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笑书神侠 » 诛仙和大唐双龙传


2012-3-26 02:11 Garnett2012
诛仙和大唐双龙传

这2个小说哪个好看些?还有篇幅哪个长些?

2012-3-26 02:14 a741
回复 #1 Garnett2012 的帖子

大唐双龙传 没看过原著 只看过同人
诛仙看过原著 比较感人

2012-3-26 08:13 夜阑
明显大唐完胜,黄易的作品,虽然偶个人不是非常喜欢,但比起诛仙这种爆炒的超级烂尾,甩几条街了……

2012-3-26 09:30 feiyue1206
篇幅双龙完胜。。。

精彩度吗,两部都烂尾,诛仙烂的更厉害,很多线索都没收,说故事完结都勉强,大唐虽然烂尾了,起码还能说是完本了。只比最精彩的段落,诛仙的前3/1VS大唐中间的一部分,个人还是更喜欢诛仙,主要是大唐的双主角光环太耀眼了

2012-3-26 10:37 ylh2004
个人极度讨厌黄书,诛仙若是不烂尾,完胜大唐。:hz1018:

2012-3-26 11:04 夜阑
:hz1017:诛仙不烂尾是不可能滴……还是萧鼎才情达不到那个水平吧……

:hz1028:前期口子开的太大,恨不得江湖恩怨家族血仇儿女情长开天辟地神魔妖怪……凡是能有滴统统都弄上,写到一半,发现兜不回来了,无数伏笔暗线写不下去了,又面临网文滴更新出版鸭梨,干脆一刀剁下去,伏笔神马统统不要了,直接敷衍一个烂尾文搞定……开始号称超越古金,到最后恶劣烂尾,让人感觉是满以为看到是莎士比亚,结果最后其实是地摊文学,比直接开始有逸乐心理准备看本烂书,还让人觉得心里堵

:hz1016:如果萧鼎能静下心来,好好增删修改几回,弄个完本,偶的评价会高些,不过想想估计也是不可能滴

:hz1027:还是老金狡猾大大滴,每次写书都是开始口子开的小小的,觉得能扩充就逐步扩,觉得差不多立马就兜回来,怎么样都能把故事编圆了……

2012-3-26 21:55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 [i]夜阑[/i] 于 2012/3/26 11:04 发表
:hz1017:诛仙不烂尾是不可能滴……还是萧鼎才情达不到那个水平吧……

:hz1028:前期口子开的太大,恨不得江湖恩怨家族血仇儿女情长开天辟地神魔妖怪……凡是能有滴统统都弄上,写到一半,发现兜不回来了,无数 ... [/quote]
所以说作者要有自知之明,没多大的锅就想做满汉全席,怎么可能呢

2012-3-26 22:11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夜阑[/i] 于 2012-3-26 11:04 发表
:hz1017:诛仙不烂尾是不可能滴……还是萧鼎才情达不到那个水平吧……

:hz1028:前期口子开的太大,恨不得江湖恩怨家族血仇儿女情长开天辟地神魔妖怪……凡是能有滴统统都弄上,写到一半,发现兜不回来了,无数 ... [/quote]
顶阑姐

俺也觉得萧鼎即使认真写也不可能收的很好

这货在写诛仙2,其实就是一本新书,不过写着写着说自己觉得写的不好,断更了:hz1030:

2012-3-26 23:00 第一深喉
看黄书看到入定,什么水平?

2012-3-26 23:15 墨叶
回复 #6 夜阑 的帖子

是啊。还是金庸好,平淡到刺激。

2012-3-26 23:23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第一深喉[/i] 于 2012-3-26 23:00 发表
看黄书看到入定,什么水平? [/quote]
黄易的书,初看感觉还是很棒的,大气磅礴,纵横百合,不过模式有点相同。。。

仅就双龙来说,大约模式是,前面有一帮人出于各种原因要对付主角,主角凭着“我是主角”的信念上场(前期可能是不知道情况),主角得到敌方的重要信息(偷听啦,潜伏啦,内应汇报啦),群殴一场(一大帮据说是高手的人在此处大批量上场),双龙略胜,但不是完胜,留些小瑕疵。然后,过渡剧情调整队员,队友离队,某个人物归顺,等待下一轮:hz1019:

2012-3-27 11:47 58642modemeng
对于很多只有3套之内作品的网络作家来说

当然不会有人去说什么规律

而网络中如猫腻、月关这级别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黄易对于武侠小说界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武学原理分析

在这一点上,他是站在金古梁的肩膀上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2012-3-27 11:56 js2223
回复 #5 ylh2004 的帖子

完全同意。

2012-3-27 12:16 jiyi1
顶6楼,8楼。
如果诛仙完全写完,篇幅就算比大唐低,那也是低不了多少了。

金书就天龙较完全的设定了一个较为完全的世界。

大唐,诛仙都很完全的设定了一个大世界,要把这个大世界给弄好,萧鼎如果能写好,也是和大唐差不多要写很长很长的。

2012-3-27 12:33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2-3-26 23:23 发表

黄易的书,初看感觉还是很棒的,大气磅礴,纵横百合,不过模式有点相同。。。

仅就双龙来说,大约模式是,前面有一帮人出于各种原因要对付主角,主角凭着“我是主角”的信念上场(前期可能是不知道情况), ... [/quote]
俺看见虎躯一震,娇躯乱颤就反感,老黄的书,就没有一本是喜欢的。

2012-3-27 12:39 马岱
只看了大唐双龙传,不过也是看了一小截就没什么兴趣了。

不太喜欢黄易的风格,寻秦记好歹看完了,不过没有看第二遍的念头(我对书的评价以想看几遍为标准),大唐双龙传干脆没看完。

2012-3-27 12:46 js2223
老黄的书我看了容易发困,是我睡不着时助眠必看的书之一。

2012-3-27 13:01 58642modemeng
回复 #15 ylh2004 的帖子

涉黄可能是黄易开了个不好的先河

但是其在设定上对之后玄幻的大行其道起到的开天辟地的作用

对于武侠小说一脉是极其重要的

更何况论武学系统的完善无过于黄易

怎么也沦落不到没有一本可入法眼的地步

2012-3-27 14:39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58642modemeng[/i] 于 2012-3-27 13:01 发表
涉黄可能是黄易开了个不好的先河

但是其在设定上对之后玄幻的大行其道起到的开天辟地的作用

对于武侠小说一脉是极其重要的

更何况论武学系统的完善无过于黄易

怎么也沦落不到没有一本可入法眼的地步 [/quote]
黄易不就是把道家玄虚之术搬入了武学罢了,与老金借鉴经络医理性质并无太大区别,书略有颜色到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故事写得不好看,情节不紧凑,就如同婆娘的裹脚布。
依俺个人一孔之见,黄书远远不及金古梁温,并无一本真正可读之书。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ylh2004 于 2012-3-27 14:42 编辑 [/i]][/color]

2012-3-27 15:07 58642modemeng
回复 #19 ylh2004 的帖子

金古梁从来就没讲明白的神、意

看完黄易的书再回过头来看更深的体会古龙描神、金庸画意

而且要论起人物描写来说

黄易的人物我倒是最欣赏的

2012-3-27 15:26 mukun
支持黄易
最起码也是开创型的作家,为武侠小说开出了新路

2012-3-27 15:51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58642modemeng[/i] 于 2012-3-27 15:07 发表
金古梁从来就没讲明白的神、意

看完黄易的书再回过头来看更深的体会古龙描神、金庸画意

而且要论起人物描写来说

黄易的人物我倒是最欣赏的 [/quote]
这点俺倒是认可,黄教授写人物确实写得不错,无论是中二青年小强组合,还是政治妓尼师小姐,那都是极出彩的:hz1026:

2012-3-27 17:28 夜阑
:hz1016:梁古金把传统的武侠模式套路写的差不多了……其他人自然只能另找出路了……说站到肩膀上神马的有点虚……黄易的贡献就是把武侠玄幻化,后来大批的玄幻网文都按这个套路走下去,把黄易好的坏的部分都发扬光大了……

个人觉得,粱的武侠有点偏于刻板,古金肯定不用说了,黄易和温瑞安也都属于另辟蹊径剑走偏锋的路子……刚接触觉得新鲜有意思,看多了,还是会觉得在文字在故事结构……方面,和古金还是有差距滴……当然,好作品两人都有,但对于偶来说两人作品都只属于可读之作,相比黄易,偶又更讨厌温瑞安的走火入魔和写作的恶趣味……让人降低看书的乐趣……

2012-3-27 18:37 墨叶
寻秦记看完了。为了看完而看完。
再也不敢看超长篇小说。

笑傲江湖、绝代双骄都看十几遍。

2012-3-28 09:05 58642modemeng
回复 #23 夜阑 的帖子

古龙写神,金庸画意

这不仅仅是称赞两位大家的突出特点,实际上也点出了两者不足

作为武侠小说古龙缺乏对招式形上的具体描写:
三少爷的剑妙却永远不知道妙在何处,燕十三的剑绝却不知到底怎么个绝法

金庸的武侠则失之于神:
金庸讲顿悟,确不去描绘顿悟的过程,以及精神分野对武学境界究竟起个什么影响

至于黄易结合前人之长,到他这终于有了发展并彻底将其系统化,之举一个简单例子:

大唐中我久久不能忘的在天刀宋缺一章,少帅天刀有那么一番交流

于是借宋缺之口,黄易说出了一段个人最为推崇的一段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神凝始可意到,意到手随,才可言法,再从有法入无法之境,始懂用刀”

紧接着又有“神是心神,意是身意,每出一刀,全身随之,神意合一”

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小子我真的是豁然开朗,方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对比天机老人对李寻欢和上官金虹的那番话,武学境界高下立见

无招胜有招在破碎虚空面前的井底之蛙、不值一提才是我所说的站在三位巨人肩膀上再上一层楼

将武侠小说的武推到了目前的最高峰

2012-3-28 11:07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58642modemeng[/i] 于 2012-3-28 09:05 发表
古龙写神,金庸画意

这不仅仅是称赞两位大家的突出特点,实际上也点出了两者不足

作为武侠小说古龙缺乏对招式形上的具体描写:
三少爷的剑妙却永远不知道妙在何处,燕十三的剑绝却不知到底怎么个绝法

... [/quote]
你若看过易经,略知《道藏》或是读过还珠系的旧派武侠,就会对黄书的武学理论不屑一顾。
什么破碎虚空,不就是羽化成仙换了个说法罢了。

2012-3-28 11:35 58642modemeng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12-3-28 11:07 发表

你若看过易经,略知《道藏》或是读过还珠系的旧派武侠,就会对黄书的武学理论不屑一顾。
什么破碎虚空,不就是羽化成仙换了个说法罢了。 [/quote]


易经黄易融合的很好了——黄易黄易,顾名思义把“黄”和“易”搬到武侠中嘛:hz1016:

小子也是凭自己感受说说,《道藏》不了解啊,请萧公指教具体那部藏经?诚心求教:hz1024:

至于还珠楼主就完全是两回事了,拿双龙来说每次升级就是吃药也讲明白原因(和氏璧、邪帝舍利),蜀山里可没写明白三英二云是怎么升级的

就是着笔墨最多的李英琼,到最后也还是考顿悟,而没有讲明白顿悟的方法

破碎虚空是羽化成仙?是与不是姑且不论,至少黄易是清清楚楚给了人进窥其境的方法论

修身(锻炼身体)、修意(熟练武艺)、修神(磨练心志)

明心见性——要么无求无欲亦忘年,要么至情至性极所欲

在他之前的武侠小说中,没有能说的明白的

2012-3-28 12:17 夜阑
:hz1026:武侠小说毕竟是小说,各种绝世武功是为情节需要推进滴,并不是单纯滴绝世武功练级纲要或是天下第一升级秘诀

黄易当然写出了自己的特色,正如偶说滴独辟蹊径,将各种玄幻滴东东加入了进去,刚看几部滴时候,觉得很有意思,但看多了就觉得有点腻味,太执着于这方面滴东西,就减少了对情节对文字的打磨,让人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总觉得情节弱化时,每每是这些玄幻的东西出来救场

:hz1026:读到书中乐趣时,偶或许根本就不会去关注燕十三绝世第十五剑是怎么发出的,小李飞刀怎么一刀致命,杨过是如何自创黯然销魂掌的……过于写实会减少读者想象的空间,留白也自有妙处,自己神游各种盖世武功绝顶人物是何种模样也是乐趣,毕竟武侠本就是成人的童话……

2012-3-28 13:04 58642modemeng
回复 #28 夜阑 的帖子

阑姐姐说的是

武功是为情节推进服务不错,可这么说其实也笼统了,个人认为武侠武侠,侠是核心,武是为了凸显展开侠服务的

区别在武侠小说刻画人物的重要性远远高于铺排情节

而刻画人物的重要工具“武功”则很大程度上承载了人物

如果武学系统不合理,那么人物的存在就无所依托

比如我反复提到过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天机老人,“总是不出手就不会出手”一下就破坏了全书武学体系

将天机老人、孙小红、百晓生三人禁毁,这在黄易作品里是可以绝迹的

更何况是拿诛仙来跟大唐比

而且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觉得黄易的书情节弱化

还拿大唐来说,跟天龙比同样是描绘侠之大者

寇仲在面对进退之间的挣扎纠结过程,描绘的并不次于天龙萧大王的忠义两难

悲剧的不过是偷听成功的次数太多罢了

黄易顶多也就是文字稍欠润色而已

至于留白方面确确实实是黄易跟三大家的差距了

2012-3-28 14:20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58642modemeng[/i] 于 2012-3-28 13:04 发表
阑姐姐说的是

武功是为情节推进服务不错,可这么说其实也笼统了,个人认为武侠武侠,侠是核心,武是为了凸显展开侠服务的

区别在武侠小说刻画人物的重要性远远高于铺排情节

而刻画人物的重要工具“武功 ... [/quote]
看大唐能看出侠之大者来,俺真是很无语了,:hz1005:不想再说啦,咱们还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hz1011:

2012-3-28 14:35 58642modemeng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12-3-28 14:20 发表

看大唐能看出侠之大者来,俺真是很无语了,:hz1005:不想再说啦,咱们还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hz1011: [/quote]


嗯,求同存异,继续诚信求教萧公推荐《道藏》

全部通读不太现实,求推荐里面比较有典型概括性的藏经:hz1024::hz1024:

2012-3-28 14:42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58642modemeng[/i] 于 2012-3-28 14:35 发表



嗯,求同存异,继续诚信求教萧公推荐《道藏》

全部通读不太现实,求推荐里面比较有典型概括性的藏经:hz1024::hz1024: [/quote]
百度“道藏”二字即可,包你看得云里雾里,要玄虚有玄虚,要境界有境界:hz1018:
推荐先看云笈七签:hz1024: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ylh2004 于 2012-3-28 14:45 编辑 [/i]][/color]

2012-3-28 14:44 feiyue1206
[quote]还拿大唐来说,跟天龙比同样是描绘侠之大者

寇仲在面对进退之间的挣扎纠结过程,描绘的并不次于天龙萧大王的忠义两难[/quote]
话说,双龙真是这个主题吗?反正俺看到最后也木明白到底是啥主题。。。

至于寇仲放弃争夺天下,明显是作者硬生生的要改变剧情,写的太差了

2012-3-28 14:47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2-3-28 14:44 发表

话说,双龙真是这个主题吗?反正俺看到最后也木明白到底是啥主题。。。

至于寇仲放弃争夺天下,明显是作者硬生生的要改变剧情,写的太差了 [/quote]
天龙也没写侠之大者,萧峰是英雄,但距离大侠却有很大的差距,金书中男主可称大侠的不过两个半,郭靖与胡斐是两个,半个是杨过。

2012-3-28 15:01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12-3-28 14:47 发表

天龙也没写侠之大者,萧峰是英雄,但距离大侠却有很大的差距,金书中男主可称大侠的不过两个半,郭靖与胡斐是两个,半个是杨过。 [/quote]
俺觉得不是这样的,胡斐属于“小侠”,能够见义勇为,威武不屈啥啥的。郭靖和萧峰则是“大侠”,侠义行为超越了见义勇为这种低等级,而是和民族、百姓这种大主题有关。

只不过在讨论具体的侠义表现,郭萧确认比不上胡斐,囧,不过俺认为这是金庸思路改变了,不再主要写低级的见义勇为了。。。。

2012-3-28 15:16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2-3-28 15:01 发表

俺觉得不是这样的,胡斐属于“小侠”,能够见义勇为,威武不屈啥啥的。郭靖和萧峰则是“大侠”,侠义行为超越了见义勇为这种低等级,而是和民族、百姓这种大主题有关。

只不过在讨论具体的侠义表现,郭萧确 ... [/quote]
萧大王与江南七怪一样,一辈子就威武了一两桩事,至于其大多数时候的作为,只能算是好人,距离侠字有差距。
胡斐这孩子不简单,他算是真正侠义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境界。

2012-3-28 16:23 夜阑
:hz1046:“侠”这个东东到底该怎么理解,“武侠”又该怎么理解,确实是长久讨论的问题……粱老的书大部分是只见侠,武只是搭配……而之后的很多书,侠这东东只是武者顺带搞点滴光环……

:hz1026:胡斐这娃确实是做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8过一遇到袁紫衣,就晕头转向了,英雄侠客都难过美人关啊……

:hz1017:话说袁紫衣MM性质太恶劣了,明明自己早就定下了结局,开始不断勾引胡斐童鞋,等胡童鞋都不知天南地北了,来一句“对不起,其实偶是一个尼姑……”@#……~这不是75摧残胡斐童鞋纯洁幼小的心灵咩……

2012-3-28 16:51 58642modemeng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2-3-28 14:44 发表

话说,双龙真是这个主题吗?反正俺看到最后也木明白到底是啥主题。。。

至于寇仲放弃争夺天下,明显是作者硬生生的要改变剧情,写的太差了 [/quote]


都头啊,历史明明在那里,黄易又怎会推翻历史呢?

金庸对侠的定义很明了通过郭靖说得明明白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融入道家玄学的黄易,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较金庸就深刻复杂得多

还拿大唐来说,最主要通过双龙分别由入世、出世两个方向展开对“道”的探索对比慈航静斋代表的正道(其实就是师妃暄一人),来不断引领读者思考,

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侠义道

黄易在大唐里的答案是通过对双龙人生总结的一句话——成功而不自居,创造却不占有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12-3-28 14:42 发表

百度“道藏”二字即可,包你看得云里雾里,要玄虚有玄虚,要境界有境界:hz1018:
推荐先看云笈七签:hz1024: [/quote]


谢谢萧公:hz1024:

2012-3-28 16:59 墨叶
[quote]原帖由 [i]夜阑[/i] 于 2012-3-28 16:23 发表
:hz1046:“侠”这个东东到底该怎么理解,“武侠”又该怎么理解,确实是长久讨论的问题……粱老的书大部分是只见侠,武只是搭配……而之后的很多书,侠这东东只是武者顺带搞点滴光环……

:hz1026:胡斐这娃确实 ... [/quote]

金庸按侠的标准写胡斐。按英雄的标准写萧峰。
飞狐外传的爱情悲剧在于苗若兰。

黄易只看了寻秦记。不过估计他也不会写大侠小侠,写英雄就不知道读者是否认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12-3-28 17:00 编辑 [/i]][/color]

2012-3-28 17:07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58642modemeng[/i] 于 2012-3-28 16:51 发表



都头啊,历史明明在那里,黄易又怎会推翻历史呢?

金庸对侠的定义很明了通过郭靖说得明明白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融入道家玄学的黄易,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较金庸就深刻复杂得多

还拿大唐来说 ... [/quote]
双龙里,俺没感到俩主角哪里有“侠”气,当然两人肯定有些侠义行为的,但是整体没有侠的感觉,尤其寇仲,很不喜欢他

2012-3-28 17:13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2-3-28 17:07 发表

双龙里,俺没感到俩主角哪里有“侠”气,当然两人肯定有些侠义行为的,但是整体没有侠的感觉,尤其寇仲,很不喜欢他 [/quote]
少帅的最大问题是不负责任,说到二逼加脑残,真是无人可及徐子陵。少帅的杯具是基友寻得差了些

2012-3-28 17:19 夜阑
:hz1026:寇仲这娃如果最后得天下的话,估计是大汉族原教旨主义……

2012-3-28 17:27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12-3-28 17:13 发表

少帅的最大问题是不负责任,说到二逼加脑残,真是无人可及徐子陵。少帅的杯具是基友寻得差了些 [/quote]
在寇仲确定争天下后,徐子陵更多的是掣肘,尤其是亲情攻势,除了寇仲最后放弃的那次,前面也有很多次。本来,出世入世都是个人选择,无所谓对错,但是寇仲决定争天下后,书中的逻辑是寇仲理亏了,亏欠了徐,很是奇怪

2012-3-28 17:30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夜阑[/i] 于 2012-3-28 17:19 发表
:hz1026:寇仲这娃如果最后得天下的话,估计是大汉族原教旨主义…… [/quote]
会吗?寇仲也出过国,和跋锋寒、突利关系都不错

2012-3-28 23:03 jiyi1
不知道这个帖子里完完整整看完大唐的有多少,完完整整看完两遍以上大唐的又有多少。。。

    萧兄不喜欢大唐无可非议,毕竟太长了,不喜欢大唐的人很多。但是以萧兄这等境界,却是对大唐不公了。

    若论侠,双龙从来不是什么侠客。人家虽是孤儿,可是却是草根。不像金书的孤儿,名门之后,国恨家仇。人家从小就是小混混,小偷。

    若论侠之大者,寇帅老早和子陵有言,以后各干各的。寇帅最后放弃天下,难道老黄不知道历史吗?就你们知道历史吗?人家老黄老早就在准备各种伏笔了。诸公完整看两遍以上就有记忆了。寇帅固然是因为朋友,因为宋玉致,更是为了天下百姓,中原大势而放弃的。

关于师妃暄,我看覆雨翻云,看了一小部分,是在看不下去了,文笔等等比大唐差好多。应该是老黄先写的覆雨翻云,后有的大唐。

2012-3-28 23:18 jiyi1
萧兄的两个半大侠,金鹰钦点的侠之大者,郭靖,也不过是因为守襄阳而已。否则也就一武夫而已。寇帅哪里比郭靖差了。
    寇帅为了不南北分裂,为了百姓能得太平,为了不使异族侵占北部江山,为了不使当时各种魔教如同俄国日本在中国东北打仗等等等等,而放弃宋阀全族的支持,放弃整个江南的支持,放弃已经到手的半壁江山,放弃皇帝的称号,甘为一山野之人,这个绝不比郭靖差。。

回一下
    比如我反复提到过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天机老人,“总是不出手就不会出手”一下就破坏了全书武学体系。
    将天机老人、孙小红、百晓生三人禁毁,这在黄易作品里是可以绝迹的。

    这位仁兄,有几点。1,古龙为了灵感整天喝酒交朋友体验生活,古龙说的是对的。一天不练手生脚慢。2,这是以前评书里公认的。那些成名的剑客侠客,是不会随便打架的,在单田芳的评书里尤其多。赢了没啥好处荣誉,输了就全没了。在现代rpg武侠里,他们就是被小强们打败或超越的。他们的心理的确负担太重。


    在寇仲确定争天下后,徐子陵更多的是掣肘,尤其是亲情攻势,除了寇仲最后放弃的那次,前面也有很多次。本来,出世入世都是个人选择,无所谓对错,但是寇仲决定争天下后,书中的逻辑是寇仲理亏了,亏欠了徐,很是奇怪。
    这是老黄故意的。这个逻辑以前梳理过。一粘贴原文就能讲明白。现在记不得了。

2012-3-29 08:40 58642modemeng
回复 #40 feiyue1206 的帖子

那是因为都头还在以金庸的“侠义”框架来评判黄易的侠

黄易的侠是明心见性的,正道也不止一途而已

黄易高明就高明在全书都在告诉我们慈航静斋是正道,寇仲对不起徐子陵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在挣扎纠结中引发每一名读者对社会道德观的思考

2012-3-29 08:51 墨叶
郭靖守襄阳很好理解。
张无忌离开明教理由有:本身性格、赵敏、朱元璋陷害。还是觉得不够充分。

不知道寇仲如何对不起徐子陵,以致可以放弃皇位。

2012-3-29 17:25 zzs1978
寇仲哪有对不起徐子陵,感觉寇仲一直像大哥似的罩着徐子陵,但是少帅的问题在于放不下,不肯正视两人的成长带来的理念差异而必然需要分道扬镳的事实,不断的想法拖着徐子陵,不让其离去。如果在长安寻宝后,两人真正分手,相信结局会完全不一样,从书的发展看,塞外之行实在是太不符合逻辑了。

2012-3-29 18:34 58642modemeng
[quote]原帖由 [i]zzs1978[/i] 于 2012-3-29 17:25 发表
寇仲哪有对不起徐子陵,感觉寇仲一直像大哥似的罩着徐子陵,但是少帅的问题在于放不下,不肯正视两人的成长带来的理念差异而必然需要分道扬镳的事实,不断的想法拖着徐子陵,不让其离去。如果在长安寻宝后,两人 ... [/quote]


始终不能忘了是大唐人物传记性质的,整部书的发展逻辑要紧紧跟着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改变

魏宫一行,促成了双龙(尤其是寇仲)一次重要的精神飞跃

徐子陵离开、贞嫂长眠对寇仲的心境影响太大

如果没有魏宫一行,双龙直接分手,那么才会被前文的逻辑惯性所推动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段安排的

2012-3-30 08:42 jiyi1
寇仲哪有对不起徐子陵,感觉寇仲一直像大哥似的罩着徐子陵,但是少帅的问题在于放不下,不肯正视两人的成长带来的理念差异而必然需要分道扬镳的事实,不断的想法拖着徐子陵,不让其离去。如果在长安寻宝后,两人真正分手,相信结局会完全不一样,从书的发展看,塞外之行实在是太不符合逻辑了。

---------------------------------------------
    感谢这个帖子,也让我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以前我也觉得塞外之行虽然精彩,虽然勾画了完整的当时画卷,但是有点画蛇添足。请49楼这位仁兄再看一下45、46楼。
    我们都知道李唐得了天下,唐初的各类武侠评书没有不涉及李唐的。现在黄易弄了个大唐双龙,还要争天下,首先读者心里就有个存疑,寇仲到底怎样。如果只是一般般的话,那就别写了。如果把寇仲写厉害了,怎么收场是个问题。
    现在黄易把寇仲给写厉害了,成了小强了,多次名言,双龙联手,李世民也不是对手。然后和真实的历史相冲突了。黄易在这里用慈航静斋师妃暄为首的所谓正道来解释个,其实就是黄易自己的说法。
    原文说的很清楚,我在这里凭记忆说一下:寇仲一直埋怨师妃暄不公,为啥选李世民而不选他寇仲。其实书中也没说师妃暄真的就多么正义,直到后半部才抛出这个包袱:寇仲的势力来自江南宋阀,而以宋阀的实力是不够统一天下的,到时候必将南北分裂,另一个结果是李世民本人必然完蛋。江南宋阀代表了华夏正统汉族文化。
    而北方势力最大的为太原李阀,李世民一倒,李阀就成为魔道势力。同时西域那个原子教,吐蕃各国,付骞王子,颉利,突利,等等早就准备多年,对中原虎视眈眈,而李阀各公子早就和这些势力相互勾结了。
    还有,正统汉文化向来排外,宋阀若主天下势不能容其他文化,而李阀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受教汉文化已久,期待融入中原,可以容纳宋阀及中原大地,其后以陇西李氏自称老子李耳之后也证明这一点。
    至于魔道之首石之轩,他的女儿也对此有影响。徐子陵退出,那么石青璇和徐子陵成亲,石之轩这一弱点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他这个父亲退出斗争舞台,否则他全力培养绾绾,到时候天下更是打乱。
    总之一句话,李阀得天下能得真太平,寇仲得天下,要乱几十年是必然的,乱个几百年更正常了。书中解释的很完美。如果对那个时代的门阀制度有了解就更能明白。

    那么塞外之行,只是根据这个中心思想填坑而已。有了塞外这幅画卷,才能证明这一点。才能论证明白寇仲为啥让出天下。

2012-3-30 11:41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夜阑[/i] 于 2012-3-28 16:23 发表
:hz1046:“侠”这个东东到底该怎么理解,“武侠”又该怎么理解,确实是长久讨论的问题……粱老的书大部分是只见侠,武只是搭配……而之后的很多书,侠这东东只是武者顺带搞点滴光环……

:hz1026:胡斐这娃确实 ... [/quote]


话说,胡斐最nb的还是,虽然确实被袁紫衣迷住了。。。但还是能坚持追杀凤天南。。这点金书里其他应该没人做到了。。

郭靖也能容忍黄蓉戏弄欺辱乡下财主,萧峰也放纵阿紫胡作非为。。

2012-3-30 11:47 风精之羽
大唐里最不爽的是。。两小强都把师妃暄当女神一样供着。。。总感觉有点自甘下贱的样子。。。

我相信看完大唐的。。。讨厌慈航静斋的不在少数。。对于这样一个组织还奉若神明。。。两主角的光芒也就大打折扣了

2012-3-30 11:51 墨叶
回复 #51 jiyi1 的帖子

“而北方势力最大的为太原李阀,李世民一倒,李阀就成为魔道势力。同时西域那个原子教,吐蕃各国,付骞王子,颉利,突利,等等早就准备多年,对中原虎视眈眈,而李阀各公子早就和这些势力相互勾结了。
    还有,正统汉文化向来排外,宋阀若主天下势不能容其他文化,而李阀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受教汉文化已久,期待融入中原,可以容纳宋阀及中原大地,其后以陇西李氏自称老子李耳之后也证明这一点。”

原来要天下太平需要勾结魔道。

2012-3-30 12:05 58642modemeng
回复 #53 风精之羽 的帖子

少帅是被逼无奈啊

除了是陵少甘心鞍前马后之外,人家师傅还是他老丈人的挚爱啊:hz1016:

2012-3-30 12:16 jiyi1
回复 #54 墨叶 的帖子

原来要天下太平需要勾结魔道。

    呵呵,这些魔道,有的是正宗魔道,存在于中原大地,有的是异族,存在于东北蒙古西域等。李家诸公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好像是各自勾搭其中一支,这个是记不清了,但是差不多,同时李元吉一直期待和李建成联手灭了李世民,再灭掉李建成。这一点,很多唐初的书都这么写的,双龙也不例外。
    至于李世民,勾结的则是以慈航静斋为首的几大集团,包括净念禅院,宁道奇等佛道顶级人物。
    其实成王败寇,有哪一个夺权的是没有勾结别人呢。
    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魔道,又怎么可能有天下太平呢。

    我也讨厌师妃暄。讨厌的不是因为把她当神一样供着,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人家就是神,天子都是人家那一派选的(有本书叫一代军师,这一点直接模仿的双龙)。如果大唐真的成书在覆雨翻云之后,那么此时的慈航静斋倒着往前推,已久在黄易心中存在几百年之久了。这并不是双龙自甘下贱。

    我讨厌的是,师妃暄和徐子陵所保持的距离,心理上的距离。徐子陵为师妃暄放弃了那么多,包括和寇仲的感情,师妃暄可曾为徐子陵。。。可曾为徐子陵。。。可曾为徐子陵。。。可曾为徐子陵。。。表示过什么没有!!!
    只是利用徐子陵而已。很为子陵不值,子陵确实有点下贱。

2012-3-30 12:31 jiyi1
到了后期,师妃暄等人不再确定李世民是否一定会取得胜利,便没有太限制寇仲。而寇仲第一次和三大宗师之一的宁道奇交手,也如同5小强闯黄金十二宫。如果寇仲不能在宁道奇单手攻击下逃生,那他也别去争天下了。书中名言,此时的寇仲已久非同小可,已久到了要让宁道奇出手甚至不惜杀之的程度。

    原因便是李阀已久被各种魔道势力所占领。那时的关键点便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到底能否做到逼父杀兄。此时师妃暄等人的态度已经是寇仲李世民二选一了,任由寇仲发展。

    而寇仲最终让出天下也是:李小子能否做到杀李建成李元吉。如果做不到,那就滚犊子,让我寇仲来做。如果能下得了手,那我就弃权,全力支持李世民。
    事实上李世民失了亲情,很多年之后都很怀念自己的哥哥弟弟,成为心中一痛,而寇仲兄弟夫妻朋友之情皆得以保全。

2012-3-30 12:34 夜阑
回复 #51 jiyi1 的帖子

:hz1016:所以偶说寇仲得天下必然是大汉族原教旨主义

而全书为神马最后这样大转折……虽然可以按这寇仲悲天悯人这说法来解释,但始终是不能让人完全信服的,这与黄易笔力有所欠缺是有关的,正如偶之前说的他对文字对情节的精炼不够,之前把双龙写的太过小强,为了依附历史又强行转弯,加上还有慈航静斋这种上帝超人一样的组织,那完全可以让人有印象就是,寇仲的结局其实就是慈航静斋在黑幕后操纵的傀儡戏……

TO风精之羽 :胡斐千里追杀的桥段,确实是“武侠”的一种诠释了,很好的表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或许还能加上美色不惑……郭靖死守襄阳,其实“武”的作用已经淡化了,因为再强的绝世高手面对军队,结局都是必然的,但完美的体现了老金想表现得儒家思想的“侠之大者”的精神境界……

2012-3-30 12:39 夜阑
事实上李世民失了亲情,很多年之后都很怀念自己的哥哥弟弟,成为心中一痛

:hz1042:这从哪看出来的……是小说还是事实,事实上是太宗求仁得仁,后宫弟媳,剁侄儿侄女可木有任何怀念滴感觉……

2012-3-30 13:17 feiyue1206
[quote]寇仲的势力来自江南宋阀,而以宋阀的实力是不够统一天下的,到时候必将南北分裂,另一个结果是李世民本人必然完蛋。江南宋阀代表了华夏正统汉族文化。[/quote]
寇仲顽抗,李阀也没有实力统一,而且李世民要是挂了,寇仲机会大增。李世民是那种典型的作为敌人是神作为队友是渣的角色。

[quote]  还有,正统汉文化向来排外,宋阀若主天下势不能容其他文化,而李阀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受教汉文化已久,期待融入中原,可以容纳宋阀及中原大地,其后以陇西李氏自称老子李耳之后也证明这一点。[/quote]
至于说宋阀代表华夏正统会排外,更是很扯,不说历史上岭南蛮荒之地,小说中岭南也有很多的少数名族。小说中下的这个论断,明显是为了寇仲放弃天下凑更多的借口。

还有,塞外之行,如果黄易按照原定的100卷(还是120卷)来写,会融合的更好,从现在看,很是无聊,浪费了大量的篇幅拉进来一批敌人,原子教、烈瑕啥啥的,结果几乎啥作用没起,死的都聊聊草草。说使北方的局势更乱,让寇仲放弃的更合理,其实,俺觉得,多渲染渲染魔教、劫利、西突厥啥的,效果也一样,多这一个也不多,少了原子教也没啥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诛仙和大唐双龙传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