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7 17:59
付昭霄
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骗人的。
三国演义里总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刘备都得到了。他也没统一啊。
2010-1-27 18:00
qq932933004
关键字眼是得一
2010-1-27 18:30
付昭霄
回复 #2 qq932933004 的帖子
后来庞统死了,剩一个了。同意了么?
2010-1-27 18:32
qq932933004
回复 #3 付昭霄 的帖子
已经得二了呀,即使是死了
而你也说了都得到,那么就是得二,对吗?
2010-1-27 18:48
马岱
是“可”,非“必”也。
刘备得到一个就达到了安天下的条件,问题是别人也有安天下的条件。
2010-1-28 01:18
混世魔王
潘凤马忠,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2010-1-29 13:20
常山江长寅
关键是可安天下 不是得天下 诸葛亮帮刘备安定蜀川 荆州 就是安天下
2010-1-29 13:29
dingbo011
司马徽给自己亲戚作广告~
你们都信啊~:hz1031:
我说信春哥 得永生~你以后挂了,也不要说我忽悠你~
只能说你没信的彻底:hz1033:
2010-1-31 16:09
梦幻军师
同上。。。信春哥还能原地复活呢。。。免费拉蓝呢。。
不信你去玩网游。。。
哦。。。不能原地复活??你信得不彻底啊!你是个伪信春哥的,只是为了达到原地复活而去信~~
2010-1-31 16:27
无敌马孟起
:hz1039:春哥是哪位?好像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嘛!!!:hz1046:
2010-1-31 17:50
西园新军
注意哈,表歪楼。
2010-1-31 21:20
无敌马孟起
所谓“得一可安天下”只是来形容他们两个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就像形容某人才高八斗一样!一斗是多少才你说得清么?
2010-2-3 22:04
云淡羽翾
个人觉得“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赞颂二人才能,但个人的力量在历史洪流中是极其渺小的,诸葛亮、庞统虽然有战胜强敌的智谋(例如死诸葛走司马懿,就证明了诸葛亮的才能在司马懿这个胜利者之上),所谓“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就是指出诸葛亮是逆潮流而动的英雄。:hz1031:
2010-2-3 22:09
8895565
只是演义里面一句夸张的话,不用太在意了吧?赞成是司马徽在推荐亲戚
2010-2-3 22:12
乌云背后
上将潘凤 可斩华雄
2010-2-4 10:37
李程公子
周郎也曾妙计安天下,可见对安天下的理解很多……:titter:
信徽哥,安天下。
2010-2-4 12:12
付昭霄
[quote]原帖由 [i]李程公子[/i] 于 2010-2-4 10:37 发表
周郎也曾妙计安天下,可见对安天下的理解很多……:titter:
信徽哥,安天下。 [/quote]
简直是炒作啊。对了,你头像那娘们是不是日本人?快快给我享用。:hz1023:
2010-2-4 17:41
李程公子
[quote]原帖由 [i]付昭霄[/i] 于 2010-2-4 12:12 发表
简直是炒作啊。对了,你头像那娘们是不是日本人?快快给我享用。:hz1023: [/quote]
LS跑题了……
这个MM我以前在水区发过一个红包帖,里面有套图,非日本MM。
2010-2-5 17:05
吃饭猛喷罗大傻
荆州也不能安,岂能安天下乎?
2010-3-8 17:37
付昭霄
[quote]原帖由 [i]吃饭猛喷罗大傻[/i] 于 2010-2-5 17:05 发表
荆州也不能安,岂能安天下乎? [/quote]
那他还吹什么啊?
2010-3-8 20:38
yinhueagle
古人动不动就是天下什么的,都是夸张说法,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形容词而已,不必当真
2010-3-8 23:01
太平清领道人
小说而已,当然可以允许夸张一下啦,楼主真是太执着了:hz1026:
2010-3-9 01:27
恒双羽
李程公子,当年游侠网刚出三国11,修改贴图时候,那位费才征战史的作者啊~:hz1046:
司马徽与庞统,诸葛亮齐名,三人的号分别是水镜,凤雏,卧龙,均出自一人之口,就是庞德公。
出自《三国志庞统传》注解《襄阳记》。
司马徽与庞德公交情不错,而且也很赏识年幼的庞统,因为当时庞统相貌丑陋,旁人往往忽略其才识。
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的是诸葛亮的姐姐,所以两家有亲戚关系。
而庞统又是庞德公的侄子。
《三国志·刘备传》,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当时盛传“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并非出自司马徽之口,乃是演义穿凿附会。
另外庞统是死于攻城战场上,并非死于落凤坡,因为当时就没有落凤坡,这也可能是后人杜撰,
或者此处是庞统墓地被后人冠名。
从三国志来看在刘备当时势力中是诸葛亮主内,庞统主外。象这两人都才华过人,又有相同志向,
并且还沾亲带故,彼此信任程度可想而知,什么彼此嫉妒,贪功一说,太过牵强。
从当时入蜀的情况来看,诸葛亮坐守荆州,庞统入蜀得川,可见当时刘备势力正是大有可为。
或许庞统的早逝,断送了刘备问鼎天下的契机。
以我个人的审视角度来看,庞统和诸葛亮就好比郭奉孝和荀香令的组合一样强大。
失去了郭奉孝,曹操同样失去了掌控天下的契机。
势力强大后的曹操与荀彧的不合,也正如势力强大后的刘备与诸葛亮的不合一般无二。
从个人感情上讲,如果庞统未死,诸葛亮也不需要入川,如果诸葛亮不带赵云,张飞等入川,
荆州也不会给关羽统领,那么以诸葛亮的谨慎小心,断不会坐看魏吴形成同盟,而荆州也不会有失。
因为以诸葛亮在外交上的“卑鄙"程度,就算魏吴达成同盟,诸葛亮也会以种种手段加以破坏,
例如:先”归还“荆州数郡,并且要求东吴协同北上,再应诺战果顺利再”归还"其余数郡。
而当时荆州地理最重要的不是经济,而是长江上游的掌控,这对东吴水军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东吴历届水军都督都念念不忘得荆州。
试想东吴水军在长江上逆流而上的时候,发现上游顺江而下数十,乃至数百的巨木,浮刺球,
多庞大的水军船队也受不了啊。
而对魏国来说,荆州也有同样的作用,所以荆州固然是各国都想攻占,但是要看用什么筹码来交换,
但是绝不该是损兵,折将,失地这种全赔的结果。
顺便感慨一下,
刘备势力和曹操势力相似的地方真的很多,
比如刘备以皇叔身份正如曹操拥立献帝。
庞统死后法正深受刘备信任也正如郭嘉死后贾诩备受曹操信任。
再有李恢说马超,也好比满宠说徐晃。
魏蜀正是以很多近似的蓝本轨迹在书写各自的篇章,所谓历史洪流不过是后人所嘉颂,
假若赤壁战后,刘备在追击战中真的追到曹操……
当然不是演义中那个什么华容道,而是根本就没追到而已。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恒双羽 于 2010-3-9 01:39 编辑 [/i]][/color]
2010-3-12 05:40
xiaomatu
本来就是司马徽忽悠刘备,给卧龙凤雏打广告。
2010-3-12 09:11
wwwg
能让濒临破产的刘备公司起死回生、发展壮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得天下的 客观因素太多,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决定的吧
2010-3-12 09:32
绛橙子
应该只是对局势不了解,一辈子在荆州地界混的司马徽桐子给自己两亲戚做广告的宣传用语,和钻石恒久远之类的话差不多。
2010-3-12 09:38
坚硬的稀粥
水镜先生一辈子没出过荆州,此二人乃荆州士子翘楚,但未必是天下人物之翘楚。水镜若生在北方,就会说得二荀可安天下了。
2010-3-12 09:43
颖颖
单从文学角度出发,我一直认为把凤雏写成司马懿更好。
2010-3-12 12:15
碧空之歌
回复 #28 颖颖 的帖子
这样有点孙膑庞涓的感觉啊
2010-3-13 17:25
付昭霄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3-12 09:43 发表
单从文学角度出发,我一直认为把凤雏写成司马懿更好。 [/quote]
[Glow=blue,4]为什么?那岂不是把庞统描写的太奸诈了?[/Glow]
2010-3-22 22:42
kk6617896
回复 #13 云淡羽翾 的帖子
讲的得太好了,说出了偶心中一直想说的话,不过我还是觉得庞统是一个内斗的英雄,光想争权夺利,所以他就算活着也得和诸葛亮搞翻。
2010-3-22 23:15
颖颖
回复 #29 碧空之歌 的帖子
恩,孙庞斗智的杯具版。刘备三故诸葛,曹操三请司马(历史上真有这事!),然后诸葛 vs 司马 PK。。。
回复 #30 付昭霄 的帖子
庞统直接写成个小人物好了,只是把凤雏这个头衔挂到司马头上。
2010-3-23 11:26
付昭霄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3-22 23:15 发表
回复 #29 碧空之歌 的帖子
恩,孙庞斗智的杯具版。刘备三故诸葛,曹操三请司马(历史上真有这事!),然后诸葛 vs 司马 PK。。。
回复 #30 付昭霄 的帖子
庞统直接写成个小人物好了,只是把凤雏这个头衔挂 ... [/quote]
那怎么不把郭嘉弄成凤雏。。
2010-3-23 20:47
颖颖
郭嘉出场太早了。卧龙/凤雏这个概念,是郭嘉死后才出现的。
2010-3-23 21:17
三种不同的情色
要怪就怪张任吧,怪不得刘备斩了张任,本来可以统一天下的
2010-3-24 21:41
中庸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3-12 09:43 发表
单从文学角度出发,我一直认为把凤雏写成司马懿更好。 [/quote]
这就是传说中的对手戏?
司马和诸葛的对手戏确实写得精彩,饿觉得比诸葛和周都督的精彩的多。周都督在诸葛的面前显得太面了,而且就是被耍的对象,真是惨不忍睹,没有那种激烈的对抗性啊:hz1027:
2010-3-24 23:37
付昭霄
[quote]原帖由 [i]中庸[/i] 于 2010-3-24 21:41 发表
这就是传说中的对手戏?
司马和诸葛的对手戏确实写得精彩,饿觉得比诸葛和周都督的精彩的多。周都督在诸葛的面前显得太面了,而且就是被耍的对象,真是惨不忍睹,没有那种激烈的对抗性啊:hz1027: [/quote]
后期诸葛亮岁数也比较大了。好像周瑜比诸葛亮岁数大。
2010-3-25 21:52
李程公子
[quote]原帖由 [i]恒双羽[/i] 于 2010-3-9 01:27 发表
李程公子,当年游侠网刚出三国11,修改贴图时候,那位费才征战史的作者啊~:hz1046:
司马徽与庞统,诸葛亮齐名,三人的号分别是水镜,凤雏,卧龙,均出自一人之口,就是庞德公。
出自《三国志庞统传》注解《 ... [/quote]
更正一下,《费才》的作者是火燚……:titter:
2010-4-1 21:16
我意天下
正因为两个都得了,过犹不及,天下还是得不到
2010-4-15 17:12
gstb
[quote]原帖由 [i]dingbo011[/i] 于 2010-1-29 13:29 发表
司马徽给自己亲戚作广告~
你们都信啊~:hz1031:
我说信春哥 得永生~你以后挂了,也不要说我忽悠你~
只能说你没信的彻底:hz1033: [/quote]
“司马徽给自己亲戚作广告~”
给哪个亲戚?
我认为是为了让二人出山,使天下不能统一,好让司马家族崛起,因为司马家当时力量实在太弱,无力篡位。
2010-4-16 15:06
xiaoshuang0505
:hz1005: 只是受不了孔明自比管仲乐毅。
2010-4-16 20:29
01xx01
[quote]原帖由 [i]xiaoshuang0505[/i] 于 2010-4-16 15:06 发表
:hz1005: 只是受不了孔明自比管仲乐毅。 [/quote]
在当今的知名度,管乐远不及诸葛,如此自比还不算自夸吧。论功业,管仲或在诸葛之上,可二者所处年代不同,天下形势不同,很难说才能孰高孰低。
2010-4-20 09:47
RoyS
有了卧龙凤雏,需有人配合,一个国家是一个TEAM,曹操手下文物兼备,而蜀汉到后期则缺兵少将
2010-9-10 20:29
liuyjyj
刘备得了两个,虽然死了一个,但是也算是经过二人的帮助了
2013-3-23 05:10
woailiuyifeiya
回复 #15 乌云背后 的帖子
可笑不到三回合就被华雄斩了,一废物
2013-3-23 20:32
shicanhui
回复 #30 付昭霄 的帖子
她的意思是这句话改为“孔明、仲达,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不是把庞统写成司马懿这么阴险
你个……“纯洁的小男生”
2013-3-23 20:53
郝伯道
估计作者也觉得吹牛太大不好意思
又让水镜先生出来补了一句: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
2013-3-23 23:20
KYOKO
回复 #47 郝伯道 的帖子
没听说过
2013-4-4 12:08
住持方丈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情色[/i] 于 2010-3-23 21:17 发表
要怪就怪张任吧,怪不得刘备斩了张任,本来可以统一天下的 [/quote]
和张任有什么关系啊?!
2013-4-5 01:56
zeloti
小说中的谈话有夸大很正常
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结果曹丕在位时诸葛亮敢动魏国吗?
关羽“威镇华夏”,皇甫嵩和董卓甚至“威震天下”,结果还不是不太好咩
而且上面这些还是正规史料而不是小说
2013-4-5 23:55
shps940114
要是龐統入川實沒掛 可能就不一樣了
2013-4-7 17:29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3-4-5 01:56 发表
小说中的谈话有夸大很正常
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结果曹丕在位时诸葛亮敢动魏国吗?
关羽“威镇华夏”,皇甫嵩和董卓甚至“威震天下”,结果还不是不太好咩
而且上面这些还是正规史料而不是小说 [/quote]
威震华夏不只是小说吧?
“君才十倍于曹丕”是刘备逼吓诸葛亮的手段呢。
2013-5-30 11:05
一炮而红
卧龙凤雏玉麒麟
得一人,可安天下。安是安定,治理管理好天下。不是作战打天下。其实庞统的治理管理天下内政方面及战略水平上应和诸葛差不多吧,而诸葛在战术战略上都可以。而司马懿年纪上稍微小些。属于后期人物,因此在当时没能和诸葛庞统去比较,如果司马出世早,可能就是卧龙凤雏玉麒麟了啊。
2013-5-30 17:18
乌鹊南飞3
回复 #1 付昭霄 的帖子
[quote]
卧龙凤雏玉麒麟
得一人,可安天下。安是安定,治理管理好天下。不是作战打天下。其实庞统的治理管理天下内政方面及战略水平上应和诸葛差不多吧,而诸葛在战术战略上都可以。而司马懿年纪上稍微小些。属于后期人物,因此在当时没能和诸葛庞统去比较,如果司马出世早,可能就是卧龙凤雏玉麒麟了啊。
[/quote]
FANDUI~!!!!!!!!!!!!!!!!!
:hz1025::hz1029::hz1031::hz1030::hz1002::hz1008::hz1003::hz1010:
:hz1018: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5-30 17:22 编辑 [/i]][/color]
2013-5-31 09:23
大刀关胜
凤雏指司马。。??不行,司马有老婆的。。。。不是雏
2013-5-31 09:28
大刀关胜
庞统入西川未死,诸葛在荆州,霸业可成也。。。
蜀国之败始于荆州,荆州之败在于关羽的自傲。。。。
有诸葛压制关羽,当不至有荆州之失。。。。
经营几年,蜀国当成第一强国。。。。
2013-5-31 11:09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大刀关胜[/i] 于 2013-5-31 09:28 发表
庞统入西川未死,诸葛在荆州,霸业可成也。。。
蜀国之败始于荆州,荆州之败在于关羽的自傲。。。。
有诸葛压制关羽,当不至有荆州之失。。。。
经营几年,蜀国当成第一强国。。。。 [/quote]
经营天下,没那么复杂
曹操不急着煮酒,刘备不急着称王称帝,孙权不急着要回荆州,就可以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5-31 11:11 编辑 [/i]][/color]
2013-5-31 16:09
大刀关胜
额.....君王没有野心,世界就和平了.....
2013-7-29 20:24
三国赤壁周郎
罗贯中的意思就是说猪哥有安邦定国之策、鬼神莫测之机,但关键时候总有人不配合,总有人不听猪哥安排,所以导致事业上吃大亏,导致猪哥空有一身本事,就是无法安天下。
比如庞统不听劝告,急于进兵,结果命丧落凤坡;关羽不听规劝,违背孙刘联盟,导致兵败身亡;刘备不听苦谏,坚持伐吴,结果猇亭大败,国力大损;孟达不信猪哥之言,轻视对手,结果被司马懿所杀;马谡不听安排,自作主张,结果街亭失守,北伐受挫,自己也被明正典法;魏延忽视上司的见解,坚持己见,结果脊谷中伏,连累陈式。很多例子都说明猪哥有先见之明,猪哥甚至连什么时候有大雾,什么时候刮东南风,还有邓艾、钟会的下场都算到了。但总有人不信邪,所以这些人都吃亏,甚至丢了性命,还害了猪哥的事业。而罗贯中还用了许多“只要按照猪哥的法子去做就能成事”的例子,印证猪哥的神明。这些人听了猪哥的话,按照吩咐或者所谓“锦囊妙计”去干,总会得益,猪哥也同时受益。
所以,一部蜀汉建国史的核心就是: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大蜀国;跟着武侯走,好处不断有;不听武侯言,吃亏在眼前。
但是,诸葛的那些所谓智慧,怎么学?曹操的机智能学,司马懿装病也能学,诸葛亮夜观天象怎么学?谁会教我?诸葛亮还有那种几乎百分百不出差错的计谋怎么学?比如刘备去江东招亲,猪哥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赵云一一照办,都在规定的时间打开锦囊,照着锦囊上的法子去办,结果刘备娶得美人归,化险为夷。问题是,猪哥不在现场,怎么就算得那么准,怎么就肯定不出差错?乔国老肯不肯帮刘备,吴国太有没有看上刘备,孙夫人会不会爱上刘备,这都不是出自诸葛亮的主观意愿。还有孙权怎么就一定听母亲的话,便暂时不杀刘备?就算孙权听母亲的话,不敢加害刘备,周瑜还有吕范、贾华这些人难道不会自作主张,自己安排人去干掉刘备吗?不在现场的诸葛亮怎么可能算得如此准确?太神奇了!这猪哥也太神了,神得他的智慧都无法学得来。甭说这些怪诞的计谋,就是木牛流马怎么制造,什么样子,都成了历史之谜。一位被誉为智慧化身的杰出奇才,什么技术、智慧都没有为后人留下,这不能说是一个天大的遗憾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3-7-29 21:34 编辑 [/i]][/color]
2013-7-29 20:32
关内侯
话说凤雏到底是啥意思?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