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为什么中华民族在元朝以前都不拿下西藏


2015-3-28 10:3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34 发表

我也是醉了,关羽传是个人传,武帝纪就不是个人传记了?关羽传里就可以把建安二十五年安到建安二十四年身上?更何况这是关羽死亡的时期,请问对关羽来说,这基本上是最重要的事迹了。

通过关羽传,就证明, ... [/quote]



武帝纪是帝王本纪,材料详细些。武帝纪记载事情月份都详细记载,那个事情错纪了月份吗?别人记载写的十月,没记载闰,十月,十一月说明事情不是发生在这些月份。

现在开始不认账了?

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对比张飞,先后完全没有时间记载,谁告诉你死就一定要有时间记载?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40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3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37 发表

一直都在说关徐之战,你妹的,能不能要点脸? [/quote]


既然曹军正面防守,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这句话是狗日的说的,还一直关徐之战,这曹操正面防守谁说的?

造谣上瘾了,要不要我提一下我什么时候说过吐蕃相对中原王朝穷掉渣这句话不对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42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4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37 发表




武帝纪是帝王本纪,材料详细些。武帝纪记载事情月份都详细记载,那个事情错纪了月份吗?别人记载写的十月,没记载闰,十月,十一月说明事情不是发生在这些月份。

现在开始不认账了? [/quote]
又开始YY。

无论是关羽传还是武帝纪里,时间的记载方法都是统一的,关羽传再简略,也不会把他死亡时间搞错。

2015-3-28 10:43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42 发表

又开始YY。

无论是关羽传还是武帝纪里,时间的记载方法都是统一的,关羽传再简略,也不会把他死亡时间搞错。 [/quote]


张飞传张飞死的连个时间记载都没。关羽传什么叫时间搞错了,别人根本没写好不好。

另外武帝纪是本纪,月份记载事情,关羽等人是个人专记,不一定有详细时间。

冬十一月,孙权取荆州。另外,十一月份,孙权才取得荆州,闰十月发兵。别又给YY掉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46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43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38 发表



既然曹军正面防守,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这句话是狗日的说的,还一直关徐之战,这曹操正面防守谁说的? [/quote]
真不知道是哪个狗日在胡搅,关徐之战时,曹军没正面防守?曹仁了什么的,做什么呢?

2015-3-28 10:4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43 发表

真不知道是哪个狗日在胡搅,关徐之战时,曹军没正面防守?曹仁了什么的,做什么呢? [/quote]

曹操正面防守是在联系孙权之前还是之后呢?

2015-3-28 10:4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43 发表



张飞传连个时间记载都没。关羽传什么叫时间搞错了,别人根本没写好不好。 [/quote]
我什么时候关羽传把时间搞错?我一直否认就是这个。

关羽传就表明了,建安二十四年那一堆事的记载,并不是都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这个道理,一样适用武帝纪,十月,只能表明,曹操回洛阳,并不能证明关徐之战发生在十月。

2015-3-28 10:4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46 发表

我什么时候关羽传把时间搞错?我一直否认就是这个。

关羽传就表明了,建安二十四年那一堆事的记载,并不是都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这个道理,一样适用武帝纪,十月,只能表明,曹操回洛阳,并不能证明关徐之 ... [/quote]

武帝纪和关羽个人传不一样,还要在YY?

武帝纪的事情是有月份记载的,没有不记月份的,懂了没?

2015-3-28 10:4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44 发表


曹操正面防守是在联系孙权之前还是之后呢? [/quote]
你能不能不扯别的?

不管曹军正面防守的时间是什么,关徐之战时,曹操与孙权已经联手了,这是一个事实。

2015-3-28 10:4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47 发表

你能不能不扯别的?

不管曹军正面防守的时间是什么,关徐之战时,曹操与孙权已经联手了,这是一个事实。 [/quote]

又要转进是吧,陪你转进,我说过了是嘴巴上的联上。

关徐交战和孙权联手什么关系?这件事曹操是为了解救樊城还是帮孙权?

2015-3-28 10:5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47 发表


武帝纪和关羽个人传不一样,还要在YY?

武帝纪的事情是有月份记载的,没有不记月份的,懂了没? [/quote]
有没有月份记载都一样。

陈寿与你一样,脑子是一团浆糊?

武帝纪里,时间记载就是把后面一连串事件都包括在内;关羽传里,时间记载就不把后面一连串事件都包括在内。狡辨到你这个份上,真是罕见。

2015-3-28 10:5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52 发表

有没有月份记载都一样。

陈寿与你一样,脑子是一团浆糊?

武帝纪里,时间记载就是把后面一连串事件都包括在内;关羽传里,时间记载就不把后面一连串事件都包括在内。狡辨到你这个份上,真是罕见。 [/quote]


武帝纪是帝王本纪,和个人传纪不同,一个材料详细,以帝王时间顺序为主,一个个人事情突出为主。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

清清楚楚的每个月发生事情的详细记载,事情发生在那个月记载那个月。

按你这逻辑,曹操派徐晃去救还可能发生在九、十、闰月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56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5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49 发表


又要转进是吧,陪你转进,我说过了是嘴巴上的联上。

关徐交战和孙权联手什么关系?这件事曹操是为了解救樊城还是帮孙权? [/quote]
狗日的在转进。

关徐交战与孙权联手什么关系?关徐之战前,曹操与孙权就联手了,不管曹操帮不帮孙权,这都联手。

这面在前线拚生死,那面派军偷袭老家,这是嘴巴上的联手,请问徐晃是嘴巴与关公交战的?曹仁是用嘴巴挡关羽的?孙权是用嘴巴偷袭的?

2015-3-28 10:5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56 发表

狗日的在转进。

关徐交战与孙权联手什么关系?关徐之战前,曹操与孙权就联手了,不管曹操帮不帮孙权,这都联手。

这面在前线拚生死,那面派军偷袭老家,这是嘴巴上的联手,请问徐晃是嘴巴与关公交战的? ... [/quote]


不是说正面防守的时候联手吗,转进到关徐交战,这转进的几个月份就不算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时的还卖队友,这联手,联的好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1:00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59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54 发表



武帝纪是帝王本纪,和个人传纪不同,一个材料详细,以帝王时间顺序为主,一个个人事情突出为主。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 ... [/quote]
派徐晃去救是八月份。

七、八、九、十都写明了,所以你才能断定这上述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而闰十、十一、十二,没写,你就不能说关徐之战发生在十月,只能证明是在十月之后。

2015-3-28 11:01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59 发表

派徐晃去救是八月份。

七、八、九、十都写明了,所以你才能断定这上述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而闰十、十一、十二,没写,你就不能说关徐之战发生在十月,只能证明是在十月之后。 [/quote]


笑话,为什么所有事情都写明那个月,就这件事故意不写闰月十一个十二月?说明这事就是十月发生的。

为了辩解而辩解,有意思?反正为了自己的需求,就随意YY。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1:02 编辑 [/i]][/color]

2015-3-28 11:03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58 发表



不是说正面防守的时候联手吗,转进到关徐交战,这转进的几个月份就不算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时的还卖队友,这联手,联的好呀 [/quote]
关徐之战时,曹仁不是正面防守?

两军联手,就不能各打各的?谁规定的?

卖队友的目的是动摇关羽的军心。再说,谁说卖队友就不是联手了?曹孙都出兵了,真刀实枪的打,事前又通了气,这就是妥妥地联手。

2015-3-28 11:0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1:03 发表

关徐之战时,曹仁不是正面防守?

两军联手,就不能各打各的?谁规定的?

卖队友的目的是动摇关羽的军心。再说,谁说卖队友就不是联手了?曹孙都出兵了,真刀实枪的打,事前又通了气,这就是妥妥地联手。 [/quote]


曹操是防守能不出兵?不出兵地盘就没了,孙权偷袭荆州,曹操怎么样才能算不联手?

难不成正好一家和两家同时交战就算另外两家联手了?

2015-3-28 11:0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01 发表



笑话,为什么所有事情都写明那个月,就这件事故意不写闰月十一个十二月?说明这事就是十月发生的。

为了辩解而辩解,有意思?反正为了自己的需求,就随意YY。 [/quote]
笑话,是为了辩解而辩解,又是谁在随意YY?

建安二十四年,六月、二月,你是说没发生任何事?

闰十月、十一、十二都没发生事情?

按你的说法,关羽就是建安二十四年死的。为什么所有事情都写明在建安二十四年,就关羽死故意不写?

2015-3-28 11:0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05 发表



曹操是防守能不出兵?不出兵地盘就没了,孙权偷袭荆州,曹操怎么样才能算不联手?

难不成正好一家和两家同时交战就算另外两家联手了? [/quote]
不联手,是你说的,你来问我?

2015-3-28 11:0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1:06 发表

笑话,是为了辩解而辩解,又是谁在随意YY?

建安二十四年,六月、二月,你是说没发生任何事?

闰十月、十一、十二都没发生事情?

按你的说法,关羽就是建安二十四年死的。为什么所有事情都写明在建安 ... [/quote]


闰十月,十一,十二为什么一定要有事情发生,没有事情发生的月份多了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二十三年五月八月十一十二月还一堆没事发生的月份。谁规定每个月都要有事了?

关羽的事我删除了,你别又健忘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1:12 编辑 [/i]][/color]

2015-3-28 11:13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09 发表



闰十月,十一,十二为什么一定要有事情发生,没有事情发生的月份多了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 ... [/quote]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六月,

这一句就告诉你,四月份时,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有可能是四月破的些叛贼,也有可以是五月份破的这些叛贼。平定叛乱的时间,并不一定是在四月份。懂吗?

2015-3-28 11:13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1:07 发表

不联手,是你说的,你来问我? [/quote]

你把两家都和一家交战就是联手,那我当然要问你怎么才算不是联手,你自己立了靶子,表达最终解释权,你不用你怎么解释解释?

2015-3-28 11:1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1:13 发表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六月,

这一句就告诉你,四月份时,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有可能是四月破的些叛贼,也有可以是五月份破的这些叛贼。平定叛乱的时间,并不一定是 ... [/quote]


谁说的?又来你的最终解释权了?关羽据沔水解释成为了撤退做准备。

2015-3-28 11:14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14 发表



谁说的? [/quote]
陈寿。

2015-3-28 11:1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1:14 发表

陈寿。 [/quote]


帝王纪和个人传不同,懂了没,最终解释权大师。

而且陈寿可没说过,别自己胡乱YY。

2015-3-28 11:1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13 发表


你把两家都和一家交战就是联手,那我当然要问你怎么才算不是联手,你自己立了靶子,表达最终解释权,你不用你怎么解释解释? [/quote]
两家同时与一家交战,不是联手,是什么?更何况事先还商量呢。

2015-3-28 11:19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15 发表



帝王纪和个人传不同,懂了没,最终解释权大师。

而且陈寿可没说过,别自己胡乱YY。 [/quote]
帝王纪和个人传再不同,记载的方法与逻辑,不会有两样,当然要是你写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六月,

这是不是陈寿写的?

“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这是在四月与六月之间发生的。

讨破是一个过程,叛是一个动作。

2015-3-28 11:21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1:16 发表

两家同时与一家交战,不是联手,是什么?更何况事先还商量呢。 [/quote]

那当我没说话,还英国和苏联同时与德国交战,看来交战之初两家就联手了。

还有这事先是那个事先,打仗打到一半叫事先?

2015-3-28 11:2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1:19 发表

帝王纪和个人传再不同,记载的方法与逻辑,不会有两样,当然要是你写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六月,

这是不是陈寿写的?

“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 ... [/quote]

我说是四月发生的,你非说这是四月或者五月发生的?

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操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遂等大败,关西平。

是岁,赵王赦薨。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

九月,进军渡渭。…………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

按你的逻辑马超可能是十六年九月之后到十六年十二月之间被击破的?可惜就是九月,不是别的月份。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1:29 编辑 [/i]][/color]

2015-3-28 11:43 Shadowleech
咋成三国讨论了?我就想一西藏帖子为啥能盖这么高。

2015-3-28 20:26 nuckysmile
写的很不错!

2015-3-28 21:41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刘青[/i] 于 2014-9-20 15:10 发表
蒙古人在高原驻军不会水士不服吗? [/quote]
蒙古高原的人应该比汉人更能适应青藏高原的环境

2015-3-28 22:3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21 发表


那当我没说话,还英国和苏联同时与德国交战,看来交战之初两家就联手了。

还有这事先是那个事先,打仗打到一半叫事先? [/quote]
你可真能狡辨。
我一直说的很清楚,就是以关徐之战算起始,咱们之间也是此战开始的。

2015-3-28 22:35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1:27 发表

我说是四月发生的,你非说这是四月或者五月发生的?

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操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遂等大败,关西平。

是岁,赵王赦薨。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

九月,进军渡渭。…………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

[color=Red]按你的逻辑马超可能是十六年九月之后到十六年十二月之间被击破的?可惜就是九月,不是别的月份。[/color][/quote]
这三国志让你读得惨不忍睹。

[color=Red]九月[/color],进军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诸将或问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始,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color=Red]冬十月,[/color]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

如何敲定的是九月份?

因为武帝纪里之后记载,“冬十月”。

2015-3-29 00:02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22:35 发表

这三国志让你读得惨不忍睹。

九月,进军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 ... [/quote]

我说的是献帝纪,小白,从曹操传和献帝纪的记载中看出帝王本纪是有详细时间的,只要没有加注时间,不会发生个人传记那种事情发生在几个月或者N年之后的事情。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9 00:04 编辑 [/i]][/color]

2015-3-29 00:03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22:32 发表

你可真能狡辨。
我一直说的很清楚,就是以关徐之战算起始,咱们之间也是此战开始的。 [/quote]


既然曹军正面防守,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要么告诉我这不是你说的,或者自己改了。

2015-3-29 00:49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9 00:03 发表



既然曹军正面防守,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要么告诉我这不是你说的,或者自己改了。 [/quote]
当然是我说的,关徐之战时,曹仁没有正面防守?

而且说这话时,一直围绕着关徐之战。

2015-3-29 00:5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9 00:02 发表


我说的是献帝纪,小白,从曹操传和献帝纪的记载中看出帝王本纪是有详细时间的,只要没有加注时间,不会发生个人传记那种事情发生在几个月或者N年之后的事情。 [/quote]
小白,献帝纪不是三国志。而且更关键的是,这说的是一件事。关中平可以算得上另一件事。


后主传: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

按你的逻辑,诸葛亮三月份就平定南方了。只可惜,三月份只是诸葛亮南征,平定时是什么时候?

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color=Red]其秋悉平。[/color]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9 01:12 编辑 [/i]][/color]

2015-3-29 01:2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00:56 发表

小白,献帝纪不是三国志。而且更关键的是,这说的是一件事。关中平可以算得上另一件事。


后主传: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 ... [/quote]

一个是纪一个传,你难道不看字的吗?我服了你了。

关中平就是另一件事了,这是不是都在九月发生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9 01:28 编辑 [/i]][/color]

2015-3-29 01:3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00:49 发表

当然是我说的,关徐之战时,曹仁没有正面防守?

而且说这话时,一直围绕着关徐之战。 [/quote]


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color=Red]使徐晃救之[/color]。

本就是派徐晃去救援的,这本来就是既定作战,什么时候和联手有关系了?

2015-3-29 01:4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9 01:27 发表


一个是纪一个传,你难道不看字的吗?我服了你了。

关中平就是另一件事了,这是不是都在九月发生的? [/quote]
无论纪传,都是三国志。而且后主传,写作方式也是年经国纬,除了个别字眼,与帝王本纪没什么区别。

还有,你只会断章取义吗?你的理解能力在什么地方?

我说的是,第一,献帝纪不是三国志,你装看不见?第二,证明是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当然包括九月了。抬杠抬得理解力都差这个地步了。

2015-3-29 01:4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9 01:35 发表



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

本就是派徐晃去救援的,这本来就是既定作战,什么时候和联手有关系了? [/quote]
笑话,在关徐之战前,曹操与孙权都商量好了。你举这个有毛用?

而且两家同时打一家,为什么就不是联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9 01:44 编辑 [/i]][/color]

2015-3-29 01:4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01:42 发表

笑话,在关徐之战前,曹操与孙权都商量好了。你举这个有毛用?

而且两家同时打一家,为什么就不是联手? [/quote]

商量好了什么?守卫襄樊本来就是曹操的既定作战目标?总不能A先上厕所,上到一半B来了,这算一起上厕所的吧。

为什么不是真联手,只是口头上的联手,双方战略意图根本就不一致,双方实力相当,但获利比例完全不同。双方本就是按自己的既定目标去执行,没有任何联合行为。

2015-3-29 01:5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01:40 发表

无论纪传,都是三国志。而且后主传,写作方式也是年经国纬,除了个别字眼,与帝王本纪没什么区别。

还有,你只会断章取义吗?你的理解能力在什么地方?

我说的是,第一,献帝纪不是三国志,你装看不见? ... [/quote]


你可以举出曹操传中的反例呀,你提出不是十月,应该你举反例吧,别那不相当的来凑数,后主传就是后主传,不是帝王纪。

另外不是谁说的关羽是为了撤退做准备的吗,你的资政通鉴可是写明先交战,吕蒙后纳降糜仁占荆州的,关羽知道后才跑路的,这会不认账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9 01:54 编辑 [/i]][/color]

2015-3-29 09:47 颖颖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15-3-28 11:43 发表
咋成三国讨论了?我就想一西藏帖子为啥能盖这么高。 [/quote]
杏花蔬影那种水平的,基本也就能讨论一下三国了。

2015-3-29 09:51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5-3-29 09:47 发表

杏花蔬影那种水平的,基本也就能讨论一下三国了。 [/quote]
你连三国都讨论不了。最起码的唐史知识,忽迷都给你扫了一次盲。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9 09:58 编辑 [/i]][/color]

2015-3-29 09:54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9 01:48 发表


商量好了什么?守卫襄樊本来就是曹操的既定作战目标?总不能A先上厕所,上到一半B来了,这算一起上厕所的吧。

为什么不是真联手,只是口头上的联手,双方战略意图根本就不一致,双方实力相当,但获利比例 ... [/quote]
两方联手,就得改变战略目标?什么叫口头联军,是曹操没开战,还是孙权没开战?

什么叫做一半?关羽战曹军时获胜,然后双方联手。开始说的就是关羽打曹操获胜,曹操都要迁都了,然后你说后来战败,我说后来战败是人家两家联手,有什么问题?

2015-3-29 09:5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9 01:50 发表



你可以举出曹操传中的反例呀,你提出不是十月,应该你举反例吧,别那不相当的来凑数,后主传就是后主传,不是帝王纪。

另外不是谁说的关羽是为了撤退做准备的吗,你的资政通鉴可是写明先交战,吕蒙后纳 ... [/quote]
笑话,后主传是按帝王纪记载的,这一点,你如果不知道,就不要再提三国了。

武帝纪里从来就没说是十月,是十月以后发生的事情,而是你认为是十月。

还提资治通鉴?你要不要脸?我开始拿资治通鉴证明孙权先出兵,你妹的,非说不能以资治通鉴为准,要以三国志为准,我拿三国志的证据,你又来扯资治通鉴?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9 09:58 编辑 [/i]][/color]

2015-3-29 10:07 颖颖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09:51 发表

你连三国都讨论不了。最起码的唐史知识,忽迷都给你扫了一次盲。 [/quote]

你有本事讨论元史啊,少在这歪楼

2015-3-29 10:1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5-3-29 10:07 发表


你有本事讨论元史啊,少在这歪楼 [/quote]
歪楼,你找忽迷。要不是他胡扯,坚决不承认辽比北宋强,扯不到这里来。

本贴主题早讨论完了。

2015-3-29 10:19 颖颖
回复 #351 杏花疏影 的帖子

辽比北宋强?:hz1007::hz1007::hz1007:

2015-3-29 10:2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5-3-29 10:19 发表
辽比北宋强?:hz1007::hz1007::hz1007: [/quote]
北宋年年送钱买和平,辽不比北宋强?:hz1007:

2015-3-29 10:24 颖颖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10:22 发表

北宋年年送钱买和平,辽不比北宋强?:hz1007: [/quote]

哦,这么说匈奴是否也强于汉?

2015-3-29 10:2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5-3-29 10:24 发表


哦,这么说匈奴是否也强于汉? [/quote]
在汉武帝之前,匈奴确实强于汉。

2015-3-29 10:32 颖颖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10:26 发表

在汉武帝之前,匈奴确实强于汉。 [/quote]

哦,汉景帝一死,强弱就倒过来了?

2015-3-29 10:35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5-3-29 10:32 发表


哦,汉景帝一死,强弱就倒过来了? [/quote]
那是汉武帝把匈奴打败了,如果汉武对待匈奴,还是之前汉初的态度,匈奴照样强于汉。

2015-3-29 10:36 颖颖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9 10:35 发表

那是汉武帝把匈奴打败了,如果汉武对待匈奴,还是之前汉初的态度,匈奴照样强于汉。 [/quote]

那汉武帝之后呢?昭君不是照样要装成公主远嫁?汉又弱于匈奴了?

2015-3-29 10:38 天宫开发商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5-3-29 10:32 发表


哦,汉景帝一死,强弱就倒过来了? [/quote]

到汉武帝死,也不过两败俱伤,只不过匈奴伤得多一点。

2015-3-29 10:43 颖颖
[quote]原帖由 [i]天宫开发商[/i] 于 2015-3-29 10:38 发表


到汉武帝死,也不过两败俱伤,只不过匈奴伤得多一点。 [/quote]

这耳光扇到司马光脸上了,疼啊。

页: 1 2 3 4 5 [6] 7 8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