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请问《三国演义》小说里的武将有没有统御力这个概念?


2014-6-2 00:29 bach_xu
请问《三国演义》小说里的武将有没有统御力这个概念?

光荣的三国志4,9,11几代武将除了武力指以外,还有统御力的概念,使得武将的纬度一下变的丰富起来。擅长领兵打仗的不见得适合单挑,擅长阵上厮杀的不见得适合带兵,关羽和许褚的区别一下就分别出来了。

至于小说里武将有没有统御力的概念,似乎很模糊,许褚请求带兵5万去征缴徐州的刘备和吕布,被一下否决,就是因为他勇则勇矣,不知用谋。这里的谋我觉得不应和游戏里的智力对应,而应该是统御力,指单独统兵打仗的能力。但小说中大多数时候,又似乎没有统御力这个概念,武将只要武力高就是好武将。搞得我很糊涂。

请问你们觉得《三国演义》小说里的武将有没有统御力这个概念?我觉得武评界很多文章争议很大,就是把武力和统御力两个概念混淆了,致使武将定位不准。

2014-6-2 00:34 yangyijunbibfor
:hz1026:统御应该是排兵布阵,掠池守城的能力?
如果能提出一个武智都不算top但是君主喜欢的统兵之人,算不算承认了统御力的存在呢?比如曹仁

2014-6-2 02:03 月无琊
楼主应该是被小说演义搞糊涂了。这个还是很好区分的。

2014-6-2 02:15 月无琊
...手搓直接Ctrl+回车了


  楼主本身对武力和统率力的认知来源就有点错误。是很没有现实根据的游戏和演义。其实这就是帅才和将才的区分。好勇斗狠绝不等同于会打仗。武力高只是单挑的时候见优势,但决不是成为好武将的依据。或许楼主会认为《三国演义》里面关羽,徐晃和张辽等等,都感觉单挑武力指数比较高,但他们能成为好武将是因为他们对军队优秀的指挥能力和统率能力。
  而且历史中,CC是绝不会指派许褚去领兵的,因为许褚只是个空有蛮力的家伙。作为一军统率,你要考虑粮草后勤,人员损伤,战略目标和行军计划等等等等。单靠会打架有用么。许褚主要任务是掌管虎卫保护曹操。
  另外,两军打仗武力高并没什么突出优势。你一个人再能打,像三国吕布顶天了,两军对仗你能搞定100个人就是奇迹了。因而只是两军对阵时出来单挑,赢了增点士气,影响战局。我们对于武将的好坏确实有很多被游戏和小说混淆。单纯偏好武力指数。但真正的好武将一定是凭借统率能力。举几个极端的,曹操本身还有几下子不谈了。司马懿一个老头子,打得过谁,但征辽东,抗蜀汉。凭的就是对军队的统驭。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中央内部关系,这个就不是针对楼主的困惑了,撇开不谈

2014-6-2 11:51 xkjo
肯定是有统率的,只不过小说中为了塑造英雄人物,突出了单挑。但是突出统率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徐晃长驱直入破关羽,甘兴霸百骑劫营,张辽威震逍遥津等等,体现的都是统率能力。

2014-6-3 08:52 宇文铭
楼上说的是典型的武力吧

2014-6-3 22:46 马岱
我觉得能练兵的,能带出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就算统御力高吧。

比如高顺、鞠义、陈到等。

2014-6-3 23:23 xkjo
回复 #6 宇文铭 的帖子

不是的,武力纯粹是发挥武将个人的能力,而统御力高,则是能让统率的部队超水平发挥实力。就像甘宁百骑劫营而一人一马不损,明显是让这一百人都超水平发挥了,否则甘宁能回来,手下的军兵就未必了。

2014-6-6 16:07 一步天履
个人认为笼统的讲应该指的是身为一军最高最高指挥官的带兵能力 并成功指挥过比较大型的战役  以同时名列武庙72名将和新唐书64将的为例
张辽在中后期是合肥寿春一代的最高指挥官 抵御东线东吴的两次进攻  
关羽镇守荆州  张飞取西川败张合都是自领一军
周瑜指挥赤壁之战 陆逊指挥猇亭之战 吕蒙白衣渡江
邓艾灭蜀 杜预 王浚并灭吴
唯二没有指挥过大规模战役的只有陆抗羊祜这对基友
最后再加上妖孽的诸葛 无一不是曾经独当一面的人物 张合徐晃李典虽然名列十七史百将传却没有在这两个名单上榜 大概也是因为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去独自指挥一场战役 张合本来有机会 但可惜成了张飞的背景

如果单纯按照三国演义小说 那么评书界说三国有个传统叫掐头去尾  所以杜预王浚羊祜陆抗可以去掉 本身这四个在演义里形象就不丰满 差不多罗宪级别  周瑜吕蒙张飞形象被严重歪曲也可以去掉  剩下的就差不多了 大概勉强可以加上吕布姜维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