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5-29 23:49
扶楠
春秋霸主,有人说是“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大者,齐桓、晋文、楚庄,这三个是没问题的;另外的两个,一说是宋襄、秦穆,一说是勾践、阖闾。——这早已是为人所熟知的了;而三小霸为谁,论之者甚少,不过,有人说是齐僖,还有郑庄公。
其实,我更倾向于郑庄公。
他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由于左传的时间问题,他当政的前二十多年没有纪录,而是从他“克段”开始。叔段,庄公的弟弟,受母亲宠爱的弟弟——而庄公之所以不受母亲喜爱就是因为他出生是难产,这实在不能说是他的错。母亲一心要叔继承郑伯的位置,好在父亲还能坚持制度,不然寤生(郑庄公的名字——寤者,倒也,说明他出生的原因)就完了。历来,弟弟大多比哥哥更狡猾,如姬发之于伯邑考,李世民之于李建成。而哥哥往往被弟弟所害。然而,庄公却是一个典型的例外。他没有败于弟弟之手,也不是贸然出兵干掉他;他的做法很有学问,他用的是“欲擒故纵”。当他的大臣们都在为他担心时——包括那个公认的奸诈的祭仲——他却很从容的说了一句:“多行不义必自弊”。也许,此时他已经知道了弟弟的下场,而叔段此时还蒙在鼓里,自以为得计——庄公的心计实在很深,而他也的确挺狠的,也很阴险。
克段不过是他牛刀小试,之后,他在春秋初期的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
他先是逼周平王与他“交质”——这说明了作为周的卿士的他在朝廷上是多么拔扈,连天子都奈何不了他,难怪小说里写到平王要任命虢公为卿士时虢公的反应会是那样。
接着,他灭许败宋,与别国打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仗,只败了几场。这可是辉煌的战绩呀。最后他打败了周桓王的讨伐队伍(在政治上是个失误,因此有损于霸业)。
当时,很多诸侯国都竞相与郑结盟。就连齐僖公领导下的齐国也主动要与郑结成盟国这也就是我认为齐僖在郑庄之下的原因。
此外,他当时也有“霸主”的一些行为,如帮助齐国抵抗北戎等等。而且郑国好像还是第一个用伏击战的国家。
总之,郑庄公是个很了不起的人,郑国在他领导下达到全盛。
我觉得,宋襄公那个猪,居然都算在霸主之内,实在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2004-5-29 23:56
雪国
郑庄公很邪气的说
2004-5-30 00:02
爱上三国的女人
也算一个枭雄把!
2004-5-30 00:19
谷风及雨
我以前就说过
他首次公然和周室作战并射伤周恒王使周天子威信扫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从此消亡。在军事上他还创造了鱼丽阵,之中国古代车阵战法趋向严密,灵活,有力推动了古代战术革新
2004-5-30 00:21
扶楠
是不大正,但比之宋襄那样的猪是强了不少。宁愿看一个邪气的霸主,不愿看一个蠢笨的“仁者”
2004-5-30 00:28
蒹葭苍苍
郑庄公绝对是个枭雄.至于寤生,指的是在睡梦中生下来的.所以他母亲不喜欢他.
2004-5-30 00:39
god_wolf
郑庄公相当厉害一人物,"黄泉认母"的典故好象也是关于他的
2004-5-30 00:47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i]蒹葭苍苍[/i]于2004-05-30, 0:28:06发表
郑庄公绝对是个枭雄.至于寤生,指的是在睡梦中生下来的.所以他母亲不喜欢他. [/quote]
“寤”是指醒着吧,“寐”才是睡着。
蒲松龄的《狼》里有:“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郑庄公是老奸巨滑之人,不过后嗣继位弄得一团糟,从此郑国衰落。以后郑国因为地处中原要枢,晋楚争霸总是要先服郑,频繁交攻,苦不堪言。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报应呢
2004-5-30 00:57
钱尘往事
[quote]原帖由[i]god_wolf[/i]于2004-05-30, 0:39:59发表
郑庄公相当厉害一人物,"黄泉认母"的典故好象也是关于他的 [/quote]
击败太叔段以后,庄公把母亲叫段起兵的书信给母亲看,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但是不久就后悔了,碍于这个誓言又无法去见母亲,这时候一个叫颖(好像不是这个字,但我想不起来了)考叔的人帮他出了个主意——掘地见泉,是为黄泉——这才解决了难题。
2004-5-30 01:00
蒹葭苍苍
你是对的.我被东周列国志影响了.寤生应该是难产.
2004-5-30 10:18
YellowBird
[quote]原帖由[i]蒹葭苍苍[/i]于2004-05-30, 0:28:06发表
郑庄公绝对是个枭雄.至于寤生,指的是在睡梦中生下来的.所以他母亲不喜欢他. [/quote]
据说是出生的时候脚先出来的。
2004-5-30 10:26
蒹葭苍苍
[quote]原帖由[i]god_wolf[/i]于2004-05-30, 0:39:59发表
郑庄公相当厉害一人物,"黄泉认母"的典故好象也是关于他的 [/quote]
"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是出自他的口,是说太叔段的.
2004-5-30 11:23
扶楠
寤生就是难产啊,不是睡着觉生下来的,有人考证过的。
左传开篇就是他克段的故事。他面对祭仲等人的焦急却稳如泰山,那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却透露出来他的把握。
能够成功的做到这样的,废物当然不行,不是大奸大恶也做不到。其实在很多作品中郑庄公更多是以奸雄的形象出现的,是仅次于曹操的奸雄形象。
2004-5-30 12:29
god_wolf
我觉得他的政治手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是一代枭雄
2004-5-30 13:52
q42474112
他给春秋带了个好头
2004-5-30 17:04
扶楠
[quote]原帖由[i]god_wolf[/i]于2004-05-30, 12:29:58发表
我觉得他的政治手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是一代枭雄 [/quote]
既然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更是奸雄了。而实际上评点本的东周列国志里就是把他当做奸雄来评的。
2004-5-30 17:08
superzz_0
反对楼主对我喜欢的宋公进行人身攻击,虽然郑公强,但是有人也说了,有点邪,不喜欢
2004-5-30 17:13
扶楠
哈哈哈,真是奇怪,我以为不会有人喜欢那位宋襄公呢。要是这样,对不起了
2004-5-30 17:20
superzz_0
我把老帖翻上来了,兄弟去看看吧
2004-5-30 18:58
蒹葭苍苍
郑国之强始于武公.即庄公之父.可惜庄公没有乃祖桓公忠王之心,桓公死于王事,即犬戎伐周,幽王与桓公皆死于此役
2004-5-30 22:31
Narcissus
想到了上语文课“郑伯克段于鄢”的时候,那个老师把郑伯批得一无是处,气死我了。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2004-5-30 22:48
fs7711
郑庄在战略上不怎么样,但在战术上却是个天才。
2004-5-30 23:32
q42474112
他给春秋带了个好头
最后让教会的学生把郑国给玩死了
2004-5-30 23:36
钱尘往事
春秋兼并之祸,就是庄公的父亲武公开的头
2004-5-31 13:01
扶楠
[quote]原帖由[i]蒹葭苍苍[/i]于2004-05-30, 18:58:14发表
郑国之强始于武公.即庄公之父.可惜庄公没有乃祖桓公忠王之心,桓公死于王事,即犬戎伐周,幽王与桓公皆死于此役 [/quote]
我倒不觉得他应该忠于周朝。感觉对他这个批评怎么有点像封建思想呢。。。:)
谁有能力谁有实力 ,谁就能取得强者的地位,春秋是个竞争的时代。
如果他忠于大周的话,就不是一代奸雄了。
2004-5-31 18:38
elz5000
但郑国和周室的关系很近,似乎没超过5代,就反目成仇了
2004-5-31 20:48
扶楠
对,很多原因都来自郑庄公。
2004-6-1 00:41
蒹葭苍苍
[quote]原帖由[i]hqqkq[/i]于2004-05-31, 13:01:10发表
我倒不觉得他应该忠于周朝。感觉对他这个批评怎么有点像封建思想呢。。。:)
谁有能力谁有实力 ,谁就能取得强者的地位,春秋是个竞争的时代。
如果他忠于大周的话,就不是一代奸雄了。 [/quote]
以郑国的国力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要想有大作为,必须和王室联合起来,不然根本无法对抗秦,晋,齐,楚.
2004-6-1 15:34
紫冠道人
鄭國沒有發展空間。
不象周邊的一些諸候國可打打蠻夷練練手。
2004-6-4 01:27
真夫瑞
郑国本身是一个小国,郑庄公儿子公子忽辞齐婚时还以“我小国,非齐敌也“的理由推辞。庄公已经把他的国力发挥到及至并且其他大国还未苏醒而风光一时。但限于国力限制,终不能像齐晋楚等长期称霸。等这些大国开始出动的时候,郑国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了。看春秋晋楚争霸,郑国完全被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
2004-6-4 15:40
江城子
庄公对付他弟弟的手段完全是诱杀啊。政治手腕堪称一流。
郑国弱小,比之燕国又如何?燕昭王不是照样灭齐国不眨眼?关键在于庄公的战略思想不行,以中原四战之地,本来发展的空间很大,名主如后来的魏文王,照样在这些地方建立了不世的功勋。此外,庄公竟然没有遇到一名贤士,真是奇怪的事情。估计是观察人才的能力不行吧。
2004-6-5 02:45
蒹葭苍苍
当时国家的大小不仅以幅员来论,更重要的是农业的发达程度和人口的数量.魏国之所以在三晋中一开始最强,和它的人口数是分不开的.只不过后来败仗打多了,而且和秦王接壤,才一蹶不振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