的买卖,哪里是为了什么“过好日子”。很多是被形势所推动,也有很多是为了自已的政治抱负或者安全,尽管最后他们都过上了别人眼中的“好日子”,但那只是附带的。仅仅从“过好日子”的角度衡量,做一个妻妾成群,家财万贯的人岂非比皇帝轻松得多,也容易得多,更安全得多。
守业者也是如此,接过家业,更多的不是“过好日子”,而是一份责任。别说帝王之家,就现在的公司、单位进行交接时,很少有接班人认为自已可以借此“过好日子”的,那么想的往往是败家子。
既然要做比较,当然要用成功的创业案例,去对比成功的守业案例。不能用成功的创业案例,去对比败家子。
2016-3-26 09:09
szwd1997
创业和守成是2个层面的才华,不可同日而语。就像你问是袁隆平牛还是马云牛,看钱的当然认为马云牛。看人类推动贡献的人就是袁隆平牛。
孙策在挂之前就对孙权说:打仗扩张你不如我,用人守成我不如你。你让孙权去扩张只会越来越弱,你让孙策去治国。那过半是个项羽般的性情中人,国家一下就完了。
但要真说哪种品质更可贵,更不依靠运气,那当然就是守成。每一个创业成功的商人都要凭借神一般的运气,首富更是如此。但守成的人凭借的是自己的耐心以及一以贯之稳如泰山般的操盘。创业更多用的是拼劲和个人能力以及运气,而守成更多的智慧和品行以及平静如水的耐心。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zwd1997 于 2016-3-26 09:21 编辑 [/i]][/color]
2016-3-26 09:12
KYOKO
嗯,历史上开创基业的人多不胜数,留下来的又有几个?——正好说明了创业艰难啊。而守业者,哪怕只有短短几年,也都留下来了。。
帝王不是为了过好日子,那皇位争夺的腥风血雨不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天下老百姓了??这就像现在当官一样,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服务大众。这种忽悠几个人信??
过去,以及现在、将来,接管庞大家业固然有责任,但同样也有相应的权力。一般,或者说整体而言,自然是利>弊。这就好比有钱有有钱的烦恼,没钱有没钱的烦恼;老婆漂亮有漂亮的烦恼,丑有丑的烦恼。但绝大多数人总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因为前者整体收益是正的。
当然,自己过的不错还跑去革命的咱佩服,但更多的是饭吃不下去才去革命的。如果必须选择,到底是想做皇帝的皇子多呢,还是喜欢做寓公的皇子多呢??(我没办法说服大忽悠前者多)
2016-3-26 09:14
KYOKO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6 09:09 发表
创业和守成是2个层面的才华,不可同日而语。 [/quote]
如果s老弟这话是真命题
那常说的“创业难,守业更难”就是一个伪命题,至少,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KYOKO 于 2016-3-26 09:18 编辑 [/i]][/color]
2016-3-26 09:23
szwd1997
回复 #14 KYOKO 的帖子
我换个说法,水王就会豁然开朗。
追女孩容易还是追到以后成为老婆以后爱她一身而不降低新鲜度容易?
追女孩就是创业,爱一辈子就是守成,离婚就是守成失败。
再比如有个电视剧里刘伯温也说了一句话,创业的时候消灭敌人,往前死冲就是正确的。现在天下初定,就分不清绝对的对与错了。
2016-3-26 09:36
szwd1997
回复 #13 KYOKO 的帖子
水王这里有一个假设误区,即内心设定自己的弱势的一方,认为自己生活在泥巴地里。
如果这样设定是当然,咱是一个月入1k的民工,你让我选择当马云儿子还是普通人,我当然愿意当马云儿子。咱一个月辛辛苦苦才1k,你小子不动脑经一个月几亿,你还跟我谈烦恼?信不信我一铁铲铲死你?
我爸妈那个年代物质匮乏,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将来能吃一餐饱饭。现在梦想达到了,是不是就满足了?我以前的领导就说过当年的梦想就是将来能拿到3k元一月的工资就夫复何求了,真的如此吗?3w你都想着有朝一日还能加工资。
、
当你出生就是马云的儿子的时候,当你出生就是王思聪的时候,你不会认为这是一种优势。你也不会自我安慰说:我把大多数人都幸福,你看到的是你也有烦恼和痛苦。
人家一出生就12个车的人,和你6个子的人怎么能一个想法?在他的层面,当然守业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如果儿子喜欢求变,而才华不够,基本就会把家业或急或缓的做减法。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长大后,我就成鸟你。
事实上成了我,你也不见得快乐。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你看不出来,我的无奈。
所以水王的权利论的思维方式不大合理,因为他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并不是抢班夺权来的,而是认为本该如此,就是这样。而你让他守成,就会是一种负累。
2016-3-26 10:09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6 09:12 发表
嗯,历史上开创基业的人多不胜数,留下来的又有几个?——正好说明了创业艰难啊。而守业者,哪怕只有短短几年,也都留下来了。。
帝王不是为了过好日子,那皇位争夺的腥风血雨不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天下老百 ... [/quote]
不是这么算的,首先,你应该把那种短命王朝剔除---------------- 这里讨论的,只可能是成功的创业和成功的守业。如果创业不成功,那来的守业。失败的创业和失败的守业,其实并不在这个话题的讨论中,因为这两件事根本不存在什么难不难的问题,失败者和败家子谁不会做。
另外,既然谈到了创业,就不能用弱势一方的角度去看待他们。“吃不下去才去革命的” 群众是很多的,但是你见过几个“吃不下去才去革命的”领导? 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真正是吃不下去才革命的领导是极少的。
至于你说“接管庞大家业固然有责任,但同样也有相应的权力”------------ 对了,你提到了权力,这是为了过好日子么?到了他们那种高度,追求的已经不是什么“过好日子”了,他们是有抱负有野心的。革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是弱势群体的目标,不能从这个视角去看。
前面S不就说了么,谈恋爱容易,还是跟她过一辈子容易。
2016-3-26 10:38
nslsfxlt
拿追女人来比不合适吧,既然说的是建立王朝,古往今来有几人做到了?这是多少亿分之一的成功率了,而一个朝代往往能传不少代,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守业成功率高得多,当然非要说每个王朝都会覆灭的话,那就没法说了。
2016-3-26 11:43
乌鹊南飞3
把创业同谈恋爱比较忽略了一点。帝王创业相当于屌丝泡李嘉欣,帝王守成则像刘强东与奶茶妹妹结婚。前者的难度无异于登天,后者的难度则在自己掌控之中。诚然要白头到老也不容易,但那概率三分之二是有的,跟前者万分之几的概率根本不能相比。
帝王创业的时候,固然也有一票臣子出生入死,但团结众人基本上是靠个人才能,随时都会有人离你而去。而守成的时候,即便昏君的如明武宗一样完全无法得到群臣的拥护,但辞官不干的极少,绝大部分臣下还是得干好本职工作。可以说,创业的时候,是君王有求于群臣,一意孤行即便英武如李存勖也立不住;而守成的时候,则是群臣有求于皇帝,求皇帝保证他们个人的荣华富贵。
今天的情况又变了,守成的时候大家跳槽毫无压力,创业的时候则多少要真金白银入股,盈利前撤资就是白赔钱。所以今天守成变得比创业难了
2016-3-26 12:04
KYOKO
回复 #19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鸦懂我:hz1004:
不过最后一句又看不懂了,还不是说守成简单、创业困难??
2016-3-26 12:05
sos2290
前面说了,只谈成功的,不说失败的。如果要说失败的例子,不存在谁更难的问题,做失败者和败家子有什么难的。
创业者主要是推翻旧秩序,部分建立新秩序,守业者是继续完善并延续这个秩序。
如果非要分个高下,看这个就对了
2016-3-26 12:08
sos2290
看这事,不能去看什么“难度”。
守业和创业的难度,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侧重点和目标都不一样,那是没有办法去比较的。
2016-3-26 12:19
KYOKO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6 12:05 发表
创业者主要是推翻旧秩序,部分建立新秩序,守业者是继续完善并延续这个秩序。
[/quote]
同意,这是前提吧
拿明朝来说,创业者只有一个朱元璋,其余都算守业者。守业者除了崇祯,基本算是成功者(当然,这里面看法肯定不相同,咱的观点是最低要求只要不亡国,就算成功了)。假设一下,如果让朱元璋去守业,他能守住的概率极大极大。而把朱元璋身后十几个皇帝放到他当初那个环境中去创业,有几个能成功的??
2016-3-26 12:22
KYOKO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6 12:08 发表
看这事,不能去看什么“难度”。
守业和创业的难度,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侧重点和目标都不一样,那是没有办法去比较的。 [/quote]
中啊,那就别说啥“创业难,守业更难”了。创业和守业的前提就不一致嘛
2016-3-26 12:37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6 12:04 发表
乌鸦懂我:hz1004:
不过最后一句又看不懂了,还不是说守成简单、创业困难?? [/quote]
不是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嘛。时代不同了,要与时俱进。“创业难,守业更难”,说的是现在,只不过有些人喜欢脑补古代也这样。不要说别的地方,就是我上班的公司都拉了“创业容易守业难,信息安全要注意”的横幅
2016-3-26 13:11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6 12:22 发表
中啊,那就别说啥“创业难,守业更难”了。创业和守业的前提就不一致嘛 [/quote]
我在前面几楼就说了,如果你非要比,就比时间跨度。
谁说比难度了,两者的出发点和目标都不一样。
2016-3-26 13:22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6 12:19 发表
同意,这是前提吧
拿明朝来说,创业者只有一个朱元璋,其余都算守业者。守业者除了崇祯,基本算是成功者(当然,这里面看法肯定不相同,咱的观点是最低要求只要不亡国,就算成功了)。假设一下,如果让朱 ... [/quote]
这个还真不一定。
首先,你不能拿朱元璋跟崇祯比,因为那时候已经是个混乱的局面了,跟朱元璋创业的时候有类似的地方,反倒是崇祯守业男这样的不适应。应该选择明代稍微平和点的时间,比如宣德、成化这些,你让朱元璋去试试他那套?
朱重八自已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他开国时立下了种种规则,最后还不是土崩瓦解,这就说明,他那一套已经不适合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了。
活过来又如何,马上打了天下,难道还能马上治天下不成。
不能去比什么能力难度,这就好比争论我们的左手和右手谁更重要一样。非要比的话,就比时间,从资源还是精力来看,维持秩序稳定的投入,要比开创一个基业要多。
2016-3-26 13:33
szwd1997
回复 #23 KYOKO 的帖子
如果按照你的定义,只要不亡就算守成成功,那当然是守成无鸭梨,创业难难哒。所以你得出结论就是守成是享福,创业是吃苦。
守成是延缓灭亡的趋势,让日落西山来得晚,尽量少的减分。而不是只要不崩盘,就算成功。
2016-3-26 13:36
KYOKO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6 13:33 发表
守成是延缓灭亡的趋势,让日落西山来得晚,尽量少的减分。而不是只要不崩盘,就算成功。 [/quote]
严格来说是的,但加分or减分,加多少or减多少,只能见仁见智了。无法统一,干脆就来个“只要不崩盘”
2016-3-26 14:49
sos2290
所谓的守成之主,可不是“只要不崩盘”就行。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不是说每个接班人,就有资格称为“守成之主”的。比如孙权,这就是守成之主的典范。曹操为什么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不就是认为孙权能很好的守护发扬父兄家业嘛。
那种“只要不崩盘”就好的继承人,正应了曹爷的那句话“豚犬耳!“
2016-3-26 15:06
sos2290
而且这事史家也是早有标准和定论的。司马光把君主就分为五种: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
创业之君,智勇冠于一时;守成之君,中才能自修;中兴之君,才过人而善自强;陵夷之君,中才不自修;乱亡之君,下愚不可移。
想当一个守成之君,起码也得中上。
2016-3-26 15:25
KYOKO
回复 #31 sos2290 的帖子
好吧
至少守业有了新观点,父亲的公司市值5000w,自己接手10年后,排除物价因素市值还是5000w,算不算守成??怎样算守成??
这还是可见的,不可见的王朝来说可就难了。朱元章之后的十几个皇帝,哪些属于守成之君,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大忽悠最善于在这种说不清楚的情况下乱中忽悠。一旦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忽悠再多也是白搭。。
2016-3-26 15:36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6 15:06 发表
而且这事史家也是早有标准和定论的。司马光把君主就分为五种: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
[color=DarkRed]创业之君,智勇冠于一时;守成之君,中才能自修;[/color]中兴之君,才过人而善自强;陵夷之君,中才不自修;乱亡之君,下愚不可移。
想当一个守成之君,起码也得中上。
[/quote]
守成之君,中才自修就可以,而创业之君,要智勇冠于一时,可见创业更难。
而之所以说什么创业难,守业更难,是有原因的。因为这话往往是创业之君说的,或者说手下重臣是创业之臣。
‘
很多人适合于创业,但不能守成,或者说,他们的经验都创业的经验,不适合守业,因此要调整思路,这样就显得更难了,而不是说什么守成的困难更大于创业。
2016-3-26 15:42
szwd1997
回复 #33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很客观。
缺什么,什么东西就在自己的内心估值高。
就拿我说,我不是一个风险偏好者,我就觉得创业很难。
创业成功要伴随着神一样的运气,当然个人能力要作为坚实的前提。
而守业成功是一丝运气都不存在,全靠人力。
总结下来就是守业全靠自己(当然要守得好才算),创业最终的成功更多是看脸。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zwd1997 于 2016-3-26 15:45 编辑 [/i]][/color]
2016-3-26 16:03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6 15:25 发表
好吧
至少守业有了新观点,父亲的公司市值5000w,自己接手10年后,排除物价因素市值还是5000w,算不算守成??怎样算守成??
这还是可见的,不可见的王朝来说可就难了。朱元章之后的十几个皇帝,哪些属于 ... [/quote]
建议水王看看朱元璋的《大诰》,里面写了很多案例。当时的腐败比今天还严重,真的是触目惊心。开国之初尚且如此,何况后世那些所谓的"守成之君",不过付之台阁而已。历朝士大夫们,又有几人站出来清理积弊。以前看剑桥中国史,上面说中国的在编官吏多么少,还没有欧洲的几分之一,说中国的政治多么的神奇云云。等看了《大诰》,朱元璋自己说“帮闲在官”的临时工,“每府不下两千人”,中国老百姓实际负担的胥吏比欧洲多得多。为供养这些“公务员”,苛捐杂税贿赂风行,不一而足。
朱元璋自己说:“此等之徒,上假朝廷,下假官府,朕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宵昼不遑宁处,无可奈何。”“刑此等之徒,人以为君暴。宽此等之徒,法坏而纲弛,人以为君昏”。可见中国古代规划的所谓理想之治,与实际情况差距有多么大。不仅仅是朱元璋那一套与时代脱节,整个儒家礼法都严重与时代脱节
由此可见大多数所谓的成功的守成之君,不过无视百姓疾苦罢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6-3-26 16:19 编辑 [/i]][/color]
2016-3-26 16:30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6 15:25 发表
好吧
至少守业有了新观点,父亲的公司市值5000w,自己接手10年后,排除物价因素市值还是5000w,算不算守成??怎样算守成??
这还是可见的,不可见的王朝来说可就难了。朱元章之后的十几个皇帝,哪些属于 ... [/quote]
你自已说这个事没标准,把史家的标准摆出来,你又说我乱忽悠,这还能愉快的交流?
你们看的是难度,我看的是消耗的成本和资源。你说创业者没本钱,这是劣势,可他也有优势-------- 他可以去掠夺去洗劫,守成之主能干这个事? 遇到困难障碍,创业之主可以提刀就砍,守成之主能这么干?
开创与守成,需要面对的问题和目标都不一样,所需要的能力侧重也是不一样的,不能做什么”难度“比较。扯难度就没意思了,比如创业之主宰掉100个人,比守成之主养活这100个人可要轻松得多。
如果非要比较,只能说守成比创业更消耗时间,也更消耗精力和资源。
这个观点在9楼就已经很明确的提出来了,你没看见罢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6-3-26 16:35 编辑 [/i]][/color]
2016-3-26 16:54
KYOKO
回复 #33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创业之君,智勇冠于一时;守成之君,中才能自修
============================
人才!大忽悠自己都说了创业需要智勇冠于一时,守成只需中才,正好就说明了创业难度>守成,咱还去扯其它的,失策!
2016-3-26 17:04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6-3-26 16:54 发表
创业之君,智勇冠于一时;守成之君,中才能自修
============================
人才!大忽悠自己都说了创业需要智勇冠于一时,守成只需中才,正好就说明了创业难度>守成,咱还去扯其它的,失策! [/quote]
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能力,大家想吃个饭,你找个厨子来就可以了。你找个武林高手来,武功再高,技术再好,又有什么用,拿独孤九剑宰鸡么。你能因为武林高手的能力比厨子强,就认为练好武功的难度高于做好一桌菜?
这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
水王你一开始说,守成没有标准,所以”不崩盘“就是守成,把所有的接班人都当成了守业者,自然会看不清楚。
2016-3-26 17:05
szwd1997
水王不厚道啊,明显欺负sos。
如果按照概率学来说不需要讨论啊,开国的寥寥无几,守成的满天飞。
你的命题不是谁更可贵,而是创业难?守业难?任何东西要达到一种层次才能叫难。
围棋难不难?我学1分钟就会下了,但我谁也下不过。
所以守成要做到“守成之主”才行,而你直接就脑海设定了“只要不崩盘”就算成功,本身就是脑补好不好。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zwd1997 于 2016-3-26 17:12 编辑 [/i]][/color]
2016-3-26 17:10
sos2290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你让朱元璋复生,能保证比宣德、成祖、弘治这些人干得更好?朱老四搞了个内阁,那就说明他老子那一套不合理。
”智勇冠于一时“的人,在和平建设时期发挥的作用未必及得上一个中人之才。
这不是能力高低的问题,而是侧重方向的问题,好让一个武林高手跟厨师比做菜,这不是难为人家么。
2016-3-26 17:11
KYOKO
回复 #39 szwd1997 的帖子
咱也是没办法,那s老弟来说说,怎样才算“守成之主”?
“只要不崩盘”好歹还能切一切,你来切切看,就以明朝皇帝来看,谁为什么算“守成之主”,谁又为什么不算“守成之主”
2016-3-26 17:14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6 17:10 发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你让朱元璋复生,能保证比宣德、成祖、弘治这些人干得更好?朱老四搞了个内阁,那就说明他老子那一套不合理。
”智勇冠于一时“的人,在和平建设时期发挥的作用未必及得上一个中人之才。
这不是能力高低的问题,而是侧重方向的问题,好让一个武林高手跟厨师比做菜,这不是难为人家么。[/quote]
智勇冠于一时“的人,在和平建设时期发挥的作用未必及得上一个中人之才。
但中人之才在创业阶段就一定比不上智勇冠于一时的人。
2016-3-26 17:17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6 17:10 发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你让朱元璋复生,能保证比宣德、成祖、弘治这些人干得更好?朱老四搞了个内阁,那就说明他老子那一套不合理。
”智勇冠于一时“的人,在和平建设时期发挥的作用未必及得上一个中人之才 ... [/quote]
除了老毛以外,还真没有其他哪个开国之君治国比后面的中人之才差了
创业的武林高手若是连做菜都不会,早饿死了,根本谈不上砍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6-3-26 17:37 编辑 [/i]][/color]
2016-3-26 17:19
szwd1997
回复 #41 KYOKO 的帖子
明朝的话很简单啊:仁宣之治2个,朱祁钰个人不算,但是他是力挽狂澜工作组的老大,所以他被迫算(因为随便立一个就行,他只是适逢其会)。猪油糖算一个弘治中兴。
然后没了,其实崇祯也是好皇帝,可惜不仅没中兴,而且还弄丢了。
2016-3-26 21:49
sos2290
古代对帝王家的接班人有很严格的评价界定,不是说可以“见仁见智”,让人自由发挥的。创业、中兴、乱亡这几个就不说了,守成,能够很好的稳定前人的基业,同时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向上。而陵夷,虽然勉强稳定了前人的基业,但整个国家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评价,通常用来夸人的,比如西夏崇宗李乾顺向辽国求婚,使者就向天祚帝吹嘘自已的老板:'秉性英明,处事谨慎,守成令主也“。
用历代帝王的定位来可以更清楚的看待这个问题。比如我们熟悉的孙吴政权,开创者是孙坚孙策,守成者是孙权,其中的高下,不用说。汉之文、景,唐之高宗、武后,明之宣德、清之雍正,都是守业有成的代表。
如果非要这个问题上扯能力高下,不会有结果,文景与刘邦谁强谁弱?努尔哈赤与雍正谁能力高?根本没办法比,侧重点都不同。
如果非要比的话,不能比什么能力和难度,而是要比时间跨度和资源精力的消耗,这样更清楚点。
2016-3-26 22:11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6 21:49 发表
古代对帝王家的接班人有很严格的评价界定,不是说可以“见仁见智”,让人自由发挥的。创业、中兴、乱亡这几个就不说了,守成,能够很好的稳定前人的基业,同时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向上。而陵夷,虽然勉强稳定了前 ... [/quote]
文景老毛的评价就是“守户之犬”,而他评价汉高是出色的政治家。雍正的水平明显不及努尔哈赤,军事就不说了,治政他能打造八旗制度?兄弟都被砍光了
要论资源和精力消耗,印第安人也不比古希腊差,这两者的文明水平能相比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6-3-26 22:15 编辑 [/i]][/color]
2016-3-26 22:36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6 21:49 发表
而陵夷,虽然勉强稳定了前人的基业,但整个国家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quote]
陵夷,是将丘陵削为平地,比喻衰败,因此,陵夷之君是指这个君主在位时,国家已经衰败,而不是仅仅出现下滑的趋势。
2016-3-27 08:01
KYOKO
回复 #45 sos2290 的帖子
创业之君,智勇冠于一时;守成之君,中才能自修;中兴之君,才过人而善自强;陵夷之君,中才不自修;乱亡之君,下愚不可移。
====================================
怎么不能比,你说的可都是君主的才能和能力。
时间能说明什么问题?朱厚照守成的10年可比朱元璋创业的1年要过的滋润的多的多。守成享受>付出,创业付出>享受,资源精力消耗多怎么了,得到的自然也多啊。你让咱做10年守成的皇帝or1年创业的准皇帝,咱毫无疑问会选前者,什么时间跨度啊、资源精力消耗啊,根本就没意义
2016-3-27 08:53
江山笑
这个要具体分析了,创业看怎么创,像嬴政、司马炎,这种创业属于祖宗把树载好了,果子熟透了,他就是摘一下而已,自然容易,反之就难了。
守业也是,祖宗把业搞得一片大好,像李治,武则天,这类人基本只要脑子不昏,都能守
反之,类似纣王,崇祯,这类人,守的悲剧哇
2016-3-27 13:21
三国赤壁周郎
蜀汉、东吴都很难评论。刘备算不算创业成功呢?还有后世对东吴帝国的评价是“成也孙权、败也孙权”,孙权这个守业者又该如何看待呢?很难说得清,刘备曾经拥有半个荆州和两川之地,临别托孤留给诸葛亮的国家感觉像一个烂摊子。刘禅更不知如何评价,他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却又是亡国之君。还有一种情况是,那些守业者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繁荣昌盛,从人口富裕指数来看,他可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大国、富国,国家有不少会赚钱的人才,但是军队不咋的,结果外族一入侵就亡国了。没有外族的话,守业者们一直都能代代守下去,就算出现一些十个八个喜欢大兴土木的皇帝,他的财力、人力也是能满足皇帝们挥霍的,不会引发老百姓造反的。但外族一来就完蛋了,也不知怎么评价。
2016-3-27 13:29
三国赤壁周郎
最典型就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他可算得上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富国,战国七雄最富裕就是齐国,最有文化水平的人才也大多出自齐国,结果秦军一来,投降了。其它赵国、楚国、魏国、燕国都有不同程度抵抗秦军,燕国算是弱小的,但还派上了刺客,非要与秦军拼个你死我活。这些国家不见得很富有,但很有抵抗性。秦军不杀得尸横遍野也很难灭掉这些国家。齐国却是不战而降。
2016-3-27 14:54
江山笑
回复 #51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秦当时已经统一全国就剩个齐国了,力量最悬殊,压力太大,抵抗也没什么盼头
之前几国至少力量不如最后悬殊,还有潜在盟友在,指望局势能有变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江山笑 于 2016-3-27 14:55 编辑 [/i]][/color]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