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10 22:49
三国赤壁周郎
张鲁为何“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座上客”?
张鲁失去汉中逃到巴中,有人劝导张鲁投靠刘备,刘备也派人主动联系张鲁,但是张鲁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座上客。”张鲁还是冒着被杀的风险(之前做了抵抗)投降曹操了。
张鲁为什么说这个话?
劝张鲁那个人投靠刘备的是谁?
我总觉得这件事怪怪的,按理张鲁应该不太了解曹操、刘备才对,怎么会坚持要做曹操的“奴”,想做人家“奴”又抗拒人家,是什么缘故让张鲁这么瞧不起刘备?难道是因为是因为葭萌关一战,结下的深仇大恨,还是妒忌刘备得到益州?本人怀疑此事可能是假的,根本没有此事,想必是有人编出来借故说曹操好话。
不知大家怎么看待此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1-5-10 22:50 编辑 [/i]][/color]
2011-5-10 22:54
三国群英
曹操家大势大,大树底下好乘凉~
再看刘备以前的处境,惨不忍睹~
这样你会跟谁,是人都会选曹操吧.?
2011-5-10 23:06
zeloti
劝张鲁投降的可能是搞定板楯蛮的黄权
张鲁可能与刘备以前在葭萌关有互不侵犯密约(杨帛就没打葭萌关,刘备说是帮刘璋讨伐张鲁却在葭萌关一年都没动过张鲁一根毫毛)却后来被忽悠了(黄权进攻并搞定板楯蛮),导致张鲁这么愤恨,后来带着板楯蛮部落投降曹操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1-5-10 23:12 编辑 [/i]][/color]
2011-5-10 23:16
zeloti
张鲁五斗米道不仅雄踞汉川、巴山,在南中也很有影响力,有载孟优就是五斗米教徒。
刘备蜀汉政汉对道教肯定是严厉地镇压,其原因有二 ; 首先,早期道教立足于广大中下层穷苦百姓,其修道成仙思想固然无碍于统治阶级利益,但实际上东汉晚期的道教宗师张鲁及部众积极参予政权争夺,所奉宗旨便是《太平经》所言,天下钱财为天下人共有,多占者当受严惩。而史书记载,刘备攻取成都后,一次就赏赐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等人成千上万的金银钱帛。这种行径与早期道教的主张显然相悖。其次,张鲁十分鄙视刘备,二人对立。《华阳国志·汉中志》记载 : 顺帝建安二十年 (215 年 ) ,“魏武帝西征鲁,鲁走巴中。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四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 : ‘赞以大事,宜附托 ; 不然,西结刘备以归之。'鲁勃然曰 :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 ,遂委质魏武。武帝拜鲁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又封其五子皆列侯。”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刘备从其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必将视早期道教为异己。
2011-5-11 09:13
superzz_0
事实上张鲁投降后相当滋润,他的后代更是把天师道发扬光大了。张家成为正一教教宗
2011-6-15 11:44
小星彩
哇……一直没有全面的了解过三国史
这一说还是第一次听见
我看,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片始终算汉臣,名正言顺的说
刘备另生枝节,难以令人信服
怕是不敢担当汉贼之罪吧……:hz1027:
2011-7-15 12:21
独步三国
应该是早期他对曹刘有过观察才会不喜欢刘备
2011-7-24 06:05
诸葛瑾瑜
其实就是利益权衡后的结果。
2011-7-24 09:34
sos2290
这还不简单啊。
谯周劝刘阿斗的话跟这一个道理,当时都以为曹操一定能取汉中破巴蜀,投降曹操你好歹是以领导的身份,而且只受辱一回。
投降刘备后,那么你就是刘备的部曲,身份就不一样,而且曹操打过来你还得投降一次...........
那时候谁也没想到刘备居然能翻盘。
2011-7-24 17:11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11-5-10 22:49 发表
张鲁失去汉中逃到巴中,有人劝导张鲁投靠刘备,刘备也派人主动联系张鲁,但是张鲁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座上客。”张鲁还是冒着被杀的风险(之前做了抵抗)投降曹操了。
张鲁为什么说这个话?
劝张鲁那个人投靠刘备的是谁?
我总觉得这件事怪怪的,按理张鲁应该不太了解曹操、刘备才对,怎么会坚持要做曹操的“奴”,想做人家“奴”又抗拒人家,是什么缘故让张鲁这么瞧不起刘备?难道是因为是因为葭萌关一战,结下的深仇大恨,还是妒忌刘备得到益州?本人怀疑此事可能是假的,根本没有此事,想必是有人编出来借故说曹操好话。
不知大家怎么看待此事?
[/quote]
我怀疑此事其实是张鲁投降曹操后编的,拍拍曹操的马屁,“我宁愿做您老人家的奴才,也不去刘备那”——让曹操爽一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11-7-24 20:49 编辑 [/i]][/color]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