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9 20:19
马岱
说说现在的中国女排
最近看了一些中国女排的比赛,应该说从蔡斌执掌帅印以来,一直在寻找中国队的最佳打法,看来这个过程还没结束,到现在中国女排的打法还不稳定。
中国女排自陈忠和后期开始,由于队员能力和状态的下降,教练用兵就捉襟见肘。北京奥运会后,一批老队员退出,这个现象愈加明显。王一梅是中国队的头号攻击手,她的技术让蔡斌又爱又恨。王一梅的四号位强攻是中国队最有把握的得分点,特别是在防反的时候,是有效的得分手段,只要把球高高传到四号位,及时是面对对方准备充分的拦网,王一梅依然有信心突破,王一梅的扣球水平可以与欧美强队的主攻手媲美。但王一梅的一传则不堪入目,对方的发球和扣球都专找她,为了应付这一局面,蔡斌的招数就是把王一梅提到接应位置,对方发球时她直接站到场外。我们知道二传是不能接一传的,而副攻要打快攻也不宜接一传,这样中国队接一传的就只有两个主攻手和自由人。于是中国队为了配合王一梅,派上一传能力相对好一点的殷娜和李娟。但这两人的扣球水平一般,特别是李娟,几乎失去了强攻的能力。王一梅到了后排,既减少了本方进攻的威力,也成为对方突破的点。惠若琪和楚金玲是两名主攻替补,蔡斌对她们的使用还是很多的,几乎是四人轮番上阵。惠若琪在强攻能力上仅次于王一梅,而且她的技术比王一梅全面些,看趋势她有转为主力的迹象。我觉得如果蔡斌认为惠若琪堪用,可以考虑把王一梅回归到主攻,与惠若琪打对角,这样可保证四号位的进攻持续性。楚金玲主要是发球还可以,但如果在四号位进攻方面无起色的话,发展前途不大。
目前中国队副攻的主力是薛明和马蕴雯,两人完全是两个特点,薛明身高较高,拦网很强,后排防守弱,主要在三号位进攻,马蕴雯拦网一般,后排防守好一些,主要打二号位跑动进攻。马蕴雯发球较好,加上薛明在前排拦网,是中国队比较强的一个轮次,而薛明发球时,拦网差一些,后排防守又有漏洞,则持续得分较难。薛明的进攻对一传到位率非常高,在当今各球队拼发球的情况下,只能是等待时机,不能成为主攻点。马蕴雯的二号位跑动进攻对一传到位要求低一些,但她的进攻套路已经是吴咏梅、刘亚男打了十几年的招数了,各队防守我们的背飞比较有心得,现在想一球打死很不容易。徐云莉曾经也用过一段时间,她的技术特点类似薛明,但不如薛明稳定,还是稚嫩一些,无论是拦网还是进攻都还需要提高,我个人不是很看好她。
刚刚结束的对巴西队比赛,蔡斌又有了新举动,就是把王一梅换下来,用李娟去打接应,惠若琪和殷娜打主攻,这样的阵容防守漏洞少了不少,但同时强攻的威胁也下降了。根据中国队的现状,放弃王一梅是不可能的,这只能是权宜之计,但原来的打法有过渡使用王一梅之嫌,蔡斌可能还会继续试阵。中国队现在在二号位和一号位的进攻比较薄弱,而很多世界强队都有一个好接应专打一、二号位,包括波兰,她们一旦拉开来两面强攻,威力还是不小的。王一梅即使打接应位置也主要是四、六号位,并不是真正的接应。
以后中国队想提高的话,一看能不能培养一个能打二号位的接应,二看能不能培养一个顶替马蕴雯的副攻。现在这支中国队,从发球、扣球、拦网、一传、后排防守、快攻等等都存在明显的漏洞,任重而道远。
2009-8-25 10:11
马岱
这次中国队在日本惨败,实际上在预赛中已经暴露了部分问题,三个轮次中国队都是主场作战,占了一些便宜,但依然输给波兰这样的球队。
目前中国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优势了,以往中国队的特长是快变战术,但是现在中国队的一传不稳,即使一传到位,副攻的进攻手段也单一,成功率比不上其她球队。与此同时国外其她球队都在进步,巴西不必说了,非常全面,跟她们比起来各个环节全面落后,德国荷兰等队也迎头赶上,她们也较全面,没有明显的漏洞。
应该说蔡斌在用人上已经非常大胆了,很多新人包括惠若琪、赵燕妮都得到很多的上场机会,两个自由人王茜和张娴也轮番上场,但谁上都不管用,确实中国队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副攻的位置中国队是基本稳定了,薛明和马蕴雯坐稳了主力,两个人特点不一样,薛明拦网出色,进攻以三号位快球为主,但三号位快球对一传到位率要求相当高,只有对方发菜球的情况下才能打成。马蕴雯发球还算较好,拦网不如薛明,进攻以二号位背飞为主,背飞对一传到位的要求要降低一些,在对方拼发球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传不到位的窘境。这也是上一支中国队成绩突出的关键因素,因为中国队有一个刘亚男,刘亚男一传出色,在后排的时候可以有效提高一传到位率,刘亚男在前排的时候利用背飞进攻。但随着国外球队对背飞的适应,背飞越来越难直接打死,所以后来刘亚男就成了替补。马蕴雯也是一样的窘境,面对对方的双人拦网,加上对手的防守能力提高,往往都打不死,然后就面临对方的防反。在前排两点攻的时候问题最大,薛明也有问题,在一传不到位的情况下,就不敢送球,只剩四号位一个进攻点,进攻点直接暴露在对方的拦网下。替补中只有徐云莉上过一下,她的特点类似薛明,但各方面实力都不如薛明,不能成为主要进攻点。
如果只能继续用这两个副攻,薛明要加强一下二号位跑动进攻,现在她已经开始有变化了,但背飞还是不如马蕴雯熟练,薛明的身高较高,一旦打起背飞来,威力会比马蕴雯大。马蕴雯则要加强一下三号位快球,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尽量打三号位,不行再打二号位,这样可以扯动一下对方的拦网。
中国队实际打三个主攻手,接应由原来的快攻为主变成强攻为主,这也是没办法,因为一传到位率不高。强攻不强一直是中国队的老毛病了,本届问题突出的原因在于由于快攻打不出来,更多依赖强攻,所以被拦的几率高,其次就是主攻手承担一传重任,一传能力不理想。中国队前一段的战术基本是围绕王一梅的,为了保护王一梅,让她去打接应,实际王一梅依然在四号位主攻,其她主攻手为她让路。这种战术是建立在王一梅强大进攻威力的基础上,但现在看来,王一梅还没达到这种实力,一旦她扣球扣不死,反过来就会成为对方突破的焦点。王一梅除了扣球威力大,其它技术都很粗糙,一传、拦网都不行。在面对巴西这样的攻守全面型球队时,干脆把王一梅换下。如果王一梅在小技术环节上无法提高的话,我建议把她撤为替补,毕竟她的短板实在太明显了,会影响全队的整体技战术。
对于中国队今后的发展,有如下一些想法
1、加强基本功训练,中国队目前在网上的实力已经不差了,但在小技术环节上比较粗糙,比欧美球队还不如,一些无谓失误非常多,看着干着急。
2、改进发球质量,目前的发球不再一味追求大力跳发,很多找落点的前趋球威胁也很大,针对中国队球员力量不足的特点,应加强前趋球的练习,发菜球基本是死路一条。
3、多运用后排进攻,实际上不光是王一梅,惠若琪、赵燕妮、楚金玲甚至李娟都有后攻能力,多运用后攻可减少对方对四号位的专注度。特别是前排两点的时候,副攻二号位背飞掩护,主攻四号位掩护,真正的进攻从6号位后排发起。
4、主攻手适当运用三号位强攻,三号位强攻以往古巴队应用较多,凭借超人的弹跳。确实三号位进攻由于对方可以组成三人拦网,一般都只打快攻,但由于球员已经形成了固定化的模式,即二、四号位球员一般不移动,靠三号位副攻左右移动,一旦打三号位强攻,对手反而一时不适应,在比赛中,几次主攻手往中间移扣球的效果都不错。
5、二传要加快传球速度,魏秋月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传球速度较慢,这样对手拦网球员能及时移动到位,要想增大突破把握,必须加快二传速度。
2009-8-25 10:58
江城子
看中国队比赛,每次就是王一梅同志在2/4号位大S型的大力进攻,看着让人心酸啊。其他队员的力量太差了。
2009-8-25 11:24
KYOKO
外行就只能看个热闹了
没个十年八年中国拿不了冠军了
2009-8-25 23:06
慕容翩翩
看了对德国的比赛,有点惨不忍睹。。。。。
心里挺难过的,不知道蔡指导还有多长时间来调整啊。。。。
:wink:
2009-9-2 12:54
姚科双雄
现在中国女排还处于磨合期,阵阵剧痛是在所难免的~~~~
2009-9-2 20:49
phoenixdaizy
还好,但是王一梅已经失去了锐气了。如果没有新鲜血液,其他人来也很难。关键是队员提高水平。
2009-9-2 23:17
KYOKO
赵蕊蕊呢?这姑娘1m9找对象不容易啊
2009-9-3 09:10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09-9-2 23:17 发表
赵蕊蕊呢?这姑娘1m9找对象不容易啊 [/quote]
我一直认为,女足的韩端=王一梅和赵蕊蕊。
名过于实力了,臭美闹的。~~~~别人的美女运动员很多是场下讲美的,场上讲美的,没几个打得好的。
2009-9-3 10:08
风使
不太同意楼上,赵蕊蕊的名气是名符其实的,从01-03年她都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特别是03年的巅峰,给我的印象太深。可惜受制于伤病,04年起就没有好好登场过。伤病是对天才的最大约束,就像仅仅在02年辉煌的托古特,虽然她们闪耀的时间并不长,但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麻袋的好帖一直爱看,分析的也一如既往地很到位。有个问题一直想请教下麻袋,就是关于提出寻找替换马蕴雯的问题,你认为需要什么样的大副攻?
现在是新的蔡式体系还有很多细节探讨,晚上我来。
2009-9-3 16:57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9-9-3 10:08 发表
不太同意楼上,赵蕊蕊的名气是名符其实的,从01-03年她都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特别是03年的巅峰,给我的印象太深。可惜受制于伤病,04年起就没有好好登场过。伤病是对天才的最大约束,就像仅仅在02年辉煌的托古特 ... [/quote]
赵蕊蕊~~~我也觉得不是努力的问题不说了。但是他和整体不够合拍。
韩端和现在这个王一梅,真的是扶了太多年了。不是故作神棍。
对韩端,我注意观察了她的技术,很慢,没力量,过不了人,也扛不住人,没头球。虽然其他技术不错。但是射门有技术没力量很吃亏的。
另外奔跑真的是太少了。有她中场就总缺一个人的感觉。单前锋他的威力又不够。很矛盾的抉择。
对于王一梅,也是防守太弱,身体看起来结识,但是速率慢。有点以前孙月的感觉,还是差那么点到更高的级别。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09-9-3 17:07 编辑 [/i]][/color]
2009-9-3 17:22
风使
赵蕊蕊很合拍啊。兄弟说不合拍是因为速度吗?
当年她的进攻速度很快啊,记得03世界杯的时候一个背飞打成之后,解说嘉宾杨玛丽感叹:这就是中国才有的副攻,这身高还能保持这么快的速度,只有我们的训练能带出来。
拦网的话,赵蕊蕊两边移动的能力也很强,当年她的拦网是最好的。
03世界杯上赵蕊蕊是最佳进攻第一和拦网排在第二。不要以为赵蕊蕊是拦网真的第二,因为排名第一的瓦雷金斯哈是依靠多米尼加主攻查出违禁药物后她的有效拦网数据全算,瓦雷金斯哈才跃居第一。所以赵蕊蕊是03世界杯真正的进攻拦网第一。
王一梅06年18岁打主力,到现在也才3年,也才21岁。而且她07年受伤没有参赛。太多年了这说法也不太理解。而且王一梅06世锦赛、08奥运会她打得不好吗?中国女排如果没有她,日子还要难过,她发挥够可以了。
孙玥移动慢?防守不好?她是当年主接6轮一传的防守核心哦,平拉开速度多快,典型的技术流类型。今年全运会江苏队都要这么老的她复出当后排防守,可见孙玥的水准。如果当年的她放在今天,蔡斌的问题就解决大半了。
韩端不了解,放弃。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3 17:29 编辑 [/i]][/color]
2009-9-3 17:26
马岱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9-9-3 10:08 发表
不太同意楼上,赵蕊蕊的名气是名符其实的,从01-03年她都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特别是03年的巅峰,给我的印象太深。可惜受制于伤病,04年起就没有好好登场过。伤病是对天才的最大约束,就像仅仅在02年辉煌的托古特,虽然她们闪耀的时间并不长,但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麻袋的好帖一直爱看,分析的也一如既往地很到位。有个问题一直想请教下麻袋,就是关于提出寻找替换马蕴雯的问题,你认为需要什么样的大副攻?
现在是新的蔡式体系还有很多细节探讨,晚上我来。 [/quote]
马蕴雯跟刘亚男不一样,刘亚男有一手一传,马蕴雯到后排还是要换给自由人。
她在前排拦网差一些,二号位跑动进攻又不保险,我认为薛明如果能加上二号位跑动进攻就可以成为标准的副攻模式,而马蕴雯受身高限制,发展潜力不大。
2009-9-3 17:30
风使
回复 #13 马岱 的帖子
是不一样啊,这我知道,小马的问题麻袋说的完全正确。我想问需要什么样的大副攻。:loveliness:
薛明晚上说,背飞技术的关键不靠身高,在腰。
2009-9-3 17:31
马岱
王一梅关键是对手已经抓住她的弱点了,发球的时候她可以躲开,但对方扣球专找她,她还就真接不起球,拦网也从她这里突破。
王一梅除扣球外,其他技术确实太粗糙了,已经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
2009-9-3 18:07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9-9-3 17:22 发表
赵蕊蕊很合拍啊。兄弟说不合拍是因为速度吗?
当年她的进攻速度很快啊,记得03世界杯的时候一个背飞打成之后,解说嘉宾杨玛丽感叹:这就是中国才有的副攻,这身高还能保持这么快的速度,只有我们的训练能带出 ... [/quote]
孙月是后来提高了防守和发球。一度进攻守不死,防守防不死。
王一梅虽然有两两肌肉,但是还是爆发力不够,其他技术太粗糙了。
2009-9-3 18:28
phoenixdaizy
女排至少是用新人的阵痛。男篮的用人,让人感觉不到希望。
女排是为了奥运战略,还要假以时日。还是组队太晚了,奥运一完就应该重新组个二队名单(即使不集训)。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09-9-3 18:31 编辑 [/i]][/color]
2009-9-3 18:39
马岱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9-9-3 17:30 发表
是不一样啊,这我知道,小马的问题麻袋说的完全正确。我想问需要什么样的大副攻。:loveliness:
薛明晚上说,背飞技术的关键不靠身高,在腰。 [/quote]
如果是从需要角度,当然是托雷斯、法比亚娜之流最好,但不现实。
蔡斌只用了徐云莉偶尔替补了一下,完全不行,看来也是无人可用。
2009-9-3 19:08
风使
[quote]原帖由 [i]phoenixdaizy[/i] 于 2009-9-3 18:07 发表
孙月是后来提高了防守和发球。一度进攻守不死,防守防不死。
王一梅虽然有两两肌肉,但是还是爆发力不够,其他技术太粗糙了。 [/quote]
噢,有点明白了,兄弟可能说的是最后的2000奥运。
孙玥从一出道就非常的全面,不然也不会18岁就打奥运会主力了。她的防守一贯很好,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最佳一传和防守都拿过好几回了。96年奥运她是什么防守和进攻水平?
孙玥倒霉就开始在9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上,被桑切斯撞断了半月板,非常罕见的情况,伤愈复出之后就明显下滑。孙玥99年当时还不如退了算了,国人很多平时不会看女排、但奥运必看,于是孙玥也是英明一世、失败一届,被记住的就是2000奥运上的失败。不过即便如此她在2000奥运上也是合格的,扣球数和得分率比起现在天津两个主攻不知道强多少。
2009-9-3 19:12
风使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9-3 18:39 发表
如果是从需要角度,当然是托雷斯、法比亚娜之流最好,但不现实。
蔡斌只用了徐云莉偶尔替补了一下,完全不行,看来也是无人可用。 [/quote]
托雷斯!这种世纪最佳球员是太奢侈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有。
法比亚娜...目前算副攻最好的之一,不过她也不全符合麻袋的标准,背飞和薛明一样。所以法比打的位置是小副攻,而不是大副攻。
所以啊,麻袋这样高标准准的副攻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3 19:13 编辑 [/i]][/color]
2009-9-3 21:44
风使
也说说
首先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球队,对于自己最喜欢的排球就是这样。
其次无条件支持不等于无条件接受,对于一些东西觉得有讨论的必要。
一、关于这支球队
04奥运周期的黄金一代已经彻底过去,今年的全运会将是她们中绝大部分人的谢幕之战。一个时代已经过去,除了怀念和追忆,我们能做的只有关注眼前的这支新队伍。
这支队伍说全新,显然不是。其中既有一夜从小将变成老将的李娟,也有中生代的楚金玲,其他的主力:二传魏秋月,副攻薛明、马韵雯,主攻王一梅都是经过08奥运会锻炼的,甚至是主力。自由人张娴、主攻惠若琪、赵燕妮、殷娜也都是曾经入选过国家队集训的人。所以说新人也未必新到哪里去,又不是刚出世的璞玉浑金还没人雕凿过。陈忠和其实也算对得起蔡斌,这些人基本都是陈金牌调教过的,所以蔡斌也没必要输球之后再三强调什么自己接手后一穷二白毫无人马,就算好意思说青黄不接,蔡斌也不想想你自己2001-2008带了七八年的国家青年队,这真的人才断档也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
输了就是输了,要输得起,别一怪队员、二怪前任,自己什么责任都推光,这怎么行。这支队伍这小半年也打了不少比赛,我开始还蛮期待的,但马上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后来是摇头失望了,到最后大奖赛都只挑着看了几场。女排成绩也是一路下滑,到大奖赛总决赛都输的光了惯了。前段打球的时候有个朋友总结蔡斌是:有想法、没办法。我觉得挺精辟。
蔡斌估计是带青年队时候输巴西青年队输太多了,输出阴影来了,山寨巴西的信念异常不动摇。巴西女排这套东西是好的,移植巴西男排,两边拉开中间加压的打法先进而华丽。蔡斌拿来套给中国女排做阵容,于是世界先进打法就学习到了、接轨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吗?人还讲个水土不服,鞋还讲个磨合跟脚,打法阵容拿来就成功?结果显然不是。其中的差异我在之前《说说陈忠和》帖子里说过,中国女排传统的接应是全面型接应,既要保障也要参与战术进攻,而巴西这套的接应是强力型接应,不投入防守只全力进行进攻。如果说蔡斌把一个攻击力最大的主攻放到接应位置上去就结束了,这样学习接轨也太容易了吧。
这批队员除了身高条件之外,其他的整体能力、基本功本来就逊色于黄金一代,先天不足再加上一个别扭的阵容打法,造成了整个体系上的混乱。从一传到进攻到拦防,都颤颤巍巍让人看的心惊胆战。
1.一传的问题。
一传差到现在的地步,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了:烂。一传是中国女排的命根子,这句老话宋世雄老爷爷80年代就开始向全国人民传播了,这话其实应该推广到世界上去,多好的话啊!泛之四海皆通。一传被破,什么强队都要被打翻踩倒在地,强攻强如俄罗斯、悍如古巴又能这么样?只要看08奥运会上就知道,没了一传的古巴、俄罗斯,照样被郎阿姨、陈金牌带的老弱病残幼球队轮番修理。不然看这次总决赛也一样,中国一传被荷兰发球飞的漫山遍野,蔡斌赛后重点却说是弗雷尔进攻太好,他要有这样的美貌与实力并存的明星球员就好了。没隔两天,荷兰一传被日本女排冲的漫天遍地0:3拿下。又隔一天,轮到日本女排被中国女排发球来个山花烂漫0:3拿下。这问题的关键到底是弗雷尔太厉害,还是自己一传要好好练?
现在世界各队的一传其实都不好,只要谁一传出现波动谁就被动,就连巴西打波兰也是如此,看似实力如此悬殊,巴西一传不行了也照样差点被波兰女把奶罩撕掉(噢,说顺口了,BRA…球迷们绰号叫她们奶罩队…)。巴西两个主攻一传多好么?也不好。08奥运时候的帕乌拉/玛丽,虽然一传也是东倒西歪,不过人家顶住没直接飞掉失误,然后你接不到位我来打调整球,我接不到位你来打调整球,依靠强攻能力相互擦屁股也要靠真本事。这次总决赛上换了更加年轻的纳塔利亚与玛丽打对角,纳塔利亚一传还要差,但进攻能力更强。巴西的主攻可以一传东倒西歪不到位,但人家自己不会失位,不到位了自己依然能够赶上打调整攻,我们的主攻接了一传就倒地不起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这就是训练的差距,我们的主攻国内也是较少后撤接发球的,李娟在天津队不主接一传的,殷娜在天津也不后撤接,天津的一传体系还是小主攻+小副攻+接应+自由人。在这种国内传统体系条件下,各队的一传还是需要小副攻和接应来承担,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找两个能接一传的主攻都困难的现状。
虽然天津两主攻的一传实在不行,但国内还是找不太出能接得更好的主攻。惠若琪上场时间虽然不多,但明显一传质量要高于李娟,替换只是时间问题。这就是传统,江苏培养出来的主攻传统,与孙玥一样是全面型的。现在的问题是,惠若琪今后对角主攻是谁?放眼国家青年队都依旧没有看到人选的希望。双主攻+自由人的一传体系是潮流,但目前确实无法完成中国队的一传。
2.二传的问题。
魏秋月的二传能力除了麻袋说的慢之外,组织也是大问题。一根筋的组织123能够死板到如此地步,到位球必然打快球,传给两个副攻噼里啪啦全打了;不到位球统统送到4号位调整给王一梅,反正交给你处理了。这么一来自己二传到位率是高了,数据非常漂亮,可是你这是在组织吗?人家对面拦网都不用猜了。日本的竹下都不用比了,人家疯狂的跳传,不到位的球都要跳传强行组织战术球,就连德国荷兰的二传都不用比了,人家欧洲球队打反击都频繁传快球突破,你呢?跳传都无法掌握的二传在中国女排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3.一攻的问题。
我前段时间的签名是:蔡斌开创的是4人制排球的新时代。两个主攻在进攻上完全隐形,只有两个副攻和接应王一梅在进攻,加上个二传,4个人不就够了。这当然是玩笑话,但事实确实如此。蔡斌号称设计出了二十几套战术,但大家看来看去是不是只有薛明的前快、马韵雯的背飞、王一梅的强攻?二十几套战术有什么用?两个天津主攻几乎不能参加进攻,偶尔打一次还是在吊球。全靠王一梅在砸、两个副攻快攻也要当强攻用,没有掩护没有扯动没有跟进,都依靠个人能力突破,这叫战术体系么?
4.拦防的问题。
两次输日本,问题就在拦网全面失败。本来我们对日本的优势就是在身高,日本进攻难以通过高拦网,我们利用拦网带动反击。而两个副攻的移动却太慢了,拦网被打成了筛子,鉴于目前薄弱的后排防守,沾球就飞司空见惯。据说受刺激于屡败日本,之后两个副攻都开始绑沙袋训练两侧移动,总决赛上终于是见效了些。
5.反击的问题。
本来拦防就困难,好不容易滚起了两个球,但也是糟蹋了反击的机会。二传眼里只有王一梅,一次两次三次不停的交给她,只有在她也倒地的时候,交给副攻去快攻当强攻用吧。交给王一梅不是问题,本来她就是最强力的点,不交给她难道交给天津两主攻吊过去再给对方扣死?问题在于调整给王一梅的球稍微正一点行不行?倒三角、扎网球、标志杆什么都有,全队的调整传球都那么差,比如薛明传的调整球哪一个是能给人打的?直接过网给人打探头的都不是一个。这样的反击效率,碰到日本队还好,反正对方也是小鸡似的力气打过来,碰到欧洲球队人家是有反击点的,你抓不住反击,人家反过来一砸你就死了,所以我们只赢了一个日本,并不是意外。
二、关于队员
1.王一梅。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王一梅要负责任,有些认为她不适合。这我都能理解,从06年世锦赛我就说王一梅的速度带慢了整支球队,王一梅的小球技术不行。她的使用是很矛盾的,既要看重她出色上肢力量的强攻能力,但是她的高拉开在日益争取速度、平拉开越打越快的今天显得太慢,而且她的体重令她无论在进攻上还是防守上的移动都较慢。或许我们都期待一个减肥成功、既保持进攻能力又快速灵活的王一梅,但这样的攻手在世界上也难找。
王一梅在总决赛上被拦很多,自己的状态有问题,但关键还是缺乏掩护。同样是接应位置,弗雷尔是得分多,但是依靠有斯塔伦斯在4号位的高点强攻掩护;谢拉是强大,但是同样依靠两个主攻不断的平拉开在掩护;就连加莫娃、芭芭拉也要靠对角来打几轮喘息。王一梅的掩护在哪里?另一翼在哪里?这样的情况能还能保持扣球效率40%左右,我觉得是对得起任务的。
王一梅后排技术是差,不过我也没看到其他两个主攻好到哪里去,能起几个球。我也觉得很奇怪,往往面对对手进攻的时候,后排其他两个人不是向前跟进就是两侧防直线斜线,整个大底就交给王一梅去防,这么大的防守面积交给王一梅,是因为对她防守技术特别信任?还是认为她体积大打在她身上弹起来的概率更大?还是根本就是在躲?
如何活用王一梅这是教练的智慧,如何取舍后排防守和进攻的得失也是教练的衡量,你不能够拥有强力的攻击手,还大呼:我们没有球星。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注定有分工,有人防守有人进攻,加莫娃、谢拉都是不接一传不善于防守的,人家照样发挥作用,这就是物尽其用,指望着能有一个能攻善守的王一梅本身就是逃避现实的命题。
2.李娟。
我看球时间长些,以前记得李娟是80年的,后来变成了81年,今年变成了82年,她到底几岁不重要了,反正08奥运也是28岁的人,不小了,却偏偏被称作小将李娟,当时听着就发毛,今年面对着16岁的惠若琪队友,只能一夜变成了老将李娟。这就像QQ上那种明明二十好几,却说自己心理年龄17岁还真认为自己是17岁少年的人,听着就寒碜。
李娟作为陈忠和体系不得已的选择打了08奥运会,非议不断,排协领导关系的说法一直甚嚣尘上。这次居然再次入国家队选成为首发,也是没想到,不培养真正的小将惠若琪,却还在培养奔三的李娟,令人费解。表现依然一如既往的软,作为主接一传的人,一传躲球能躲就躲,害苦了自由人和自己的小师妹,自己一传数量不够导致全被数据统计忽略掉,这是什么样的辉煌。进攻要么轻拍要么吊,香港站的时候连香港体育台的解说都忍不住大骂,我还想香港的解说胆子真大啊,国内是不可能的。打满5局比赛,一共得了5分,平均每局1分,这是什么样的奇迹。
可是,总决赛期间居然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闻,在这新闻刺激下李娟改变了…
爆料的竟然是陈忠和....
未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3 23:36 编辑 [/i]][/color]
2009-9-4 08:28
马岱
李娟在总决赛表现真的很好,也许是知耻而后勇吧,以前李娟是不敢扣球,不敢大力,总决赛豁出去了,结果效果还不错,连后攻都出来了。我觉得主攻一定要有霸气,要有自信心,现在中国队的主攻有些缩手缩脚。
王一梅确实受制于体形,太胖了,还有哪支强队有这么胖的主攻,如果是技术还可以练练,比如男排的沈琼。
魏秋月老传王一梅也是教练体系的结果,因为蔡斌就是把王一梅当进攻核心用的,要不然上她干什么,所以别的球员都依赖王一梅。
另外我不觉得蔡斌就是在学巴西,以前中国队的对手俄罗斯古巴都是那种特点鲜明的球队,网上实力强,但有明显的缺点,现在不一样了,巴西最全面不必说了,荷兰、美国、意大利、德国、波兰现在都不差,都很全面。
2009-9-4 09:24
风使
回复 #22 马岱 的帖子
对啊对啊,李娟总决赛拼老命了,后排进攻居然都屡屡得分,可见她拼出来还是可以有作用的。陈忠和的爆料太及时了,我没写完,很有意思的。
蔡斌是学巴西,这是他的目标,只不过中国的体系与巴西相差太大,很难一时学的像。如果看今年初期的比赛会发现王一梅在二号位、一号位的球很多,后来发现王一梅还是不适应右翼,又把她恢复到4号位进攻,巴西式接应又成了假接应真主攻。
2009-9-4 23:35
风使
续
陈忠和在观看大奖赛的过程中接受CCTV采访中爆料,08奥运会比赛中,冯坤连续三次避开对手拦网传球给李娟,李娟却都没有扣球,全吊过去了,冯坤急了喊:发力啊!李娟说:这球我没法发力。冯坤当场被气哭,事后陈忠和让冯坤写了检查。陈忠和爆料中留下了:李娟非常软非常弱,这么一句话。
经过CCTV把新闻这么一播,引起了轩然大波,自己不扣球还能让二传写检查这也太没道理了吧,本来就对一局得一分的软弱主攻忍无可忍的球迷,纷纷针对李娟的球霸行为进行了大批判。或许是被人骂的太多太狠,就像麻袋说得那样,娟娟知耻后勇,在总决赛上大爆发,终于开始发力扣球了,前排扣到后排开始了大变身。在队友状态普遍疲软的情况下,软弱的娟娟居然给人刮目相看的感觉,陈忠和的爆料功不可没,不知道陈忠和是不是在采用刺激疗法暗助中国女排?不得而知。
不过不管怎么变身,李娟也是要30岁的大婶,怎么也没有啥潜力可以挖了。为了明年世锦赛还是多用惠若琪吧,这才是真正的锻炼小将。
3.楚金玲。
楚金玲是因为在这次国内联赛中表现不错,被重新选入了国家队,据说为此哭了一场,对于一个进进出出国家队的队员来说,这份心情确实不那么容易平静。国内联赛我也看了,楚金玲打的是不错,不过一传依然基本都是半到位、不到位,因此对她在国家的前景并不看好。陈忠和给了楚金玲3年的机会,最后弃用当时我还觉得可惜,不过在这次又入选国家队之后,深深觉得陈忠和的判断是正确的。楚金玲的一传是不会好了,这对于主接一传的主攻来说是致命的;她的弹跳本来就不好,现在更是高度低的吓人;她的进攻挥臂的挥鞭特点依然速快,不过线路也依然单调的勒死;她的心理问题依旧没有太大改变,一传飞了一个就连续飞,扣球被拦一个就连续拦,一直到被换下。楚金玲可以说是优点依旧,缺点依旧,没有多少进步空间,年龄又处于劣势,这次入选国家队之后机会也是越来越少。大楚也就这样了。
4.殷娜。
殷娜在国青队的时候,就让蔡斌很受伤,她当时的位置是接应,继承了津门攻手软弱的球风,在比赛中遇到拦网封锁就轻拍软吊不敢打,由于在某场比赛中出色的全面隐身,被球迷赋予:潜水艇的绰号,蔡斌当时就评价:胆子太小。虽然殷娜的身高比较矮,但是在国内比赛还是挺敢打的,总决赛打日本面对身高不高的日本也打得不错,可见确实胆子小,只敢捏软柿子这怎么行。目前总是在一传挺不住的情况下,殷娜上场救急顶一顶,不过一传虽然稳住了,不过她的进攻是形同虚设,攻击力又下来了,一支球队没有进攻又怎么得分?于是频频看到蔡斌几个主攻轮流上上下下的场面,这攻守平衡点到底该怎么掌握?这也是个大问题。
5.惠若琪。
排球是有传统的,国际上如此,特色鲜明的几支一流强队始终保持在前沿,国内也是如此,传统强队始终在人们的视野。各支球队都有自己培养队员的特点,主攻线上,辽宁、八一、江苏、上海各自培养的主攻们都是有各自的特点,辽宁主攻的大力、八一主攻的腰腹、江苏主攻的全面、上海主攻的线路都是有传统的。惠若琪就是江苏队孙玥、茅菊兰、邱爱华之后较不错的攻手,技术基础打得较全面,她16岁就已经是江苏队的主力,190身高的主攻可以接一传这是很难得的。不过麻袋说她“强攻能力上仅次于王一梅”,似乎不是这样,惠若琪的年龄太小,从保护小队员的出发点,训练是区别于成年队员的,这导致她力量还没有上去,力量小是她目前最大的欠缺,她发力时候吼的脖子筋都抽了,力量还是出不来,看得都蛮心疼的。惠若琪的扣球效果不错是得益于她的技术,她的线路非常清楚,几条线路都有,避手线相当的清楚,而且她比赛气质好,非常敢打。非常看好她,假以时日一定是能够出彩。
6.赵燕妮。
大名单都没法上,总决赛因为惠若琪有伤,她顶了名额,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她还是问题比较多,技术好像都有一点,身高有一点、一传有一点、力量有一点,但都经不起细看,上步踩旱冰鞋一样,线路就一条中线打到底,看不出特点在那里。想想也是,她过去本来就是辽宁的主攻小队员,如果真的非常突出也不会被胡进挖到四川队去。
7.魏秋月。
稳是稳了,但没有组织核心、球队灵魂的前途。建议换个二传试试,四川王晨也好,北京的韩旭也好,都给个机会试试,魏秋月目前的组织和速度无法胜任中国女排的要求。作为二传除了传球之外,拦网和防守也是本分,冯坤过硬的拦网和防守不但都没有,防守居然比王一梅还烂,简直是沾手飞。还有,作为队长,白眼能不能少一点?学拉米雷斯还是托雷斯?
8.沈静思。
传球速度要比魏秋月快,其他目前没有优势。
9.张娴。
张娴为什么打了奥运前打了这么久自由人主力,最后无缘奥运会?一传还是关键。陈忠和知道必须死保一传才有机会搏一把,所以最后选择了一传比张娴更好些的张娜。张娴到现在一传还是波动很大,弧线也一直压不下来,不能够有效的扩大一传面积分担两个主攻的一传压力。移动防守优点依旧。有些场次打的很差,是因为伤病吗?
10.王茜。
圣闺女没啥好讲的,王保全的女儿就一定要入选国家队锻炼?国家队是看水平还是看关系?江苏队陈展这个不错的自由人为啥不给人家小姑娘机会?无法接受这样的潜规则。
11.薛明和马韵雯
薛明和马韵雯都是优点依旧问题依旧,优点缺点麻袋都讲了,薛明有前快无背快,马韵雯有背快无前快,两个人都是半拉子,其实她们都在努力扭转,看今年初期的比赛就发现马韵雯打了不少短平快,薛明也在打背飞球,虽然效果一般般,不过看得出她们都在试图扭转一招鲜的局面。但是打到后来,两者都打回去了,毕竟优势技术最能转化为得分,特别是在中国队两个主攻没有得分能力的时候,副攻再继续练习半生不熟的短板技术,那就不用比赛了。
平心而论,中国两个副攻是世界级的,毋庸置疑。即使你说她们技术单一,但是她们的得分和效率都是非常的高,撑起了一半的进攻,这是其他球队所没有的。谁都知道一个前快一个背飞,但是依然能够突破能够得分,这就是能力。
两个副攻最欠缺的恐怕还是拦网,薛明的拦网看上去很美,时常能拦死球,但是破坏率依然很高,破坏就是直接失分,赚的不如赔得多那就不划算了。薛明的力量是大问题,腰腹、手的力量都不够,手型在移动中再摆得不好,很多球就这破坏了。马韵雯的拦网不尽如人意,她报名身高是189,其实超过190了,她恰恰腰腹、手的力量都好,问题在于移动慢、预判差。我们两个副攻拦网上要学巴西和日本,就说日本,她们虽然身材不高,但是移动相当的快,更最主要是手型摆的非常好,双人三人拦网并得都很严很齐,所以有效球非常得多,虽然直接拦死得分不多,但是创造了很多防反的机会。我们的拦网恰恰是到处露线,直线卡不住,球从标志杆边撕进来,当中并不拢,球从中间冲进来,斜线露出来,球从腰线切进来,拦网一没有,连日本那种满场乱的战术球都能赢你。
12.徐云丽。
当时真没想到她又能入选国家队,但确实进步了,虽然进步得很小,有进步总比没进步好,不过天赋实在普通,前途看不到。
13.尹萌。
将毫无悬念的落选国家队,蔡斌选错了吧?当时就不如给陈瑶、罗瑜、杨君菁、朱慧菁她们机会看看。
另,随着两天前王一梅落选亚锦赛名单的消息出来,又是一个各方揣测的话题。亚锦赛怎么打日本,到时候看吧。
未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6 15:30 编辑 [/i]][/color]
2009-9-5 09:01
马岱
我们的主攻手确实有些缩手缩脚,不敢打,怕被拦死,就轻打,吊球,这玩意儿要在有大力扣球的情况下穿插打是打吊结合,只有一招就是送球给人家。
说到冯坤,鼎盛时期的冯坤确实是很强的,拦网、二次吊球等等。
2009-9-6 11:06
姚科双雄
以下是女排的最新表现:
楚金玲重回首发李娟换位 亚锦赛中国女排取开门红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9月5日下午,2009年第十五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小组赛在越南河内揭开战幕,中国女排在首场比赛中迎接中亚劲旅哈萨克斯坦女排的挑战。技高一筹的中国队直落三局横扫对手赢得“开门红”,三局比分为25-14、25-17和25-19,本场比赛中王一梅的缺阵也让楚金玲重新获得了首发的位置。
2009-9-6 15:26
风使
昨天外面玩去了,没看直播,不过据说打得很差。哈萨克斯坦女排主要得分手没来。据说我们薛明N多个探头没一个打死。我刚才看了下技术统计,马蕴雯得分最高,楚金玲得分还没马、薛两个副攻高,楚金玲32扣12中,马蕴雯16扣11中,扣球效率天差地别。两个副攻依旧是进攻不错,拦网失败,面对哈萨克斯坦只有1-2分的拦网...
2009-9-6 16:58
风使
续
三、关于一些技术问题的讨论
技术问题千头万绪,发扣拦防、轮次阵容都可以有的好讨论,我们业余看看球的抱着瞎子摸象管中窥豹的办法说说自己的想法、交流下意见,就当看看热闹也蛮好。
1.关于技术全面的误区
技术全面的要求当然是好的,这要求的出发点没有任何问题,发扣拦防样样拿得出,这样技术全面的队员是人见人爱的宝贝。我说的误区是有针对性的提法,就是要求所有队员都全面,这是一个误区。
这种说法屡见不鲜,比如孙振平在直播解说排球的时候就念经一样在念技术全面,言必80年代老女排技术全面,客观地说当年郎平的下三路也不太好,肯定不全面,中国女排是在郎平退役之后才真正走上均衡多点的路子。在过去的排球规则下,没有自由防守人,采用发球得分制,每个队员的全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场上6个队员随着轮转都要接发球,因为你拿到发球权之后必须要顶住对方的一攻起球才有得分的可能,全面是基础。八十年代如此,在九十年代也是如此,在古巴女排称霸的时代,记得在某届世界杯上,古巴女排场上6人从头到尾没有换过一人,6个人打满全部比赛场次。这是6人全攻全守的时代,它需要攻和守上的技术全面。
时代不同了,言必技术全面放在现在是脱离现实情况的,排球的规则改变也改变了排球的技术战术要求,在99年之后就泾渭分明的告诉我们其中的不同。
自由防守人的出现,注定原来场上6个人中有2个人可以不用接一传,可以放弃一传技术。一传技术的进步,原本4人接一传模式稳定为3人接一传模式,再加上后撤接一传等也成熟稳定,又有人员可以从一传保障环节解放出来。于是,原本阵容的6个队员中,只要有2—3个具备一传能力,加上自由防守人就能满足保障现代排球的一传要求,这让其他队员都能够从一传保障技术中解放出来。比如副攻,之前的托雷斯、赖亚文、王怡她们是何等的全面,别的不说,她们一手漂亮的一传技术拿到今天都可以羞愧死大部分主力自由人,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要求,副攻也要有一传能力。而今天的副攻,能接一传的少之又少,她们更加高大化更加投入拦网和牵制。
每球得分制突出了一攻的重要性,只有保住一攻才能不被拉开分差。每球得分制更是强化了对进攻的要求,需要更强大的进攻才能更好的得分。从一传保障中解放出来的这部分人,正好得以去强化进攻能力,于是攻和守两项技术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工,技术全面的要求显然已经对象化、差别化,而不是整体化、同等化了。
打造全能战士毕竟难度大,合理的适应规则打造特长队员却相对容易的多,于是分工化和差别化就产生了很多瘸腿技术的球员,有的强化进攻不参与保障,有的强化保障弱化进攻能力,当她们在一个整体中运转的时候,取长补短相互弥补缺点也相得益彰,这已经是一个不讲究全面的时代,讲究的是实用。
这里要说古巴女排为何失去昔日的辉煌,外星人一代的谢幕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让古巴女排频频失利于大赛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对新规则的适应上。古巴女排坚持4-2配备,未必能适应好现代排球,比如她们的一传就明显落后于其他强队,不像其他强队那样一传体系有专人专职分工,古巴还是为了保证每轮的3点攻,她们的二传副攻主攻都有一传任务(除了卡尔德隆等少数两个),复杂的接发球人员对跑动线路和一传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在我看来虽然场面热闹,但是当今世界女排的水平是倒退的,正是由于功利的需求和心态,技术可以挑选着取巧部分掌握,造成现在每支球队的漏洞都比以往多得多,而人类能力还是有限的,在强化的部分上也未必加强多少,比如现在世界上最好的副攻,她们的拦网和进攻也未必强过托雷斯王怡她们。
2.关于技术掌握的误区
在讨论过技术全面之后,我来单独讨论进攻技术的掌握问题。能够掌握所有的进攻技术这要求当然是好的,这要求的出发点没有任何问题,各种套路样样拿得出,这样的队员也是人见人爱的宝贝。我说的误区是有针对性的提法,就是要求进攻技术都掌握,这也是一个误区。
技术并不是人人都能练会的。世界上确实有黄药师这样武功盖世琴棋书画金石考古诗词歌赋五行算术天文地理样样精通的人,但毕竟是极少数。很多球员就是无法掌握一些技术,有的球员只会双脚起跳进攻,不会单脚起跳进攻,有的只会站着传球,不会跳传,不要笑,这是真的,她们不是笨蛋,也是国手,比如四川的陈静,作为副攻她全是双脚起跳,比如古巴的阿奎罗,作为二传她全是站着传球。
技术并不是人人都能练好的。排球要在运动中击球,人球都在运动中,节奏是很重要的,对节奏的掌握因素很多,有身体素质的因素,有球感的因素,有平时习惯的因素等等。我们说的薛明和马蕴雯一个没后快一个没前快,我来业余分析下。
薛明现在也尝试打单脚背飞,但是效果很不好,没办法发上力,她的背飞是脱节的,下半身是背飞动作,上半身还是短平快动作,特别不协调,如果你注意看的话,法比亚娜的背飞也是如出一辙。背飞区别于背溜关键在于一个飞字,需要通过冲跳在空中形成一个距离和高度,江湖传说在89年世界杯,古巴接应桑米力迪将背飞飞行到4米之外,这是一道怎样的彩虹。很多人的背飞被称为背走,不是飞出去的而是走过去的,薛明就差不多,更典型的背走还有过去的托雷斯和梅尔库洛娃之类,反正她们身材够高,三大步跨过去象征性踮个脚腾起来,靠身高欺负人。薛明本来力量就不好,她腰腹力量不好,而背飞的转体是最需要腰腹力量的,滞空更需要腰腹力量强行撑住,她下肢力量不好,而背飞的冲跳是最需要腿部力量,所以薛明背飞要打好有困难。薛明的前快球,既然腿部力量不好弹速不够,就充分利用身高抢高点,既然腰腹力量不好,就拉大弓收缩腰腹强行发力,就形成了大虾一样的姿势。
马蕴雯恰恰相反,她的腰腹、下肢用的很好,脚下蹬的也快、转体发力也好,背飞背快都有,远网背飞力大线深,高点背快又重又快,不像以前只有长线背飞。但她的前快球问题也是不协调,背快的转体带到前快去了,短平快、近体快、就连打半高球都带转体的,而且她前快球有时都习惯性带着单脚起跳,看着想笑,这特长技术也太根深蒂固了。好像也是,我们也都是难以摆脱习惯性动作,我前段手腕扭伤,养的差不多的时候看到别人打排球,去打了一个,一甩腕剧痛,不能打了,人家说你挥小臂别甩腕啊,我说甩惯了。所以薛明和马蕴雯的半前半后技术也不知道能不能最终掌握好。
技术并不是人人都一样的。技术讲究规范化,比如日本女排的技术就特别规范。但是其他队伍每个队员身上差别还是很大,比如巴西女排几个主攻都不一样,萨萨身材矮,平拉开打得特别快;帕乌拉扣球抡起来就像大风车;杰奎琳要长距离冲跳后挥臂鞭打;马丽腰和手硬的绷得像块铁板,靠超人的手腕爆发力高点拍下去。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问题,很正常。就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杨昊,她在初期是有高点强攻能力的,可以高举高打,后来为了抢速度平拉开越打越快,到最后是扑上去就一巴掌扇下去的那种,与之前大大不同。可见有的打平拉开,有的打高拉开都有各自的道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像王一梅现在要她降弧度抢速度,是不太合适她的,总决赛她也抱怨给她的球弧度太低,她打这种球效果肯定不好。压弧度抢速度这种思路是没错,但是蔡斌有了想法还要有办法,让王一梅练出来才能实现,不然我觉得还是怎么效果好怎么打。
3.关于技术的使用问题
技术并不是人人都需要使用的。技术全面当然好,办法多周旋余地大,但是不是人人都需要各种套路,还是要看轮次位置和技战术的需要。还是拿副攻来举例子,副攻里面说全面的话,以前俄罗斯的莫诺佐娃应该算全面,她不但要做好副攻的快攻和拦网本分,她还要主接一传,更特别的是她甚至还要打一轮4号位的强攻,这是因为俄罗斯队当时站位决定的,主攻换位到4号位去跑动线路太别扭,所以卡尔波利需要安排莫诺佐娃在4号位顶一轮。到现在还是偶尔也能看到,去年的大奖赛上,法比亚娜作为替补,2点换3点也打过次4号位的位置。
4号位定点的技术,虽然有人能打,但几乎所有的副攻都不需要使用,因为球队整体技战术不需要。同样是法比亚娜,她以前没有背飞,现在也很少使用,用了效果也一般,没有3号位快球威力大,这是为什么?因为她的位置。法比亚娜和薛明一样打的是小副攻的位置,所谓小副攻是指她们前排时候3点进攻的轮次有2轮之多,她们大部分时候前排共有3个队友一起参与进攻,采取左、中、右三个位置进攻点是最好的进攻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球网长度分散对方的拦网,小副攻的前快球是最适应她位于中间位置的技术,所以对于小副攻来说她们最需要的是前快技术,短平快、近体快、半高球、中央小强攻等等。需要她们打背飞的时候,往往是她们面对唯一的2点进攻轮次,这个时候她们如果继续在3号位打进攻,隔壁就是4号位的队友,3、4号位的距离过短,造成两个进攻点的扎堆,对方可以不用考虑你的2号位,3个拦网手直接封锁3、4号位一侧,这就是两点攻轮次为什么往往是各队的卡分论次的原因。在这个时候副攻反向跑动到2号位的背快战术就特别重要了,只有这样才能扯动对方的拦网对4号位的队友进行有效的掩护,所以法比亚娜和薛明尽管不熟练,但偶尔还是必须要打背飞球。
同样的道理,大副攻在前排的时候要面对2轮两点攻,她们可以前快不好,但背快球一定要好,不然还怎么牵扯拦网?世界上所有的大副攻几乎都有强力的背飞能力,美国的斯科特、俄罗斯的蒂什申科、意大利的吉奥利、巴西的维尔斯卡、中国的王怡、吴咏梅、赵蕊蕊、马蕴雯一直也是如此。古巴的副攻特殊些,因为她们永远都是3点进攻,背后球并不是古巴副攻的必备技术。可见技术是根据球队论次的需要掌握使用的,数一数其他各队的副攻,比如意大利安扎内罗/古伊吉也是几乎都3号位球,吉奥利几乎都在2号位球。对于一个小副攻来说,前快最重要,对于一个大副攻来说,背快最重要,掌握好最关键的技术是这个位置的根本,不然你即使十八搬招数都会,最要紧的技术却不突出,那就不好办了。
说了半天,好像自己也觉得废话好多。我的意思还是,没有否定技术全面的重要性,但要技术全面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对于每个队员来说自己位置的核心技术是关键,能达到就是合格的,如果需要超越自己的位置,那就是需要掌握第二第三核心技术了,这样的球队核心少之又少。
没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6 19:54 编辑 [/i]][/color]
2009-9-6 19:57
马岱
中国队现在还是主要受制于队员能力,实在是可用之人太少。
以前背飞球就中国队运用最多,有些球队的副攻完全是策应打平拉开,但现在各队都掌握了,同样也对背飞的拦网越来越熟练,因为背飞的传球时间较长,对方中间拦网的副攻很容易就平移过去了,也就是说只要是前排两点攻,面对对方的双人拦网几乎成为必然,这个时候就要靠绝对实力来扣球了。以往刘亚男吴咏梅那个时代,对方的拦网队员跟着我们跑,背飞几乎都可以完全避开拦网,一打一个准,但现在不行了。
所以我提出可以背飞掩护后排进攻,二传手背传,副攻依然跑背飞,对方副攻向左侧移动,但发现球没有传到二号位而是到六号位去了,二号位对面的对方球员要向中间移动,四号位对面的球员也要向中间移动,但注意这个时候对方中路的副攻要往回移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拦网不容易严密,所以突破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由于六号位进攻视野太大,对方只能三人拦网,带来还有一个效应就是接一传的人少了,防守面积太大。甚至还可以吊球。曾经九十年代有一段时间,巴西男排甚至把六号位作为主要进攻点。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9-9-6 21:38 编辑 [/i]][/color]
2009-9-6 20:27
风使
嗯,没错,现在的日本队也是这么做的,6号位的后攻很多,效果不错。以前杨昊在后排也有这种球。不过这种6号位后攻点不高,打得是突然性和速度,属于跟进球。跟进球还是较为女子化的打法,这也是当年巴西90年代前后三枝花枪折戟于古巴的原因,因为面对古巴马嘉丽斯和托雷斯这样的中央拦网,被照顾的比较惨。我们自己可以做个体验,我们先平行从左到右移动,然后再平行从右到左移动,感觉下有什么不同?区别应该都差不多,从右到左移动相对要别扭些,这是人的身体结构造成的,拦网也是一样,从右到左移动相对要慢,即使能力强如托雷斯,对付背飞跟球移动都跟时常丢了球,这就是女子和男子的区别。女排来说现在背飞依然是非常管用的,效果好坏还是问题在于背飞的自我战术空间,背飞的长飞短飞控制和远网高点的运用如果好,牵制力还是很大。中国副攻很无奈的,外国副攻只要牵制力大就完成任务,而我们必须是强力的得分点。
由于男子的身体能力,在男子排球比赛中类似背飞这种空间战术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摆脱拦网,所以必须要靠左右两翼的实力球来打开空间。巴西女排的男子化也是走这条路,所以说真正的潮流还是1号位的后攻,巴西女排现在就是如此,谢拉也不打6号位的跟进球,她从右翼后排突破。这就是实力球,做实两翼是非常重要的,起码要有做实了两翼,才能继续再讲中央突破,才是真正的三点加压的潮流。而我们女排现在连两翼都没有了的情况下,讲中央施压不一定是最急迫的。
被麻袋提醒,我发现我漏了讲二传技术对于整体的影响,其实我们所说的这些这不是攻手单方面的事,二传极为重要,巴西二传那种两边快速分球的能力,我们国家的二传都不太具备,因为我们的体系一直都不是这种,所以我们体系下的每一个位置要去适应这种男子化的打法问题都很多,二传也是如此。背拉开到哪个点?到哪个高度?前排点在哪里?后排点在哪里?巴西的二传都很规范化程式化的,我们的二传则远近高低各不同,没有一个准头。我们女排也要打两翼拉开的路子,任重道远。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6 21:43 编辑 [/i]][/color]
2009-9-6 21:38
马岱
上面漏了一下,应该是巴西男排。
2009-9-7 18:45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9-6 19:57 发表
中国队现在还是主要受制于队员能力,实在是可用之人太少。
以前背飞球就中国队运用最多,有些球队的副攻完全是策应打平拉开,但现在各队都掌握了,同样也对背飞的拦网越来越熟练,因为背飞的传球时间较长,对 ... [/quote]
国家集训和联赛都是服务于观众和国家排球水平的。
现在重集训轻联赛。51块金牌的同时必然丢失些许优势项目。
别拿14亿说事,经常锻炼的有1000万就不错了。而其他国家的虽然职业选手也比较少,但是别人的体育教育是很系统的。咱大学都比不了他们小学。
2009-9-8 08:24
马岱
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国家队长期集训,国家队队员保持稳定,很多球员都打十几年的,也只有排球才有世界男排联赛和女排大奖赛。
2009-9-8 11:45
风使
排球有别于篮球足球可以等靠要,不落地、3次击球的规则客观限制必须要有熟练的串联配合,这方面要求要比篮球足球高,各国排球国家队集训时间确实都比较长,也只有集训时间有足够保证的球队才能保持高水平,人员也相对稳定,打3届奥运会都是几乎同一拨人马的比比皆是。
比如郎平执教美国女排的时候,汤姆觉得集训在阿拉斯加太远太冷,她就不来,跑去打沙排了,结果她就2、3年没出现在美国女排,她后来自己找郎平谈要参加08奥运会,那她就必须回来集训一年。汤姆回来集训,梅特卡尔夫就退出,没办法,两人水火不容,而郎平的选择是更需要汤姆的一传。
欧洲的排球联赛开展的不错,意大利最好。美国没有职业联赛,所以这些美国女排很多的也到意大利打球,这种是放水养鱼,所以能保持较长的运动寿命。我们03-04那批人,就是压榨的太过了,6年没有替补的大小比赛全勤,最后倒在了伤病上,教训。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8 11:49 编辑 [/i]][/color]
2009-9-8 17:25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9-9-8 11:45 发表
排球有别于篮球足球可以等靠要,不落地、3次击球的规则客观限制必须要有熟练的串联配合,这方面要求要比篮球足球高,各国排球国家队集训时间确实都比较长,也只有集训时间有足够保证的球队才能保持高水平,人员 ... [/quote]
篮球应该是需要适应最少的,好的选手2个月以内配合应该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足球,排球的问题大一些。
2009-9-8 18:58
思念思想
外行插句话,“内行”别见笑,总之风使就是认为天津的队员不行,江苏的都是天才(我看到这句话了,什么江苏的主攻都是全面的什么的)。我不想针对任何人,但这种酸葡萄一样的地域攻击就无聊了,当然,你不是江苏人除外,不是吗?
天津多年独步中国排坛,江苏、八一、上海球迷不服是常事了,各种贬低也是常有(似乎风使也很看不上天津的打法),问题是,这种心态其实正好束缚了中国排球的发展。
就像某内行球迷把日本足球贬得一钱不值,把中国球员夸得如花一样,但中国球队上去就被干掉,这种夸奖有意思吗?
重申,我不想打嘴架,也不愿意攻击谁,但能不能等“伟大的”江苏队横扫中国排坛如卷席的时候,“专家”再出来说天津队不行,江苏队天才遍地好不好。
当然,我相信你会有一堆理由来反驳我,一堆证据说明天津打法落后。如果真的这样,我无语了,请随意。
我唯有含泪祝福江苏队五六个连冠。
(打倒天津队,江苏队最强:titter:)、
别过意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思念思想 于 2009-9-8 18:59 编辑 [/i]][/color]
2009-9-8 21:40
风使
李娟总决赛打得比之前好,大家也都是肯定的,统统不行的话可没人说,我们说的都是现实表现,打得好就是打得好,打不好怎么贴金都不是真神。这都叫地域攻击,一丁点批评都不能听,那比供着的菩萨还尊贵啊。
“天津多年独步中国排坛”...这类话也尽量稍微谦虚些,哪怕不情愿也请做个姿态认清些常识。前头辽宁女排5连冠的时候天津女排不知道在哪里,上海女排6连冠的时候天津女排都在降级呢,天津男排这次又连全运会的资格都没拿到吧?什么“多年”啊,分明是近年才对,倒是有女无男的“独步”倒是真的。人家上海江苏辽宁八一哪支队伍男女排不是长期保持高水平的,谁有底气谁根基浅薄很清楚了吧。
我说辽宁江苏培养主攻好,很清楚明白是说她们的传统,排球是讲究底蕴的。我才不会说天津女排引进辽宁主攻小队员,就怎么怎么了,这种才是地域歧视,你有本事练得更好也是天津的水平,交流人才再正常不过。惠若琪也是大连人,如果放在辽宁队肯定就是另一种类型的主攻,但放在江苏就是能接一传的全面型,这就是各自的风格传统。看了人家江苏的优点,该说好的就说好,这是就事论事。这都不让人说了?除了天津主攻,其他都不准说人家好了?这合适么?
江苏以前有个孙玥,目前天津任何一个主攻都无法达到她以前的位置和水平,这目前是现实。未来有个惠若琪,我依然看好她今后会比现在天津的两个主攻强。这是就是我的观点。
江苏又不是我的地方队,我上海的,你要扣地域的帽子也扣不上。:titter:既然要客观讨论,那就不能太狭隘,要格局高一点,可不能眼里只有自己地方队好。再说了,我通篇哪里有说“江苏伟大”“江苏最强”“江苏都是天才”了?别拿自己习惯性吹捧套路来套别人,当别人也跟自己一样似的。我虽然批评不少,不过都是有分析有根据的批评,要讲道理大家慢慢讲,我欢迎指正。但是我不喜欢不讲道理,开口就偏到RP上去,认为只要咬定你RP有问题,你的道理就不攻自破了,这种无用功没有意义。
天津上个月全国锦标赛遇到阵容整齐些的浙江队都0:3的输了,每一局分数都不上20,天津这次全运会还难打呢,不过我还是祝天津取得好名次,毕竟她是前几年国内最稳定的球队,依然会是热门。
但天津不能老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啊,这次大运会是天津代表中国去打的,结果被塞尔维亚青年队打得前四都没进。要正名,自己先要国际上去拼出来,就像张平那样,我力挺。你在国内拍拍吊吊是能得分,国内对手整体的水平就这样粗糙了,但你到国际赛场还去拍拍吊吊,这不是去友谊亲善送对手球么。对于天津主攻的评价,又不是我一个,陈忠和都这么说的,不服去找陈导呀?难道陈导也是“酸葡萄一样的地域攻击”?:lol:到处都有图为证,大家一起看看共同学习。祝中秋快乐身体健康。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9 00:01 编辑 [/i]][/color]
2009-9-8 22:20
风使
对了,想起来问麻袋,最近热门的郎平签约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据说它是国内首支也是唯一一支纯职业俱乐部,了解相关情况吗?广东排球好像没落有段时间了,什么原因?这种纯职业俱乐部看好吗?
2009-9-8 22:38
马岱
回复 #38 风使 的帖子
完全不了解这支球队。
2009-9-9 15:22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9-9-8 22:20 发表
对了,想起来问麻袋,最近热门的郎平签约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据说它是国内首支也是唯一一支纯职业俱乐部,了解相关情况吗?广东排球好像没落有段时间了,什么原因?这种纯职业俱乐部看好吗? [/quote]
中国的纯职业俱乐部,估计是个噱头~~~首先女排想要自己组公司盈利就很难。
篮球的奥神也号称职业,庄家也贴钱若干年了。
2009-9-9 19:39
风使
回复 #40 phoenixdaizy 的帖子
是,我们排球联赛其实还是各省市的队伍,恒大这突然来的职业俱乐部,高薪请了郎平估计也是制造轰动效应,毕竟它要从乙级队打起,只靠老板投钱没收益的话,不知道能撑多久。
2009-9-12 21:26
风使
泰国超水平发挥击败日本女排,最怕的对手竟然意外失手,运气来了...
现在看泰国队小组赛两场输球有可能是假球,为了半决赛避开中国。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13 12:16 编辑 [/i]][/color]
2009-9-13 22:19
风使
看样子要输泰国...B)
看完了,果然输给泰国女排啊...没有了王一梅,最后一个有效的点都不存在了。于是,没有了“罪魁祸首忍无可忍的王一梅”,球队和每个人的问题都被放大的像在放大镜下一样,最后成功蝉联亚洲亚军。
偶这次一点不失望,现在完全娱乐化看这支球队。
蔡斌下课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13 23:04 编辑 [/i]][/color]
2009-9-13 23:16
托塔李天王
居然输给泰国,太离谱了吧:qP+
2009-9-14 05:53
思念思想
这次大赛,那位“全面的主攻手”惠MM被打得算够惨的了吧,反正咱一外行是没看出什么前途来。
所以我还是认为,以目前女排的实力,不能单纯指责那些球员不行,关键是教练的调教。
至于我之前的口误,因为我不看男排,基本上意识不到中国排球还有男性的存在。而且什么辽宁五连冠等等,“专家”球迷大可以算算天津已经多少冠军了,要是有人非要觉得“多年”两个字别扭,说“这些年”意思是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天津就是发挥了老女排的很多优点,没有盲目的向什么国际化(大型化、强攻化)接轨(当然以球员条件也很难接得了),但是其打法却非常符合中国球员的特点,应该被国家队及地方队借鉴、学习。
实际情况是,我们学人家欧洲人、巴西人,你有那个身体素质吗?就像篮球,NBA是好,可中国人打得了NBA式篮球吗?
2009-9-14 08:38
马岱
看来下课成为必然了。
风使不厚道,前面说泰国淘汰日本是运气来了,后面又说果然输给泰国。
2009-9-14 10:02
风使
确实是不厚道啊,怕被骂,不敢直说内心期待看笑话。没办法,又想保住亚洲冠军遮羞布,又想干脆输泰国看菜包子笑话,又爱又恨矛盾的心理,摇摆啊摇摆。日本被打掉是运气来了,但是运气来了也是靠自己去抓住的,开局看这副样子就知道没希望了,干脆“创造历史”算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9-9-14 10:14 编辑 [/i]][/color]
2009-9-14 10:22
风使
思念兄要说天津女排好就好呗,这些年就这些年呗,都支持。这些年天津好像联赛是3连冠吧?(前面被辽宁打断一次连不成了),继续努力,前头人家五连冠目标等着天津,加油。其他地方队也要加油,都把自己的特色打出来。
惠若琪这次再不好,比起殷娜好像还是比下有余,就不要比谁更烂了,这没意思。何况人家惠若琪91年的,拿81年的娟姐姐来比前途,也没多少意思。
2009-9-14 10:32
韦孝宽
体育总局奥运后对于三大球项目的调整全面失败了,男篮已经丢了一个冠军,这次女排又丢一个,不知道要死顶到什么时候。
2009-9-14 10:55
马岱
奥运之后洋教练纷纷下课,明摆着要省钱啊。
女排则早就是一路下坡,即使拿了冠军也说明不了什么。
2009-9-14 11:19
风使
按照排协说的20年规律,04奥运这批是84奥运夺冠带动起来的黄金一代,20年后出成绩,那么下次要在2024年奥运。大家保养好身体,看球娱乐为主,2024年再看风云再起。:lol:
2009-9-14 13:42
姚科双雄
今天看到中国女排又得亚军,真的没想到竟然会输给泰国队!
2009-9-15 23:09
龙图阁大学士
正常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