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16 08:19
切断了思绪
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是什麽戰績?打敗了誰?
2011-4-16 08:23
切断了思绪
廖化什麽時候刷過郭淮?
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敦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敦。淮上书:“赟、奕等分兵夹山东西,围落贼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势恶离促诏淮敕奕诸别营非要处者,还令据便地。诏敕未到,【奕军为敦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
關郭淮什麽事?
2011-4-16 08:26
切断了思绪
笑蜀記,漢晉,郭沖同樣錯誤百出,所以蜀史參考的史書也有問題整部蜀史就都是垃圾。
2011-4-16 10:3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16 08:19 发表
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是什麽戰績?打敗了誰? [/quote]
对啊,我也不知道打败了谁。但是这八个字是啥意思呢?你解释解释?
看来不用打败了谁也担得起这八个字嘛,看来你的观点就是这样,没错的。
嗯,还自动忽略了曹丕的诏书,果然很懂过滤之道啊~
2011-4-16 10:3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16 08:26 发表
笑蜀記,漢晉,郭沖同樣錯誤百出,所以蜀史參考的史書也有問題整部蜀史就都是垃圾。 [/quote]
魏书魏略都是魏国当代官员甚至是史官所在魏国时代所做的内容。你说的这三部东西跟蜀国史料有嘛直接关系?垃圾?
2011-4-16 12:50
落星追魂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16 08:23 发表
廖化什麽時候刷過郭淮?
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敦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敦。淮上书:“赟、奕等分兵夹山东西,围落贼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势恶离促诏淮敕奕诸 ... [/quote]
郭淮专门上书说敌人旦夕可破,回头就被破了
还不叫被涮了?
2011-4-16 12:51
落星追魂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16 08:26 发表
笑蜀記,漢晉,郭沖同樣錯誤百出,所以蜀史參考的史書也有問題整部蜀史就都是垃圾。 [/quote]
蜀史是不是垃圾偶不知道,不过夸耀自己战绩的诏书各种假:hz1026:
2011-4-21 00:48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冒险王[/i] 于 2011-4-14 10:10 发表
真是好大的笑话,你到底有没有看过晋书那篇制: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李世民需要去贬低司马么?连李密、薛仁杲、窦建德、王世充这些乱世枭雄都敢用的人,会在乎你一个区区司马?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但可不代表就比你短,诸葛用兵谨慎,在短时间内难以大风险而成大功这无话可说,但玩你个司马倒没啥难度。
魏国国力强大于蜀汉,然而打仗打到必须内线作战这样悲剧的局面,还有比这更大的笑话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有进入美国内线么?
常公作这样的事很正常,因为国力不济;司马做这样事,敢不叫丢人?! [/quote]
有没有看过李世民为晋书司马懿做的史论?这话该问你自己才对
晋书上司马懿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三大战绩都是俘斩万计以上,有这三大战绩,“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自然是当仁不让,贬低的在后面呢,抓着司马懿于渭南坚守不出战说事,当时魏国东西两线同时开打,魏明帝于战前下达了西守东攻的命令,战与不战在魏明帝,与司马懿何关?
你的第二问“李世民需要去贬低司马吗”我可以给你个肯定的答复,不需要而是大需要了,至于原因把你自己拿到封建帝王的立场上去想不就明白拉:lol:
陈寿说应变将略非诸葛亮所长,也就是带兵打仗不是他诸葛亮的长处,若果能真象汉晋说的破甲首三千,陈寿会给这评价?由此可看出四伐基本以完败告终,然后是五伐玩司马没啥难度,玩到呕血死而已:lol: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奉天翔龙 于 2011-4-21 01:13 编辑 [/i]][/color]
2011-4-21 01:41
yukunshi
战与不战在魏明帝,与司马懿何关?
————————
仅此一句,可见足下之智商与孟达相仿,恐尚不足以论葛、马之优劣,呵呵。
2011-4-21 15:13
落星追魂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11-4-21 00:48 发表
有没有看过李世民为晋书司马懿做的史论?这话该问你自己才对
晋书上司马懿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三大战绩都是俘斩万计以上,有这三大战绩,“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自然是当仁不让,贬低 ... [/quote]
:hz1019:又在意淫封建帝王怎么想的了
咱么是不是也可以意淫陈寿贬低诸葛亮?:hz1027:
2011-4-26 08:15
切断了思绪
少帝诏书关曹丕诏书什么事
2011-4-26 08:18
切断了思绪
咱么是不是也可以意淫陈寿贬低诸葛亮?
是是管萧之比是贬低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你就赢了
2011-4-26 08:21
切断了思绪
诏书经常夸胜
可是诸葛亮那个甲首三千的战绩怎么不见本国诏书夸赞呢
连经常夸胜的诏书,都不提可见这玩意的可信度
2011-4-26 08:24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46 落星追魂 的帖子
诸葛亮说可以打败魏国
回头马谡就被人暴了,我是不是可以说张合刷诸葛亮
廖化打败的只是郭淮的手下
就算是廖化刷了郭淮
一个廖化都能刷的将领,就能看穿诸葛亮的计策
诸葛亮用兵到底怎么样不是显而易见吗
2011-4-26 13:1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26 08:15 发表
少帝诏书关曹丕诏书什么事 [/quote]
少帝诏书关事实什么事?少帝诏书关第四次北伐什么事?少帝诏书关俘斩万计什么事?
2011-4-26 13:1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26 08:21 发表
诏书经常夸胜
可是诸葛亮那个甲首三千的战绩怎么不见本国诏书夸赞呢
连经常夸胜的诏书,都不提可见这玩意的可信度 [/quote]
那是,刘禅给诸葛亮的诏书连平南国以富饶一事也没有呢,射杀张合也木有呢,可见这玩意儿的可信度嘛。
果然内蛋行了,用诏书来衡量可信度了,这就是你丫的论史逻辑?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4-26 13:16 编辑 [/i]][/color]
2011-5-11 08:41
切断了思绪
如果有大胜利诏书不写,是很扯淡的事
国以富饶并不是战功,说难听点,不过是抢劫而已
至少司马懿有诏书证明曾经打败诸葛亮的诏书,诸葛亮有吗?
没有吧
如果司马懿打败诸葛亮的说法是真的,你让蜀国诏书怎么写呢?
所以蜀国就没诏书了~
2011-5-11 08:50
切断了思绪
前面说每诏书嘉奖,后面又说诏书不能说事,前面说孤证不立,后面又说就算不是孤证也不能立,亮迷啊~敢再秀下限吗?
咱套用你们的逻辑,家首三千为什么诏书没有嘉奖?
哪怕一句破魏军之类的言论都可以
2011-5-11 11:58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1 08:41 发表
如果有大胜利诏书不写,是很扯淡的事
[color=Red][b]国以富饶并不是战功,说难听点,不过是抢劫而已[/b][/color]
至少司马懿有诏书证明曾经打败诸葛亮的诏书,诸葛亮有吗?
没有吧
如果司马懿打败诸葛亮的说法是真的,你让蜀国诏书怎么 ... [/quote]
嗯,杀人是战功,抢劫不是战功。牛得一逼的诏书逻辑。
蜀国还能诏书出个“神武赫然,威震八荒”,所以按某人的诏书逻辑,司马懿打败诸葛亮是不存在的~:hz1027:
2011-5-11 12:14
切断了思绪
被打败照样可以“神武赫然,威震八荒“
这并不是事件,相反战王双,取两郡的事件都是存在的~
杀的是敌人当然是战功~
只不过是掠夺少数民族物资,充以军用,使得国家富饶
这就是战功?
2011-5-11 12:54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1 12:14 发表
被打败照样可以“神武赫然,威震八荒“
这并不是事件,相反战王双,取两郡的事件都是存在的~
杀的是敌人当然是战功~
只不过是掠夺少数民族物资,充以军用,使得国家富饶
这就是战功? [/quote]
平定叛乱,增加国库收入来源,增加国家劲卒源都不是功劳,只有杀敌才是功劳,这逻辑TM杠杠的。
嗯,被打败都照样可以“神武赫然,威震八荒“,那么成功阻止蜀军进犯何尝不能“西破蜀虏”?就你一吧嘴巴来去定夺啊,搞笑去吧你
2011-5-17 11:50
切断了思绪
神武赫然,威震八荒
只是溢美之词,并不是事件。
你搞清楚事件的区别,或者你帮忙解释下,蜀国既然四伐那么大战国,诏书为何不写?
2011-5-17 15:24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7 11:50 发表
神武赫然,威震八荒
只是溢美之词,并不是事件。
你搞清楚事件的区别,或者你帮忙解释下,蜀国既然四伐那么大战国,诏书为何不写? [/quote]
笑话了,对着重大失败都能乱溢美无所谓了。
四伐那么大战果?----神武赫然,威震八荒。有啊。只是你认为它溢美而没有具体事件而已。
西破蜀虏又何尝说过是第几次北伐中的具体事件?只不过是你依据晋书来玩而已,我依据魏书倒认为是说第五次北伐呢。咋d? 以魏书里所记载的“让诸葛亮临阵呕血身亡,蜀军仓促败退配不上”西破蜀虏这四个字?
诏书写不写,写成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跟事实相关了?
还玩四伐那么大的战果为何不写,那么平南退曹真又有否被刘禅诏书收录?四伐战果大得过平南?那叫一个开玩笑。阁下那逻辑就是,平南、退曹真、强国都不算功劳,就第四次北伐这一场最终不能成功的战役里,打败了一下司马懿、射杀了一下张合才是巨大的值得一提的功劳?那诸葛亮这辈子的功绩可就可怜到什么程度了呢?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5-17 15:28 编辑 [/i]][/color]
2011-5-19 08:37
切断了思绪
退曹真双方没有什么交战,不过是大雨而已
说没诏书不能说事的也不是我,你去翻翻,明明是你们亮迷的逻辑~
2011-5-19 08:42
切断了思绪
我依据魏书倒认为是说第五次北伐呢。咋d? 以魏书里所记载的“让诸葛亮临阵呕血身亡,蜀军仓促败退配不上”西破蜀虏这四个字?
:hz1001:
你的意思是魏书里面和刘琨的与晋元帝书是对的了?
:hz1001:
三国志只是写了与魏将张合交战,不代表别人没有参加
就像武帝纪只写了与备战,是不是周瑜,黄盖什么是酱油哥?
夏侯渊传也没写黄忠。
而射杀张合,只是飞流失中合右膝,不是张合立马被射程刺猬。
对于追击战的战果,史书中只有晋书一种说法
三国志和汉晋春秋都没说【破之】,射杀合
2011-5-19 08:43
切断了思绪
我依据魏书倒认为是说第五次北伐呢。咋d? 以魏书里所记载的“让诸葛亮临阵呕血身亡,蜀军仓促败退配不上”西破蜀虏这四个字?
前面还说这些是错的呢?:hz1001:
前面还说没诏书不能说事呢?
亮迷自己抽自己爽不?:hz1001:
2011-5-19 08:58
切断了思绪
四伐战果必然大于平南蛮
笑只是打败了一下司马懿?射杀了张合?
你真的知道三千甲首是什么概念?
你真的知道张合这个级别的将领一共阵亡过几个?
退曹真我说了,双方并无交战,是大雨
平南中,咱表示出师表中有
而射杀张合,甲首三千,诸葛亮集中就没有提到
2011-5-19 09:49
落星追魂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26 08:18 发表
咱么是不是也可以意淫陈寿贬低诸葛亮?
是是管萧之比是贬低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你就赢了 [/quote]
:hz1028:实在想不明白大飞为什么要驳这条
这摆明着就是说咱要意淫陈寿贬低诸葛亮
证明咱认为陈寿没贬低诸葛亮:hz1004:
既然是意淫嘛,都有人意淫自己知道帝王怎么想的了
咱也可以意淫陈寿怎么想的嘛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不是贬低么?:hz1027:
2011-5-19 09:54
落星追魂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4-26 08:24 发表
诸葛亮说可以打败魏国
回头马谡就被人暴了,我是不是可以说张合刷诸葛亮
廖化打败的只是郭淮的手下
就算是廖化刷了郭淮
一个廖化都能刷的将领,就能看穿诸葛亮的计策
诸葛亮用兵到底怎么样不是显而易见吗 [/quote]
先拿下郭淮手下不听郭淮节度所以被爆的史料出来嘛:hz1027:
我看好你哦
:hz1027:郭淮是对诸葛亮用兵意图拿捏得准,不代表打仗牛逼,更不代表就能打胜仗:hz1017:
再来一下魏国就更糗了,诸葛亮五次北伐,郭大神就料中一次。偏偏这一次诸葛亮把“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所有其他人都骗了
有啥好贬低的?
2011-5-19 09:55
落星追魂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1 08:41 发表
如果有大胜利诏书不写,是很扯淡的事
国以富饶并不是战功,说难听点,不过是抢劫而已
至少司马懿有诏书证明曾经打败诸葛亮的诏书,诸葛亮有吗?
没有吧
如果司马懿打败诸葛亮的说法是真的,你让蜀国诏书怎么 ... [/quote]
难道皇帝的每一道诏书都会被记载于史册么?:hz1028:
第四次刘禅的诏书真没写么?没写么?没写么?:hz1017: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也被打败了,诏书没写么?没写么?没写么?:hz1017:
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落星追魂 于 2011-5-19 09:57 编辑 [/i]][/color]
2011-5-19 11:0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08:58 发表
四伐战果必然大于平南蛮
笑只是打败了一下司马懿?射杀了张合?
你真的知道三千甲首是什么概念?
你真的知道张合这个级别的将领一共阵亡过几个?
退曹真我说了,双方并无交战,是大雨
平南中,咱表示出师表 ... [/quote]
四伐战果必然大于平南蛮?
你真知道三千甲首和万余劲卒国以富饶、获无数军姿两者之间是啥概念么?当然,你可以抿着良心继续说3000甲首比起平南所获战果要大也没啥的。更不用说即便斩3000甲首也没带来胜利的战果还能必然大?笑话了。
你真知道诸葛亮这个级别的将领一共阵亡过几个?
退曹真你说了双方并无交战啊?
----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子午之役,霸召为前锋,进至兴势围,安营在曲谷中。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战鹿角间,赖救至,然后解。
切,某人当真是有才之极,无交战?
出师表有写,是当诸葛亮功劳写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这就叫写了啊,哟哟哟~ 现在又不独独诏书,又找诸葛亮集了嘛。当然,诸葛亮集有否斩王双、取二郡的说法?没有!所以子虚乌有~
诏书逻辑果然牛B。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5-19 11:09 编辑 [/i]][/color]
2011-5-19 23:18
切断了思绪
诸葛亮并非阵亡
2011-5-19 23:26
切断了思绪
笑大雨你无视了吗?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看的懂不?也就是你把大雨的功劳算到诸葛亮头上了
子午之役,霸召为前锋,【进至兴势】围,安营在曲谷中。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战鹿角间,赖救至,然后解。
知道兴势之役吗?和曹真有蛋关系?
----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从子午道南入必须交战?
诸葛亮的功劳或在亮集中有或在诏书中有、
二两者都没有的就十分可疑,
三国志没有宣帝纪,少司马懿的战功很正常。
有本事你们亮迷以后也都别上诸葛亮本传。
2011-5-19 23:28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18 发表
诸葛亮并非阵亡 [/quote]
张合也并非阵亡。
魏书写的是诸葛亮被司马懿整得无计而重创。诸葛亮的阵亡在魏书里是跟魏军有直接关系,这还是您一度坚持过的观点“诸葛亮岂不会为司马懿呕血?”
2011-5-19 23:31
切断了思绪
你们整天说晋书口碑不好
你以为汉晋春秋的口碑就很好?
习凿齿之撰《汉晋春秋》,以魏为伪国者,此盖定邪正之途,明顺逆之理耳。而檀道鸾称其当桓氏执政,故撰此书,欲以绝彼瞻乌,防兹逐鹿。历观古之学士,为文以讽其上者多矣。若齐冏失德,《豪士》于焉作赋;贾后无道,《女史》由其献箴。斯皆短什小篇,可率尔而就也。安有变三国之体统,改五行之正朔,勒成一史,传诸千载,而籍以权济物议,取诫当时。岂非劳而无功,博而非要,与夫班彪《王命》,一何异乎?求之人情,理不当尔。
而司马迁、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
看的懂不?:hz1018:
2011-5-19 23:32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26 发表
笑大雨你无视了吗?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看的懂不?也就是你把大雨的功劳算到诸葛亮头上 ... [/quote]
诸葛亮集哪里记载了诸葛亮平南的功劳?拉出来瞧嘛!啥时候说过是诸葛亮平南的!?拉出来看嘛!~
笑了,诏书又不灵了啊?诏书原来会不全会遗漏会造假了啊?~
少帝传记载“西破蜀虏”关第四次北伐鸟蛋事?诸葛亮威震八荒的事迹上哪查去?诏书的二十万步骑又上哪兑现给诸葛亮去?
诏书?切~
2011-5-19 23:32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74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张合都被射杀了还不是阵亡?
2011-5-19 23:3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31 发表
你们整天说晋书口碑不好
你以为汉晋春秋的口碑就很好?
习凿齿之撰《汉晋春秋》,以魏为伪国者,此盖定邪正之途,明顺逆之理耳。而檀道鸾称其当桓氏执政,故撰此书,欲以绝彼瞻乌,防兹逐鹿。历观古之学士,为 ... [/quote]
谁说过汉晋春秋口碑很好来着?:hz1018:
2011-5-19 23:34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76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笑抬杠我可没空,出师表中有叙述
诸葛亮又没有开除国籍,老子就说是四伐破你咋地?有本事你证明下不是?
2011-5-19 23:3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32 发表
张合都被射杀了还不是阵亡? [/quote]
马谡还被张合毙了呢,马谡阵亡了么?
张合被射中而已。有没有立马死?
2011-5-19 23:35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76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平南蛮,取两郡,这些都可疑说是威震八荒~
二十万大军代表人很多~
2011-5-19 23:36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78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笑你不知道汉晋春秋良史的言论?汉晋春秋和晋书的争执你知道吗?
2011-5-19 23:36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34 发表
笑抬杠我可没空,出师表中有叙述
诸葛亮又没有开除国籍,老子就说是四伐破你咋地?有本事你证明下不是? [/quote]
笑,出师表中哪句宣扬过是诸葛亮的功劳?抬杠我也没啥兴趣,某人非得把记载“南方已定”理解成那是在宣传诸葛亮的功劳,我表示毫无压力。
诸葛亮又没开出过激,老子就说是五伐破你咋地?有本事你证明不是?
2011-5-19 23:37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35 发表
平南蛮,取两郡,这些都可疑说是威震八荒~
二十万大军代表人很多~ [/quote]
二十万大军代表人很多就是说还是夸张了1倍有余,不实咯?:hz1022:
原来诏书还是会不实诚的嘛~
2011-5-19 23:38
切断了思绪
笑谁前面还说,刘琨不代表历史
蜀军没有缺粮的?
2011-5-19 23:38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36 发表
笑你不知道汉晋春秋良史的言论?汉晋春秋和晋书的争执你知道吗? [/quote]
笑,关我蛋事?我什么时候拿这货来说这汉晋口碑比晋书好?
2011-5-19 23:39
切断了思绪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这就叫写了啊,这当然叫做写了
2011-5-19 23:39
切断了思绪
平孟达之后,破公孙渊之前,当是第四次北伐
2011-5-19 23:40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38 发表
笑谁前面还说,刘琨不代表历史
蜀军没有缺粮的? [/quote]
不代表历史不表示魏书魏略魏国人不这么理解。当然,您老人家说魏国上下实事求是,真相为上,我也没啥意见。
我只表示魏国资料这么记载过。魏国人这么理解过。你要证明魏国人没这么理解,请您老人家出列证据。谢谢~
2011-5-19 23:40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39 发表
平孟达之后,破公孙渊之前,当是第四次北伐 [/quote]
平孟达之后,破公孙渊之前,当然是第五次北伐
2011-5-19 23:40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84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但是很多事都是真的
再说你也证明不了诸葛亮没有二十万
2011-5-19 23:42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89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魏国资料不是取材一样的
就像陈寿写的比魏略高
魏略比魏书高
2011-5-19 23:42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40 发表
但是很多事都是真的
再说你也证明不了诸葛亮没有二十万 [/quote]
很多事都是真的。只是很多事都经过艺术夸张而已。
我能证明诸葛亮连年动众最大规模一次也就10万。襄阳记更证明汉中就十万之众。二十万步骑只存在诏书之中。
2011-5-19 23:43
切断了思绪
曹操的八十万并不是诏书,不要拿来说事~:hz1018:
2011-5-19 23:4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42 发表
魏国资料不是取材一样的
就像陈寿写的比魏略高
魏略比魏书高 [/quote]
你先证明了少帝写诏书是拿陈寿整理的资料写而不是魏国史料,或者是根据魏国其他史料记载的再说吧啊~ 当然,你也可以说少帝是拿着晋书宣帝纪写诏书的。没问题· 反正你穿越惯了
2011-5-19 23:43
切断了思绪
再说你说俘斩万计不可信,请出示直接证据
2011-5-19 23:44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43 发表
曹操的八十万并不是诏书,不要拿来说事~:hz1018: [/quote]
谁拿曹操80万大军说事?
2011-5-19 23:45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90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笑第五次北伐并无任何记载蜀国有大规模的损失~
就算是诸葛亮呕血,也不代表蜀军被破
2011-5-19 23:46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切断了思绪[/i] 于 2011-5-19 23:43 发表
再说你说俘斩万计不可信,请出示直接证据 [/quote]
我说的是司马懿破诸葛亮重围整段都不可信。直接证据就是魏书上以诸葛亮退走论功。诸葛亮退走是结果。诸葛亮大营就没被攻破过。
我从来没说俘斩万计必定不可信,只不过可信度不够三国志等史料高而已。要有考古发现,随时可以推翻三国志的诸葛亮退走,诸葛亮粮尽退军的记载嘛~ 可惜你没有
2011-5-19 23:48
切断了思绪
回复 #293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襄阳记是在街亭之败后的记录~:hz1020:
页:
1
2
3
4
[5]
6
7
8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