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8 23:03
dreambe
统计一下历代各位太宗们的继位情况
首先定个标准,就是只统计比西夏更强大的政权的太宗皇帝,否则会有很多屁大点的小国混进来搅局。
[b]商太宗 太甲帝[/b]
起初被伊尹所立,后被伊尹废掉,又复位。
太甲帝的帝位原本不是按照正常继承规则获得,而且其复位也是个历史之谜。到底是改正错误后被伊尹接回,还是杀伊尹夺位,到今天还存在争议。不管怎么说,太甲帝多少有那么点得位不正之嫌。
[b]汉太宗 孝文帝 刘恒[/b]
吕后死,陈平、周勃等大臣诛除吕氏,迎立代王刘恒即皇帝位。
尽管汉文帝是千古明君,但通过政变上位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政变不是他发起的,谁知道他暗中有没有动过什么心思呢?在当时看来,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他和刘襄两个啊。
[b]晋太宗 简文帝 司马昱[/b]
桓温废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在位两年,病逝。
司马昱是历史上极为特殊的太宗皇帝,因为他前面已经有十四位晋朝皇帝了,竟然没有一位用上“太宗”的庙号,硬是留给了他。身为傀儡皇帝却得到庙号“太宗”,绝大的一个讽刺。
[b]北魏太宗 明元帝 拓跋嗣[/b]
以太子身份继承了拓跋珪的皇位,完全合法。
尽管是诛除了谋逆作乱的拓跋绍之后才夺得皇位,但这不能改变他合法的身份。
[b]南朝宋太宗 明帝 刘彧[/b]
干掉侄子刘子业夺位。
刘子业那小子也真是死催的,从他开始南朝皇帝出了不少败类。猪王算是混出了头,但其后来的表现实在让人想吐。
[b]南朝梁太宗 简文帝 萧纲[/b]
梁武帝被候景饿死后,萧纲继位,仍被候景玩弄于手中,两年后被害。
比东晋简文帝还窝囊,似乎从他以后没有哪个皇帝再用“简文”这个谥号了吧。
[b]唐太宗 李世民[/b]
杀兄逼父的典型。
就算被称为千古一帝,也不能抹灭其不光彩的夺权真相。
[b]辽太宗 耶律德光[/b]
因其母述律后强势手腕,废太子耶律倍而立耶律德光为帝。
恐怕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也不会想到身后竟会发生如此之事吧,但耶律德光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代雄主。
[b]宋太宗 赵炅(赵光义)[/b]
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鬼才相信他是合法继位。
就算确实有什么金匮之盟,但赵大怎么就突然驾崩了?
[b]西夏太宗 李德明[/b]
继承李继迁衣钵属于完全合法,但皇帝庙号是李元昊追认的。
因此,“得位”之说还有待推敲。
[b]金太宗 完颜晟(完颜吴乞买)[/b]
完全按照金太祖的意愿继承帝位,尽管他没法和阿骨打比。
出来一个完全合法的太宗真是不容易啊。
[b]元太宗 窝阔台[/b]
完全按照成吉思汗的意志继承大汗之位,但“大元太宗皇帝”的庙号是忽必烈追认的。
这个怎么说呢?毕竟当时蒙古已经是很强大的独立国家,大汗可以被认为等同皇帝,个人认为元太宗得算一号。
[b]明太宗(明成祖) 朱棣[/b]
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位,而且是通过四年造反,以武力强行夺位。
跟宋明帝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历史上藩王造反夺位成功的空前绝后仅此一例。
[b]清太宗 皇太极[/b]
据说有从弟弟多尔衮手中夺位之嫌,但当时后金汗国恐怕还不是以遗命传位,皇太极能从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政治斗争的胜利者,而且是当时被认为合法的受推举而上位,本人认为皇太极得位还算比较正。实际上他用一系列表现证明了自己就是最适合继位的人选,而且他是大清朝真正的建立者。
上面一共列举了十四位太宗,其中半数以上明显得位不正;完全合法继位,不存在任何牵强、嫌疑和争议的仅有拓跋嗣和完颜晟两位。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13-11-8 23:09 编辑 [/i]][/color]
2013-11-8 23:26
KYOKO
汉太宗极少听说了,感觉上同他这个皇帝有点不匹配啊
2013-11-8 23:55
feiyue1206
本朝的也得位不正
2013-11-9 00:09
罗克和利安
楼主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引出楼上的这句话吧~
:hz1040:
2013-11-9 08:58
dreambe
民朝和本朝不在讨论之列。
而且,没有得到明确庙号的,不宜妄加“太宗”之衔。看看上面那些就知道,未必某个朝代第二位皇帝就是太宗呢。
2013-11-9 10:36
KYOKO
晋太宗 简文帝 司马昱
理论上不是第二个皇帝才有可能得到太宗的庙号咩,介咋回事儿?
2013-11-9 10:4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3-11-9 10:36 发表
晋太宗 简文帝 司马昱
理论上不是第二个皇帝才有可能得到太宗的庙号咩,介咋回事儿? [/quote]
没这个理论。
上古,“太”和“大”是同一个字,所以“太宗”其实就是“大宗”。有功曰祖,有徳曰宗,宗里面最厉害的,就可以称为太宗。
之所以很多第二个皇帝被称为太宗,那只是习惯上的做法。因为开国皇帝自然是“祖”里面最厉害的,所以一般为“太祖”,第二个皇帝当然就是“宗”里面最厉害的,所以称“太宗”。
2013-11-9 11:20
住持方丈
本朝太宗是哪位啊?
2013-11-9 11:25
KYOKO
矮子吧:titter:
2013-11-9 11:55
住持方丈
矮子丕平的确厉害,那华主席又是什么宗?
2013-11-9 12:14
KYOKO
前废帝:titter:
2013-11-9 13:13
阿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3-11-9 12:14 发表
前废帝:titter: [/quote]
前废帝不是刘卫黄修养同志么
2013-11-9 13:50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住持方丈[/i] 于 2013-11-9 11:55 发表
矮子丕平的确厉害 [/quote]
原来他被戏称为矮子丕平啊,话说西方的矮子丕平的确深刻影响了欧洲历史
2013-11-19 09:59
宇文铭
因为宗本身就是祖的同义词,如果一体相承,根本不需要太宗出场,大多数都是中途改道了,分支机构奉立了自己的祖先,太祖此时相当于元祖。
2013-11-19 10:1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宇文铭[/i] 于 2013-11-19 09:59 发表
因为宗本身就是祖的同义词,如果一体相承,根本不需要太宗出场,大多数都是中途改道了,分支机构奉立了自己的祖先,太祖此时相当于元祖。 [/quote]
在字义上宗虽然和祖是同义词,但在礼法中却不同。
有功曰祖,有德曰宗,有了太祖还必须有太宗。
2013-11-19 11:29
宇文铭
有德曰宗,好吧,我怎么感觉基本上都是缺德曰宗
2013-11-19 11:34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宇文铭[/i] 于 2013-11-19 11:29 发表
有德曰宗,好吧,我怎么感觉基本上都是缺德曰宗 [/quote]
有功曰祖,这个所谓的“功”,是开拓之功。
有德曰宗,这个所谓的“宗”,是守成之德。
也就是说,要能守成。
2013-11-19 17:51
lhl704625
回复 #16 宇文铭 的帖子
可能是自唐以后,是个皇帝就有庙号,当中鱼龙混杂。
2013-11-19 21:15
宇文铭
开拓之德,夺嫡之功。
2013-11-19 21:45
索虾王
[quote]原帖由 [i]住持方丈[/i] 于 2013-11-9 11:20 发表
本朝太宗是哪位啊? [/quote]
邓公呗
刘是废帝
华是惠帝
2013-11-20 10:04
dreambe
虽然有点偏题,我还是坚持本朝无太宗。
邓公若可加帝号,应为“世祖”。
重建华夏大统,复港澳,当可称祖;逆太祖遗诏,政变夺位,改国体,可谥为“世”。
2013-11-20 10:27
宇文铭
刘是隐太子,华是废帝
2013-11-20 10:40
dreambe
[quote]原帖由 [i]宇文铭[/i] 于 2013-11-20 10:27 发表
刘是隐太子,华是废帝 [/quote]
不妥吧?
以国体而论,刘公当时已经承袭帝位,反倒是华公名分不正。
邓公一生亦未尝登上帝位,世祖之庙号系后人追认。
本朝制度确实有点不伦不类,自刘公被废,曾经有一段时间不设皇位,而以士林领袖或天下兵马大元帅代行皇权。
及至帝位复设,李、杨二公亦傀儡矣,天下大事无不出邓公。皇帝重掌大权,始于江公,亦身兼党、军魁首名分,方为国家元首。
2014-7-19 10:15
wzz1968
1.太宗得位不正常,指的按照常规的伦理逻辑,根本抡不到他,不是说他得为一定不正当.
2.世宗一般说的得位不正.
3.高宗一般说,是个不好的谥号.
4.神宗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比较神倒,不知说什么好".
2014-7-19 10:21
wzz1968
5.惠宗的意思就是比较懦弱.
6.仁宗的意思就是对民宽容.
7.睿宗的意思就是能够激流勇退.
本朝以党领政治,以党的一把手为首,其谥号依此为:
太祖武皇帝.
惠宗
德宗(对待新疆少数民族的昏招)
仁宗(改善民生方面成就巨大)
神宗(不知道说什么好)
睿宗(能够实现裸退)
2014-7-19 10:55
KYOKO
回复 #25 wzz1968 的帖子
求详细。。
2014-7-19 12:21
天宫开发商
[quote]原帖由 [i]wzz1968[/i] 于 2014-7-19 10:21 发表
5.惠宗的意思就是比较懦弱.
6.仁宗的意思就是对民宽容.
7.睿宗的意思就是能够激流勇退.
本朝以党领政治,以党的一把手为首,其谥号依此为:
太祖武皇帝.
惠宗
德宗(对待新疆少数民族的昏招)
仁宗(改 ... [/quote]
大错而特错。本朝以军领政。
矮子一辈子没当过党的一把手。
2014-7-19 13:34
五袋石果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3-11-8 23:26 发表
汉太宗极少听说了,感觉上同他这个皇帝有点不匹配啊 [/quote]
怎么不匹配呢?在古代的评价体系里,汉太宗孝文皇帝在所有皇帝中排名绝对是前三名的,不能称祖,自然就应该是太宗了。
2014-7-19 13:48
五袋石果
[quote]原帖由 [i]天宫开发商[/i] 于 2014-7-19 12:21 发表
大错而特错。本朝以军领政。
矮子一辈子没当过党的一把手。 [/quote]
我觉得吧,做这种文字游戏的话,那个人应该是:(文革后)复出为参知政事(副总理),复拜枢密使(军委主席),加摄政王,赐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X年,改议政王大臣(顾问主任),上尊号曰皇叔摄政王,X年,以汉王致仕,加尊号曰皇父摄政王,X年,加汉王尊号曰父皇摄政王。其五品以上事体,一决于父皇摄政王。X年,崩,葬以天子礼,追尊为世祖代皇帝,称颂为二代核心。王子XX方袭爵为护国公,王孙XX棣赐爵护国伯,同知白色县。王女XX、XX均赐侯爵。
2014-7-19 14:48
KYOKO
有个问题,汉文帝我们一般就称为汉文帝,极少称呼汉太宗,唐太宗恰好相反(百度了下,谥号比较长,不好记)
那这种从称呼谥号到称呼庙号是什么时候的事?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谥号太长不好记??
2014-7-19 19:18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4/7/19 14:48 发表
有个问题,汉文帝我们一般就称为汉文帝,极少称呼汉太宗,唐太宗恰好相反(百度了下,谥号比较长,不好记)
那这种从称呼谥号到称呼庙号是什么时候的事?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谥号太长不好记?? [/quote]
一开始宗庙制度是很严格的,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进宗庙享受祭拜的。例如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因为在位期间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有“文景之治”,但也没资格进宗庙,自然也没有庙号。但每个皇帝都有谥号,所以都用谥号称呼。当然后来宗庙制度渐渐松弛,基本上是个皇帝都能进庙有庙号了。
唐朝一开始谥号也不是这么长的,记得好像是唐玄宗即位后,把几位祖宗都重新上了一遍谥号,这谥号可就长的很了,很不好记。正好这时候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了,于是从唐朝开始,改用庙号称呼皇帝。
所以,一方面是谥号太长不好记,另一方面是都有庙号了
2014-7-19 20:14
一步天履
[quote]原帖由 [i]钱尘往事[/i] 于 2014-7-19 19:18 发表
一开始宗庙制度是很严格的,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进宗庙享受祭拜的。例如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因为在位期间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有“文景之治”,但也没资格进宗庙,自然也没有庙号。但每个皇帝都有谥号,所以 ... [/quote]
唐玄宗在天宝十三年把前面的皇帝谥号都改成七个字
自朱八开始实行固定年号 清朝变成全部用年号称呼皇帝 明朝皇帝有时候年号有时候庙号 具体是明朝影响了清朝还是清朝反作用明朝导致明末的万历天启崇祯全部以年号称呼 就要问史学家了
2014-7-19 20:19
一步天履
另一个原因是我猜的 谥号不是皇帝独享 庙号更能体现身份 而且自从武则天在生前给自己乱起谥号以后 这玩意已经没啥价值了 其他人谥号一般就俩字 皇帝的变成20多个字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一步天履 于 2014-7-19 20:20 编辑 [/i]][/color]
2014-7-25 08:33
wzz1968
古人的谥号是个好传统,但是到了后来有点变调.
现在对死去领导者的悼词中的评价就是这种东西的变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等都是有区别的.
当然最恶心的要属林给毛的谥号"四个伟大",要知道谥号这种东西只有死了以后才能由礼部(对于皇帝)或者皇帝(对大臣)定,这就是中国所谓的盖棺定论,活着给谥号的在古代好象只有春秋时期的楚成王,其子穆王叛乱,要杀他代之,行刑前成王问其谥号,说了几个成王都不满意,最后定成王,后者满意而死.
2014-7-25 08:51
wzz1968
本朝以党领政(执政党相当于皇族,军委是相当于清代的军机处,国防部相当于兵部),党的一把手兼军委主席,只是为了增加权威,体制上没有这么规定.
按照这个逻辑,本朝帝位顺序应该是:
太祖武帝 (不停的折腾百姓)
惠帝(对民慈惠,懦弱)
德宗(对民有德,个别犯昏)
仁宗(对民宽仁)
神宗(做事出格,不知怎么评价)
睿宗(睿智,能够急流勇退)
邓的地位就是皇族长老远的领袖,在皇权不够时,左右政局,废立皇帝,这在东晋王朝就是这样,其兼军委主席同样是为了增加权威.
2014-7-25 12:21
天宫开发商
[quote]原帖由 [i]wzz1968[/i] 于 2014-7-25 08:51 发表
本朝以党领政(执政党相当于皇族,军委是相当于清代的军机处,国防部相当于兵部),党的一把手兼军委主席,只是为了增加权威,体制上没有这么规定.
按照这个逻辑,本朝帝位顺序应该是:
太祖武帝 (不停的折腾百姓)
惠 ... [/quote]
军委怎么会相当于军机处呢,完全是两回事。
最高权力从来都掌握在军委主席(或者退休军委主席)手里。
2014-7-25 18:07
五袋石果
军委肯定不能和军机处相比,军机处只是一个秘书处,承旨机构。古代的机构职能最接近军委的是北宋的枢密院。
不过按照党章规定,TG军委仅仅是中共中央的一个军事顾问机构,属于幕僚性质,这点上倒是和军机处的法律地位有类似之处。按本朝法律规定,国军委才是掌全国军权的机构,党军委仅是备顾问的。当然,在现实中,党军委才是掌军权的机构,国军委只是一块牌子。
2014-7-25 23:15
KYOKO
军委还分国、党,话说主席还有党主席吧,ccav就从来没说过。。
2014-7-26 08:29
五袋石果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4-7-25 23:15 发表
军委还分国、党,话说主席还有党主席吧,ccav就从来没说过。。 [/quote]
TG没有党主席。
个人猜测,七大上设立党主席是因为大家称呼毛泽东为“毛主席”已经习惯了,其次,自整风运动之后毛的实际权力已经远超历代党首,而总书记只是常委会的会议召集人和主持人,在常委会内此外并无有别于其他常委的特权,不足以彰显毛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故设立党主席,与其他常委由平行关系变为上下级关系。设计师秉政之后,身为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不需要党内还有一个组织规章上的最高领导人,是故取消党主席,恢复民主集中制,常委在常委会内均为一票投票权,没有特例。设计师身故之后,虽然没有恢复党主席设置,但是担任总书记之人同时担任(兼任)国家元首、武装力量领导人,并数个责权没有明确界限的中央领导小组组长,制度上实权已超过前代之党主席,是无党主席之名而有党主席之实也。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五袋石果 于 2014-7-26 08:31 编辑 [/i]][/color]
2014-7-26 09:09
没心没肺扈三娘
[quote]原帖由 [i]天宫开发商[/i] 于 2014-7-19 12:21 发表
大错而特错。本朝以军领政。
矮子一辈子没当过党的一把手。 [/quote]
矮子虽然没当一般手却是孟德、仲达父子的人物,继承者登上了帝位
2016-11-25 14:25
dreambe
[quote]原帖由 [i]wzz1968[/i] 于 2014-7-25 08:33 发表
活着给谥号的在古代好象只有春秋时期的楚成王,其子穆王叛乱,要杀他代之,行刑前成王问其谥号,说了几个成王都不满意,最后定成王,后者满意而死. [/quote]
还有这一说?楚成王临死前想吃熊掌,他那个败类儿子都不让,居然还能给他选择谥号的机会,真是不可思议。
我只知道曹叡是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定了烈祖明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2016-12-4 19:27
194
[quote]原帖由 [i]没心没肺扈三娘[/i] 于 2014-7-26 09:09 发表
矮子虽然没当一般手却是孟德、仲达父子的人物,继承者登上了帝位 [/quote]
矮子是286加军委主席,这就是皇帝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