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也谈许楮和马超的武力!


2009-3-19 08:23 马岱
回复 #58 emony007 的帖子

甲乙兄的观点又不是标尺,有什么好担心的。

2009-3-19 17:59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18 21:50 发表

鸣金和恐有疏失皆不能断定为不利,至于曹操关于吕布非一人可胜的判断,在虎牢关的时候就知道了。 [/quote]

1、火急鸣金还不能判为下风?火急什么?

2、没有恐有失、丝毫不担心的一方,下风的可能性难道反而比恐有失的一方更大?什么逻辑!

2009-3-19 18:12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3-18 22:58 发表
马岱兄,你前面不是劝甲乙兄在鸣金等问题上不能采用实用主义,要向其他武评家学习先定下规则!
现在可好,甲乙兄听了你的劝,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出现鸣金、助战、恐有失就判定人家扣分了!
我想张飞夜战马超 ... [/quote]

1、张飞战马超第一阶段刘备恐有失,判张飞下风是应该的;

2、如果张飞和马超只打了第一阶段,那么根据第一阶段的结果,张飞武力低于马超;

3、但是张飞和马超并非只打了第一阶段,张飞利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以后的表现证明自己的武力与马超相当。

以上观点我已经说了许多次了,同理:
张飞对吕布50合时,关羽助战,有人据此判此时的张飞下风,如果书只写到这里,这个判断还是可以的,但是张飞用事实证明他能和吕布单挑到100余合不分胜负,于是关羽的助战便不能用来判张飞50合时下风,关羽是由于其它原因助战。

2009-3-19 18:30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19 08:20 发表
可笑啊!!枉我还一向认为你比较客观和公正,比某个自称客观公正的人要好很多.可惜,阁下让我失望了。
1.老许是许楮究竟是迫不得已夹枪弃刀;书中明言马超回手一枪已经被老许轻松闪过之后,马超枪还没来得及回.不然怎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被夹住???书中明言老许已经闪避过反击却非要怀疑老许是否迫不得已夹枪...实在让人怀疑你是有偏见还是没有仔细看书.
2.我从没说老许这样是精心准备的吧??不然也不能成为虎痴,武力超高却头脑不行.他没夺过枪是因为枪意外断掉.(前面我已经论证)这和武力高低有什么关系???
3.马超自己故意弄断枪.这个更狂笑!!阁下的水平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了....还有,枪断之后,两人"乱打."马超何来见招拆招??两人又何来招数??象阁下这种漏洞百出的辩论法,怪不得被很多人驳斥.
4.如果正常交锋,两人很难击败对方..即使击败也要经过无数回合,不一定怎么回事呢.而在马超自己出现漏洞后,老许抓他漏洞有什么不对??没有奏效是因为枪断这个意外.(这个意外不是马超所能控制的,也非老许之前想到的).也就是说,马超是占了枪断这个意外的便宜.不然一切尽在老许掌握.老许占据了交锋的主动权,马超只有被动接受任何结果.明白???阁下更搞笑的是说老许后来被马超打败..老许何来被打败??在光着上身,乱打时吃亏就叫被打败??[/quote]

呵呵,没有绝对客观的人,希望通过讨论能变得更客观一些。
1、我提出的观点:许楮如果正常武力强过马超,就不应该夹枪弃刀转变成夺枪模式,从“许楮连枪承受不了他和马超的力量都想不到”可知:夺枪绝不是许楮惯熟的绝招!
许楮有什么理由放着正常模式的胜利不要,却要去赌一把非正常模式。

2、可能你要说虎痴、痴,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错误的决定、脱甲啊、夹枪啊、弃刀啊、断枪啊!顶级高手在自己生死决战中的决断老是不如兄准确,唉……

2009-3-19 18:37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19 08:22 发表

呵呵。恐有失派人夹攻是要看客观环境的。.武评不是死读书,或者想当然.如果两人都是全副武装,公平交锋.那么一方有失可能是下风。可偏偏老许是在没有任何防御,而马超盔甲在身,这样的条件对老许本身就不利.装备 ... [/quote]

如果许楮来不及穿盔甲,那么许楮才能以无盔甲、准备不充分为下风借口。现在盔甲是许楮自己脱去的,找借口只有马超下风时才有资格找。

此战如果马超方下风,马超的支持者必然会说:马超要是也脱去盔甲,早就打败许楮了。

2009-3-20 08:21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19 18:30 发表


呵呵,没有绝对客观的人,希望通过讨论能变得更客观一些。
1、我提出的观点:许楮如果正常武力强过马超,就不应该夹枪弃刀转变成夺枪模式,从“许楮连枪承受不了他和马超的力量都想不到”可知:夺枪绝不是 ... [/quote]
笑....
夺枪当然不是习惯的招数,能和老许打到这种程度的一共才能有几个人??对方出现漏洞,老许去抓难道有错???至于枪断,不但老许没想到,马超同样无法预料.只能说这个意外在客观上让马超扭转逆境..

    战局的主动权一直在老许手里,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老许夹枪夺枪都是正确的,可明明应该稳赢的战斗被枪断这个意外打乱并由于没穿盔甲导致最后吃亏.我要强调的是,让[color=Red]马超摆脱困境的原因不是他的个人能力,而完全是这个他无法左右和决定的意外[/color]...明白???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醉眼轻凝望 于 2009-3-20 08:25 编辑 [/i]][/color]

2009-3-20 08:24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19 18:37 发表


如果许楮来不及穿盔甲,那么许楮才能以无盔甲、准备不充分为下风借口。现在盔甲是许楮自己脱去的,找借口只有马超下风时才有资格找。

此战如果马超方下风,马超的支持者必然会说:马超要是也脱去盔甲,早 ... [/quote]
这是借口吗???呵呵,阁下不会连起码的道理都不懂吧???老许盔甲是自己脱的,这没错.但只能说自己头脑发热,而不是武力不如对手...乱打时,谁都可能挨几下。而有盔甲的占便宜,没盔甲光身子的吃亏-----这个浅显的道理还用的着细掰????呵呵,阁下那个什么[color=Red]乱[/color]打还有招数,[color=Red]乱[/color]打还有什么见招拆招的高论到现在还让我狂笑不止呢。...

2009-3-20 08:36 马岱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19 17:59 发表


1、火急鸣金还不能判为下风?火急什么?

2、没有恐有失、丝毫不担心的一方,下风的可能性难道反而比恐有失的一方更大?什么逻辑! [/quote]

1、火急是修饰鸣金的,你认为是鸣金表示下风呢还是火急表示下风呢?

2、我没说过类似的话,不解中。

2009-3-20 11:52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0 08:36 发表


1、火急是修饰鸣金的,你认为是鸣金表示下风呢还是火急表示下风呢?

2、我没说过类似的话,不解中。 [/quote]

1、火急表示下风;恐有失表示下风;

2、我认为:恐有失方的危险程度大于未恐有失方,所以才会先恐有失,所以判恐有失方下风!
兄向来不是反对的吗,难道现在同意了?

2009-3-20 12:10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0 08:21 发表
笑....
夺枪当然不是习惯的招数,能和老许打到这种程度的一共才能有几个人??对方出现漏洞,老许去抓难道有错???至于枪断,不但老许没想到,马超同样无法预料.只能说这个意外在客观上让马超扭转逆境..

    战局的主动权一直在老许手里,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老许夹枪夺枪都是正确的,可明明应该稳赢的战斗被枪断这个意外打乱并由于没穿盔甲导致最后吃亏.我要强调的是,让马超摆脱困境的原因不是他的个人能力,而完全是这个他无法左右和决定的意外...明白???
[/quote]

1、对方出现漏洞,老许去抓难道有错???【有错,因为许楮不具备利用这个漏洞获胜的能力,他既夺不下马超的枪,又控制不了枪不断,枪断了又处于劣势,他抓这个漏洞干嘛?不抓这个漏洞按兄的结论不是稳胜吗!】

2、可明明应该稳赢的战斗被枪断这个意外打乱【枪断不是意外,许楮力大,枪承受不了他应该能够估计到;你总不会怀疑马超故意给枪做了手脚或者故意拿一杆强度比正常还低的枪来战许楮吧?】

3、让马超摆脱困境【马超不曾有过困境,所谓的困境全是你想象的,例如枪不断就如何如何……】

4、战局的主动权一直在老许手里【马超230合打完,一切如常;反观许楮已经反复变招,只是没有一招凑效,这就叫主动权?其它战例中曾有过某方武将“主动”败逃,是否也包括在你说的“主动权”里?是挺主动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0 12:23 编辑 [/i]][/color]

2009-3-20 12:21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0 08:24 发表
这是借口吗???呵呵,阁下不会连起码的道理都不懂吧???老许盔甲是自己脱的,这没错.但只能说自己头脑发热,而不是武力不如对手...乱打时,谁都可能挨几下。而有盔甲的占便宜,没盔甲光身子的吃亏-----这个浅显的道理还用的着细掰????呵呵,阁下那个什么乱打还有招数,乱打还有什么见招拆招的高论到现在还让我狂笑不止呢。...[/quote]

1、但[color=Red]只能[/color]说自己头脑发热,而不是武力不如对手【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力不如对手,不脱不行!你如何排除这种可能变成“只能”?】

2、乱打还有招数【好吧,乱打没有招数。有没有可能一方攻击的速度更快一些,攻击的力量更大一些?攻击的角度更多一些?】

3、乱打时,谁都可能挨几下【马超、许楮各自挨了几下?有没有可能马超(或者许楮)一下没有挨,都是对方挨的?曹洪乱刀砍袁谭的时候,曹洪挨了几刀?】

2009-3-20 13:42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0 12:10 发表


1、对方出现漏洞,老许去抓难道有错???【有错,因为许楮不具备利用这个漏洞获胜的能力,他既夺不下马超的枪,又控制不了枪不断,枪断了又处于劣势,他抓这个漏洞干嘛?不抓这个漏洞按兄的结论不是稳胜吗!】 ... [/quote]
大笑啊。看来阁下真是走了死牛尖啊!!
1.老许不具备这个能力??笑...他夺不下马超的枪??是马超靠自己的能力让枪不被夺去??是因为枪在某个受力点意外断了而已.这点不是马超自己所能控制的...我从没说不抓这个漏洞老许稳定胜,但抓住这个漏洞已经说明老许纯粹武力角度比马超稍稍高一些.
2.老许如何能意料到枪会断??对于枪断这个结果,都不是两个人意料之中的,完全是因为在某个重心(受力点)折断而已.我已经重复过很多次了,马超根本就没有决定这个结果的能力!
3.马超没有困境???再次大笑,反击被闪当然不是困境,武器被对方夹住了,只能被动地和对方夺枪还不叫被动???全场都给老许压着打还不叫困境??难道只有败了死了才叫困境???
4.马超230合打完一切正常??看看他枪断胆裂的形象以及与老许打完之后回去的心有余悸吧...辩论不是靠喊口号,而是事实!!老许反复变招??更是大笑,只不过利用对手一个漏洞顺势夹枪而已.

从这场交锋中,从始至终,马超只是被动地接受迎战,交锋,枪被夹,被动地和对方较力.如果枪不是意外断掉,马超早就败甚至被活捉了...最后只是靠一个[color=Red]非自己所能控制[/color]的枪断才使得自己侥幸摆脱危险...

我想我的话表达的很清楚了吧??马超最后摆脱危险的原因不是他的个人能力,也完全不是他自己的想法,他只能被动接受这一结果..相反,老许一直占主动,但枪断这个意外使他之前的主动化为乌有.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2009-3-20 13:49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0 12:21 发表


1、但只能说自己头脑发热,而不是武力不如对手【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力不如对手,不脱不行!你如何排除这种可能变成“只能”?】

2、乱打还有招数【好吧,乱打没有招数。有没有可能一方攻击的速度更快 ... [/quote]
1.大笑啊,对阁下我是越来越觉得可笑了。书中明言老许脱甲是在"不分胜负'的情况下一时"性起",而非武力不如对手.作者都交代原因了,阁下非要YY成可能武力不如对手.莫非阁下想篡改原著??
2.呵呵,终于看不到阁下说乱打什么招数了....阁下这种让人大笑的理由终于承认错误了。
3.又开始假设和无尽想象了。..放着摆在眼前的事实和道理不讲,非要YY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摆在面前的事实就是两个人乱打一通,一点章法都没有.一方全副武装,有盔甲保护;另一方光着上身,没有一点防御...你说哪个吃亏,哪个占便宜??这时没穿衣服的一方的人肯定担心,这有什么不对??
还扯上什么曹洪去了,曹洪书中描写是乱砍,书中有说袁潭也是乱砍一通??如果阁下硬说也是.那我无语,对阁下这种肆意篡改原著的人我也用不着搭理了。
不看事实,非要讲歪理,这就是阁下辩论的原因???

2009-3-20 15:34 马岱
[quote]1、火急表示下风;恐有失表示下风;[/quote]
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两人皆下风呼?

[quote]2、我认为:恐有失方的危险程度大于未恐有失方,所以才会先恐有失,所以判恐有失方下风!
兄向来不是反对的吗,难道现在同意了?[/quote]
我的观点是一方恐有失的时候,排除了上风的可能,但除上风之外,还有均势和下风两种可能,并不等于就是下风。恐有失与下风之间不能划等号。

2009-3-21 02:53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0 12:21 发表


1、但只能说自己头脑发热,而不是武力不如对手【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力不如对手,不脱不行!你如何排除这种可能变成“只能”?】

2、乱打还有招数【好吧,乱打没有招数。有没有可能一方攻击的速度更快 ... [/quote]

许诸脱甲是为了提高战斗力,有点类似于青铜圣斗士在遇到强大对手时瞬间把小宇宙提升到黄金圣斗士的水平.但这种提高是不能持久的.所以许诸最后只能用同归于尽的打法想和马超拼个平手.但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结果只能靠别人救命.演义里说的好:谁教汝赤膊

2009-3-21 08:12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孜孜不倦[/i] 于 2009-3-21 02:53 发表


许诸脱甲是为了提高战斗力,有点类似于青铜圣斗士在遇到强大对手时瞬间把小宇宙提升到黄金圣斗士的水平.但这种提高是不能持久的.所以许诸最后只能用同归于尽的打法想和马超拼个平手.但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 ... [/quote]
笑啊!!说这种话的人要不就是动画片看多了,要不就是没学好语文...老许脱甲的原因书中已经明文交代.200回合不分胜负之后的一时"性起".性起是什么意思??就是根本不带任何目的性,没经过大脑考虑,阁下竟然说老许脱甲是为了什么....看来想篡改原著的人真不少...还有,老许何来想和马超同归于尽??整场交锋一直处于主动地位,马超则一直被动.若不是枪意外而断,马超已经被活捉了。..

2009-3-21 10:58 三国人生
对醉眼这种人真是没话可说了,不知道在这死钻什么牛角尖。
许诸不行就是不行,不要以为全世界就你最聪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人谁的武功更厉害?问问大家吧。

2009-3-21 11:01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三国人生[/i] 于 2009-3-21 10:58 发表
对醉眼这种人真是没话可说了,不知道在这死钻什么牛角尖。
许诸不行就是不行,不要以为全世界就你最聪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人谁的武功更厉害?问问大家吧。 [/quote]
又是哪里钻出来的马甲...笑....

老许不行??武评难道是靠喊口号??把马超打的那么狼狈,老许如何不行??
谁的武功厉害?这个问题问的好,那些说马超厉害的哪个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不是惯性思维就是感情倾向,在不然就是人云亦云而已.....

2009-3-21 12:18 三国人生
说你讲的言论是错误的人就是马甲?别人是钻出来的,你又是怎么出来的呢?请不要人身攻击,看你这样对待评论你言论的人,阁下怎样的人品,可想而知了。
你说老许把马超打得那么狼狈,何以见得?你所谓的老许把马超打得如何如何,演义里有这么说明?好像基本上都是你自己这么说而已。是你自己主观上这么认定了而已。
你说哪个人说马超厉害的请拿出有说服力的理由,说别人都是惯性思维和感情倾向或者是人云亦云。但是,事实是你自己说许诸的比马厉害,更没有说服力,在大家看来更像是惯性思维和感情倾向。
回过此文后,阁下可以无视,本人也不想再和你争论什么。谢谢!

2009-3-21 12:32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0 15:34 发表

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两人皆下风呼?[/quote]

兄举的是特例,这种双方都恐有失的当然判均势;

我说的是单方面恐有失的下风,理由已经讲过了:
恐有失方的危险程度大于未恐有失方,所以才会先恐有失,所以判恐有失方下风!

2009-3-21 13:12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0 13:42 发表
大笑啊。看来阁下真是走了死牛尖啊!!
1.老许不具备这个能力??笑...他夺不下马超的枪??是马超靠自己的能力让枪不被夺去??是因为枪在某个受力点意外断了而已.这点不是马超自己所能控制的...我从没说不抓这个漏洞老许稳定胜,但抓住这个漏洞已经说明老许纯粹武力角度比马超稍稍高一些.
2.老许如何能意料到枪会断??对于枪断这个结果,都不是两个人意料之中的,完全是因为在某个重心(受力点)折断而已.我已经重复过很多次了,马超根本就没有决定这个结果的能力!
3.马超没有困境???再次大笑,反击被闪当然不是困境,武器被对方夹住了,只能被动地和对方夺枪还不叫被动???全场都给老许压着打还不叫困境??难道只有败了死了才叫困境???
4.马超230合打完一切正常??看看他枪断胆裂的形象以及与老许打完之后回去的心有余悸吧...辩论不是靠喊口号,而是事实!!老许反复变招??更是大笑,只不过利用对手一个漏洞顺势夹枪而已.

从这场交锋中,从始至终,马超只是被动地接受迎战,交锋,枪被夹,被动地和对方较力.如果枪不是意外断掉,马超早就败甚至被活捉了...最后只是靠一个非自己所能控制的枪断才使得自己侥幸摆脱危险...

我想我的话表达的很清楚了吧??马超最后摆脱危险的原因不是他的个人能力,也完全不是他自己的想法,他只能被动接受这一结果..相反,老许一直占主动,但枪断这个意外使他之前的主动化为乌有.所谓人算不如天算...[/quote]

关键点较多,有点乱,我们一个个来!就先讨论:许楮能否以无盔甲为借口?

1、兄认为能,并将性起后脱甲的行为解释为头脑发热,并认为脱甲弊大于利,就是这个脱甲行为最终导致了许楮在乱打中的劣势;兄这个结论是完全站在挺许楮的立场上,丝毫没有为马超考虑过。所以,永远不会得到客观武评人的支持!

2、主动求变方,会给对方的失利提供借口。如果许楮脱甲后占了上风,马超的支持者会站在挺马超的基础上认为:那是因为许楮脱甲的原因,许楮穿上盔甲或者马超脱掉盔甲,结果难讲。兄认为呢?

3、如果第2点的假设中,马超被打成下风都不能判马超下风,兄曾经说的“但细细分来,应该是老许强一点点”的结论岂不是无稽之谈!

2009-3-21 13:15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三国人生[/i] 于 2009-3-21 12:18 发表
说你讲的言论是错误的人就是马甲?别人是钻出来的,你又是怎么出来的呢?请不要人身攻击,看你这样对待评论你言论的人,阁下怎样的人品,可想而知了。
你说老许把马超打得那么狼狈,何以见得?你所谓的老许把马 ... [/quote]
不是马甲就算了,我也没有说阁下一定是某些人的马甲吧!
我说许比马只是稍稍强一点,我从没说过许比马强很多吧??你再看看那些刻意贬许的,把老许和马超差的简直不是一个级别.我有这样说过吗??我一向认为两个人相差无几,老许只是稍稍强那么一点点...
最后,我认为许比马强一点点是根据原著描写的分析,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来进行正常辩论。不过靠喊口号说谁比谁就一定强,谁比谁就一定弱就没什么意义了。...

2009-3-21 16:01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1 08:12 发表

笑啊!!说这种话的人要不就是动画片看多了,要不就是没学好语文...老许脱甲的原因书中已经明文交代.200回合不分胜负之后的一时"性起".性起是什么意思??就是根本不带任何目的性,没经过大脑考虑,阁下竟 ... [/quote]

动画片看多了也比有的人凭空捏造瞎咧咧强.性起说明许诸处于拼命状态,马超没性起说明马超还有所保留

2009-3-21 16:05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1 13:12 发表


关键点较多,有点乱,我们一个个来!就先讨论:许楮能否以无盔甲为借口?

1、兄认为能,并将性起后脱甲的行为解释为头脑发热,并认为脱甲弊大于利,就是这个脱甲行为最终导致了许楮在乱打中的劣势;兄这 ... [/quote]


单挑不分胜负时一方主动求变后又无法取胜,就说明主动求变一方处于下风

2009-3-21 16:46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孜孜不倦[/i] 于 2009-3-21 16:05 发表



单挑不分胜负时一方主动求变后又无法取胜,就说明主动求变一方处于下风 [/quote]

所见略同!

2009-3-21 19:11 马岱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1 12:32 发表


兄举的是特例,这种双方都恐有失的当然判均势;

我说的是单方面恐有失的下风,理由已经讲过了:
恐有失方的危险程度大于未恐有失方,所以才会先恐有失,所以判恐有失方下风! [/quote]
作者用同样的词语还能表达两个意思?

本战例充分说明了,无论是恐有失还是急鸣金都不能与处于下风划等号。而缺乏理论支撑的判断是没有说服力的。

2009-3-21 19:22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1 19:11 发表

作者用同样的词语还能表达两个意思?

本战例充分说明了,无论是恐有失还是急鸣金都不能与处于下风划等号。而缺乏理论支撑的判断是没有说服力的。 [/quote]

我再说的通俗一点。
两个人比武,50合后点到为止,如果A说再打下去撑不住,B说还能继续,当然B强于A;反之A强于B;如果AB都说再打下去撑不住,那么当然是平。
兄再听不懂也只好算了。

2009-3-21 21:56 马岱
问题是A和B都没说自己要撑不住,鸣金收兵不等于撑不住。

2009-3-22 12:34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1 21:56 发表
问题是A和B都没说自己要撑不住,鸣金收兵不等于撑不住。 [/quote]
兄前面已经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已经做了解答,下风不是因为鸣金,而是因为:急或火急或恐有失。
例如: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刘备很可能是恐张飞单挑有失(其它可能性没有证据的支持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此战判张飞下风】

2009-3-22 13:14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1 13:12 发表


关键点较多,有点乱,我们一个个来!就先讨论:许楮能否以无盔甲为借口?

1、兄认为能,并将性起后脱甲的行为解释为头脑发热,并认为脱甲弊大于利,就是这个脱甲行为最终导致了许楮在乱打中的劣势;兄这 ... [/quote]
说的似乎振振有辞。可惜没看出半点客观来。老许脱甲本就是弊处。(这在后来无招数乱打情况下已经证明),不然他脱甲的时候两军还会大骇??应该会夸奖老许聪明,懂得减少重量或者暗地里说老许无耻,而实际呢?确实都感到害怕,因为大家都清楚盔甲的作用!

另外,老许那是主动求变吗?拜托能否客观一些,是你马超自己回枪慢了,给对方闪避过反击后顺势夹住了枪。明明是对方的漏洞,老许是顺势抓机会,你偏说老许是主动求变。。笑啊。。。

老许脱甲要是都能最后把马超打的下风,那更反映老许强了。---没有防护都能打倒对方,对方还牛什么??


看书要看里面的内容,老罗写这些实际上是说光是武勇没有用,要动脑,通过此战一方面说明老许的纯粹武力绝对不在马超之下,又说明了老许因为他的所谓“痴”脱了盔甲不考虑后果而导致后来中箭以及乱打时吃亏。(正常交锋时为何不见曹操一方有半点担心??就是因为正常交锋马超根本无法奈何老许半分。)前面我也陈述了老许其实纯粹武力要稍稍强马超一点点的理由,阁下如果依然不承认,我也没办法。

2009-3-22 13:22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孜孜不倦[/i] 于 2009-3-21 16:01 发表


动画片看多了也比有的人凭空捏造瞎咧咧强.性起说明许诸处于拼命状态,马超没性起说明马超还有所保留 [/quote]
哈哈,性起说明老许拼命??笑死人了。
马超被打的那么狼狈样,连枪都断了还敢说有保留,马迷的意淫和水平我是越来越见识到了!!

2009-3-22 13:23 马岱
[b]回复 #89 甲乙丙jyb 的帖子[/b]
下风不是结论而是表象,刘备是不是看到张飞下风以后就恐有失?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9-3-22 13:27 编辑 [/i]][/color]

2009-3-22 13:26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2 12:34 发表

兄前面已经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已经做了解答,下风不是因为鸣金,而是因为:急或火急或恐有失。
例如: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刘备很可能是恐张飞单挑有失(其它可能性 ... [/quote]
还在坚持你那个可笑的观点???

如果双方正常交锋,一点其他因素都没有。那恐有失一方的下风有可能。可就单拿许马大战来说,为何正常交锋时不见曹操一方有任何担心。直到在乱打时才恐有失??拜托别刻意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了。原因在那摆着:两个人拿着半截棍子一顿乱砸,没有一点招数。有盔甲护着身体的当然占便宜,为什么你总逃避这个事实??而非要意淫其他书中根本就没有的东西???

2009-3-22 14:17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2 13:14 发表
说的似乎振振有辞。可惜没看出半点客观来。老许脱甲本就是弊处。(这在后来无招数乱打情况下已经证明),不然他脱甲的时候两军还会大骇??应该会夸奖老许聪明,懂得减少重量或者暗地里说老许无耻,而实际呢?确实都感到害怕,因为大家都清楚盔甲的作用!

另外,老许那是主动求变吗?拜托能否客观一些,是你马超自己回枪慢了,给对方闪避过反击后顺势夹住了枪。明明是对方的漏洞,老许是顺势抓机会,你偏说老许是主动求变。。笑啊。。。

老许脱甲要是都能最后把马超打的下风,那更反映老许强了。---没有防护都能打倒对方,对方还牛什么??


看书要看里面的内容,老罗写这些实际上是说光是武勇没有用,要动脑,通过此战一方面说明老许的纯粹武力绝对不在马超之下,又说明了老许因为他的所谓“痴”脱了盔甲不考虑后果而导致后来中箭以及乱打时吃亏。(正常交锋时为何不见曹操一方有半点担心??就是因为正常交锋马超根本无法奈何老许半分。)前面我也陈述了老许其实纯粹武力要稍稍强马超一点点的理由,阁下如果依然不承认,我也没办法。

[/quote]

1、我当前所说的主动求变是——脱甲,先讨论脱甲;

2、兄的观点:许楮因为和马超杀了2次100余合的不分胜负,于是性起,[color=Red]做了一件没有好处只有坏处的事情[/color]——脱去盔甲,再来战马超。

多么可笑的观点,穿着盔甲、用了书中最长的回合数、都赢不了马超,反而还要让自己先处于劣势,然后再赢马超。我认为虎痴很可能不会这么痴!

3、打架性起的时候,通常是率性而为,什么碍事就去掉什么,衣服碍事就脱掉衣服;椅子碍事就把椅子踢走;门碍事就把门踢掉……

4、盔甲防不住马超的枪,但盔甲可以防箭,许楮脱甲之后一旦形成混战,中箭就受伤,因此两军很可能大骇的是:许楮为了单挑获胜,已经愿意冒着将来混战或掩杀中被流矢射中的危险了;之所以愿意冒此危险的目的只有一个——单挑胜马超。

5、应该会夸奖老许聪明,懂得减少重量或者暗地里说老许无耻,而实际呢?【我按这个句式,换个描述】
应该都会鄙视老许这个笨蛋,干嘛还要给自己胜马超增加难度或暗地里嘲笑许楮这个虎痴真是痴到家了,而实际呢?

2009-3-22 14:36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2 13:23 发表
回复 #89 甲乙丙jyb 的帖子
下风不是结论而是表象,刘备是不是看到张飞下风以后就恐有失? [/quote]

1、刘备看到张飞单挑下风当然恐有失,鸣金是正常的选择,难道任由张飞下风程度加深、危险加大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常理,兄可有不同意见?

2、不排除有反常,但是违反常理的事情是需要证据的,例如:罗本“玄德见吕布军四围渐渐裹将来,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内”,这里的刘备恐有疏失交代了其它原因,当然就不是张飞单挑下风了。

3、双方都不恐有失,那么通常应该是均势,单挑会继续;
双方均恐有失,说明双方对继续打下去都担心,再打下去结果难讲,只能判均势。

4、可能以前观点讲的不够准确,最后重申:[color=Red]单方面[/color]恐有失的判下风。

2009-3-22 14:55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2 14:17 发表


1、我当前所说的主动求变是——脱甲,先讨论脱甲;

2、兄的观点:许楮因为和马超杀了2次100余合的不分胜负,于是性起,做了一件没有好处只有坏处的事情——脱去盔甲,再来战马超。

多么可笑的观点,穿 ... [/quote]
再次大笑!!老许脱甲本来就是对自己不利的。在最后乱战之中已经得到证实。他脱甲的原因说的很清楚,一时“性起”也就是说,他脱甲时主观上根本就没考虑这个后果是对自己好还是坏,不然何来“性起”??就如你所说,是率性而为。----而这个观点却是和阁下所谓的老许做了什么决定的(也就是主观有意识地让自己脱甲变好和变坏观点矛盾),200多回合他没打败马超没错,可马超同样奈何不了老许半分,是完全的平手。
阁下说脱甲后,全军应该都会鄙视老许这个笨蛋,干嘛还要给自己胜马超增加难度或暗地里嘲笑许楮这个虎痴真是痴到家了更是搞笑。书中明言的状态是两军大骇,就是害怕。怕什么呢??曹操军怕老许脱了盔甲就没有防御,而马超方则是被这样彪悍的连盔甲都不要而惊惧。---这完全说明了盔甲的作用。

最后还是要提醒阁下,看书要领会精神。老罗如此描写无非是为后来战斗结果埋下个伏笔:武力超高的老许在面对同样武力超群的对手时,在武力不在对方之下(200多回合已经证明),因为自己的一时性起脱甲,导致最后乱打吃亏。说明武力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头脑也同样重要。

还是那句话,马超可曾有半招赢老许?可有半点上风(乱打时占盔甲便宜绝对不是武力上风)。倒是他自己,如果不是枪断这个意外,恐怕早就因为自己回枪不及时这个漏洞而失利甚至被擒。。。

2009-3-22 15:05 马岱
回复 #95 甲乙丙jyb 的帖子

恐有失是书中交待的,但为什么恐有失并没有交待,因本方武将处于下风属于读者的分析。

我的观点是:当两武将战成激烈的平手时,场外武将并没有看到本方处于下风,也会“恐有失”而鸣金收兵,并非只有看到本方武将下风才会“恐有失”而鸣金收兵。比如关羽战庞德,双方的措施差不多。

说明当一方出现恐有失时,并不能断定本方就处于下风。

2009-3-22 15:19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2 14:55 发表
再次大笑!!老许脱甲本来就是对自己不利的。在最后乱战之中已经得到证实。他脱甲的原因说的很清楚,一时“性起”也就是说,他脱甲时主观上根本就没考虑这个后果是对自己好还是坏,不然何来“性起”??就如你所说,是率性而为。----而这个观点却是和阁下所谓的老许做了什么决定的(也就是主观有意识地让自己脱甲变好和变坏观点矛盾),200多回合他没打败马超没错,可马超同样奈何不了老许半分,是完全的平手。
阁下说脱甲后,全军应该都会鄙视老许这个笨蛋,干嘛还要给自己胜马超增加难度或暗地里嘲笑许楮这个虎痴真是痴到家了更是搞笑。书中明言的状态是两军大骇,就是害怕。怕什么呢??曹操军怕老许脱了盔甲就没有防御,而马超方则是被这样彪悍的连盔甲都不要而惊惧。---这完全说明了盔甲的作用。

最后还是要提醒阁下,看书要领会精神。老罗如此描写无非是为后来战斗结果埋下个伏笔:武力超高的老许在面对同样武力超群的对手时,在武力不在对方之下(200多回合已经证明),因为自己的一时性起脱甲,导致最后乱打吃亏。说明武力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头脑也同样重要。

还是那句话,马超可曾有半招赢老许?可有半点上风(乱打时占盔甲便宜绝对不是武力上风)。倒是他自己,如果不是枪断这个意外,恐怕早就因为自己回枪不及时这个漏洞而失利甚至被擒。。。[/quote]

1、我已经说过了:
盔甲防不住马超的枪,但盔甲可以防箭,许楮脱甲之后一旦形成混战,中箭就受伤,因此两军很可能大骇的是:许楮为了单挑获胜,已经愿意冒着将来混战或掩杀中被流矢射中的危险了;之所以愿意冒此危险的目的只有一个——单挑胜马超。

2、你说大骇是因为:许楮和马超杀了2次100余合的不分胜负,于是性起,做了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脱去盔甲,再来战马超。于是两军看了大骇。
我说: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马超军不嘲笑许楮才怪!或者奇怪也有可能,就是害怕不太可能。

3、不要说许楮,你让曹军全部脱了盔甲,你看马超军会不会大骇。
当然——如果你将脱甲解释成拼命的话,到是有可能的。
估计你不会这样解释,因为那样就成了马超将许楮打到要拼命了。

2009-3-22 15:21 马岱
有多处战例可以作为证据反驳“恐有失下风论”。

1、吕布、马超分别与张飞单挑一百回合时,刘备均出现“恐有失”的状态,马超与许褚单挑一百回合,曹方未“恐有失”。如果要认为“恐有失”即表示下风,那么就要认同百回合时吕布与马超相等,张飞与许褚相等。

2、马超与张飞交锋前一百回合时,刘备“恐有失”,两人再打100回合,刘备没反应了。如果认为张飞前一百回合处于下风,那么就要认为张飞后一百回合将局势扳回,那么将推出另一结论,即武将交锋处于上下风的状态是可以逆转的。

3、庞德战关羽,双方皆恐有失(关平是恐年老,但类似),皆鸣金收兵,双方皆处于下风乎?互相矛盾也。

目前只看到不少人在使用“恐有失下风论”,但至今为止,没有人能够系统地论述“恐有失下风论”的可靠性,“恐有失下风论”可以休矣。

2009-3-22 15:37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2 15:05 发表
恐有失是书中交待的,但为什么恐有失并没有交待,因本方武将处于下风属于读者的分析。

我的观点是:当两武将战成激烈的平手时,场外武将并没有看到本方处于下风,也会“恐有失”而鸣金收兵,并非只有看到本方武将下风才会“恐有失”而鸣金收兵。比如关羽战庞德,双方的措施差不多。

说明当一方出现恐有失时,并不能断定本方就处于下风。 [/quote]

1、如果没有任何其它可恐有失的地方,那么只能是针对当前的单挑;

2、除去其它因素,只有因为本方武将处于下风才会导致本方人员恐有失,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常理;

3、除非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个恐有失,确实不是因为本方武将单挑下风。

4、庞德方的恐有失,可以判定庞德下风;
但是关平恐父年老,因此我们可以认定:
(1)单挑到最后,庞德是处于下风的;
(2)继续战下去,双方是都有危险的:庞德是因为处于下风,而关羽是由于年老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所以双方胜负难讲,判武力相当;
(3)此战如果换成壮年关羽,则一定是壮年关羽更强。

2009-3-22 15:44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2 15:21 发表
2、马超与张飞交锋前一百回合时,刘备“恐有失”,两人再打100回合,刘备没反应了。如果认为张飞前一百回合处于下风,那么就要认为张飞后一百回合将局势扳回,那么将推出另一结论,即武将交锋处于上下风的状态是可以逆转的。
[/quote]
1、不能排除有武将看错的可能,但是要有证据证明;

2、张飞通过第二阶段的主动挑战和单挑结果证明,刘备第一阶段的恐有失很可能关心过度了。

3、特别是刘备在打第二阶段之前还有一次恐有失,亲自到阵前观战,看完后终于不再恐有失了,将其第一次恐有失解释成:站的太远看不清都可以。

2009-3-22 15:53 将军高览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2 15:37 发表


1、如果没有任何其它可恐有失的地方,那么只能是针对当前的单挑;

2、除去其它因素,只有因为本方武将处于下风才会导致本方人员恐有失,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常理;

3、除非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个恐有失,确 ... [/quote]
现在甲兄也算是寡人的朋友了。若寡人看到甲兄和某人在打架,无论甲兄占上风还是平手,寡人也会恐甲兄有失的。

2009-3-22 16:09 将军高览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2 15:44 发表

1、不能排除有武将看错的可能,但是要有证据证明;

2、张飞通过第二阶段的主动挑战和单挑结果证明,刘备第一阶段的恐有失很可能关心过度了。

3、特别是刘备在打第二阶段之前还有一次恐有失,亲自到阵前 ... [/quote]
呼呼大笑,既然有一次还没有打就恐有失,那自然更谈不上恐有失就代表己方下风咯。那么甲乙丙兄又为啥子如此坚持恐有失代表下风的观点捏?

2009-3-22 16:37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将军高览[/i] 于 2009-3-22 16:09 发表

呼呼大笑,既然有一次还没有打就恐有失,那自然更谈不上恐有失就代表己方下风咯。那么甲乙丙兄又为啥子如此坚持恐有失代表下风的观点捏? [/quote]

因为:为本方武将的下风而恐有失,是在正常不过的常理!

2009-3-22 16:41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将军高览[/i] 于 2009-3-22 15:53 发表

现在甲兄也算是寡人的朋友了。若寡人看到甲兄和某人在打架,无论甲兄占上风还是平手,寡人也会恐甲兄有失的。 [/quote]

A1和A2是好战友,B1和B2也是好战友;
A1和B1单挑;A2、B2谁先恐有失,那么哪一方就下风;
除非你能证明恐有失的这个人确实是过度关心。

2009-3-22 17:45 马岱
回复 #100 甲乙丙jyb 的帖子

我不认为这个“下风就会恐有失”是所谓的常理。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先自己要论述为什么“下风就会恐有失”,然后才是对方举证反驳。为什么场外人员会认为本方处于下风,一定是他看到了一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本方处于下风,比如枪法散乱,气力不加之类的描写,可是所有出现恐有失的地方均未出现类似的描写,场外人员凭啥断定本方为下风?所以这个所谓的下风完全是反推出来的,而反推的理由实际并不成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9-3-22 17:51 编辑 [/i]][/color]

2009-3-22 17:48 马岱
回复 #101 甲乙丙jyb 的帖子

甲兄这几句话实际已经承认了,恐有失与下风不能划等号,“恐有失”时,可能是下风,也可能不是。

2009-3-22 17:55 马岱
回复 #105 甲乙丙jyb 的帖子

问题是A1跟A2的关系与B1跟B2关系并不一样,A1跟A2的关系特别亲密,关心则乱,所以先恐有失了,A1是A2的主公,更加关心战斗结果,先恐有失了,而B1是B2的下属,即使担心也不敢轻易表露出来。

张飞战张合,诸葛亮料定张飞在用计,刘备仍使魏延助之;黄忠战张合,诸葛亮识破黄忠的骄兵之计,刘备仍差刘封来关上接应黄忠。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9-3-22 18:04 编辑 [/i]][/color]

2009-3-22 18:06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2 13:22 发表

哈哈,性起说明老许拼命??笑死人了。
马超被打的那么狼狈样,连枪都断了还敢说有保留,马迷的意淫和水平我是越来越见识到了!! [/quote]


凝望小MM真是太可爱了,马超怎么出战的怎么回营,许诸穿戴整齐出战,却是光着身子带了2支箭回营,谁是狼狈样凝望小MM真的看不出来?看来凝望小MM的确还在酒醉,所以只能用醉眼来看演义,看错字在所难免:titter:

2009-3-22 18:09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将军高览[/i] 于 2009-3-22 15:53 发表

现在甲兄也算是寡人的朋友了。若寡人看到甲兄和某人在打架,无论甲兄占上风还是平手,寡人也会恐甲兄有失的。 [/quote]

如果甲兄在欺负一个5岁小孩,你也会恐甲兄有失的?:titter:

2009-3-22 18:28 emony007
回复 #110 孜孜不倦 的帖子

[size=3]如果甲兄在欺负一个5岁小孩,你也会恐甲兄有失的?
——————————————————————————————————————————————————————————
朋友你简直是强词夺理,既然说甲乙兄是在欺负一个5岁小孩,那就是不是‘上风’或‘平手’的范畴,都超过‘秒杀’到了‘戏耍’的范畴,他怎么会‘恐有失’?[/size]

2009-3-22 18:29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3-22 17:45 发表
我不认为这个“下风就会恐有失”是所谓的常理。
[/quote]
既然连“某人下风、本方会恐有失”都不能形成共识,那么再讨论估计也不会结果了。

关于推测的问题,我去发一篇文章,兄可以看看!

2009-3-22 18:54 孜孜不倦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3-22 18:28 发表
如果甲兄在欺负一个5岁小孩,你也会恐甲兄有失的?
——————————————————————————————————————————————————————————
朋友你简直是强词夺理,既然说甲 ... [/quote]


甲兄欺负一个5岁小孩,高兄恐甲兄有失也很合理,他是怕甲兄失手把5岁小孩给打坏了:titter: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3-22 18:57 编辑 [/i]][/color]

2009-3-22 19:35 emony007
[size=3]甲乙兄,在战场上对敌是凶险无比的,只有你又绝对把握获胜你才不会恐有失,否则就算占上风你都会产生恐有失的心态,比如说上几招你几乎令对方受伤,下一招对方兵刃从你耳朵边擦过,你这边的主将一定会产生恐有失的想法![/size]
[size=3]三国演义没有具体相关描写,从不同的其他小说、评书可以看出恐有失=下风的不妥性![/size]
[size=3]比如说张国良先生的《三国评话》(源远流长,不象袁阔成的评书是后期创作)中,老将严颜会斗无敌将曹彰,才没几个回合,严颜用刀缨打了曹彰一个耳光,把曹操吓得半死,结果害没等他鸣金,那边诸葛亮来个‘恐有失’,派出赵云、张飞、马超、黄忠、张苞、马岱、王平、向宠、阳群助战,十人围攻曹彰![/size]
[size=3]所以你要搞清楚,‘恐有失’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以及‘鸣金’是不是会对可能处下风的战将带来解围、脱困的好处?[/size]
[size=3]否则你这边鸣金,你的战将试图逃离战场,他那边继续追击,那你的鸣金就变成了‘催命符’了![/size]

2009-3-22 19:51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3-22 19:35 发表
甲乙兄,在战场上对敌是凶险无比的,只有你又绝对把握获胜你才不会恐有失,否则就算占上风你都会产生恐有失的心态,比如说上几招你几乎令对方受伤,下一招对方兵刃从你耳朵边擦过,你这边的主将一定会产生恐有失的想法!
三国演义没有具体相关描写,从不同的其他小说、评书可以看出恐有失=下风的不妥性!
比如说张国良先生的《三国评话》(源远流长,不象袁阔成的评书是后期创作)中,老将严颜会斗无敌将曹彰,才没几个回合,严颜用刀缨打了曹彰一个耳光,把曹操吓得半死,结果害没等他鸣金,那边诸葛亮来个‘恐有失’,派出赵云、张飞、马超、黄忠、张苞、马岱、王平、向宠、阳群助战,十人围攻曹彰!
所以你要搞清楚,‘恐有失’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以及‘鸣金’是不是会对可能处下风的战将带来解围、脱困的好处?
否则你这边鸣金,你的战将试图逃离战场,他那边继续追击,那你的鸣金就变成了‘催命符’了![/quote]

1、在战场上对敌是凶险无比的,只有你又绝对把握获胜你才不会恐有失【不能同意,自己危险不要紧,只要对方更危险,那么按常理来看,怎么也应该是对方先恐有失、先采取措施。】

2、要搞清楚,‘恐有失’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不需要搞清楚,能够搞清楚的都不需要推测;需要推测的正是因为这个恐有失是搞不清楚的,于是按常理推测下风!】

2009-3-22 20:36 emony007
回复 #115 甲乙丙jyb 的帖子

[size=3]甲乙兄,我来解释解释:
1、人的心态都是这样,别人出现一万个险情关我什么事,我的亲友有一次险情我就害怕得不得了!
2、说句不客气的话,甲乙兄你的目光就盯在了场上单挑的武将上面,没有发现恐有失和鸣金是在战斗全局的基础上,比如马岱兄提及的夏侯渊被鸣金召回是因为蜀军可能包抄后面!

我加上一个个人观点,被鸣金的一方战将至少要不处下风,否则一鸣金就有可能是‘催命符’——处下风的战将很可能送命。因为只要对方不停手,你撤离就可能露出大漏洞而送命!还有可能被冲阵![/size]
[size=3]恐有失,直接派人助战就行了![/size]

2009-3-23 00:04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3-22 20:36 发表
1、人的心态都是这样,别人出现一万个险情关我什么事,我的亲友有一次险情我就害怕得不得了!
2、说句不客气的话,甲乙兄你的目光就盯在了场上单挑的武将上面,没有发现恐有失和鸣金是在战斗全局的基础上,比如马岱兄提及的夏侯渊被鸣金召回是因为蜀军可能包抄后面!

我加上一个个人观点,被鸣金的一方战将至少要不处下风,否则一鸣金就有可能是‘催命符’——处下风的战将很可能送命。因为只要对方不停手,你撤离就可能露出大漏洞而送命!还有可能被冲阵!
恐有失,直接派人助战就行了![/quote]

1、人的心态都是这样,别人出现一万个险情关我什么事,我的亲友有一次险情我就害怕得不得了!【那你绝对不会让你的亲友上战场,1合不分胜负,甚至还没有打,可能你就恐有失了,上战场战斗的都是为了胜利而来,不是为了保命而来。除非被打成下风,胜利无望,否则都会战到极限】

2、没有发现恐有失和鸣金是在战斗全局的基础上,比如马岱兄提及的夏侯渊被鸣金召回是因为蜀军可能包抄后面!【这是反常情形,所以连夏侯渊都不解,明明双方均势为何自己还被恐有失,不问个明白怎么行;这正说明只有下风方被恐有失的鸣金才是较合理的。如果夏侯渊不感到奇怪,不问鸣金的原因,那就是下风;正因为他感到奇怪所以不能判下风。所有上风、均势被鸣金召回都会感到奇怪的。】

3、一鸣金就有可能是‘催命符’——处下风的战将很可能送命【处下风的战将不鸣金更可能送命;鸣金至少可以让本方提前做点准备的,知道危险时刻立即就到,要是突然的败逃回来,更是被杀的措手不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3 00:06 编辑 [/i]][/color]

2009-3-23 11:28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孜孜不倦[/i] 于 2009-3-22 18:06 发表



凝望小MM真是太可爱了,马超怎么出战的怎么回营,许诸穿戴整齐出战,却是光着身子带了2支箭回营,谁是狼狈样凝望小MM真的看不出来?看来凝望小MM的确还在酒醉,所以只能用醉眼来看演义,看错字在所难免:titter: [/quote]
呵呵,老许中箭是乱军射的,和马超有什么关系??
而马超呢?出战时好好的一杆枪,回去之后成烧火棍了。...:():()...估计回去时屁都吓凉了。...还有,我不是MM,是你叔叔级的

2009-3-23 11:40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甲乙丙jyb[/i] 于 2009-3-22 15:19 发表


1、我已经说过了:
盔甲防不住马超的枪,但盔甲可以防箭,许楮脱甲之后一旦形成混战,中箭就受伤,因此两军很可能大骇的是:许楮为了单挑获胜,已经愿意冒着将来混战或掩杀中被流矢射中的危险了;之所以愿 ... [/quote]
大笑啊!!阁下还在肆意篡改原著."性起"的解释是不带任何主观目的性的率性而为,而阁下偏偏要说老许脱甲是为了单挑获胜...笑啊,阁下的语文水平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老许脱甲后如果真对自己有利,两军应该暗赞老许聪明或者暗骂老许无耻.而事实是两军都害怕.充分证明了脱甲的危险.这里是单挑,而非混战,难道两军大骇时想到的是混战??阁下的搞笑能力不逊色于周星星...:qcool+:qcool+

老许的脱甲书中明言交代是200回合"不分胜负"时的"性起",阁下非要编造或意淫成什么可能下风,至白纸黑字的"[color=Red]不分胜负"[/color]于不顾,实乃高人也。...

2009-3-23 12:24 甲乙丙jyb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3-23 11:40 发表

大笑啊!!阁下还在肆意篡改原著."性起"的解释是不带任何主观目的性的率性而为,而阁下偏偏要说老许脱甲是为了单挑获胜...笑啊,阁下的语文水平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老许脱甲后如果真对自己有利,两军应该暗赞老许聪明或者暗骂老许无耻.而事实是两军都害怕.充分证明了脱甲的危险.这里是单挑,而非混战,难道两军大骇时想到的是混战??阁下的搞笑能力不逊色于周星星...

老许的脱甲书中明言交代是200回合"不分胜负"时的"性起",阁下非要编造或意淫成什么可能下风,至白纸黑字的"不分胜负"于不顾,实乃高人也。...[/quote]

1、看来问题已经找到了:你的观点从来不会站在马超的角度,所有站在马超角度的观点你都认为是错的,只有自己那些结论才是对的。如果你遇到和你一样执着挺马的,无论辩论多少年,也不会有结果。

2、下面进行最后的总结:我不是反对你的结论,但[color=Red]我认为你的结论只是一种可能,而你将你的结论看作唯一可能,这是我不同意的原因[/color],下面我提出另外的可能,如果你认为只有你的结论是唯一正确的,请排除所有其它可能,或者证明其它可能不符合常理,可能性很小。

1、关于脱甲:性起后脱甲,许楮是无目的的脱甲,好吧,就是[color=Red]不带任何目的的脱甲[/color]!
那么脱甲后会不会[color=Red]无意中[/color]对许楮有利?例如:脱去盔甲后许楮灵活性增强;脱去盔甲后许楮负重减轻,更加节省体力等。

2、关于大骇:会不会是两军将许楮看作来和马超拼命了?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