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28 01:31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1:29 发表
前面,我举的很清楚,资治通鉴写的是擅取湘米,孙权出兵,这与糜芳迎孙权正好吻合。 [/quote]
资治通鉴为准还是三国志?
三国志交战出兵时间记载清楚,资治通鉴有吗?
2015-3-28 01:3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31 发表
资治通鉴为准还是三国志?
三国志交战出兵时间记载清楚,资治通鉴有吗? [/quote]
关徐交战,哪里记载是十月?三国志记载的是十月,曹操从长安回到洛阳。
2015-3-28 01:4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1:37 发表
关徐交战,哪里记载是十月?三国志记载的是十月,曹操从长安回到洛阳。 [/quote]
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color=Red],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color]。王军摩陂。
我就奇了怪了,百般狡辩到这种地步,你的精神胜利法要有多强大。难不成你要告诉我后面的事其实不是十月份的?
2015-3-28 01:41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40 发表
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
我就奇了怪了,百般狡辩到这种地步,你的精神胜利法要有多强大。难不成你要告诉我后面 ... [/quote]
我还奇了怪了,真不知道谁在百般狡辩。
武帝纪: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
合着闰十、十一、十二月都没有事?
吴主传: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color=Red]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color]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
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color=Red]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color]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这关羽是建安二十四年死的?
自己胡咧咧,还好意思说别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8 01:52 编辑 [/i]][/color]
2015-3-28 01:42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1:41 发表
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 ... [/quote]
闰月孙权发兵,你说谁先谁后?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
曹操传的时间可以每月都写的,难不成就故意空着后三个月时间不写的?十月一起写?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01:55 编辑 [/i]][/color]
2015-3-28 01:4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42 发表
闰月孙权发兵,你说谁先谁后? [/quote]
孙权发兵在前,徐晃与关羽作战在后。
2015-3-28 01:52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1:48 发表
孙权发兵在前,徐晃与关羽作战在后。 [/quote]
迎接了不代表孙权不代表不日即到,时间写的清清楚楚,死不要脸的抵赖到如此地步也难见呀。曹操传可是事件那个月份都有明确记载的。
2015-3-28 01:55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42 发表
闰月孙权发兵,你说谁先谁后?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
曹操传的时间可以每月 ... [/quote]
二月呢?六月呢?每个月都写,这两个月,你拿出来啊?
2015-3-28 01:5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52 发表
迎接了不代表孙权不代表不日即到,时间写的清清楚楚,死不要脸的抵赖到如此地步也难见呀。曹操传可是事件那个月份都有明确记载的。 [/quote]
自己不要脸,还攻击别人,我服了你了。上面的贴子,我都标红了。
吴主传: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color=Red]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color]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
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color=Red]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color][color=Magenta]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color]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8 01:57 编辑 [/i]][/color]
2015-3-28 01:56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1:55 发表
二月呢?六月呢?每个月都写,这两个月,你拿出来啊? [/quote]
没有大事发生也写,难不成当日记了?
有发生在十一月份不写月份的事吗?
2015-3-28 01:5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1:56 发表
自己不要脸,还
吴主传: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 ... [/quote]
再说一次,派人去迎接不代表不日即到,你派人去要时间吗,孙权准备要时间吗?出了界到江陵要时间吗?
难不成糜芳派人去了,就说明孙权就来了?
2015-3-28 01:5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56 发表
没有大事发生也写,难不成当日记了?
有发生在十一月份不写月份的事吗? [/quote]
闰十月孙权发兵,没写,十二月,孙权擒关羽,没写。
2015-3-28 01:5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1:58 发表
闰十月孙权发兵,没写,十二月,孙权擒关羽,没写。 [/quote]
曹操的传记,写孙权发兵,你没蒙吧,孙权擒关羽关曹操什么事?
是不是还要谢谢匈奴,西羌,刘备什么的?
2015-3-28 02:03
赵简子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59 发表
曹操的传记,写孙权发兵,你没蒙吧,孙权擒关羽关曹操什么事?
是不是还要谢谢匈奴,西羌,刘备什么的? [/quote]
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color=Red]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color]
[color=Red]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color]
[color=Red]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将李傕、郭汜等杀允攻布,布败,东出武关。傕等擅朝政。[/color]
[color=Red]是岁,孙策受袁术使渡江,数年间遂有江东。[/color]
[color=Red]袁术欲称帝於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color]
看来陈寿蒙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赵简子 于 2015-3-28 02:12 编辑 [/i]][/color]
2015-3-28 02:14
赵简子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1:57 发表
再说一次,派人去迎接不代表不日即到,你派人去要时间吗,孙权准备要时间吗?出了界到江陵要时间吗?
难不成糜芳派人去了,就说明孙权就来了? [/quote]
我也再说一次。上面的贴子,我都标红了。
吴主传: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color=Red]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color]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
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color=Red]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color][color=Magenta]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color]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2015-3-28 09:1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赵简子[/i] 于 2015-3-28 02:14 发表
我也再说一次。上面的贴子,我都标红了。
吴主传: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 ... [/quote]
[color=Red]冬十月[/color],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color=Red]晃攻羽,破之,羽走[/color],仁围解。
要么你把武帝纪的时间给改了,要么别唧唧歪歪,糜芳派人迎接不代表孙权立刻就到了,这种废话要说多少次,得到苏大师真传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09:21 编辑 [/i]][/color]
2015-3-28 09:1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赵简子[/i] 于 2015-3-28 02:03 发表
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 ... [/quote]
这些事和曹操本人后面的事迹有直接联系,你告诉我孙权出兵的事情和曹操本人有什么直接联系?
2015-3-28 09:21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17 发表
这些事和曹操本人后面的事迹有直接联系,你告诉我孙权出兵的事情和曹操本人有什么直接联系? [/quote]
我服了你这种死鸭子嘴硬的货。
孙权出兵与曹操本人没有直接联系?
孙权与曹操联手打关羽。自然有直接联系。与我举的那些例子联系有什么不同?
2015-3-28 09:23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21 发表
我服了你这种死鸭子嘴硬的货。
孙权出兵与曹操本人没有直接联系?
孙权与曹操联手打关羽。自然有直接联系。与我举的那些例子联系有什么不同? [/quote]
孙权有和曹操联手打关羽吗,给本书出来看看,谁死鸭子嘴硬?
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
还特意叫别追,联手的好呀。这么卖队友的。互相利用一下就叫联手,战前就发布孙权要偷袭的消息,战后不追击,这古今罕见的联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09:27 编辑 [/i]][/color]
2015-3-28 09:31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15 发表
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
要么你把武帝纪的时间给改了,要么别唧唧歪歪,糜芳派人迎接不代表孙权立刻就到了,这种废话要说多 ... [/quote]
当年的苏克也比不了你。冬十月,军还洛阳,就代表徐晃与关羽交战,糜芳派人迎接就不代表孙权出兵?
冬十月,说的是军还洛阳。没说徐晃与关羽交战。有本事,你把武帝纪改了,要么别唧唧歪歪。
糜芳那个,我标红了。你就看不见。
吴主传:[color=Red]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color]
关羽传:[color=Red]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color]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
如果吴主传与关羽传说的是一件事,那权征羽在先,如果不是一件事,那吕蒙获士仁肯定在芳、仁使人迎权之前,那权征羽还是在先。
快点去改三国志。:hz1009:
2015-3-28 09:3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23 发表
孙权有和曹操联手打关羽吗,给本书出来看看,谁死鸭子嘴硬?
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
还特意叫别追,联手的好呀。这么卖队友的。互相利用一下就叫联手,战前就发布孙权要偷袭的消息,战后不 ... [/quote]
关羽战曹军,孙权都占了南郡了,还不是联手?你妹的,能不能要点脸?
2015-3-28 09:3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31 发表
当年的苏克也比不了你。冬十月,军还洛阳,就代表徐晃与关羽交战,糜芳派人迎接就不代表孙权出兵?
冬十月,说的是军还洛阳。没说徐晃与关羽交战。有本事,你把武帝纪改了,要么别唧唧歪歪。
糜芳那个, ... [/quote]
别人后面接着写的事情能让你yy成冬十月就是回洛阳了,冬十月就到洛阳一事了,古代还有个句号表示完结是吧。居然还没徐晃交战的事,你眼睛有问题吧。
派人迎接孙权,代表孙权立刻到了?没有就别废话,有时间的yy掉,没时间的自己强行yy。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09:37 编辑 [/i]][/color]
2015-3-28 09:3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34 发表
别人后面接着写的事情能让你yy成冬十月就是回洛阳了,冬十月就到洛阳一事了,古代还有个句号表示完结是吧。居然还没徐晃交战的事,你眼睛有问题吧。 [/quote]
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照你这逻辑,
关羽传这里写他死是二十四年的事,结果呢,武帝纪写明了是二十五年孙权杀关羽。这YY水平,我是服了气了。
糜芳这段话,你看不懂吗?我再贴一遍。
吴主传: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
关羽传: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
如果吴主传与关羽传说的是一件事,那权征羽在先,如果不是一件事,那吕蒙获士仁肯定在芳、仁使人迎权之前,那权征羽还是在先。
结论就是权征羽在先,关徐交战在后。
还讨论以三国志为准,还是资治通鉴为准?三国志与资治通鉴在此处根本不矛盾,是你看不懂。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8 09:43 编辑 [/i]][/color]
2015-3-28 09:3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32 发表
关羽战曹军,孙权都占了南郡了,还不是联手?你妹的,能不能要点脸? [/quote]
关羽战曹操谁主动,孙权占南郡谁主动?
曹操估计不应该防守,直接投降算了。
2015-3-28 09:4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38 发表
关羽战曹操谁主动,孙权占南郡谁主动?
曹操估计不应该防守,直接投降算了。 [/quote]
谁主动,与曹孙联手,有个毛关系?
2015-3-28 09:43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40 发表
谁主动,与曹孙联手,有个毛关系? [/quote]
曹操做了被动防守之外,有做其他事情吗?
没做叫毛联手,光动嘴的联手,不仅光动嘴,还一直泄露孙权的消息,这典型的坑人,居然也叫联手,估计你就是喜欢做这种嘴炮。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09:47 编辑 [/i]][/color]
2015-3-28 09:46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37 发表
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 ... [/quote]
糜芳派人迎接和获糜芳是一回事?
一个是派人迎接,一个是已经得到糜芳军队,你这穿越的。
羽遂撤围退,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糜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color=Red]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color]。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开门出降。蒙入江陵,释于禁之囚,得关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之,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与蒙同郡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关羽闻南郡破,即走南还。
来来,现在谁先谁后说说。不是说资政通鉴吗,原来玩选择性无视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09:54 编辑 [/i]][/color]
2015-3-28 09:4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43 发表
曹操做了被动防守之外,有做其他事情吗?
没做叫毛联手,光动嘴的联手,估计你就是喜欢做这种嘴炮。 [/quote]
合着防守就不是联手?原来防守就是光动嘴,隔空喊话放嘴炮?
国共抗日时,国军经常防守,原来国共没联手抗日。你妹的,接着YY,当年苏克也没有象你这样赖皮。
2015-3-28 09:4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46 发表
合着防守就不是联手?原来防守就是光动嘴,隔空喊话放嘴炮?
国共抗日时,国军经常防守,原来国共没联手抗日。你妹的,接着YY,当年苏克也没有象你这样赖皮。 [/quote]
国军在正面防守,共军在背后游击,这才叫联手。
如果天天共军游而不击,国军正面光消极防守不进攻,这叫联手?
还有别乱YY我的话,没说防守不是联手,防守之后,敌军败退,还故意不追击,事前还泄露消息。这联的好手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09:52 编辑 [/i]][/color]
2015-3-28 09:5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46 发表
糜芳派人迎接和获糜芳是一回事?
一个是派人迎接,一个是已经得到糜芳军队,你这穿越的。
羽遂撤围退,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 ... [/quote]
我说的很清楚,如果是一件事,就是权征羽在先,如果不是一件事,也是权征羽在先。
他们都迎孙权了,吕蒙为什么还要的擒拿士仁?只有一个原因,吕蒙当时与士仁还是敌军。既然还是敌军,肯定是在迎羽之前。
还有,你为什么引《资治通鉴》?你不是以《三国志》为准吗?
合着你说资治通鉴准确就准确?资治通鉴不准确就不准确?要点脸,行不行?你在这贴子,除了变换标准,就是死缠烂打,有点出息行不行?
2015-3-28 09:59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09:48 发表
国军在正面防守,共军在背后游击,这才叫联手。
如果天天共军游而不击,国军正面光消极防守不进攻,这叫联手?
还有别乱YY我的话,没说防守不是联手,防守之后,敌军败退,还故意不追击,事前还泄露消 ... [/quote]
合着曹军不是正面防守?是在放空炮,原来你不认可徐晃与关羽交战啊?
事前泄露那是动摇关羽军心,事后不追击,因为孙权已经占了关羽的老家,联手结束。
2015-3-28 10:0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57 发表
我说的很清楚,如果是一件事,就是权征羽在先,如果不是一件事,也是权征羽在先。
他们都迎孙权了,吕蒙为什么还要的擒拿士仁?只有一个原因,吕蒙当时与士仁还是敌军。既然还是敌军,肯定是在迎羽之前。
... [/quote]
原来投降的不是获得?
我可没认同资政通鉴,是你自己喜欢用资政通鉴,我只是贴出来给某些故意选择性无视的人,别人时间也写的很清楚,先战败,后获糜、仁。
又开始加速YY了,武帝纪YY掉时间,自己拿出的资政通鉴又开始YY事情了,现在又不敢认了。
2015-3-28 10:01
杏花疏影
服了气了,我引资治通鉴,你就要以三国志为准,我用三国志了,你又开始拿资治通鉴。
你妹的,你少提苏克,苏克当年这件事,还真做不出来。
2015-3-28 10:02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09:59 发表
合着曹军不是正面防守?是在放空炮,原来你不认可徐晃与关羽交战啊?
事前泄露那是动摇关羽军心,事后不追击,因为孙权已经占了关羽的老家,联手结束。 [/quote]
曹军不正面防守怎么样?自己把地盘丢了,投降关羽?
徐晃和关羽交战只是解了樊城之围,可别有强加你的YY精神。
2015-3-28 10:04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00 发表
原来投降的不是获得?
我可没认同资政通鉴,是你自己喜欢用资政通鉴,我只是贴出来给某些故意选择性无视的人,别人时间也写的很清楚,先战败,后获糜、仁。
又开始加速YY了,武帝纪YY掉时间,自己拿出 ... [/quote]
你妹的,你能不能不乱扯?无论是投降获得,还是战斗获得,都是权征羽在先。
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
你既然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说的很清楚,关羽擅取湘米时,孙权就是出兵了,还是孙权先出兵,关徐交战在后。
2015-3-28 10:0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01 发表
服了气了,我引资治通鉴,你就要以三国志为准,我用三国志了,你又开始拿资治通鉴。
你妹的,你少提苏克,苏克当年这件事,还真做不出来。 [/quote]
我才服了,我那三国志,时间写的清清楚楚,你YY掉,非说前后时间不一致。
现在我那资政通鉴,又不认同。
武帝纪孙权纪资政通鉴都写的清清楚楚的时间先后,非要拿个糜仁派人迎接孙权的事来否定,而且糜仁派人迎接就说明孙权暂时还没来,这种废话还要扯多少次?
2015-3-28 10:05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02 发表
曹军不正面防守怎么样?自己把地盘丢了,投降关羽?
徐晃和关羽交战只是解了樊城之围,可别有强加你的YY精神。 [/quote]
既然曹军正面防守,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2015-3-28 10:0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04 发表
你妹的,你能不能不乱扯?无论是投降获得,还是战斗获得,都是权征羽在先。
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
你既然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说的很清楚,关羽擅取湘米时,孙权就是出兵了,还是孙权先出兵 ... [/quote]
资治通鉴叫的很清楚,先交战,关羽战败,后面才有吕蒙白衣渡江。
孙权发兵不代表孙权的兵到了江陵。你喊一声发兵就集结好了,人都到江陵了?
2015-3-28 10:0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04 发表
我才服了,我那三国志,时间写的清清楚楚,你YY掉,非说前后时间不一致。
现在我那资政通鉴,又不认同。
武帝纪孙权纪资政通鉴都写的清清楚楚的时间先后,非要拿个糜仁派人迎接孙权的事来否定,而且糜 ... [/quote]
三国志对关徐之战的时间根本就没写。是你自己YY出来的。
按三国志,糜芳迎孙权时,吕蒙已经出兵了,关徐之战在后,权征羽在先;按资治通鉴,关羽擅取湘米时,孙权就发兵了,还是关徐之战在后,权征羽在先。
2015-3-28 10:08
天宫开发商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7 22:55 发表
333个城市,拉萨人均89名,穷? [/quote]
你这种比法有意义吗?要比就比省会城市。
2015-3-28 10:0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05 发表
既然曹军正面防守,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quote]
曹操正面防守是被动,事前答应孙权的联手了吗?
国共可是和谈联合了的。八路军新四军可是国民革命军编号,难不成孙权是曹操编下军队?
2015-3-28 10:09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07 发表
资治通鉴叫的很清楚,先交战,关羽战败,后面才有吕蒙白衣渡江。
孙权发兵不代表孙权的兵到了江陵。你喊一声发兵就集结好了,人都到江陵了? [/quote]
《资治通鉴》:羽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color=Red]权闻之,遂发兵袭羽。[/color]权欲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蒙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督兵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可也。”
魏王操之出汉中也,使平寇将军徐晃屯宛以助曹仁;及于禁陷没,晃前至阳陵陂。[color=Red]关羽遣兵屯偃城,晃既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羽兵烧屯走。晃得偃城,连营稍前。[/color]
谁在前,谁在后?
2015-3-28 10:11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07 发表
三国志对关徐之战的时间根本就没写。是你自己YY出来的。
按三国志,糜芳迎孙权时,吕蒙已经出兵了,关徐之战在后,权征羽在先;按资治通鉴,关羽擅取湘米时,孙权就发兵了,还是关徐之战在后,权征羽在先。 [/quote]
武帝纪的时间写的很清楚,你非要YY掉有意思?
[color=Red]冬十月[/color],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color=Red]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color]王军摩陂。
孙权遣使上书估计也不是十月的事吧
2015-3-28 10:13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09 发表
《资治通鉴》:羽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权闻之,遂发兵袭羽。权欲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蒙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督兵攻 ... [/quote]
羽围堑鹿角十重,晃追羽,与俱入围中,破之,傅方、胡修皆死,羽遂撤围退,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
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糜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color=Red]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
[/color]
谁先谁后?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15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1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08 发表
曹操正面防守是被动,事前答应孙权的联手了吗?
国共可是和谈联合了的。八路军新四军可是国民革命军编号,难不成孙权是曹操编下军队? [/quote]
曹操派人劝说孙权袭击关羽的后方,孙权又对曹操表示,要讨关羽自效,你妹的,这不是联手?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
照这逻辑,赤壁之战,孙刘也不是联手,是刘备是孙权的手下,还是周瑜是刘备的手下?
2015-3-28 10:1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13 发表
羽围堑鹿角十重,晃追羽,与俱入围中,破之,傅方、胡修皆死,羽遂撤围退,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
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 ... [/quote]
咱俩论述的目标与过程,得理一下。
开始我说权征羽在先,拿资治通鉴的史料,你不认可,要求用三国志,然后我拿三国志来证明,权征羽在先,你又拿资治通鉴来否认,你妹的,还要不要脸了?
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论证权征羽在先,还是关徐之战在先。现在无论是三国志,还是资治通鉴,都显示,权征羽在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8 10:19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1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16 发表
曹操派人劝说孙权袭击关羽的后方,孙权又对曹操表示,要讨关羽自效,你妹的,这不是联手?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 ... [/quote]
嘴巴上的联手而已,曹操除了被动防御有主动出击吗?事先卖消息,事后放任敌军逃跑,这不是说了,嘴巴上的联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21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1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18 发表
咱俩论述的目标与过程,得理一下。
开始我说权征羽在先,拿资治通鉴的史料,你不认可,要求用三国志,然后我拿三国志来证明,权征羽在先,你又拿资治通鉴来否认,你妹的,还要不要脸了? [/quote]
三国志我贴了武帝纪的时间,资政通鉴贴了事情先后,这谁不要脸了?
东西都给出来了,对自己不利的就否认,YY掉,有意思?
论述过程很简单,武帝纪时间是十月交战,孙权纪的时间是闰月出兵,没有任何疑问的时间先后。
2015-3-28 10:2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18 发表
嘴巴上的联手而已,曹操除了被动防御有主动出击吗?事先卖消息,时候放任敌军逃跑,这不是说了,嘴巴上的联手。 [/quote]
嘴巴上联手?原来你是说关徐之战就是隔空喊话?
一个正面防守,一个偷袭老家,两家事先一起商量,这不是联手?
2015-3-28 10:22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20 发表
嘴巴上联手?原来你是说关徐之战就是隔空喊话? [/quote]
解樊城之围是为了帮助孙权了?
你自己地盘都不解救?:hz1017::hz1017:
正面防守是事先商量的吗?是已经被打到快丢城了,正面防守有点吃紧了,才联系孙权能不能扯扯关羽后腿。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23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23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19 发表
三国志我贴了武帝纪的时间,资政通鉴贴了事情先后,这谁不要脸了?
东西都给出来了,对自己不利的就否认,YY掉,有意思?
论述过程很简单,武帝纪时间是十月交战,孙权纪的时间是闰月出兵,没有任何疑 ... [/quote]
武帝纪根本没说十月交战。
武帝纪记载的是十月以后的事情,并不是十月当月的。
就好比关羽传里建安二十四年记载了一堆事,包括建安二十五年关羽死。
2015-3-28 10:2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23 发表
武帝纪根本没说十月交战。
武帝纪记载的是十月以后的事情,并不是十月当月的。
就好比关羽传里建安二十四年记载了一堆事,包括建安二十五年关羽死。 [/quot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26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25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22 发表
解樊城之围是为了帮助孙权了?
你自己地盘都不解救?:hz1017::hz1017:
正面防守是事先商量的吗?是已经被打到快丢城了,正面防守有点吃紧了,才联系孙权能不能扯扯关羽后腿。 [/quote]
我什么时候说,解樊城之围是为了帮助孙权了?你能不能不造谣?曹操正面防守,孙权袭击后方,这就是联手。
而且关徐之战前,曹孙就商量好了。
2015-3-28 10:2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25 发表
关羽是建安二十四年死的,二十五年是记载他脑袋送到曹操这里了,但你不能光说脑袋送来了吧,说清楚孙权杀关羽这件事。 [/quote]
武帝纪: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
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
2015-3-28 10:26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25 发表
我什么时候说,解樊城之围是为了帮助孙权了?你能不能不造谣?曹操正面防守,孙权袭击后方,这就是联手。
而且关徐之战前,曹孙就商量好了。 [/quote]
关徐没交战之前,就在防守了,这防守是商量好的?
2015-3-28 10:2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26 发表
关徐没交战之前,就在防守了,这防守是商量好的? [/quote]
又扯关徐之战前?关徐之战时,曹操孙权就已经商量好了,就是两家联手做掉的关羽。
2015-3-28 10:2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26 发表
武亮纪: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
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 [/quote]
上面我可删除了。
关羽传是个人传,时间记载不会那么详细,懂了没?只是事件一直叙述下去。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適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31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2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5-3-28 10:28 发表
又扯关徐之战前?关徐之战时,曹操孙权就已经商量好了,就是两家联手做掉的关羽。 [/quote]
哟,不是说正面防守是商量好了吗,怎么又扯到关徐交战了?
既然[color=Red]曹军正面防守[/color],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3-28 10:31 编辑 [/i]][/color]
2015-3-28 10:34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29 发表
上面我可删除了。
关羽传是个人传,时间记载不会那么详细,懂了没?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 ... [/quote]
我也是醉了,关羽传是个人传,武帝纪就不是个人传记了?关羽传里就可以把建安二十五年安到建安二十四年身上?更何况这是关羽死亡的时期,请问对关羽来说,这基本上是最重要的事迹了。
通过关羽传,就证明,关徐之战,不是十月发生的。
2015-3-28 10:3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3-28 10:29 发表
哟,不是说正面防守是商量好了吗,怎么又扯到关徐交战了?
既然曹军正面防守,孙权又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咋又不是联手了?这是什么精神? [/quote]
一直都在说关徐之战,你妹的,能不能要点脸?
关徐之战时,曹军合着没正面防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28 10:38 编辑 [/i]][/color]
页:
1
2
3
4
[5]
6
7
8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