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2 03:50
ptcn
《红楼梦》庚辰本的开头部分和甲戌本的异文分析
庚辰本的开头部分和甲戌本差别极大的异文分析
一、此处异文甲戌本绝对优于庚辰本
庚辰本全书开头和甲戌本共同的部分是从“此(书)开卷第一回也”到“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这一部分。
两本的这一段文字差别极大,连意思都不对应了。因为,这段里突出的是“甄士隐”和“贾雨村”那两句,但两本在这两句上截然不同。
庚辰本作“故曰甄士隐云云”,甲戌本作“甄士隐梦幻识灵通”。
庚辰本作“故曰贾雨村云云”,甲戌本则改得根本就不和庚辰本对应了,但“故曰”的是“风尘怀闺秀”。
甲戌本在“故曰风尘怀闺秀”之后紧跟的是“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这个“题纲正义”指的应该是“甄士隐梦幻识灵通”和“(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整个第一回回目。
从文意上看,在这个异文上甲戌本绝对优于庚辰本。“甄士隐梦幻识灵通,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不仅是第一回的题纲正义,也是全书的题纲正义。“梦幻”就是《红楼梦》的整个故事,而红楼梦的整个故事则又是灵通/石头所历经的一段“风尘”,所以,“真事隐梦幻识灵通,假语存风尘怀闺秀”就是《红楼梦》全部故事的内涵。所以说,甲戌本的这部分文字绝对优于庚辰本。
二、这部分异文是“甲戌本(及其底本)晚出”的一个充分证据
这是甲戌本比庚辰本晚出的有力证据。只有傻子,才会把甲戌本的这部分改成庚辰本的模样。
三、梦稿本120回结尾和甲戌本开头联系紧密深入,非常人能作
我们再看梦稿本的第120回全书结尾部分,依然是甄士隐依然在“梦幻识灵通”。
而120回里的“贾雨存怀闺秀”似乎要隐讳一些,我觉得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上看:
1、120回的回目是“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这“归结红楼梦”也就是“风尘怀闺秀”
2、贾雨存有言“但敝族闺秀如是之多,何元妃以下,算来结局俱属平常呢?”
可见,《红楼梦》的开局和结尾,各给出了“真事隐梦幻识灵通,假语存风尘怀闺秀”的一个全息片段。所谓“全息片段”即“全息局部”,它虽是局部/片段,但却包含了整体的信息,只是分辨率较低。
所以,《红楼梦》第120回是个极其高超精妙的结尾,它所体现的艺术水平甚至超越了开头。但这个“真事隐梦幻识灵通,假语存风尘怀闺秀”还不是结尾部分之精妙高超的全部所在,其精妙还体现在其他多个方面,但这已经不属于“开篇异文”,故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我将另外发文探讨。
四、荒唐的“甲戌本早出”论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比较吃惊地发现对如此重大的异文,关注的人并不多。只找到了一篇讨论该部分异文的:
[url]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5685[/url]
这篇文章却坚持了一个错误的“定论”:甲戌本早出。该文中强调了“在脂本的系统中,甲戌本由于它的正文所根据的底本是较早的。。。。。”。
因而,这篇文章的分析和结论之间,完全是一种荒唐的关系:深入正确具体的分析,完全背离其分析的结论。其实只要反过来考虑一下“甲戌本晚出”的可能,那么该文的分析和相关的材料、证据、“考据”之间就立刻会呈现出和谐的联系。
预设“甲戌本早出”这个毫无根据的前提,然后完全无视自己的分析和相关的证据和材料,成了一种流行病,随处可见。
五、“甲戌本早出”论可以休矣
理由很简单、明确、而且充分:“甲戌本早出”论无法解释庚辰本开头和甲戌本的异文。
[[i]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9-2-12 03:57 编辑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