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28 13:29
tyzhbaomi
三年不说话的国王
[size=4][size=4]“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说的是楚庄窝窝囊囊过了三年,不理朝政,只是喝酒打猎,最后积蓄力量,一鸣惊人的故事。
在商代也有一位有为君主,传说他当上国王连续三年一句话都不讲,这又是怎么回事?
武丁,是汤的第10代孙,盘庚的侄子。武丁时期。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史称“武丁中兴”。这么有为的一位君主三年不说话,究竟是唱的哪一出呢?
《史记》记载说,商朝的国王小乙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武丁继位。他三年不说话。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圣人,是上天派来辅佐他治理国家的,名字叫傅说。武丁醒来后,看满朝文物达成都不是他梦中人的形象。于是武丁让画师把梦中的形象画下来,在全国各地寻找。最后在一个叫傅险的地方找到了武丁的梦中人。
傅说被带来以后,武丁说他是上天派来帮助大商朝的。然后武丁让傅说做了宰相,封他做圣人,孔子死后才被追封为圣人,而傅说却是活着的圣人。
在今天人看来,武丁的的这个梦实在有点扯淡,很不靠谱。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武丁的老爹说起,武丁的老爹叫小乙,作为国王没做出啥成绩,但是作为父亲,他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
武丁的父亲小乙当上国王以后,武丁成了太子。小乙把儿子下放到民间,跟普通百姓一起生活、劳作,还不能透露自己的王子身份。因此武丁真正体验到了老百姓生活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他还结识了不少的平民朋友。
后来小乙国王死了,儿子武丁即位以后,时常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为当时商王朝已经呈现出了衰败之像,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当时又是权臣把持朝政,身边缺少得力的大臣来辅佐他。
这时候,武丁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在民间遇到的一个奴隶,叫傅说。
当时,傅说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当板筑工。那时盖房子,还没有现在用的砖瓦之类,所谓秦砖汉瓦嘛!工匠们把两块板子相对固定好,就往板子中间装土,然后,用夯把土打实了。这样一层层地打上去,就作成了房子的墙。再往上面加一个茅草顶子,就大功告成了。
武丁这天来到一个地方,听说这里有个人特别聪明,不仅说话风趣,而且时常议论国家大事,并且每每与事实吻合,老百姓们都喜欢听他的,甚至说他“神机妙算”。武丁就地住下了,也到工地上去做工,当时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很快地,武丁就与傅说成了好朋友,简直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但是,武丁想平白提拔一个奴隶,众大臣肯定不服气。没办法,武丁只好假托做梦之说,把傅说招进宫里。
[align=center]
[b][b]欢迎关注“宝秘”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b][/align][/size][/size][/b]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yzhbaomi 于 2015-8-28 13:31 编辑 [/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