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毛本《三国演义》是否刻意贬低曹将武力,感到有失公允。


2009-3-23 12:57 CT2046
[quote]原帖由 [i]河北颜良[/i] 于 2009-3-23 12:50 发表
就是纪灵,毛本也做了手脚,《三国演义》第十七回,罗本是:“术败军走不数里,山背后一军出,截住去路。当先一马乃蒲州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领五百校刀手,大叫:“反贼!还不受死!待逃何方?”袁术慌逃 ... [/quote]

呵呵~
还是那句话:纪灵不是党员,咱农民不喜欢.

2009-3-23 13:05 河北颜良
但凡涉及曹魏人物(主要是曹操)礼、义、仁、信、勇之正面描述,皆被删除或技术处理。:qgod+:qgod+

2009-3-23 13:27 CT2046
[quote]原帖由 [i]老实和尚[/i] 于 2009-3-23 12:27 发表
这楼都歪成什么样子了?
看看主贴,楼上的几位。转回正道来 [/quote]


转不得啊,
祖宗法典老是吵着想改这改那的,你叫咱这村政府的律师咋整~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CT2046 于 2009-3-23 13:29 编辑 [/i]][/color]

2009-3-23 13:36 河北颜良
奉大怒,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执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color=Red]杀入军中,砍死无数[/color]。汜军大败,退走二十余里。杨奉收军,来见天子。


刚出场的徐晃也有稍许改动,红字部分删除。

2009-3-23 13:50 河北颜良
慈曰:“府君修书,某当急往。”融喜,作书付慈收了,擐甲上马,[color=Red]腰带两弓[/color],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数百骑来战,被慈搠三十人下马,余皆退走。慈杀开群贼,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度料是求救,令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枪,拈弓搭箭,八面皆射之,[color=Red]射死数百人[/color],应弦落马,贼皆退回。


还是最为罗本中的太史慈惋惜,腰带双弓,有备而来,八面开弓,弄死几百人,绝对的箭术第一,比今天的重机枪扫射都厉害,如此超群之将,毛本武力缩水得太厉害。:sleep::sleep:

2009-3-23 13:53 emony007
[size=5]各位朋友,麻烦不要使用‘罗本’两字,请用比较正确的‘嘉靖版’![/size]

2009-3-23 13:53 CT2046
[quote]原帖由 [i]河北颜良[/i] 于 2009-3-23 13:05 发表
但凡涉及曹魏人物(主要是曹操)礼、义、仁、信、勇之正面描述,皆被删除或技术处理。:qgod+:qgod+ [/quote]


政治上的事,咱农民不懂也沾不上也还不想沾!一边去~一边去~

咱就只好玩玩角手腕,踢皮球顶够了.
来,我的好儿子,咱来玩角手劲.
但要按规矩:你要有敬老的起码道德...

等我胜不了你时,你要显得是耍赖胜的样子.
当我和你相持不下时,你可以脱鞋但不许脱衣服哦.
要是我又赢了你,你就要给我磕头!别忘还一定要哭几声~

不然,拖你到谷地叫乡亲们抽你耳刮子.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CT2046 于 2009-3-23 13:57 编辑 [/i]][/color]

2009-3-23 14:03 河北颜良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3-23 13:53 发表
各位朋友,麻烦不要使用‘罗本’两字,请用比较正确的‘嘉靖版’! [/quote]



[size=5]罗本:即“罗贯中的原本”,现已失传,人们大多将明代嘉靖壬午年(公元1522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当作与罗贯中原著最接近的版本,一般“罗本”即是指此版本,也做“嘉靖本”。[/size]

[size=5]简称罗本,敲字也方便。[/size]:!!:!!

2009-3-23 14:50 emony007
就‘曹公’两字在两个版本的统计

[size=3]‘曹公’两字是对曹操的尊称,在‘嘉靖版’和‘毛本’中出现频率有明显的区别!
其中在人物交谈中出现还不足以表示编辑者的倾向,但在旁述中出现频率就可以看出,毛氏父子将‘曹操’定为‘乱臣贼子’的地位!

下面是‘曹公’出现频率:
毛本(括号内为嘉靖版):
交谈:                    [size=5]39次(102次);[/size]
描述、诗词、旁述: [/size][size=5][color=red]4次[/color]  (65次)![/size]
[size=3]总共:                    [/size][size=5]43次(167次)![/size]
[size=3][/size]
[size=3]附:毛本‘曹公’在非交谈中出现的出处:[/size]
[size=3]1、【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color=red]曹公[/color]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标题;[/size]
[size=3]2、【且说王则赍诏至徐州,布迎接入府,开读诏书:封布为平东将军,特赐印绶。又出操私书,王则在吕布面前极道[color=red]曹公[/color]相敬之意。】其实也是半交谈言语;[/size]
[size=3]3、4、【操然其言,先遣刘晔往说张绣。晔至襄城,先见贾诩,陈说[color=red]曹公[/color]盛德。诩乃留晔于家中。次日来见张绣,说[color=red]曹公[/color]遣刘晔招安之事。】这两次也是半交谈言语。[/size]
[size=3]所以在毛本三国里言语外出现‘曹公’二字只有在第五回的标题内!而且那时的曹操做的还真是忠臣之举,加个‘曹公’也无不可,注意:出现在这里的“曹公”字眼是嘉靖版没有的![/size]
[size=3]可想而知毛氏父子多么憎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的曹操,那么魏曹诸将能好得了吗?[/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emony007 于 2009-5-8 15:41 编辑 [/i]][/color]

2009-3-23 15:01 河北颜良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3-23 14:50 发表
‘曹公’两字是对曹操的尊称,在‘嘉靖版’和‘’毛本中出现频率有明显的区别!
其中在人物交谈中出现还不足以表示编辑者的倾向,但在旁述中出现频率就可以看出,毛氏父子将‘曹操’定为‘乱臣贼子’的地位!
... [/quote]

有点读大陆版之蒋介石、林彪的感觉,意识形态,‘乱臣贼子’。:titter::titter: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河北颜良 于 2009-3-23 15:09 编辑 [/i]][/color]

2009-3-23 15:49 河北颜良
[quote]原帖由 [i]孜孜不倦[/i] 于 2009-3-21 02:34 发表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诗赞是后人加上去的,并不是作者本意,很多地方和原文矛盾,被删除是应该的 [/quote]





[size=4]后世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哪去分辨毛纶父子戴着眼镜搞涂改,将‘曹操’定为‘乱臣贼子’据称还是秉承了作者本意,老罗真是冤。[/size]

2009-3-23 16:54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河北颜良[/i] 于 2009-3-23 15:49 发表






后世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哪去分辨毛纶父子戴着眼镜搞涂改,将‘曹操’定为‘乱臣贼子’据称还是秉承了作者本意,老罗真是冤。 [/quote]

什么后世学者,一群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徒而已

2009-3-23 17:01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2 15:00 发表

这是阁下的原话,虽然是在以甲兄弟的理论作为假设,但同样已经真实表达出阁下的意思。

甲兄既然认为张飞武力高于许褚,则甲兄不会反对宋宪魏续联手的威力高于杨任杨昂联手吧?

呵呵,阁下一向也认为张飞 ... [/quote]

张飞本来就强于许诸,就象颜良强于徐晃一样是公认的

2009-3-23 17:20 河北颜良
[quote]原帖由 [i]孜孜不倦[/i] 于 2009-3-23 16:54 发表


什么后世学者,一群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徒而已 [/quote]

曹操一统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学、历史上的贡献,是刘所编不出来的,说刘忧国忧民,小说里有反映,但实际连首诗都找不出来。

2009-3-23 18:03 CT2046
[quote]原帖由 [i]孜孜不倦[/i] 于 2009-3-23 16:54 发表


什么后世学者,一群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徒而已 [/quote]


他们就是哗众取辱之徒,瞧俺们农民就是力量公认的大~
看啥看,一边去~
俺们穿的是皇帝新装.

2009-3-29 11:31 hahaku719
当然是罗氏原本表现的更真实更客观。
毛本无论在人物思想、战争设计、武斗等方面都明显存在扬刘抑曹的痕迹。不光贬曹,连非刘备势力的统统都贬:罗本吕布出马的精彩描写在毛本统统删去。。。。

毛本是在满清专制统治下的畸形产物,思想受到严重束缚

2009-3-30 01:43 马腾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3-23 13:53 发表
各位朋友,麻烦不要使用‘罗本’两字,请用比较正确的‘嘉靖版’! [/quote]

应该叫嘉靖壬午本:handshake:

2009-3-30 12:04 little666
毛家父子尊刘贬曹是事实,但要说所有增删均是由此而来,我到认为不至于。

比如上面太史慈那段,我认为毛氏父子的删减没有什么问题。“腰带两弓”这个形象有点怪异,正常应该是背或者挂在马上吧。这句增删与否无伤大雅,但“射死数百人”就显得有点夸张了。按照楼主的说法,这就是重机枪的水平啊,看起来不是三国而是武侠小说的水准了。再说,总共就来了数百骑,又让他射死数百人,直观的印象是:qP+追兵全让他射死了。所以说,这段的修改有功无过。

其实想说的是毛本的删改虽然确实主观意识太强,但也有合理之处,不好一竿子打死。

2009-3-30 13:46 河北颜良
[quote]原帖由 [i]little666[/i] 于 2009-3-30 12:04 发表
毛家父子尊刘贬曹是事实,但要说所有增删均是由此而来,我到认为不至于。

比如上面太史慈那段,我认为毛氏父子的删减没有什么问题。“腰带两弓”这个形象有点怪异,正常应该是背或者挂在马上吧。这句增删与否 ... [/quote]



“腰带两弓”是专为突围所作准备,一场厮杀已在所难免,太史慈对自己的箭术应该是有一定自信的,作为突围首选武器,而且事先考虑了折坏一支后的备用,实际上古时弓箭就是装匣挂于腰间,太史慈所备大量的箭矢有可能挂在马上。


太史慈持铁枪,搠三十人下马,毛本中改为数人,总不能说有道理吧。

[img]http://xyhhxx.com/edit/uploadfile/0708090420021909.jpg[/img]

2009-3-30 15:07 河北颜良
[size=5]袁绍大喜曰:“吾若得云长,似颜良、文丑复生也。”

毛本改为:
 
  袁绍大喜曰:“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都爱关羽,但对其评价,袁绍远比毛氏更客观与理性。[/size]

2009-3-30 19:10 little666
[quote]原帖由 [i]河北颜良[/i] 于 2009-3-30 13:46 发表




“腰带两弓”是专为突围所作准备,一场厮杀已在所难免,太史慈对自己的箭术应该是有一定自信的,作为突围首选武器,而且事先考虑了折坏一支后的备用,实际上古时弓箭就是装匣挂于腰间,太史慈所备大量的 ... [/quote]
还别说,我真的认为“数人”好过“三十人”。一场紧张的战斗中,一般人不会去数干掉了多少人,这时候用概数描写好过确切的数字,更符合战场气氛。当然,可能用“数十”更好,但“数”的确好过“三十”。
带双弓的问题解释起来是这样没错,但带几张弓对太史慈的形象有影响吗?我说了,这出是可有可无的修改,不能算失败。
数百人你没提,我就认为你同意了。

总的来说,毛本在这段文字的修改有一处改得更合理,其他两处对整体来说几乎没有影响,所以说这段修改大体上是成功的,拿出来批判毛本不合适。

2009-3-30 19:22 李廣
典韋真的很強
應該稱讚一下嘛

2009-3-30 21:04 wotaifu
个人觉得讨论这些意义不大。单挑说到底了和其他对抗类体育运动没什么差别,因此胜负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武将都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一直保持同一状态,也不可能完全不犯错,也没有足够多的单挑次数来体现胜负趋势,所以讨论绝对意义上的强弱很无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wotaifu 于 2009-3-30 21:07 编辑 [/i]][/color]

2010-9-19 22:24 张洋
很好奇现在一般书店有卖嘉靖本的吗?好像很难找得到的样子。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