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10 20:28
小贩
书怎么写,有态度有看法。但最不济起码让你知道有这么个”名词“了。
这个名词的内涵和认定是自己的事,
另。我还有一些看法。
如果原来有“观点”看了这本书看就持这本书的观点叫“被洗脑”。
如果,原来没有观点,那么就“开卷有益”。
如果,能有点想法,更多看几本书去印证,然后有了自己的“观点”,这叫“思想上的自由”(就算最后的观点和原书一致都是)。
2013-9-10 20:30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3-9-9 19:21 发表
义和团是个封建迷信色彩浓重的民间组织,是干了很多暴行,但不能否定他的反侵略的正义性,套三红一句话,其情可悯,其行必诛[/quote]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9-9 20:08 发表
杀汉奸为什么又其行必诛?:hz1024: [/quote]
光哥威武,一语中的!:emot37:
2013-9-10 20:35
小贩
[quote]原帖由 [i]慕容十二郎[/i] 于 2013-9-10 20:22 发表
本朝史书上和白莲教、洪门齐名的另一大团体青帮可是反动会道门势力 [/quote]
所以,白莲教不应该放进去。前面应该放“天地会”---“洪门”
义和团和“白莲教”也是并行的。义和团在起事的时候,估计某些部众也有“白莲众“的成分。但主体”小刀会“之前的洪帮、天地会。的渊流才主要一些。
顺扯一句,没这些渊源,孙大炮会买”义和团“的单?帮他洗地?
2013-9-10 20:39
慕容十二郎
把义和拳抬到洪门、白莲教的高度太抬举他们了
义和拳也就是白莲教诸多分支中最为激进的一小支罢了
2013-9-10 20:48
小贩
当时有几个”源流“,小刀会之是洪门的一个支源。是一部分”义团“起事主体。所以“义团”不能代表洪门全部。但有其渊源。
当然后事大之后,其它”造反先进团体“白莲教加入也是正常。
再如前面一些人所说的要进去“趁火打劫”流氓、二流子之类的应该也有不少。
2013-9-10 21:00
慕容十二郎
顺便说一句,在义和拳起事前约半个世纪,南中国有人干了和他们性质差不多的事——以上帝的名义
本朝对那个的评价似乎更高一些
2013-9-10 21:05
慕容十二郎
再顺便说一下,二鬼子们的背后东家前些年还干了件恶心事,2000年梵蒂冈将一批在华的传教士和追随者封为“圣徒”,其中大部分是义和拳运动中的“殉道者”
2013-9-10 21:08
小贩
一边评“义士先烈”,一边评“圣人贤者”,这个时候把这玩意挑明可就有点“分里外”的嫌疑了。
一下就把某些人的立场,扔出中国走向全球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3-9-10 21:10 编辑 [/i]][/color]
2013-9-10 22:29
秃鹫派分子
[quote]原帖由 [i]慕容十二郎[/i] 于 2013-9-10 19:57 发表
后来,随着民智开发,帝国主义殖民者们觉得宗教已经落后了,就输入了种叫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玩意,企图思想上继续毒害中国人
至今神教的子民们依然和洋鬼子的邪恶阴谋做着不懈斗争
殊不知,神教也是从西域传入中华的(摩尼教——明教——白莲教——义和拳)
[/quote]
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后。
又继续输出了,亨利希,弗拉基米尔,弗里德里希等人的玩意。
终于在一段时间内彻底压制了神教子民,并影响深远。
2013-9-10 22:38
秃鹫派分子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3-9-10 14:13 发表
观察历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quote]
特别是看一些,把1+1解读成5的人特别有意思。
他们还特一本正经,哈哈。幼儿园小朋友在解答的时候也这样。
大轩辕真是精彩。
2013-9-10 22:40
秃鹫派分子
[quote]原帖由 [i]路遇[/i] 于 2013-9-10 12:12 发表
对,打着旗号去做什么事的,才是最恶毒的。其实坏事都是这些人干的。 [/quote]
对,给他们洗地的 原来都是好人。
都是正确解读历史的,OYE。
2013-9-10 23:42
小贩
[quote]原帖由 [i]秃鹫派分子[/i] 于 2013-9-10 22:40 发表
对,给他们洗地的 原来都是好人。
都是正确解读历史的,OYE。 [/quote]
洗地是什么意思,请具体说明。
在我看来应该是擦干血迹,抹杀真象,叫洗地。这是对于“原素材”的否定来说的。不知你的“洗地”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洗地“的人,都是好人。我只能对于你说的“洗地”这个词语的意义不太确认了。
另:OYE,好象表达一种快乐的感情吧,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喜大普奔”。你这样的状态是不是……
2013-9-11 00:42
可爱小马驹
死于拳匪作乱的传教士被封圣是名至实归,也只会恶心一下让别人恶心的人罢了
2013-9-11 00:53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可爱小马驹[/i] 于 2013-9-11 00:42 发表
死于拳匪作乱的传教士被封圣是名至实归,也只会恶心一下让别人恶心的人罢了 [/quote]
十字军在天主教子孙眼里当然圣战士了,天主教封圣是别人的自由,但怎么还有一批被十字军侵略人的后代居然觉得杀死这货狗日的“十字军”居然还是非正义的。
这些人得有多么数典忘祖,恬不知耻,真把自己当基督教的贤子贤孙了,别人就会多看你一眼。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3-9-11 00:55 编辑 [/i]][/color]
2013-9-11 09:18
sos2290
不明白这个事情有什么好纠缠。
义和团无非也就是一场群众运动,只不过背景里掺杂了外来因素。中国历次群众运动,激进和暴戾是常有的事,总不能死的人信耶酥,那就另类对待吧。
掌握知识、控制话语的很多人,千年来以来就跟群众运动是天敌,从来就是依附于统治集团,大骂这些“乱臣贼子”和“暴民”的。
扒铁路的问题、冲击教民,当年的人们就说得很清楚了,现在还搅浑不清,只能说是立场问题了。
批判义和团运动的缺点,不等于否定义和团运动。
2013-9-11 10:43
考拉国香蕉
[quote]原帖由 [i]小贩[/i] 于 2013-9-10 23:42 发表
洗地是什么意思,请具体说明。
在我看来应该是擦干血迹,抹杀真象,叫洗地。这是对于“原素材”的否定来说的。不知你的“洗地”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洗地“的人,都是好人。我只能对于你说的“洗地” ... [/quote]
呵呵,洗了那么久,开始装无辜。
抹杀真相才叫洗地?
用扯淡的理由给屠杀开脱就不叫了。
哈哈,精彩的逻辑。
果然世界上没一个图书馆适合你,书上的道理和你的思维不是一个位面的。
2013-9-11 11:28
路遇
就我知道,除了洗地,还有抹黑,粉饰之类的概念。
做为辩论,用语言论证,如果名实都不清楚,其实多数的文字就是扯蛋了。
以为自己拿了个锤子要去敲真理的锣。结果跑到谬误的框中扬扬自得也不奇怪。
原以为是大不要脸的偷换概念,结果原来是没脸没皮的压根没有概念。
原以为是被什么东西洗了脑,魔怔了。结果发现,压根就没有脑子。
这,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2013-9-20 18:04
社尔
上中学那会儿,当时的历史教课书的确是同情义和团的
2013-9-20 18:05
社尔
上中学那会儿,当时的历史教课书的确是同情义和团的
2013-10-26 15:05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3-9-10 09:18 发表
这些基督徒到底是些什么人,看这个比例就很清楚了:他们的主体必然是社会的中层和上层。
这些人,在历史上本身就是群众运动的天敌,相互间的利益冲突与偏见早就延续了上千年。参照一下今天的时代,如今中国远比当年的中国强大,网上尚且有如此多气焰嚣张的二鬼子。可以想象一下,在[b]庚子年前后[/b],中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b]中国基督徒的社会与经济地位远远高于民众的社会背景下[/b],他们又会如何........[/quote]
晚清负道东来的福音使者,已经能够公开在开放口岸自由地在开放口岸自由地传扬福音,他们福传的对象主要是下层民众,因此[color=red]教会的教友主要是农夫、手艺人、商人、乡野郎中、寡妇,他们中识字的极为少数[/color],所以传教士选择用罗马字母组成的注音方式来翻译圣经,因为教会友学会用二十几个字母来拼读圣经,远比叫他们学会几千个汉字要快得多。这种做法非常成功,如厦门教区教友从7岁儿童到70岁老人均能所以罗马注音法诵读圣经。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4-11-23 20:36 编辑 [/i]][/color]
2013-10-26 15:23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3-9-9 15:29 发表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并不在于他打败了多少多少人,而是在于,通过这个事,外国觉得不能把中国逼得太狠,否则不好收拾。
中国最终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义和团运动不是没有功劳的。
[/quote]
[quote]有个流行多年为义和团事件辩护的论断:义和团避免了中国被瓜分。早在1989年已故历史学家李时岳先生已经详尽地驳斥了这一诡辩。不但4亿5千万两赔款(相当于当时将近6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像一支巨大的吸血管插进中国人的胸膛,而且给沙俄藉口,趁机制造了海兰泡和江东64屯惨案,7000多中国人被杀,江东领土全被吞没,大量俄军进占东北;华北地区在战争中死伤烧杀的损失难以数计。战后的瓜分阴谋更没有停止:英军进攻西藏,占领拉萨;德国派炮舰进入洞庭湖,并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英国则相应要求租借舟山群岛作为“补偿”!
有人喜欢援引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这么一段话:“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证明义和团化解了瓜分图谋。李时岳先生说得好:“[color=red]瓦德西个人的观感并不能代表德国的政策,德皇一直把瓜分作为对华政策的基点,上述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的行动就是证明。只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瓜分才没有实行。[/color]”
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问题就更加清楚。前人早已指出: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事件是一条割不断的历史链条。说得更准确一些是:甲午战争彻底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腐朽,不少知识阶层从几十年迷梦中惊醒,反思自强运动不敢触及“自由不自由”这个根本问题的错误,形成了第一次群众性启蒙运动,改革也有新进展。是学习西方彻底改革,还是固守传统,不准变革,成了中国盛衰的关键,也是解读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不幸,体现甲午战败后的变革进程进入高潮的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戊戌政变标志着学西方、求变革的挫折和倒退;义和团事件不过是政变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反动逆流的巅峰。换句话说,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quote]
2014-11-18 18:05
sos2290
回复 #141 临川介甫 的帖子
140楼的解释可以接受,141楼的就不好说了。
从您列举的资料可以清楚的看出,他是为了推翻一种主流观点的,换言之有翻案的意味,属于一家之言。
事实上李时岳并没有说到点子上:这就是中国是不可能被瓜分的。列强占据地方,是因此为跳板,对中国进行吸血。瓜分土地,对远隔重洋的列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包括德皇所谓的“瓜分”,也只是指的势力范围而已。
列强距离中国千山万水,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军事条件,应付一般的民变是没有问题的,一旦发展到义和团这个级别,以中国人的造反天赋,各国都会疲于奔命。
八国联军是很牛逼,问题是你能组织多少次八国联军搞这种远征?这个节奏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已经重复了无数次:老百姓造反,官军镇压,被镇压后继续造反,最后官军玩垮了,造反的反倒越来越多。最后这些强大起来的造反者不光会推翻本国政府,还会清除列强。
从现在中国与非洲的事情中,很容易理解义和团等运动为什么会产生:积弱封闭的社会,在面临突然的、强大而优势的外来者时,生活的贫困、信仰的崩溃、经济的落后,人就会本能的排斥、会迷茫、甚至是绝望。
这是一种必然的反应。
2015-2-25 22:38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3-9-9 19:13 发表
我记得大多数义和团记录大都是弄死的都是洋人和教民,和地方的乡野迷信,[b]好像没专门针对一般的老百姓把[/b]。 [/quote]
[font=宋体][/font][font=Tahoma][size=1][size=15pt]仅北京一地,“城中日焚劫……[color=Red]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color]。”[/size][/size][/font]
[font=Tahoma][size=1][size=15pt]1900年5月26日京城到处有义和团揭帖:“二十九日(5月27日),将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所有师徒,均不饶放。” 尽管馆舍没有烧成,但在他们的威胁下,“馆中学徒遂星散一空”。 他们敌视现代教育、文化的心态亦已表露无遗。此外,“[color=Red]凡读洋书之学生,及着瘦小衣服者,皆不敢在街上行走,若令拳匪见之,则指为奸细,挥刀乱刺。” “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省视家属,有洋书两箱,不忍割爱,途次被匪系于树下,过者辄斫,匪刀极钝,宛转不死,仰天大号,顾以为乐。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亦为所杀。[/color]” [/size][/size][/font]
2015-2-25 23:0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临川介甫[/i] 于 2015-2-25 22:38 发表
仅北京一地,“城中日焚劫……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
1900年5月26日京城到处有义和团揭帖:“二十九日(5月 ... [/quote]
你也说的很清楚的描述了,被陷害为教民,洋学生是铲除对象。我说的有什么问题?
用句红色语句就是肃反扩大化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2-25 23:03 编辑 [/i]][/color]
2015-2-25 23:25
存在就是合理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5-2-25 23:00 发表
你也说的很清楚的描述了,被陷害为教民,洋学生是铲除对象。我说的有什么问题?
用句红色语句就是肃反扩大化了。 [/quote]
红色部分看来你是没有看懂啊! 凡是看着不爽的人都被指认为教民杀掉。 全家皆尽!
2015-2-25 23:3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存在就是合理[/i] 于 2015-2-25 23:25 发表
红色部分看来你是没有看懂啊! 凡是看着不爽的人都被指认为教民杀掉。 全家皆尽! [/quote]
肃反扩大化,你没百度吗?改组派,AB团。
有些人乘机公报私仇又不是什么稀罕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5-2-25 23:40 编辑 [/i]][/color]
2015-2-25 23:50
存在就是合理
死者十数万仅仅是扩大化吗? 不过是打着杀教民的幌子杀民众罢了!
2015-2-27 15:06
sssssinter
看完了,到目前为止双反辩论还没分出胜负呢。
开始我觉得正方给出了有力的解释,反方基本靠喷,后来反方也举出了一定的证据看起来也挺有道理。
:hz1012:最好还是先除去喷的部分这样看来就没那么蛋疼。
说义和团,这会还是不谈历史书,按政治书上说的来讲。其失败的结果基本就是先天注定的,因为缺乏正确的领导。
:hz1017:要真说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什么(正方观点),我看这运动已经不会称做是失败吧,最多只能算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hz1007:但大概要说义和团的起意就是为了残害自己人,这不也是可笑的吗?虽然事实上的确是杀了不少自己人。
义和团的立意,在它的口号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至于说有人打着这个幌子来做其他事,那应该说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虽然这个人可能是发起人或领导人)。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只要发生什么群体性的事情总会有些人趁势做些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法律,道德什么的都约束不到。
:hz1012:说到这里提前防拍砖,大家可能会反驳说,你看哪里的人在发生什么混乱的事件时,大家都还保有原有的纪律和道德。假设混乱无限期延长,公共服务长期受阻,天知道人性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一步,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自己在这个动荡的社会。很多时候现实会替你做出选择,也就是站队问题。假如你不站这队,那这队就会默认你是别的队的,因为他们无法证明你是自己一边的。
话说历史书不是最赞美农民起义的吗,难道不是同情义和团吗?。说它积极面的多是因为这个运动的确是推动了社会,因为它立意上是反抗现在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说消极就是因为杀那么多自己人。
不过我感觉应该积极的面多,因为其实这时候农民开展了这样的运动,实际上就是说连最底层的农民也认同这种口号吧。
:hz1001:历史书的确是故意掩盖(忽略)了些残酷的事实,不过还是别让小孩子看那么重口味的,再说那个国家不篡改这种科普性的东西。更深入的还是交给有兴趣的人研究。
2015-3-1 16:39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3-9-10 10:45 发表
所谓的义和团扒铁路反科学云云,就是一种误解。这些行为固然有激进和愚昧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现实原因。
当年盛京将军在6月给朝廷的上奏中就说得很清楚了”拳民先拆毁铁路’,原因则是俄国修铁路“自兴工以来,抢占民地,虐待土工,无不痛心疾首‘--------这类事件直到今天还时发生吧,不解释。前面谈过义和团扒铁路的军事因素,《拳事杂记》上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意谓前既拒杀官长,祸必不免,毁路所以阻兵,烧站而死西人,更可图快。义和团这么做的原因就再明白不过了,事实上,义和团自已也使用铁路。《拳乱纪闻》中有这么一段“拳匪大队,近已由京乘坐铁路火车至津”。这个才符合常识,义和团不是白痴,尽管受到时代和信息的局限,人家知道铁路运兵快,自家运兵也用铁路,顺便毁掉铁路阻止拖延外国军队。但是经过某些人的渲染,这种行为却成了愚昧、反科学,呵呵。农民军做书,统治者和文人都是SB;统治者和文人做书,农民军都是SB,这个矛盾已经延续千年,不足为奇。[/quote]
李侃等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史观很左,但也不同意你的观点。该书页271说:“义和团乘胜[color=Red]于27 日(按:指1900年5月27日[/color])攻占涿州城,并在四个城门上下树起了“兴清灭洋”旗帜。接着,义和团直趋北上,[color=Red]将涿州至长辛店的铁路、车站、桥梁、电杆尽行焚毁[/color]。29 日,义和团占领丰台车站,逼近北京。”正如清政府所认定的,各国军队[color=Red]6月17日[/color]强占大沽炮台才是侵略战争的开始,即便按照持极左史观学者的观点,也应从1900年[color=Red]5月31日[/color]晚算起(该晚英、俄、美、法、日、意六国士兵共356名自天津抵达北京),所以是[color=Red]义和团扒铁路在前,八国联军进中国在后[/color]。
[quote]袁伟时《为何、何时、如何“反帝反封建”?》:
[color=Red]有些文章确实引用了一些说破坏铁路、电线是为了作战的史料。但是,没有注意到这些都是记录者的判断或推测,不是当事人自己认定的行为动机。现在争议的是义和团对现代文明的态度,即义和团的思想状态,弄清楚他们自己的认识就非常重要了[/color]。
看看义和团的揭帖吧![font=Times New Roman]1900[/font][font=宋体]年以前已经广泛流传,被研究者判定为“义和团主要文献”的《神助拳》号召:“烧铁路,拔电杆,海上去翻火轮船。”[/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00[/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9[/font][font=宋体]日北京西城区的揭帖又声明:“彼等(‘洋鬼子’)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不信圣人之教,亵渎天神,其罪恶擢发难数。”有些为义和团辩护的文章心虚,特地加了一个按语:“口号主要用于震慑洋人,评价时应主要看实际行动。”可是,[color=Red]“立电杆、造铁路”明明是与“传邪教”等并列的五大罪恶中的两个,显然是斗争的目标,而不是战争的手段。[/color]当要弄清行动动机的时候,却说口号不作数,这样的辩解太好笑了。 [/font]
同时,《反》文忽视了,义和团敌视现代文明不但表现在拆铁路、拔电杆,还有其他行为历历可数。
他们冀图消灭一切外来的物质文明:“团中云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盂,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见洋字洋式而不怒者,惟洋钱而已。” “凡卖洋货者皆逃闭,否则,团民进入,将货物打碎,然后将房焚毁。住户亦是如此。各街巷抛弃煤油如泼脏水一般,各种煤油灯砸掷无数,家家户户尤恐弃之不及,至贻祸患。” 这些人贪财爱货,当贪欲大发作时,则洋货也会囊括而归。逃难百姓“所有行囊包裹,无论巨细,逐件搜查。稍有金珠银钱洋货之物,尽数扣留。”房屋“凡存有洋货等物,搜抢一空,饱载而归,谓之净宅。” [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6[/font][font=宋体]日,当他们抢占了天津军械所时,“军械所内所存军械,任拳匪随便抢取,洋枪药弹,搬运一空。拳匪本痛恨洋字,至是见洋枪枪刺,明洁悦目,亦遂各持一杆,以为御敌之具,然不谙用法,都成废物”。[color=Red]以有些义和团偶尔用洋枪、坐火车为例,否定他们敌视现代文明,从史学方法说是以偏概全,从史识看则未能看透这些暴徒的愚昧和贪婪的本性。[/color][/quote][/font]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5-3-1 16:43 编辑 [/i]][/color]
2015-3-1 16:50
小贩
评价标准是:在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厚的前提下,平民造反,就是好......
其它,成没成啊?干了些啥伤天害理的事啊?没有法律为底线约束的形势下,完全是没办法避免的。也是不需要考虑的。
这就是历史辩证法:只要他当了皇帝,无论如何得位不正。之后的评价,以在位做皇帝的能力评价为主。
2015-3-2 11:12
zhwenh_0421
东南互保(王树增)
[size=3] 6月21日,令南方官员和洋人们都感到惊慌的消息传来:帝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与各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帝国的南方官员立即用电报紧急磋商,最后达成这样的看法:朝廷的决定是在“暴民胁迫了政府”和“朝廷里出了拳党”的情况下做出的,《宣战诏书》的颁布“绝不是皇上的本意”。张之洞立即给朝廷打电报,要求朝廷“命令董福祥军不得乱动”,“严密保护使馆和使馆人员以及外侨的生命财产安全。”张之洞提醒朝廷,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只有保住使馆才有挽回局势的可能”。
然而,就在帝国南方的大员们猜测朝廷的《宣战诏书》是否有效和自己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时候,朝廷要求各省立即派遣兵力“北上勤王”的圣旨到了。面对上面盖有皇帝玉玺的圣旨,官员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对《宣战诏书》的表态只是态度,现在朝廷要让他们行动了。帝国官场的常识是,官员可以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甚至可以消极怠工,可以以私误国,帝国的官场从没把这些这些“小节”放进官场道德的范畴中去;但是,自古以来,帝国的官场决不允许抗旨——“旨”这个汉字在中国有一种威严的氛围,它的含义已经超出了“皇家文书”的字面解释,而成为“不得更改”的代名词。在帝国,是否“遵旨”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道德圆满”的最基本的也是惟一的标准。一个帝国的官员如果公开宣布他要“抗旨”,不要说他的脑袋用不了多久就要搬家,就是周围的人以及身后的历史对他吐出的谴责的唾沫也会把他淹死。
帝国南方的官员们正为难的时候,李鸿章独自一人给朝廷发去了一封电报——帝国两广总督李鸿章对朝廷要求各省派遣兵力“北上勤王”的圣旨态度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罗敦融:《庚子国变记》,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30页。)
“乱命”一词是李鸿章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意思是所抗之“旨”是一个不真实的“伪诏”,因此不存在对帝国政府的反叛意图——帝国南方的官员还没有大胆到可以不加掩饰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尽管如此,这个表态已经是开天辟地了。帝国南方的官员们获悉李鸿章的电文后信心大增,决心将帝国南方各省联合在一起,抗旨到底。
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大清国南方日益活跃的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员们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这种影响虽可能如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被是非不分的部分国人痛斥为一群“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PS:
台湾学者对东南互保多持肯定态度,如王尔敏认为,“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戴玄之指出:“庚子拳乱,实近代史上一大奇迹,由于东南互保,始使风雨飘摇的中国,幸免瓜分之祸。糜烂仅限于大河以北,东南半壁未睹烽烟。”吴文星则对东南互保作了这样的定性:“东南互保订约运动的倡行,是当时上海中外官绅盛宣怀、沈瑜庆、汤寿潜、蔡钧、沈曾植、余联沅、何嗣焜、福开森(J.C.Ferguson)、汪康年、赵凤昌等在盛宣怀的领导下,欲使张(之洞)、刘(坤一)等以实力镇压叛乱,维持地方秩序,向洋人承诺保护教堂,拒阻洋兵入侵东南各省之作为合理合法化的活动。”
:hz1039:[/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hwenh_0421 于 2015-3-28 11:15 编辑 [/i]][/color]
2015-3-27 11:27
168wasd
回复 #54 sos2290 的帖子
哥们,中国没有沦为殖民地,这个还真是孔老二和大清的功劳,和义和团真没啥关系。
2015-4-2 16:30
上官刃
你历史书哪个版本的? 你们学校没更新?
我感觉这都是我学历史那时候的内容了。
现在历史书上主要对原来涉及造反的内容进行了较大修订,原来就已经弱化了黄巾起义、黄巢起义等,现在将曾经大肆推崇的李自成、太平天国也淡化了,更多讲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已经大肆鼓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经济、文化和生产力进步的学习上。
至于义和团,也只强调了很少的积极部分就是扶清灭洋,对于其给社会造成的问题和愚昧的本质没有过多介绍。
估计因为相比于义和团,教科书对晚清政府是更加持反对态度的。以至于一直忽略不介绍清末的积极举措,同光中兴被改称洋务运动。
我在上学的时候,一直有强调晚晴三大卖国贼,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唉。
2015-5-4 10:34
39725500
看历史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2015-5-5 17:32
tonyget
[quote]原帖由 [i]168wasd[/i] 于 2015-3-27 11:27 发表
哥们,中国没有沦为殖民地,这个还真是孔老二和大清的功劳,和义和团真没啥关系。
[/quote]
义和团和白莲教之类的,本来就是慈禧暗中支持对付洋人的
2015-5-5 19:57
小贩
不同情“义和团”,难不成同情“洋鬼子和假洋鬼子”?
2015-5-5 23:13
asky
义和团好歹是扶助国内政权,反击外地侵略的。
他再封建再愚昧,站稳了这一点就值得同情。
2015-5-6 18:01
xkjo
看看我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就清楚了,最开始想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动了几次起义,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由农民起义开始,逐渐夺取政权。而中国的农民阶层,普遍存在的是文化水平不高,相对于西方的教士以及中国的教民来说,农民对于义和团更为认同。也因此,政府编写的教科书里面,必然是无视历史事实,而对义和团报以同情赞扬的态度,以此获得农民阶层的认同。其实,就中学历史书中,关于抗日战争,以前的教材一直是大肆赞扬八路军的功绩,而对国民党军队采取蔑视诋毁的态度,说他们不主动抵抗,直到胜利之后才下山摘桃子,可实际上,正面战场是都是国民党军队在抵抗,而摘桃子的,则是共产党。
2015-5-10 19:20
14693089
莫说高中,像我们马上就要中考的,天天都在历史,同样说义和团是爱国运动。
2015-5-10 19:26
xkjo
我觉得,义和团定性为爱国运动也没错,毕竟口号是扶清灭洋,而当时清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是,爱国的旗帜下,所做的未必都是正确的事,远一点的,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近一点的,前两年因为钓鱼岛事件而打砸日系车的暴民,或许在他们看来,那就是爱国的表现。爱国没错,但以爱国者自居而去迫害无关的人,则是大错特错。
2015-5-10 20:07
徒手拆高达
爱国的会搞迫害,就象那些“不爱国”的不会搞迫害似的。。。。
假洋鬼子弄死幻想革命家阿Q(回头一想,这一句好搞笑.....哈哈。),洋鬼子把中国搞成半殖民地,是不是满满的尽是关爱呐?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徒手拆高达 于 2015-5-10 20:10 编辑 [/i]][/color]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