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要不要读中国史?太精辟了!


2015-4-11 09:29 天宫三板斧
要不要读中国史?太精辟了!

总体来说,现在世界史是冷门,大家感兴趣的还是国内史,尤其是古代史中帝王将相的权谋。几年前在一个图书公司的招待会上,我亲耳听到一位作者断言:“历史写作的核心是权谋!”其实真说起来,很多热衷写历史权谋的人,自己不在权力系统里,一生少有操弄权术的机会,多是村夫野老三两杯薄酒后指点江山的悠谬之谈。远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派将领打仗前要给几个妙计锦囊,近如《甄嬛传》在路上放个鹅卵石让敌人流产,都属于二手权谋家关起门来的臆想,谁信谁倒霉。鲁迅有一篇文章里,谈到农妇想象皇后娘娘如何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脂砚斋也说起乡人心目中的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捎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我觉得现在有些历史类作品就像柿饼娘娘、人参皇帝的翻版。

我不想纠缠这些权谋到底灵不灵,但觉得在这些东西背后有一种心理,就是对权力的崇敬迷恋。[color=Red]很多作者为皇上高兴,替王爷操心,为他想象中的帝王术赞叹,[/color]背后都有这种心态的折射。就像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作为一部小说当然很不错,叙事技巧也好,但其中时刻流露出对权力本身的羡畏。绝对权力是丑恶的,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的核心概念,却很少进入我们的历史作品里。这些年的古装剧里,权力几乎都有种迷人的色彩。在我的视野所及,只有一部电视剧把绝对权力描写得像鬼魂般黑暗孤独,那就是《大明王朝1566》,但它偏偏又不够流行。

说回到读书。我认为古代史当然可读而且该读,但这种阅读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正常的心理定位。就知识结构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世界史知识背景,读史容易变成谄媚式的揣摩,或遗老式的缅怀。有人反对说,世界史终究太远,读中国史才能明白我们的过去。其实这话并不太对。[color=Red]如果我们面前站着一个1840年的中国绅士,一个1840年的英国知识分子,撇开语言障碍不论,哪个和我们更有共同语言呢?我想恐怕是那个英国人。[/color]我们和他都相信科技的力量,民主的优越,一夫一妻的自然合理,以及世界是向前的而非是循环的。而那位1840年的中国人,在观念上会和我们有巨大隔阂。那么,谁又能说塑造我们的历史力量只发生在这块土地上呢?

王小波说过有人站在世界地图前,掂着红蓝铅笔勾画世界革命战略。我也听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讲,她接待过不少民间军迷,经常有小伙子抖落开了太平洋地图:“我认为咱们的海军应该这样部署……”这就是入戏太深。我没见过这样的军迷,[color=Blue]但见过不少史迷,为某个皇帝英明到什么程度,争论得面红耳赤。[/color]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观念史。二十四史中,除了《史记》以外,其他都是官修史,是站在治者角度写的,核心观念是“治乱”。读它们时,[color=Red]如果没有一个现代人应坚持的心理定位,就容易产生心态上的错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搬到养心殿或军机处占把交椅。[/color]都说读史使人明智,但对这类读书法,有时候我不免感喟:他们要是不读这么多历史书,可能还能正常点吧。

==================================================================================================

“见过不少史迷,为某个皇帝英明到什么程度,争论得面红耳赤。”,别往别处看,说得就是你。

2015-4-11 09:38 住持方丈
偶喜欢世界史. . .

2015-4-11 10:29 KYOKO
当不了皇帝yy下都不成了啊

2015-4-11 11:15 土流氓
任何书都是站在写书人的角度写的,史书也不例外。
所以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解读也无不可。

2015-4-11 11:18 小贩
这历史解读,一是从字义的本身,二是从解读者的关注角度.

其实记得在初中的时候.世界史,我是当战争史来看的.文明史我是当武器发展史来看的.中国史,当成狗屎来看,没一段让我能........,楼主不知把中国史当成什么来看?

唉,汗颜.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5-4-11 11:20 编辑 [/i]][/color]

2015-4-11 11:28 zhwenh_0421
各编各的

[size=3]  【略有不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历史远没有演义精彩;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历史书远没有小说值钱。

PS:

  受众都知道,其实连新闻都是据说,遑论历史。

:hz1048:[/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11 11:38 编辑 [/i]][/color]

2015-4-11 11:39 三种不同的红色
其他的不评论。

只是[quote]二十四史中,除了《史记》以外,其他都是官修史[/quote]这句,让《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等表示不服。

2015-4-11 11:41 KYOKO
回复 #7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史记不算官修的?

2015-4-11 13:16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5-4-11 11:41 发表
史记不算官修的? [/quote]

应该算,因为都是当官的修的。

2015-4-11 13:38 小贩
还说人家眼里尽是皇帝,好多人眼里尽是"官"啊.

史说不以靠谱论,以"官"论.

顺便问下,你们中粉"皇帝"的比粉"官"的,谁更高大上一些?

2015-4-11 13:46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11 13:16 发表


应该算,因为都是当官的修的。 [/quote]

用早些年的话说,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2015-4-11 13:52 白云苍狗
艺术作品里的“权谋”是为了让读者赏心悦目,而不是让读者去学的。
把书里的东西和生活实践作对比是高知读者的自然反应,但比完之后自以为看懂了谁高谁低那就是强迫症了,得治。

2015-4-11 16:59 武三郎
呵呵,我一个中国人,看看中国的历史,还得先懂世界史。我作为地球人看世界史,要不要先懂宇宙史?真是有病

2015-4-11 18:52 吴下小蒙
[quote]原帖由 [i]武三郎[/i] 于 2015-4-11 16:59 发表
呵呵,我一个中国人,看看中国的历史,还得先懂世界史。我作为地球人看世界史,要不要先懂宇宙史?真是有病 [/quote]
没办法,看中国的历史,不学会思考,必定被坑,赵高太多了。

2015-4-11 19:11 如是我闻
看世界史就不要懂得思考似的...(妥妥的传销精神呐)

PS.大多数人还是先学中文,才开始阅读的吧?怎么就不惜福,不感恩呢?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如是我闻 于 2015-4-11 19:13 编辑 [/i]][/color]

2015-4-11 19:20 三种不同的红色
好像读外国历史就可以不用思考似的。

呵呵

2015-4-11 19:43 1069946333
24史太大了,,,我都可以用来铺个床, 只能简略的读读了···

2015-4-11 22:59 吴下小蒙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5-4-11 19:20 发表
好像读外国历史就可以不用思考似的。

呵呵 [/quote]
好吧,外国史我只是大概了解,不过在轩辕无脑看中国史的太多了。
明明白白3万万,张献忠召唤亡灵的《明史》都大有小白信,无语。

2015-4-11 23:16 cmy77
一群没看过世界历史的人叫别人去读世界历史,还要别人去相信它

2015-4-11 23:24 如是我闻
[quote]原帖由 [i]吴下小蒙[/i] 于 2015-4-11 22:59 发表

好吧,外国史我只是大概了解,不过在轩辕无脑看中国史的太多了。
明明白白3万万,张献忠召唤亡灵的《明史》都大有小白信,无语。 [/quote]

亡灵在“史”中出现,比较早的应该是“荷马史诗”吧?

在中国“人老精,物老灵”,你说的那玩意叫“鬼”,当然还有很多别称,太深就不说了....

PS.从没“思想”读“世史”,真没看出又有“思想”的出来了....,望展现一二。
PSS.这是在用行为艺术展现,什么叫做“高端洗脑”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如是我闻 于 2015-4-11 23:27 编辑 [/i]][/color]

2015-4-11 23:30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1 23:16 发表
一群没看过世界历史的人叫别人去读世界历史,还要别人去相信它 [/quote]

呵呵呵呵,世界史是用来相信的?世界史是一个学科,在这个学科中有很多观点,这些观点可能差异很大,甚至完全矛盾。怎么可能说出“相信世界史"这样的话?
词语搭配是小学语文该教的吧?

2015-4-11 23:34 如是我闻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11 23:30 发表


呵呵呵呵,世界史是用来相信的?世界史是一个学科,在这个学科中有很多观点,这些观点可能差异很大,甚至完全矛盾。怎么可能说出“相信世界史"这样的话?
词语搭配是小学语文该教的吧? [/quote]

呵呵呵呵,中国史是用来相信的?中国史是一个学科,在这个学科中有很多观点,这些观点可能差异很大,甚至完全矛盾。怎么可能说出“相信中国史"这样的话?
词语搭配是小学语文该教的吧?

2015-4-11 23:56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如是我闻[/i] 于 2015-4-11 23:34 发表


呵呵呵呵,中国史是用来相信的?中国史是一个学科,在这个学科中有很多观点,这些观点可能差异很大,甚至完全矛盾。怎么可能说出“相信中国史"这样的话?
词语搭配是小学语文该教的吧? [/quote]

呵呵呵呵呵呵,模仿得很像嘛。只是不知道您老人家是在哪里看到”相信中国史“这样的话的?

2015-4-12 00:01 如是我闻
呵呵呵,没有么?你在说什么?

2015-4-12 00:24 cmy77
即使是西方现代严谨的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比如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美国的威利斯顿·袄尔克的《基督教会史》,也包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他们在描述西方17世纪之前的历史和思想史的时候,大多也都是采取虚写的办法,他们也很少在自己的着作中去引证19世纪之前那些西方古代的“历史巨着”,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所谓的希腊思想家的那些“巨着”,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着作几乎就是“说书”(汤普森语,他屡屡将西方19世纪以前的各种历史着作说成是“说书”),或者说,他们在当时已经有确凿证据,清楚知道这些历史典籍和思想史着作(罗素在自己的《西方哲学史》中多次提到过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着作的不可靠性),都是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和基督教会统治下的“大学”所杜撰的。但是,很糟糕的是,笔者注意到,中国历史学界和哲学界在编撰西方的历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时候,大多都将19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书或者思想史着作当成为了“信史”,特别是中国哲学界还普遍对古希腊时代的一些“思想巨着”(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系列“巨着”)十分看重,这样,就造成了中国人所编篡的“西方历史”和“西方思想史”,往往比西方一些严谨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史专家编撰的历史书和思想史专着,还要“可信 ”,这,简直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2015-4-12 00:35 cmy77
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
西方是一夫一妻无妾制,这是他们旧约和新约里规定的(可以查一下他们的《圣经》),但实际结婚后的男女在外面大多都有情夫(妇),社会地位越高越多越滥。最典型例子就是拿破仑,做为法国的皇帝,他与妻子的离婚最主要的不是妻子给他的无数绿帽子,而是他的妻子把他在前线写给妻子最肉麻的情书在与情夫赤裸时示于其眼前进行调侃,从而通过她N个情夫又把拿破仑的肉麻情书经过个自N个情人之间的传阅搞得世人皆知,这才是他最终离婚的最重要原因。这种西方的丈夫搞别人的女人,而默许自己的女人被别的女人丈夫搞的行为,是旧中国一夫一妻(多妾)社会无法想到和做到的

2015-4-12 01:24 cmy77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11 13:16 发表


应该算,因为都是当官的修的。 [/quote]
官修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统治者为了垄断修史大权,往往通过设立史馆来掌控对历史的解释。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史书编纂一般有两条途径,一为官修,一为私撰。而官修史书则主要通过设馆修史来完成。

这个,太无知了吧,楼主。

2015-4-12 01:28 cmy77
不说别的就这个论坛这个板块里面,某个皇帝英明到什么程度的帖子的比例有多高?楼主不要觉得大家都像你那样无知好不好

2015-4-12 10:30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如是我闻[/i] 于 2015-4-12 00:01 发表
呵呵呵,没有么?你在说什么? [/quote]

我在说什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知道我有没有说“相信中国史”这样的话。

2015-4-12 11:08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2 00:24 发表
即使是西方现代严谨的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比如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美国的威利斯顿·袄尔克的《基督教会史》,也包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他们在描述西方17世纪之前的历史和思想史的时候,大多也都是采取虚写的办法,他们也很少在自己的着作中去引证19世纪之前那些西方古代的“历史巨着”,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所谓的希腊思想家的那些“巨着”,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着作几乎就是“说书”(汤普森语,他屡屡将西方19世纪以前的各种历史着作说成是“说书”),或者说,他们在当时已经有确凿证据,清楚知道这些历史典籍和思想史着作(罗素在自己的《西方哲学史》中多次提到过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着作的不可靠性),都是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和基督教会统治下的“大学”所杜撰的。但是,很糟糕的是,笔者注意到,中国历史学界和哲学界在编撰西方的历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时候,大多都将19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书或者思想史着作当成为了“信史”,特别是中国哲学界还普遍对古希腊时代的一些“思想巨着”(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系列“巨着”)十分看重,这样,就造成了中国人所编篡的“西方历史”和“西方思想史”,往往比西方一些严谨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史专家编撰的历史书和思想史专着,还要“可信 ”,这,简直就有点莫名其妙了![/quote]

把这种胡说八道的文字拿来当证据,得无知到什么程度。

2015-4-12 11:10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2 01:24 发表

官修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统治者为了垄断修史大权,往往通过设立史馆来掌控对历史的解释。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史书编纂一般有两条途径,一为官修,一为私撰。而官修史书则主要通过设馆修史来完成 ... [/quote]

对于一个说出“相信世界史”这种话的人,不指望能看懂我在说什么。

2015-4-12 11:11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2 01:28 发表
不说别的就这个论坛这个板块里面,某个皇帝英明到什么程度的帖子的比例有多高?楼主不要觉得大家都像你那样无知好不好 [/quote]

我有说过关于这个论坛这个板块某个主题的贴子比例有多高吗?先栽赃再反驳,这种伎俩太低级了。

2015-4-12 12:02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2 00:24 发表
即使是西方现代严谨的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比如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美国的威利斯顿·袄尔克的《基督教会史》,也包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他们在描述西方17世纪之前的历史和思想史的时候, ... [/quote]
想起包子转过的一篇文章《学术义和团的胜利》[url]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280280-1-1.html[/url],义和团真是无处不在啊

2015-4-12 13:06 如是我闻
义和团要说做错了,造反不彻底,被统治阶级利用了。杀了些不该杀的人。甚至以私仇私利杀人。不过,这毛病现在好多人也还有。
唯一做对但做得不够好的事就是,杀基督徒,但没杀光。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如是我闻 于 2015-4-12 13:08 编辑 [/i]][/color]

2015-4-12 14:49 zhwenh_0421
时乖命蹇

[size=3][quote]原帖由 [i]如是我闻[/i] 于 2015-4-12 13:06 发表
义和团要说做错了,造反不彻底,被统治阶级利用了。杀了些不该杀的人。甚至以私仇私利杀人。不过,这毛病现在好多人也还有。
唯一做对但做得不够好的事就是,杀基督徒,但没杀光。 [/quote][/size]
[size=3]  八国联军没及时入侵的话,我团肯定能杀之以光。[/size]
[size=3][/size]
[size=3]PS:[/size]
[size=3][/size]
[size=3]  90年代上半叶很多农民花钱购买农转非户口,让自己成为中国城里人。之后几年大量外省城里人花大价钱购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户籍,让自己成为中国一等居民。而现在太多中国有钱人花费巨资购买一个外国居民身份,让自己的身家性命更安全更靠谱。这就是这个国家与时俱进和大国崛起的本相。
  ——苏小和(2015年4月10日)[/size]
[size=3][/size]
[size=3]:hz1048:
[/size]

2015-4-12 14:52 如是我闻
看来也不能全怪义和团做的不好,只是力不能及,谁叫人家后台硬呢....

2015-4-12 14:55 zhwenh_0421
丧家之人

[size=3][quote]原帖由 [i]如是我闻[/i] 于 2015-4-12 14:52 发表
看来也不能全怪义和团做的不好,只是力不能及,谁叫人家后台硬呢.... [/quote][/size]
[size=3]  我团没后台,因此失败了,教训深刻啊![/size]
[size=3][/size]
[size=3]PS:[/size]
[size=3][/size]
[size=3]  扶清灭洋成一梦,后人凭吊空牢骚。[/size]
[size=3][/size]
[size=3]:hz1044:
[/size]

2015-4-12 15:09 如是我闻
此去泉台招旧部,一只红杏出墙来。

2015-4-12 22:26 ouyangnitian
读中国史才有代入感啊,外国史...别人家死人我不心疼
还是等世界统一了再看世界史吧:hz1016:

2015-4-13 09:47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ouyangnitian[/i] 于 2015-4-12 22:26 发表
读中国史才有代入感啊,外国史...别人家死人我不心疼
还是等世界统一了再看世界史吧:hz1016: [/quote]

如果用看小说的心态读历史,读不读外国史也真无所谓。

不过,读小说也有入魔的,例如热衷武评的人。

2015-4-13 19:09 hahaku719
读史的思路太狭隘。

大明王朝1566的用意很深,不过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编的故事总不如现实版的权谋人心。
说到了人心:权谋归根到底还是人心。站在哲学“存在”的角度来看,可能更清晰一点。

另外,除了史记以外,三国志也不是官修的。

古代有相当多的正统历史小说,比方说三国演义的流变。从读史角度来看,东周列国志可以说是正史小说,采纳了国语尚书左传史记战国策等多种史料,非常有价值。比一些所谓的正史(比如三国志)更有历史价值。这是现代历史类小说所要追求的目标。

2015-4-13 19:24 如是我闻
权谋到底是 经济好不好??<------这上高大上了吧?与世界接轨。

2015-4-13 19:27 如是我闻
再来一个:
权谋就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人文学、数学、各种科学<-----你能看得到吗???


一双眼睛就盯着别人在念叨皇上............,以为“一夫一妻”最自然。。。。

[img]http://image.haha.mx/2015/04/13/middle/1738116_2f7a277338416cc317ef1ea1328f5ff2_1428910147.jpg[/img]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如是我闻 于 2015-4-13 20:39 编辑 [/i]][/color]

2015-4-14 01:17 cmy77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12 11:10 发表


对于一个说出“相信世界史”这种话的人,不指望能看懂我在说什么。 [/quote]
一个连官修史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还好意思说一大堆废话?

2015-4-14 09:02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4 01:17 发表

一个连官修史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还好意思说一大堆废话? [/quote]

你的水平有目共睹,真不需要我废话。

2015-4-18 06:55 cmy77
回复 #45 天宫三板斧 的帖子

我水平虽然不入流,但是也比你强多了

2015-4-18 13:4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ahaku719[/i] 于 2015-4-13 19:09 发表
读史的思路太狭隘。

大明王朝1566的用意很深,不过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编的故事总不如现实版的权谋人心。
说到了人心:权谋归根到底还是人心。站在哲学“存在”的角度来看,可能更清晰一点。

另外,除了 ... [/quote]
东周列国志比三国志还有史料价值?

膜拜大神。:hz1004:

2015-4-18 16:20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8 06:55 发表
我水平虽然不入流,但是也比你强多了 [/quote]
我怎么敢跟学术义和团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是后人伪造,我居然一直不知道。

2015-4-18 22:40 cmy77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18 16:20 发表

我怎么敢跟学术义和团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是后人伪造,我居然一直不知道。 [/quote]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很多是伪造的,这样表述比较准确。就比如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吗?
其次,他们的著作没有原稿,都是一千多年之后抄写本,真实性存疑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5-4-19 01:15 编辑 [/i]][/color]

2015-4-19 00:43 cmy77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18 16:20 发表

我怎么敢跟学术义和团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是后人伪造,我居然一直不知道。 [/quote]
还有我比较鄙视你的是一点干货都没有,都是一些瞎说的,练嘴皮子。胸无点墨,还总是大言不惭。我好歹还是看过很多文章才来回复的,你呢?有哪个跟帖有根据?

2015-4-19 05:31 cmy77
"亚里士多德的“巨著”竟然超百万言之多",以古代的书写工具和印刷工具,写这么多字,是一个人能干出来的活吗?几百万言的著作是如何记载下来的?地中海一圈的羊宰完,羊皮也不够用

2015-4-19 07:39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8 22:40 发表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很多是伪造的,这样表述比较准确。就比如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吗?
其次,他们的著作没有原稿,都是一千多年之后抄写本,真实性存疑 [/quote]

别打马虎眼,很多是伪造,到底多少是伪造?哪些是伪造?
没有原稿真实性就存疑,那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史记汉书有几个有原稿?

2015-4-19 08:17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9 00:43 发表

还有我比较鄙视你的是一点干货都没有,都是一些瞎说的,练嘴皮子。胸无点墨,还总是大言不惭。我好歹还是看过很多文章才来回复的,你呢?有哪个跟帖有根据? [/quote]

我有没有干货不重要,好歹我有常识。总比某些连常识都没有的人强。

2015-4-19 21:35 cmy77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19 08:17 发表


我有没有干货不重要,好歹我有常识。总比某些连常识都没有的人强。 [/quote]
你好意思说你有常识?笑死人了

2015-4-19 21:56 cmy77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有古希腊文的抄本存世吗?就连阿拉伯文抄本都看不到,都是古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再翻译成拉丁文再翻译成英文的,这和先秦诸子的典籍有一样吗?
先秦诸子的典籍都是文言文,至少还有学者能看得懂

2015-4-19 22:01 cmy77
道德经有多个版本,“《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见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一批先秦古竹简中,有三组《老子》简,引起了学界的极大 关注。它同1973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相较,墓葬时间早一百余年( 约于公元前300年前后下葬)

现存最早解释老子思想的著作是韩非子(约前281年-前233年)的两篇《解老》、《喻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5-4-19 22:09 编辑 [/i]][/color]

2015-4-19 22:10 cmy77
请有常识的人找出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去世之后200年以内的古希腊文抄本

据主持《亚里士多德全集》中文翻译的苗力田教授说,现在亚里士多德希腊文本已经荡然无存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5-4-19 22:17 编辑 [/i]][/color]

2015-4-20 14:41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9 21:56 发表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有古希腊文的抄本存世吗?就连阿拉伯文抄本都看不到,都是古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再翻译成拉丁文再翻译成英文的,这和先秦诸子的典籍有一样吗?
先秦诸子的典籍都是文言文,至少还有学者能 ... [/quote]

难道你不知道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有希腊文本?

何况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根本不一样,他的著作一直在欧洲流传,根本不需要通过阿拉伯人,什么古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再翻译成拉丁文,真是笑死人。

2015-4-20 14:51 天宫三板斧
[quote]原帖由 [i]cmy77[/i] 于 2015-4-19 22:01 发表
道德经有多个版本,“《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见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一批先秦古竹简中,有三组《老子》简,引起了学界的极大 关注。它同1973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相较,墓葬时间早一百余年( 约于公元前300年前后下葬)

现存最早解释老子思想的著作是韩非子(约前281年-前233年)的两篇《解老》、《喻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quote]

老子有两百年内的抄本,其他的都有?没有的你存疑?就拿你说的韩非子来说,现存的抄本在哪里?

史记、汉书、后汉书,有两百年内的抄本没有?你要不要存疑?

2015-4-21 00:44 cmy77
[quote]原帖由 [i]天宫三板斧[/i] 于 2015-4-20 14:41 发表


难道你不知道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有希腊文本?

何况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根本不一样,他的著作一直在欧洲流传,根本不需要通过阿拉伯人,什么古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再翻译成拉丁文,真是笑死人。 [/quote]

还有流传于现代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古希腊文手抄本吗?现代希腊文和古希腊文差很多好不好。
有的话介绍下,或者给出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5-4-21 00:52 编辑 [/i]][/color]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