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郑和下西洋是个夸大的传说


2013-3-28 20:07 诸葛周
秦国出兵六十万不算夸,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主力,却依旧没法攻破邯郸,那才叫离谱!

2013-3-28 20:21 zeloti
没有伟大的郑和下西洋,怎么会有昂贵的垃圾补品燕窝鱼翅打出名堂并大行其道呢

2013-3-28 20:2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诸葛周[/i] 于 2013-3-28 20:07 发表
秦国出兵六十万不算夸,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主力,却依旧没法攻破邯郸,那才叫离谱! [/quote]

邯郸之战在长平之战的次年。

一来,由于长平之胜之战后秦军没有趁机急攻邯郸,给了赵国喘息的机会。二来由于长平的惨剧,激起了赵人同仇敌忾的死战之心。三来邯郸之战是王陵指挥,白起没有参与。四来长平之战秦国损失也极大,所谓“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五来诸侯纷纷救赵。

所以,邯郸没有被攻破一点都不离谱,很正常的事情。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3-28 20:30 编辑 [/i]][/color]

2013-3-28 20:32 naniwa
[quote]原帖由 [i]诸葛周[/i] 于 2013-3-28 20:07 发表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主力,却依旧没法攻破邯郸,那才叫离谱! [/quote]


破贼文书  旧[color=Red]以一为十[/color]

2013-3-28 22:08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3-28 20:32 发表



破贼文书  旧以一为十 [/quote]

杀良冒功的事情不适用于每一朝每一个时期的。。。。。。。
三国志和战国史也是有区别的。。。。。。。。。。

2013-3-30 10:41 悄然过寒暑
明朝南洋贸易之繁盛楼主不知道?  基本都是郑和一路扬名收小弟稳定下来的商路。
“首先,郑和下西洋从航海意义上和历史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耀之处,也许这在中国这种陆地传统国家来说是很少见,但在世界航海史上来说只是平常事。他走的那条海路只不过是早几千年来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都走过了无数遍的日常老路,人家早就在这条海路上来来回回航行到中国来做生意一千多年了,中国人的航海技术还是跟阿拉伯人学的。甚至《三国志》记载两千年前汉代时罗马人就曾航行到过中国。而两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和埃及人已经实现了环航非洲。 ”
    这段话太蠢,自己吃回去吧。

2013-4-3 18:27 斩魔圣剑
回复 #66 悄然过寒暑 的帖子

这句话还真没多大错。郑和下西洋的对政治意义并不算大。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航海技术是互相学习的,阿拉伯人学习了中国的船尾舵和水密隔舱,中国人也学习了星盘罗盘等。

2013-4-4 13:09 悄然过寒暑
政治意义? 东南亚各国进贡明朝甘为藩属不算政治意义?    没有郑和下西洋,南洋小国还未必知道明以代元,更不知道明朝拿他们有办法。
   我只是笑他那句别人走过无数次,中国再走就不算什么的话。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悄然过寒暑 于 2013-4-4 13:15 编辑 [/i]][/color]

2013-4-6 01:02 星义
[quote]原帖由 [i]悄然过寒暑[/i] 于 2013-4-4 13:09 发表
政治意义? 东南亚各国进贡明朝甘为藩属不算政治意义?    没有郑和下西洋,南洋小国还未必知道明以代元,更不知道明朝拿他们有办法。
   我只是笑他那句别人走过无数次,中国再走就不算什么的话。 [/quote]
:hz1017:说实话,这些小蕃属的“国际政治意义”和承认弯弯独立的那十几个小国真是没什么区别。就当时明朝在亚洲之强盛来说,国内的政治意义应该更大。可惜的是,郑和下西洋之事竟然被士大夫们所抵制,甚至若甘年后,郑和下西洋的文字资料还被士大夫焚毁,而且认为焚毁这类东西,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见当时其政治意义的一般了……

另外关于郑和宝船,当年郑和下西洋N年记念的时候,百家讲坛讲过郑和下西洋及宝船的问题,好像是毛佩琦讲的,他的观点是,郑和宝船是存在的,但是并非是航海船,而是检阅仪仗船,起航之前用来检阅了一下船队就没再出动过……

2013-4-6 10:13 naniwa
郑和下西洋的科学意义还是有的,中国人也曾经远洋航海过

其他神马政治意义 军事意义 都是浮云

2013-4-8 15:47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3-28 22:08 发表


杀良冒功的事情不适用于每一朝每一个时期的。。。。。。。
三国志和战国史也是有区别的。。。。。。。。。。 [/quote]
战国史比史记夸张太多了。战国史都是家史拼凑而成。假得不能再假了。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