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推荐几部京剧名段


2010-3-30 09:09 麒麟子
朱世慧好像一眼就能认出来

:hz1046:[img]http://www.cctv.com/program/szxt/topic/opera/C13059/20050705/images/20050705101343_1_2zheng2.jpg[/img]

2010-3-30 12:50 张洋
哦,果然眼熟。。

2010-4-29 21:09 张洋
之前一直对张学津不感冒,前几天在中国京剧网上听了张的《空城计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感觉犹在四大须生之上。还有孟广禄的《断密涧》,唱的酣畅淋漓,较之裘盛戎、方荣翔也不徨多让。不过有一点不太明白,裘派“龙吟、虎音”是怎么回事?网上有评论说孟长于龙吟而劣于虎音,搞不太清楚,知道的大大过来指教一下

2010-4-29 22:19 管成子
回复 #63 张洋 的帖子

龙音,虎音,凤音。不但京剧铜锤花脸需要具备,小生也需要。龙音就是立音,就是头腔共鸣;虎音就是膛音,就是口腔共鸣。叶盛兰先生龙,虎,凤三音就用的非常好。

2010-4-29 22:39 张洋
回复 #66 管成子 的帖子

多谢指教

2010-6-7 00:06 侯希白
断密涧我也很喜欢,见签名可知:hz1024:

除了楼主自己列出来的,我也推荐你试试伍子胥(文昭关),野猪林,三家店,上天台,锁五龙这几出/段

于魁智是不错,不过我真正对京剧萌发兴趣起源于耿其昌老师的坐宫,所以算是耿迷:hz1026: 张克我也挺喜欢的,他和于还算是当打之年

2010-6-22 09:30 ykykykyk
坚决支持楼主弘扬国粹

2010-6-25 00:27 张洋
回复 #66 侯希白 的帖子

呵呵,兄说的那几段我也听过,其中比较喜欢于魁智“一轮明月照窗前”这段,当时忘记写了。。。。兄的签名后三个我都支持,只是不知为何爱李密?

2010-6-25 00:41 张洋
回复 #38 大多数人 的帖子

最近又听了不少京剧,感觉了解了不少知识,再来妄言几句。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录得质量太差,听起来感觉韵味全失;高派的风格个人不太喜欢,李和曾的音色听起来也没有四大须生“云遮月”的美感;奚啸伯的唱段我非常喜欢,感觉奚先生作为票友出身,他唱腔中的书卷气是其他几位所没有的,不过现在唱奚派的从欧阳中石以降,全都没学到家,唱不出那种独有的味道来;谭派的唱腔感觉太过高亢而失之不够厚重,富英先生的吐字也不够清晰。四大须生我的排名是:奚、马、杨、谭。

2010-6-25 00:43 张洋
回复 #34 麒麟子 的帖子

同感。前阵儿在网上听张火丁的《锁麟囊》,结果一上来就是一长段交响乐,听得我直接关了。:hz1023:

2010-6-25 00:45 张洋
回复 #43 麒麟子 的帖子

对花枪里的老旦也很年轻啊

2010-6-25 00:47 张洋
回复 #50 大多数人 的帖子

薛平贵别的也就罢了。“洞宾曾把牡丹戏”这一段当真听的人牙根痒

2010-6-25 00:53 张洋
回复 #23 颖颖 的帖子

那公主老生是不是也喜欢张学津?

2010-6-25 08:47 大多数人
[quote]原帖由 [i]张洋[/i] 于 2010-6-25 00:41 发表
最近又听了不少京剧,感觉了解了不少知识,再来妄言几句。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录得质量太差,听起来感觉韵味全失;高派的风格个人不太喜欢,李和曾的音色听起来也没有四大须生“云遮月”的美感;奚啸伯的唱段我非常 ... [/quote]
所谓云遮月是谭鑫培的特点。
余叔岩是老谭培弟子;言菊朋私淑老谭;马连良是贾洪林弟子,贾洪林又是老谭弟子。
谭富英是老谭孙子;奚啸伯是言菊朋弟子;杨宝森私淑余叔岩。
前后四大须生有六人是老谭一脉,跟学刘鸿声的高派本来就不是一个风格。

2010-6-25 08:53 大多数人
[quote]原帖由 [i]张洋[/i] 于 2010-6-25 00:47 发表
薛平贵别的也就罢了。“洞宾曾把牡丹戏”这一段当真听的人牙根痒 [/quote]
三部戏有戏妻的相似剧情。
《桑园会》最直白,秋胡直接要求在路边野合。《汾河湾》内容较少。《武家坡》么,介于两者之间吧。

2010-6-25 11:35 张洋
回复 #74 大多数人 的帖子

呵呵,云遮月最初是形容老谭的,但其实真正发扬光大的还是余叔岩。

2010-6-25 11:39 张洋
回复 #75 大多数人 的帖子

这里我说的不是戏妻,而是前面薛平贵说的“若是不贞,就将她杀死,去见代战公主”,有这般狠毒的丈夫吗?兄学识渊博,望以后多多指教。

2010-6-25 12:08 麒麟子
这三部戏都有个特点就是妻子都认不出来自己的老公了,太戏剧化了

2010-6-25 12:36 大多数人
回复 #78 麒麟子 的帖子

武家坡跟汾河湾都是分别十八年,桑园会则是二十多年。
二十来岁的小伙出门,四十来岁才回来,又都是新婚不久,认不出不奇怪。

2010-6-25 12:38 大多数人
回复 #77 张洋 的帖子

不是所有版本都有这几句台词吧:hz1046:

2010-6-25 12:44 邓仲华
这几句都有,基本差不多
客官,敢是迷失路途?
阳关大道哪有迷失路途道理,我乃名问姓的。
有名便知,无名不晓。

2010-6-25 13:09 李太黑
路過:hz1056:
京劇只聽過一小段女起解

2010-6-25 18:25 张洋
回复 #80 大多数人 的帖子

可能建国后和谐了,我听的马连良先生的录音是有这一段的

2010-6-25 18:57 文以载道
智取威虎山——甘洒热血写春秋

今日痛饮庆功酒
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2010-6-27 17:22 侯希白
[quote]原帖由 [i]张洋[/i] 于 2010-6-25 00:27 发表
呵呵,兄说的那几段我也听过,其中比较喜欢于魁智“一轮明月照窗前”这段,当时忘记写了。。。。兄的签名后三个我都支持,只是不知为何爱李密? [/quote]

“一轮明月照窗前”这段有点缓,感觉跟坐宫差不多,而且不太合伍子胥的性子. "鸡鸣犬吠五更天"叫人听得凄然; "伍员在头上换儒巾"则畅快不少,强烈推荐

爱惜李密,是因为他的反抗精神和战斗精神:hz1026:,每次听王伯当唱什么"他本是真龙下天堂"我就嗤之以鼻..

[quote]原帖由 [i]张洋[/i] 于 2010-6-25 11:39 发表
这里我说的不是戏妻,而是前面薛平贵说的“若是不贞,就将她杀死,去见代战公主”,有这般狠毒的丈夫吗?兄学识渊博,望以后多多指教。 [/quote]
对,就为此不屑薛平贵为人,十担干柴八斗老米就想人等你十八年..亏得你是活在戏文里...  跟他半斤八两的还有杨延辉,老薛好歹来接老婆,木易驸马则是"且不知老母年高迈,你替为夫尽孝来,船到江心难上岸,将妻推倒地尘埃"! 这杀才...

[quote]原帖由 [i]大多数人[/i] 于 2010-6-25 08:53 发表

三部戏有戏妻的相似剧情。
《桑园会》最直白,秋胡直接要求在路边野合。《汾河湾》内容较少。《武家坡》么,介于两者之间吧。 [/quote]
桑园会太猥琐了,我实在听不下去:hz1002:


最近一两年我又迷上越剧了,另一种味道,别有趣味:hz1026: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侯希白 于 2010-6-27 17:25 编辑 [/i]][/color]

2010-6-28 12:33 大多数人
[quote]原帖由 [i]张洋[/i] 于 2010-6-25 00:43 发表
同感。前阵儿在网上听张火丁的《锁麟囊》,结果一上来就是一长段交响乐,听得我直接关了。:hz1023: [/quote]
张火丁的白蛇传俺很稀饭,尤其是那段南梆子。

2010-6-28 18:16 关毛
还是咱这里的秦腔听着有味道

2010-6-28 19:56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关毛[/i] 于 2010-6-28 18:16 发表
还是咱这里的秦腔听着有味道 [/quote]

秦腔有的唱段很好听。比如《斩单童》。

不过大多数剧目,我还是喜欢京剧。

2010-7-3 16:16 大多数人
[quote]原帖由 [i]张洋[/i] 于 2010-6-25 00:43 发表
同感。前阵儿在网上听张火丁的《锁麟囊》,结果一上来就是一长段交响乐,听得我直接关了。:hz1023: [/quote]
:hz1017:这个,俺昨天下来看了,应该是张火丁个人演唱会上的录音。
开头的交响乐跟后头确实不协调啊

2010-7-17 15:00 张洋
回复 #85 侯希白 的帖子

听《文昭关》就要听那股子郁结之气嘛,伍子胥那时候要是能畅快才是怪事。李密和王伯当这两家伙都让人不太爽,那句“真龙下天堂”的确是没话找话说,奴性毕现。

2010-7-22 21:21 eareast
孤王看来也平常
就这句还行

2010-7-31 07:06 草堂居主
我有梅兰芳的“贵妃醉酒”......

街上偶遇处理VCD的,翻了翻,就这一张还不错,一元大洋买下,还不错.....,楼主要的话留个联系方式!

2010-10-23 23:21 西凉赋
回复 #90 张洋 的帖子

这一点坚决赞同,《断密涧》里的王勇真是二得可以。被李密追问得满嘴跑火车,理屈词穷。

2011-6-16 23:42 张洋
回复 #85 侯希白 的帖子

请教兄台,越剧我听得很少,在网上看到一位专家批评当代戏曲艺术“表演话剧化,演唱歌剧化,布景越剧化”,前两点都好理解,但越剧的布景道具相比北方各剧种有什么特点就不太清楚了,还望有所涉猎的坛友不吝赐教。
另外我在北大看了场迟小秋领衔的青年团演出的《四郎探母》,里面把四夫人给和谐了,后来到网上搜了搜,目前许多京剧院的《四郎探母》都不让四夫人出场,是为了压缩时间简化矛盾突出主线的需要,不知兄如何看待。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几部京剧名段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