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新版《三国》真的挺好看的~心态放宽即可


2010-5-6 07:04 炎帝瀑布碎
:hz1017:吕布居然就这点出息,叉出去,叉出去

2010-5-6 08:48 yr12345
[quote]原帖由 [i]xuluwei8[/i] 于 2010-5-5 20:51 发表
孙权9岁怎么厉害,为什么会被一个“小小”的张辽打的象猪头一样,不知道以后合肥会不会被和谐了:hz1020: [/quote]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嘛。

2010-5-6 09:04 jeffson
[quote]原帖由 [i]yr12345[/i] 于 2010-5-6 08:48 发表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嘛。 [/quote]



要我看啊,编剧超人们记住了那啥曹操一句话,那不得倒过去推理得证小仲谋乃奇才也?
个人觉得小仲谋聪明倒也无伤大雅,但带着9岁孩童去攻打董卓,是否不妥?更何况路途也不算短了

2010-5-6 09:10 yr12345
[quote]原帖由 [i]little666[/i] 于 2010-5-5 11:41 发表

其实三国演义里面,也是吕布对不起刘备。刘备收留吕布,然后吕布就在刘备身后捅刀子,典型的忘恩负义。最后吕布竟然好意思说刘备忘恩负义。:hz1001:

看书的时候感觉,吕布反复无常,刘备属于秋后算帐。现在 ... [/quote]

一报还一报是普通人,多次以德报怨才突出“仁”嘛,小说不是说刘备仁义无双,不能和普通人比啊。

2010-5-6 09:24 maczy
孙坚才被射死
大家便对孙策一口一个江东之主了       :hz1031: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maczy 于 2010-5-6 09:26 编辑 [/i]][/color]

2010-5-6 09:25 yr12345
[quote]原帖由 [i]jeffson[/i] 于 2010-5-6 09:04 发表




要我看啊,编剧超人们记住了那啥曹操一句话,那不得倒过去推理得证小仲谋乃奇才也?
个人觉得小仲谋聪明倒也无伤大雅,但带着9岁孩童去攻打董卓,是否不妥?更何况路途也不算短了 [/quote]
带小孩去打仗是逻辑上的硬伤。这个导演只想着戏剧性而没有考虑真实性。想拍三国这种连续剧没有研究过一吨的资料,根本不可能让观众满意。最近我也在看太平洋战争,差距还是很大了。不过话说回来,也许导演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拍成历史片,只想拍武打爱情剧吸引观众而已。

2010-5-6 09:27 三种不同的红色
归根到底,还是“浮躁”两个字

2010-5-6 09:44 romadream
回复 #187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三红又出来说教了.........不过确实这个三国..........:hz1024:

2010-5-6 09:47 林冲
这个三国,老婆爱看。陪着看着玩吧

2010-5-6 09:51 诸葛周
现在的导演、编剧们总觉得按照书中内容来演,没有生鲜感,理由是按照书上演不如看书算了,以致搞出那么多古怪不合逻辑的情节。

2010-5-6 09:53 颖颖
这个三国我觉挺好的。。。不象上个三国,孙坚死的不明不白,王允死的不明不白。。。很没有连贯性哦。

2010-5-6 09:53 方天戟
这导演说拍的不是演义,可是主要情节还是演义的框架,老罗一定要告他抄袭。

2010-5-6 09:55 林冲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5-6 09:53 发表
这个三国我觉挺好的。。。不象上个三国,孙坚死的不明不白,王允死的不明不白。。。很没有连贯性哦。 [/quote]
嗯。去掉了许多旁枝末节,却使剧情本事连贯性强。的确是本版的优点。

老版三国,很多地方,让没看过三国的人看不懂。
而这版虽然改了不少,但作为一个故事,很有完整性。

2010-5-6 09:58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5-6 09:53 发表
这个三国我觉挺好的。。。不象上个三国,孙坚死的不明不白,王允死的不明不白。。。很没有连贯性哦。 [/quote]

老版的三国是每集一个故事,不明不白消失的人多了,还有张任也是,前一集讲张任射死庞统,下一集讲张飞入川义释严颜,然后就和刘备会师欢天喜地的进城了,张任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6 10:04 编辑 [/i]][/color]

2010-5-6 10:01 南宫未明
转一篇在天涯看到的萝卜论吧




    新三国与三国演义OR三国志 就像萝卜干和牛肉干
    我 爱吃袋装的牛肉干,有新口味的牛肉干出厂我绝对去买。最近,一家叫gxx的公司出了盒装的牛肉干,于是我兴致勃勃地第一时间买来吃了。包装华丽丽,看上去也 不错,我急不可耐地撕开包装,结果发现是萝卜干。于是我怒了,提着盒子去找gxx,希望他们能给我解释。结果人家说,袋装牛肉干与盒装牛肉干不是同一种 东西,叫我区别对待。我很郁闷,既然不是同一种东西,为啥你还要叫牛肉干呢?我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周围的人,其中一些人与我同感,但另外一些喜欢萝卜干的 人的观点与我大有不同。
    某:你不喜欢吃萝卜干就别吃啊,没人求你吃。
    我:这话说的不错,但是因为它叫牛肉干所以我买来吃了,而且如果我不吃,我怎么知道它实际上是萝卜干呢?
    某:人家能生产出来已经不错了,你应该感谢人家,要不你连萝卜干都吃不上呢。
    我:不喜欢萝卜干,我情愿什么都不吃也不愿吃萝卜干啊。
    某:有本事你自己去做!!
    我:我买牛肉干吃,打开发现是萝卜干,我去找厂家投诉,结果厂家说有本事你自己去生产。大家评评理,这合适么?
    某:你只不过撕开包装看看,你又没吃,你有什么资格说它不好。
    我:好吧,那我吃完再评论
    (吃完后)
    某:看吧,嘴上说不好吃,实际上还是吃了,它实际上还是让你感动了的吧。
    我:虽然我吃完了,但一点都不好吃
    某:不好吃还吃完,你犯贱啊?
    我:是你说叫我吃完再评论的啊,要不你又说我没资格
    某:其实你从一开始就是抱着挑毛病的心态去吃着萝卜干的,所以这萝卜干在你眼中没什么优点
    我:我承认这萝卜干味道还不错,但我想吃的是牛肉干。
    某:盒装牛肉干要有盒装牛肉干的特点,难不成全都按照以前的牛肉干照搬?那还有什么意思?适当的改变是允许的。
    我:适当的改变当然是允许的,除了原味的牛肉干外我还希望吃到麻辣的,五香的,手撕的牛肉干。但再怎么变也不应该把牛肉干变成萝卜干啊。
    某:哼!要是先有我们的盒装牛肉干再出你们的袋装牛肉干,又会怎样?你不要先入为主
    我:如果你们的产品先出,我也绝对不喜欢吃。而且说不定会因此连以后出的袋装牛肉干都不买了。还好你们后出,要不我将错过经典。
    某:算了,不跟你扯,到时候看销量来说话,销量高就说明这萝卜干好
    我:很多人冲着牛肉干的名气买了这玩意儿,这些人也被算入销量了啊?就比如我,我也是销量的一部分,这销量能证明什么?
    ……
    gxx:他们只是一群沉迷于牛肉干不可自拔的人,我们不用理会他们!!
    我:如果不是我们喜欢牛肉干,牛肉干不会这么出名,你们也不会想要生产其他形式的牛肉干。现在你借牛肉干的名气弄萝卜干来买,骗了很多人,也吸引了很多因 为喜欢萝卜干所以不介意这东西叫牛肉干的人。现在你钱赚了,名气有了,就打算抛弃我们这些人,这不是典型的过河拆桥么?说这话的时候想想清楚,是谁让你这 牛肉牌萝卜干出名的,别忘本,将来遭雷劈

2010-5-6 10:28 崔浩
既然知道那个开始,何不忘了结局???:hz1021:

2010-5-6 10:33 yt89
回复 #195 南宫未明 的帖子

写得挺有才但是作者明显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人家白送了包萝卜干给你你嫌它不是牛肉干似乎不太厚道吧。当然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的电费、时间和精神方面都算是一种极大的付出我也没话好讲。
说实话如果gxx不去拍它,谁能肯定就一定有人会去干这差事?到头来还不是只能守着看烂了的老版?话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既然连Koei的神魔无双、爆乳如云的一骑当千等等都能接受那么这个新版三国又能怎么着误人子弟呢?
中国人总是抱着一种守旧的思想,只要是与自己认为的历史有出入的或是不符合“历史精神”的都要大吐口水,导致虽说迫于创新能力的缺乏我们总是要抱古代历史的大腿但很少有人真正敢于把玩历史题材,倒是让小日本捡了N多便宜,看看我们的历史在小日本手里真可谓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同时也让他们赚足了真金白银。我们不总想要向国外输出我们的文化艺术么?就三国来说,恐怕我们输出N年也比不上日本一个三国无双来的有用,有人又要嚷了说小日本那个都是瞎掰的简直是玷污我们的历史欧美人看到的根本不是一个真实的三国。但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个无双人家根本看都不看你的三国一眼反倒是那些玩游戏玩上瘾了的会好奇去翻我们的三国演义。再说回国内,其实很多人都高估了我们中国人的平均素养,说真的老版那种文言文式的三国能看懂的甚至说是看进去的绝对不多,比如对于女性观众来说原来她们估计是看都不去看三国一眼的顶多知道个赵云关羽的名字罢了而新版中现代味浓厚的台词包括偶像剧式的吕貂之恋无疑吸引到了这些潜在的观众,这部新三国把更多的百姓囊括进了这段风云际会的历史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肯定吗?
至于网上的批评狂潮,说实话有心思骂的也都算是对三国比较了解的人至少也算是自以为是基础上的一知半解。他们所站的高度和普通老百姓已然不同,所以他们能挑出N多的不管是真实有意义的还是自我YY的毛病出来,但是骂得再多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依然扶摇直上,因为老百姓大多只想要图个乐子谁去鸟你孙坚该是死在山里还是死在船上?当然很多人骂街也就是图个乐子毕竟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空虚时刻都在折磨着自己,所以大家就各取所需地欢乐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yt89 于 2010-5-6 10:36 编辑 [/i]][/color]

2010-5-6 10:38 落叶
的确,这版三国有它的优点,比如由于制作经费多,所以无论是道具还是场景都比央视三国要精致漂亮的多.像吕布骑的马,那体型,那份神骏,真是不负~赤兔~之名.而老三国里那赤兔就太差了.别的不说,连红马都不是,是用颜色染红的.

再有,去繁就简做的也还不错,像十八路诸侯,就只重点点出了有下文的刘岱,公孙瓒几个人,其他的无关人士一律做打酱油处理.连多一个镜头多一句词都没.这比老版做的好,拍这类大作,要懂得取舍.老的就是太忠于原著结果拍成了一本流水帐.

但是编剧自身功力太弱,文学素养太低,你可以改编,可以乱入,但至少都要改的合乎逻辑,有理可循.你可以把自己当傻子,但别把受众当傻子.

总体来说,这部还是可以的,至少让人还有挑刺喷口水的愿望.这在当今来说,就算是一种成功了.

但编剧越来越NC的表现,正在让人越来越失去这种愿望.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落叶 于 2010-5-6 10:39 编辑 [/i]][/color]

2010-5-6 11:01 炎帝瀑布碎
如果抛开剧情改编的离谱,这个三国看还是值得看的:hz1022:
的确蛮好玩的,看了能令人放松不少:!!

2010-5-6 11:04 落叶
[quote]原帖由 [i]yt89[/i] 于 2010-5-6 10:33 发表
写得挺有才但是作者明显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人家白送了包萝卜干给你你嫌它不是牛肉干似乎不太厚道吧。当然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的电费、时间和精神方面都算是一种极大的付出我也没话好讲。
说实话如果gxx不去拍它 ... [/quote]



这个,朋友,你这个观点不对,对于电视剧来说,观众就是它的消费者.完全有资格~说三道四~.

而且偶对它的改编,颠覆也没意见,而且还认为做的不错.因为根据原作而不受限原作,才能出一部好作品.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合情合理,附和逻辑.

比如从东都洛阳逃到西京长安,沿途一马平川的大道有的是.除非董卓故意,否则那里会专走那种悬崖绝壁的险恶之路.这连起码的地理和军事常识都没.这么描写,无非就是为了渲染个吕布英雄救美,貂蝉获救倾心.但你完全可以多用用脑子,编个更合理的吗.


还有九天水米不进还能活的好好的.爱的死去活来说好三天过后来提亲结果近十天都不来.别的不说,吕布留恋貂蝉泡到二更天都不愿离开,走后居然那么多天连再来见见面都没.这合乎逻辑吗.千万别说他登门了.因为此时王允绝食,貂蝉以泪洗面.吕布如果登门拜访过,就算他知力只有48也必定会怀疑的.所以说这就是蠢.对貂蝉来说对她恩重如山的义父不吃不喝一天她也就投降了.如今竟能连着九天都无动于衷,这心也够黑了.这就是既不合情又不合理.连起码的常识逻辑都不顾.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落叶 于 2010-5-6 11:07 编辑 [/i]][/color]

2010-5-6 11:12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落叶[/i] 于 2010-5-6 11:04 发表

比如从东都洛阳逃到西京长安,沿途一马平川的大道有的是.除非董卓故意,否则那里会专走那种悬崖绝壁的险恶之路.这连起码的地理和军事常识都没.这么描写,无非就是为了渲染个吕布英雄救美,貂蝉获救倾心.但你完全可以多用用脑子,编个更合理的吗.
... [/quote]

走什么路还不是大问题,问题是究竟是谁在伏击董卓啊,曹操?后面明明说吕布伏击了曹操啊,这逻辑混乱的

2010-5-6 11:15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200 落叶 的帖子

说的甚是。

比如,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吕小强一脸无辜:“为毛骂偶是三姓家奴?”:titter:所谓笑死人不偿命也就是这个效果了。

比如老白策和神童权。编剧你要抬高孙权,我没意见。但好歹不能降低小霸王的智商啊。要知道孙权是继承父兄基业,他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好吗,电视中孙策整个一白痴,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

说到这里,我总算明白导演为毛要找老白来演孙策了,因为他本来就是要把孙策演成一个老白啊。

还有那“列位诸公”、“我本官”、“鼎之轻重可以问骂”,都笑掉人大牙。

2010-5-6 11:15 sos2290
主要原因是不老实,从片名就不老实,那意思谁不懂:利用三国演义拉人气,同时又为夹带私货找好了借口。

一边利用人家,一边拍人家的砖,完了还说这不关我事,这未免太..........

还有估计是最近琼瑶阿姨没大作吧,生生搞点爱情戏乱伦戏,这个搞点没关系,老这么玩就..........连死蚂蚁都玩小萝莉了。

要我说,新版三国,应该设置一个快进键,精彩的不是没有,不过得按快进才看得到..


最后:我诅咒那编剧生儿子全身P眼,那满耳的主子奴才.........我KAO:hz1002:

2010-5-6 11:1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0-5-6 11:15 发表
最后:我诅咒那编剧生儿子全身P眼,那满耳的主子奴才.........我KAO[/quote]

本来就是写清宫戏的。

“宝日龙梅你强奸了朕”、“我孝庄”到现在还是名言警句。

2010-5-6 11:19 火狐天下
三姓:吕、丁、董,似乎没什么问题
不过后来又认了一个王允做义父,这回该叫四姓家奴了

2010-5-6 11:25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5-6 11:17 发表


本来就是写清宫戏的。

“宝日龙梅你强奸了朕”、“我孝庄”到现在还是名言警句。 [/quote]

这版三国,可以称为快餐三国,看前一次爽,再看就没意思了。跟上次的快餐西游一样,放第一次的时候,评论多,争议大,现在如果再放,有几个人理会?

只不过导演志不在此,争议来了,银子就来了,反正我捞一把就走人。

真正的经典,是看了一次后,还可以看二次、三次,看得越多,感受的越多。

我不认为这个新三国会给人如此的感觉

2010-5-6 11:31 落叶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5-6 11:15 发表
说的甚是。

比如,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吕小强一脸无辜:“为毛骂偶是三姓家奴?”:titter:所谓笑死人不偿命也就是这个效果了。

比如老白策和神童权。编剧你要抬高孙权,我没意见。但好歹不能降低小霸 ... [/quote]


当然是更加成长了的天才孙权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老白策才能称霸六郡八十一州.真正坐领江东的正是孙策啊.搞不好,收太史慈的功也会被划到仲谋名下.

P
偶用脚指猜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落叶 于 2010-5-6 11:33 编辑 [/i]][/color]

2010-5-6 11:56 sos2290
陈家林宣布退出此剧后,接班的阎建钢着手努力搞起新《三国演义》,但在上年国庆节他也宣布已辞去《三国演义》总导演一职,并同时撤出其公司对该电视剧的投资,而原因则是“由于多种目前不宜表明的复杂原因,使《三国演义》无法具备最基本的创作条件”,以及“和个别投资方难以在操作层面达成一致”。他还在声明中特别指出,编剧朱苏进创作的文学剧本,“不应进行颠覆性和非专业性、非电视化的改造”。
    
他还在声明中特别指出,编剧朱苏进创作的文学剧本,“不应进行颠覆性和非专业性、非电视化的改造”。

这么回事啊...........
    

2010-5-6 11:57 kitsune1982
回复 #197 yt89 的帖子

照阁下的调调,无论电视剧多烂都是批不得的,因为都是“免费的午餐”。

不用去扯什么游戏,谁会把游戏当真了?新三国如果一开始就表明大话、戏说的立场,我相信喷的人会少很多。可剧组当时是怎么宣传的呢?史诗、历史剧这些标签又是怎么贴上去的呢?还刻意宣传场景、武戏胜过老版。你既然拿自己的优势去跟老版作比较,就说明新老应该是同类型,不然比较个啥?现在被板砖拍得不行了,就敷衍说只是个娱乐大众的偶像言情剧,这算负责任么?

我就不明白为啥新版拥趸都会说老版看不懂,还说是文言文,真是可笑。演义本身就是白话小说,老版首播时俺还上小学,班上大半同学都看,也没听什么人说看不懂的。要是说“你丫的”、“这杂种”才算白话,进而推崇备至,也忒低估新中国的扫盲成果。至于说老版没什么女性观众,想必你也只能用个“估计”来含糊其辞了。
说到当今中国的三国通俗化普及上,易中天居功至伟。与其说新三国是靠大白话夹杂文言的不伦不类的对白和琼瑶式的爱情戏吸引了原本对三国并无兴趣的人,不如说是易中天先培养出了这部分潜在的受众。把人家易教授的功劳归功于才播了几集的肥皂剧,我想高导脸皮再厚也该受之有愧。
感觉阁下的态度跟编剧的很像——老百姓大多只想要图个乐子谁去鸟你孙坚该是死在山里还是死在船上。抱着这种心态来拍三国,拍不好是显而易见的。
那个萝卜干论,极妙。阁下的所有论点都可以对号入座的。

最后赞一下帖子标题,本人现在也是很淡定地每天收看。心态是关键,新三国再怎么不济,总比《赤壁》、《见龙卸甲》等等靠谱吧;抛开三国主题不谈,电视剧的整体制作水准在国内电视剧中也算是上乘了。话说心态放宽了还有什么看不下去的呢,恐怕杀人放火也能泰然处之了吧

2010-5-6 12:06 yt89
回复 #200 落叶 的帖子

我并没有觉得观众不应该说三道四,相反像你这样侃侃它的逻辑错误更没什么不对。个人最看不惯的喷子莫过于扛着守护民族文化大旗来显摆自己学问的类型~另外那种认为刘备曹操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说多了实在无聊就近乎于无理取闹了。
但是你也说了这就是一个电视剧而已,何况还是中国的电视剧。我们中国的影视水准和当代的文化水平韩寒同志也早批了不知道多少回了,可能由于对三国题材的热爱我们潜意识里都希望这部作品越完美越好,但现实是这些圈内人士就是这么点水平了你再怎么苛求也很难有所拔高。但话又说回来你提到的很多逻辑错误其实大多数老百姓在观看时真的是不会在意的,吐槽惯了的当然都是我们这些经常泡在网上的人。我说这么多当然不是指责或者想制止各位的吐槽,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你是为了吐槽而吐槽那没什么意义反倒浪费自己时间倒不如开开心心看就是了,如果你觉得边看边吐槽是一种乐趣那么也请自便,如果你觉得这剧已经烂到无法容忍了那就别自虐了该干啥干啥。

2010-5-6 12:07 kitsune1982
回复 #202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看到老白那句“二弟,你是咋知道那么多的”,笑抽了。
这哪是小霸王啊,整一二愣子嘛。

2010-5-6 12:10 落叶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0-5-6 11:56 发表
陈家林宣布退出此剧后,接班的阎建钢着手努力搞起新《三国演义》,但在上年国庆节他也宣布已辞去《三国演义》总导演一职,并同时撤出其公司对该电视剧的投资,而原因则是“由于多种目前不宜表明的复杂原因,使《 ... [/quote]




好象原来是打算请陈家林导的.他当年就想拍三国,但被王扶林拍了.这算是了一个心愿吧.但当很明显这部三国的风格和他是不和拍,所以退出了.但目前这部的挂名总导演还是他.

阎建钢那不知道.估计也是理念不和吧.

2010-5-6 12:15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209 kitsune1982 的帖子

你说的不错。

但三国的普及不应该归功于易老师吧。

套用你的话,把三国的普及归功于易老师,恐怕易老师脸皮再厚也受之有愧。

三国故事自从明朝时就家喻户晓,清朝时更是妇孺皆知。无论是饱学之士,还是目不识丁的愚氓,没有人不知道三国的。

三国普及的功臣是谁?很明显,第一罗贯中,第二毛宗岗,第三是古往今来各个戏班。

为什么老百姓对所有三国题材的片子(不单单说这部《三国》,比如还有《赤壁》、《见龙卸甲》等)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往大了说,因为《三国演义》就是中国人的荷马史诗,是寄托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东西。往小了说,这是中国人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故事,是爷爷讲给父亲,父亲讲给儿子,儿子再将给孙子的东西。

所以,无论从文化上,还是从情感上,三国都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著作。

对待这样的作品本来就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

象电视剧一样随意瞎编乱造,那是明明是编剧导演有自虐癖。

2010-5-6 12:21 KYOKO
回复 #213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OMG,三红是不是要像六小龄童那样所说的,改编是要有个底限的:hz1028:

2010-5-6 12:22 yt89
回复 #209 kitsune1982 的帖子

我哪句话说你批不得电视剧了?你写的这些话不就显得自己很不淡定么~只是有些非常无聊的谩骂和吐槽个人实在是烦得很至少希望别在这个帖子内出现而已因为这帖的初衷只是和同好欢乐地探讨下新三国而已,至于吐槽帖谩骂帖网上到处都是任君驻扎甚至你单开一个吐槽谩骂贴也无所谓。
至于你说到的宣传问题,似乎阁下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是么?那我只能说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忒弱了点~它宣传得再怎么扯对你的影响也不过是把你拉到电视机前看了一集而已,然后选择权就完全在你自己了。有必要如此愤愤不平么?再说了这年头你也不是不知道,干什么不得宣传??尤其是娱乐圈为了上位连凤姐那种人都有。所以还是那个词,淡定。
从你的第三段话基本可以看出阁下也是个老三国迷,其实你心中的很多不平也如我之前所言是由于自己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在看而已。你说文言文有啥看不懂的?是,我看得懂你看得懂你周围的同学看得懂,但是也有很多人看不懂或者说看不下去。我就问你老版三国你周围有多少女生在看的?我只知道当年周围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人看而这个新版的确是吸引了很多女孩子在观看,至于说“估计”那是由于我能接触到的女性范围毕竟有限~
最后诚心地希望不要再出现像这样的人人PK型回复~大家欢乐地讨论剧情就好。

2010-5-6 12:24 几时
七八两集,九岁的孙权取代桓阶出使、连环计成了悲情言情剧……
真让人无语了!

2010-5-6 12:37 落叶
[quote]原帖由 [i]yt89[/i] 于 2010-5-6 12:06 发表
我并没有觉得观众不应该说三道四,相反像你这样侃侃它的逻辑错误更没什么不对。个人最看不惯的喷子莫过于扛着守护民族文化大旗来显摆自己学问的类型~另外那种认为刘备曹操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说多了实在无聊就近 ... [/quote]



~人家白送了包萝卜干给你你嫌它不是牛肉干似乎不太厚道吧。当然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的电费、时间和精神方面都算是一种极大的付出我也没话好讲~

~我并没有觉得观众不应该说三道四,相反像你这样侃侃它的逻辑错误更没什么不对~

以上这二段话是不是有前后矛盾之嫌.

其实89朋友,偶是支持你的,首先不管这部戏是不是精品,它至少是可以看的.偶基本上不看电视剧.今年唯一看过的一是血战太平洋.只看了二集就不打算看了.再一部就是这部三国.
如你所说.刘备曹操应该是什么样偶不在乎.甚至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也不在乎.因为第一哪根本不可能有人知道.第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形象和历史,不可能统一.所以这些至少对我来说都不算问题.目前这部至少曹操是在演曹操.刘备是演刘备,孙权孙策是不是在演孙权孙策那就见仁见智吧.但是逻辑上的,清理上的,常识上的错误确是不能容忍的.因为这代表了一种文化素养,一种社会文化的水平体现.如果对这些都没人出来说三道四几句,那这个社会的容忍度还真是高.

在如今这个多元的时代,一个东西出现后都赞美的或者都骂的是不可能出现的.能够褒贬不一的就算是成功了.比如浙版西游.新版红楼,偶连看和喷的欲望都没.

所以朋友大可不必在这儿如此一力维护.因为没必要.对于如今的娱乐业者来说,搞出一个东西来不怕没人骂,而是就怕没人骂.


把老兄你的话改一下.....新版《三国》还是可以看的~心态放宽即可......

这部长达九十多集剧演到后面的时候曾在你贴里留言的这些家伙如果还在出没,那它也真算是很成功了.毕竟这儿是轩辕不是百度吧.

2010-5-6 12:39 sos2290
说那么多干毛:叉出去:hz1002:

2010-5-6 12:51 yt89
回复 #217 落叶 的帖子

呵呵个人不觉得有什么矛盾的。说他不太厚道并不代表说他的话都是错的更没有要堵人家嘴的意思。而且那段萝卜论与兄台你挑逻辑错误还是有很明显的不同的,那萝卜论实质就是嫌弃新三国不像作者认为的那样“三国”而已。估计作者也是个老三国迷吧,其实个人对老三国的爱绝对不输给任何人毕竟是连DVD正版全套都收了的。但是老抬着老三国来贬新三国难道不无聊么?其实新老大战的根源并不在于拥护新版的人鄙视老版相反大多热切期盼新三国的人也都是老三国那时期过来的。看看百度那个新三国吧就知道了无非是一群自视甚高的老三国党整天吐口水结果吐到吧众发现连喘口气聊句新三国的地方都没有。于是才有了萝卜论里针对老三国党的那些不爽,结果反而倒被这个油嘴滑舌的作者拿来反讽了~但是谁先去烦的谁我个人也算是看得一清二楚。说句难听的话,老三国党是在仗势欺人罢了。
另外个人不觉得标题有改动必要,我发这个帖表达的是自己的意见,我没有能耐和资格也没有必要代表广大人民~以上。

2010-5-6 13:55 落叶
[quote]原帖由 [i]yt89[/i] 于 2010-5-6 12:51 发表
呵呵个人不觉得有什么矛盾的。说他不太厚道并不代表说他的话都是错的更没有要堵人家嘴的意思。而且那段萝卜论与兄台你挑逻辑错误还是有很明显的不同的,那萝卜论实质就是嫌弃新三国不像作者认为的那样“三国”而 ... [/quote]

呵呵,误解了.不是让你改标题,而是借你的话改一下来表达偶对这部剧的评价.

好看
可看

这就是你我二人的观感不同之处.

其次,即使那些极度反对者也没什么不厚道的.因为你把一个关注度极高,被公认为经典的东西给拍出来了.还颠覆了.那你就要有被喷的觉悟.正所谓你有拍的播的权利.那么受众就有喷的踩的权利.不能以你不喜欢就别看的态度来对应.

2010-5-6 14:32 三国赤壁周郎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5-6 09:53 发表
这个三国我觉挺好的。。。不象上个三国,孙坚死的不明不白,王允死的不明不白。。。很没有连贯性哦。 [/quote]
不过孙坚死得也太窝囊了点,没有演跨江击刘表那种精彩,完全归咎到玉玺的缘故

2010-5-6 20:31 Axie89
我觉得挺好的啊.如果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直接看这部片子.大家肯定没有这么多抱怨.

2010-5-6 21:02 白衣天子
[quote]原帖由 [i]Axie89[/i] 于 2010-5-6 20:31 发表
我觉得挺好的啊.如果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直接看这部片子.大家肯定没有这么多抱怨. [/quote]

这恰恰是最可怕的地方。。。。。。。

2010-5-6 21:17 三种不同的红色
  我也来说一段。
  
  温酒斩华雄,看小说中是如何描写的。
  
  先是华雄挑着孙坚头盔邀战,俞涉出战被斩,然后潘凤出战被斩,十八路诸侯相顾失色,袁绍只叹颜良文丑不在。情节层层推进,华雄未现一面,而已然威势迫人。正在此时,关羽慨然请战,正当读者心中焦虑稍减时,袁术又喝骂关羽,不许出战,读者的心再次被提起。然后曹操劝解,关羽立誓,中间又插入曹操敬酒一个细节。关羽言道:“酒便斟下,某去去便来。”何等英雄,简直是将逼迫得天下诸侯束手的华雄视同无物。到正式交战时,作者却又不写战场,只写听觉,“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这是何等威势,紧接着再写诸侯“众皆失色”,再次衬托。然后突然之间,声音骤停,一片肃寂之中,銮铃声响,马到中军,关羽进账,掷华雄人头于地。——其酒尚温。
  
  这才是温酒斩华雄啊。小说中没有用一个字描写怎么打的,怎么杀的,净都是虚写,气氛的衬托。可是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这段情节在小说原文中,连同标点不过548字,但却是何等的高妙,何等的高超。
  
  老版《三国演义》中,对这段的处理,也同样采取了虚写、衬托的方法,“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的金鼓、微微震动的酒杯、面色惊慌的诸侯,然后在突然的肃寂之中,关羽进帐,掷华雄人头于地。极得原著神韵。
  
  再看新版的,导演居然就去正面描绘关羽战斗的画面,可他又是怎么表现的呢?是用群众演员窃窃私语、华雄战马惊慌失措这种恶俗的桥段,是用诸侯“如果这个马弓手死了又该谁出战”的这种荒谬绝伦逻辑错乱的对白。就连打斗场面,也丝毫没用表现出关羽那种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霸气,而华雄更像是一个土匪草寇,哪里有一点逼迫天下诸侯束手的威势?于是原著中那种高妙的韵味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苍白。

2010-5-6 21:22 sos2290
NND,我就看见陈老师在那里大喊:孩儿对不起你啊:hz1028:

2010-5-6 21:24 神灵风
我看过演义,又看过火凤,这新三国实在看不下去:hz1014:

2010-5-6 21:27 火狐天下
陈宫提前出场

贾诩没出场

荀彧很狡猾

2010-5-6 21:30 靛沧海
呵呵,文若出场了,明早看看

2010-5-6 21:34 zeloti
陶谦是个忠厚老好人形象,与演义毫无区别:hz1019::hz1019:
相应的,下集曹军打徐州与演义一样,是完全的泄愤,非正义的了

2010-5-6 21:36 崔浩
文若有点老,不过还凑活吧。
比较恶心的是草人为什么直接叫文若为荀彧???
没点尊敬的意思,BS草人

2010-5-6 21:37 崔浩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0-5-6 21:34 发表
陶谦是个忠厚老好人形象,与演义毫无区别:hz1019::hz1019:
相应的,下集曹军打徐州与演义一样,是完全的泄愤,非正义的了 [/quote]
介壳之战看来没有了,我们的小赵要在下集才能出场了。:hz1020:

2010-5-6 21:37 落叶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5-6 21:17 发表
  我也来说一段。
  
  温酒斩华雄,看小说中是如何描写的。
  
  先是华雄挑着孙坚头盔邀战,俞涉出战被斩,然后潘凤出战被斩,十八路诸侯相顾失色,袁绍只叹颜良文丑不在。情节层层推进,华雄未 ... [/quote]


三红写的好,可就是这么一个三国演义.其时也不过是一本通俗读本而已.十数年之前,也只是儿童学习古典文学的一本启蒙读物.而就居然能让一个大编剧,连读完读懂都呼为不能,在联系看看222楼.今天中国社会的文化水准.悲呼.哀哉.

居然能对着王允.~咱们爱姬~.....这位编剧果有乱乱潜质.

2010-5-6 21:41 好胡子
陈宫不愧为三国早期的NB谋士,可惜王允老头人不听啊 ,哎。。。。

2010-5-6 21:42 好胡子
贾诩居然米出来  杯具。。。

2010-5-6 21:43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火狐天下[/i] 于 2010-5-6 21:27 发表
陈宫提前出场

贾诩没出场

荀彧很狡猾 [/quote]

贾文和虽然没出场,但是他的台词却被某西凉披头士抢了:hz1031:

2010-5-6 21:45 崔浩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0-5-6 21:43 发表


贾文和虽然没出场,但是他的台词却被某西凉披头士抢了:hz1031: [/quote]
老版的三国演义也没出来吧。这个比较正常,其实贾诩的谋略没啥神奇的,都是小聪明,办不成啥大事

2010-5-6 21:47 han6
[quote]原帖由 [i]Axie89[/i] 于 2010-5-6 08:31 发表
我觉得挺好的啊.如果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直接看这部片子.大家肯定没有这么多抱怨. [/quote]

这倒不一定,应该说没看过原著又不喜欢对剧本较真的观众没这么多抱怨。

我的习惯是不看演员,透过屏幕直视剧本,把电视剧当小说看。导演把三国拍成四国都没有关系,不过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重要的是自圆其说和前后照应。

可电视剧中不合逻辑的事情太多了,导演一边脱离原著凭空创造,一边又希望观众借助原著来理解新剧本中无法理解的事情。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an6 于 2010-5-6 09:52 编辑 [/i]][/color]

2010-5-6 21:58 zeloti
怎么老有人骂《三国》不合逻辑?事实上《三国演义》里的逻辑错误就多得惊人
骂《三国》雷人和缺乏历史常识还行

2010-5-6 22:01 三国赤壁周郎
天啊!怎么没有界桥之战啊~~旧版如此,新版也是如此,那可是一场决定袁绍、公孙瓒的人生转折的战争啊!云哥也有份登场,不是很好嘛,为啥没有呢?(虽然明天云哥登场,但还是期待有界桥之战看,看看白马义从进攻,看看先登死士防守反攻那场面是多么震撼啊,还以为有)

2010-5-6 22:07 崔浩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10-5-6 22:01 发表
天啊!怎么没有界桥之战啊~~旧版如此,新版也是如此,那可是一场决定袁绍、公孙瓒的人生转折的战争啊!云哥也有份登场,不是很好嘛,为啥没有呢?(虽然明天云哥登场,但还是期待有界桥之战看,看看白马义从进攻 ... [/quote]
你真当三国志啊,三国演义对这里也不是重点,而且重点也是为了突出一下小赵而已。:hz1020: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