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1 21:08
burrjiang
凤鸣山韩家将武力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韩家将通常被认为是名不副实。首先请看韩家父子的勇名:
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夏侯楙之先锋
其四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琪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真乃雄伟之士!
而韩家将父子被七旬赵云所杀。到底韩家将父子五人武力如何?burrjiang试图加以分析。一人之见,难免偏颇,欢迎讨论
首战,长子韩瑛跃马挺枪迎赵云,单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正常状态下单挑不三合被杀,没有什么可评论的
次战,次子韩瑶见之大怒,纵马挥刀来取子龙。子龙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相迎韩瑶,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见了奋怒,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
burrjiang之见,赵云首战不三合的体力损耗可以忽略,故相比韩瑛之不三合被杀,韩瑶虽然抵敌不住赵云但是没有被杀的表现明显高于韩瑛,故视为韩瑶>韩瑛
三战,三子韩琼见了奋怒,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子龙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子龙不下,也驰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子龙。
韩瑶韩琼双战赵云,老罗没有给出回合数,却表示“赵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二将战赵云不下”。鉴于网友通常认为三战吕布时“战到三十合,关张两员将战不倒吕布”,是关张明显占优势,则这里韩瑶、韩琼战不下赵云,可以理解为赵云占劣势或者至少可以表示赵云并没有占优势(即平手),如果二将战平赵云或者是二将尚占优势,则韩琼武力应当被低估
四战,四子韩琪见二兄战子龙不下,也驰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子龙。子龙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魏阵中一将救去。子龙拖枪便走
赵云独战二将,原本就可能占劣势,如今三将夹攻,体力当然受损,故即使韩琪已经中枪落马,又恢复到二战一,体力受损的赵云不愿正面再战,情理之中
感觉就是三战吕布的翻版:
吕布险杀公孙---赵云杀韩瑛
吕布渐败张飞---赵云令韩瑶抵敌不住
关羽夹攻吕布---韩琼夹攻赵云
关张战不倒吕---瑶琼战不下赵
刘备夹攻吕布--韩琪夹攻赵云
只是结果稍微不同:
吕布刺玄德,玄德急闪---而韩琪中枪落马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子龙拖枪便走
吕布被认为是败走,而赵云通常被认为是“正面交锋胜不得而采取非正面手段”
总之韩琼>韩瑶>韩瑛>韩琪(三个战一个韩琪都被中枪,比起大哥都丢脸,故韩琪列韩瑛之后)
五战,子龙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子龙用枪拨了。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子龙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
赵云虽然正面交锋胜不得韩家二将,但在箭战中,射死一人,迅速扭转战局
六战,韩瑶急骤马赶到,举刀使砍子龙。子龙拖放不迭,弓枪皆弃,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
赵云独战施计擒韩瑶
七战,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子龙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了。
赵云乘胜不战而退韩德,而次日,韩德溺战赵云,不三合被杀,急纵马直取夏候楙。楙慌闪入本阵。
如此一来,韩琼武力或许是最高的:韩瑶不敌赵云,韩琼上场后,赵云或许占劣势。
韩琼和韩瑶双战有“战不下”赵云的“优势”,赵云正面交锋二将胜不得韩琼韩瑶而且还可能占劣势,是否说明二将有一流武将的潜质呢?呵呵,burrjiang认为虽然巅峰赵云自然是超一流武将,但是七旬赵云估计也就是强一流武将的实力,则战不下七旬赵云的二韩武力自然没有不能进入一流,burrjiang之理解,可列入二流级别(弱/准二流)
韩琼>韩瑶>韩瑛>韩琼。至于其父亲韩德,在其四子大败之后还坚持独战报仇,精神可嘉,虽然也是不三合被杀。但是可以排在同样不三合被杀的韩瑛之前,不一定低于敌赵云不住的韩瑶。为什么呢?呵呵,丧失理智下的拼命,通常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即放弃防守而全攻。这样当然比正常状态下死得更快了。
总之:如果就武力来说,韩家将武力或许是:
韩琼>韩瑶、韩德>韩瑛>韩琼
欢迎高手讨论。
附原文:
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见了夏侯楙。楙重赏了毕,就遣韩德为先锋。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琪,真乃雄伟之士!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而来。前至凤鸣山,正遇蜀兵。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侵吾境界耶!”赵子龙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挺枪来迎,战不三合,被子龙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大怒,纵马挥刀,来取子龙。子龙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相迎韩瑶,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见了奋怒,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子龙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子龙不下,也驰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子龙。子龙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魏阵中一将救去。子龙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子龙用枪拨了。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子龙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急骤马赶到,举刀使砍子龙。子龙拖放不迭,弓枪皆弃,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子龙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了。西凉兵素知子龙之名,又见英雄尚在,谁敢交锋?子龙马到处,大喝一声,阵开两下,纷纷乱走,阵阵倒退,却被子龙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入之境。后入有诗赞曰: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邓芝见子龙大胜,率蜀兵掩杀,西凉兵大败而走。韩德险被子龙擒住,乃弃甲步行而逃。子龙、邓芝收军回寨。芝贺曰:“某见将军如此英雄,不想寿已七旬,精神尚在。今日阵前独胜四将,世之罕有也!”子龙曰:“丞相以吾年迈,不欲取用,吾故以此功表之。”遂差人解韩瑶申报捷书,以达孔明。
却说韩德引败军回见夏候楙,哭告共事。楙自统兵来迎子龙。忽探马报入蜀寨,说夏侯楙自引兵到。子龙乃上马绰枪,引千余军,就凤鸣山前列成阵势。当日夏侯楙戴金盔,披金甲,坐下雪白马,手提大砍刀,立在门旗之下。见子龙跃马挺枪,往来驰骋,楙欲自战。后面韩德言曰:“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纵马抡开山大斧,直取子龙。子龙忿怒,挺枪来迎,战不三合,一枪刺韩德死于马下,急纵马直取夏候楙。楙慌闪入本阵。
[b]请教各位高手的重点是:[color=Red]赵云的拖枪退走是“正面交锋胜不得而计划采取非正面手段”还是“败走”?[/color]如果是败走,则韩琼的武力当然被低估[/b]
吕布险杀公孙---赵云杀韩瑛
吕布渐败张飞---赵云令韩瑶抵敌不住
关羽夹攻吕布---韩琼夹攻赵云
关张战不倒吕---瑶琼战不下赵
刘备夹攻吕布--韩琪夹攻赵云
只是结果稍微不同:
吕布刺玄德,玄德急闪---而韩琪中枪落马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子龙拖枪便走
正方:不是败走
因为三战吕布中,交待了吕布战不过三将,而凤鸣山,没有交代赵云战不过三将
反方:是败走
首先,战斗流程完全辅之虎牢关之三战吕布,
其次:从三战吕布来看,吕布战不过三将故从最薄弱的环节刘备入手“刺玄德,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同样也有可能是赵云不敌三将,故从最薄弱的韩琪入手,结果相比刘备的幸运闪开,韩琪没有能够闪开而被中枪。
其次,吕布是退走,而赵云也是退走
[[i]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08-11-11 22:25 编辑 [/i]]
2008-11-13 17:13
emony007
贬赵抬吕
[size=4]胡说八道,又一个通过贬低赵云武艺来抬高吕布的武评家![/size]
[size=4]你的意思是被赵云这么轻松打败的大将一定不是什么好将军,象长坂坡、定军山那些死于赵云枪下的将军都是窝囊废![/size]
[size=4]只有跟吕布交过手的大将才是高手?![/size]
2008-11-13 17:24
孔雀王
LS的云迷,LZ这文是点评韩家将的武艺,哪里有贬赵了奇怪?反应这么大做什么?
2008-11-13 17:25
小策策
囧,吕布比赵云强这是公认的,这还需要比吗?:blink:
2008-11-13 17:59
emony007
公认不等于真理!我不是云迷,我只倒一吕!
2008-11-14 03:49
天地会VIP会员
等某云能赢关张中其中一个再和吕布比吧!赵云真的强?至少关二说张三可以取上将首级探囊取物!赵云可否?
呵呵!韩德也是上将吧!貌似潘凤上将也是哦!
2008-11-14 08:31
马岱
此战例倒有些有趣,韩瑶、韩琼两人双战赵云,先是不分胜负,后是赵云拖枪而走,反而是加了一个韩琪,倒是被刺中了。
这个韩琪明显实力与韩瑶、韩琼两人有一定差距,所以上去不仅不顶事,还成为被攻击点。武侠小说经常强调这一点,高手相争,庸手上去其实帮不上忙。
2008-11-14 09:26
马岱
我认为战不下和战不倒还是有区别的,战不倒是回答“能不能战倒对手”这个问题的,想的是能不能击败对手。战不下的意义相对复杂些,理解成战不倒也可以,但理解成敌不住也不是不行。从语气上看,前者更合理,但逻辑上看,前者又不大合理,既然已经占了点上风,为什么多一个人反而碍事?
“子龙拖枪便走”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他面对三人已经是有些勉强,但三人合围不好撤走,杀死一个以后才好从容撤退,两人不好形成包围圈,三人就可以,吕布也是先荡开刘备才好撤退的。这种理解下,三人作战的目标已经变了,两人作战以击败对手为目的,三人以围困为目的,由于其中一块短板的缘故,韩琪成为了突破口,赵云趁势突围。另一种是,赵云撤走属于一种策略,但看起来有点问题,既然一对三可以杀死一个,一对二反而要采取策略?唯一的解释是体力受损。
我个人的看法,韩瑶、韩琼两人夹击双战赵云,基本是平手,不能断定赵云劣势,韩琪上去助阵,形成了三人合围之势,把赵云的退路断了,这时韩家一方的作战目标由原来的击败对手,让对手撤退,变成了合围对手,不让对手撤退了。由于韩琪实力逊了一筹,被赵云抓住破绽刺死,赵云面对剩余二将无力取胜,选择撤退(怕对手再上一个)。
2008-11-14 09:33
emony007
回复 #6 天地会VIP会员 的帖子
等某云能赢关张中其中一个再和吕布比吧!赵云真的强?至少关二说张三可以取上将首级探囊取物!赵云可否?
呵呵!韩德也是上将吧!貌似潘凤上将也是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将潘风,那可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勇将,连十万天兵都抱头鼠窜,你让云哥上,那不是不让他活吗?
2008-11-14 10:26
burrjiang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8-11-14 09:26 发表
我认为战不下和战不倒还是有区别的,战不倒是回答“能不能战倒对手”这个问题的,想的是能不能击败对手。战不下的意义相对复杂些,理解成战不倒也可以,但理解成敌不住也不是不行。从语气上看,前者更合理,但逻 ... [/quote]
我目前也是倾向于马岱兄的理解:
韩瑶、韩琼两人夹击双战赵云,基本是平手,韩琪上去助阵,形成了三人合围之势,把赵云的退路断了,这时韩家一方的作战目标由原来的击败对手,让对手撤退,变成了合围对手,不让对手撤退了。由于韩琪实力逊了一筹,被赵云抓住破绽刺死,赵云面对剩余二将无力取胜,选择撤退(怕对手再上一个)。
如果按照老赵云武力已经下降于巅峰水平,(不知道马岱兄如何归入老赵云?强一流?准超一流?),则韩琼武力似乎可入二流了
2008-11-14 14:11
马岱
老赵云的武力确实下降了,但具体下降多少,则难确定。我认为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姜维来定位,因为姜维的战例很多,可以直接定位,再反衬老赵云,不过赵云与姜维不过数回合,想定准不太容易。
演义中一方即将落败,加入一人后扳回均势的战例确实很少,以此观点看,韩琼武力确实可以高看一线。不过这么一个人物竟然不是首先出战,还是严格按照年龄顺序,看来经验主义害死人。
2008-11-14 14:35
emony007
马岱兄,问题是姜维本身没法与前三国诸将为基准的三国武评定位!
2008-11-14 23:17
马岱
姜维可以与魏延、张翼、王平之流比一下,并不一定非得和赵云比。
2008-11-15 09:45
云飘扬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8-11-14 14:11 发表
老赵云的武力确实下降了,但具体下降多少,则难确定。我认为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姜维来定位,因为姜维的战例很多,可以直接定位,再反衬老赵云,不过赵云与姜维不过数回合,想定准不太容易。
演义中一方即将 ... [/quote]
老赵云的武力确实下降了,但我没有看到,请举战例证明,不要乱吹水 ! :titter:
2008-11-16 11:31
马岱
诸葛亮是这么认为的,赵云自己也未提出反对意见。
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众视之,乃赵云也。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云厉声曰:“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
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2008-11-16 14:36
云飘扬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8-11-16 11:31 发表
诸葛亮是这么认为的,赵云自己也未提出反对意见。
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众视之,乃赵云也。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 ... [/quote]
1,诸葛亮人为,赵云不反对,可惜不是实战战例,可信度低,不支持老赵云在实战战例中武力下降,除非你举出老赵云的实战战例来证明老赵云武力下降.
2,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你能否证明壮年赵云在八方弩箭交射甚急的情况下能够杀透重围 ? 如果你无法证明壮年赵云在八方弩箭交射甚急的情况下做到杀透重围,那么你也无法证明老年赵云是武力下降.
3,再退一步来说,上述2的战例,最多也只能证明老赵云冲阵混战武力下降,不能代表他单挑武力下降.武评又刚好是以单挑为主.所以无法仍然无法证明老赵云武力下降.
:titter:
2008-11-16 16:39
马岱
我是会把书中人物的评论当作依据的,特别是智力化身诸葛亮的话非常有说服力。
我不认为混战武力和单挑武力是两个概念。
2008-11-16 17:06
有我所爱
我认为LS说的有理...
演义虽然是小说,但赵云那时候已经老了,体力肯定有所下降.
2008-11-16 20:31
ygwd123
武将比武单纯只是斗力气大吗?赵云有勇有谋才战无不胜
2008-11-18 12:28
半边莲
韩琼>韩瑶、韩德>韩瑛>韩琼
楼主打错了个字,最锉的是韩琪吧。
2008-11-19 11:12
emony007
我怎么看,赵云杀5韩都如同老叟戏顽童,怎么也看不出什么不相上下的情况!
就好象曼联、巴塞这种世界超级强队来中国打比赛,也让中国球队狂攻一阵,难道那就是不相上下?
2008-11-19 11:18
emony007
回复 #17 马岱 的帖子
我是会把书中人物的评论当作依据的,特别是智力化身诸葛亮的话非常有说服力。
我不认为混战武力和单挑武力是两个概念。
————————————————————————————————————————————————
马岱兄,孔明不懂武功,所以他说的话纯属对朋友、部下的担心,那是按常规推出老人有什么意外是非常普遍的,赵云已年登七十了(演义说法),那个年代可是人生70古来稀!就好象现在有一个100岁的老人,虽然可能逝去一般!
2008-11-19 11:29
emony007
还有,在【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的情况下能突围兼反败为胜的在整本三国中有谁做得到!
还有,赵云打败8员上将恐怕大家都以为是无效的:
【魏将潘遂出迎,战不三合,拨马便走。赵云赶去,魏阵中八员将一齐来迎。放过夏侯楙先走,八将陆续奔走。赵云乘势追杀,邓芝引兵继进。】
因为大家认为是诱敌,那为什么要上8人,因为就算诈败,也要能逃,不上8人恐怕一个都走不了,所以才出现‘陆续奔走’的现象!
这正是说明赵云武力强悍的表现,至于有无下降,那就无从考证了!
不过按常理应该有下降!
2008-11-21 11:52
半边莲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8-11-14 23:17 发表
姜维可以与魏延、张翼、王平之流比一下,并不一定非得和赵云比。 [/quote]
如果单论武力的话,张翼、王平和魏延还是有差距的吧。
2008-11-21 11:53
半边莲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11-19 11:12 发表
我怎么看,赵云杀5韩都如同老叟戏顽童,怎么也看不出什么不相上下的情况!
就好象曼联、巴塞这种世界超级强队来中国打比赛,也让中国球队狂攻一阵,难道那就是不相上下? [/quote]
我也有这感觉,实力如果相差比较大,强的一方完全可以耍耍对方,只是这不太符合赵云谨慎的性格。
2008-11-21 12:08
Z_Artemis
这个事件中韩德的表现也非常奇怪.
第一天他四个儿子死了之后,他的反应是"见四子皆丧于子龙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了。"
第二次夏侯楙"欲自战",韩德却说"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而且文中动词用的是"言曰",简直说得好像是上去吃饭一般.
这样看来韩德可能是万念俱灰,第一次搦战,韩德已然悲愤,但是为了尽一个先锋的责任,回去报告了主帅,到了第二场,就完全是向赵云寻死了.
这么看韩德的武力有可能被低估.
2008-11-21 15:10
emony007
从三国评话可以借鉴
[size=5]从三国评话可以借鉴,赵云的力气从来是不特别突出,所以他的战法变化多端,很会动脑筋。
有时快速强攻,有时诈败后来个败中取胜,有时先示弱后面磨到对手出漏洞再下狠手……
所以说赵云可能是三国所有武将中最会找对方弱点的将军!所以不知有多少大将被赵云杀伤或俘虏![/size]
2008-11-21 15:48
马岱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11-19 11:18 发表
马岱兄,孔明不懂武功,所以他说的话纯属对朋友、部下的担心,那是按常规推出老人有什么意外是非常普遍的,赵云已年登七十了(演义说法),那个年代可是人生70古来稀!就好象现在有一个100岁的老人,虽然可能逝去一般![/quote]
赵云谏曰:“今张郃亲犯葭萌关,军师休为儿戏。若葭萌一失,益州危矣。何故以二老将当此大敌乎?”孔明曰:“汝以二人老迈,不能成事,吾料汉中必于此二人手内可得。”
忽流星马急报,言孟达、霍峻守葭萌关,今被东川张鲁遣马超与杨柏、马岱领兵攻打甚急,救迟则关隘休矣。玄德大惊。孔明曰:“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
诸葛亮在演义中的角色近乎无所不知。
2008-11-21 15:53
马岱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08-11-21 12:08 发表
这个事件中韩德的表现也非常奇怪.
第一天他四个儿子死了之后,他的反应是"见四子皆丧于子龙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了。"
第二次夏侯楙"欲自战",韩德却说"杀吾四子之仇,如何 ... [/quote]
第一天 韩德是自然反应。
第二次 韩德说“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 实际的意思是“杀吾四子之仇,不得不出战报仇!”
对于武将来说,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要去做,面子为大,所以文丑要为颜良报仇,魏续要为宋宪报仇。
2008-11-21 17:07
fisherr
吕布比赵云强:!!
2008-11-21 17:11
emony007
回复 #28 马岱 的帖子
马岱兄,孔明用黄忠、严颜那是看在他们足智多谋且一定会让张颌他们轻敌,这是战略战术方面,孔明当然是行家。
这里说一下,如果孔明派赵云、马超去,恐怕张颌害怕而不出来了,那就比较麻烦了!所以这里只是强调孔明知人善用。
武功方面,他只是根据名气和他所掌握的一些信息判断的,虽然也算准确,但就不是那么神奇了!
2008-11-21 17:26
Z_Artemis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8-11-21 15:53 发表
第一天 韩德是自然反应。
第二次 韩德说“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 实际的意思是“杀吾四子之仇,不得不出战报仇!”
对于武将来说,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要去做,面子为大,所以文丑要为颜良报仇,魏 ... [/quote]
从作者的描述看来,显然韩德的武力是要比他的四个儿子高一些的,这也是合乎逻辑常理的推断。
我是从韩德从之前的“肝胆皆裂”到后来的“言曰”里推断出韩德是上去寻死的。一日之内死了四个儿子,说起话来的语气应当不可能是“言曰”那么轻松。
韩德是个武将没错,但他首先是个父亲。很难相信作为一个父亲能够承受住这样的打击。
再加上作者预先的描述,在这一站例上韩德的武力应当被低估了。
ps 楼上要证明诸葛亮不那么准,至少也要举出证据来啊.
[[i] 本帖最后由 Z_Artemis 于 2008-11-21 17:28 编辑 [/i]]
2008-11-22 09:01
马岱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11-21 17:11 发表
马岱兄,孔明用黄忠、严颜那是看在他们足智多谋且一定会让张颌他们轻敌,这是战略战术方面,孔明当然是行家。
这里说一下,如果孔明派赵云、马超去,恐怕张颌害怕而不出来了,那就比较麻烦了!所以这里只是强调 ... [/quote]
孔明曰:“汝以二人老迈,不能成事,吾料汉中必于此二人手内可得。”
意思就是你们以为黄忠老了就不行了,我认为黄忠还行,说的就是武艺。
2008-11-22 09:04
马岱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08-11-21 17:26 发表
从作者的描述看来,显然韩德的武力是要比他的四个儿子高一些的,这也是合乎逻辑常理的推断。
我是从韩德从之前的“肝胆皆裂”到后来的“言曰”里推断出韩德是上去寻死的。一日之内死了四个儿子,说起话来的 ... [/quote]
我不认为报仇者就一定比被杀者的武力高,从战例看,韩德显然跟大儿子差不多。
2008-11-24 11:39
emony007
回复 #34 马岱 的帖子
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各种行业高手之间差距非常小,最多是各有所长。但低手之间的差距就算很大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的表现太容易受外界影响,起伏不定太正常了!
所以我认为韩氏父子5人实力应该都是一个档次!
2008-11-25 16:41
马岱
回复 #35 emony007 的帖子
如果是带着起伏不定的观点看问题,就很难定位了。
2008-11-26 12:06
伊若
吕布险杀公孙---赵云杀韩瑛
吕布渐败张飞---赵云令韩瑶抵敌不住
关羽夹攻吕布---韩琼夹攻赵云
关张战不倒吕---瑶琼战不下赵
刘备夹攻吕布--韩琪夹攻赵云
只是结果稍微不同:
吕布刺玄德,玄德急闪---而韩琪中枪落马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子龙拖枪便走
2008-11-26 12:42
emony007
回复 #38 伊若 的帖子
吕布险杀公孙---赵云杀韩瑛(有点象)
吕布渐败张飞---赵云令韩瑶抵敌不住
(两码事,吕布和张飞是平手,赵韩两人差天差地)
关羽夹攻吕布---韩琼夹攻赵云
(只能说都是夹攻)
关张战不倒吕---瑶琼战不下赵
(关张已占上风,对两韩赵云已经胸有成竹)
刘备夹攻吕布--韩琪夹攻赵云
(刘备是上去抢胜利果实兼掩护吕布逃跑,韩琪上去多一个送死的)
只是结果稍微不同:
吕布刺玄德,玄德急闪---而韩琪中枪落马
(吕布已经精疲力尽了,连刘菜鸟都打不死;韩琪身亡是被早算计好的)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子龙拖枪便走
(吕布是逃命;赵云引诱多两个送死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