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8-6 22:36
liuyu_sums
曹仁这个人,在三国志里面,由于跟曹操有那么些亲戚关系,就没有被列入所谓的曹魏五虎的那一卷中,他本身也没有什么著名的战例如张辽的逍遥津之战,徐晃的樊城解围战等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不少是挨打的战例。所以,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就不怎么样。在大部分的三国游戏中把他的战力设的都不高,也就是那么八十多一点。但事实是否如此呢?这就要细细分析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曹仁了。
《傅子》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张辽,一般人都认为他是曹操手下的首席战将,而《傅子》却将其排在张辽之前。究竟《傅子》所言有没有过誉之意?究竟曹仁一生中有什么出色的表现,突出的功绩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曹仁的生平。
曹仁字子孝,从曹操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就开始追随曹操。他几乎参加了曹操集团早期的所有大规模战役。在与黄巾袁术吕布陶谦张绣的作战,曹仁都有参加,并经常独自率领一支军队作为前锋扫荡敌军主城周边的城市,消除敌军的羽翼,歼灭敌人的援军,有力的协助了曹操主力军团作战。在上面提到的几次战役中,都立有大功。在与张绣的作战中,曹操在撤退中被张绣追击,战况不利,是曹仁大力激励士兵,鼓舞士气,曹操也把握住这一良机,指挥部队反击,打败张绣。
在决定曹操集团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官渡之战中。袁绍趁曹操主力在官渡于自己对峙时,派遣刘备率军攻略曹操的后方,大批郡县开城投降。而韩荀又于西路试图切断曹操西路的补给线。许都以南的人民都人心惶惶,士气浮动。曹操为之大为头痛。局势若再发展下去,将会是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这时,又是曹仁提出了正确的见解,他提出南方各县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刘备军的强大才背叛求生,刘备刚开始统率袁绍的部队,不能得心应手,如果发动攻击,可以击败。曹操遂令曹仁率少量骑兵攻击刘备,曹仁不负所托,大破刘备军,收复所有叛变的郡县。又于鸡洛山大破韩荀军。至此,袁绍就再也不敢分兵骚扰曹军,战场的主动权已逐渐转到曹军手中。曹仁与徐晃等人于此时又频繁出击,烧毁袁军粮车,吃掉袁军散兵,令袁绍军疲于奔命,陷于被动局面。为曹军最终发动乌巢战役,结束官渡之战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曹仁在曹操早期的作战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官渡之战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他击败刘备和韩荀的军队,曹操是不会那么容易获得战场的主动权的,也不能为曹军的作战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
赤壁之战后,曹仁驻守江陵,抵抗周瑜。周瑜乘赤壁之余势,率数万人合围江陵。曹仁死死守了一年多方弃城而去。可以说,曹仁挡住周瑜的一年,为曹魏平复赤壁之战的伤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曹仁很快就撑不住,孙刘很有机会乘赤壁之胜势席卷中原。在曹仁死守争取的这一年里,曹魏恢复了元气,方得以不惧蜀吴的威胁。
可以说,在江陵保卫战中,曹仁大大显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周瑜前锋数千人来到江陵时,曹仁早已在军中募集三百人交由牛金率领冲入东吴军中。无奈三百人之于数千人就如肉包子打狗,很快陷入吴军的重重包围中。在这时,曹仁左右皆失色,惟独曹仁却是意气奋发,只说了一句:“取马来。”旁人苦苦劝阻,曹仁皆不理,不发一言,亲率旗下壮士数十人杀入吴军重围,救出牛金。然而牛金原来带进去的三百人尚有部分在阵中,曹仁再度突入重围,带牛金军杀出,吴军方才后退。当曹仁回到城里的时候,其部下陈矫不禁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皆为曹仁胆勇所折服。
再往后,曹仁任征南将军驻守樊城,负责守御荆州,其身份跟守汉中的夏侯渊,守合肥的张辽一样。等于是荆州方面军的总司令。至此,曹仁的能力已得到完全发挥,可以说,无论从能力上还是职责上,都已经是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樊城保卫战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啰嗦了。简单的说,曹仁在于禁军被关羽击败后,依然率数千人死死守住樊城。当时的情形是非常不利的。首先,洪水泛滥,水位离城墙最低点仅几块板的距离(城高二尺为一板)而且城墙有些地方已开始崩坏。其次,关羽军是突袭,准备齐,有战船(于禁就是栽在这点上)。第三,主力于禁军数万人全灭,士气影响极大。第四,粮食即将用完。情形对关羽非常有利,很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是胆勇无双的曹仁。曹仁激励将士,沉白马盟誓(古代最严肃的见证),示以必死,士卒深为感动,同心固守,最终坚持到援军的到来,成功打退关羽。
樊城保卫战的重要性正如满宠所言:关羽不敢前进是因为怕曹仁抄他的后路,如果曹仁弃城而走,黄河已南都将不会是魏国所有。曹仁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守住了樊城,阻挡了关羽前进的步伐,并且在长期的消耗战中使关羽军成为了一支疲惫的军队。如果不是曹仁的顽强抵抗,徐晃援军能否轻易击败关羽军是一个问题。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可以思考: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选择曹仁来对抗袁绍的骚扰部队?为什么赤壁之战后,曹操把最前线的城池留给曹仁把守?为什么曹操选择曹仁作荆州方面军的指挥?曹仁的出色表现应该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他所指挥的两次防御战,对魏国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他阻挡住蜀吴前进的脚步,三国的力量对比将会改变,历史可能会改写。
在他一生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曹仁统御力极高,可以从他激励士兵的能力看出,战张绣,守江陵,守樊城都能激励士兵,得到士兵的信赖。这种能力,也帮助他成为了守城战的高手。其胆勇更加是无庸置疑,历史中的三国好象还没有多少人能象他那样带着几十人两度冲入几千敌军中抢人。如此攻守俱佳,勇武无敌,可靠,稳健,尽忠尽职的将领,其综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也许他的表现不会很突出,不会很抢眼,但毫无疑问的,他是一个实而不华的,可以让人放心的将领。也许,曹仁的能力足以让曹操说“有曹仁在,不会有事的”
2004-8-6 22:44
实干司马
可惜到晚年派他儿子分兵输给了兵力处于劣势的朱桓啊,没有一个好的结尾,所以统御力在87为好,武力90~92,智力69~71,怎么样?
2004-8-6 23:09
liuyu_sums
[quote]原帖由[i]阿风语[/i]于2004-08-06, 22:54:30发表
拜读此文,感觉到可不可以说,曹仁是曹家中前期防守最好的将领? [/quote]
于禁也很强,独自以2000人对袁绍大军愣是顶到曹操平定了刘备的叛乱。
虽然个人感觉这里有点夸张。
2004-8-7 15:08
金刀驸马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8-06, 23:42:16发表
曹仁本来就是S级的。 [/quote]
“S级”?何解?
2004-8-7 15:14
大便君
于禁并不是防守,而是游击,拖住袁绍大军的步伐,使曹操能够从容在官渡集结起足够的力量;于禁在这里表现得太强,搞得曹操官渡之后就不放心再让他出仗了
2004-8-7 17:01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金刀驸马[/i]于2004-08-07, 15:08:21发表
“S级”?何解? [/quote]
S指SUPER,就是在A级之上的,只好这么解释了,呵呵
2004-9-8 16:57
蓝啾啾
论将领子孝确实应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觉得武力方面就有待商讨勒...个人认为于禁的统率应当也是A级的...虽说是游击拖住袁绍...但是没有一定的统率也是干不成的...从曹操派将顶关羽看中于禁...证明他也有一定的统率军团的能力...
2004-9-8 18:01
胜仔
[quote]原帖由[i]大便君[/i]于2004-09-08, 17:02:59发表
论领军,曹营中于禁第一,论武勇,曹营中曹仁第一 [/quote]
论领军 张辽 也不差 论武勇 夏侯惇 也不错
2004-9-8 18:05
大便君
张辽彻头彻尾一武夫而已,夏侯惇要真是武勇过人也不会轮到被人绑票的地步
2004-9-9 16:50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胜仔[/i]于2004-09-08, 18:01:21发表
论领军 张辽 也不差 论武勇 夏侯惇 也不错 [/quote]
张辽部队带得不多,看不出,但是张辽也很有武勇
至于盲夏侯嘛,呵呵
2004-9-10 17:49
中庸
[quote]原帖由[i]胜仔[/i]于2004-09-08, 18:01:21发表
论领军 张辽 也不差 论武勇 夏侯惇 也不错 [/quote]
但跟上面的倆个比他们就差了
2004-9-21 13:38
风七刀
[quote]原帖由[i]阿风语[/i]于2004-08-06, 22:54:30发表
拜读此文,感觉到可不可以说,曹仁是曹家中前期防守最好的将领? [/quote]
论到防守,我觉得还是于禁,当时官渡之前,于禁以几千兵抵御袁绍几万都没事.
个人以为,以几万兵挡十几万兵并不见得厉害,兵多线长,对方虚实难以琢磨.
而以千兵对万兵,一眼就能被看完,所以打起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2004-9-23 09:28
燕京晓林
也来说几句:
曹仁传: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
可见在前期,曹仁一直是曹操的骑兵集团指挥官,担负机动战略预备队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官渡战役期间,曹仁指挥的骑兵集团很成功的平定了刘备在南方的进攻,并消灭了袁绍的迂回偷袭部队。
从赤壁之战之后,曹仁开始担任方面大员,也是非常称职的。如果不是曹操不积极增援江陵(因江陵过于靠近长江),曹仁守住江陵也是没有问题的。
总之,曹仁做为方面大员,是非常成功的。
2004-9-23 09:41
贾图
燕兄,曹操没发兵救援是因为合肥被围吧?
2004-9-23 10:31
青蓝
一般认为, 曹操是有意放弃南郡, 退守襄樊, 免得当鸡心被两家群欧的.
2004-9-24 16:13
superzz_0
同意楼上,当时的情况,曹操新败,收缩战线尔
2004-11-19 03:12
天宫公主
郝昭的定为在于读者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应该在曹真,张合之下(张合之死都是司马懿这个老糊涂搞的)。因此,拖住这样的一支队伍20日也就不算什么奇功了。
曹仁的确厉害,曹操的基业要是没有这个S级守将就真的完了。
1。吕布攻打濮阳就是曹仁固守孤城,才使曹操无虞。
2。官渡之战如果解决不了刘备的后抄部队,曹操也就完蛋了。
3。赤壁之战如果曹仁托不住周瑜一年,给曹操赢的喘息的机会,中原也悬。
4。荆襄攻防战无疑是鼎足后(吴或蜀)对魏构成威胁最大的一次战役,有被曹仁挡住了。
2004-11-24 17:40
snleo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4-09-23, 10:31:07发表
一般认为, 曹操是有意放弃南郡, 退守襄樊, 免得当鸡心被两家群欧的. [/quote]
他把这等美事让给了刘备。。。。不得不佩服
2004-11-25 15:01
songye999
[quote]原帖由[i]蜀中小将[/i]于2004-11-24, 10:23:39发表
世之福将曹子孝 [/quote]
福将指的是小曹洪
大家说得这么热,是不是忘了连破关羽鹿角十重的“大有周亚夫遗风”的徐晃将军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