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7 15:43
yuciy
生辰纲的时候晁盖等人硬拼能打得过杨志吗?
晁盖一方:
晁盖、公孙胜、吴用、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杨志一方:
杨志、老都管、两个虞侯、十个士兵。
个人觉得,刘唐的武功比杨志略差,加上个晁盖应该至少不输杨志。吴用、白胜、老都管、虞侯这几个基本可以忽略,剩下的就是三阮+公孙胜对十个士兵,这些兵虽然是杨志选出来的,但是从大名府比武一战可以看出来这些兵的水平很一般,而且长途跋涉体力已经严重下降。
所以如果当时硬拼,也能顺利劫到生辰纲。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2011-11-7 15:48
KYOKO
有备打无备,暗打明,直接比实力不科学啊
即使劫到,挂个1,2个,也不能算顺利鸟:hz1019:
2011-11-7 15:55
郝伯道
硬拼,比战斗力应该是晁盖一方胜
但这毕竟是打劫的事,而且劫的是当朝太师的贺礼,当然是动静越小越好
动静越大,官府追查的线索就越多,这伙人的风险就越大
而且如二楼所说,万一己方有伤亡损失更大
2011-11-7 15:57
邓仲华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真要力取吴用也想了
2011-11-7 16:05
陶心
参照一下崔道成加丘小乙对鲁大师的战例(尽管有饥饿因素),假如晁盖联手刘唐步战对杨志的话,杨志不但很快会输,而且不尽速偷缝儿逃走的话肯定悬了,除非晁、刘两个想生擒杨志(参照林、秦两个想活捉关胜)。
2011-11-7 17:40
恐龙3
“智深一来肚里无食(饥饿),二来走了许多程途(体能),三者当不得他两个生力”(敌方是生力军,还是关乎体能)
看这三个原因,全都是关乎体能,没有一个是关于武功的。
崔道成不过坚持了10多合就渐漏败象,加上一个丘道长想要以纯武力击败鲁智深的话,那除非这丘道长是丘处机才行。
这显然不是正常战例,怎么能作数??
从方杰,花荣两人对秦明的战例来看,方花二人基本伯仲之间。
而关胜+花荣,显然已经超过花荣的2倍。可方杰仍然能数合内完全打平,只不过守多攻少,甚至连败象都还没漏,合理的推测撑上10多合全身而退都是没问题的。
卞祥30合都没拿下史进,这差距显然小于鲁崔,但加上个不在史进之下的花荣一样能再撑上30合不败。耶律四子对卢俊义的战例就更不必说了。
以这些看,在水浒里,如果两人基本是1打2左右的差距,那么单挑时大约20合左右击败对方。
当然如果是步斗 vs 骑马,则算起来要难上许多,具体得看地理位置,马将的马匹有无冲刺状态等,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011-11-7 18:04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yuciy[/i] 于 2011-11-7 15:43 发表
晁盖一方:
晁盖、公孙胜、吴用、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杨志一方:
杨志、老都管、两个虞侯、十个士兵。
个人觉得,刘唐的武功比杨志略差,加上个晁盖应该至少不输杨志。吴用、白胜、老 ... [/quote]
硬拼的话是没问题的
从原文来看,这10个兵无非是禁卫军里的精壮,再精壮也不过是士兵,又不是大内高手。如果硬拼起来的话,刘唐一杆扑刀上去那绝对是摧枯拉朽。至于杨志 vs 公孙胜+三阮+晁盖.......给他三条命都不够花。
问题是7人不可能完全详细的知道押运大队的部署,所以计划里必须是“智取”为先,而且,既然都能智取了,又何必力敌?他们又不是傻子。
不过我觉得这7人的本事真的很一般。晁盖的领导能力也真有限.............
要知道上一次生辰纲也被截,可至今都无人知道是谁劫的,那帮人的本事,才是杠杠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11-11-7 18:07 编辑 [/i]][/color]
2011-11-7 18:05
小陆伯言
有人能告之为什么劫完生辰纲后不把杨志等人做掉?这样不是死无对证吗?也不用义释晁盖了。
2011-11-7 19:24
司马一
[quote]原帖由 [i]恐龙3[/i] 于 2011-11-7 17:40 发表
关胜+花荣,显然已经超过花荣的2倍。, ... [/quote]
谁说两人联手等于两人武力相加?
2011-11-7 19:55
云飘扬
[quote]原帖由 [i]恐龙3[/i] 于 2011-11-7 17:40 发表
“智深一来肚里无食(饥饿),二来走了许多程途(体能),三者当不得他两个生力”(敌方是生力军,还是关乎体能)
看这三个原因,全都是关乎体能,没有一个是关于武功的。
崔道成不过坚持了10多合就渐漏败象, ... [/quote]
关于步斗 vs 骑马,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步将发动冲锋,比如:李逵,轮着两把大板斧象疯牛一样冲过来 !
让你骑马又如何,谁都挡不住,换了是你骑着马,你能挡住一头冲锋的疯牛 !
古代的火牛阵,群牛冲锋,那些疯牛不畏刀枪不要命的向前猛冲,如入无人之境.如果有一员步战猛将 轮着两把大板斧象疯牛一样冲锋,谁都挡不了.
:qDD+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云飘扬 于 2011-11-7 23:15 编辑 [/i]][/color]
2011-11-7 20:15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司马一[/i] 于 2011-11-7 19:24 发表
谁说两人联手等于两人武力相加? [/quote]
我这里说的“花荣的2倍”,不是花荣的武力数值相加,你的概念明显有问题。
数字和实际往往不相等同,但如果你愿意让数字等同实际,也不是不行,关键看你自己的设定。
比如你想让数字等同实际,非常简单,假设S=2A,A=2B,那么S武力就是100,A就是50,B就是25
但如果你不想让数字等同实际,则首先要弄清楚你自己的设定,比如说你设定相差10就是1打2的差距, 那么S是100, A就是90,而B就是80
而对于我来说,我只需要弄清楚一点————那就是关胜+花荣是不是大于花荣+花荣
只要这点成立,那么关胜+花荣就是花荣的2倍以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11-11-7 20:45 编辑 [/i]][/color]
2011-11-7 20:27
楊延朗
回复 #8 小陆伯言 的帖子
那时晁盖他们只是想劫取财物,可能并无伤人性命的想法,毕竟那时他们还没当土匪强盗
:hz1027:
PS:施老先生也不允许
:hz1019:
2011-11-7 20:30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云飘扬[/i] 于 2011-11-7 19:55 发表
关于步斗 vs 骑马,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步战发动冲锋,比如:李逵,轮起着两把大板斧象疯牛一样冲过来 !
让你骑马又如何,谁都挡不住,换了是你骑着马,你能挡住一头冲锋的疯牛 !
古代的火牛阵,群牛冲 ... [/quote]
凶猛的冲来又如何,骑兵只需抢先刺中步兵,就依然可以取胜,骑兵的武器通常都是很长的,加上战马冲刺之后的速度极快,可以达到很大的范围和杀伤力,没理由会永远输给步兵(注意是永远)。
如果随便都被砍,那还要骑马干什么?骑兵就没意义了。
李逵只有一个,而且不是每个步兵都这么厉害。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11-11-7 21:56 编辑 [/i]][/color]
2011-11-7 21:35
小陆伯言
回复 #12 楊延朗 的帖子
你这个答案很无奈啊!
难道晁盖他们不知道枪生辰纲是什么罪吗?何涛因为办不了案都要流放,何况他们。把人都做了,一了百了,死无对证。
这应该不是BUG。写书如果写的那么牵强,还能叫名著吗、
2011-11-7 21:38
马腾
回复 #14 小陆伯言 的帖子
盗亦有道嘛:hz1019:
2011-11-7 22:20
恐龙3
嗯,让我们来想想上届劫持生辰纲的那批高手吧,至今都是无人破解。比晁盖那帮人强了不知多少倍。
不知道那帮人是杀光所有人还是说用其他办法??
2011-11-7 23:17
云飘扬
三阮各拿一把扑刀,3兄弟同时围着杨志围攻,杨志双拳难敌6手,也够杨志啃的了 !
:lol:
2011-11-8 08:25
小陆伯言
回复 #15 马腾 的帖子
他们这些灭绝人性的才不会讲道义呢。上梁山的时候连王伦这样的黑道好人都要做掉,这时候怎么发起善心了。
2011-11-8 21:16
楊延朗
回复 #18 小陆伯言 的帖子
说反了吧,应该说现在是发善心,上了梁上剁王伦时变坏了
:hz1019:
2011-11-9 09:12
碧空之歌
说不定晁盖武力已经不在杨志之下了。至少力量应该很大 毕竟能托塔
2011-11-9 19:38
楊延朗
回复 #20 碧空之歌 的帖子
李靖也能托塔,但那塔太小了吧
:hz1019:
2011-11-13 09:01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碧空之歌[/i] 于 2011-11-9 09:12 发表
说不定晁盖武力已经不在杨志之下了。至少力量应该很大 毕竟能托塔 [/quote]
刘唐已然不错,晁盖在三阮和刘唐之上。
2011-11-14 02:13
李程公子
转帖引用一些《黑水浒》对生辰纲的观点,原作者:吴闲云
16.生辰纲之谜
蔡京,蔡太师,要过生日了。
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的梁中书。
梁中书为蔡太师准备了价值“十万贯”的生日礼物,叫杨志押送到东京太师府去。半路上,经过黄泥岗的时候,杨志等人被晁盖一伙用蒙汗药麻翻了,将金银财宝一股脑抢劫而去。
这就是“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虽然写的比较有意思,但左看右看,总觉得有些地方不怎么对劲。
如果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不合逻辑的情况,那么,十有八九是我们没有看到一些被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下面,仅就我个人的观点,略谈一二:
第一个疑点,“生辰纲”究竟有多少钱?
梁中书道:“……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
从原文中可以得知,送给老太师的生日礼物,是“十万贯”。
十万贯,按现在的人民币来合,大概约有3000万元左右。
3000万人民币,这个数目不小啊。要知道,这不是地方财政收入,不是公款,仅仅只是私人间的“生日礼物”。
那么,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的担子绝对不轻。
每一年,除去公款开支杂项费用,仅私下的“生日礼物”这一项,年年都要上交3000万!
两年、三年如此交下去,梁中书他受得了么?
第二个疑点,这么大的款子,为什么会轻易泄秘出去呢?
《水浒传》十三回,第一次提到了怎样“送”生辰纲的话题,是在“端阳节”,五月初五这一天,梁中书与蔡夫人的对话:“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尚有四五十日。”
可是,紧接着望后看,刘唐、晁盖、吴用这三个人在商量如何“抢”生辰纲的时候说:“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却是五月初头,尚有四五十日。”
我们会吃惊的发现:这“送”生辰纲的,和“抢”生辰纲的,居然是在同一时刻上,各自都在进行密谋。
这消息泄秘的好快啊!
第三个疑点,抢来的“十万贯”宝贝,到哪去了呢?
参与抢劫的人,一共是8个。如果按均分:每人该各得1.25万贯。如果不按均分,那个挑酒的白日鼠白胜,理应分得最少,即使把零头撇了,再打个对折,最少也得分个5千贯。
白胜在犯罪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没有理由分不到5千贯钱。(合人民币不低于150万元。)
但是,抓住白胜的时候,搜到的赃物却只有“一包金银”。并且,白胜也招了,把人也都供出来了,可赃物却下落不明,无论怎样拷打,就是没有钱了。
再看晁盖等人,带了那么多的钱上梁山,为了网络人心,不仅把“打劫得的生辰纲”都拿出来分赏了,竟然把“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也都拿出来分赏了。
可见,这“打劫得的生辰纲”,数目并不多,还不够分给大家。难道十万贯生辰纲会很少么?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家产都搭进去呢?
我们再接着望下看:正饮酒之间,小喽罗来报道说,有一起客商,今晚要从这里经过。晁盖听了说:“正没金帛使用,谁可领人去走一遭?”
晁盖,在打劫生辰纲不久,他居然说“正没金帛使用”。那么,这么大的一笔巨额赃款,都到哪儿去了呢?
从上面三个疑点,我们可以初步感觉到,“生辰纲”好象并没有许多钱。与传言中的“十万贯”(人民币3000万元)不符,并且悬殊太大。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梁中书这边,他是怎么安排人押送生辰纲的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离谱的叫人匪夷所思。
第一个疑点,为什么不多派些人手押送?
梁中书安排杨志押送生辰纲。杨志先说去不得,三番五次推脱。因为路上强盗太多了,枉丢了性命。杨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济事。”
就是五百人也不够。可梁中书只派十几个人去。他说:“帐前拨十个厢禁监押着车,……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
这样一算,满打满算,押送生辰纲的全部人员,最多才只有二十几个。这么大的款子,为什么就不多派些人去呢?
第二个疑点,为什么要大张旗鼓,招摇过市?
梁中书只安排极少的人员去押送生辰纲,这还不算。并且他还有一个要求:“帐前拨十个厢禁监押着车,每辆车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
生怕强盗们不知道,还要插上黄旗,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并且,每辆车上都要有这个非常容易识别的“标记”。
这不是引狼入室、惹火烧身吗?梁中书的智商有这么低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三个疑点,为什么偏偏只要安排杨志去押送生辰纲呢?
梁中书的手下,猛将如云,也并不只有杨志一个高手,和杨志打平手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为什么偏偏只要提拔杨志去呢?
难道杨志比别人聪明些吗?应该不会。至少我们知道,杨志在不久前,他还押送过“花石纲”,把事情办砸了,在半路上,他把押送的宝贝货物都给弄丢失了!
梁中书还敢用这样一个有前科的人,去押送十万贯的生辰纲,不是脑子进了水么?!
紧接着,我们发现:押送的队伍上路了,有11个挑夫挑着担子,还有三个人跟在杨志后面故意拖后腿,(并且还监视着杨志),而担任这笔巨额财宝十万贯金珠保卫工作的人员,事实上竟只有杨志一个人!
梁中书,他能放心吗?可书上写的很清楚:梁中书见到这种情况,竟是“大喜”!他究竟是在喜什么呢?
真相往往隐藏的很深很深,就像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
这梁中书究竟是唱的哪一出戏呢?看官勿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感觉挺有意思的,看起来也很有道理,哈哈……
2011-11-14 09:05
陶心
回复 #23 李程公子 的帖子
从“黑”的观点而言,大名梁中书和青州慕容知府都很可疑,当然梁山这边从宋江到柴进就更不用说了。
2011-11-14 09:08
墨叶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1-11-7 21:35 发表
你这个答案很无奈啊!
难道晁盖他们不知道枪生辰纲是什么罪吗?何涛因为办不了案都要流放,何况他们。把人都做了,一了百了,死无对证。
这应该不是BUG。写书如果写的那么牵强,还能叫名著吗、 [/quote]
犯罪的也有自己的原则。晁盖本就是心慈手软之人。
2011-11-14 09:09
墨叶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1-11-8 08:25 发表
他们这些灭绝人性的才不会讲道义呢。上梁山的时候连王伦这样的黑道好人都要做掉,这时候怎么发起善心了。 [/quote]
从哪里看出王伦是黑道好人,不过一个自私自利妒贤嫉能的小人。
2011-11-17 22:15
greiz
梁中书确实希望生辰纲被抢,因为每年3000W的礼物不是大名府GDP能承受得了的!
且杨志押送的生辰纲号称10W贯,实际上梁中书未必送那么多,如此说来生辰纲被劫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好方法!
读23楼有感
2011-11-20 18:21
子梦
因为送的起 才能体现出百姓的苦
所以
我们就应该认为送的起
话说 杨门骑兵 八面来风 杨门虎骑 天下无敌
晁盖那棒子 估计不行~~~
真来硬的 吴用 公孙 和白胜~~~就要踢出来 并不是7比1 最多2或3对付一个杨家将~~~
如果这样都不能让青面兽赢
你也太看不起杨延昭和杨灾星了~~~~
2011-11-21 14:15
小陆伯言
回复 #26 墨叶 的帖子
林冲来投奔他有没有强硬拒绝?在不愿意收留后有没有赠送盘缠?在林冲没有缴纳投名状后有没有收留?晁盖上山后一直是不是以礼相待?又有没有赠送行囊?
要搞清楚王伦没有收留林晁的义务和本分。山寨是他的,不想收就不收,二龙山是什么情况?桃花山对熟人鲁达有没有送盘缠?晁盖对杨雄石秀又是什么情况?
王伦是一个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小肚鸡肠的人,但是却不是一个黑道坏人。
2011-11-21 14:22
小陆伯言
回复 #25 墨叶 的帖子
能杀何涛手下的官兵就不能把杨志等人给杀了吗?杀杨雄石秀也是心慈手软?要知道杀了杨志等人,可就是断了劫生辰纲的线索。
2011-11-22 01:50
李程公子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11-11-14 09:05 发表
从“黑”的观点而言,大名梁中书和青州慕容知府都很可疑,当然梁山这边从宋江到柴进就更不用说了。 [/quote]
生辰纲事发,宋江自言晁盖是心腹兄弟,而晁天王又和吴教授关系密切,但吴教授却从来不认得宋江……
2011-11-27 06:28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李程公子[/i] 于 2011-11-22 01:50 发表
生辰纲事发,宋江自言晁盖是心腹兄弟,而晁天王又和吴教授关系密切,但吴教授却从来不认得宋江…… [/quote]
可以用地位解释,吴教授地位低一些。
2011-11-27 10:31
妖仙
[quote]原帖由 [i]yuciy[/i] 于 2011-11-7 15:43 发表
晁盖一方:
晁盖、公孙胜、吴用、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杨志一方:
杨志、老都管、两个虞侯、十个士兵。
个人觉得,刘唐的武功比杨志略差,加上个晁盖应该至少不输杨志。吴用、白胜、老 ... [/quote]
:hz1018:其实公孙胜一个足矣。
2011-11-27 11:27
feiyue1206
按照水浒的逻辑,敌方不用法术这个核武器,梁山一方坚决不用。。。
2011-11-29 09:43
陈长捷
如果硬拼,10个健壮军汉+杨志,当然不够晁盖他们打
但是,一来晁盖并不知道对手实力如何,万一来的是11个杨志级别的呢?二来杨志他们如果拼命打,打死打伤了三软中间的人,就不完美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灭口,我觉得是正常的。因为没有杀过人的人,要他第一次杀人,是很难的(李逵陈丽卿之流除外)。晁盖和三软都没有过杀人记录,所以这次不杀人也是正常的。倒是后来杀官兵写得太自然,反而不正常。
2011-12-16 22:30
日出印象
为什么要智取啊?
就是为了寻求来无影去无踪的效果,留下一桩无头案。
如果硬拼,
反而给了杨志拼将一死酬知己的机会。
杨志的武艺不可小觑,能够和梁山五虎上将林冲打得难舍难分。
不要说晁盖、刘唐双战,说不定还要牵扯上一阮、二阮、甚至三阮~~~
一切都是变数。
老都管、两个虞侯、十个兵士只要有一人漏网,劫夺生辰纲难免就要水落石出。
:hz1031:
2011-12-22 21:09
郭文
我也掺和一道吧
智取生辰纲时,确实在尾巴上处理得不干净;但是这也说明晁盖为人心地善良:如果真的想干净,带好七把铁锹,把杨志等人麻翻后活埋了就可以了,连枣子都可以不用留下。不过晁盖等人是为了谋财而不是害命,杨志等人躲过一难。后来晁盖当上梁山的寨主之后,也曾吩咐过三阮:只可以劫财不可以伤害无辜;李逵在江州见人就杀,晁盖拦住他叫道“不干百姓的事”,都说明这个人不是野心家和狠毒的人。
为什么只有几个人乔装打扮去“智取”?因为夺取生辰纲,不能用没什么能力的庄客,他们虽然跑腿办事能力也不差,但是武艺不行,也不能和晁盖共生死。单凭吴用、晁盖和刘唐恐怕也难——当时他们不知道杨志押运采用的是便衣队的方法,如果知道,恐怕未必一定要智取了:晁盖和刘唐缠住杨志,三阮和公孙胜、白胜只管杀那十四个人就行了。老都管和虞侯都不会武艺,十一个厢禁军纪律散漫,胆子又小,歼灭了他们回头一起拿下杨志不难。
吴用怕的是什么呢?万一梁中书派个百十号人押送就麻烦了。人多,不好抢。晁盖和刘唐武艺再好也没有用,人家派很多人缠住你俩,或者像杨志、索超那样的有一个就能缠住你。所以计划中生辰纲只能智取,不能力敌。请记住,即使公孙胜探听到了生辰纲的线路,但是他们也不知道生辰纲押运人员的全部底细,否则是可以来硬的。
2011-12-24 22:05
jjnxx
这种弥天大罪不管是在古代或者是现代都应该是杀人灭口的,杨志他们能活命,多亏了因为小说需要继续推动剧情的功劳
2011-12-31 21:55
第一勇士
[quote]原帖由 [i]jjnxx[/i] 于 2011-12-24 22:05 发表
这种弥天大罪不管是在古代或者是现代都应该是杀人灭口的,杨志他们能活命,多亏了因为小说需要继续推动剧情的功劳 [/quote]
不久前在天涯上看到个“水浒乱弹”的帖子,其中就提到这个问题,解释得相当有意思,发上来共享下:
我这人有个观点: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都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如果出现了一些不符合逻辑的情况,那么十有八九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一些被隐藏在背后的事实。如果加上了这些事实,那么原先的不符合逻辑也就会变成符合逻辑。
根据这一思路来看“智劫生辰纲”,会发现其中有几个不合逻辑的地方。
第一个不合逻辑的地方:生辰纲的秘密是被怎么泄露出去的?
在《水浒传》第十三回中,梁中书与蔡夫人在端阳节谈起生辰纲的话题,然后接下来在第十四回,刘唐就向晁盖通报了有关生辰纲的消息。那么刘唐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当 然,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存在着一个解释,那就是梁中书在四处搜买财宝的过程中走漏了风声,被刘唐这个局外人知道了。
但这样一种理由,又怎么解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呢?接下来梁中书一开始要求公开运送生辰纲,而杨志献策改扮普通运输队。问题是,晁盖、吴用他们通常情况下应该只能料到梁 中书的计划,又怎么能够算到杨志的主意呢?如果不能准确确定对象的话,也不能精确地推算出时间以及运送人数。他们又怎么会向杨志他们下手呢?难不成他们在那里对每一拨路过的客商都下蒙汗药?这显然不可能。由此可见,晁盖他们对于生辰纲的信息了解,绝对不会仅仅来自于街头巷尾的外围传说,而是有非常确定的内幕消息。那么,这个内幕消息来自于哪里呢?
第二个不合逻辑的地方:晁盖他们当时为什么不杀人灭口?
不妨 设想一下,如果晁盖他们当时将杨志一干人等全部斩尽杀绝,那么他们的翻案手法也就无人知晓,安全系数可以增加不少。至于留下活口的做法,不仅留下了犯案手法的重要线索,同时他们几个的外貌也都被看到,具有很大的风险。比如之后白胜被捕,就建立在官府知道劫犯改扮贩枣客商的基础上。如果当时杀人灭口的话,这个问题根本就不会存在。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晁盖他们是不忍心杀人。但是翻遍《水浒传》,这些人哪有在杀人时产生抵触情绪的时候。或许还有人会说,抢劫罪和杀人罪的量刑不同,所以晁盖他们不愿意犯重罪。但是别忘了,他们抢劫的可是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礼物,要是真的被捕,那么几乎肯定也是死罪,基本不存在为了减轻罪责而不杀人的理由。
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晁盖他们当时都应该杀掉杨志他们,但结果这一幕却没有出现,为什么呢?
第三个不合逻辑的地方:白胜到底分到了多少钱?
我们都知道,生辰纲总价值在十万贯左右。参与抢劫的总共有八个人,如果绝对平均分配,那么每人应该一万两千五百贯。当然,也许老大晁盖需要多分点,那么 即便如此,马仔也有可能分到1万贯左右。或者再打个对折,五千贯应该是最低限度了。尤其白胜是在本土犯罪,犯罪过程中又扮演了最耗费体力的挑酒夫角色,没 有任何道理使他到手的钱不到五千贯。
五千贯是个什么概念呢?据说北宋时铜钱与白银的兑换比例存在着不小的争议,那么不妨暂且采取一贯等于一两白银的说法,也就是说,白胜手里至少有了五千两白银。
在当时的话,拥有五千两白银至少也算是个小财主了。列位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你拥有了这五千两,当时会干啥?去京城探望李师师姐姐?或者买个金翠莲当小妾?要不然也该搬离原址,去别处买地置业,从而确保安全系数。
可现实中白胜是怎么做的?居然是躺在家里睡大觉,似乎不像是一个拥有五千两白银的人的正常反应啊?就算是白胜为人低调、谨慎、不愿意乱花钱,那么再看看 接下来的情况。就在白胜被捕的同时,官府从他家搜出了“一包金银”。怎么,本该拥有五千两的白胜,在还没有来得及寻欢作乐之前,怎么就只剩下“一包金银” 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包”毕竟是个虚词,也许是很大的一个包呢?但是在我看来,施耐庵在写作时其实是很慎重的,对于“一包金银 ”,还是存在着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的。不妨回到第十回,当时陆虞侯为了买通管营和差拨,送上的就是“一包金银”。参考此前陆虞侯买通董超薛霸时的气派,这 包金银的价值估计也就是在十两到二十两黄金之间。之后在第六十九回,史进打算收买李瑞兰的也是“一包金银”。如果参考之后宋江见李师师也不过支付了一百两 黄金,那么以李瑞兰的身价而言,估计“一包金银”最多也不过是一二十两黄金的价值。根据北宋黄金与白银的比率,大概是1比10左右。也就是说,在《水浒 传》中的“一包金银”,大概也就是一二百两白银的数量(算起来也有十来斤,这一包也算沉甸甸了)。
怎么,闹了半天,白胜辛辛苦苦协助晁盖他们弄到了十万贯,结果自己只剩下了这区区“一包金银”?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以上这三个不合逻辑的地方,如果仅仅出现一个,那么还可以归咎为偶然因素。但是当它们同时出现时,就意味着背后还没有还隐藏着一个没有被公开的秘密。
而在探寻秘密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先关注一个有趣的小细节:是否有人注意到杨志与刘唐的关系?从表面上看,两人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关注一下绰号,难道不觉得“青面兽”与“赤发鬼”之间对仗得那么工整。当然,我的意思并非他们两人早就相识,但是绰号上的相似之处,让我们联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会不会他们两人是同一个人的属下?同样归属于一个对于“有色”人群存在偏好的上司呢?
这个可能性一提出,整个局面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了起来。根据这一思路,刘唐的上司和杨志一样,那么也就意味着他是梁中书的手下。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解释以上提到的前两个疑点:
一,生辰纲的秘密是被怎么泄露出去的?
回答:是梁中书派刘唐通知晁盖(之后可能还有持续的情报传递),所以晁盖他们才能对杨志的行动了如指掌。
二、晁盖他们当时为什么不杀人灭口?
回答:大家本来就是自己人,又怎么会干出灭口的事情。
当然,这个大胆推论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梁中书为什么要让晁盖劫走生辰纲?毕竟在北宋时,似乎还不存在类似于保险公司之类的机构,因此也就不存在故意骗保的情况。梁中书这么做,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其实严格地说,这一主意并非来自于梁中书,而是他老丈人蔡京的主意。因为,晁盖集团根本就是一股由蔡京控制的江湖势力。
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智取生辰纲”会给蔡京的势力带来如下好处:
其一,黑道势力之所以肯为蔡京卖命,自然还是受到利益驱动,蔡京必须拨发一定的款项,来换取黑道的效忠,并且维持当地黑道势力的正常运营,以及获得发展 壮大的机会。那么根据原先的流程,梁中书的礼金安排专人押送前往京师,另一方面,蔡京又需要派人将活动经费秘密送交给晁盖,这一来一回的运费成本并不低。 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让梁中书把钱交给晁盖,省去了繁琐的其它环节,效果却和原先完全一样。当然,像梁中书这样的朝廷官员,自然不可能公开送钱给黑道头子,所以“被劫”就成为了一个可以满天过海的途径。
其实《水浒传》中对此也有暗示,强调了前一年的生辰纲被其他强人劫走。据此推测,可能十万贯相当于一股黑道势力三到五年内的活动经费,因此前一年安排被其他隶属于蔡京势力的黑道劫走,这一年则轮到了晁盖获得拨款。
其二,无论晁盖还是蔡京,都希望这股黑道势力能够变得更强,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可问题是,黑道势力怎么能够变强呢?财政补贴只是途径之一,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黑道来说,更关键的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人手,二是组织。如果没有一批能打敢杀的亡命徒,那么黑道也就不称之为黑道;如果没有足以制约属下的威严,那么老大也就不称之为老大。
那么怎么才能在人手和组织上有所发展呢?以“智取生辰纲”为幌子的行动计划就是一种办法。通过这样一个契机,晁盖招募了包括阮氏三雄在内的一批新成员,并且检验了整个组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等能力。用黎叔的话来说,这次出来主要还是为了锻炼队伍。
其三,梁中书为什么派杨志来押送这批注定会被劫走的货物?因为他希望借此机会将对方驱逐出自己的阵营。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在此前的比武过程中,杨志先是伤了周谨,而后又与索超连番恶斗,一下子得罪了梁中书原来的那些老部下。
在这种情况下,杨志已经成为了梁中书的一个麻烦。要是直接赶他走,似乎自己会落下一个不尊重人才的恶名。可要是一直留着他,那么天晓得未来又会导致索超、周谨他们产生多少情绪。于是当“智取生辰纲”的计划产生之后,梁中书立即想到杨志是最合适的原因。在事件发生之后,杨志显然没脸继续回到大名府,就算 回来,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治罪,以安抚索超等人所代表的元老派势力。
顺便说一句,前面提到了“青面兽”与“赤发鬼”之间的对仗关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刘唐应该是一个仅仅与梁中书单线联系的地下情报员,所以他和杨志在黄泥岗上还是陌路人。
其四、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借着“智取生辰纲”事件,可以乘势在官场打击那些蔡京的敌对势力。不妨看看在案发之后,济州府尹受到了怎样的威胁:“若十日不获得这件公事时,怕不先来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
可以断定的是,济州府尹应该不属于蔡京的门下,而且很可能是他敌对势力中的成员。按照正常情况,这样的案子怎么可能在十天内就成功侦破?那么到时候,蔡 京就可以名正言顺了清除案发地点附近的所有敌对势力,完全该地区的一次官场势力大洗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取生辰纲”基本上属于“国会纵火案”的性质,成为一次出于政治目的而制造的事件。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第一勇士 于 2011-12-31 21:58 编辑 [/i]][/color]
2012-1-7 20:54
天地会VIP会员
我有散仙公孙真人,可敌所有人,梁山后期尽管公孙胜没怎么用法术,但是这次是他主动要求参与抢劫活动,如果真被识破,公孙胜的法术可不是盖的,参照陈希真……
2012-1-9 17:21
吃饭猛喷罗大傻
晁盖硬来也是可以的,他们八个一动手,老都管、两个虞候和十一人肯定走得比兔子还快,剩下那个替罪羊杨志孤军奋战。梁中书就是盼望生辰纲失掉了。
2012-1-9 17:28
吃饭猛喷罗大傻
没有十万贯,白胜自然分得少,晁盖如果真的劫了十万贯,用得着上梁山不久,就要下山劫财吗?因此才会有正饮酒间,小喽啰报道说有一起客商,今晚要从我们这里经过。晁盖听了后,便道:“正没金帛使用,谁可领人去走一遭?”
2012-1-12 21:31
jhg1981
道理很对,但是我个人认为,晁盖七人没有十足的把握抢夺生辰纲,要不然也不用这么费劲,只是最后没有斩草除根很让人费解。
2012-2-15 18:22
aaaaii22
首先 这楼歪了
其次我只想说一句 要是能武力解决还用玩阴的吗:hz1019:
2012-2-16 19:53
飞风划过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1-11-21 14:15 发表
林冲来投奔他有没有强硬拒绝?在不愿意收留后有没有赠送盘缠?在林冲没有缴纳投名状后有没有收留?晁盖上山后一直是不是以礼相待?又有没有赠送行囊?
要搞清楚王伦没有收留林晁的义务和本分。山寨是他的,不想 ... [/quote]
你应该知道,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王伦就活该被杀,根本没想到林冲一伙比曹操更黑,王伦比吕伯奢更无辜。:hz1019::hz1019: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2-16 20:40 编辑 [/i]][/color]
2012-2-16 23:45
李程公子
39L是否就是《黑水浒》?
2012-3-22 12:58
宇文铭
人少打人多,打赢容易全歼难。逃了一个就麻烦
2012-3-23 00:46
Shadowleech
生辰纲其实大多是宝贝玩物,所以白胜只拿了钱,拿宝贝出去换是要被发现的。
2012-3-27 15:57
天霜寒
笑话,来硬的话,公孙一人搞定……这厮就是个BUG
2012-3-27 18:50
司马光
我不明白的事,晁盖为什么不把那些人杀人?要知道,这已经露脸了,他们又没有人皮面具。
2012-3-28 11:38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phoenixdaizy[/i] 于 2011-11-13 09:01 发表
刘唐已然不错,晁盖在三阮和刘唐之上。 [/quote]
刘唐武功很高,三阮也不弱,但晁盖的武功不能高估,个人认为不及刘唐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