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体坛动力 » WY日评:不知乒乓球能承载多少大国崛起的感觉


2009-12-22 08:18 本因坊秀策
WY日评:不知乒乓球能承载多少大国崛起的感觉

[color=Blue]新闻背景:国际乒联执委会日前提议削减各协会参加奥运会和世乒赛的人数。这项议案需在明年5月的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期间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方能生效。[/color]

国际乒联又要改革了。据网易体育报道,国际乒联执委会以14票对1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单项赛每个国家将只有两个参赛名额的提议,不过,该提议还须在明年5月世乒赛期间的莫斯科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才能生效。也就是说,中国乒协还是有机会通过外交努力,使这项提议的表决产生变数。然而,在讲究不分协会强弱大小一律平等的表决机制下,每次削弱强势国家协会的既得利益的改革,一般都会被“民主”通过。这跟我们算计金牌榜的思路是一样的: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奥运会上一块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金牌与一块男子百米短跑金牌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但金牌榜就像是我们的GDP数字,才不管它实际产生的效应如何,在靠数字做文章的地方,这种计数上的“平权”永远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妙。

想起自己小时候,常听见收音机里传来的捷报:“中国乒乓球队揽了××届世乒赛的7项冠军、7项亚军和5个第三名。”还有就是,在水泥台上打“山寨乒乓”时,遇到会发旋转球的小伙伴就会调转球牌,用“不吃转”的光板去接球。——跟这两件童年往事的记忆相联系的,一个是中国乒乓球作为国球的无比强大和普及程度,另一个就是,那些“鬼点子”都是用于对付占据优势的高手的。

对于中国乒乓球的过于强大和一枝独秀,国际乒联一直都在进行着从参赛限制到诸如11分制、小球改大球和细致如球拍的贴胶的胶水规定等持续不断的改革。每次改革虽然都“很公平”地并不特别“针对中国”,但每一次改革总是对中国高手产生更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国乒的过于强大让乒乓球比赛的悬念和吸引力大打了折扣,也让那些永远“重在参与”的国家提不起兴趣。而一旦乒乓球的普及率下降过多,就面临像棒垒运动那样被“请出”奥运会的危险,这对于奉行奥运会争光计划中国来说,就是一种需要把握火候的平衡术:既要强大到保证金牌银牌,又不能过于强悍到独霸而失去舞台——人家都不跟你玩了,连项目都取消,你还拿P金牌。所以,中国乒乓球提出过“养狼计划”,也派咱们的教练去教别人怎么训练,怕的就是别人不陪咱玩儿了。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一个拳台高手拉着别人别走说:“我教你打拳吧,其实挨揍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每一次乒联的改革,我们的国乒都会嚷嚷难受,但每一次都改变不了中国队的绝对强势地位。它的本质矛盾就在于,越来越经济强大的中国还在用一套举国的专业训练体制培养像金字塔一样垒积起来的绝世顶尖高手,在强大到浪费程度的资源投入和“一将功成万骨枯”淘汰率之下,去打击那些国外“业余训练”的选手。其实,从投入产出的效率来看,国乒金牌的生产越来越不划算了。

中国乒乓球队领队黄飚对于这项限制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限制提议评论说:“以前的一些改革都是为了让比赛更激烈、更好看,但现在他们却是在不断的限制参赛人数,这将意味着更多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没有机会参加世乒赛和奥运会了,我觉得这样的改革对于提高和推广乒乓球运动是不利的。”事实上,不仅是乒乓球项目,[color=Red]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谈到同样将受到两个参赛名额限制的“改革动议”时说:“一般说来,如果一项措施中方表示反对,那么差不多就成了既成事实了。我们现在就需要准备调整。”[/color]

在挽救一项运动的影响力和普及率这一点上,中国与国际乒联、国际羽联其实可以形成共识。中国要做的就是在共识的基础上,为保证金牌优势而与对方讨价还价。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国际乒联(羽联)这样的限制措施会有不同的评价和影响。

对于中国之外的其他乒协成员(包括香港、中华台北)来说,有了更多的机会站上领奖台,同时升起三面五星红旗的场面不可能出现了;对于喜欢足球、篮球等“大体育”的体育迷来说,他们会认为在此背景下,国家不如把更多的钱花在基础体育和国际影响力更大的体育项目上;对于喜爱乒乓球运动本身的球迷来说,会乐见比赛更多具有不同国家之间较量的悬念和不确定性;对于只想在奥运会上听奏国歌的“爱国体育主义分子”来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阴谋;对于想让孩子通过练乒乓球而收获辉煌未来的家长来说,参加奥运会的机会从原来的(比如)十万分之三减小到十万分之二,会令他们的投资更加谨慎;对于那些有机会参加全运会的年轻球员来说,他们会更多考虑移民或转会到其他国家和协会,因为一方面国内的机会更少了,另一方面,国外的机会却增加了。也就是说,不用我们自己养狼,而是会有更多主动跑掉了“白眼狼”;而对于中国队的教练和官员来说,这意味着完成任务和拿到奖金的难度增加了。

奥运会上最小的球却联系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的国家荣耀,里面渗透着要玩好又不能玩得过于好的纠结。要把这种纠结理顺抻直,就需要把体育由国家战略归置于社会和经济规律的自然调节之下。否则,国际体育组织总会通过各种规则修改来与国家战略进行搏弈。毕竟,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基本精神和道德基础。

走举国的路,让别人去修改规则吧。中方尊重你们挨揍的权利,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深表遗憾。

---------------------------------------------------------------------------
[color=Red]评:现在在乒乓球方面,具有整体竞争力的国家只剩中日韩了吧?其实在乒乓羽毛这些运动,我倒是很支持采取限制措施,日本也没独霸柔道吧,中国动辄就包揽所有金银铜的做法实在是自寻死路[/color]

2009-12-22 08:31 炎帝瀑布碎
俺是觉得现在乒乓比国足更没看头~~~~~~~~~~~~~

2009-12-22 08:48 yjjhsfy
乒乓球这种玩意本就没啥看头

2009-12-22 09:35 霜染白狐头
没有身体接触的对抗类运动都没什么看头……搞不懂老美喜欢看高尔夫

2009-12-22 11:26 KYOKO
限制不是这么限制的,你自己不行怪别人太强有道理吗?也许有吧

以后根据中国运动员水平在参赛的时候腿上必须绑1-5公斤的沙袋,这算不算限制:doubt:

2009-12-22 12:07 风使
标本都不治的呆偏方,越改越糟糕,本来还有欧亚对抗的局面,还有中瑞、中韩相持的势头,都在一次次自作聪明的“限制改革”下当然无存,结果就是中国优势变得巨大,其他强队变晕了方向。

限制名额就能改变什么?“其他乒协成员上领奖台”又怎么样?一水的大陆人马。打个比方就算不允许中国乒乓球参赛,奥运女子八强、四强估计都还是山寨版的全运会面孔,还不是自己人跟自己人玩?写这帖的好天真好单纯...:sleep:

要学还是学日本乒协,当年日本乒乓也曾是相当强大,在保守固守后跟不上技术潮流随后没落,多少年都没翻身,日本乒乓球重回强队的行列也是这两年的事,办法很简单:师法中国,引入大量中国球员、教练,但是最关键的是培养本国新人,跟踪中国的技战术发展,甚至干脆送到中国来训练来比赛。

自己不修炼,总不见的就指望废别人武功,这种乌龟逻辑想争霸是一辈子难翻身...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12-22 13:05 编辑 [/i]][/color]

2009-12-22 12:14 zsxmmhd
问题不是我们乒乓太强大
实在是欧洲也许还有美国除了足球篮球以外很多运动都在堕落
比如瑞典,仅仅是乒乓和德国吗?网球以前也是好手吧,现在呢?人才越来越少

2009-12-22 12:31 zsxmmhd
另外
奥运会本身就是畸形的
奥运会的奖牌大户——田径、游泳根本没什么可视性
真正改变奥运的办法是多搞一些项目,比如卡巴地藤球一类也可以进奥运,剪掉那些无聊的田径游泳

2009-12-22 12:39 Lincoln
回复 #4 霜染白狐头 的帖子

这一点小生不敢苟同...比如说网球,我就觉得观赏性很强~

2009-12-22 17:14 夜阑
:mellow:中国强大到一直独秀无可否认,有一定限制也在情理之中,国际乒联只是一味只是打击强势,弱者却恒弱米起色,到最后小个子一般高,估计那种无趣滴比赛才真正是乒乓运动滴死期吧

:sleep:偶就觉得乒乓很有趣啊(估计是正如绣娘所说小时候滴影响),为毛中国强滴就觉得无趣,中国弱滴就觉得很好,难道真滴是喜欢受虐:doubt:

2009-12-22 17:19 马岱
棒垒运动被请出奥运会,普及固然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棒垒球场很特殊,为了举办奥运会专门新建浪费较大。

乒乓球倒不存在这个问题,球馆是可以通用的。不过我觉得高尔夫球进入奥运会有些没必要。

2009-12-22 17:20 zzz0708
中国在乒坛已经强大到很难限制了,在国内这么多陪练的情况下再怎么改规则中国都会是最快适应的,国外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规则越改他们越不能适应。 规则改得越多对中国反而更有利,除非哪天乒乓球的球台换了再来说

2009-12-22 17:26 feiyue1206
个人感觉羽毛球还是挺有观赏性的。当然在下看的也不是很多。。。
还有就是,限制参赛人数这种手段也太红果果了点。。。

2009-12-22 17:43 本因坊秀策
从观赏性方面来看,乒乓球是因为既小又快,导致观众的流失,普通观众估计只能从比分知道谁强谁弱,具体到比赛,乒乓biubiubiu的飞来飞去,看个热闹还行,要说技术如何如何估计要骨灰球迷或专家了

同样是小球,斯诺克就好看的多,虽然不是同类运动,但因为是慢节奏,普通观众也可以从技术层面看出球手的状态和表现,所以每次斯诺克转播,收视率总是很不错。

2009-12-22 18:19 循环
限制个叉叉,把乒乓球的奖金调到高尔夫网球一个水平,所谓的独霸地位不出十年就没了。。。
国际乒联那些家伙只会想些限制强者的GP办法
重要的是提高弱者的水平

没见FIBA准许职业球手参加奥运会后全球篮球发展多快,也没见美国能独霸啊

2009-12-22 18:20 秃鹫派分子
砍掉好,支持砍掉。

2009-12-22 19:50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本因坊秀策[/i] 于 2009-12-22 17:43 发表
从观赏性方面来看,乒乓球是因为既小又快,导致观众的流失,普通观众估计只能从比分知道谁强谁弱,具体到比赛,乒乓biubiubiu的飞来飞去,看个热闹还行,要说技术如何如何估计要骨灰球迷或专家了

同样是小球 ... [/quote]
斯诺克现在状况比乒乓还糟吧

其实观赏性不是问题,重要的是经济利益
最好的运动,就是那种有比较大场地,比较好位置放广告牌,并且定时比赛,容易转播的
这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足球和篮球这么好,实在太合适了
而斯诺克几乎是最糟的
他比乒乓还不适合转播,乒乓也是不限时比赛,不过好歹相对时间段,斯诺克时间太变态了,决赛十七局,可能打成9:0,也可能9:8,要是再有2个爱伯顿那样的对战。。。。。。。
你觉得好看,是因为17局你可能只看3、4局,觉得还挺有意思,要是和其他运动一样,全程直播,17局,怎么看

2009-12-22 20:28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本因坊秀策[/i] 于 2009-12-22 17:43 发表
从观赏性方面来看,乒乓球是因为既小又快,导致观众的流失,普通观众估计只能从比分知道谁强谁弱,具体到比赛,乒乓biubiubiu的飞来飞去,看个热闹还行,要说技术如何如何估计要骨灰球迷或专家了

同样是小球 ... [/quote]

斯诺克自己打打还凑合,看别人打就实在太无聊了,一旦再碰到几个无耻点的选手,打n久都不
进一个球,全是在防守的更会让人抓狂。

2009-12-22 20:33 本因坊秀策
防守蛮好看的啊,防守时母球走位才见功力

2009-12-22 21:49 dimeterio
其实乒乓球一早就可以去死了。

很多人以为“东亚人灵活性好,适合打乒乓”,其实这个是幻觉。当瑞典热心乒乓球的时候,瓦尔德内尔等一干人足够跟中国对抗,但问题是人家不玩了。

为什么不玩了?因为不好玩。二战之后,世界承平日久,营养等方面巨大改善,人们的体质越来越好,使得人们对没有身体接触的项目越来越没有兴趣。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这些,迟早要逐一淘汰。反过来说,中国在这些项目上的优势也就不完全反映举国体制的优势,而是反映出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仍然不足以在有身体接触的项目上一争高下,只好继续玩隔网的项目。

2009-12-22 22:02 夜阑
:titter:楼上滴理论很好滴否定了上面楼层们推广滴网球、高尔夫、斯洛克……等等若干,田径、游泳等等也杯具了,顺便问句,楼上所谓地身体接触项目手指头板着数有几个

2009-12-22 22:18 dimeterio
[quote]原帖由 [i]夜阑[/i] 于 2009-12-23 00:02 发表
:titter:楼上滴理论很好滴否定了上面楼层们推广滴网球、高尔夫、斯洛克……等等若干,田径、游泳等等也杯具了,顺便问句,楼上所谓地身体接触项目手指头板着数有几个 [/quote]

楼上似乎不太了解体育的分类。

体育分为sport和game两种,田径、游泳、举重、体操以及高尔夫之类属于sport,也就是大家在一起比一比谁厉害的那种,相互之间没有对抗,只有比较。

game就是我们常见两人或者两队对抗的项目,比如足球、篮球、棋类、击剑以及乒乓一类,我指的和乒乓比较的项目就是这些。

一般来说,sport和game的爱好者有交叉,但是重合的不多,很多足球迷都不喜欢田径、游泳,喜欢自行车运动的人往往也不爱打球。

我上面说的意思,不和sport产生任何关系,所以不存在“田径、游泳等等也杯具了”的问题。至于斯诺克,应该也不在对比之类,就好像你不能得出结论连围棋也杯具了一样,因为斯诺克运动本身的特点就不和乒乓产生比较。

实际上,目前西方人还玩的隔网游戏,也就是网球了,网球暂时还能有市场,因为毕竟观赏性好一点,而且是个人项目,不过再过几年,没落也是正常的。

2009-12-22 22:37 KYOKO
如果要我来说,所有裁判打分的全部请出奥运会

2009-12-23 09:57 风使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2 21:49 发表
其实乒乓球一早就可以去死了。

很多人以为“东亚人灵活性好,适合打乒乓”,其实这个是幻觉。当瑞典热心乒乓球的时候,瓦尔德内尔等一干人足够跟中国对抗,但问题是人家不玩了。

为什么不玩了?因为不好玩 ... [/quote]
dimeterio似乎没注意乒乓球的技术发展,瑞典当年的崛起倒也不是突然热心,现在的没落也不是突然不玩了,瑞典的兴衰和匈牙利、日本都如出一辙,都是因为技术优势被抵消了。瑞典当年的崛起,是因为完善了欧洲传统双面弧圈球打法,瓦尔德内尔、阿佩伊伦、林德他们这批人在70年代都在中国训练过,将中国近台技术结合了欧洲传统双面弧圈球,自然是压制了当时仍以传统近台快攻打法为主的中国。

到后来不但中国在研究学习瑞典,当时一大拨改反胶改弧圈的,横拍改,比如马文革,他本来和王涛一样是反手生胶;直拍也改,比如冯喆,他恐怕大家很陌生,他是和刘国梁、孔令辉一批的,青少年时期比刘孔都拔尖,就在大潮流下生胶改反胶了,结果没打出来。虽然在改的过程中牺牲掉很多球员,但总有成功的冒出来,你看看后来的冠军,男队女队多少是反胶弧圈球的?不抱着传统打法固守,什么适应比赛就用什么打法,从这点上说中国乒乓球最没有神主牌意识,能变通就永远有活路,就这么知耻后勇的学,中国乒乓球翻身了。不但中国在学,其他国家也在学瑞典,到后来瑞典这套还没有突破,更新更快更适应新规则的技术出来,那么瑞典的衰落是必然的。

2009-12-23 11:34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2 21:49 发表
其实乒乓球一早就可以去死了。

很多人以为“东亚人灵活性好,适合打乒乓”,其实这个是幻觉。当瑞典热心乒乓球的时候,瓦尔德内尔等一干人足够跟中国对抗,但问题是人家不玩了。

为什么不玩了?因为不好玩 ... [/quote]
不好玩?欧洲还好玩什么?欧洲除了足球篮球,什么都不好玩了
网球,除了西班牙,其他传统强国都不成了
尤其是白人,堕落的白猪而已
是他们自己无聊空虚

2009-12-24 02:37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2 22:18 发表


楼上似乎不太了解体育的分类。

体育分为sport和game两种,田径、游泳、举重、体操以及高尔夫之类属于sport,也就是大家在一起比一比谁厉害的那种,相互之间没有对抗,只有比较。

game就是我们常见两人 ... [/quote]


一家之言啊。。反正什么概念都是你定的,要你这么说,那排球,沙排算不算隔网游戏

总体来说,就是你爱看的就是值得发展的,你不爱看的就是该消亡的。。拿结果套出来的模式

2009-12-24 07:52 本因坊秀策
[quote]原帖由 [i]zsxmmhd[/i] 于 2009-12-23 11:34 发表

不好玩?欧洲还好玩什么?欧洲除了足球篮球,什么都不好玩了
[color=Red]网球,除了西班牙,其他传统强国都不成了[/color]
尤其是白人,堕落的白猪而已
是他们自己无聊空虚 [/quote]
费德勒泪流满面。。。。当然也许你不知道费德勒是谁

很诧异的问句,男子网球里,最牛的非白人是谁?:doubt: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本因坊秀策 于 2009-12-24 07:53 编辑 [/i]][/color]

2009-12-24 08:39 墨叶
乒乓球要求很低的。有个桌子,1副拍子,一个球就可以开打了。
小学课间我们都会去打几个回合。

2009-12-24 08:43 ☆慕容泪☆
回复 #27 本因坊秀策 的帖子

最厉害的应该就是特松加、冈撒雷斯(应该是混血)吧…………

说到传统强国,女子网球倒是俄国人占半壁江山,但她们一到大满冠就不行。美国就靠两Williams,和其他人一样,平时成绩很差,一到大满冠就发威………上次美网就有一个90后连斩四个排名很靠前的俄国人…………至少女子项目还是美俄争霸。男子嘛,好像还真没有绝对的霸主国。

2009-12-24 08:45 ☆慕容泪☆
说回主题吧。
美国的棒球一直称王称霸,但美国人一直很有激情去看,乒乓球中国一直称霸,但国人越来越没有激情,这个问题真的想不通…………

2009-12-24 08:59 zzz0708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09-12-24 08:45 发表
说回主题吧。
美国的棒球一直称王称霸,但美国人一直很有激情去看,乒乓球中国一直称霸,但国人越来越没有激情,这个问题真的想不通………… [/quote]

这个其实和学校教育和经济发展也有关,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非常的小,足球 蓝球什么的因为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开展没有一直没有人玩,乒乓球随便摆两张桌子中间放几本书做网就可以玩了。所以我们那个时候乒乓球几乎是我们课间唯一的运动了,现在的学校足蓝这类的场地都不缺玩这类的孩子就比较多了,再加上现在可以玩的东西比我们那个年代多得多所以打乒乓球的人少了,相对的看的人也少了。

2009-12-24 11:19 本因坊秀策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09-12-24 08:45 发表
说回主题吧。
美国的棒球一直称王称霸,但美国人一直很有激情去看,乒乓球中国一直称霸,但国人越来越没有激情,这个问题真的想不通………… [/quote]
观赏性啊,棒球慢节奏,观众也可以自己看出好球坏球,自己也会分析接下来怎么打

乒乓太快,你来我往的,观众除了热闹,啥都看不懂

2009-12-24 12:17 KYOKO
棒球一般人更看不懂了,什么腰部以上,头盔以下才行,你能看懂吗?

连个热闹都看不了。。

2009-12-24 12:26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本因坊秀策[/i] 于 2009-12-24 07:52 发表

费德勒泪流满面。。。。当然也许你不知道费德勒是谁

很诧异的问句,男子网球里,最牛的非白人是谁?:doubt: [/quote]
只是个别人,你看看瑞士除了费德勒,排名第二的如何?
希腊有个格林卡,希腊是不是就乒乓强国?
西班牙则不是这样,多年来一直有一批好手,从早先的费雷罗,到现在纳达尔、罗布雷多、费雷尔、沃达斯科
再看美国,以前有四大天王,之外还有马丁等二线队员,现在居然只有罗迪克一个大龄青年
往好处说,也许是网球从欧美运动逐渐世界化
但是也可以说欧美的体育在单一化

2009-12-24 12:31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zzz0708[/i] 于 2009-12-24 08:59 发表


这个其实和学校教育和经济发展也有关,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非常的小,足球 蓝球什么的因为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开展没有一直没有人玩,乒乓球随便摆两张桌子中间放几本书做网就可以玩了。所 ... [/quote]
所以说饿始终搞不懂日本的土地是咋规划的,国土小哪来的那么多棒球场 参加甲子园的高中球队现在4000多 就减到八分之一也有500多吧:wink:

拜ACG所赐 棒球只要不是太离谱的情况 完全能看明白

2009-12-24 12:59 zsxmmhd
非白排名的话。。。。。。
费德勒 白人
纳达尔 拉丁语系白人
德约科维奇 东欧白人
穆雷 白人(不过我认为他名大于实,看看明年表现吧)
德尔波特罗 不知是否混血,拉丁系白人
达维登科 东欧白人
罗迪克 白人
索德林 白人(蹿升很猛,但到底如何且看未来两年)
沃达斯科 拉丁白人
特松加 黑人
冈萨雷斯 貌似拉丁系混血
斯泰潘内克 东欧白人
孟菲尔斯 黑人
西里奇 东欧白人
西蒙 法国白人
罗布雷多 拉丁白人
费雷尔 拉丁白人
哈斯 快退役的白人
尤兹尼 东欧白人
伯蒂奇 东欧白人

总体看,西班牙很强大,拉丁美洲近几年进步很快
东欧诸国人才也很多
西欧和美国白人相比之下真的不突出
法国居然出了两个黑人高手

2009-12-24 16:12 dimeterio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9-12-23 11:57 发表

dimeterio似乎没注意乒乓球的技术发展,瑞典当年的崛起倒也不是突然热心,现在的没落也不是突然不玩了,瑞典的兴衰和匈牙利、日本都如出一辙,都是因为技术优势被抵消了。瑞典当年的崛起,是因为完善了欧洲传 ... [/quote]


技术如何发展是个次要因素,意愿才是决定性的。同样从领先到落后,日本还在研究乒乓球,瑞典就不玩了,这只是一种态度,瑞典并不是玩不好才不玩,是根本就不玩。

2009-12-24 16:25 dimeterio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09-12-24 10:45 发表
说回主题吧。
美国的棒球一直称王称霸,但美国人一直很有激情去看,乒乓球中国一直称霸,但国人越来越没有激情,这个问题真的想不通………… [/quote]


美国人看棒球是爱看棒球。
中国人本来什么都不爱看,乒乓冠军了,就看乒乓,排球连冠了,就看排球。现在能看的多了,这些迟早是要丢掉的。对中国人而言,没成绩而爱看的,大概只有足球、NBA、斯诺克和F1了吧。

2009-12-24 16:35 dimeterio
[quote]原帖由 [i]风精之羽[/i] 于 2009-12-24 04:37 发表



一家之言啊。。反正什么概念都是你定的,要你这么说,那排球,沙排算不算隔网游戏

总体来说,就是你爱看的就是值得发展的,你不爱看的就是该消亡的。。拿结果套出来的模式 [/quote]



我说的当然是一家之言。
不过我也没有什么特殊性,我爱看的足球、篮球,也是爱好者最多的项目,爱好者多就发展,爱好者少就消亡,和我的意见没有任何关系。
顺便说下:排球、沙排现在谁看啊?看排球只不过是五连冠时代的缅怀,看沙排都是看泳装女人去的。

2009-12-24 17:21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4 16:25 发表



美国人看棒球是爱看棒球。
中国人本来什么都不爱看,乒乓冠军了,就看乒乓,排球连冠了,就看排球。现在能看的多了,这些迟早是要丢掉的。对中国人而言,没成绩而爱看的,大概只有足球、NBA、斯诺克和F1 ... [/quote]
只有成绩好了,能赢了,能拿冠军了才能上CCTV 比如出了丁俊晖斯诺克又直播了 冰壶夺冠了 也上十大了

2009-12-24 17:59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4 16:25 发表



美国人看棒球是爱看棒球。
中国人本来什么都不爱看,乒乓冠军了,就看乒乓,排球连冠了,就看排球。现在能看的多了,这些迟早是要丢掉的。对中国人而言,没成绩而爱看的,大概只有足球、NBA、斯诺克和F1 ... [/quote]

斯诺克也是出了个丁俊晖才火起来的

2009-12-24 20:29 风使
回复 #37 dimeterio 的帖子

瑞典要翻身的意愿强的不得了,前一段大卡尔松这些教练还在说重新准备送年轻队员去中国训练。

强调什么意愿这种太虚无了,差不多类似精神原子弹,中国人几代球迷都有把男足搞上去的强烈意愿,放卫星了吗?:titter:

排球虽然说球迷数量远不能与篮球足球这些相比,不过忠贞程度恐怕要铁杆的多。你不看,不代表别人不看。

2009-12-24 21:04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4 16:12 发表



技术如何发展是个次要因素,意愿才是决定性的。同样从领先到落后,日本还在研究乒乓球,瑞典就不玩了,这只是一种态度,瑞典并不是玩不好才不玩,是根本就不玩。 [/quote]
那么瑞典网球呢?以前可是有博格这种超潇洒人物的,现在也就索德林这样的二流人物,还很稀少
博格可以说我不是玩不好才不玩,是根本就不玩。
现在没有一个瑞典人配说这种话
瑞典最好啥也别玩

2009-12-24 21:08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火狐天下[/i] 于 2009-12-24 17:59 发表


斯诺克也是出了个丁俊晖才火起来的 [/quote]
斯诺克其实火的挺早的,在西安一带挺有基础的吧

2009-12-24 22:1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本因坊秀策[/i] 于 2009-12-24 11:19 发表

观赏性啊,棒球慢节奏,观众也可以自己看出好球坏球,自己也会分析接下来怎么打

乒乓太快,你来我往的,观众除了热闹,啥都看不懂 [/quote]
喜欢看慢球的话建议你去看 cricket。:titter:

2009-12-24 22:18 风精之羽
斯诺克。。。话说在国内的地位以前一直是很低的,至少在我们那以前路边很多球桌,
虽然很普及,但一般看法都是只有二流子才去玩那东西。。现在也给鼓吹成所谓“绅士
运动”了。

2009-12-24 22:23 天宫公主
Pool 是二流子玩的,snooker 还真不是。

2009-12-24 22:28 林冲
因为斯诺克需要算分,一般街上打台球的没那脑子。

2009-12-24 23:08 KYOKO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9-12-24 22:28 发表
因为斯诺克需要算分,一般街上打台球的没那脑子。 [/quote]
我看更多的是没那水平

2009-12-24 23:58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09-12-24 23:08 发表

我看更多的是没那水平 [/quote]
不会走位的话打斯诺克就是胡打吧:wink:

2009-12-25 01:05 青木风亮
乒乓球是个体运动,要“承载大国崛起的感觉”还是要靠集体运动啊...那个x球就不说了...

我觉得内战看起来比较过瘾,因为打得够野,韩国就一个柳承敏打得有点观赏性(虽然技术已经落伍了)

欧洲人打法理性,稳健,不过好像他们脑子没中国人转得快,经常计划赶不上变化,估计等到乒乓球改革到足球那么大的时候他们就有希望了...

2009-12-25 10:55 zsxmmhd
其实没必要说什么“承载大国崛起的感觉”,毕竟运动只是运动而已
韩国,朱世赫打的很好看,柳承敏过凶,但基本技术比前辈金泽洙差不少
欧洲普遍技术粗糙、单调,萨姆索诺夫之后只有波尔技术全面,其他包括梅兹也糙的厉害,不过最近的奥卡洛夫看来挺有潜质
日本真是很沾无机胶水的光,很多技术都是很有针对性的,问题是,他们这样取巧,不会火特别长久

2009-12-25 12:30 风使
回复 #52 zsxmmhd 的帖子

同意,一致。

频繁规则改变对选手影响太大了,弄得基本是一年河东一年河西的地步了,谁还记得前两年改大球11分后风头强劲的庄智渊?这就是正巧撞运赶上技术合拍,立马就又失势的例子。无机胶水的改革,日本器材商功不可没,日本当然是早有准备,就培养一批小鸡力量的小受、萝莉靠迎前打摆速上位。:lol:

2009-12-25 12:51 zsxmmhd
确实有这种感觉,日本的几个选手也有点像庄智渊
很多时候非常靠前,几乎就是近台大动作发力,比之当年盖亭塞弗更有过之无不及
另外一项技术,松平用的还少一些,水谷等人用得不少,就是中台或远台放半高球,因为球速慢了,确实很不容易打死,不过其实这个技术也不是很好,看看梅兹也曾经赢了郝帅等人,但是碰到马琳放短,就很惨,这个技术其实需要和朱世赫一样好的步伐,但梅兹和日本人显然不具备

2009-12-25 12:57 grape
中国乒乓球就该向NBA学习,明明是超级大国却频频受限制……

2009-12-26 23:31 风使
回复 #54 zsxmmhd 的帖子

高球如果稳稳的兜起来,一个是会飘、一个是会向前顶,打高球的人也很难受。

这几年都不太看球了,前一段看到梅兹,感慨欧美人老的那个光速...都已经大叔卖相了。

你前面讲波尔技术全面,其实他有点类似萨姆索诺夫,两个人都算全面,球比较绵,但是也是因为全面,特长技术不突出,一到大比赛没有可以坚决使用的特长技术,反而就显得突出“面”了。所以大赛反而能够成就比如刘南奎柳承敏这样很不全面,但是特长非常突出的搏杀型选手,哪怕是黑到底一次,也够了。

2009-12-27 05:29 青木风亮
看了下今年的视频 新出来的马龙好猛啊 乒超联赛整个赛季只负了两场 切王励勤马琳如同切菜 就只有巅峰状态的王皓还能顶顶(世乒赛险胜,亚洲杯和分站赛负)

这小子风格像孔令辉 身体素质像王励勤...

德国和日本的所谓“神童”奥恰诺夫和松平健太稍有威胁,有人说他们几年后会怎样怎样...不过估计到时候连张龙李龙都出来了 他们还是没得混...

2009-12-27 07:59 本因坊秀策
[quote]原帖由 [i]grape[/i] 于 2009-12-25 12:57 发表
中国乒乓球就该向NBA学习,明明是超级大国却频频受限制…… [/quote]
NBA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篮坛,是因为他根本不和其他国家玩,也不在乎什么国家荣誉。就自己定规则自己玩,你爱来不来,篮协也管不着他。美国大牌也不愿意为国参赛,每次比赛招人,求爷爷告奶奶半天,就这样大牌们还经常放鸽子。

08之所以大牌云集,是因为上两次的失利刺激到了美国媒体,在重重压力之下,大牌们才不得不来北京,结果轻松夺冠后,以后再请他们就又难了。

中国因为是新崛起国家,所以处处希望得到世界认同,哪敢跟国际上对着干?

2009-12-27 10:57 zsxmmhd
波尔不算软吧,尤其反手衔接非常好,他主要问题是步伐,有两次被马琳击倒(确实是击倒)
梅兹成名就20多了,变大叔不奇怪

马龙前两年身体偏弱,最近才好起来,不过还是比不了王励勤,可能是年轻,虽然厉害,但是有点不稳定

奥卡洛夫我觉得比松平有前途,他那个身体素质很好


其实很多项目都不适合商业化
比如斯诺克,也不成
适合商业化的就是篮球足球这种大场地,定时的比赛

2009-12-27 11:52 KYOKO
回复 #58 本因坊秀策 的帖子

NBA更多靠的是水平,津巴布韦那样谁鸟他。

是不是一个项目对着干就是整个国家对着干。。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