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30 14:12
小京子
舌战群儒为什么没安排顾雍出场?
按理说他是主降派二号人物啊。
2014-5-30 14:48
yangyijunbibfor
回复 #1 小京子 的帖子
所有人都跑去舌战了谁上班阿。。。重要人物都在关键位置的,周瑜不是也从半路赶回去的么。。。
2014-5-31 10:41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yangyijunbibfor[/i] 于 2014-5-30 02:48 PM 发表
所有人都跑去舌战了谁上班阿。。。重要人物都在关键位置的,周瑜不是也从半路赶回去的么。。。 [/quote]
[font=楷体_GB2312][size=3]其实江东的顾雍,此人物德才兼具且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因此在民间并不出名;小说作者很可能并未重视这个人物[/size][/font]。
:rolleyes:[qq]390270699[/qq]
2014-5-31 13:14
葉影心
既然是德才兼备, 那就是没东西给诸葛亮人参公鸡, 派他上场破坏了剧本进行
2014-5-31 13:33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葉影心[/i] 于 2014-5-31 01:14 PM 发表
既然是德才兼备, 那就是没东西给诸葛亮人参公鸡, 派他上场破坏了剧本进行 [/quote]
[font=新宋体][size=3]小说作者考虑的还挺细致[/size][/font]。
:hz1027:
2014-5-31 13:34
墨叶
[quote]原帖由 [i]尹一朋[/i] 于 2014-5-31 10:41 发表
其实江东的顾雍,此人物德才兼具且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因此在民间并不出名;小说作者很可能并未重视这个人物。
:rolleyes:390270699 [/quote]
也可能此人就不是投降派。
2014-5-31 13:37
hahaku719
张昭其实也知道,靠舌辩是抗不住诸葛亮的。不是说诸葛多有才,而是刘备在生死关头,整个集团用性命在博。东吴不收的话,只能投江了,所以诸葛是志在必得。张昭是大佬,领袖群小,必然要出面。
顾雍知道,抗不住诸葛的,原因是孙权有大志,按肯屈居曹操之下?所谓的务实派。后来孙权称帝,封顾雍为丞相,张昭只能居于其下。
列国志有一段晏子使楚,只有一个不出面与晏子辩论的,就是伍举,也是典型的务实派。
2014-6-1 17:46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hahaku719[/i] 于 2014-5-31 01:37 PM 发表
张昭其实也知道,靠舌辩是抗不住诸葛亮的。不是说诸葛多有才,而是刘备在生死关头,整个集团用性命在博。东吴不收的话,只能投江了,所以诸葛是志在必得。张昭是大佬,领袖群小,必然要出面。
顾雍知道,抗不 ... [/quote]
[font=仿宋_GB2312][size=3]既然提到了晏子使楚那个故事,我感觉其实讲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里不乏大量有关军事和政治人才的描述,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大多熟悉的是《三国志演义》里的[/size][/font]。
2014-6-1 18:43
xkjo
三国演义里面介绍了顾雍的性格是,其为人少言语,不饮酒,严厉正大。那么先不说他是主战还是主降,也不提当时他是否算是第二号,就这性格来说,这个场合他也不说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2014-6-1 19:19
郝伯道
顾雍为人严正刚毅
估计不好口舌之争
2014-6-1 22:51
阿巽
[quote]原帖由 [i]yangyijunbibfor[/i] 于 2014-5-30 14:48 发表
所有人都跑去舌战了谁上班阿。。。重要人物都在关键位置的,周瑜不是也从半路赶回去的么。。。 [/quote]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color=Red]顾雍[/color]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三国志 卷五十二 张顾诸葛步列传》:雍为人不饮酒,[color=Red]寡言语[/color],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
2014-6-2 00:26
yangyijunbibfor
回复 #11 阿巽 的帖子
噢,也就说明顾雍当时在场但是没发反对言论,对吧?看来我的上班猜想是站不住脚的,明白了:hz1026:
2014-6-4 09:46
hahaku719
[quote]原帖由 [i]尹一朋[/i] 于 2014-6-1 17:46 发表
既然提到了晏子使楚那个故事,我感觉其实讲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里不乏大量有关军事和政治人才的描述,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大多熟悉的是《三国志演义》里的。 [/quote]
列国志比三国精彩多了,可惜起点要求太高,必然曲高和寡。
2014-6-6 09:42
尹一朋
:hz1028:[quote]原帖由 [i]hahaku719[/i] 于 2014-6-4 09:46 AM 发表
列国志比三国精彩多了,可惜起点要求太高,必然曲高和寡。 [/quote]
《东周列国志》历史和文化色彩远比《三国志演义》、《东西汉演义》来的深厚。
[qq]390270699[/qq]
2014-6-9 07:57
阿巽
《东周》取材于《左传》,这就注定他没办法像三国一样七实三虚任意发挥啊
左传是啥——高考教材
2014-6-9 09:12
颖颖
回复 #11 阿巽 的帖子
《三国志 卷五十二 张顾诸葛步列传》: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
-----------------------
类似赞美之词, 在被孔明骂的那些江东名士传记上也不少。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2014-6-9 10:56
天宫开发商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4-6-9 09:12 发表
《三国志 卷五十二 张顾诸葛步列传》: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
-----------------------
类似赞美之词, 在被孔明骂的那些江东名士传记上也不少。不能说明什 ... [/quote]
你就是小京子吧?罗贯中又没有多高的文化,难道每个出场人物的设计都要有充分理由?
2014-6-9 11:13
xkjo
回复 #16 颖颖 的帖子
既然是古典小说区,不提传记——相反历史上可能还没有舌战群儒这一段。小说中明确说明了顾雍的性格——其为人少言语,不饮酒,严厉正大,与此类似的还有谁?貌似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顾雍就是主降,也没说明他是第二号人物,就以性格来说,在那个场合他也不会发言,在书中算是言行一致了。
2014-6-17 15:37
孔方
[quote]原帖由 [i]yangyijunbibfor[/i] 于 2014-6-2 00:26 发表
噢,也就说明顾雍当时在场但是没发反对言论,对吧?看来我的上班猜想是站不住脚的,明白了:hz1026: [/quote]
作为江左重臣,如果召开国事会议的时候都没有出席那才是真的翘班了。
2014-6-19 07:21
阿巽
[quote]原帖由 [i]天宫开发商[/i] 于 2014-6-9 10:56 发表
你就是小京子吧?罗贯中又没有多高的文化,难道每个出场人物的设计都要有充分理由? [/quote]
击鼓骂曹那一段基本上都有典的
顾雍为人沉稳低调,确实不是人参公鸡的好对象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