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6-6 14:54
恐龙3
岳云的那种锤子的直径是不是不大?
我以前看了央视探索发现里的兵器考究里,有个兵器专家随手拿起旁边的一个锤子,这个锤子杆不长,属于短杆,但还算粗,只是前面那个疙瘩显得很小,他说,岳云大概就是用这种锤子吧。
可是我记得,岳云的锤子重达80斤,而且并非小说的,貌似史书上就这么记载过,我家里没宋史无法察看,说错了大家别急了,我就是有这个印象。而且宋斤比现在还重,貌似折合之后至少90斤以上。
90斤以上的锤子,就算是双锤,一把也得40多斤的说,难道大小真的只有那个专家拿起的那么大么?他拿起的那种锤,前面的锤体比例是非常小的
2009-6-6 15:58
KYOKO
我觉得夸张
首先要了解,古人并不比今人力气大,包括项羽。
小说里,如果一个大将挥舞着10斤重的大锤子,你会觉得怎样
2009-6-6 16:00
关毛
毛手里这柄锤,有250斤
2009-6-6 16:19
弓骑步
《宋史·岳飞传》: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color=Red]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color]。攻下随州,又攻破邓州,襄汉平,功在第一,飞不言。逾年,铨曹辩之,始迁武翼郎、杨么平,功亦第一,又不上。张浚廉得其实,曰:“岳侯避宠荣,廉则廉矣,未得为公也。”奏乞推异数,飞力辞不受。尝以特旨迁三资,飞辞曰:“士卒冒矢石立奇功,始升一级,男云遽躐崇资,何以服众?”累表不受。颍昌大战,无虑十数,出入行阵,体被百余创,甲裳为赤。以功迁忠州防御使,飞又辞;命带御器械,飞又力辞之。终左武大夫、提举醴泉观。死年二十三。孝宗初,与飞同复元官,以礼祔葬,赠安远军承宣使。
2009-6-6 16:22
弓骑步
著名的猛将兄刘綎的大刀可是一百二十斤,岳云八十斤的一对铁锤有什么夸张的。
2009-6-6 22:53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弓骑步[/i] 于 2009-6-6 16:22 发表
著名的猛将兄刘綎的大刀可是一百二十斤,岳云八十斤的一对铁锤有什么夸张的。 [/quote]
嗯,那个更是夸张,而且还是明清时代的斤,貌似算起来还更重
不过最夸张的还是明朝大将黄仲拙那把144斤的关刀,前一阵子他们的后代还拿出来照像的。2.78米长
我承认,古代的人,营养不比我们现代好,没我们现代健康,但古代人辛苦劳作,经常锻炼,那里像我们这些宅男一样,要论筋骨,我们差他们太远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09-6-6 22:55 编辑 [/i]][/color]
2009-6-6 22:56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关毛[/i] 于 2009-6-6 16:00 发表
毛手里这柄锤,有250斤 [/quote]
那毛毛说一下,这柄锤250斤的话,锤头的直径多少,锤柄多长?
2009-6-6 23:22
jiyi1
听说李元霸那样的锤也就才中小型西瓜那么大。
个人以为马上武将拿短锤子打仗很不现实,有点像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是小说家硬按上的。
那个椎就不知道是啥形状了,先诸军登城,这是重点字吧,也许这个椎具有攻城的特殊作用?其重量可以用来砸大钉子砸豁口攀登.......,总之和画得球形锤子不是一个东西:不是用来做武器pk的。
2009-6-6 23:33
KYOKO
人再怎么锻炼也不能锻炼成猩猩:ph34r:
2009-6-7 00:23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jiyi1[/i] 于 2009-6-6 23:22 发表
听说李元霸那样的锤也就才中小型西瓜那么大。
个人以为马上武将拿短锤子打仗很不现实,有点像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是小说家硬按上的。
那个椎就不知道是啥形状了,先诸军登城,这是重点字吧,也许这个椎 ... [/quote]
李元霸的锤子确实是小说家安上去的,但岳云的锤子是真实的
也未必就无用,并非越长就一定越有用,短也有短的优势。
关公的刀法也未必就完全不实用,武经总要里不就有记载36路关王刀法么?还说属于刀中第一,如果真的只能拿来摆设,还何来刀法,何来第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09-6-7 00:25 编辑 [/i]][/color]
2009-6-7 18:56
jiyi1
恐龙3兄好啊,春秋大刀我是知道一点的,在我练的拳派里,春秋大刀和大枪就是震派武功的,可惜小弟没得传授哦。
:handshake:
2009-6-7 19:34
tiger1970
我拜谒过杭州岳武穆庙。
里面陈设着一些很旧的兵器,有一对锤据说是岳侯(岳云)的。锤头大如西瓜,长约1.7米左右(目测和我差不多高),据说重80斤。
2009-6-7 20:38
恐龙3
通铁所制,长1.7米的话,那一把48斤也没什么不正常的了,原来他的柄竟然有这么长,那没什么疑问了
不过要把柄做的那么长干嘛?难道手握在柄末使用?重心又大部分在前头的疙瘩上,这样能使得灵便么?
2009-6-8 00:14
主席
见过流星锤吧?实际上长柄的大锤就是像流星锤那样轮着用的,只是将金属链换成金属柄而已。:titter:
当然在套路上肯定有些区别,但原理相同。所以大锤肯定是重的比较好(当然武将要有那个力量轮起来才行)
2009-6-9 11:43
双溪赵云
假如我们默认这种锤子是铁一类做的,其密度应该在8000kg/m3左右,那么算下来,40斤=20公斤,就算其重量全在那个锤子上不算柄的部分(暂时认为它是一个球型),8000*4/3*圆周率*r3=20,很多符号打不出来,大家应该都懂的,算下来直径仅为16cm,很大吗?(应该没算错吧?。。。)
其实想想我们平常用的哑铃,10公斤重的那种两端也不过是两个不大的铁疙瘩
2009-6-9 14:12
tiger1970
我就问一句:你们以为单手使这种锤很困难吗?
2009-6-9 14:25
KYOKO
回复 #16 tiger1970 的帖子
那可是相当困难。拿得动同使得滴溜溜差十万八千里呢,最简单的,你跳起来能摸到篮筐同你能扣篮差多少?
2009-6-9 14:42
绛橙子
回复 #16 tiger1970 的帖子
我没什么练武的经验B),不过感觉如果双手各执一个小锤,平衡什么的还好掌握一些,单手持一个大锤似乎会一边倒吧。
老虎兄在岳庙看到的锤如果柄这么长,双手各持一锤还怎么挥舞阿?:wacko:
2009-6-10 08:53
tiger1970
我觉得要是有那种身体素质,似乎不难。
别忘了,历史上当时只有一个岳云,否则也不可能将其手执80斤铁锤专门写进历史。
我常用一支30多斤的铁杆子练功,其实就是太极枪。使用时间长啦,也不觉得重。有时单手扎枪玩,也还成。当然这和岳云的锤不能比,不过我和岳云也根本没法比。人家是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和勇士,冠绝一代。
使用重武器练功,是太极门的重要手段。本门前辈武公(身份是个文秀才)使用的铁枪有两支,分别为60多斤和40多斤。李公(身份是个文举人)也用过这个。后来的前辈多使用这两根枪练功。据说大炼钢铁时,那根60斤的被拿去炼钢啦,那根40多斤的至今还在,据说是保存在河北孙建国先生开的武校中,孙先生也能使。
至于岳庙中我看到的兵器,确实就那样长(也许我目测有误?杭州的朋友可以出来说一下),至于如何使用,我也不太清楚。兵器锈蚀的很厉害。但是我一直怀疑是否为岳侯的原物。不过记得同时展览的还有铁矛、铁简等等,均比常见的长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6-10 08:54 编辑 [/i]][/color]
2009-6-10 10:51
恐龙3
纯钢的枪还有弹性么?具体该怎么用??纯钢的枪还能使用白蜡杆的招式么
2009-6-10 11:12
tiger1970
铁枪无弹性。
我们的枪有两种,一是桓侯四枪,本来就是铁枪,以后才改成木制硬杆,所以不存在别扭问题,反而是现在的蜡杆别扭。----不过现在用蜡杆,能练出另外一种功夫来,所以大家也都用啦----另一种是二十四势梨花枪,也是铁枪。以后改成木枪,招数里面掺杂了棍的成分,改成了花枪。杨(露禅)公经常扛着这枪出门,在上面拴个包袱,看不出啥来。
家师有话:张桓侯的丈八蛇矛,不是说矛头是蛇形,而是说张桓侯能把铁矛用的和蛇似的。
呵呵,大多数人没想到的是:最主张柔弱的太极拳,居然经常使用最重的兵器。
当然,我们也使用最轻的兵器。我们的剑是十分轻薄的,棍也只是齐眉短棍,经常单手使用。弹弓家师就没完全学到手,我就更不用提啦。
传统的铁枪,不是钢枪。那时候哪有这样多钢?就是熟铁。不过枪头那一点儿是钢的,所以叫“点钢枪”。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6-10 15:00 编辑 [/i]][/color]
2009-6-10 19:44
西园新军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9-6-10 11:12 发表
铁枪无弹性。
我们的枪有两种,一是桓侯四枪,本来就是铁枪,以后才改成木制硬杆,所以不存在别扭问题,反而是现在的蜡杆别扭。----不过现在用蜡杆,能练出另外一种功夫来,所以大家也都用啦----另一种是二十四 ... [/quote]
说丈八蛇矛是丈八槊矛的音讹,这个说法有点谱没?
2009-6-11 08:5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西园新军[/i] 于 2009-6-10 19:44 发表
说丈八蛇矛是丈八槊矛的音讹,这个说法有点谱没? [/quote]
我觉得基本没谱。因为槊矛是两种兵器,不会并称。
在我们这个支系传授的说法中,槊,是大狼牙棒。矛,是头尖锐而长的大型枪形兵器。其实我们为啥有桓侯枪和梨花枪两种枪法?就是因为桓侯枪是俗称,其实是矛法。梨花枪则是枪法。
太极拳的祖师聪明到那个份儿上,是不会弄出一种兵器两个套子的事情来的。
2009-6-12 19:46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jiyi1[/i] 于 2009-6-7 18:56 发表
恐龙3兄好啊,春秋大刀我是知道一点的,在我练的拳派里,春秋大刀和大枪就是震派武功的,可惜小弟没得传授哦。
:handshake: [/quote]
我行外人一个一点都不懂武术
想问一下那个春秋刀法是用来作为体育运动的还是有实战作用的?
2009-6-13 10:0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恐龙3[/i] 于 2009-6-12 19:46 发表
我行外人一个一点都不懂武术
想问一下那个春秋刀法是用来作为体育运动的还是有实战作用的? [/quote]
实战作用巨大。
春秋大刀号称百兵之王,“兵仗无不屈者”。
真正的春秋大刀不是常见的刀片,真的是厚背大刀。
我的心得:所有重兵器遇见春秋大刀,都麻烦;所有短兵器根本就进不去。唯一可能占优势的是枪,利用快速的直刺或许能冲进去。
太极门有“关圣春秋大刀”。这套刀我走得还成。我定制的刀重不到30斤,是空心钢杆。本来想做实心的。我们这里的武术器械加工厂不给做,说太重不好练。
2009-6-13 13:24
恐龙3
有没有这种刀的照片么?我最近在区分倚仗类的关刀和实用类的关刀.能不能各自给一张图?
老虎兄的臂力真牛~~~
2009-6-13 17:17
jiyi1
我们的春秋大刀也是很厚的,重好几十斤(估计二三十斤强),木杆的,
作为体育运动还是免了吧,能够比较顺手的施展起来,那是很恐怖的,由于自身的重量,施展的时候不可避免有抡的势能惯性,杀伤力是很大的。
虎哥的是钢杆啊,如果兵刃碰兵刃怕是很震手的吧。不过这样重量就平均了。
我们的刀形状很简单,没有多少刀的弧线,厚度接近一厘米吧,刀头长度约半米,宽接近十厘米,这些长度是记忆的,我也好久没见了,呵呵,等着以后回去看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09-6-13 17:18 编辑 [/i]][/color]
2009-6-13 18:48
tiger1970
没有照片啊......
不过形制和jiyi1兄说的差不多。
铁兵器不如木兵器的地方就是震手。
2009-6-14 07:43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jiyi1[/i] 于 2009-6-6 23:22 发表
听说李元霸那样的锤也就才中小型西瓜那么大。
个人以为马上武将拿短锤子打仗很不现实,有点像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是小说家硬按上的。
那个椎就不知道是啥形状了,先诸军登城,这是重点字吧,也许这个椎 ... [/quote]
长锤的重量都在顶端,抡起来离心力比较大,不过关刀也够戗。
2009-6-21 10:02
x-28
1.古时的斤比现在的轻,多少不等
周秦~200克,汉~240克。。。。清~350克
2.锤柄其实很长,在锤头并非极大的情况下用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掌握平衡的。
另:想象下《三毛从军记》中魏宗万的甩锤。。。
2009-6-21 10:25
恐龙3
古代的斤并不一味的轻,像汉代的确是很轻,但唐代和宋代,甚至比现在还重,所以岳云的80斤锤子据网上计算为现代的96斤
2009-10-27 11:13
王二
锤子用来砸人破甲的话,10kg的自重,加上动能,高压锅也瘪了
再往大了造,除了增加人马的负担,还有别的用吗?要大到能当盾牌使,那真是李元霸了
2009-10-28 09:04
将军高览
[quote]原帖由 [i]弓骑步[/i] 于 2009-6-6 16:19 发表
《宋史·岳飞传》: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攻下随州,又攻破邓州,襄汉平,功在第一 ... [/quote]
岳飞对岳云太苛刻了,难道是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干儿子吗?
2009-10-28 13:15
emony007
回复 #33 将军高览 的帖子
[size=3]高将军,在宋史上,岳云应该是岳飞的亲生儿子!
【“(宣和元年)六月,长子继忠候云生。”(《宋岳鄂王年谱》卷一)】
【“飞长子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礼泉观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size]
[size=3]【“岳飞次男岳雷系同岳飞一处送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一二《岳少保诬证断案》)[/size]
[size=3]据此刑案原件,岳云亦应为“长男”。 】[/size]
[size=3]【“据故枢密岳飞男云妻巩氏状:‘伏睹(绍兴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同奉圣旨指挥,故岳飞与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氏故夫云见有男二人:甫二十五岁,申二十二岁,女大娘二十四岁。。。。见在潭州同居,并系[color=red]枢密亲孙[/color]。。。”(《金佗粹编》卷一三《先兄甫等复官》)】[/size]
[size=3][/size]
[size=3]《宋史 岳飞传》把岳云说成是岳飞的养子,是有原因的:岳云的母亲是岳飞的发妻刘氏,在兵乱时期一再改嫁。岳珂编写《鄂王行实编年》时,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外扬的“家丑”,于是就把岳飞和刘氏这段姻缘一笔勾销,这就使后人误以为岳云是岳飞的养子了。[/size]
[size=3][/size]
[size=3]岳飞其实非常喜欢这个长子,什么重任都交给你,尤其是那个著名的八百破三万的颖昌之仗,岳云的背嵬军是攻击主力,只不过过于严厉父亲给人感觉不喜欢儿子的错觉![/size]
[size=3][/size]
[size=3][/size]
2009-10-28 18:52
张洋
老虎兄果然虎威凛凛
2009-10-30 19:41
zpftmd748
李元霸的锤是八百斤啊……
2009-10-31 11:19
阿巽
[quote] 她的枪法虽然只有十三式,可是一施展起来,却是运用巧妙,变化无方。
她的招式变化间虽不及蛇刺灵巧,可是那一种凌厉的枪风却足以弥补招式变化间之不足。
无论谁都看不出这么样一个柔弱的女孩子,竟真的施展了如此刚烈威猛的枪法,竟真的能将这秤大铁枪挥舞自如。
这种长枪大戈本来只适于两军对垒、冲锋陷阵,若用与武林高手比武较技,就不免显得太笨重。
可是她用的枪法,又弥补了这一点.无论枪尖、枪柄、枪身,都能致人的死命。而且枪风所及之处,别人根本无法近她的身。
她十三招攻出,金枪徐只还了六招。
丁喜皱眉道:"看样子徐三爷只伯是想以逸待劳.先耗尽她的力气再出手。"邓定侯又笑了笑,道:"徐三爷若真的这么想.就又错了。"丁喜道:"为什么?"
邓定侯道;"[color=Red]霸王枪份量虽沉重,可是招式一施展开,枪的本身,就能带动起一种力量,她借力使力,自己的力量用得并不多[/color]。"这道理正如推车一样.车予一开始往前走,本身就能带起一股力量,推车的人反而像是被车子拉着往前走了。
邓定侯道:"也因为这杆枪的份量太重,力量太大,要闪避就很不容易.所以采取守势的一方,用的力气反面比较多。"他笑了笑.接着道:"以前有很多人都跟金枪徐有一样的想法,想以逸待劳.所以才会败在霸王枪下.这其间的巧妙,若不是老头子偷偷地告诉我,我也不明白。"[/quote]——古龙《霸王枪》
2010-1-15 00:04
jianyang
岳云的锤子又不一定是实心的,完全可以空心框架贴上厚板,重量有80斤的话,效果和实心是一样的。实战中由于直径更大,战斗效果说不定更好。
2010-3-6 14:09
三点水
我想到了隋唐时期的齐国远:hz1026: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