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炮轰诸葛亮神话系列之三——木牛流马究竟是何物


2011-5-21 13:40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1 08:38 发表
关键问题是姜维为什么不用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因为史书没记载姜维废除,所以姜维就用国
我还说因为史书没记载诸葛亮化身凹凸曼大战怪兽,所以他就化身为凹凸曼大战过怪兽,反正没记载吗,怎么YY都行~
射杀 ... [/quote]
关键问题是姜维为什么不用,然后你说什么原因就什么原因?原来关键问题不是姜维还是魏延还是诸葛亮,而是你想什么就是什么嘛~ 这给力的。

关于战果,不止晋书立的那一种。只不过是有人想什么就什么而已。

2011-5-21 23:41 酒魔剑仙
回复 #118 切断了思绪 的帖子

姜维不用,是因为他不明白木牛流马怎麽“施”着走:hz1024:

2011-5-22 16:20 oldflytoto1025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1 08:38 发表
关键问题是姜维为什么不用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因为史书没记载姜维废除,所以姜维就用国
我还说因为史书没记载诸葛亮化身凹凸曼大战怪兽,所以他就化身为凹凸曼大战过怪兽,反正没记载吗,怎么YY都行~
射杀 ... [/quote]
想起了某位《晋书》流的第四次北伐,《三国志》没写司马懿没追,所以司马懿就追了,所以“俘斩万计”可靠。

到这里就变成了《三国志》没记载姜维用木牛流马,所以就没用。

这标准相当的强大:hz1017:

2011-5-25 17:19 切断了思绪
回复 #123 oldflytoto1025 的帖子

不是所以司马懿追了而是所以晋书是一个补充,
如果没有晋书自然不能认为司马懿曾经追击国

2011-6-2 19:25 sos2290
我就记得宋代关于兵粮运输的一个事情:一个普通士兵的口粮,就需要2-3个民夫去保障,没有说道路险不险,再险也比不上蜀道吧。

就算这样,也保证不了士兵多长的供应,民夫自已也是要消耗粮食的,还得除去来回路途,也就半把月左右。另外也提到了牲畜的问题,使用牲畜的话,一个牲畜就可以保证一个士兵,可牲畜经常累死,要是死了,粮食就得全扔掉。而且这些粮食保障的时间单位顶多也就是月。

这是距离诸葛亮时代N久的时候,道路情况也远好于蜀道,也就这样一个效率了。

真的无法想象,一个民夫保证一个士兵一年的补给,这样居然是效率低下...........你有空坐火车进四川看看就知道啥叫蜀道难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1-6-2 19:43 编辑 [/i]][/color]

2011-6-2 19:56 sos2290
还有不流行后世的问题,你看看四川历代的战事就明白了:像木牛流马这种东西,针对性是很强的,被蜀道逼疯了才搞出来的玩意,注定了其军事用途。

可四川这个地方,利守不利攻,后世的政权大都是守,军事上自然不需要这种运输工具。

但是蜀汉不一样,历代在川中建政大举沿蜀道外攻进行正面战的,只此一家。刘邦那走的陈仓小道,而且是快速战,自然也没有这个需要。

2011-6-2 21:5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25 17:19 发表
不是所以司马懿追了而是所以晋书是一个补充,
如果没有晋书自然不能认为司马懿曾经追击国 [/quote]
晋书没说过司马懿亲自追击。诸葛亮传,大字写明军退是跟谁交战,除非陈寿傻B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追击面临的主将是谁都不清楚,或者陈寿认为主将是张合司马懿是副将。:hz1027:

想补充?还想挪移功劳给司马懿?晋书流想想好了。陈寿和魏略同时剔除司马懿追击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又多高?:hz1017: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6-2 21:54 编辑 [/i]][/color]

2011-8-24 08:19 给海洋的情书
跟一个人交战不代表别人没去
与备战不利
看来周瑜,黄盖是酱油了?
明帝纪大字写明张合与诸葛亮交战,但实际上是与马谡交战

2011-8-24 08:50 谭文山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4 08:19 发表
跟一个人交战不代表别人没去
与备战不利
看来周瑜,黄盖是酱油了?
明帝纪大字写明张合与诸葛亮交战,但实际上是与马谡交战 [/quote]


楼上是三国志吧的著名亮黑吧,这里亮黑很多,亮密也不少。

2011-8-24 12:4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4 08:19 发表
跟一个人交战不代表别人没去
与备战不利
看来周瑜,黄盖是酱油了?
明帝纪大字写明张合与诸葛亮交战,但实际上是与马谡交战 [/quote]
嘿,----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

刘备在联军里汉朝军务最高,而且还是老曹的攻击目标,作为名义统帅,你如何证明此时的与备战是单独的与备战??吴,蜀双方都这么明确的记载了周瑜,程普被派遣和刘备并力了,而且老曹又是进攻刘备去的。这里与备战还是光刘备一个?海洋帝到底要有多V5噢~ 您老人家有啥记载证明司马懿亲自追击么?我倒有记载证明司马懿是派遣张合追击。蜀方则是与张合交战。您老人家慢慢扯皮吧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4 12:42 编辑 [/i]][/color]

2011-8-24 17:01 给海洋的情书
谁告诉你曹操的进攻目标是刘备了?
三国志,吴主传 引江表传
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
三国志,贾诩传
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2011-8-24 17:18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30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破之于乌林,赤壁
——后汉书,孝献帝纪
用与备战得出,曹操的目标是刘备就像用与张合战,所以司马懿没来的逻辑一样搞笑

2011-8-24 22:37 暂时发言马甲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

嗯,曹操不是打刘备。原来如此,书没读好的是谁我就不说了。曹操这一次的军事行动目标是打哪?孙权派遣周瑜和程普是去跟谁合力?

“你就是个悲剧,先去好好读书再来抬杠吧”这句话看来得原封不动的奉还了。真可惜啊,好不容易憋住了个自以为很了不起的事情立马甩个大包裹过来结果是连与备战不利前面的那句话都不看的主。

顺道告诉您,周瑜,程普既然是孙权派遣来与刘备并力,则自然是整合在一块了,曹操与备战不利自然是跟吴蜀合军战不利,跟什么只有刘备没有周瑜程普那是半点关系都没有,当然,有人非得根据这个把在曹操来前,刘备已经和周程并力的事实忽略,当成是单独打刘备,那是无比V5的。我就不说啥了~ :hz1017: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4 22:43 编辑 [/i]][/color]

2011-8-24 22:3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4 17:18 发表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破之于乌林,赤壁
——后汉书,孝献帝纪
用与备战得出,曹操的目标是刘备就像用与张合战,所以司马懿没来的逻辑一样搞笑 [/quote]

笑,周瑜破之于乌林表明不是与备战?这才是搞笑逻辑,曹操的目标不是刘备,那才是跟孙权遣周瑜结果成了孙权亲临的逻辑一样搞笑。:hz1022:

2011-8-25 08:19 给海洋的情书
我列的那么多证据,你都无视
目标是刘备对孙权下战书?贾诩不知道曹操的军事目的?
前面还有曹操以舟师伐【孙权】,你没看见的?
后汉书没你权威?

2011-8-25 08:23 给海洋的情书
与谁并力,不代表曹操的军事目的,就像与张合战不代表别人没有参战一样
不读书也就算了,别人列出的史料,前面那么多字全当空气
【以舟师伐孙权】
也叫军事目标是刘备,你能再悲剧点吗

2011-8-25 08:29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33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你可以看看后面孙盛对这段历史的意见
武帝纪的这段记载和吴书冲突,属于史书错计

2011-8-25 08:33 给海洋的情书
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2011-8-25 10:4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5 08:33 发表
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color=Red][b]刘备[/b][/color]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quote]
看来你也知道孙盛的理解吴志是刘备破公军了,看来吴志也把周瑜程普踢飞了?:hz1017:还是孙盛也没你权威,刘备必须跟周程分开而不是指代一支联军??

后汉书没我权威?又来搞笑了。后汉书写舟师伐吴表示曹操此次出兵目标就不是刘备了?多V5啊,还是把刘备跟孙权当成两部分啊~ 孙权派兵前来助刘备,后汉书以此角度理解为伐吴没啥问题,魏书以魏的角度记载曹操出兵是为征刘备顺道震慑孙权亦无不妥。不妥的是有个东西自以为是的把支援刘备的孙权派遣军当成绝对分裂的两部分。还以为与备战就等于周瑜程普没啥事,这就搞笑得要死了。

嗯,是啊是啊,宣王遣张合追击,蜀军与张合交战都变成宣王追击了,还有啥不可能呢~ 看来孙权遣周瑜、程普是孙权亲自来了,依您的那v5逻辑,别说后汉书,连晋书都不敢说有你权威,毕竟连晋书都没直接写是司马懿亲自追击呢。懂?:hz1027:

还要玩啥把戏不?哦对了,明帝在第四第五次北伐期间,还先后遣军护麦,还遣秦朗支援司马宣王,看来明帝还前后两次亲自来了。这遣字的解释真管用真好玩。遣着遣着就成了亲自上了。看来汉晋春秋里诸葛亮遣魏延等三路合击司马懿,是诸葛亮亲率军队打司马懿了。哟哟,不要太V5啊这逻辑~ :hz1022:

您老人家还想绕过魏略的宣王遣张合追击不?还想看魏略里张合反对追击的事例不,从张合的语气看,也不是司马懿攻拔了诸葛亮的重围,而诸葛亮“宵遁”的情况,而是诸葛亮正常从容退军噢。:hz1027: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5 13:47 编辑 [/i]][/color]

2011-8-25 14:47 给海洋的情书
亮遣陈式以攻武都,阴平
看来诸葛亮一定就没去了?
什么出自建威,郭淮退还,都是浮云,都是错的、
您老的逻辑不就是与一个人战,其他人就是必须酱油,必须没去吗?
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看来刘备是酱油了?
伐孙权,贾诩江东服,会猎书都说明了曹操的军事目标是孙权不是刘备,
派兵相助和军事目的是两码事,伐孙权是明确的军事目的
至于武帝纪的内容属于史书错计,不能代表曹操的军事目标,孙盛所说也只是开头的一次小胜

2011-8-25 14:49 给海洋的情书
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刘备是江东?难道贾诩是个不知道曹操军事目的的傻X?

2011-8-25 18:2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5 14:47 发表
亮遣陈式以攻武都,阴平
看来诸葛亮一定就没去了?
什么出自建威,郭淮退还,都是浮云,都是错的、
您老的逻辑不就是与一个人战,其他人就是必须酱油,必须没去吗?
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看 ... [/quote]

诸葛亮没跟陈式一同去是肯定的。记载明确写明了诸葛亮是之后出的,而且还有郭淮闻亮自退的记载,可以证明,这场战争的总指挥是诸葛亮而非陈式。您老人家找得出魏,蜀双方半个司马宣王分批去的记载?能找出蜀军正交战的那个是司马大队长的记载?还是魏略所记载的司马懿安排里,除了派遣张合追击还有自率军从后追打的记载?哎哟喂呀,魏略可真是个忽视司马宣王事迹的高手啊。

2011-8-25 18:24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5 14:49 发表
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刘备是江东?难道贾诩是个不知道曹操军事目的的傻X? [/quote]
难道你不知道谋士们讨论的时候有个叫姓程字仲德的参议过“刘备奔吴”的言论?贾诩是个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你不是东西我倒是知道,连魏国谋士们的讨论共识是啥都不懂?----刘备不是江东?那说刘备奔吴的那个不是更大的傻X?

----太祖征荆州,[color=Red][b]刘备奔吴[/b][/color]。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hz1017:

某海洋帝是要彻底把自己那无知的嘴脸暴露得彻彻底底了啊,看来这曹操帐下所有谋士都是你嘴巴里的傻X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5 18:28 编辑 [/i]][/color]

2011-8-25 20:06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42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晋书不是记载?什么叫之后出的?
诸葛亮出之后阴平武都,才攻克。建威是什么地方?那是属于武都的地盘。你竟然说诸葛亮没去不是搞笑的逻辑。

2011-8-25 20:09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43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因为刘备奔吴,所以他就能代表整个江东了?
他投奔吴,更能说明曹操的军事目标是孙权,一个毫无立锥之地的草寇,曹操打他干啥啊?不然也不会下战书了

2011-8-25 22:3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5 20:06 发表
晋书不是记载?什么叫之后出的?
诸葛亮出之后阴平武都,才攻克。建威是什么地方?那是属于武都的地盘。你竟然说诸葛亮没去不是搞笑的逻辑。 [/quote]
没跟陈式一同去被海洋地变成了没去?

晋书是记载,可惜不是魏略上的记载,晋书要给魏略做补充,请在三国时期的魏蜀双方在追击中找出个司马宣王来。也请找出晋书说是司马懿亲自追击的再说。

司马懿自然可以遣了张合之后再亲去,可惜呢,蜀国只有与张合交战,这就说明这张合追到蜀军的时候,蜀军还没发现司马懿的影子。你要说司马懿在张合死后闪电般的追上蜀军再大破我也没啥意见,您的强奸大法一向很给力。这叫补充?

之所以说蜀方记载与张合交战,而非与宣王交战,说明的是目前这支部队的旗号是啥。你要说司马懿的旗号蜀人不认得,或者陈寿忽略了,魏略也偏偏没记机上司马懿的安排是张合先追自己后面跟上,晋书也没说张合先追司马懿后跟上,魏略作为得胜方记载张合追击战还是以宣王不听劝的来描述追击,追击也不见所谓的丰厚战果,结果你想让晋书做补充就做补充?:hz1028:三国志魏略果然是随便无视的料。同理,我甚至先后列举了与XX交战基本上就是确定该支军队的指挥者,如王双,如郭淮等,与之交战均为交战军队的指挥者。还有如张合击马谡的时候,也是击亮将马谡,如郭淮击高详,您老人家一句“与XX交战表明指挥者是XX”就作为反驳了?

还是那样嘛,这句一个反驳后,对于遣张合这一边就列出个遣完之后还能自己追。然后就无视了三国志蜀书魏书均无司马懿亲自追的内容和蛛丝马迹。交战记录都是张合而已这综合结果?你以为这是过家家呢。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5 23:03 编辑 [/i]][/color]

2011-8-25 22:34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5 20:09 发表
因为刘备奔吴,所以他就能代表整个江东了?
他投奔吴,更能说明曹操的军事目标是孙权,一个毫无立锥之地的草寇,曹操打他干啥啊?不然也不会下战书了 [/quote]
这话你留着暖肚子跟孙盛说去吧。

曹操的军事目标是平天下,跟这次要打的是刘备有冲突?从江陵出兵打奔吴的刘备就不是把降服孙权当成目标了?给力啊~~ 看来曹操攻打邺城就不是以平定北方作为目标的。因为军事目标是邺城,平定北方就不在是军事战略目标了。这逻辑秀逗得一塌糊涂

现在还想把已经联军的刘孙当成个字独立的部分?你想秀你那无敌智商到什么时候?已经引出过魏谋士讨论的时候都已经把刘备孙权当成一块整体来看待了,你还用你的角度来强奸魏国谋臣的议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5 22:43 编辑 [/i]][/color]

2011-8-26 08:15 给海洋的情书
搞笑又再扣字眼抬杠
诸葛亮没一起去
司马懿就不能是没一起去?没和张合一起去=司马懿根本没去?

2011-8-26 08:21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47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搞笑,曹操的进攻目标向来都是孙权
和打邺城有何关系?
战书直接下给孙权,他把刘备当回事了?
刘备所驻扎的夏口也是孙权的地盘
所以打刘备本身也是目标是孙权

2011-8-26 08:23 给海洋的情书
联军是不是整体,曹操的军事目标一直都是孙权
这个后汉书有明文记载,你想摸也摸不了

2011-8-26 08:2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6 08:23 发表
联军是不是整体,曹操的军事目标一直都是孙权
这个后汉书有明文记载,你想摸也摸不了 [/quote]
联军是整体,这个三国志魏书多处记载,你想改也改不掉,然则依你那意见,后汉书岂不是说曹操要打的是孙权,正在打的是周瑜,刘备压根没参战嘛~~ 是不?:hz1007:联军不是整体?

2011-8-26 08:2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6 08:21 发表
搞笑,曹操的进攻目标向来都是孙权
和打邺城有何关系?
战书直接下给孙权,他把刘备当回事了?
刘备所驻扎的夏口也是孙权的地盘
所以打刘备本身也是目标是孙权 [/quote]
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color=Red][b]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b][/color]。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

不当一回事的刘备咋会出现在曹操的军事讨论里,还“[color=Red][b]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b][/color]”?而当回事的孙权反倒是“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您老人家当后汉书是宝我就不评价啥了,但也请不要老忽略三国志本书的历史记载,还不当刘备是回事。这让曹操称呼“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情何以堪啊~ :hz1022:

笑话了,军事行动是要打刘备跟向孙权下战书恐吓威慑他根本就没冲突,向来都是孙权?征荆州急追刘备不敢让他刘备有机会站稳脚根原来也是目标孙权啊?:hz1027: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6 08:30 编辑 [/i]][/color]

2011-8-26 08:43 给海洋的情书
此次军事行动没把刘备当回事,不是一直都没把刘备当回事

2011-8-26 08:45 给海洋的情书
孙权当时,当然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曹军声势浩大
但是孙权军才是主力
刘备不过是个辅助作用

2011-8-26 08:47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6 08:43 发表
此次军事行动没把刘备当回事,不是一直都没把刘备当回事 [/quote]
笑,魏书里议论,武帝纪里直接征刘备,甚至史臣孙盛都是直接说刘备破公,而不是周瑜都“没把刘备当回事”,发封恐吓信就当孙权是回事?您是没把刘备当回事,可您千万别YY您是曹操。

2011-8-26 08:4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6 08:45 发表
孙权当时,当然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曹军声势浩大
但是孙权军才是主力
刘备不过是个辅助作用 [/quote]
哟呵,现在又不说联军不是一个整体这话了?现在孙权又跟刘备合成一体成为主力而不是分开的两部分了?您老人家这按需改话真是改得够快啊~ 魏书说刘备的时候刘备就不能是一个联军整体,后汉书说周瑜的时候,就孙权军是主力,刘备是辅助。您这是什么玩意儿嘛~

2011-8-26 20:45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55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孙盛说的是开头小胜,不是整个赤壁大战。

孙权军出兵多,而且主要战略决策也是吴国的黄盖出的。
刘备不过是按照吴国人出的决策行事而已。
最大的战功当归黄盖所有,而黄盖是吴国人。刘备没出决策,出兵也不多于吴国当然是辅助作用。

2011-8-26 23:18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6 20:45 发表
孙盛说的是开头小胜,不是整个赤壁大战。

孙权军出兵多,而且主要战略决策也是吴国的黄盖出的。
刘备不过是按照吴国人出的决策行事而已。
最大的战功当归黄盖所有,而黄盖是吴国人。刘备没出决策,出兵也不 ... [/quote]
孙盛说的是哪里的开头小胜????您老人家想随便YY个小胜出来也请列出证据,你随口一忽悠就出了个“不是整个赤壁大战”了,多牛啊~

管刘备是辅助还是主力,总之,后汉书按你那套理论是不是变成了就周瑜跟曹操打,没刘备啥事??刘备压根没出现过???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29 02:43 编辑 [/i]][/color]

2011-10-5 01:26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8-26 08:15 发表
搞笑又再扣字眼抬杠
诸葛亮没一起去
司马懿就不能是没一起去?没和张合一起去=司马懿根本没去? [/quote]
你先证明了司马懿又一起去的史料在哪?晋书里哪段话说了是亲自去了?追之?----派遣张合追击也是追之哦。司马懿的影子在哪呢?

诸葛亮没一起去正是因为有记载是先派遣,郭淮出兵救两郡后才闻诸葛亮出兵而退。诸葛亮要跟陈式一块出,那这段记载是脑残写的吧。我可以遍寻了所有书包括晋书都没看到有分批或者追击先后又序的记载。既无司马懿亲自参与追击的记载,又无任何明显分批次追击的记载,更没有司马懿先派遣张合后自己又追得记载,某些东西着急着给司马懿安插上亲自追击的这一层意思到底是晋书有过这层意思还是派遣张合追不算“追之”?

2011-10-10 11:08 司徒皮德
前人发现了各种粮食,人人都吃,或吃五谷杂粮,或吃大米野菜,史有记载。后来不记载有人吃了,难道人类都不吃了?楼主进化到吸取自然能量的境界了?还是转去吃粪便了?什么垃圾理论!

2011-10-10 14:28 慕容秋
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而已
他的小型版本不但没失传反而一直沿用到上个八十年代
独轮车,四川又叫鸡公车,设计简单但十分合理,负载大,熟练的单人也可运五百斤。
以三国的技术水平,你难道还以为武侯能给独轮车加个变速箱出来
就他老人家设计得出来工人也做不出来

2011-10-10 20:12 散发
回复 #161 慕容秋 的帖子

“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云:“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  木牛流马
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这位朋友会木匠活不?造过独轮车没?造个像鸡公车那种独轮车能有这么复杂?

2011-11-1 19:07 给海洋的情书
看看周瑜传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因为整个赤壁大战刘备并非总指挥,所以孙盛说刘备先破公军
就是刘备率先破了曹操的军队,也就是这场开头的小胜

2011-11-1 19:09 给海洋的情书
先证明了司马懿又一起去的史料在哪?晋书里哪段话说了是亲自去了?追之?----派遣张合追击也是追之哦。司马懿的影子在哪呢?
——————————————————————————————————————————————
你自己都把,三国志和晋书的问题解决了,
二者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没矛盾

2011-11-1 19:23 给海洋的情书
[quote]原帖由 [i]伤云[/i] 于 2011-4-20 11:05 发表
木牛流马有作用,但作用没大到彻底解决粮食问题,只是节约了粮食运输的成本提高了粮食运输的效率。

认为木牛流马作用大到能彻底解决蜀军粮食问题,那是胡说八道。认为这东西压根没有作用甚至认为是陈寿瞎编, ... [/quote]

这位兄弟说到点子上了,与某的观点相符合,

2011-11-1 21:01 可爱小马驹
流马使用后,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北伐还从未有过粮食不够撤军的,正因为姜维没有再为运粮头疼过,所以史书也不会记载他是怎么去解决运粮问题。

2011-11-2 14:50 暂时发言马甲
回复 #163 给海洋的情书 的帖子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那就是说,周瑜传描述的这一战里就是刘备单独破曹操。跟周瑜、程普均无关系是把?:hz1020:

要不看看完整版是啥?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嗯,原来刘备单独破曹,是这么个并力法。

刘备是总指挥?----谁说刘备是总指挥?魏方不过是把刘备当这一次交战对象的代表而已。

2011-11-2 14:55 暂时发言马甲
回复 #164 给海洋的情书 的帖子

笑。三国志和晋书的问题不是你嘴炮一句就搞定的。

----司马懿亲自追击的证据,木有。
----张合单独派遣出去追击的证据,有。
----追击大胜的记载,三国志、魏略均木有。
----蜀军与追军的交战记载是张合。
----蜀军第四次北伐被击退的记载,三国志木有。
----蜀军退军因粮尽,三国志有。

慢慢解决。你要给你那亲爱的晋书拉证据,先把你一系列假设给证实了再补充上去把。

2011-11-2 16:50 给海洋的情书
所以是补充而不是冲突,三国志没有司马懿本传补充很正常

2011-11-2 16:52 给海洋的情书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那就是说,周瑜传描述的这一战里就是刘备单独破曹操。跟周瑜、程普均无关系是把?
仅这一段而言是刘备打的,周瑜程普是后面的事了

2011-11-2 17:0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给海洋的情书[/i] 于 2011-11-2 16:52 发表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那就是说,周瑜传描述的这一战里就是刘备单独破曹操。跟周瑜、程普均无关系是把?
仅这一段而言是刘备打的,周瑜程普是后面的事了 [/quote]
----[color=Red][b]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b][/color]。[color=Red][b]时[/b][/color]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看来整段话的意思是跟曹操[color=Red][b]遇於赤壁[/b][/color]的是刘备没有周瑜程普。仅这一段?你又威武了。搞笑不

2011-11-2 17:07 暂时发言马甲
回复 #169 给海洋的情书 的帖子

所以是补充而不是冲突,三国志没有司马懿本传补充很正常
-------------------------------------------------------------
嗯,郭冲四事例司马懿30万大军被却也是补充。没啥冲突的。三国志没有司马懿的内容很正常。

2011-11-2 17:20 给海洋的情书
郭冲四世和三国志冲突,因为张合战死不一样

一起相遇不代表一起要参战,刘备自己打个先头很正常

2011-11-2 17:25 暂时发言马甲
谁说不一样的?乘高布伏跟蜀人勇敢当先有啥冲突么?

并力了之后相遇还表示不一起参战?周瑜传里提到过半个刘备的字眼了?:hz1018:
某人YY的能力就是强大,嗯,没有提,所以魏书可以当补充,这个逻辑相当顺畅。

2011-11-2 17:26 给海洋的情书
当然可以补充

2011-11-2 17:32 暂时发言马甲
以你的语文解读能力用魏书给周瑜传补充个新主语,那是当然能补充的。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么。

2011-11-2 17:35 给海洋的情书
史书互相补充很正常
武帝纪说不利
一般而言不利只是小败,也就是开头的小败
周瑜传里的人马溺烧死者甚众,被匿了

2011-11-2 17:41 暂时发言马甲
互补很正常,不利也包含了被大败。

----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

不利怎么了?曹操被一锅端了全军覆没也写不利哦。某逻辑海洋帝要不告诉我曹操是怎么个小败来着?看见不利就兴奋得那种东西?

还要补充么?孙盛描述两线战况,说的是曹公被破,说的是赤壁大战。居然成了“前期小战”。果然是个把自个解释当无敌的东西啊。更不用说还把刘备剥离出并力诸军,那是何等威武的事情了

2011-11-2 18:49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74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一个是魏国进攻蜀国,张合直接战死
一个是蜀国进攻魏国,张合追击战死
怎么没冲突?

2011-11-2 18:52 给海洋的情书
回复 #178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没说,刘备没参战,但不是主要力量
明明两次胜利,被隐匿了一次
你有何证据证明曹操打徐荣,全军覆没了?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