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体坛动力 » 网易日评:外教不是洋奴才,不是金牌工具


2010-2-26 21:10 本因坊秀策
网易日评:外教不是洋奴才,不是金牌工具

你知道丹尼尔·拉斐尔是谁吗?

我想,如果我带着这个问题到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上见人就问,一天下来能有几个人给出正确答案就算是阿弥托佛了。

但是,如果我告诉大家丹尼尔·拉斐尔其实就是带领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世锦赛的那个加拿大人,相信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就是那个外国胖老头!

其实,对于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丹尼尔·拉斐尔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女子冰壶队能不能夺得温哥华冬奥会的金牌。

瞧,问题就这样到来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金牌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丹尼尔·拉斐尔来说,是否发自内心地热爱冰壶这项运动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恰恰就是丹尼尔在中国队负于俄罗斯队之后,对中国队的几名姑娘大光其火的原因之所在。在他看来,这些姑娘并不是因为热爱这项运动才来从事这项运动的,她们的眼中只有金牌,冰壶不过是她们获取金牌的一种途径或者工具而已。如此强烈的反差面前,不上火,不愤怒,倒反而不正常了。

据说,在中国冰壶队内部,丹尼尔有一个外号——白求恩。数十年前,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加拿大人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直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现在,丹尼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虽然冬季中心给开了工资,但老头毕竟还是付出了被以前供职学校开除的代价,所以他的所做所为,从某种意义上依然可以称之为奉献。[b]问题是,丹尼尔觉得自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冰壶事业”而来的,而在一些官员的眼中他不过是个“洋打工”而已。[/b]所以,这又是一个强烈的反差。而在这样的反差中工作,一旦遇到“导火索”,不说出“俺不伺候了”的话,然而产生强烈的“撂挑子走人”念头,也同样不正常了。

丹尼尔这次“冲冠一怒”,还引出了另外一个“悬案”:因为对队长王冰玉出尽风头不满,外界看上去是一个“团结集体”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其实暗藏着深深的“内讧危机”。在中国人看来,队中其他姑娘的这种情绪很容易理解,从一垒到四垒,哪一个环节是可以缺少的?既然都不可或缺,又凭什么只有她王冰玉一个人享受“阳光雨露”?更何况,王冰玉这队长也并非民选,不过是领导指定的而已。而在丹尼尔看来,冰壶队的队长有史以来就是当然的核心人物,她“冲锋陷阵” 在最前方,理所当然地就应该得到更多。于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也同样成为一种强烈的反差。而既然大家对这项运动本质的理解都不相同,丹尼尔对中国队几乎总是有开不完的会当然也就没法理解、没法接受。于是,借机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自然也是正常的事。

其实,只要稍微打开一点点思路,我们就可以发现,在中国执教的外教或多或少都有着丹尼尔者类似的不解与愤怒。比如说女垒的金昶伯,一直干得好好的,领导说不让你干你也就没得干了。再比如说克劳琛,总觉得自己满腔热忱一定会换来好的回报,结果却是被弄得灰溜溜地下课。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而对于这些外教,我们往往都会很笼统地称其为“不了解中国国情”,然后便理所当然地继续走“中国特色的金牌之路”。

拿金牌当然没错,问题是,难道从事体育运动真的只有拿金牌这惟一的目的么?我想,中国的体育官员们可能没有谁会公开承认“没错,我们搞体育就是为了拿金牌”,但是,事情上,中国的体育官员又有几人不是一年到头在“围着金牌转”的呢?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外一套,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体育在取得一个又一个冠军的同时,整体的国民身体素质却又是在每况愈下了。

因为有了金牌,所以我们成为了体育大国;因为我们仅仅只有金牌,所以我们还没法成为体育强国。这是目前中国体育的一个现实,也是一个“怪圈”,而只要我们一天不走出这样的“怪圈”,那么丹尼尔式的愤怒便一天不会终止。同样,只要我们一天不走出这样的“怪圈”,那么丹尼尔式的愤怒便也只能是徒劳,因为这个“滋润”着“怪圈”的现实环境是不会因为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愤怒便改变了的,哪怕你是一个外国教练,哪怕你带出了世锦赛冠军,甚至奥运会冠军!

--------------------------------------------------------------
[color=Red]评:因为这老头不知道金牌对于中国运动员意味着此后一辈子衣食无忧吧[/color]

2010-2-26 21:18 KYOKO
中国就是个体育强国

话说谁说的,世界上就没人重视全民体育,美国就是个胖子之国:hz1001:

2010-2-26 21:26 江城子
中国玩儿冰壶的女人数量超过10个人吗?:hz1001:

2010-2-26 21:28 恨地无环
回复 #2 KYOKO 的帖子

胖子可以叼着啤酒瓶躺在沙发上看本州的队伍搞超级碗NBA冰球之类的东西也算全民体育的一种形式。

2010-2-26 21:29 dimeterio
又批评官员了……

老百姓不是金牌至上的吗?

是国情,不是官情。

2010-2-26 22:00 墨叶
经济条件不允许。巴西踢足球的也是为了改变命运。

2010-2-26 22:01 墨叶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10-2-26 21:29 发表
又批评官员了……

老百姓不是金牌至上的吗?

是国情,不是官情。 [/quote]
难不成还批评老百姓?

2010-2-26 22:24 马岱
这篇文章有些地方不一定对,2008年奥运会前,各项目都拼尽全力投入很大,聘请外教也是其中一个方面。但这不是常态,各项目的资金投入始终有限,奥运过后纷纷解聘外教实际也是受经济压力所致。在球队处于上升时期时,认为外教是值得的,在球队无法再突破时,请外教就舍不得了。另一方面,外教之所以更有效是因为有本土教练不具有的先进训练方法,当外教的方法已经不再神秘,当中国教练也会模仿时,外教就只有走人了。

2010-2-27 13:18 KYOKO
问题是,丹尼尔觉得自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冰壶事业”而来的,而在一些官员的眼中他不过是个“洋打工”而已。

米卢不是来带中国队出线的,是赚钱来的

2010-2-27 15:22 马岱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2-27 13:18 发表
问题是,丹尼尔觉得自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冰壶事业”而来的,而在一些官员的眼中他不过是个“洋打工”而已。

米卢不是来带中国队出线的,是赚钱来的 [/quote]
两个方面本来就不是矛盾的,事业要干,但也要谋生。

2010-2-27 17:36 姚科双雄
女子冰壶的表现很不错,值得称赞:hz1001:

2010-2-27 17:41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本因坊秀策[/i] 于 2010-2-26 21:10 发表
问题是,丹尼尔觉得自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冰壶事业”而来的,而在一些官员的眼中他不过是个“洋打工”而已... [/quote]

真的有这么高尚吗,其实也就是个打工的吧

我要说“郎平是为了美国人民的排球事业而去美国的”很多人要不高兴了吧

2010-2-27 18:39 本因坊秀策
[quote]原帖由 [i]火狐天下[/i] 于 2010-2-27 17:41 发表


真的有这么高尚吗,其实也就是个打工的吧

我要说“郎平是为了美国人民的排球事业而去美国的”很多人要不高兴了吧 [/quote]
CCTV不是称援外教练就是为他国的乒乓球运动事业而去的么,从没说过他们是去外国打工的吧?

2010-2-27 21:36 KYOKO
[quote]原帖由 [i]本因坊秀策[/i] 于 2010-2-27 18:39 发表

CCTV不是称援外教练就是为他国的乒乓球运动事业而去的么,从没说过他们是去外国打工的吧? [/quote]
那就要看了,如果他们在国外的待遇比国内低,那就完全可以这么说

2010-2-27 22:28 yingzheng
外国人难道不能为中国人打工吗?

中国教练和外国教练又有什么区别呢?

2010-2-27 23:14 天若·风扬
中国对外招商引资也是这样想的
看上去对你客客气气,其实心理盘算着怎么得到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国外人也不傻,现在倒好,核心技术一个不给,管理体制让你学个皮毛~~~

严格区分打工和事业的确比较难,只能这么说,一个人既要生存,也要事业

2010-2-28 13:48 KYOKO
这就是差距,如果这次拿了冠军的话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铜牌的话就还得打下去

2010-3-1 10:04 秃鹫派分子
女垒的金昶伯
这个是女曲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