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8-15 10:44
蒹葭苍苍
当人们还在为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浪漫的爱情琴海”而陶醉的时候,中国代表团已迎来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在杜丽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之后,王义夫又为中国代表团射下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第一次知道王义夫的名字源于一则新闻。上面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许海峰夺取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的事迹,只是在最后提到了“另一名中国选手王义夫获得铜牌”。真正见到王义夫是从电视转播的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同时也见到了至今仍令国人记忆犹新的一幕:男子十米气手枪的决赛已进行到最后一轮,王义夫遥遥领先对手。突然,所有灯光都灭了,整个体育馆瞬间跌入到无边的黑暗中。紧接着令大家不堪回首的情景发生了,王义夫最后一枪大失水准,只打出6.5环,最终以0.1环的劣势失去了几乎到手的金牌。当看到王义夫像山一样倒下之后,我的心一下子被震憾了,以为他的奥运会生涯就这样悲壮地结束。没想到在四年后的悉尼奥运会上,又见到获得银牌王义夫。而这一次,他更是头戴绿橄榄桂冠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
作为中国雅典奥运代表团最年长的运动员,王义夫从84年起,至今已参加了六届奥运会。20年的奥运生涯,这位老将收获了二金三银一铜六枚奖牌。虽然成色各异,但每一枚无疑都是份量很重的。12年来,王义夫一直都在和脑部供血不足作斗争,对于一个需要精神十分集中的射击运动员而言,这也许就意味着运动生命的结束。但王义夫坚持了下来。是什么信念在背后支撑着他呢?是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是个人对荣誉的渴望?还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召唤?我不得而知,也许几个原因都兼而有之吧!不然,他为何会在靶前一站就二十年。时光荏苒,昔日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步入中年。令人欣慰的是,那枚失落了十二年的金牌又一次回到了王义夫的手中。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他热泪盈眶。两次功败垂成留下的遗憾一夕得以弥补,说什么话都是多余的了。
据报道,王义夫虽然已是44“高龄”,但在训练量上丝毫不输与年青队员。这使我不禁想起两句古诗“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对于将来,王义夫说“只要国家需要,身体允许的话,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的。”不管将来结果如何,王义夫已经用行动为中国体育书写了一段传奇,而且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段传奇还会继续下去。
2004-8-15 12:10
马岱
96年的金牌战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典型如王义夫晕倒赛场和张祥森手臂骨折。最后阶段中国在达到上届的16枚金牌之后,全部冲金项目都失败了,莫非是命中注定?不过好运气都转移到2000年去了。
2004-8-16 20:55
吴楚东南坼
王义夫确实强。不过这也反映出了我们射击男队整体年龄老化,年轻队员不成熟的毛病,我不希望王义夫先生成为射击队的郝董,44岁了还要拼杀,应该去做教头带带小队员了,向刘国粱看齐了。
2004-8-16 21:05
西门名剑
王义夫说自己应该参加残运会了,视力0。1。。。。。。
2004-8-16 22:34
韦孝宽
射击运动年龄不是障碍,国外还有不少运动员年纪比王义夫大。王义夫只是身体有病,不然再打几届也没问题。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