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我一值认为西汉比唐还要顶盛但为什么大家都说唐朝好了


2013-4-2 16:47 轮回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2 16:09 发表
回复 #3 潜行者 的帖子
唐朝的科举制主要是因为五胡之后,中原贵族丧失殆尽,世族政治无法持续而已。这跟唐朝皇上多开明没什么关系。[/quote]
贵族可是一直都有啊,现在都有红色贵族
太宗皇上时候最初编《氏族志》时候,有的傻逼还以崔家为第一,惹得太宗皇帝大怒,后来大臣希旨把皇族排第一,外戚排第二,崔家排第三,但是直到文宗时期,老士族还是自高身价,甚至不愿意与皇族联姻

2013-4-2 16:48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轮回[/i] 于 2013-4-2 16:40 发表

高、惠、文、景,再加上吕后,汉武那个纨绔折腾前,已经是五朝了,而太宗皇帝可是把颉利可汗抓来给高祖跳舞的。 [/quote]

就灭东突厥这种贞观刚开始没几年就不断四分五裂的游牧势力,个人觉得真心不值得吹嘘。

2013-4-2 17:11 颍颎
回复 #59 轮回 的帖子

李世民没杀李靖、李绩、尉迟恭;刘邦杀了韩信、彭越、英布。。。区别就在这儿。。。

再比如,朱元璋杀徐达、蓝玉是在元顺帝北遁之后,毛太祖放彭德怀是在抗美援朝之后。。。

三世之后还出猛士的,大概就只有一个汉朝和一个清朝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4-2 17:16 编辑 [/i]][/color]

2013-4-2 21:20 XM8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2 16:14 发表

话不能这么说,要比也得比相对价值。我认为几万匹马对西汉的损失,比近十万人对匈奴的损失要小的多。 [/quote]
可不止几万匹哦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大战的结果是匈奴暂时无力反扑,汉朝也无力继续巩固战果。然后6、7年以后匈奴开始反扑,汉朝却无力再次发动大规模反击。

2013-4-2 21:23 XM8
[quote]原帖由 [i]野夫[/i] 于 2013-4-2 16:06 发表

从绝对意义上的科技发展程度和物资需求满足上讲,年代越靠后的时代肯定是越优越的。清朝前期天朝的生活水准依然在世界前列,但是相对来说已经在一步步走向没落了,而唐宋一直保持在世界顶级的水准。 [/quote]
社会底层生活都差不多,有钱人也差不多,区别是中间阶层,中国有个庞大的官僚阶层。

2013-4-2 22:43 颖颖
回复 #64 XM8 的帖子

对,完了匈奴本部一分为二,再完了一部远遁,另一部直接被大汉灭了。汉武帝当初要这么穷兵黩武的话,六七个月内就能再次发动进攻。

2013-4-2 23:30 XM8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2 22:43 发表
对,完了匈奴本部一分为二,再完了一部远遁,另一部直接被大汉灭了。汉武帝当初要这么穷兵黩武的话,六七个月内就能再次发动进攻。 [/quote]
没有吧,西汉时匈奴分裂时汉宣帝那会儿的事了,而且也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五单于”

2013-4-3 02:12 bergkamp
[quote]原帖由 [i]临川介甫[/i] 于 2012-11-2 17:49 发表

汉民族的民族精神从外拓转为内敛,阳刚转为阴柔自赵宋而始,不怪宋太祖,这是唐代边疆民族政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晚唐五代中原政权衰弱,那些享有较高自治权力的边地民族乘机建立自己的国家,北宋建国时,已有 ... [/quote]
作为皇帝 最强的 还是李世民  但是做李世民这样的人实在是折磨自己 太累了

2013-4-3 02:15 bergkamp
[quote]原帖由 [i]不容青史俱成灰[/i] 于 2013-4-2 10:53 发表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饱受列强欺压,原本高高在上,以“***上国”子民自居,却突然间迷梦破碎,沦为屈辱受欺者,这种急遽的落差令几代人都陷入一种失魂落魄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直到如今还影响着大量国人的头脑, ... [/quote]
贞观时期 才是中国真正的盛世

2013-4-3 08:35 存在就是合理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2 17:11 发表
李世民没杀李靖、李绩、尉迟恭;刘邦杀了韩信、彭越、英布。。。区别就在这儿。。。

再比如,朱元璋杀徐达、蓝玉是在元顺帝北遁之后,毛太祖放彭德怀是在抗美援朝之后。。。

三世之后还出猛士的,大概就只 ... [/quote]

清三世后的猛士是谁,年羹尧?

唐三世后至少还有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

宋三世后有狄青,岳飞等人;

明至少还有王守仁,戚继光等人;

2013-4-3 09:15 轮回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2 17:11 发表
李世民没杀李靖、李绩、尉迟恭;刘邦杀了韩信、彭越、英布。。。区别就在这儿。。。

再比如,朱元璋杀徐达、蓝玉是在元顺帝北遁之后,毛太祖放彭德怀是在抗美援朝之后。。。

三世之后还出猛士的,大概就只 ... [/quote]
李世民不但杀了太子和元吉
政权稳固后,还杀了王君廓、侯君集、李君羡
王君廓很有意思,不但曾经以极少的人破近万敌军,被李渊赞叹为“尔以十三人破贼万余,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太宗皇帝还把庐江王李瑗的家口赐给他,嘿嘿,有皇上的表弟媳妇儿啊,不知道有没有姑母。
侯君集可是破灭二国的人物。
如果说上面两个都有罪证的话,李君羡可就是因为有个小名五娘
还有某人拒绝任命就被他暴怒处死了
彼此彼此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轮回 于 2013-4-3 09:17 编辑 [/i]][/color]

2013-4-3 10:14 naniwa
印象中,汉代鼎盛时期在军事上比较霸气,经济上也比较富足,而唐的鼎盛时期则在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各方面都呈现出相当的繁荣

不过也要考虑到唐比汉晚了千年,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2013-4-3 10:18 naniwa
如果当屁民的话,我还是愿意生活在唐代

汉最鼎盛的武帝时代基本就一军国主义国家

武帝“布皇威于四方”的代价是“海内虚,死者过半”,活生生的把自己给拖垮了

相比而言,盛唐时代虽也屡屡对外用兵,好歹没到那地步,是后来安禄山那个杀千刀的搞内爆才垮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4-3 10:23 编辑 [/i]][/color]

2013-4-3 10:54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4-3 10:18 发表
如果当屁民的话,我还是愿意生活在唐代

汉最鼎盛的武帝时代基本就一军国主义国家

武帝“布皇威于四方”的代价是“海内虚,死者过半”,活生生的把自己给拖垮了

相比而言,盛唐时代虽也屡屡对外用兵,好 ... [/quote]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2013-4-3 10:56 naniwa
[quote]原帖由 [i]东极青帝[/i] 于 2013-4-3 10:54 发表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quote]

我说的是盛唐

扯下限么,哪个王朝都是彼此彼此

2013-4-3 11:06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4-3 10:56 发表


我说的是盛唐

扯下限么,哪个王朝都是彼此彼此 [/quote]

哦,原来天宝打南诏不是所谓“盛唐”时期。啧啧。

另外再提醒一点,有唐一朝军队的主要组成你以为是府兵或者是开元之后的健儿、彍骑?是兵募。兵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拉壮丁。

2013-4-3 12:26 轮回
[quote]原帖由 [i]东极青帝[/i] 于 2013-4-3 11:06 发表


哦,原来天宝打南诏不是所谓“盛唐”时期。啧啧。

另外再提醒一点,有唐一朝军队的主要组成你以为是府兵或者是开元之后的健儿、彍骑?是兵募。兵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拉壮丁。 [/quote]
虽然不喜欢N会员
但是传统一向认为开元是盛世,天宝就是遗事了,尽管都是李隆基当朝

2013-4-3 12:31 naniwa
哥就看看,不说话:hz1019: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4-3 12:34 编辑 [/i]][/color]

2013-4-3 12:58 崔浩
回复 #70 存在就是合理 的帖子

晚清的中兴四臣也够分量了:hz1016:

2013-4-3 13:02 颖颖
回复 #70 存在就是合理 的帖子

除年羹尧以外,清三世后的岳钟麒,阿贵,哪个开疆扩土不比高仙芝哥舒翰牛?岳飞是很牛,但他更像是第一代而不是三代后。要不是靖康之耻,凭宋朝的制度岳飞也是无用武之地的。

2013-4-3 13:04 颖颖
回复 #71 轮回 的帖子

李世民至少没把人杀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过于早了。吕后时期想跟匈奴打真的无人可用了,北宋开国将领在对辽作战中也没发挥太多作用。朱元璋杀人最多,但时机把握的比较好,重创元顺帝之后才开的杀戒,当然这个和他本人长寿也有关系。刘邦当年在白登山,如果统帅是韩信的话,冒顿估计也是被抓到长安跳舞的份。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3-4-3 13:13 编辑 [/i]][/color]

2013-4-3 13:10 颖颖
回复 #67 XM8 的帖子

所以说匈奴穷兵黩武的政策下,六七年内再发起攻势不代表时机就是成熟的,更不能用这个时间来说汉朝相对损失比匈奴大。

2013-4-3 14:03 轮回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3 13:04 发表
李世民至少没把人杀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过于早了。吕后时期想跟匈奴打真的无人可用了,北宋开国将领在对辽作战中也没发挥太多作用。朱元璋杀人最多,但时机把握的比较好,重创元顺帝之后才开的杀戒,当然这个 ... [/quote]
萧何微笑不语,陈平伸了个懒腰,曹参指着满身的伤痕说:哥可是功劳第一的猛将
吴芮说:俺可是异姓王
菜九段说,吕家其实也是有不少英雄的
韩信?被高估了,要是李左车的话被采纳的话,他能赢?进他帅帐取印信的不是刘邦,是项庄会如何?就这条,他的军法就不及格。除了十面埋伏,他和项羽对面掐过么?十面埋伏什么的,实在丢人啊,就是个刘邦式的阴谋诡计。冒顿哥哥可不是莽夫,白登可是用的李牧故伎,什么鸣镝杀父,麻痹东胡,用贺若弼的标准冒顿哥哥是智将,更是大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轮回 于 2013-4-3 14:10 编辑 [/i]][/color]

2013-4-3 14:12 轮回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3 13:02 发表
除年羹尧以外,清三世后的岳钟麒,阿贵,哪个开疆扩土不比高仙芝哥舒翰牛?岳飞是很牛,但他更像是第一代而不是三代后。要不是靖康之耻,凭宋朝的制度岳飞也是无用武之地的。 [/quote]
狄青哥哥泪流满面,做鬼也不放过欧阳修这帮小人!不知道被金国掠去当军妓的有没有欧阳六一的后代,报应啊。
对了,殿下,狄将军是史书记载的帅哥,肯定比岳飞帅。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轮回 于 2013-4-3 14:13 编辑 [/i]][/color]

2013-4-3 14:45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轮回[/i] 于 2013-4-3 12:26 发表

虽然不喜欢N会员
但是传统一向认为开元是盛世,天宝就是遗事了,尽管都是李隆基当朝 [/quote]

先上百度百科,虽然某家一向觉得百度百科不靠谱,先做个参考也行。

唐朝
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后盛唐成为尊颂唐王朝之词。

然后再上篇论文题目:王小甫《盛唐与吐蕃在西域的较量(720-755年)》。稍微查一下720年到755年这个时段,就知道开元、天宝都包括在内。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讲解盛唐时期职官制度,也是将开元、天宝包括在内。

唐史学界里头,北大王小甫、吴宗国这种几乎等同于唐史学霸的人物是个什么地位,我想不用某家多谈。

2013-4-3 14:50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轮回[/i] 于 2013-4-3 14:12 发表

狄青哥哥泪流满面,做鬼也不放过欧阳修这帮小人!不知道被金国掠去当军妓的有没有欧阳六一的后代,报应啊。
对了,殿下,狄将军是史书记载的帅哥,肯定比岳飞帅。 [/quote]

呵呵。

当年水洛城一事,狄青几乎得罪了所有关中豪侠集团,狄青的恩主尹洙受狄青的牵连,后来差点被整死。谁出来保他?欧阳修、范仲淹。你说欧阳修小人?

2013-4-3 14:56 颍颎
回复 #83 轮回 的帖子

韩信比刘邦旧将的军事能力肯定不是一个档次的,要不然当初拜什么帅啊?直接让曹参暗度陈仓,水淹废丘不就完了?韩信对项羽作战,十万对十万估计够呛,但韩信至少知道什么是打败项羽的充分条件。秦末楚汉那么多年,项羽兵力更悬殊的情况也不是没遇到过,都城被攻破都能反败为胜,可见韩信能彻底击败项羽还是不简单的。

无论是刘邦旧将还是吕氏诸将,还是李广周亚夫他们,明显都比卫青霍去病差一个量级,但你敢说韩信也比卫、霍差一个量级么?至于说北宋的狄青,他的战绩显然没法跟卫、霍相提并论啊。南宋岳飞和卫、霍没有可比性,南宋底子差西汉太远,所以暂且不论。达到卫、霍那个水平的,除了东汉的班超、窦宪严重被低估(其实此二人战绩应该在卫、霍之上,但是东汉底子比西汉的好),剩下的就是唐朝二李,明朝的徐达、常遇春、蓝玉,和清朝的年羹尧、岳钟麒、阿贵,以及本朝的彭帅了。但唐、明两朝的显然都是开国将领,三代之后还有猛士的只有汉、清两朝。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4-3 15:01 编辑 [/i]][/color]

2013-4-3 15:00 XM8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3 13:10 发表
所以说匈奴穷兵黩武的政策下,六七年内再发起攻势不代表时机就是成熟的,更不能用这个时间来说汉朝相对损失比匈奴大。 [/quote]
我看不出来公元前50年左右的事情跟公元前110年左右的事情有什么因果关系.

2013-4-3 15:00 zhangjf
西汉显得比周围强盛很多,即其相对实力很大。
因为西汉时期,中国的文明领先周围太多,周围基本上还都是部落制的国家。而汉朝已经是大一统帝国了。
另外当时的匈奴,还没有马镫,没有铁器,骑兵的威力和后来根本没得比。匈奴的武器,如箭头,很多还都是石质骨质的,论甲兵之利,远远不如汉朝,匈奴人的优势只是全民动员的军事体制和骑兵的机动性而已。
记得耿恭还是谁,被匈奴人包围时射毒箭,对匈奴人说汉家箭上有神,中者糜烂,结果匈奴人就被吓住了。当时的匈奴,就是土到这种程度,连毒箭都不知道。
后来周围国家都开化了,中原相对周围就没什么技术上的优势了。直到清朝,有了火枪火炮才另说。但清朝的火枪火炮也是外来的,对西北民族尚有优势,对缅甸等直接和西方殖民者接触的国家,反而是清朝的不行。

2013-4-3 15:03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3 13:04 发表
李世民至少没把人杀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过于早了。吕后时期想跟匈奴打真的无人可用了,北宋开国将领在对辽作战中也没发挥太多作用。朱元璋杀人最多,但时机把握的比较好,重创元顺帝之后才开的杀戒,当然这个 ... [/quote]

我提醒一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那帮子将领,到了太宗年间照样领兵打仗。

所谓杯酒释兵权是保证中央集权,确立宿卫禁兵尽归皇族掌握的一个办法,但这并不导致宋军战斗力降低。

2013-4-3 15:06 颍颎
回复 #89 zhangjf 的帖子

主要是唐朝对外太大方,什么东西都往外给。唐朝之前北方是游牧民族,唐朝之后北方严格来讲已经是农耕民族了。无论是辽、金、蒙元,还是后来入关前的满清,都有自己的城池,有自己的补给线,有自己的战略纵深了。

至于说火炮,明军对日军优势是极大的,但对关外的女真,Oirat(就是土木堡遇到的那批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日本的综合文明程度赶不上北方各族。

另,西方殖民者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西方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殖民者大致前后两个大浪潮,中间一个小浪潮。前期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者在明朝面前是很乖的,中期荷兰殖民者也很乖,唯一不乖了一下还被郑成功杀的惨不忍睹。要不是郑成功英年早逝,当时西班牙殖民者甚至已经有放弃菲律宾吕宋岛的打算了。满清对付俄国殖民者在军事上也没吃亏。中国真正的劣势是和英国人开战,并不是西方人人都牛,主要英国是一朵奇葩罢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4-3 15:22 编辑 [/i]][/color]

2013-4-3 15:13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3-4-3 13:02 发表
除年羹尧以外,清三世后的岳钟麒,阿贵,哪个开疆扩土不比高仙芝哥舒翰牛?岳飞是很牛,但他更像是第一代而不是三代后。要不是靖康之耻,凭宋朝的制度岳飞也是无用武之地的。 [/quote]

就乾隆朝那种打个大小金川耗银破万万,挂了两个中堂都没彻底干挺的“武功”,某家是真不明白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另外,真别提宋代兵制。

宋代兵制是三衙——枢密院——都部署体制。三衙握有统兵权,枢密院握有调兵权,都部署握有战场指挥权。

一旦任命都部署,战场指挥宋廷几乎不干涉。派个太监监军,就是过去看着不能对军务插手,如果部队打败仗,太监还得自刎陪葬。这还是北宋兵制,到了南宋屯驻大兵制,吴玠兄弟连杀临安行在派过来的十几个转运使照样毛事儿没有,韩世忠吃部队一半的空饷照样加官进爵,你说宋朝,尤其是南宋重文轻武?

2013-4-3 15:16 颍颎
回复 #92 东极青帝 的帖子

[img]http://c.cvimg.cn/2011/10-19/4773647d-65b1-4413-802e-475e4320a003.jpg[/img]

你自己看看康熙和嘉庆时期,清朝版图的差距好了(粉色部分)。西域地区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到乾隆时期之前,基本都没归中国控制过。

无韩世忠一人,今日中国版图少不了多少;无乾隆一人,今日中国版图少一半左右。乾隆对外用兵的比康熙、雍正两朝要牛的多。虽然比不上西方殖民者,但在中国历史上版图扩张也很少有乾隆前三十年那么迅猛的时代。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4-3 15:21 编辑 [/i]][/color]

2013-4-3 15:24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16 发表
[img]http://c.cvimg.cn/2011/10-19/4773647d-65b1-4413-802e-475e4320a003.jpg[/img]

你自己看看康熙和嘉庆时期,清朝版图的差距好了。西域地区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到乾隆时期之前,基本都没归中国控制过。 [/quote]

我也不说张议潮归义军反正,敦煌地区尽归唐廷;我也不说北宋哲、徽两朝“师逾青海至节占城,草头回纥族数万官其酋豪通道于阗底贡寳玉而地辟青唐之外”。我就问一句,明代乌思藏都司是拿来干嘛的?

2013-4-3 15:25 轮回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4:56 发表

无论是刘邦旧将还是吕氏诸将,还是李广周亚夫他们,明显都比卫青霍去病差一个量级,但你敢说韩信也比卫、霍差一个量级么?. [/quote]
李广明显就是个偏将,不是帅才。亚夫我觉得是个帅才,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很有王翦灭楚的味道。
卫青、霍去病?武功上是可以,不过真的没有看出在兵法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韩信的战史,战术层面的居多,是个良将,但是从刘邦单车夺印上,可以看出韩有很大的短板。

2013-4-3 15:30 颍颎
回复 #94 东极青帝 的帖子

乌思藏都司我不管,我就问你一句,明朝在西藏地区用过兵么?乾隆可是在尼泊尔用过。有没有军事干预的能力,对于一个地方的实控力有着天壤之别。

至于说唐朝的敦煌地区,比起乾隆时期的版图还好意思说?宋徽宗时期北宋版图却有扩张,连辽都给灭了。。。结果呢?呵呵。。。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4-3 15:43 编辑 [/i]][/color]

2013-4-3 15:35 颍颎
回复 #95 轮回 的帖子

我觉得讨论各朝对外用兵上,卫、霍是一个共同参照物。这是汉朝其他几个将领不能比的。

2013-4-3 15:42 司马光
《明史》,明朝疆域“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明史可是清朝修的。史书里记的,清朝都认可的,为什么一转眼就不算了?

2013-4-3 15:46 颍颎
回复 #98 司马光 的帖子

我一般喜欢按有没有长期驻军来判断实控区

当年孙权名义上向曹丕称臣,跪受曹丕所封,难道就算魏灭吴了?孙权要是允许曹丕在建业驻军,那就真算魏灭吴了,不过孙权是不会那么傻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4-3 15:49 编辑 [/i]][/color]

2013-4-3 15:49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46 发表
我一般喜欢按有没有长期驻军来判断实控区 [/quote]
国家版图不能按你的喜好来判断,不然一人一个标准,这还有什么可讨论的。

2013-4-3 15:49 颍颎
回复 #100 司马光 的帖子

注意,我强调的是实控区。

要是按照名义版图来算的话,北宋早就臣服于辽,南宋早就臣服于金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4-3 15:51 编辑 [/i]][/color]

2013-4-3 15:52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49 发表
注意,我强调的是实控区。

要是按照名义版图来算的话,北宋早就臣服于辽,南宋早就臣服于金了。 [/quote]
呵呵,金史中,南宋啥时算成金的?

2013-4-3 15:52 多智近妖张翼德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30 发表
乌思藏都司我不管,我就问你一句,明朝在西藏地区用过兵么?乾隆可是在尼泊尔用过。有没有军事干预的能力,对于一个地方的实控力有着天壤之别。

至于说唐朝的敦煌地区,比起乾隆时期的版图还好意思说?宋徽宗 ... [/quote]

之前那号发帖限制到了,用这个号回你。

之前你说“我大清”神将如何如何能打,我用大小金川那种稀烂到了极点的仗回你,好,你转进到版图。那谈版图不谈行政建制谈什么版图?明代乌思藏都司那可是正儿八经可以分封西藏法王,甚至在乌斯藏周边设置卫所的行政机构。好,你说你不管。我说你这个都不管你还谈什么版图,谈什么控制力?接着你又转进到明代有没有在西藏用过兵……

我说句不好听的,你这神转进到底要到何时才肯罢休?这明代不需要用兵就能在吐蕃故地设置行政区划,是不是说明大明比“我大清”更牛啊?

我之前举唐宋两代出兵西域的例子,完全是为了应对你那句“安史之乱后到乾隆之前,中国从来没控制过西域”。之后是个什么结果,与论题无关,明白么?

2013-4-3 15:54 颍颎
回复 #102 司马光 的帖子

纳贡关系

2013-4-3 15:55 多智近妖张翼德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49 发表
注意,我强调的是实控区。

要是按照名义版图来算的话,北宋早就臣服于辽,南宋早就臣服于金了。 [/quote]

还实控区……清廷何时能在西藏地区空降地方官管理西藏了?

乾隆年间那是通过“金瓶掣签”控制达赖,然后允许达赖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间接控制。还实控……

2013-4-3 15:56 轮回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35 发表
我觉得讨论各朝对外用兵上,卫、霍是一个共同参照物。这是汉朝其他几个将领不能比的。 [/quote]
卫、霍毕竟没有灭人之国嘛
李、侯就不同了,大隋也是不错的
其实曹操同志最霸气,直接让匈奴的左贤王把抢来的老婆蔡文姬送过来,左贤王还得照办,要知道蔡文姬可是帮左贤王生过两个儿子的。

2013-4-3 15:57 多智近妖张翼德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49 发表
注意,我强调的是实控区。

要是按照名义版图来算的话,北宋早就臣服于辽,南宋早就臣服于金了。 [/quote]

南宋问题有人答你,我就问问你北宋。

北宋什么时候臣服于辽了?按照澶渊之盟,宋辽是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

2013-4-3 16:00 颍颎
回复 #105 多智近妖张翼德 的帖子

[url]http://bbs.tiexue.net/post_5590302_1.html?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Share&utm_source=Kaixin001[/url]

中尼战争足以证明乾隆对西藏地区的实控权

2013-4-3 16:03 颍颎
回复 #107 多智近妖张翼德 的帖子

司马光引的那段明史,基本上把纳贡的地方都算明朝版图了。我的意思是,按照他的标准两宋都向北方缴纳岁币,那就都算北方版图得了。

我个人一向认为实控权是版图的最重要评判标准,用兵能力是实控权的最重要评判标准。按照我的标准明朝也没那么大,两宋也都有独立主权。

希望你回帖前弄明白前因后果,ok?

2013-4-3 16:06 颍颎
回复 #106 轮回 的帖子

曹操的霸气是得益于窦宪北伐。

P.S. 窦、班二人都是灭人之国,不在话下的。论战绩在卫、霍之上,但总体的话不好说,因为窦、班的底子比卫、霍强。

2013-4-3 16:07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5:54 发表
纳贡关系 [/quote]
北宋没看见,有人答了。

计算版图,可不是按所谓的纳贡。

绍兴和议可是把金宋的版图分得清楚,从来没把南宋纳入金国的领地。

2013-4-3 16:08 颍颎
回复 #111 司马光 的帖子

那你引的那段明史也没提版图多大,只提了纳贡范围而以。

2013-4-3 16:09 多智近妖张翼德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6:00 发表
[url]http://bbs.tiexue.net/post_5590302_1.html?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Share&utm_source=Kaixin001[/url]

中尼战争足以证明乾隆对西藏地区的实控权 [/quote]

第一,这种一条史料都没有的三无网文别拿来当证据。原始出处一个没有,谁知道这文章有什么错误?

第二,就算这篇文章说的都是真的吧。福康安是用的什么兵?“调索伦兵二千人、金川土屯兵五千人”。这叫什么兵?这是蕃兵!这是清廷在西藏地区屯驻的军队?

第三,就算这篇文章证明了乾隆朝对西藏地区的实控权吧。之前你说的是什么?“安史之乱之后到乾隆之前,西域地区就没别中国控制过”。你举的这玩意儿能证明明朝乌思藏都司没有对西藏实现控制?那是可以在乌斯藏建卫所的行政区划,卫所是什么需要我解释么?

2013-4-3 16:12 颍颎
回复 #113 多智近妖张翼德 的帖子

明朝有哪个官员能通过乌思藏都司调动军队向别国开战?

当年班超在西域也是调动西域诸国的兵力为汉家办事,但人家至少能调的动啊。明朝呢?

2013-4-3 16:12 多智近妖张翼德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6:03 发表
司马光引的那段明史,基本上把纳贡的地方都算明朝版图了。我的意思是,按照他的标准两宋都向北方缴纳岁币,那就都算北方版图得了。

我个人一向认为实控权是版图的最重要评判标准,用兵能力是实控权的最重要评 ... [/quote]

你觉得,你想,你认为……

讨论历史能“我想,我觉得,我认为”?

就算按照你的标准,调用蕃兵打尼泊尔,这叫做实际控制?照你这么讲,有唐一朝六十万蕃兵(《吐鲁番出土文书》上面更夸张,七十多万),是不是唐廷打仗召唤的这些异族雇佣军的地盘都是他大唐的?

你这叫什么?叫地图开疆,日记强国!

2013-4-3 16:14 多智近妖张翼德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6:12 发表
明朝有哪个官员能通过乌思藏都司调动军队向别国开战? [/quote]

嘁,明朝用不着调用蕃兵,明朝直接在西藏地区建有卫所。

哦,弄了半天你是楞不知道卫所是什么是吧?明代兵制就是卫所兵制,这是一种类似于府兵但又有部落兵制特点的兵制。换句话讲,相当于明代在西藏地区设置折冲府。

把兵摆人家里头,和借人家的兵打仗,你说谁控制力更强啊?

2013-4-3 16:14 颍颎
回复 #115 多智近妖张翼德 的帖子

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对西域的控制是有效的,我没否认这一点啊。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在敦煌以西用过兵么?似乎在张掖以西都很少看见王师的踪影了吧。

2013-4-3 16:17 东极青帝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6:14 发表
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对西域的控制是有效的,我没否认这一点啊。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在敦煌以西用过兵么?似乎在张掖以西都很少看见王师的踪影了吧。 [/quote]

你不知道张议潮,归义军你可以直说。

2013-4-3 16:18 颍颎
回复 #116 多智近妖张翼德 的帖子

到头来还不是任命当地喇嘛当指挥官,军权什么时候被朝廷官员直接掌控。

2013-4-3 16:18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颍颎[/i] 于 2013-4-3 16:08 发表
那你引的那段明史也没提版图多大,只提了纳贡范围而以。 [/quote]
计明初[color=Red]封略[/color],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这是纳贡?烦劳你查查字典,什么叫封略?

另外,河州、朵甘、乌思藏三卫,你知道不知道?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