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3 16:18
我本人间惆怅客
武穆王与绍兴议和
岳飞之死大家都知道,有人说秦桧是凶手,也有很多人都认为高宗才是主谋,因为害怕二圣归来以及岳飞反判而杀掉岳飞,这些观点我很认同,但是这其中是否还有什么内幕呢?
流传最广泛的故事是金国主帅完颜宗弼担心黄河以北一旦遭到十万岳家军进攻而不保,因此为秦桧所坚持的《绍兴和议》定下的谈判前提为:“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也就是说要以和必须杀岳飞,那么我们可以说岳飞的死也是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金国的条件。然后岳飞死,议和成,接着就是流传下来的千古遗憾了。令无数人为岳飞惋惜,而憎恨秦桧赵构无能,但是小弟却又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是赵构的生母韦氏,是在南宋朝廷以牺牲岳飞为代价签订《绍兴和议》、岳飞被杀后三个月即被放回的,之前他可是被金国和“二圣”一起被抓的呀,按照当时信息的传递方式,岳飞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被杀,南宋使节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带着正式照函从岳飞被杀的临安(今杭州)去金国囚禁宋钦宗和韦氏的五国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村)接人,光单向行程就要数月。韦氏四月丁卯即启程回宋[8],八月到达宋都临安。从正月到八月,除了用时在行程脚力上,金国非常配合赵构和秦桧,没有拖延。也就是说,赵构杀岳飞除了政治原因外还有一部分是出于为了一片孝心。
而1161年《绍兴和议》被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后,赵构也于第二年退位为太上皇,宋孝宗上台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赵构却没发表任何意见,既不支持,也不阻挠。可能也表现了对岳飞的愧疚之感吧!
而反观岳飞的命运,可以说是因为赵构和秦桧一心要达成的《绍兴和议》的产生而毁灭,又因为《绍兴和议》的毁灭而昭雪。这真是令人感叹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我本人间惆怅客 于 2010-11-23 19:00 编辑 [/i]][/color]
2010-11-23 16:39
KYOKO
莫须有,有些东西是上不了台面的
2010-11-23 17:29
密林繁星
:hz1001:楼主又说害怕父兄回来,又说接母亲回来是为了孝,只有光对母亲不对父兄的孝么?
别说赵构怕老爸老哥回来皇位不保,他们两个的手下早在靖康耻中非死即囚,剩下的也都叛变了,宋朝当时所有带兵的将领都是赵构的人马,所有实权都在赵构手中,二圣即使想当皇帝,有这个能力么?况且,他们也写信说,回来做个吃饭的闲人好了。
2010-11-23 17:34
我本人间惆怅客
回复 #3 密林繁星 的帖子
要是了解赵构的话,就应该知道,他父兄跟他关系很不咋的。。。只有他妈对她好:hz1001:
况且当时他爹已经死了,就他哥了。。。。。:hz1001:
至于回来的威胁大不大。。。:hz1017:,最起码名正言顺,到时候有多少人还跟赵构就不知道了。。。。毕竟那帮人跟赵构的前提条件就是他根正苗红。。。。。:hz1054:
2010-11-23 22:34
KYOKO
宋徽宗死在岳飞前面?
没记错的话钦宗应该是赵构的弟弟
2010-11-23 22:35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11-23 22:34 发表
宋徽宗死在岳飞前面?
没记错的话钦宗应该是赵构的弟弟 [/quote]
康王是弟弟。
另,请问楼主“武穆侯”是个什么东西?
2010-11-23 22:52
我本人间惆怅客
回复 #5 KYOKO 的帖子
那你记错了吧。。。。。要不就是我, 反正我的印象中赵构是第九子,而宋钦宗应该是老大:hz1040:
宋徽宗好像是被虏第七年就挂了。。我记得是
2010-11-23 22:55
我本人间惆怅客
回复 #6 绝世天骄 的帖子
失误,,应该是武穆王才是:hz1011:
2010-11-23 23:37
KYOKO
[quote]原帖由 [i]我本人间惆怅客[/i] 于 2010-11-23 22:52 发表
那你记错了吧。。。。。要不就是我, 反正我的印象中赵构是第九子,而宋钦宗应该是老大:hz1040:
宋徽宗好像是被虏第七年就挂了。。我记得是 [/quote]
汗,现在是2:1
第九子没错。我看过一本书,书上写了钦宗对南宋使者的一句话,叫“寄语九哥。。”。说明赵构是哥哥,如果是弟弟,那只能是该书写错了。。
2010-11-23 23:42
邓仲华
“绍兴和议”签订以后,在送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回宋朝时,宋钦宗挽住韦氏的车轮哭着对韦太后说:“寄语九哥,吾若南归,但为太乙宫主足矣,其他不敢望于九哥。
但宋钦宗生于1100 宋高宗生于1107
那种状态下,宋钦宗不敢叫九弟了吧
2010-11-24 00:25
西歪
[quote]原帖由 [i]密林繁星[/i] 于 2010-11-23 17:29 发表
……二圣即使想当皇帝,有这个能力么?况且,他们也写信说,回来做个吃饭的闲人好了。 [/quote]
像某些墙角写着“此地禁止随地大小便”一样,正好说明存在这个问题啊!
因此,老妈是可以接回来的,别的人还是算了,冰天雪地您老慢慢享受,听说低温有益长寿呢,呵呵!
2010-11-24 08:5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11-23 23:37 发表
汗,现在是2:1
第九子没错。我看过一本书,书上写了钦宗对南宋使者的一句话,叫“寄语九哥。。”。说明赵构是哥哥,如果是弟弟,那只能是该书写错了。。 [/quote]
宋史: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讳桓,徽宗皇帝长子,母曰恭显皇后王氏。元符三年四月乙酉生于坤宁殿。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大观元年五月乙巳生东京之大内,赤光照室。
百度:
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三年。元符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沿用。 纪年 元符 元年 二年 三年 公元 1098年 1099年 1100年 干支 戊寅 己卯 庚辰
大观(1107年-1110年)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 纪年 大观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公元 1107年 1108年 1109年 1110年 干支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2010-11-24 09:09
周瑜
听说过一种说法,就是宋代兄弟之间都互称为哥,哪怕哥哥叫弟弟也是哥。
2010-11-24 09:49
outmoon
现在也有这么叫的,老大管老二叫二哥,还有三哥什么的,要么直接叫名字,没见过叫二弟的,除了电视里。
2010-11-24 14:17
KYOKO
百度了下,确实,徽宗死在绍兴五年,绍兴议和是绍兴十二年达成的,徽宗早死多年了。两个皇帝,更可怜的是钦宗。。
2010-11-24 19:15
我本人间惆怅客
回复 #9 KYOKO 的帖子
哦 这是宋朝的风俗,或者说可能唐朝时就有了,无论兄弟谁大谁小,只要称呼就得称哥,老大还要管老二叫二哥。
2010-11-24 19:22
我本人间惆怅客
回复 #15 KYOKO 的帖子
原来是绍兴五年。。。那我记错了:hz1026:
2010-12-22 11:44
寥廓江天
徽宗还管钦宗叫大哥呢。
称某哥是当时的习惯。
2010-12-22 11:52
岳光寒
哥哥是宋元口语,父亲叫儿子都可以叫哥,不代表被叫哥的一定是兄长。
楼主说的都是猜测,证据不足,不过所给的理由还是说得过去的。康王确实是不咋受父兄待见的,只对母亲感情深情有可原,况且可能还有俄狄浦斯情结:hz1019: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2-22 11:54 编辑 [/i]][/color]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