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真实”的岳飞


2013-2-5 19:40 naniwa
“真实”的岳飞

岳飞是历史上被人刻意神话的人物,最早出现《宋史》中的《岳飞传》,实际上是根据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岳飞死后几十年为他撰写的私传《鄂王行实编年》所改编,根本没有什么可信度,该传记中记载的很多“史实”都已经被考证出是杜撰伪造的,如:绍兴十年(1140)七月十四日宋金颖昌大战,岳飞部将王贵在《王贵颖昌捷奏》中说杀敌“五百余人”,而岳珂杜撰为“杀敌五千”,而这实际上就是岳家军对金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而这次战斗中“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里这个“夏金吾”也是岳珂自己杜撰出来的,根本不见于其他史料记载;


所谓的“兀术遗桧书”也是岳珂自己杜撰出来的,也不见于其他史料记载,是条孤证,而且也不符合情理,因为跟秦桧订约的是金国主和派大臣挞懒,不是兀术,兀术是死硬主战派,正是他杀了主和的挞懒与南宋重开战端,故不会无缘无故地遗书秦桧求和;

而所谓“岳飞以五百骑破金兵十万”(其实光看这个数字对比就知道是胡编意淫)的“朱仙镇大捷”,经考证,历史学界认为根本不存在,纯属岳珂杜撰出来的,所谓一天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回师也是戏剧化的描写;(见邓广铭《岳飞传》)

所谓“岳飞大破拐子马”中的“拐子马”,并不是岳珂胡乱编造的用链子连在一起所谓“连环马”,只不过是“两翼而出”的侧翼骑兵而已,是宋人的一种俗称,这个经考证早就已有定论。这段事迹的描述也早有人指出纯属谬误。清康熙皇帝就说过,女真人没有马批铁甲的习惯,当时女真人也没有如此生产能力,更荒唐的是,把几匹马用链子连在一起,马跑起来就很容易摔倒,这都是没有骑过马没有军事常识的人胡乱猜想。其实只要自己想想就能明白,骑兵的优势就在于机动力和速度,把几匹马用链子连在一起,不仅起不到加强攻击力的作用,反而导致速度的下降,这都是不合情理的。

岳飞也不是什么百战百胜,如《金史.王伯龙传》中就记载“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金史.完颜昂传》也记载“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东平有兵五千,仓卒出御之。时桑柘方茂,昂使多张旗帜于林间,以为疑兵,自以精兵阵于前。飞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昂举兵以为声援,飞乃退”。《金史.仆散浑坦传》记载“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金史.完颜宗秀传》记载“宗弼复取河南,宗秀与海陵俱赴军前任使。宋将岳飞军于亳、宿之间,宗秀率步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

而《宋史》站在宋的立场,就一味吹嘘宋军的战绩,败仗隐而不提,这都是中国史家的通病。

另外,史书上动不动就说岳家军杀敌“数千数万”,甚至如上文提到的“以五百骑兵破金兵十万”的胡编,除了上面澄清了的伪造之外,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偷换概念的问题,实际上,岳家军在大部分战斗中所歼灭的敌人,并不是真正的女真“金兵”,而只是“伪齐”政权的“伪军”,以及被金兵抓壮丁来的“签军”,这种“签军”,只是作为一次性使用的炮灰性质的部队,用来在交战时挡在前面消耗对方的箭石,是从汉人老百姓中抓来的壮丁,蒙古人后来也经常使用这种手段。甚至很多都不算是军队,连“签军”的名义都没有,所谓岳家军的赫赫战功很多就是靠杀这些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本民族的“签军”和“伪军”建立起来的。大家应该记得,当时“金兵”中有人称岳飞为“岳爷爷”,这些人就是“金军”中的汉人“伪军”“签军”部队,这是当时汉人的口语。从情理上来说,女真金人也根本不可能去称呼异族敌人而且是自己手下败将为“爷爷”。

还有,岳飞的军队也劫掠百姓,见诸于很多史料。如陈亮的《中兴遗传》就有记载。《三朝北盟汇编》也记载:岳飞部将韩顺夫攻讨曹成时“辄扎营解甲,以所掳妇人佐酒”,结果大意之下吃了败仗,岳飞大怒之下“尽诛其亲随兵”。

还有岳飞所谓的《满江红》一词,也是明代人伪作,写作年代不早于明代中叶,此事史学界早有定论。该词从未出现于宋元人的任何著述中,即使是岳飞子孙收录的家集里,也没有收录,连相关记载也没有,一直到了明代才突然出现在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也是伪作。词中“踏破贺兰山阙”就是一个破绽。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书,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贺兰山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而金国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岳飞不可能以在西夏境内的“贺兰山”来比喻攻打金国黄龙府的志愿,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实际上是,明代北方鞑靼族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因此,有学者推测“踏破贺兰山阙”是王越或者王越手下文人所作歌颂胜利的诗词。

还有,岳飞的性格也不是象大家想象的那样和蔼可亲,他的舅舅就是被他亲手杀掉的,而且是亲手挖出心脏。虽说是他舅舅作乱在前,但是这手段也太狠了一点。另据《三朝北盟汇编》记载“先是飞在洪州,与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饮,大醉,击秉渊几死”,和别人喝酒,喝醉了就打人,差点打死,可见脾气很暴躁。

岳飞对下属也很苛刻刑峻,他的一个幕僚出于好心为他向上表功,他为了刻意显示自己“无私”,就找借口把别人打了五百鞭子。他手下的士兵仅仅因为拿了别人一缕麻线捆缚马草,就被他小题大做斩了首,这种借别人脑袋来树立自己权威的作法跟曹操的借粮官的人头来稳定人心和割发代首的阴谋手段是性质完全一样的。

岳飞手下部将傅庆,想去投奔南宋另一支军队的首领刘光世,岳飞知道后就杀了傅庆。

岳飞跟同为抗金力量的友军也经常火并,如刘泾,与岳飞同为统制,有人向岳飞告发,说刘泾阴谋吞并岳飞的军队。岳飞先下手为强,杀了刘泾,吞并了它的军队。

其实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岳飞为了扩充实力是有点不择手段的,岳飞以及他的“岳家军”是很带有点军阀性质的,他的“岳家军”相当于是一只私家军队,如果任由他的势力坐大,很难说他不会演变成唐代的藩镇割据,这也是他受到赵构猜忌,导致被杀的重要原因,以其军事才干和当时的宋军实力根本就不可能“直捣黄龙”,岳飞是造神运动推出的万能者,在实际历史中是不存在的。

==========================================================


本文具体事件无法证实,但对岳飞的评价有三,本人颇为赞同

第一,岳飞抗金的战绩有不少吹嘘成分

第二,岳飞并非百战百胜,他也曾被金军击败过

第三,岳飞本人人品并非那么“高大全”,其性格颇为“骄狂“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2-5 21:07 编辑 [/i]][/color]

2013-2-5 19:52 XM8
LZ认为黄龙是哪里?

2013-2-5 19:57 x-dvd
我记得以前在天涯看岳飞帖子,提到一个观点——为什么岳飞会夸海口“直捣黄龙”?不是因为他太狂,也不是因为他喝多了……而是……很有可能……他根本就记错了地名……

2013-2-5 20:12 付昭霄
难道是高帅富?

2013-2-5 20:19 孟如庭
[quote]所谓“岳飞大破拐子马”中的“拐子马”,并不是岳珂胡乱编造的用链子连在一起所谓“连环马”,只不过是“两翼而出”的侧翼骑兵而已,是宋人的一种俗称,[color=Red]这个经考证早就已有定论。[/color]
[/quote]

[quote]还有岳飞所谓的《满江红》一词,也是明代人伪作,写作年代不早于明代中叶,[color=Red]此事史学界早有定论[/color][/quote]

这定论看得俺好生蛋疼,以俺有限的历史知识,俺记得这两件事都没有结论:hz1004:


这贴记得在天涯看过,有人在楼下进行了批判
[url]http://bbs.tianya.cn/post-free-307996-1.shtml#fabu_anchor[/url]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孟如庭 于 2013-2-5 20:22 编辑 [/i]][/color]

2013-2-5 20:24 寂寞沙洲冷
所以宋高宗和秦侩是无辜的……

2013-2-5 20:26 naniwa
转帖


岳飞不光彩的几件事

     岳飞这些不光彩的行为,和这些哪怕仅有一点反面感觉的史料,在号称“事无巨细?”花数年方成的《鄂国金佗续
编》中却决然见不到分毫,其对事实的选择性和撰史的公正性可见一斑。事实上,岳飞不妥的言行肯定还有很多,不
过散失而已,让赵构杀他的也绝不是仅仅立储和上庐山几事。而是散佚在史料的各个角落,如果用心观察,尝可有获


1、自矜甚重

   《岳侯传》载:“臣闻汉有韩信,项羽授首;蜀有诸葛,先主复兴。臣虽不才,窃望比此。”   
     岳飞在心中自比韩信、诸葛,他壮岁得志,这些自比古贤的狂语都是自然流露,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很狂,而
是觉得其他人也理所当然地都这样认为,其自矜自得之心态可见一般。第一个比喻很贴切,韩信也是以谋反处死,死
因也是皇帝要防患于未然,岳飞冤案简直就是历史的重现。诸葛亮辅佐刘备,一生偏安一隅,最终国灭,高宗也是偏
安东南,看了这句话估计不会很开心。

2、计较功劳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九月八日,“己酉,上谕大臣曰:‘朕昨面谕岳飞,凡为大将者,当以天下安
危自任,不当较功赏。彼以功赏存心者,乃士卒所为。至于朝廷待大将,亦自有礼,如前日边报之初,除诸将便加师
保,岂必待有功乎,若必待有功而后进官,所以待士卒辈也。’时飞巳至行在,故上训之。”
   
   岳飞北伐归来面圣,高宗因他未能“以天下安危自任”,而是(斤斤计)“较功赏”,所以训斥了他,以此告诫其
他将领。由此可以看出岳飞看重功名,而“除诸将便加师保”一句可以揣测,岳飞在面见高宗后拿此次北伐的军功衡
量升赏,不管为自己也好,为下属也罢,并非视富贵功名如粪土的风骨。或许正是因为此次功赏让岳飞不满,之后他
便刻意不援淮西,与高宗赌气。
   

3、心狠手辣

   《三朝北盟会编》卷144:有百姓诉其(岳飞)舅姚某搔扰……母亦苦劝而止。他日,飞与兵官押马,舅亦同徒。舅
出飞马前而驰约数十步,引弓满,回身射飞,中共鞍鞒。飞邓马,逐舅擒下马,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破其心
,然后碎割之归。白其母。母曰:“我锺爱此弟,何遽如此。”飞曰:“若一箭或上或下,则飞死矣。为舅所杀,母
虽欲一日安,不可得也。所以中鞍鞒者,乃天相飞也。今日不杀舅,他日必为舅所害,故不如杀之。”

     他舅舅因为违犯军纪被他处罚,怀恨在心,一天突然射了他一箭,欲取飞性命,结果箭法太差,射在马鞍上。岳飞
大怒,亲手将舅舅心脏挖出,然后又“碎割之归”。平心而论,虽然他舅舅不是东西,岳飞无论出于私怨还是军法,
最多也就按规条斩首而已,但岳飞竟然亲手挖出亲舅的心,还“割碎”,此一事就暴露出岳飞性格中有暴戾血腥、阴
狠残酷的一面,而并非大家先前想象的那样和蔼可亲。


4、醉酒伤人

     据《三朝北盟汇编》记载:“飞在洪州,与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饮,大醉,击秉渊几死。”显而易见,岳飞的酒品
不好,脾气多半也很暴躁,那一次江西??兵马钤辖赵秉渊差点被他活活打死,这个可怜的家伙自此怕了岳飞,事后
说死说活不在岳飞麾下干了,调动到了刘光世的部队中。此事后,赵构劝诫岳飞戒酒,据说岳飞立志再不饮酒,不过
北伐时他又说直捣黄龙后,”当于诸君痛饮“,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戒了。

   
5、与妻不睦

     岳飞从军后,岳母及儿媳刘氏留居安阳,后来岳飞接走母亲,却不接刘氏,刘氏无依无靠,后来韩世忠收留了他,

2010-05-20 14:02
回复

38gh
2楼
并命岳飞“复取之”,岳飞给刘氏“钱三百千”,自此了断。岳飞被后世的人评价为“事母至孝,于妻有义,于子甚
严”,但这个对妻子的义,笔者觉得并不出众,不足以拿出来当高贵品质传颂。
     当然,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以在家守活寡等老公为道德规范,刘氏居然敢擅自改嫁他人,让岳飞戴绿帽子当乌龟,虽
然是因为穷得过不下去了,也绝不能原谅。这种不知廉耻的女人落一个悲惨的结局,真是大快人心。


6、赏罚不明

     据王增瑜的《岳飞新传》描述:在庐州与金、齐联军作战时,牛皋和徐庆是两员主将。作战时徐庆落马,眼看要挂
,牛皋及时赶到,把他护上马,并大呼:“我牛皋也,尝四败兀术,可来决死!”之后牛皋身先士卒杀入敌阵,把金
、齐联军杀溃,追三十里,活捉八十多名敌军,夺得八十多匹战马。庐州知府仇悆写信向岳飞致谢,信中特别表彰了
牛皋的功劳,但岳飞却偏信徐庆,赏罚不公,将徐庆列为首功,反而超过真正的功臣牛皋。


7、性情刚愎,人缘不佳

     岳飞是有些本事,但很不甘于人下,对制度和上级的威严十分蔑视,当基层军官时就敢讥嘲顶头上司王彦是胆小鬼
,也敢不奉号令就擅自出战,更敢招呼都不打就扔下防区另谋高就。后来王彦宁可辞官都不和他共事。
     岳飞一生都不甘于听别人的意见,即使上级的也不爱听,非常有主见,甚至到了刚愎的地步。他不会圆滑处事,不
顾及别人的感受,没事就喜欢给别人提意见,提要求。这些也并不稀奇,一个连上级的感受都不在乎的人,会在乎同
僚和下属的感觉么?他的手下本就应遵其号令,也就罢了,可那些文官和同僚呢,和这个什么事都要自己说了算,其
他人都要顺从迁就他的同事在一起,会有什么感受。事实上,除了他的下属外,岳飞几乎和任何人都处不好关系。他
下狱后,那么明显的冤情,却只有三个官员为他上书。



8、居功自傲

     因为没给他刘光世的淮西军,他先和宰相张浚吵翻了,然后还撂下挑子擅离职守跑去庐山,给皇帝脸色看,同时也
带着一种要挟。岳飞在赵构手下没几年,辞职赌气不知闹了多少回,稍不顺意就摆脸色闹事。
   朱熹在《朱子语类》也提到岳飞的蛮横:“若论诸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


9、劫掠百姓

    岳家军号称”饿死不   “,但这不过是岳珂在自己的家集里编的话,而并非当时流传于百姓之口,在《鄂国金佗续编
》之前从未有过和这句话有关的史料,之后则是被人以讹传讹。其实岳家军也劫掠百姓,陈亮的《中兴遗传》就有记
载。在宗泽手下任统制时,他带领的军队一样也劫掠百姓。《三朝北盟汇编》也记载:岳飞部将韩顺夫攻讨曹成时,
“辄扎营解甲,以所掳妇人佐酒”,结果大意之下吃了败仗,岳飞“尽诛其亲随兵”。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发生
“大意下吃了败仗”的事,岳飞还会不会知道并追究此事呢?这个的韩顺夫既然掳夫人佐酒,怕是也有几分不会被处
分的把握吧。当然,韩顺夫不能代表整体岳家军,但岳家军良莠不齐,存在危害百姓的将兵也是事实。




10、岳飞并非百战百胜

     在岳飞还不是一军主将时,多次被金兵击败溃逃,这姑且不提。而在他自成一军后,仍然不是百战百胜。
   《金史.王伯龙传》中有记载:“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
   《金史.仆散浑坦传》记载:“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
,多所俘获。”



2010-05-20 14:02
回复

38gh
3楼

11、迷信男儿

     岳飞虽在战场上是奋击无前的英雄,但对宗教却十分迷信。他居高位后,在辖区“大葺祠宇”,为之劳民伤财。


12、开办赌场和放贷

     为补贴军用,岳家军军队经商之风甚盛,博易场、放债、经商、造酒、房租、营田杂收钱,襄阳府酒库、关凭路引
等都是从事的项目,每年光放贷的利息多达一百十六万五千多贯。不过当时各大将都自己搞三产,赚外快,军人经商
倒也不是岳飞一人。


13、视兵权如性命

     或许是为了私心,也或许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收复失地的理想,岳飞一直对兵权视如性命。三番四次闹着要高宗给他
增加兵权,或允许他自行扩大军队规模,淮西军没有落入掌中,岳飞竟气得七窍生烟,不禁与宰相吵翻,还赌气上庐
山,以辞职要挟皇帝。
     他手下的将领傅庆想去投奔刘光世,岳飞知道后就杀了傅庆。如刘泾和岳飞同为统制,有人向岳飞告发,说刘泾阴
谋吞并岳飞的军队。岳飞也不考察,先下手为强,杀了刘泾,吞并了它的军队。或许,岳飞不考察是故意的,他只是
希望借此良机吞并对方的军队而已。


14、吞并友军,妄杀兄弟

《三朝北盟会编》卷138:“岳飞与刘泾合军,屯戍宜兴。飞领兵往建康,却金人于靖安,得胜回军溧阳县。得泾军将
官王万报,泾欲杀飞母及妻而并其军。飞大惊,即令姚政往图之。政夜行抵宜兴,以飞母命传语泾:适得家书,请来
访,略议事。泾不虞其谋,入其室,则有杨某者伏于壁间,遂杀泾。少刻,飞到,抚其众。”
     岳飞和刘泾原本是两支兄弟部队,合力抗金,然而岳飞只听王万一面之词,就杀刘泾,夺其军,所为实在不怎样磊
落。从刘泾傻乎乎跑去议事,姚政轻易就杀之可以看出,他对岳飞并无戒备和防范,这点就实在不像一个正阴谋”杀
飞母及妻而并其军“,正在行动前的人。而如此大事,在拿获刘泾后,至少也应该取证,与其对质,至少也该给他一
个辩驳的机会。然而岳飞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和刘泾对质,直接就因为”莫须有“的理由,直接判了他死刑,对自己曾经的兄弟如此凉薄,行为也绝对算得上武断。笔者怀疑,以岳飞一生对兵权的挚爱来看,不是没有借机剪除刘泾,谋夺其部属的可能。当然,这点并无明证,只是揣测而已。


15、妄杀大将

《三朝北盟会编》: “傅庆,卫州窑户也。有勇善战,屡立功。岳飞宠惜之,以为前军统制。庆恃其才,视飞为平交……及飞为 [ 通泰 ] 镇抚使,恃法严肃,尤不可犯,而庆不改其常。飞待之异,庆颇觉之,不喜。会刘光世遣王德来高邮,以当金人在高邮、楚州者。飞遣庆以前军将应援。德与庆交马,而庆言欲复事刘相公,德许之。统领张宪〔 14 〕闻其言,告于飞。飞衔之,戒宪勿泄。至是,飞令诸统制射远箭。庆三筹皆及一百七十步,诸统制不过一百五十步。飞三赏庆。酒醉,飞取宣赐战袍、金带,与王贵。庆曰:“ [ 当 ] 赏有功者!”飞问;“有功者为淮 ? ”庆曰:“傅庆在清水亭有功,当赏傅庆!”飞大怒,叱庆下阶,取战袍焚之,槌毁其金带,乃曰:“不斩傅庆,何以示众 ! ”遂令斩之。”

     傅庆是窑户出身,曾属刘光世军。后进入岳家军,因做战勇敢,岳飞用他为前军统制,建功无数。在岳飞羽翼未丰之时,用人之际,对傅庆如兄似弟。傅庆因之不拿岳飞当外人,自觉与岳飞平等论交,常不执下属之礼,岳飞也并不表示不快。但等到岳飞升任镇抚使后,军纪日严,官威日重,不再如之前般友待宽容傅庆,二人情感便渐渐疏远。救承州之战时,傅庆向刘光世表示希望离开岳家军,重新加入刘军,(不带部下)此事为岳飞的女婿张宪告密给岳飞。
回军后,岳飞在校场会众将比射。傅庆比诸将都强。随后大家痛饮,大家都有点高,岳飞把战袍和金带赏给此役有功的王贵,此役无功,但之前立下很多大功的傅庆起来阻拦,说应该“赏有功者”,而自己“在清水亭有功,当赏傅庆。”岳飞大怒,斩之。
     从事情本身而言,傅庆追随岳飞多年,屡立大功,仅因为酒醉后要个荣誉,岳飞就斩了他,实在是有点过份,说“滥杀”也不为过。这显然不是军纪森严的问题,岳飞得知傅庆要去投奔刘光世,才是动了杀机的主要原因,如此吹毛求疵,小题大作,如果一视同仁的话,他手下的大将几年就都斩光了。而且二人相处多年,也为你立了不少功,现在这个老部下与你没了默契,想要跳槽,你让他走就是了,何必非杀了不可?当年你害得王彦被金兵围歼,又擅自离开自立门户,王彦也没有杀你啊。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岳飞心比较狠,不念旧情。他当下属时,指责上司王彦畏敌不战,不听号令擅自出战,后来还自立门户,然后又当逃兵。等他当了上级,属下想跳槽就斩尽杀绝。如果王彦也像他一样胸襟窄小,他的下场不就是如今的傅庆么?笔者不愿对这种“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做人方式多做评价,但笔者无论是看上级,还是挑下属,都不愿配岳飞这样的人。搭档和同事也是不能做的,刘泾的眼睛还没有闭上呢。

2013-2-5 20:34 寂寞沙洲冷
这样一个充满缺点的人,为什么杀的时候,罪名却是“莫须有”?

当然,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可能也是史家为了树立岳飞的形象而编纂出来的?

2013-2-5 20:37 naniwa
本人转帖,并无意证实其中具体某事件

仅仅就一些观点颇表赞同

其一:岳飞战绩存在水分,也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五百破十万”云云,的确让人难以置信

其二:岳飞确有被金军击败过,这一点《中国军事史 兵略》中也有简单记述

其三:岳飞脾气确有点“骄狂”,他曾经不止一次与高宗“怄气罢工”


零零总总的看了一下

越来越觉得岳飞 和 我朝 彭总有那么几分相像


军事才能都出类拔萃,在军事政治上有自己一套

手握重兵,功高震主

性格比较骄狂,与主上不太和睦、有过怄气 顶嘴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2-5 21:10 编辑 [/i]][/color]

2013-2-5 20:46 naniwa
彭总被害的罪名是“蓄谋篡党 里通外国”

岳飞被害的罪名也差不多


两者都属于“莫须有”的罪名


说彭总 想“篡党 通敌 夺老毛大位”自然是冤枉了。

岳飞也是如此,说他想“谋反”实为莫须有之词,但他的权位 与 性格 ,让高宗赵构极为不爽,认为其已经成为自己重大威胁必须除掉,这也许就是岳飞的真正死因。

2013-2-5 20:50 司马光
五百破十万,那个,在史书上记载,很常见,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岳飞与多名战将一起作战,对手有10万兵,但岳飞只有500兵,在本传中,只记载岳飞,不记其它人,在其它各人的传记中,再记载各自的事迹。

比如关公斩颜良。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是,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根本就没有荀攸的事,而实际上,是荀攸设计分了颜良的兵,然后,才是关公斩颜良。如果只看关羽传,自然就不知道荀攸的作用,500破10万估计也是这样。

至于岳飞被金军击败过,我想这很正常。胜败乃兵家常事。

岳飞的骄狂,在战争年代的将领,尤其是岳飞这种,性格不好,实在是太正常了。

2013-2-5 20:59 司马光
岳飞与刘泾之事,我觉得《三朝北盟会编》应该是真的,岳飞如果想吞并刘泾,不会选择母亲及妻子在刘泾手中时,做这种事。

2013-2-5 21:14 诸葛尚良
回复 #9 naniwa 的帖子

也许岳飞和彭总在为人特别是与人相处上都有很明显的缺点,但两人是真有本事且真正愿意为民族为百姓做点事,有追求并致力于实现这种追求的人。与别的高大全不同,神话这两人的工作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官方照成的,更大的是由于百姓心向之而成。所以无论如何问我对两人都十分敬仰。至于与主上不和而受罪,民族脊梁因此受戮实乃民族的悲哀

2013-2-5 21:22 XM8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2-5 20:50 发表
五百破十万,那个,在史书上记载,很常见,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岳飞与多名战将一起作战,对手有10万兵,但岳飞只有500兵,在本传中,只记载岳飞,不记其它人,在其它各人的传记中,再记载各自的事迹。

比如关 ... [/quote]
关于朱仙镇大捷好像在其他人的记载中看不到。

2013-2-5 21:40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3-2-5 21:22 发表

关于朱仙镇大捷好像在其他人的记载中看不到。 [/quote]
对于这地方的史料,我了解不多。我只是根据史书记载的方法,来说明有这么一种可能。

2013-2-5 21:50 zeloti
[quote]原帖由 [i]寂寞沙洲冷[/i] 于 2013-2-5 20:24 发表
所以宋高宗和秦侩是无辜的…… [/quote]
我就知道一定会出现这种莫名其妙的回复

2013-2-5 21:52 XM8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2-5 21:40 发表

对于这地方的史料,我了解不多。我只是根据史书记载的方法,来说明有这么一种可能。 [/quote]
这个问题邓广铭跟王曾瑜都有过考证,前者认为完全不可能存在。后者认为因为岳飞的事迹被大量的销毁了,所以不应该下结论完全不可能存在,而是保留存疑的态度。

2013-2-5 22:49 密林繁星
看了楼主的帖子,只发现一个问题
如果是 岳飞传 里出现的孤证,一定是假的;如果是金史或者别的书中出现不利于岳飞的孤证,一定是真的。

2013-2-5 23:13 naniwa
最后谈谈本人对岳飞的评价

岳飞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这一点不否认

岳飞多次击败金军,对抗金事业有重大功劳,这一点也不否认

所议者,岳飞的战功究竟有多大,是否已经到了扭转宋金大势,把金军打的要退出中原的地步了,这一点本人不认同。


关于岳飞本人人品,他究竟是一个很想收复中原,恢复大宋汉家天下的人,还是一个颇有权利欲,颇有手段的人

这个问题不好讲,本人更倾向两者皆有,因为这两者并无本质矛盾。

至于岳飞最后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自然是冤枉了,因为没有实质证据能证明岳飞有谋反的行为,不过此事作为一个政治世界出现过无数次的游戏,也算是司空见惯吧。

2013-2-6 12:25 寂寞沙洲冷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3-2-5 21:50 发表

我就知道一定会出现这种莫名其妙的回复 [/quote]
?

2013-2-6 12:28 寂寞沙洲冷
我们评价太祖的时候,官方的定调是三过七功。

那么我觉得岳飞也应该如此。

2013-2-6 13:11 XM8
岳飞有什么过?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下,我觉得唯一能称的上过的是他当年不听指挥,拒绝服从王彦。

2013-2-6 14:51 humi100
张宪还岳飞女婿,这货是不是岳飞传玩多了。

2013-2-6 16:02 naniwa
以当今TG官方史学观来看

TG认为女真与汉同属中华民族,宋金战争是中国国内民族战争。

那么岳飞抗金只能说是中国内战,岳飞维护的是宋国的利益,算不上抗击外侮侵略

另,岳飞是镇压过农民起义的,按TG的史观,这也算一条罪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2-6 16:13 编辑 [/i]][/color]

2013-2-6 16:12 naniwa
当然,本人从不认可TG的“中华民族”史学观

本人坚持 汉族核心论,不认可当时的金国属于“中华民族”

因此,本人认为岳飞系抗击外侮侵略的杰出将领与英雄。

至于镇压农民起义一事,系岳飞的阶级属性所决定,另当别论

2013-2-6 16:15 XM8
不谈邓广铭跟王曾瑜,最近一套官方背景的史书是白寿彝的中国通史。
那里面对岳飞的评介跟LS差距不小。

2013-2-6 16:17 naniwa
我只用TG官方的标准去衡量岳飞而已,对事不对人

当然,TG的官方史学家们很多时候是不同标准的,对人不对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2-6 16:19 编辑 [/i]][/color]

2013-2-6 16:20 XM8
不知道这个所谓官方标准的出处在哪里?

2013-2-6 20:05 璞雨
镇压农民起义不算是罪行。

凭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以认为岳飞是一个“民族主义者”:hz1019:

2013-2-6 21:10 寂寞沙洲冷
[quote]原帖由 [i]璞雨[/i] 于 2013-2-6 20:05 发表
镇压农民起义不算是罪行。

凭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以认为岳飞是一个“民族主义者”:hz1019: [/quote]

《满江红》据说已经被认为是明朝人编的

2013-2-6 21:32 XM8
[quote]原帖由 [i]寂寞沙洲冷[/i] 于 2013-2-6 21:10 发表


《满江红》据说已经被认为是明朝人编的 [/quote]
这个问题邓、王也都有论证。

2013-2-6 21:49 璞雨
《满江红》是不是岳飞写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争议。

但目前大多数人仍然认为 是岳飞写的、、

====================

[quote]岳飞留下的词作中,还有一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color=Red]白首为功名[/color]。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quote]
由此可见,他还是个追逐功名的人,所谓“鸢飞戾天者”……

2013-2-6 22:48 李敬玄
武将身上有些毛病再正常不过了
何况岳飞在南宋初的武将里毛病还不算多的,同时还是最能打的,比其他大部分人明显强一截

就这样还无罪被杀,导致收复中原的大好局面就此葬送
居然不去追究赵构和秦桧的滔天之罪,反而从细枝末节上来贬低岳飞,为其洗地
其中很多地方还是编的
此文用心实在是下作

2013-2-6 23:43 naniwa
[quote]原帖由 [i]李敬玄[/i] 于 2013-2-6 22:48 发表
就这样还无罪被杀,导致收复中原的大好局面就此葬送
居然不去追究赵构和秦桧的滔天之罪,反而从细枝末节上来贬低岳飞,为其洗地
其中很多地方还是编的
此文用心实在是下作[/quote]

到宋词里收复中原去吧:hz1019:

2013-2-6 23:49 李敬玄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2-6 23:43 发表


到宋词里收复中原去吧:hz1019: [/quote]
像你这样不细看历史,只凭脑补来领异标新是很二的行为
PS:话说你看过几首宋词?

2013-2-7 00:04 naniwa
[quote]原帖由 [i]李敬玄[/i] 于 2013-2-6 23:49 发表

像你这样不细看历史,只凭脑补来领异标新是很二的行为
PS:话说你看过几首宋词? [/quote]

我没看过宋词,只知道高宗秦桧有“滔天大罪”:hz1019:

PS  很二的人果然一开口就很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2-7 00:40 编辑 [/i]][/color]

2013-2-7 01:19 李敬玄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2-7 00:04 发表


我没看过宋词,只知道高宗秦桧有“滔天大罪”:hz1019:

PS  很二的人果然一开口就很二 [/quote]
没看过你说个PP“到宋词里去收复中原”
果然是张嘴就放P啊

2013-2-7 12:50 寂寞沙洲冷
其实我觉得兰州所说的这些,只能证明岳飞有军阀作风,但从那个时代来说,这应该不算什么毛病,否则南宋朝廷杀的理由不应该是所谓的“莫须有”罪名。这说明当时的那个时代,至少对岳飞的军阀作风是不以为然的。

2013-2-7 14:14 璞雨
岳飞本不是军阀,但是岳飞几次击败军阀、镇压起义,自己最后成为了最强大的“军阀”。
如果岳飞造反,凭他当时的威望、确实会威胁到朝廷。

赵构建立了南宋王朝,说明他有一定的才略。杀害岳飞他有责任,但罪过应该有秦桧等佞臣背负。

秦桧是公认的奸臣,这点毋庸置疑。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璞雨 于 2013-2-7 15:02 编辑 [/i]][/color]

2013-2-7 14:36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璞雨[/i] 于 2013-2-6 21:49 发表

由此可见,他还是个追逐功名的人,所谓“鸢飞戾天者”…… [/quote]

若以“白首为功名”为理由来证明岳飞是个追逐功名的人,那后面“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又当何解?

作为一个武将,而且是一个年轻的武将(岳飞死时尚不到40),他有雄心壮志是必然的。正如在他另一首《满江红》中所说的一样,“何当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但这种雄心的人并不一定就是“鸢飞戾天者”。

所谓“鸢飞戾天者”,他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岳飞显然不是,他的出发点,是对民众的悲悯——所谓“兵和在,膏青锷。民何在,填沟壑”,是对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所谓“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至于个人功名,那从来不是岳飞的目标。譬如前面举《小重山》中“旧山松竹老,阻归程”,非我不愿归去,只是归程被阻而已。而在《满江红》中则有更加明确的表示:“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那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2013-2-7 16:38 阿巽
从诗词中分析动机,深得蚊子肉的精髓

2013-2-7 16:52 凝望云涛
岳飞就是民族英雄。
不是民族英雄的那个人肯定不是岳飞。

2013-2-7 17:16 璞雨
回复 #42 凝望云涛 的帖子

NO!岳飞没有认识到中国是一个 多民族国家。

撇开民族的问题,南宋国、金国、西夏国、就好比“魏蜀吴、三国”。
如果岳飞算民族英雄,那关羽、张飞也要算民族英雄了;如果我们是满族人,是不是可以认为、完颜宗弼(金兀术)也是民族英雄呢?

2013-2-7 17:20 司马光
倘若日本当年真的吞并中国,汪兆铭也将是民族英雄了?

2013-2-7 17:25 璞雨
岳飞算个英雄,难道“英雄”还不够形容岳飞吗?

为什么一定要纠结、岳飞是什么英雄……

2013-2-7 17:33 司马光
明明是一个民族英雄,就因为英雄是一个好词,就非要剥夺人家民族英雄的称号?

2013-2-7 17:35 凝望云涛
岳飞为什么不能是民族英雄呢?
民族英雄肯定是英雄。

2013-2-7 17:49 璞雨
在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可以这么说,如果日本归入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雄都不算民族英雄了!

注意民族英雄的定义。

------------------

现在的事实是,汉族、女真族同属中华民族,那么宋金大战就是中华民族内部战争,而不是民族战争,当然不存在民族英雄了。

不必非要给“英雄”的帽子上再加一个帽子。

2013-2-7 17:55 司马光
民族英雄这是有历史环境的,在当时,女真属于外族,那么岳飞自然就是民族英雄。

你不能拿现在民族融合之后说事。

2013-2-7 17:58 璞雨
回复 #49 司马光 的帖子

你这么说就是对满族的不公平。

那么,完颜宗弼(金兀术)也可以算民族英雄吗?为什么一定要说女真族是外族,为什么不可以说汉族是外族?

2013-2-7 18:00 ylh2004
作为岳飞区的版主,咱觉得不骂楼主一句白痴,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楼主应该很荣幸,你是咱上轩辕春秋论坛后第一个挨我骂的人!

2013-2-7 18:14 凝望云涛
谁是民族英雄?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那么谁是民族英雄呢?
郑成功?如果N年后,与荷兰融合了,郑成功也不是了。
杨靖宇?如果N年后,与泥盆融合了,杨靖宇也不是了。
那么谁是民族英雄呢?
或是不应该有民族英雄这个称谓?
我很迷惑。

2013-2-7 18:16 KYOKO
岳飞是汉的民族英雄,不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可以了吧:hz1001:
据说,一个民族的民族英雄是不需要其它民族承认的,皇太极完全可以是满的民族英雄嘛

2013-2-7 18:20 凝望云涛
回复 #53 KYOKO 的帖子

终于又看到大将军的英姿了:^%

2013-2-7 18:24 璞雨
回复 #52 凝望云涛 的帖子

“民族英雄”只是个称谓,没必要非给岳飞戴这个帽子。

民族英雄,这个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而不是“汉族”。

清朝时,满族人当权,民间照样流传岳飞抗金的故事,满族人也没说什么。
现在民族已经融合了,岳飞也好,金兀术也好,都是中华民族的人,岳飞和金兀术打仗,和诸葛亮、司马懿在祁山打仗一个性质。

如果你偏要问:“若N年之后,荷兰人加入中华民族,是不是郑成功也不算民族英雄了?”
我告诉你、是……

2013-2-7 18:36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璞雨[/i] 于 2013-2-7 18:24 发表
“民族英雄”只是个称谓,没必要非给岳飞戴这个帽子。

民族英雄,这个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而不是“汉族”。

清朝时,满族人当权,民间照样流传岳飞抗金的故事,满族人也没说什么。
现在民族已经融合 ... [/quote]
你总是脱离历史环境。

隋炀帝,修大运河,激起民变,但修大运河确实是功在千秋。只不过是时机不对。一样道理,在当时的环境,岳飞就是民族英雄,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不仅当时是,现在也是。

2013-2-7 18:37 凝望云涛
回复 #55 璞雨 的帖子

好吧。你坚持你的,我坚持我的。

2013-2-7 18:56 璞雨
“民族”怎么定义?至今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

如果一定要把少数民族排斥在外,三国时孟获也是少数民族,诸葛亮也可以算“民族英雄”吗?

-----------------------------------

在宋朝之前,唐朝时、女真族活动地区已经是中华民族统治范围,所以金国在当时就可以算是中国内部被割据的一个小国,宋也一样(五代十国之后,宋本来就没有统一全国)。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女真族也不可以算外族,注定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2013-2-7 19:12 凝望云涛
算了,不回复这个帖子了。
只要不骂岳帅,俺就能接受。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凝望云涛 于 2013-2-7 19:13 编辑 [/i]][/color]

2013-2-7 20:12 李敬玄
[quote]原帖由 [i]璞雨[/i] 于 2013-2-7 17:58 发表
你这么说就是对满族的不公平。

那么,完颜宗弼(金兀术)也可以算民族英雄吗?为什么一定要说女真族是外族,为什么不可以说汉族是外族? [/quote]
中华文明基本上就是汉族文明,尤其是在古代
女真鞑子和满洲鞑子完全是没有进化、文明程度极低野蛮部落
这种蛮族侵入中原以后造成的后果是汉族辉煌的文明遭受惨重的破坏,世界文明的主要地区之一东亚地区文明大幅度倒退
在当时这叫哪门子的一国?

像魏蜀吴,文明进程相当,这才能叫一国内部的小国
野蛮人算什么,那种左右不分的部落习俗也不能叫国,跟汉文明区完全是两种状态,而且相对于汉文明是极度落后,应当被鄙视的状态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李敬玄 于 2013-2-7 20:13 编辑 [/i]][/color]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真实”的岳飞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