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9 14:19
naniwa
《1894甲午大海战》的一点观后感
《1894甲午大海战》,从网上下到了,虽然片子很模糊,视觉效果不够,但看清楚剧情还是没问题的
看过后,总体感觉较为失望,主旋律色彩太浓,整体思考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
片中一直宣扬的两个观点,我是不能赞同的。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日本海军将领私下交谈,大致意思是“如果黄海海战中击中松岛弹药库的那枚中国炮弹爆炸,那么现在胜败双方将会易位”
这个观点,是本人极不认可的。
中日甲午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从战前的准备,作战计划的制定,到开战后战略战术的运用,海陆军的配合,指挥官的决策,官兵的战斗素质,武器装备的对比等等等等,日本无不是棋高一着,中国虽不乏有部分忠勇志士,然整体的亏输是显而易见的。
这完全是一场整体实力欠缺而导致的失败,原因是明显的,但把失败结果归咎于某一个偶然的倒霉运,然后再借敌人之口说出来,是否过于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当初项羽败亡时,大喊“时不利兮当奈何”,他不知道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居然完全推给运气不好。
当初某人打架打输了,大叫“要不是我今天没吃饱,你狗日的早就.....”或者“要不是我那一拳打歪了,你狗日的早就......”
阿Q精神要不得。
片中还有一个观点,认为马关条约签订时,日本已经无力再打了,只要中国再坚持那么一小会儿,日本将立刻输掉,中国当权者中了日本的奸计,签了这个条约。
其实,这个观点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阿Q精神的体现,给自己脸上贴金。
打架打不过别人,向别人求饶,事后又说:“当时我不知道他也快被我打死了,早知道这样,我再打上几拳,他就直接输了,都怪我中了他的奸计居然先认输,后悔呀后悔。”
我还是那个观点,清国的失败,是整体实力上,包括政治和军事等综合实力的失败,清廷再打下去,日本真会完蛋吗?恐怕未必,具体原因就另谈吧
我们整体实力不如人家,打输了,就老老实实的承认输,承认实力不如人家,并反省吸取教训,而不是再给自己找借口,往脸上贴金,或者把责任推给李鸿章等等当权者的身上,认为他们 愚蠢 怕死 ,认为没有这帮人渣,我们当时就赢了等等等等
另外,片中屡屡出现“钓鱼岛”归属的情节台词,几个日本大官竟然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把钓鱼岛划归日本,一个大官说:“我们查阅了所有历史资料,都显示钓鱼岛属于中国,甚至我们日本自己的地图也是这样注明,该怎么办呢?”
片子结束时还多次出现五星红旗 和 解放军舰艇编队航行的场面
我认为这些“狗血”的东西严重影响了片子 史诗大片 的名衔。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9 18:47 编辑 [/i]][/color]
2012-7-9 14:35
sos2290
第一个还不完全是日本人的观点,而是一个德国(法国)学者后来的说法,以前见过这个学者的文章,模糊记得一点.
大意是说,现在世界上,大都以成败论英雄,谁成功了,谁就是正确的,人们总是以后来的结果去追溯发生的事.在这个时候,一些偶然的事件往往会改变事情的本身.
然后他就专门提到了甲午战争的事,包括炮弹未爆炸这个例子.
PS,没想到这片子开播了.
2012-7-9 14:38
zeloti
看了楼主的介绍,我失去了仅存的一点点看的欲望,还史诗呢?:hz1030:
2012-7-9 15:46
naniwa
因为是刚刚看完,在继续补充感想
本片完全以邓世昌为核心
而邓世昌的形象过于高大全和主旋律,长得英俊 忠于家庭 拒绝小三 耿直不阿 忧国忧民 连发怒咆哮都是因为斥责腐败,张口闭口都是爱国爱民的“大道理”,比范仲淹还范仲淹,这样的塑造手法过于老套。
其实 史料有关于邓世昌个人性格的记载,邓性格孤傲 刚烈 不合群,外号“邓半吊子”,“吊”的意思就是嚣张、冷酷。“众以其立异志,愈加嫉视之
编导并没有就这一方面深入挖掘,把邓塑造成一个更加真实的人物,而是走了高大全的老路。而且陆毅的形象太有亲和力了,根本不符合“半吊子”的感觉
另外,片子是反映甲午大海战的史诗大片,但片子里几乎完全以 邓世昌 为核心,整个一 《邓世昌传》,个人认为这是不妥的,邓在海战中毕竟只是一个舰长,而片子的片面叫《甲午大海战》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11 09:12 编辑 [/i]][/color]
2012-7-9 15:59
江城子
主旋律不好拍,要照顾太多方面的事情,编剧实在困难。
而且甲午海战时期民族精神并没有觉醒,不过是大清帝国垂死的一声惨叫而已,悲则悲矣,壮就谈不上了。
2012-7-9 16:37
a741
不知道 看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响
2012-7-9 17:07
庞桶
我一直认为,“国产战争片”这个类型应该取消,设立“国产战争搞笑片”比较合适一点
2012-7-9 18:08
naniwa
二十年前,冯小宁拍《北洋水师》,我还在小学一年级,那时候的《北洋水师》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成了我童年片段的一部分,冯导也成了我最崇拜的导演之一
二十年后,又是冯小宁拍的《甲午大海战》,个人感觉除了特技外,整体思想几乎没有大的变化,甚至片中很多情景和人物对话跟《北洋水师》完全一样
当今中国电影界,在美帝等外国战争大片的冲击下,还有国产《集结号》等新型战争片的诞生,人们对战争的思考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还要继续拍这类主旋律的战争片,至少在年轻人中恐怕会没有市场
2012-7-9 18:13
zeloti
回复 #8 naniwa 的帖子
归根结底,就是冯小宁是个不错的军迷,能拍出较好的战争场面,而在剧情把握上则20年如一日。
2012-7-9 18:51
XM8
军事顾问:戚其章 许华 陈悦
2012-7-9 19:40
zidaneluo
甲午海战,中方并非完全没有获胜的机会
抗美援朝,实力相差不小,志愿军不也没输吗
2012-7-9 20:02
WHITESHIP
楼主看起来是在批这部片的,当然换我估计也没有什么好话说。
甲午战争也只是“理论上有”获胜的机会。
海战只是甲午战争的一部分,邓世昌的重要性有多少更不必说。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是米帝在半个世纪前就玩烂的了。
2012-7-11 01:11
风精之羽
话说。。。这年头。。要是没有lz说的那两点。。完全写实拍出来。。恐怕是没人看的。。就跟起点虐主小说也会被读者抛弃一样。。。
2012-7-11 09:04
naniwa
[quote]原帖由 [i]风精之羽[/i] 于 2012-7-11 01:11 发表
话说。。。这年头。。要是没有lz说的那两点。。完全写实拍出来。。恐怕是没人看的。。就跟起点虐主小说也会被读者抛弃一样。。。 [/quote]
话说,我跟你的意见相反
现在观众已经腻烦 “教育片”跟“高大全”,不拿出点有深度的真货,还玩虚的主旋律, 真会被人抛弃
2012-7-11 09:20
naniwa
[quote]原帖由 [i]WHITESHIP[/i] 于 2012-7-9 20:02 发表
楼主看起来是在批这部片的,当然换我估计也没有什么好话说。
甲午战争也只是“理论上有”获胜的机会。
海战只是甲午战争的一部分,邓世昌的重要性有多少更不必说。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是米帝在半个世纪前就玩 ... [/quote]
没错,我认为这部片对历史的思考,跟五十年前的《甲午风云》与二十年前的《北洋水师》没有区别
这部片里的邓世昌,跟五十年前《甲午风云》里的李默然版邓世昌,几乎完全一样,连作战时在身上披件大红披风都一样
话说,我认为作战时在军舰上披这种玩意儿,不但妨碍行动,而且会成为靶子,导演是否欲树高大形象耶?
而这部片的情节设置,跟二十年前的《北洋水师》也近乎完全一样,可以说就是《北洋水师》的精编版,很多地方连台词和人物情景都一样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11 09:35 编辑 [/i]][/color]
2012-7-11 09:49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2-7-11 09:04 发表
话说,我跟你的意见相反
现在观众已经腻烦 “教育片”跟“高大全”,不拿出点有深度的真货,还玩虚的主旋律, 真会被人抛弃 [/quote]
话说。。腻烦归腻烦,如果从头到尾全是虐主,全是憋屈,哪怕百分之百真实,观众一样不买账
这年头是人都说想看深度,真有深度的出来了。。没几个人乐意看的。。
2012-7-11 09:57
naniwa
[quote]原帖由 [i]风精之羽[/i] 于 2012-7-11 09:49 发表
话说。。腻烦归腻烦,如果从头到尾全是虐主,全是憋屈,哪怕百分之百真实,观众一样不买账
这年头是人都说想看深度,真有深度的出来了。。没几个人乐意看的。。[/quote]
话说,你不觉得加上那俩观点这片就更憋屈了,我不反对憋屈,只是不喜欢憋的太假
你喜欢看 主旋律 片子,就别替所有观众代言,《集结号》的票房和反响就是明摆着的事实
另外,如果你喜欢不憋屈的片子,那千万别去看甲午题材的,哪个导演能把甲午拍的不憋屈,那他就是神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11 10:43 编辑 [/i]][/color]
2012-7-11 16:00
关内侯
洛杉矶之战,美国队长之流不一样也是主旋律题材嘛,区别只是美国版和天朝版而已。
2012-7-11 17:42
naniwa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12-7-11 16:00 发表
洛杉矶之战,美国队长之流不一样也是主旋律题材嘛,区别只是美国版和天朝版而已。 [/quote]
我木说美帝没有主旋律片,现在谈的是《甲》,就事论事好吗
2012-7-11 17:52
Z_Artemis
我就不明白,一个丧权辱国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输了的战争有什么好拍的。那输了的战争来YY更是可笑之至了。
2012-7-11 22:03
宇多信玄
想看有深度的反思甲午战争,可以去看《走向共和》,那个反思的非常深刻了
2012-7-11 22:38
zeloti
抗日题材拍到烂大街还罢了,还对彻底完败的甲午战争像祥林嫂那样絮絮叨叨,有意思吗?
2012-7-11 22:43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2-7-11 22:38 发表
抗日题材拍到烂大街还罢了,还对彻底完败的甲午战争像祥林嫂那样絮絮叨叨,有意思吗? [/quote]
还不如拍拍万历朝明日战争,好歹还新鲜点,而且拍出来也好看点,最起码没输:hz1024:
2012-7-16 10:50
临川介甫
回复 #23 宇多信玄 的帖子
就是
2012-7-16 12:15
zh111111
又不是纪录片,作为主旋律,适度的贴金没什么大不了吧。至于大型历史战争剧这个噱头......《赤壁》也是吧?
2012-7-16 12:37
KYOKO
就是喜欢看兰州的影评
自己拍自己,总得给自己脸上贴点金,兰州不见专门讽刺国民、政府的鲁迅都被赶下神坛、踢出教材了。难道要拍战场上日本鬼子很勇敢,土八路看见打不过了就逃:hz1001::
2012-7-16 13:21
子梦
我很在乎主炮那三发炮弹~太少了 太少了啊
2012-7-16 19:25
可爱小马驹
找个日本导演站在日本的角度来拍,保证不憋屈
2012-7-17 23:12
XM8
[quote]原帖由 [i]子梦[/i] 于 2012-7-16 13:21 发表
我很在乎主炮那三发炮弹~太少了 太少了啊 [/quote]
3发是忽悠人的,实际发射197发,命中10-11发
2012-7-18 22:23
我要上网
[quote]原帖由 [i]临川介甫[/i] 于 2012-7-16 10:50 发表
就是 [/quote]
辫子戏方便 北京群众演员都是光头 道具什么的都是现成:hz1019: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